卻說文夫人和李氏迴到錢家,李氏將安然的話告訴公婆,讓錢鵬陽和文氏都震驚不已。
錢鵬陽不斷的在屋子裏轉著圈兒,忽然停下來道:“那個丫頭,不過才十六歲,她怎麽就能看得這樣準?”
文夫人道:“別是她胡說的吧?可這話怎麽聽都覺得有道理啊!”
錢鵬陽搖頭道:“你還記得明鏡大師給她的批語嗎?明鏡大師說她的麵相‘大富大貴,堪配王侯’,又說她姻緣上頗為坎坷,你看可不是這樣?既然她是大富大貴的,就說明她的選擇是對的……”
這是李氏第一次聽說安然的命相,不由也很是震驚。大富大貴,堪配王侯?豈不是說她將來一定會嫁入王侯之家?
“公公,婆婆,那位明鏡大師真的算得那麽準嗎?”
錢鵬陽看著李氏,微微有些遲疑。這個兒媳婦可是姓李啊,而且與兒子感情又不好。若到了抉擇的時候,她到底是站在李家還是站在錢家一邊?
李氏仿佛知道公公在為難什麽,當即給二老跪下磕了一個頭道:“公公婆婆在上,妾錢李氏既然進了錢家的門,生死都是錢家的人了。”
錢鵬陽聽了,對文氏點點頭,文氏趕緊將她扶起來道:“好孩子,快起來。都是我們銳兒對不起你,你不怪他就好。”
錢鵬陽等李氏站起來了,才繼續說道:“明鏡大師佛法高深,他為我們家裏批的命格麵相,沒有一件不準的。明鏡大師說,銳兒因為認識了趙家的丫頭,才改了命格,有了封侯之相,細細想來可不就是這樣?若不是認識了趙家那丫頭,他怎麽會想著去邊關?唉……”
封侯之相?李氏震驚地捂住了嘴。原來她的夫君竟然有封侯之相?
文氏也苦惱道:“老爺,那您看我們家可怎麽辦才好呢?”
錢鵬陽輕歎一聲道:“若不是蒙恩師提攜,我哪裏就能當得了戶部侍郎?若沒有李家的支持,銳兒也未必能當上大將軍統領北方二十萬邊軍?做人不能沒有良心,可是如今整個錢家的命運都在我手……唉,待我再好好想想吧!”
當晚,錢鵬陽就給雁門關的兒子寫了一封信去,又囑咐文氏也李氏以後對著趙家母女注意著些,少擺誥命夫人的架子。
文氏李氏應下,其實她們對趙家母女的時候,怕顧宛娘和安然不自在,一直都沒有擺誥命夫人的架子。
大隋之音第一期的計劃已經全部出來了,安然也開始動筆寫長篇了
。
第一本長篇寫什麽,安然沒有糾結太久,前世她就是個喜歡看小說的,言情看得多,但玄幻曆史的也看得不少。不過經過仔細斟酌,她還是挑了一本仙俠的開山之作出來,打算寫一本大隋的“飄渺之旅”。可是,以前自己看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以前寫個作文什麽的也還不錯,經常得老師誇讚,沒想到盜版個小說居然都那麽難。
故事她本來也就隻記得個六七分,她想著大致的脈絡自己清楚,到時候自己適當添加一些圓過去也就行了,可真正動筆她才發現自己想得太簡單了。腦子裏的故事和寫出來的故事,那是兩迴事啊!更何況這個沒有電腦還得用毛筆的悲催時代,她這樣寫了又修,改了再改的,幾天下來也不過寫了三千多字的一個開篇。
因為飄渺之旅的開篇是二十一世紀,自然不能用,安然隻能將故事安到現在這個時代。為此,她想了很久,最後決定將兩年前聽表哥的人打探迴來的一個案子進行加工。當年那個案子安然一聽就懷疑其中有內幕,不過她一個小姑娘,也沒那個能力去給不相識的人打抱不平。
那也是一對結義兄弟的故事。兄弟兩個聯手做生意,兩人都是能說會道的人物,生意也越做越大。兄弟兩個一人相貌一般,一人卻一表人才。有了錢,偏偏人才好的兄長的娶了一個相貌一般的媳婦兒,相貌差的弟弟卻娶了一個極漂亮的媳婦。
後來有一次,弟弟上哥哥家商議生意上的事情,喝醉了酒,居然奸殺了嫂子。於是,弟弟自然就被收押等著秋後處斬,哥哥卻仁義,承諾要照顧弟弟留下的孤兒寡婦。
據說初審的時候,那弟弟並沒有認罪,但過了幾天,他又主動認罪畫押,隨後就在牢裏自殺了。
安然的主角就是這位弟弟了。在她的書裏,這位弟弟卻沒有死,隻是遇到了一位“仙人”,跟著去修仙了。那留在牢裏的屍體其實是仙人做的人形傀儡,而那弟弟之所以能瀟灑地跟著仙人離去,也是因為看透了紅塵,原來那兒子並不是他親生的,卻是他那結義兄長與妻子通奸所生。
當然,安然為了避免麻煩,還是將當事人的姓名換了。最後再加上一句: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純屬巧合。
到現在安然對哥哥才真正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的三字經和射雕到底是怎麽寫出來的啊?特別是射雕,那麽多字,哥哥寫了多久才寫完的?
安然已經煩躁得想罵人了,安齊還很不自覺,每天都來催稿。
“妹妹,
你寫了多少了?”
安然瞪著他:“要不哥哥你來寫?”
安齊摸摸鼻子,自認沒有那個天賦,便不催了,轉身卻將她寫好的第一章拿去看了,而後第二天又拿到王府給楊彥看。
楊彥聽了安齊說安然寫這個如何如何辛苦,想著以前用慣了電腦的人讓她用毛筆字寫稿,真沒幾個人能適應得來的。想當初他寫射雕不也是寫得想罵娘?
