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節
國醫無雙(滿級國醫她製霸全球) 作者:孟青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年後迴歸正常生活,父母雙亡的正常生活嗎?
再往後看……
就在她十五歲那年,遇上一場特大火災。
毀容,吸入過量毒氣。
又是一場九死一生。
沈畫都不知道要說什麽才好。
難怪應老先生會說他這個兒媳婦是個苦命人,這何止是苦命,這簡直是戳了命運的肺管子吧,要不怎麽能把如此多的坎坷都加在她一人身上。
應青戎又發來一條信息。
“我對小湖的容貌並不介意,可她自己很介意,甚至都不肯讓我親近她。前些年,有人鼓動她讓她去做除疤手術,我當時不在國內,迴來的時候……”
“我差點兒崩潰。她是嚴重過敏體質,對麻醉過敏,對很多藥物都過敏,手術差點兒要了她的命,最終也根本沒做成。”
“沈大夫,小湖的臉有救嗎?我不介意,可對她來說,現在的容貌太殘忍,她也怎麽都不肯相信我是真的不介意。”
沈畫微微抿唇,迴複了一句:“別說她不相信,應該沒人會相信你真不介意。”
應青戎歎了口氣,百口莫辯。
沈畫:“治療過程你別問,我也不會給你保證什麽,把她交給我就行了。我明天的門診過後,就聯係你。”
應青戎:“好。”
*
在“爆紅”之後,沈畫終於要迎來第一次門診。
助手是醫院給她安排的。
暫時沈畫沒有自己帶學生,按理說她也沒有資質帶學生,所以醫院就臨時給她分配了助手,協助她在門診看診。
她隻放了15個號,另外還有網絡上原本答應的是隔一周一號,但根據評論裏的實際情況,她直接調整為一周一號。
今天總共要看20個號。
現在醫院在手機或者網上掛號,一般都會有時段,大多是6到8分鍾一個號,就按最短的6分鍾一個號來算,一小時10個號,上午4個小時40個號。
這已經是非常極端的情況了,大部分隻能掛30個以內的號。
可在大醫院,30個號遠遠不能滿足病人的看病需求。
很多病人會覺得醫生壓根兒不跟自己解釋什麽,排隊排半天,一進門醫生直接問什麽情況,然後就開始開各種檢查單去做檢查,等檢查結果出來,醫生往往也說的非常簡短,直接就給開藥治療……
實際上,這是真沒辦法。
人口基數太大,醫療從業者遠遠不夠,公立醫院又是為大眾服務的,醫生們隻能不斷壓縮每個病人看診的時間,要不然根本看不完,自然也就沒時間多說話。
一個上午三四十個號,假如一個上午隻有10個號,醫生自己也輕鬆,也就有時間慢慢給病人說情況。但現實不允許。
像是有些人,想要得到更好的服務,就可以選擇私立醫院,或者是國際醫院,還有各大醫院的特需號。
一兩千塊錢的掛號費,以及無法報銷且比普通醫院貴得多的檢查費醫藥費,就能讓你感受到醫院也是服務業。
而這在公立醫院是不可能的。
沈畫門診隻放15個號,是因為她這邊跟西醫那邊不同,西醫大部分要依賴各種檢查,醫生會讓病人做很多種檢查,目的就是為了排除一切可能。
很多人覺得自己做的都是不必要檢查,確實是有很多醫生水平不夠,判斷不出,才讓多做檢查,排除一切可能。
想要光通過描述和普通麵診就判斷出病人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問題,不存在的。
這種期待,更應該向中醫靠攏。
偏偏很多人又不怎麽信任中醫,認為看不見摸不著,沒有準確量化的結果,不如西醫檢查來得科學。
沈畫這是中醫門診,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很多人認為會號脈的才是好中醫,其實不是,中醫更多看的是全麵情況,有時候脈象也會欺騙人,必須結合麵診。
但不管怎麽說,中醫門診看診起來,的確會比較耗費時間。
要麵診,要號脈,要進行辨證,開藥,如有需要可能還得針灸……
往往,中醫還要向病人解釋很多,前因後果等等,說得對症了,病人才會有信服感,說的症狀對不上,病人恐怕直接就要定性為庸醫。
綜合來說,中醫門診的確會更耗費時間。
15分鍾很可能看不完一個號,一小時看4個號是非常好的情況了,4個小時也才16個號。
也難怪,顧深之前在海一院這邊坐診的時候,隻放半天的號,15個號,但其實他往往是要看到下午五六點鍾才結束的。
因為慕名而來的願意花那麽長時間排隊,想辦法找來的,大多都是疑難雜症,一個號看半個小時是常有的事,碰上治療,一小時可能都打不住。
沈畫今天這15個號,加上網絡上的那5個號,估計也得看到下午了。
最讓中醫大夫有些無語的是,有些病人看中醫的時候,完全不喜歡說話。
問他哪裏不舒服,就說大夫你給號脈看看。
中醫的望聞問切,問也是很重要的環節。
沈畫能感受到脈氣,號脈相對來說會簡單準確,可對其他大夫來說,光憑號脈想知道全部,可就太難了!
