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寶的爹娘和小柱的爹和大哥把一桶桶的魚運到方鈺敏的舊房子時,村民們又來看熱鬧了。
方小蓮做事可真是別具一格啊,家裏養了魚還去買魚,可真奇怪。話說,他們家那幾十畝旱地,也不種農作物了,施了肥就荒在那裏可真可惜啊。
當把魚秤過之後方鈺敏卻立刻把魚都宰殺用粗鹽醃上了,村民們就感到更奇怪了。這麽新鮮的魚不吃,卻都醃成鹹魚?還一醃就醃這麽多,吃到什麽時候啊?林秋來家的想法果然跟他們不同啊。
方鈺敏才不管人家怎麽看怎麽想,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林秋來一直都是聽老婆的話,現在他忙都來不及呢。
林夏來兩口子和春花嬸兩口子不用去叫就主動過來幫忙了,幾十斤的魚在這麽多人的努力下竟然全部都宰好了。用鹽醃一個晚上,明天就可以晾曬了。
為免麻煩,方鈺敏把所有醃著魚木桶都搬到新屋的後院裏。等把魚晾在後院後,隻要門一關,就不必擔心有沒有人偷魚了。村民們絕大部分方鈺敏是信得過的,她其實隻是防張翠花一個,誰叫她有先例啊!
天氣越來越冷了,一到秋天家家戶戶開始儲藏食物好過冬。新鮮的肉類和蔬菜都不容易保存,因此都在主婦的巧手下被醃製煙熏成臘肉,臘腸和鹹魚。新鮮的蔬菜也會做成酸菜,鹹菜,或是脫水曬成菜幹了。
方鈺敏早在夏天就開始儲存蔬菜了,而且自家的大棚也在搭建中根本不用擔心冬天會沒有蔬菜吃。現在她和林秋來正在家裏醃製臘肉,鹹雞和臘兔子。
雖然家裏養了很多雞和兔子,不必擔心冬天會沒有肉吃。但是醃製過的肉類有一股香味,比起新鮮的更香醇濃厚,用來下飯是再好不過了。方鈺敏就很喜歡吃臘肉,用臘肉炒大蔥,或是炒幹豆角,或是豆幹都很香。就算隻是放在米飯上麵蒸,臘肉的油脂浸透到米飯裏,比起新鮮的豬肉更令人食指大動,齒頰留香呢。
用調配好的香料調料抹上五花肉,雞和兔子,醃製三五天後掛在屋簷下風幹或是掛在火塘上煙熏就可以了。這些食物做得好,可以保存很久呢。
到了十一月底,魚獲期已過去快一個月了,天氣也已經冷得穿上大棉衣也打哆嗦的時候,方鈺敏才開始準備去捕魚。唐掌櫃跟林秋來說了,他家有多少鮮魚就送過去,凡上兩斤以上的魚全部以七文一斤收購。
雖然不用下河,稻田的水也很淺,但方鈺敏還是用油布做了幾條工人褲款的工作服。穿著它就不怕
冰冷的水泡到腳了,還能避免弄髒衣服。油布不透風不透水穿著它還保暖呢,而且容易清洗,用水衝衝就幹淨了。真是一舉數得。
方鈺敏這次不打算叫人來幫忙了,反正她家裏現在隻剩下這個活了,等賣了魚就是貓冬了,所以她一點也不著急,慢慢做唄。隻要沒下雪就行。
隻是可惜方鈺敏想低調,卻低調不了。當她們一家四口穿著工人褲扛著工具去了稻田,還沒開始幹活,就見到一撥又一撥的村民過來圍觀了。
方鈺敏心想,等他們看到稻田裏的魚獲時,估計明年的秋天這裏都變成魚塘了。
一家四口再次弄好身上的油布工服,然後分工合作。方鈺敏先是撰了一個缺口插上一張特製的竹網,林秋來拿了了個密度更大的竹筐放在出口處準備收集那些漏網的小魚,這些小魚就是明年的魚種了。這才抽起石板,稻田裏的水就慢慢地湧向唯一的出口流出來了。
小明拿著竹竿拍打田梗那些邊邊角角趕魚,那些被趕的魚兒不時地跳出水麵,這麽看上去似乎田裏的魚還真不少呢。小陽和方鈺敏就拿著竹網子站在田梗上撈魚。