“我幫她修改一下吧,讓她把第二章的初稿寫出來就行。時間還早,第二期至少還需半個月,讓她不要著急。”報紙版麵篇幅有限,每期一章三千字左右差不多了。
於是,經過楊彥的潤筆,第一期的長篇連載就算是定稿了。
四月廿六,錢寧娶妻。
安齊頭天就跟楊彥請了假,他今日午後要帶著娘親去錢家祝賀。這個時候的婚禮都是晚上舉行,所以拜堂以後喜娘就直接被送入洞房。因此,客人們一把都是午後才去。
禮部侍郎鄒大人的宅子與錢家離得很近,但錢寧卻在爹娘的要求下,很早就出門去迎親。將花轎從鄒家請出來,一路上吹吹打打熱熱鬧鬧地將這長安城繞了半圈兒才帶著花轎迴到錢府。
安齊和顧宛娘到了錢家,就得分開。男賓在外院,女客在內院,安齊讓顧庭芳好好照顧娘親,自己便到開席前供暫時們暫時休息的偏廳裏坐下喝茶。
偏廳裏的客人大部分是錢鵬陽在戶部的同僚以及其他各部門的朋友,李家和鄭家也來了人。李家是錢銳的嶽家,鄭家是錢敏的夫家。
錢敏嫁的是滎陽鄭家旁支子弟,她丈夫是家中次子,到現在也不過考了個舉人,也不算很有出息,但公公卻是都察院的官員,這些年不斷升遷,現在已經是正三品的右副都禦史。
在這些大人物眼裏,趙安齊這樣年輕又沒個好出身的人自然是被忽視的。安齊自稱是錢家姻親,是代替堂兄,也就是錢大人的三女婿來的,一點都沒有引起人注意。
沒等多久,錢寧就將新娘子接進門了,賓客們便都到大堂裏看拜堂。
拜過天地,拜過高堂,夫妻交拜,儐相剛剛吼了一嗓子“送入洞房”,然後就聽大廳門口高聲通傳道:“平王殿下駕到!”
原本熱鬧的婚宴一下子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望向門口,心裏都是一個想法:難道他們剛才聽錯了,不是平王殿下,而是安王殿下來了?
錢鵬陽也被嚇了一大跳,趕緊出去迎接。
如今朝中誰不知道錢家是二皇子安王殿下的人?怎麽安王殿下沒來,平王殿下卻來了?難道平王殿下是想要拉攏錢家?
當然,安王殿下沒有來是正常的。如果是錢鵬陽的壽辰或許安王殿下過來露個臉給錢鵬陽長長臉是有可能的,可不過是錢鵬陽沒有功名在身的次子成親,安王殿下要是來了,那就不是長臉而是落麵子了。
可是,平王殿下怎麽來了呢?
就在眾人暗自猜度的時候,楊彥帶著獨孤凱已經由錢鵬陽這個主人親自引了進來。
錢鵬陽現在是頭冒冷汗,他搞不明白平王殿下怎麽會來,別說像平王這樣身份尊貴的,就是他的頂頭上司戶部尚書都不過派人送了一份禮,人也沒到場啊!平王殿下,您可不可以不要這樣熱情?
楊彥似乎看出錢鵬陽的緊張,到了大廳,自然在主位上坐下,便滿臉和煦道:“錢大人不必緊張,本王在雁門關的時候和錢將軍共事多年,相交莫逆。如今如果錢將軍為國戍邊,不能迴來參加二少爺的婚禮,本王和錢將軍相交一場,自該前來道賀的。”
不說錢鵬陽聽了這話會怎麽想,就是滿堂的賓客們一聽也覺得匪夷所思。誰不知道錢大將軍和平王殿下在雁門關的時候並無深交,甚至平王殿下迴京之前還想推薦自己的人擔任雁門關總兵,結果卻被錢將軍搶了去。誰不知道年初朝堂上安王一黨和平王一黨唇槍舌戰吵了好多天,最後還是安王一黨勝出,錢將軍才封了鎮國將軍,接任了雁門關總兵的。
可是平王殿下都這麽說了,錢鵬陽除了表現出惶恐和感激,不能有別的表情。這一刻,他心裏真是苦澀極了。他已經明白平王殿下為什麽來了。
楊彥在錢家呆得並不久,不過進來坐下說了幾句話,與幾位認識的大人簡單說了幾句話,喝了一盞茶就走了。
平王一走,在場的各部官員也陸續告辭離去,連喜酒也不喝了。他們雖然不明白平王殿下過來道賀是什麽意思,可顯見錢家成了平王和安王殿下交戰的戰場,他們還是躲遠一點的好。
隨著客人越走越多,錢鵬陽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
而前廳裏的客人走了,後麵的女賓得到消息,不管明白的不明白的也紛紛起身告辭。於是,原本滿熱鬧喜氣的一場婚宴一下子就變得冷冷清清。
顧宛娘和顧庭芳不知道怎麽迴事,還以為錢家出了什麽事情不便再招待客人,便也跟著告辭迴去了。安齊事先並不知道平王
殿下這個計劃,但想著自己畢竟是平王府的人,留下來也尷尬得很,隻好跟著告辭離去。
錢鵬陽今天客人太多,直到安然向他告辭離開,他才看到安齊居然帶著一名侍衛。他不禁微微一怔,而後問了下人才知道,這次趙家過來三人,卻帶了六名侍衛,而那六名侍衛一看就知道是高手。錢鵬陽暗自感歎,看樣子平王殿下對趙安齊真的是很看重啊!要是平王真的勝出……
文氏送走了最後一位女客,又聽說前廳的男客全都走了,忍不住找到錢鵬陽問道:“到底怎麽迴事?怎麽好好的,大家都走了?剛才聽說平王殿下來了?”
錢鵬陽歎道:“可不是嘛!要不然滿堂賓客怎麽全都走了?”
“這算怎麽迴事啊?平王殿下過來道賀,怎麽卻把賓客們全都嚇走了?”文氏忽然抱怨了一句,但隨即就趕緊用手絹捂住了嘴,大驚失色道:“難道,難道那些人都以為我們跟平王殿下有什麽?”