今天第一個號就是這樣。
進診室之後,沈畫抬頭看了對方一眼,直接就問:“有哪裏不舒服?”
病人是個男性,笑嗬嗬地說:“大夫您給號號。”
邊上的助手顯然對這一幕早就司空見慣,隻能一臉無奈地拿過病人的病曆本,往電腦上登記基本情況。
沈畫示意對方坐過來,把手放在墊子上,她給號脈。
在號脈的時候,這位男病患又忍不住笑著說:“沈大夫,其實我沒事,就是在網上一直都在關注你,沒想到你到現在才開始坐診,可真是叫大家等了好久。我碰巧會點電腦技術,也想親自過來見見你,就搶了個號。你不介意吧。”
旁邊正在錄入患者情況的助手,直接無語。
其他幾個在邊上站著的學生,也都麵麵相覷,有種牙癢的感覺!
這特麽,多少人真有病,想掛個沈大夫的號掛不上,這位沒病的,就為了來看沈大夫一眼……
沈畫衝男人微微揚了一下下巴,“另一隻手。”
這是兩隻手都要診的意思。
男人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哎哎,真不用了沈大夫,太耽誤時間了,外麵還有好多人呢。”
他剛才在外麵等的時候,也跟大家閑聊了一下。
那些可都是真有病的,而且有幾個還是特別嚴重的病,比如有癌症,在西醫那邊已經被判了死刑的,來找沈大夫就是碰碰運氣,畢竟五噸的癌症現在不是好了嗎?
反正對於大眾來說,具體細節他們不關心,有人傳說好了那就是好了。
沈畫:“手。”
男人輕咳一聲,隻好把另一隻手也放在墊子上。
沈畫的整個診脈過程其實很快,三分鍾左右的樣子,男人覺得時間挺長,主要是診室裏沈大夫的助手和學生們,看他的眼神實在是……
沈畫收迴手看向男人:“最近這一年多,是不是精神容易疲倦,睡眠質量也較差,有時候會有惡心的感覺,有時候肚子疼,上廁所卻又不是要拉肚子,有時候還會出現腰背痛的情況。”
男人一愣,連忙點頭:“是是是,可是化驗血什麽都挺正常的,醫生說可能是胃腸感冒,過幾天也就沒症狀了。”
男人立刻揉一下肚子,“我前些時候想掛你的號,就是又覺得胃腸不太舒服,可你這不是這麽久都沒開門診麽,我這過幾天就自己好了。胃腸鏡也都做過,都沒事。”
沈畫:“你到那邊治療床上躺著,我給你觸診。”
男人有些慌:“沈大夫,我這應該不是什麽大毛病吧,你別嚇我啊。我錯了,我不該浪費醫療資源,不該沒病跑來找你……”
沈畫無奈:“你躺下,我要診斷結束才能跟你說是怎麽迴事。現在似是而非,你讓我說什麽?”
男人乖乖過去躺下了。
沈畫先讓幾個學生給男人腹部觸診。
“沈大夫,病人腹部平軟,全腹無壓痛和反跳痛等症狀,沒有摸到明顯腫物,肝腎區也無叩擊痛,腹股溝也沒按到腫大淋巴結……”
學生得出結論:“腹部應該沒有明顯病變。”
男人也連忙點頭:“我之前去檢查醫生也是這麽說的,而且做過胃腸鏡了,沒事!”
沈畫點點頭,示意學生讓開,她親自觸診。
她的手按在病人左腹……
“啊!”
病人頓時全身一縮,臉上冷汗都下來了。
幾位學生看得一愣一愣的:“沈大夫,我們剛才也按這邊了,沒有發現啊。”
沈畫:“不怪你們,他這個情況臨床上非常難以診斷。”
其中一個學生小聲說:“不會是……腹膜後腫瘤吧?”
另外幾個學生也都一臉驚訝,這可就很嚴重了。
沈畫點頭:“中醫上屬於徵瘕,放在他這兒就是腹部腫瘤的意思。但因為是腹膜後腫瘤,位置非常深,隱藏在腸道後麵,這種腫瘤,在早期時幾乎不會讓人覺得有太大的不舒服,都是一些小毛病,一般人壓根兒就不會在意。”
“由於這種腫瘤的位置是在腹膜後腔隙,早期在做影像檢查的時候很容易跟一般組織混淆,不容易被診斷出來,都是正常現象。”
“因此這種腫瘤絕大多數一發現就是晚期,腫瘤已經長到巨大或者特別多的程度,甚至很多還發生轉移。”
“在這種情況下,再治療,就已經晚了。目前臨床上腹膜後腫瘤的死亡率應該是百分之百……”
幾個學生頻頻點頭。
雖然他們是中醫科的學生,但不妨礙這些基礎的理論知識,他們還是知道的。隻是不可能像沈大夫這樣能準確地判斷出來。
不過,幾位學生和助手們心裏其實也有些懷疑,腫瘤早期連一半的影像檢查都很難確診,沈大夫隻是號脈,就能診斷出?