每個村裏總有那麽幾個憨厚的村民,見了林秋來一家在忙,也挽起褲腳脫下棉衣幫忙了。方鈺敏心裏感激,本來想著水冷勸阻他們的,但見他們忙得也挺樂嗬的就沒再說了,一會捉了魚送幾條給他們嚐嚐鮮吧。
有人幫人,魚又活潑,大家笑笑說說的在這個寒冷的早晨竟也十分熱鬧,這捉魚也變得有趣多了。
“小蓮,要捉魚怎麽不過來叫一聲?當我外人啊?”春花嬸人未到,就聽到她嗓門了。
方鈺敏直起腰,笑著說:“也沒多少活,就想著一家四口來玩玩。”
“天氣冷著呢,瞧你們娘仨這小身板還玩玩。”
“嗬嗬,小明小陽,告訴春花嬸你們冷不冷。”
兩小孩已經玩了一會,額頭都冒了汗,哪裏會冷?兩人異口同聲說:“不冷。”
“行了行了,不冷就不冷吧。”春花嬸也不廢話,直接挽起袖子幫忙了。
一桶又一桶的魚放在牛車上運迴去,圍觀的村民們騷動了,眼睛也跟著那一桶桶的魚閃閃發亮。底下也開始小聲地議論了:“你知道不?現在市集裏的魚都賣到八文一斤了。”
“是呀,連不到一斤的小魚也賣到五文一斤呢。”
“秋來家又賺錢了。”
“是呀,小
蓮就是精明,你看這麽多魚,得賺多少錢啊。”
“嗯,咱們明年也養魚吧。”
“好像她家還養兔子呢。”
“但兔子市集裏沒人買。”
“秋來每次都是運去竹記大酒樓,你不知道嗎?竹記推出的紅燒兔肉很受歡迎呢。”
“那咱們養了也拿去賣給竹記。”
“……迴去試試。”
方鈺敏聽著這些大小聲的討論臉上還是笑眯眯的,這些都不是什麽秘密,頭腦靈活的就會自己想辦法賺錢,懶的人才總想著要別人幫忙。
等到稻田裏的水流得差不多了,林秋來才把缺口再次用石板堵上。那些沒有順著水流向缺口的魚兒,那些藏在坑窪裏的魚兒開始在田裏蹦跳起來。方鈺敏拿著水桶帶頭下田了,把那些魚兒撿起來放進去,滿了就倒入大桶裏。
比巴掌還小的魚兒倒是不撿,一會往稻田裏注滿水後,再鋪上稻草。如果這些魚兒能熬過這個冬天,等開春時,就會長得很肥美了。
林秋來和趕過來幫忙的林夏來把魚抬上了牛車運迴家了,方鈺敏送了些魚給幫忙的村民和春花嬸,和兩個孩子收拾好工具等林秋來把剩下的魚迴家。
兩斤以上的大魚方鈺敏留下十來條,其他的林秋來就和林夏來一起搬上牛車送去南投縣賣給唐掌櫃了。
方鈺敏挑了八條魚出來,讓小明和小陽一起去給林大牛張翠花送了三條魚,給林夏來家送了五條。其他的魚挑了那些在捕捉的時候傷了的出來後,就養在早已經準備好的魚缸裏。魚缸裏放了水草和小石頭,盡量營養出魚缸的環境,方鈺敏還想養著這些魚過冬。
誰知小明和小陽還沒迴來,張翠花卻找上門了。她推開半掩著的大門一邊到處張望一邊大聲地叫:“幺兒啊,秋來,秋來在家嗎?”
方鈺敏聽見張翠花的聲音忙由後院跑出來,就見到她站在廚房門口探頭探腦的,左腳已經提起來要踏進去了。
方鈺敏慢慢踱過去,笑著說:“婆婆,秋來不在家。”
張翠花聽到方鈺敏的聲音猛一迴頭,不滿地說:“你走路怎麽沒有聲音?”
“真不好意思嚇到你了。”方鈺敏心裏直翻白眼,她剛才是跑出來的好不好?
張翠花見方鈺敏服軟,心裏可高興了,馬上拿出來婆婆的威嚴出來了:“你送了阿良他們每人三條魚,我是你婆婆,你卻隻送三條過來。快點,魚
在哪?多捉幾條給我。”
方鈺敏聽了不由氣笑了:“阿良叔他們幫我捉魚,我當然送魚給他們。婆婆和公公就兩個人,三條魚不少了,這是我和秋來孝敬你們的。”
“怎麽隻是我和你公公?春來一家呢?我們加起七個人,你再捉四條魚給我。”張翠花蠻橫地說。
方鈺敏嗤笑:“大哥又沒幫我們捉魚,哪能坐享其成?”