錢鵬陽苦笑著點頭道:“你去新房看看寧哥兒和他媳婦兒吧,我得趕緊去一趟李大人那裏解釋一下。平王殿下這一招,實在太高明了……”
平王府,楊彥看著今天由暗衛送迴來的安然的信,得意地哼著小曲兒,滿臉都是喜色。安然說她會吹葫蘆絲,等到了草堂寺還要吹給他聽了。讓他準備好,她要聽他彈琴。
楊彥不由摸著下巴想著,到時候他彈一首什麽樣的曲子才好呢?鳳求凰?會不會太直白了?被人聽到可就糟了。嗯,還是換一首前世的曲子好了,什麽意思除了他和安然誰都不知道。可是,前世那麽多曲子,彈一個什麽好呢?
獨孤凱見楊彥唇角含笑的樣子,就知道自家主子在想未來王妃。他想著錢銳,忍不住擔憂道:“殿下,您這樣真的不會弄巧成拙嗎?要是二殿下懷疑錢銳將軍了怎麽辦?”
楊彥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自信道:“你家殿下從來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你就放心好了。對了,王府護衛的事情,你處理得怎麽樣了?”
說起這個,獨孤凱不禁滿麵羞愧道:“都是屬下的錯。屬下已經將所有的人都盤查了一遍,明確跟他們說了,他們包括屬下都是殿下的人,誰要是有二心,趁著現在情分還在自己離開。”
楊彥親自扶著他起來道:“這事原本不怪你,你不必自責。隻是以前在邊關,我們的利益基本一致,即便有些對我們不夠完全忠誠的,但對獨孤家還是忠誠的,留在身邊也關係不大。但現在到了京城,你要掌控獨孤世
家,一旦與你父兄對上,那些人的忠誠可就要大打折扣了。獨孤,我們不能冒險。所以我已經去信讓小慈派一隊人迴來。我們以後用人的時候還很多,我打算再練一支兵出來,隻等咱們有了錢就動手。”
唉,真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呐!爭儲可真是個燒錢的事兒!難怪前世國外大選,比拚的都是經濟實力呢!王家雖然有錢,但他卻不敢用。爭儲畢竟太過危險,他也不能保證自己真的就萬無一失。因此,這些人就是他留給自己和安然的退路,是不能讓王家人掌控的。性命攸關的事情,除了自己,他誰也不相信……
獨孤凱沒有想那麽多,反正主子怎麽吩咐他就這麽做好了。
“殿下放心,屬下都明白的。小慈的人沒到之前,屬下會和淩雲一起小心盯著這些護衛的。”
卻說此刻在李府,錢鵬陽正在向李正謙請罪。
李正謙一開始聽到平王駕臨錢府祝賀也是驚疑不定,以為錢家有了二心,隨後不久安王也到了,氣急敗壞地問他到底怎麽迴事。等他們聽完此事的詳細情形,特別是平王在堂上說的那些話,他便發覺不對。隨後李正謙就知道,自己差點上了平王的當。
因此,錢鵬陽連夜趕來請罪,李正謙便親自起身將他攙扶起來。安王也一反平日裏的高傲,竟然出聲安慰道:“錢大人不必擔心,本王和舅父都知道你是最忠心的,老三想離間我們,那是他妄想!”
“殿下明鑒。微臣父子承蒙殿下和尚書大人提攜,大恩大德微臣父子一刻不敢忘懷……”錢鵬陽聽到這裏,這才趕緊擦了擦頭上冷汗,趕緊表忠心,但心裏卻極為忐忑。畢竟,他是真的有了下船的念頭的。
錢鵬陽離開後,安王先前的溫和便很快不見了。他滿臉懷疑地看著李正謙道:“舅父,你說錢鵬陽真的可靠?”
李正謙沉吟道:“當初我們為錢銳與平王的人爭奪雁門關總兵一事那麽激烈殿下您都忘了?平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心生嫌隙,這就等於讓我們自斷臂膀。他這用的是離間計!”
安王想了一會兒又問:“如果是真的呢?要是錢銳在雁門關真的已經秘密投靠了平王,我們怎麽辦?”
李正謙反問道:“殿下,如果您悄悄拉攏了獨孤凱,您會不會告訴別人?”
安王立即搖頭:“當然不會!本王……”說到這裏,安王總算露出了笑容。“是啊,錢銳要真是老三的人,他肯定藏著掖著,生怕我們知道。他故意表現出和錢銳相交極
深的樣子,可不就是想讓我們上當?哼,本王偏不上當!”
五月初二,顧宛娘帶著顧庭芳、安然一起去草堂寺燒香拜佛。王靜媛幾天前得到消息,說好要一起去,並提前派人去草堂寺做了安排。
本來顧宛娘是打算初一去的,可是楊彥那邊傳話過來說初一草堂寺人太多了,不安全,讓她們把時間改到初二去也是一樣。
這天一大早,三輛馬車就駛出趙家。三位主子帶著三個丫頭,連同八名護衛匯合了王靜媛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往城外草堂寺而去。
出了長安城,馬車疾行了大概一個半時辰,終於到了草堂寺。一行女眷帶著帷帽在侍女的攙扶下從馬車上下來,緩緩走進草堂寺正門。
今天是初二,拜佛的人不如初一那麽多,但一路上還是看到不少或貧窮或富貴的信徒來來往往。
以趙家的身份地位,在權貴如雲的長安,自然什麽都不是,但她們是跟著王靜媛一起來的,那就不同了。
王靜媛是王家嫡支嫡女,嫁的是博陵崔家嫡子,丈夫官職雖然不算高,但卻很有實權。而且以他不到三十的年紀,能爬到那樣的位置,已經可以遇見將來前途不可限量了。
因此,她們這一行人受到了寺裏頗為熱情的接待。
因為時間關係,今日的安排是這樣的:先去大雄寶殿給菩薩上香,然後可以去簽堂抽簽解簽,而後去後院禪房稍事休息。等用過齋飯,再去聽智圓大師講經,而後便要準備迴去了。
王靜媛常來草堂寺燒香,非常熟悉。她帶著安然她們先去大雄寶殿上香拜佛,而後再帶著她們去簽堂。
安然前世雖然也去過佛寺,卻從來沒有搖過簽,心裏倒是有些躍躍欲試。誰知王靜媛卻拉著她的手搖搖頭道:“這裏的簽可是很靈驗的,你還是不要去搖了。要是搖出個什麽絕好的簽來,隻怕引人注意。”
安然心裏頗為失望,卻還是懂事地點頭應下。她和哥哥好不容易重逢,所以,凡是有可能惹麻煩的事情她都要忍下來。
顧宛娘和顧庭芳都搖了一支簽出來。顧宛娘問的是女兒的姻緣,據解簽的大師說,這是一支中上簽,說所問之人在姻緣上雖有波折不斷但最終會苦盡甘來撥雲見日。
顧宛娘想著女兒被退親,而後又差點被崔家的搶親,如今好不容易定下與平王的婚事,又得過到王家,可不是波折不斷嗎?好在大師說了最後會苦盡甘來撥雲見日的,她也就放心了。
而顧庭芳問的是子嗣,卻是一支中下簽。解簽的大師說,子嗣會有的,但並不旺盛。安然見那大師似乎還有未盡之言,卻是不肯再說了。不知為何,聽了那位大師的話,安然心裏忽然有了些不安。雖有子嗣,卻不旺盛,難道嫂子生產的時候會有危險不成?
顧宛娘和顧庭芳都沒有注意到大師那一霎的遲疑,隻聽說會有子嗣,也就放下心來。那什麽旺不旺盛的,她們都沒去想。就像顧宛娘自己,不也隻有安齊一個兒子?雖然她很希望兒媳能多生幾個,但推己及人,她也並不強求,隻要有一個孫子能傳承香火她就滿足了。
迴到禪房,僧人送了熱水過來讓她們梳洗,隨後又送了齋飯過來,她們就在禪房裏用了齋飯。
安然以前在飛雪寺也用過齋飯,不過顯然草堂寺的師傅廚藝更好,將齋菜做得十分美味,特別是那一道豆腐羹,極其細嫩。
飯後,幾人略休息了一下,就要去前殿聽智圓大師講經。
安然和楊彥越好了午飯後相見的,自然就不想去。顧宛娘並不知道此事,責怪她道:“來都來了,去聽聽也好。你一個人留在禪房裏做什麽?”
王靜媛是知道內情的,忙笑道:“這草堂寺大得很,還有鳩摩羅什大師的舍利塔,不如我帶妹妹四處走走,趙太太和少奶奶去聽講經可好?”
王靜媛畢竟身份不同,她開了口,顧宛娘自然不便駁迴。
於是,顧宛娘和顧庭芳去前殿聽大師講經。王靜媛卻帶著安然從禪房出來,也沒去看什麽舍利塔,反而就在院子裏走著。
這個院子不大,據說是以前譯經的僧人們居住的。院子裏種了很多的鬆樹柏樹,都長得非常高大了,夏天的時候很是陰涼。安然看到院子裏唯一的花木就是幾株梅花,但現在不是花期,自然也沒有花可賞。隱隱的,她忽然聞到一股熟悉的花香,轉過一座小小的假山,這才發現那邊居然有一株梔子,正開著幾朵潔白的花朵。單瓣的梔子花,安然前世已經很少見了,但安然卻覺得,單瓣的梔子花才是真的梔子花。那些重瓣的梔子花也好,桃花也好,杜鵑也好,都不如原始的單瓣的看著自然好看。
王靜媛讓兩人的侍女遠遠地跟著,帶著安然緩緩轉到東麵的院牆根下,指著院牆小聲對安然道:“殿下就在隔壁的院子裏。殿下身份特殊,他出門肯定是有很多人盯著的,所以我認為你們最好還是不見麵的好,就這樣隔著牆說幾句話就是了。”
安然點點頭
,非常感謝王靜媛的細心安排。
隻見王靜媛忽然抬頭擊了三掌,隨後,隔壁也想起了擊掌聲。
竟然還有接頭暗號呢!隻是這暗號也太簡單了些。安然不禁莞爾。
王靜媛笑著對安然道:“殿下已經在那邊牆下了。你們有什麽話就說吧。”說著,她又取笑道,“要不要姐姐迴避?”
安然紅著臉搖搖頭,轉身對著玉蘭招招手,玉蘭便抱著一個木盒子過來,裏麵放著楊彥前幾日送她的葫蘆絲。
王靜媛見了,不由含笑點頭,滿臉讚賞。話都不用說,用音樂傳情,就算有人看到了也不會懷疑什麽。
“真有你的。難怪不用姐姐迴避呢!”
安然取出葫蘆絲抱在懷中,望著高高的院牆看了一陣,這才深深吸了一口氣,抬起手臂將葫蘆絲湊到唇邊,緩緩吹奏起來。
一邊吹奏,安然一邊在心裏默唱著歌詞:
因為愛著你的愛
因為夢著你的夢
所以悲傷著你的悲傷
幸福著你的幸福
因為路過你的路
因為苦過你的苦
所以快樂著你的快樂
追逐著你的追逐
沒有風雨躲得過
沒有坎坷不必走
所以安心的牽你的手
不去想該不該迴頭
也許牽了手的手
前生不一定好走
也許有了伴的路
今生還要更忙碌
所以牽了手的手
來生還要一起走
所以有了伴的路
沒有歲月可迴頭
……
當第一個音響起,王靜媛就認真地聽著。她以為會是前幾日她聽過的那首明顯含著相思的曲子,卻不料竟然是一首她從未聽過的曲子。
曲子很舒緩,雖然也很好聽,但卻不如安然前次吹給她聽的那個曲子婉轉動人。
王靜媛不知道,在院牆的另一邊,楊彥聽著那熟悉的旋律,心情有多麽激動。因為愛著你的愛,因為夢著你的夢,所以悲傷著你的悲傷,幸福著你的幸福……所以安心的牽你的手,不去想該不該迴頭……
她是要告訴他,她無論風雨坎坷,無論快樂悲傷,無論前世今生,她都會堅定
錢鵬陽不斷的在屋子裏轉著圈兒,忽然停下來道:“那個丫頭,不過才十六歲,她怎麽就能看得這樣準?”