“什麽?他是你大哥,你送魚給他不是應該的麽?”張翠花叉起腰,一副要開罵戰的樣子。
“唓,他是我大哥又如何?也沒來幫忙啊。”方鈺敏不耐煩地說:“婆婆你迴去吧,有什麽話要說的,你等秋來迴家了你再找他說去。”
張翠花怒了,張口大罵:“有你這樣對長輩的麽?趕婆婆走,啊?”
“是,我就是這樣。任誰有你這樣一個長輩都恨不得馬上趕她走。”方鈺敏毫不畏懼地直視著張翠花那雙渾濁的眼睛說:“我什麽都不怕,你要在林家村裏說我不孝我不怕,你要林秋來休了我我也不怕。如果你不來找我們麻煩,我和秋來小明小陽一家四口自會孝敬你們兩老。有什麽好吃的絕不會少了你們兩老一份。如果你想倚老賣老,老是想在我們這裏討便宜,那就別怪我翻臉無情了。”
張翠花張著嘴,抖著手指指著方鈺敏:“你,你,你……”
方鈺敏輕笑:“婆婆,我向來說到做到。你心裏也明白,不是嗎?”
張翠花張了張嘴,臉忽青忽紅的像個調色盤,最後狠狠地瞪了方鈺敏一眼就走了。
方鈺敏笑著朝張翠花搖手,揚聲道:“婆婆慢走啊。”
張翠花走了後,方鈺敏就進了廚房開始燉魚了。
魚今天才捕捉的很新鮮,方鈺敏用酒和鹽醃了一會才兩麵都稍稍煎了煎,然後放進煮沸的高湯裏,加入泡了兩個時辰的黑豆,幾片薑一起燉煮。這道湯不但喝起來鮮美,而且還很滋補,孩子多吃魚也會更聰明呢。
秋冬是最佳的進補季節,自一入秋,方鈺敏就開始給家人燉煮各種滋補的湯水了。而廉價的豬腳和豬肚是林秋來每次去南投縣必然大量購買的。
用藥材和米酒燉煮的豬肚雞就是一道很好的補品,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而用黃豆燉煮豬腳也同樣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之功效。
方鈺敏甚至連女人坐月子才會喝的豬腳薑也煲了一大罐,這是她煮來給自己補血養身的。方小蓮身
體羸弱,血氣不足,一到秋天就手腳冰冷了,想必冬天更甚吧。這樣的身子怎麽可能懷孕?就算不是為了懷孕,方鈺敏也必須趁著秋冬這進補的大好機會好好給自己調理調理身子了。
方小蓮做事可真是別具一格啊,家裏養了魚還去買魚,可真奇怪。話說,他們家那幾十畝旱地,也不種農作物了,施了肥就荒在那裏可真可惜啊。
當把魚秤過之後方鈺敏卻立刻把魚都宰殺用粗鹽醃上了,村民們就感到更奇怪了。這麽新鮮的魚不吃,卻都醃成鹹魚?還一醃就醃這麽多,吃到什麽時候啊?林秋來家的想法果然跟他們不同啊。
方鈺敏才不管人家怎麽看怎麽想,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林秋來一直都是聽老婆的話,現在他忙都來不及呢。
林夏來兩口子和春花嬸兩口子不用去叫就主動過來幫忙了,幾十斤的魚在這麽多人的努力下竟然全部都宰好了。用鹽醃一個晚上,明天就可以晾曬了。
為免麻煩,方鈺敏把所有醃著魚木桶都搬到新屋的後院裏。等把魚晾在後院後,隻要門一關,就不必擔心有沒有人偷魚了。村民們絕大部分方鈺敏是信得過的,她其實隻是防張翠花一個,誰叫她有先例啊!
天氣越來越冷了,一到秋天家家戶戶開始儲藏食物好過冬。新鮮的肉類和蔬菜都不容易保存,因此都在主婦的巧手下被醃製煙熏成臘肉,臘腸和鹹魚。新鮮的蔬菜也會做成酸菜,鹹菜,或是脫水曬成菜幹了。
方鈺敏早在夏天就開始儲存蔬菜了,而且自家的大棚也在搭建中根本不用擔心冬天會沒有蔬菜吃。現在她和林秋來正在家裏醃製臘肉,鹹雞和臘兔子。
雖然家裏養了很多雞和兔子,不必擔心冬天會沒有肉吃。但是醃製過的肉類有一股香味,比起新鮮的更香醇濃厚,用來下飯是再好不過了。方鈺敏就很喜歡吃臘肉,用臘肉炒大蔥,或是炒幹豆角,或是豆幹都很香。就算隻是放在米飯上麵蒸,臘肉的油脂浸透到米飯裏,比起新鮮的豬肉更令人食指大動,齒頰留香呢。
用調配好的香料調料抹上五花肉,雞和兔子,醃製三五天後掛在屋簷下風幹或是掛在火塘上煙熏就可以了。這些食物做得好,可以保存很久呢。
到了十一月底,魚獲期已過去快一個月了,天氣也已經冷得穿上大棉衣也打哆嗦的時候,方鈺敏才開始準備去捕魚。唐掌櫃跟林秋來說了,他家有多少鮮魚就送過去,凡上兩斤以上的魚全部以七文一斤收購。
雖然不用下河,稻田的水也很淺,但方鈺敏還是用油布做了幾條工人褲款的工作服。穿著它就不怕
冰冷的水泡到腳了,還能避免弄髒衣服。油布不透風不透水穿著它還保暖呢,而且容易清洗,用水衝衝就幹淨了。真是一舉數得。
方鈺敏這次不打算叫人來幫忙了,反正她家裏現在隻剩下這個活了,等賣了魚就是貓冬了,所以她一點也不著急,慢慢做唄。隻要沒下雪就行。
隻是可惜方鈺敏想低調,卻低調不了。當她們一家四口穿著工人褲扛著工具去了稻田,還沒開始幹活,就見到一撥又一撥的村民過來圍觀了。
方鈺敏心想,等他們看到稻田裏的魚獲時,估計明年的秋天這裏都變成魚塘了。
一家四口再次弄好身上的油布工服,然後分工合作。方鈺敏先是撰了一個缺口插上一張特製的竹網,林秋來拿了了個密度更大的竹筐放在出口處準備收集那些漏網的小魚,這些小魚就是明年的魚種了。這才抽起石板,稻田裏的水就慢慢地湧向唯一的出口流出來了。
小明拿著竹竿拍打田梗那些邊邊角角趕魚,那些被趕的魚兒不時地跳出水麵,這麽看上去似乎田裏的魚還真不少呢。小陽和方鈺敏就拿著竹網子站在田梗上撈魚。
每個村裏總有那麽幾個憨厚的村民,見了林秋來一家在忙,也挽起褲腳脫下棉衣幫忙了。方鈺敏心裏感激,本來想著水冷勸阻他們的,但見他們忙得也挺樂嗬的就沒再說了,一會捉了魚送幾條給他們嚐嚐鮮吧。
有人幫人,魚又活潑,大家笑笑說說的在這個寒冷的早晨竟也十分熱鬧,這捉魚也變得有趣多了。
“小蓮,要捉魚怎麽不過來叫一聲?當我外人啊?”春花嬸人未到,就聽到她嗓門了。
方鈺敏直起腰,笑著說:“也沒多少活,就想著一家四口來玩玩。”
“天氣冷著呢,瞧你們娘仨這小身板還玩玩。”
“嗬嗬,小明小陽,告訴春花嬸你們冷不冷。”
兩小孩已經玩了一會,額頭都冒了汗,哪裏會冷?兩人異口同聲說:“不冷。”
“行了行了,不冷就不冷吧。”春花嬸也不廢話,直接挽起袖子幫忙了。
一桶又一桶的魚放在牛車上運迴去,圍觀的村民們騷動了,眼睛也跟著那一桶桶的魚閃閃發亮。底下也開始小聲地議論了:“你知道不?現在市集裏的魚都賣到八文一斤了。”
“是呀,連不到一斤的小魚也賣到五文一斤呢。”
“秋來家又賺錢了。”
“是呀,小
蓮就是精明,你看這麽多魚,得賺多少錢啊。”
“嗯,咱們明年也養魚吧。”
“好像她家還養兔子呢。”
“但兔子市集裏沒人買。”
“秋來每次都是運去竹記大酒樓,你不知道嗎?竹記推出的紅燒兔肉很受歡迎呢。”
“那咱們養了也拿去賣給竹記。”
“……迴去試試。”
方鈺敏聽著這些大小聲的討論臉上還是笑眯眯的,這些都不是什麽秘密,頭腦靈活的就會自己想辦法賺錢,懶的人才總想著要別人幫忙。
等到稻田裏的水流得差不多了,林秋來才把缺口再次用石板堵上。那些沒有順著水流向缺口的魚兒,那些藏在坑窪裏的魚兒開始在田裏蹦跳起來。方鈺敏拿著水桶帶頭下田了,把那些魚兒撿起來放進去,滿了就倒入大桶裏。
比巴掌還小的魚兒倒是不撿,一會往稻田裏注滿水後,再鋪上稻草。如果這些魚兒能熬過這個冬天,等開春時,就會長得很肥美了。
林秋來和趕過來幫忙的林夏來把魚抬上了牛車運迴家了,方鈺敏送了些魚給幫忙的村民和春花嬸,和兩個孩子收拾好工具等林秋來把剩下的魚迴家。
兩斤以上的大魚方鈺敏留下十來條,其他的林秋來就和林夏來一起搬上牛車送去南投縣賣給唐掌櫃了。
方鈺敏挑了八條魚出來,讓小明和小陽一起去給林大牛張翠花送了三條魚,給林夏來家送了五條。其他的魚挑了那些在捕捉的時候傷了的出來後,就養在早已經準備好的魚缸裏。魚缸裏放了水草和小石頭,盡量營養出魚缸的環境,方鈺敏還想養著這些魚過冬。
誰知小明和小陽還沒迴來,張翠花卻找上門了。她推開半掩著的大門一邊到處張望一邊大聲地叫:“幺兒啊,秋來,秋來在家嗎?”