文夫人道:“別是她胡說的吧?可這話怎麽聽都覺得有道理啊!”
錢鵬陽搖頭道:“你還記得明鏡大師給她的批語嗎?明鏡大師說她的麵相‘大富大貴,堪配王侯’,又說她姻緣上頗為坎坷,你看可不是這樣?既然她是大富大貴的,就說明她的選擇是對的……”
這是李氏第一次聽說安然的命相,不由也很是震驚。大富大貴,堪配王侯?豈不是說她將來一定會嫁入王侯之家?
“公公,婆婆,那位明鏡大師真的算得那麽準嗎?”
錢鵬陽看著李氏,微微有些遲疑。這個兒媳婦可是姓李啊,而且與兒子感情又不好。若到了抉擇的時候,她到底是站在李家還是站在錢家一邊?
李氏仿佛知道公公在為難什麽,當即給二老跪下磕了一個頭道:“公公婆婆在上,妾錢李氏既然進了錢家的門,生死都是錢家的人了。”
錢鵬陽聽了,對文氏點點頭,文氏趕緊將她扶起來道:“好孩子,快起來。都是我們銳兒對不起你,你不怪他就好。”
錢鵬陽等李氏站起來了,才繼續說道:“明鏡大師佛法高深,他為我們家裏批的命格麵相,沒有一件不準的。明鏡大師說,銳兒因為認識了趙家的丫頭,才改了命格,有了封侯之相,細細想來可不就是這樣?若不是認識了趙家那丫頭,他怎麽會想著去邊關?唉……”
封侯之相?李氏震驚地捂住了嘴。原來她的夫君竟然有封侯之相?
文氏也苦惱道:“老爺,那您看我們家可怎麽辦才好呢?”
錢鵬陽輕歎一聲道:“若不是蒙恩師提攜,我哪裏就能當得了戶部侍郎?若沒有李家的支持,銳兒也未必能當上大將軍統領北方二十萬邊軍?做人不能沒有良心,可是如今整個錢家的命運都在我手……唉,待我再好好想想吧!”
當晚,錢鵬陽就給雁門關的兒子寫了一封信去,又囑咐文氏也李氏以後對著趙家母女注意著些,少擺誥命夫人的架子。
文氏李氏應下,其實她們對趙家母女的時候,怕顧宛娘和安然不自在,一直都沒有擺誥命夫人的架子。
大隋之音第一期的計劃已經全部出來了,安然也開始動筆寫長篇了
。
第一本長篇寫什麽,安然沒有糾結太久,前世她就是個喜歡看小說的,言情看得多,但玄幻曆史的也看得不少。不過經過仔細斟酌,她還是挑了一本仙俠的開山之作出來,打算寫一本大隋的“飄渺之旅”。可是,以前自己看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以前寫個作文什麽的也還不錯,經常得老師誇讚,沒想到盜版個小說居然都那麽難。
故事她本來也就隻記得個六七分,她想著大致的脈絡自己清楚,到時候自己適當添加一些圓過去也就行了,可真正動筆她才發現自己想得太簡單了。腦子裏的故事和寫出來的故事,那是兩迴事啊!更何況這個沒有電腦還得用毛筆的悲催時代,她這樣寫了又修,改了再改的,幾天下來也不過寫了三千多字的一個開篇。
因為飄渺之旅的開篇是二十一世紀,自然不能用,安然隻能將故事安到現在這個時代。為此,她想了很久,最後決定將兩年前聽表哥的人打探迴來的一個案子進行加工。當年那個案子安然一聽就懷疑其中有內幕,不過她一個小姑娘,也沒那個能力去給不相識的人打抱不平。
那也是一對結義兄弟的故事。兄弟兩個聯手做生意,兩人都是能說會道的人物,生意也越做越大。兄弟兩個一人相貌一般,一人卻一表人才。有了錢,偏偏人才好的兄長的娶了一個相貌一般的媳婦兒,相貌差的弟弟卻娶了一個極漂亮的媳婦。
後來有一次,弟弟上哥哥家商議生意上的事情,喝醉了酒,居然奸殺了嫂子。於是,弟弟自然就被收押等著秋後處斬,哥哥卻仁義,承諾要照顧弟弟留下的孤兒寡婦。
據說初審的時候,那弟弟並沒有認罪,但過了幾天,他又主動認罪畫押,隨後就在牢裏自殺了。
安然的主角就是這位弟弟了。在她的書裏,這位弟弟卻沒有死,隻是遇到了一位“仙人”,跟著去修仙了。那留在牢裏的屍體其實是仙人做的人形傀儡,而那弟弟之所以能瀟灑地跟著仙人離去,也是因為看透了紅塵,原來那兒子並不是他親生的,卻是他那結義兄長與妻子通奸所生。
當然,安然為了避免麻煩,還是將當事人的姓名換了。最後再加上一句: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純屬巧合。
到現在安然對哥哥才真正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的三字經和射雕到底是怎麽寫出來的啊?特別是射雕,那麽多字,哥哥寫了多久才寫完的?
安然已經煩躁得想罵人了,安齊還很不自覺,每天都來催稿。
“妹妹,
你寫了多少了?”
安然瞪著他:“要不哥哥你來寫?”
安齊摸摸鼻子,自認沒有那個天賦,便不催了,轉身卻將她寫好的第一章拿去看了,而後第二天又拿到王府給楊彥看。
楊彥聽了安齊說安然寫這個如何如何辛苦,想著以前用慣了電腦的人讓她用毛筆字寫稿,真沒幾個人能適應得來的。想當初他寫射雕不也是寫得想罵娘?