方鈺敏聽見張翠花的聲音忙由後院跑出來,就見到她站在廚房門口探頭探腦的,左腳已經提起來要踏進去了。
方鈺敏慢慢踱過去,笑著說:“婆婆,秋來不在家。”
張翠花聽到方鈺敏的聲音猛一迴頭,不滿地說:“你走路怎麽沒有聲音?”
“真不好意思嚇到你了。”方鈺敏心裏直翻白眼,她剛才是跑出來的好不好?
張翠花見方鈺敏服軟,心裏可高興了,馬上拿出來婆婆的威嚴出來了:“你送了阿良他們每人三條魚,我是你婆婆,你卻隻送三條過來。快點,魚
在哪?多捉幾條給我。”
方鈺敏聽了不由氣笑了:“阿良叔他們幫我捉魚,我當然送魚給他們。婆婆和公公就兩個人,三條魚不少了,這是我和秋來孝敬你們的。”
“怎麽隻是我和你公公?春來一家呢?我們加起七個人,你再捉四條魚給我。”張翠花蠻橫地說。
方鈺敏嗤笑:“大哥又沒幫我們捉魚,哪能坐享其成?”
“什麽?他是你大哥,你送魚給他不是應該的麽?”張翠花叉起腰,一副要開罵戰的樣子。
“唓,他是我大哥又如何?也沒來幫忙啊。”方鈺敏不耐煩地說:“婆婆你迴去吧,有什麽話要說的,你等秋來迴家了你再找他說去。”
張翠花怒了,張口大罵:“有你這樣對長輩的麽?趕婆婆走,啊?”
“是,我就是這樣。任誰有你這樣一個長輩都恨不得馬上趕她走。”方鈺敏毫不畏懼地直視著張翠花那雙渾濁的眼睛說:“我什麽都不怕,你要在林家村裏說我不孝我不怕,你要林秋來休了我我也不怕。如果你不來找我們麻煩,我和秋來小明小陽一家四口自會孝敬你們兩老。有什麽好吃的絕不會少了你們兩老一份。如果你想倚老賣老,老是想在我們這裏討便宜,那就別怪我翻臉無情了。”
張翠花張著嘴,抖著手指指著方鈺敏:“你,你,你……”
方鈺敏輕笑:“婆婆,我向來說到做到。你心裏也明白,不是嗎?”
張翠花張了張嘴,臉忽青忽紅的像個調色盤,最後狠狠地瞪了方鈺敏一眼就走了。
方鈺敏笑著朝張翠花搖手,揚聲道:“婆婆慢走啊。”
張翠花走了後,方鈺敏就進了廚房開始燉魚了。
魚今天才捕捉的很新鮮,方鈺敏用酒和鹽醃了一會才兩麵都稍稍煎了煎,然後放進煮沸的高湯裏,加入泡了兩個時辰的黑豆,幾片薑一起燉煮。這道湯不但喝起來鮮美,而且還很滋補,孩子多吃魚也會更聰明呢。
秋冬是最佳的進補季節,自一入秋,方鈺敏就開始給家人燉煮各種滋補的湯水了。而廉價的豬腳和豬肚是林秋來每次去南投縣必然大量購買的。
用藥材和米酒燉煮的豬肚雞就是一道很好的補品,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而用黃豆燉煮豬腳也同樣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之功效。
方鈺敏甚至連女人坐月子才會喝的豬腳薑也煲了一大罐,這是她煮來給自己補血養身的。方小蓮身
體羸弱,血氣不足,一到秋天就手腳冰冷了,想必冬天更甚吧。這樣的身子怎麽可能懷孕?就算不是為了懷孕,方鈺敏也必須趁著秋冬這進補的大好機會好好給自己調理調理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