“我幫她修改一下吧,讓她把第二章的初稿寫出來就行。時間還早,第二期至少還需半個月,讓她不要著急。”報紙版麵篇幅有限,每期一章三千字左右差不多了。
於是,經過楊彥的潤筆,第一期的長篇連載就算是定稿了。
四月廿六,錢寧娶妻。
安齊頭天就跟楊彥請了假,他今日午後要帶著娘親去錢家祝賀。這個時候的婚禮都是晚上舉行,所以拜堂以後喜娘就直接被送入洞房。因此,客人們一把都是午後才去。
禮部侍郎鄒大人的宅子與錢家離得很近,但錢寧卻在爹娘的要求下,很早就出門去迎親。將花轎從鄒家請出來,一路上吹吹打打熱熱鬧鬧地將這長安城繞了半圈兒才帶著花轎迴到錢府。
安齊和顧宛娘到了錢家,就得分開。男賓在外院,女客在內院,安齊讓顧庭芳好好照顧娘親,自己便到開席前供暫時們暫時休息的偏廳裏坐下喝茶。
偏廳裏的客人大部分是錢鵬陽在戶部的同僚以及其他各部門的朋友,李家和鄭家也來了人。李家是錢銳的嶽家,鄭家是錢敏的夫家。
錢敏嫁的是滎陽鄭家旁支子弟,她丈夫是家中次子,到現在也不過考了個舉人,也不算很有出息,但公公卻是都察院的官員,這些年不斷升遷,現在已經是正三品的右副都禦史。
在這些大人物眼裏,趙安齊這樣年輕又沒個好出身的人自然是被忽視的。安齊自稱是錢家姻親,是代替堂兄,也就是錢大人的三女婿來的,一點都沒有引起人注意。
沒等多久,錢寧就將新娘子接進門了,賓客們便都到大堂裏看拜堂。
拜過天地,拜過高堂,夫妻交拜,儐相剛剛吼了一嗓子“送入洞房”,然後就聽大廳門口高聲通傳道:“平王殿下駕到!”
原本熱鬧的婚宴一下子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望向門口,心裏都是一個想法:難道他們剛才聽錯了,不是平王殿下,而是安王殿下來了?
錢鵬陽也被嚇了一大跳,趕緊出去迎接。
如今朝中誰不知道錢家是二皇子安王殿下的人?怎麽安王殿下沒來,平王殿下卻來了?難道平王殿下是想要拉攏錢家?
當然,安王殿下沒有來是正常的。如果是錢鵬陽的壽辰或許安王殿下過來露個臉給錢鵬陽長長臉是有可能的,可不過是錢鵬陽沒有功名在身的次子成親,安王殿下要是來了,那就不是長臉而是落麵子了。
可是,平王殿下怎麽來了呢?
就在眾人暗自猜度的時候,楊彥帶著獨孤凱已經由錢鵬陽這個主人親自引了進來。
錢鵬陽現在是頭冒冷汗,他搞不明白平王殿下怎麽會來,別說像平王這樣身份尊貴的,就是他的頂頭上司戶部尚書都不過派人送了一份禮,人也沒到場啊!平王殿下,您可不可以不要這樣熱情?
楊彥似乎看出錢鵬陽的緊張,到了大廳,自然在主位上坐下,便滿臉和煦道:“錢大人不必緊張,本王在雁門關的時候和錢將軍共事多年,相交莫逆。如今如果錢將軍為國戍邊,不能迴來參加二少爺的婚禮,本王和錢將軍相交一場,自該前來道賀的。”
不說錢鵬陽聽了這話會怎麽想,就是滿堂的賓客們一聽也覺得匪夷所思。誰不知道錢大將軍和平王殿下在雁門關的時候並無深交,甚至平王殿下迴京之前還想推薦自己的人擔任雁門關總兵,結果卻被錢將軍搶了去。誰不知道年初朝堂上安王一黨和平王一黨唇槍舌戰吵了好多天,最後還是安王一黨勝出,錢將軍才封了鎮國將軍,接任了雁門關總兵的。
可是平王殿下都這麽說了,錢鵬陽除了表現出惶恐和感激,不能有別的表情。這一刻,他心裏真是苦澀極了。他已經明白平王殿下為什麽來了。
楊彥在錢家呆得並不久,不過進來坐下說了幾句話,與幾位認識的大人簡單說了幾句話,喝了一盞茶就走了。
平王一走,在場的各部官員也陸續告辭離去,連喜酒也不喝了。他們雖然不明白平王殿下過來道賀是什麽意思,可顯見錢家成了平王和安王殿下交戰的戰場,他們還是躲遠一點的好。
隨著客人越走越多,錢鵬陽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
而前廳裏的客人走了,後麵的女賓得到消息,不管明白的不明白的也紛紛起身告辭。於是,原本滿熱鬧喜氣的一場婚宴一下子就變得冷冷清清。
顧宛娘和顧庭芳不知道怎麽迴事,還以為錢家出了什麽事情不便再招待客人,便也跟著告辭迴去了。安齊事先並不知道平王
殿下這個計劃,但想著自己畢竟是平王府的人,留下來也尷尬得很,隻好跟著告辭離去。
錢鵬陽今天客人太多,直到安然向他告辭離開,他才看到安齊居然帶著一名侍衛。他不禁微微一怔,而後問了下人才知道,這次趙家過來三人,卻帶了六名侍衛,而那六名侍衛一看就知道是高手。錢鵬陽暗自感歎,看樣子平王殿下對趙安齊真的是很看重啊!要是平王真的勝出……
文氏送走了最後一位女客,又聽說前廳的男客全都走了,忍不住找到錢鵬陽問道:“到底怎麽迴事?怎麽好好的,大家都走了?剛才聽說平王殿下來了?”
錢鵬陽歎道:“可不是嘛!要不然滿堂賓客怎麽全都走了?”
“這算怎麽迴事啊?平王殿下過來道賀,怎麽卻把賓客們全都嚇走了?”文氏忽然抱怨了一句,但隨即就趕緊用手絹捂住了嘴,大驚失色道:“難道,難道那些人都以為我們跟平王殿下有什麽?”
錢鵬陽苦笑著點頭道:“你去新房看看寧哥兒和他媳婦兒吧,我得趕緊去一趟李大人那裏解釋一下。平王殿下這一招,實在太高明了……”
平王府,楊彥看著今天由暗衛送迴來的安然的信,得意地哼著小曲兒,滿臉都是喜色。安然說她會吹葫蘆絲,等到了草堂寺還要吹給他聽了。讓他準備好,她要聽他彈琴。
楊彥不由摸著下巴想著,到時候他彈一首什麽樣的曲子才好呢?鳳求凰?會不會太直白了?被人聽到可就糟了。嗯,還是換一首前世的曲子好了,什麽意思除了他和安然誰都不知道。可是,前世那麽多曲子,彈一個什麽好呢?
獨孤凱見楊彥唇角含笑的樣子,就知道自家主子在想未來王妃。他想著錢銳,忍不住擔憂道:“殿下,您這樣真的不會弄巧成拙嗎?要是二殿下懷疑錢銳將軍了怎麽辦?”
楊彥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自信道:“你家殿下從來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你就放心好了。對了,王府護衛的事情,你處理得怎麽樣了?”
說起這個,獨孤凱不禁滿麵羞愧道:“都是屬下的錯。屬下已經將所有的人都盤查了一遍,明確跟他們說了,他們包括屬下都是殿下的人,誰要是有二心,趁著現在情分還在自己離開。”
楊彥親自扶著他起來道:“這事原本不怪你,你不必自責。隻是以前在邊關,我們的利益基本一致,即便有些對我們不夠完全忠誠的,但對獨孤家還是忠誠的,留在身邊也關係不大。但現在到了京城,你要掌控獨孤世
家,一旦與你父兄對上,那些人的忠誠可就要大打折扣了。獨孤,我們不能冒險。所以我已經去信讓小慈派一隊人迴來。我們以後用人的時候還很多,我打算再練一支兵出來,隻等咱們有了錢就動手。”
唉,真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呐!爭儲可真是個燒錢的事兒!難怪前世國外大選,比拚的都是經濟實力呢!王家雖然有錢,但他卻不敢用。爭儲畢竟太過危險,他也不能保證自己真的就萬無一失。因此,這些人就是他留給自己和安然的退路,是不能讓王家人掌控的。性命攸關的事情,除了自己,他誰也不相信……
獨孤凱沒有想那麽多,反正主子怎麽吩咐他就這麽做好了。
“殿下放心,屬下都明白的。小慈的人沒到之前,屬下會和淩雲一起小心盯著這些護衛的。”
卻說此刻在李府,錢鵬陽正在向李正謙請罪。
李正謙一開始聽到平王駕臨錢府祝賀也是驚疑不定,以為錢家有了二心,隨後不久安王也到了,氣急敗壞地問他到底怎麽迴事。等他們聽完此事的詳細情形,特別是平王在堂上說的那些話,他便發覺不對。隨後李正謙就知道,自己差點上了平王的當。
因此,錢鵬陽連夜趕來請罪,李正謙便親自起身將他攙扶起來。安王也一反平日裏的高傲,竟然出聲安慰道:“錢大人不必擔心,本王和舅父都知道你是最忠心的,老三想離間我們,那是他妄想!”
“殿下明鑒。微臣父子承蒙殿下和尚書大人提攜,大恩大德微臣父子一刻不敢忘懷……”錢鵬陽聽到這裏,這才趕緊擦了擦頭上冷汗,趕緊表忠心,但心裏卻極為忐忑。畢竟,他是真的有了下船的念頭的。
錢鵬陽離開後,安王先前的溫和便很快不見了。他滿臉懷疑地看著李正謙道:“舅父,你說錢鵬陽真的可靠?”
李正謙沉吟道:“當初我們為錢銳與平王的人爭奪雁門關總兵一事那麽激烈殿下您都忘了?平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心生嫌隙,這就等於讓我們自斷臂膀。他這用的是離間計!”
安王想了一會兒又問:“如果是真的呢?要是錢銳在雁門關真的已經秘密投靠了平王,我們怎麽辦?”
李正謙反問道:“殿下,如果您悄悄拉攏了獨孤凱,您會不會告訴別人?”
安王立即搖頭:“當然不會!本王……”說到這裏,安王總算露出了笑容。“是啊,錢銳要真是老三的人,他肯定藏著掖著,生怕我們知道。他故意表現出和錢銳相交極
深的樣子,可不就是想讓我們上當?哼,本王偏不上當!”
五月初二,顧宛娘帶著顧庭芳、安然一起去草堂寺燒香拜佛。王靜媛幾天前得到消息,說好要一起去,並提前派人去草堂寺做了安排。
本來顧宛娘是打算初一去的,可是楊彥那邊傳話過來說初一草堂寺人太多了,不安全,讓她們把時間改到初二去也是一樣。
這天一大早,三輛馬車就駛出趙家。三位主子帶著三個丫頭,連同八名護衛匯合了王靜媛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往城外草堂寺而去。
出了長安城,馬車疾行了大概一個半時辰,終於到了草堂寺。一行女眷帶著帷帽在侍女的攙扶下從馬車上下來,緩緩走進草堂寺正門。
今天是初二,拜佛的人不如初一那麽多,但一路上還是看到不少或貧窮或富貴的信徒來來往往。
以趙家的身份地位,在權貴如雲的長安,自然什麽都不是,但她們是跟著王靜媛一起來的,那就不同了。
王靜媛是王家嫡支嫡女,嫁的是博陵崔家嫡子,丈夫官職雖然不算高,但卻很有實權。而且以他不到三十的年紀,能爬到那樣的位置,已經可以遇見將來前途不可限量了。
因此,她們這一行人受到了寺裏頗為熱情的接待。
因為時間關係,今日的安排是這樣的:先去大雄寶殿給菩薩上香,然後可以去簽堂抽簽解簽,而後去後院禪房稍事休息。等用過齋飯,再去聽智圓大師講經,而後便要準備迴去了。
王靜媛常來草堂寺燒香,非常熟悉。她帶著安然她們先去大雄寶殿上香拜佛,而後再帶著她們去簽堂。
安然前世雖然也去過佛寺,卻從來沒有搖過簽,心裏倒是有些躍躍欲試。誰知王靜媛卻拉著她的手搖搖頭道:“這裏的簽可是很靈驗的,你還是不要去搖了。要是搖出個什麽絕好的簽來,隻怕引人注意。”
安然心裏頗為失望,卻還是懂事地點頭應下。她和哥哥好不容易重逢,所以,凡是有可能惹麻煩的事情她都要忍下來。
顧宛娘和顧庭芳都搖了一支簽出來。顧宛娘問的是女兒的姻緣,據解簽的大師說,這是一支中上簽,說所問之人在姻緣上雖有波折不斷但最終會苦盡甘來撥雲見日。
顧宛娘想著女兒被退親,而後又差點被崔家的搶親,如今好不容易定下與平王的婚事,又得過到王家,可不是波折不斷嗎?好在大師說了最後會苦盡甘來撥雲見日的,她也就放心了。
而顧庭芳問的是子嗣,卻是一支中下簽。解簽的大師說,子嗣會有的,但並不旺盛。安然見那大師似乎還有未盡之言,卻是不肯再說了。不知為何,聽了那位大師的話,安然心裏忽然有了些不安。雖有子嗣,卻不旺盛,難道嫂子生產的時候會有危險不成?
顧宛娘和顧庭芳都沒有注意到大師那一霎的遲疑,隻聽說會有子嗣,也就放下心來。那什麽旺不旺盛的,她們都沒去想。就像顧宛娘自己,不也隻有安齊一個兒子?雖然她很希望兒媳能多生幾個,但推己及人,她也並不強求,隻要有一個孫子能傳承香火她就滿足了。
迴到禪房,僧人送了熱水過來讓她們梳洗,隨後又送了齋飯過來,她們就在禪房裏用了齋飯。
安然以前在飛雪寺也用過齋飯,不過顯然草堂寺的師傅廚藝更好,將齋菜做得十分美味,特別是那一道豆腐羹,極其細嫩。
飯後,幾人略休息了一下,就要去前殿聽智圓大師講經。
安然和楊彥越好了午飯後相見的,自然就不想去。顧宛娘並不知道此事,責怪她道:“來都來了,去聽聽也好。你一個人留在禪房裏做什麽?”
王靜媛是知道內情的,忙笑道:“這草堂寺大得很,還有鳩摩羅什大師的舍利塔,不如我帶妹妹四處走走,趙太太和少奶奶去聽講經可好?”
王靜媛畢竟身份不同,她開了口,顧宛娘自然不便駁迴。
於是,顧宛娘和顧庭芳去前殿聽大師講經。王靜媛卻帶著安然從禪房出來,也沒去看什麽舍利塔,反而就在院子裏走著。
這個院子不大,據說是以前譯經的僧人們居住的。院子裏種了很多的鬆樹柏樹,都長得非常高大了,夏天的時候很是陰涼。安然看到院子裏唯一的花木就是幾株梅花,但現在不是花期,自然也沒有花可賞。隱隱的,她忽然聞到一股熟悉的花香,轉過一座小小的假山,這才發現那邊居然有一株梔子,正開著幾朵潔白的花朵。單瓣的梔子花,安然前世已經很少見了,但安然卻覺得,單瓣的梔子花才是真的梔子花。那些重瓣的梔子花也好,桃花也好,杜鵑也好,都不如原始的單瓣的看著自然好看。
王靜媛讓兩人的侍女遠遠地跟著,帶著安然緩緩轉到東麵的院牆根下,指著院牆小聲對安然道:“殿下就在隔壁的院子裏。殿下身份特殊,他出門肯定是有很多人盯著的,所以我認為你們最好還是不見麵的好,就這樣隔著牆說幾句話就是了。”
安然點點頭
,非常感謝王靜媛的細心安排。
隻見王靜媛忽然抬頭擊了三掌,隨後,隔壁也想起了擊掌聲。
竟然還有接頭暗號呢!隻是這暗號也太簡單了些。安然不禁莞爾。
王靜媛笑著對安然道:“殿下已經在那邊牆下了。你們有什麽話就說吧。”說著,她又取笑道,“要不要姐姐迴避?”
安然紅著臉搖搖頭,轉身對著玉蘭招招手,玉蘭便抱著一個木盒子過來,裏麵放著楊彥前幾日送她的葫蘆絲。
王靜媛見了,不由含笑點頭,滿臉讚賞。話都不用說,用音樂傳情,就算有人看到了也不會懷疑什麽。
“真有你的。難怪不用姐姐迴避呢!”
安然取出葫蘆絲抱在懷中,望著高高的院牆看了一陣,這才深深吸了一口氣,抬起手臂將葫蘆絲湊到唇邊,緩緩吹奏起來。
一邊吹奏,安然一邊在心裏默唱著歌詞:
因為愛著你的愛
因為夢著你的夢
所以悲傷著你的悲傷
幸福著你的幸福
因為路過你的路
因為苦過你的苦
所以快樂著你的快樂
追逐著你的追逐
沒有風雨躲得過
沒有坎坷不必走
所以安心的牽你的手
不去想該不該迴頭
也許牽了手的手
前生不一定好走
也許有了伴的路
今生還要更忙碌
所以牽了手的手
來生還要一起走
所以有了伴的路
沒有歲月可迴頭
……
當第一個音響起,王靜媛就認真地聽著。她以為會是前幾日她聽過的那首明顯含著相思的曲子,卻不料竟然是一首她從未聽過的曲子。
曲子很舒緩,雖然也很好聽,但卻不如安然前次吹給她聽的那個曲子婉轉動人。
王靜媛不知道,在院牆的另一邊,楊彥聽著那熟悉的旋律,心情有多麽激動。因為愛著你的愛,因為夢著你的夢,所以悲傷著你的悲傷,幸福著你的幸福……所以安心的牽你的手,不去想該不該迴頭……
她是要告訴他,她無論風雨坎坷,無論快樂悲傷,無論前世今生,她都會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