男人這會兒完全嚇傻了。
“什麽……什麽是腹膜後腫瘤?”
腹膜後他不知道什麽意思,但腫瘤他聽得懂啊!
腫瘤不就是癌麽!
而且剛才沈大夫不是說了,這種腫瘤在臨床上死亡率幾乎百分之百。
這……
再往後看……
就在她十五歲那年,遇上一場特大火災。
毀容,吸入過量毒氣。
又是一場九死一生。
沈畫都不知道要說什麽才好。
難怪應老先生會說他這個兒媳婦是個苦命人,這何止是苦命,這簡直是戳了命運的肺管子吧,要不怎麽能把如此多的坎坷都加在她一人身上。
應青戎又發來一條信息。
“我對小湖的容貌並不介意,可她自己很介意,甚至都不肯讓我親近她。前些年,有人鼓動她讓她去做除疤手術,我當時不在國內,迴來的時候……”
“我差點兒崩潰。她是嚴重過敏體質,對麻醉過敏,對很多藥物都過敏,手術差點兒要了她的命,最終也根本沒做成。”
“沈大夫,小湖的臉有救嗎?我不介意,可對她來說,現在的容貌太殘忍,她也怎麽都不肯相信我是真的不介意。”
沈畫微微抿唇,迴複了一句:“別說她不相信,應該沒人會相信你真不介意。”
應青戎歎了口氣,百口莫辯。
沈畫:“治療過程你別問,我也不會給你保證什麽,把她交給我就行了。我明天的門診過後,就聯係你。”
應青戎:“好。”
*
在“爆紅”之後,沈畫終於要迎來第一次門診。
助手是醫院給她安排的。
暫時沈畫沒有自己帶學生,按理說她也沒有資質帶學生,所以醫院就臨時給她分配了助手,協助她在門診看診。
她隻放了15個號,另外還有網絡上原本答應的是隔一周一號,但根據評論裏的實際情況,她直接調整為一周一號。
今天總共要看20個號。
現在醫院在手機或者網上掛號,一般都會有時段,大多是6到8分鍾一個號,就按最短的6分鍾一個號來算,一小時10個號,上午4個小時40個號。
這已經是非常極端的情況了,大部分隻能掛30個以內的號。
可在大醫院,30個號遠遠不能滿足病人的看病需求。
很多病人會覺得醫生壓根兒不跟自己解釋什麽,排隊排半天,一進門醫生直接問什麽情況,然後就開始開各種檢查單去做檢查,等檢查結果出來,醫生往往也說的非常簡短,直接就給開藥治療……
實際上,這是真沒辦法。
人口基數太大,醫療從業者遠遠不夠,公立醫院又是為大眾服務的,醫生們隻能不斷壓縮每個病人看診的時間,要不然根本看不完,自然也就沒時間多說話。
一個上午三四十個號,假如一個上午隻有10個號,醫生自己也輕鬆,也就有時間慢慢給病人說情況。但現實不允許。
像是有些人,想要得到更好的服務,就可以選擇私立醫院,或者是國際醫院,還有各大醫院的特需號。
一兩千塊錢的掛號費,以及無法報銷且比普通醫院貴得多的檢查費醫藥費,就能讓你感受到醫院也是服務業。
而這在公立醫院是不可能的。
沈畫門診隻放15個號,是因為她這邊跟西醫那邊不同,西醫大部分要依賴各種檢查,醫生會讓病人做很多種檢查,目的就是為了排除一切可能。
很多人覺得自己做的都是不必要檢查,確實是有很多醫生水平不夠,判斷不出,才讓多做檢查,排除一切可能。
想要光通過描述和普通麵診就判斷出病人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問題,不存在的。
這種期待,更應該向中醫靠攏。
偏偏很多人又不怎麽信任中醫,認為看不見摸不著,沒有準確量化的結果,不如西醫檢查來得科學。
沈畫這是中醫門診,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很多人認為會號脈的才是好中醫,其實不是,中醫更多看的是全麵情況,有時候脈象也會欺騙人,必須結合麵診。
但不管怎麽說,中醫門診看診起來,的確會比較耗費時間。
要麵診,要號脈,要進行辨證,開藥,如有需要可能還得針灸……
往往,中醫還要向病人解釋很多,前因後果等等,說得對症了,病人才會有信服感,說的症狀對不上,病人恐怕直接就要定性為庸醫。
綜合來說,中醫門診的確會更耗費時間。
15分鍾很可能看不完一個號,一小時看4個號是非常好的情況了,4個小時也才16個號。
也難怪,顧深之前在海一院這邊坐診的時候,隻放半天的號,15個號,但其實他往往是要看到下午五六點鍾才結束的。
因為慕名而來的願意花那麽長時間排隊,想辦法找來的,大多都是疑難雜症,一個號看半個小時是常有的事,碰上治療,一小時可能都打不住。
沈畫今天這15個號,加上網絡上的那5個號,估計也得看到下午了。
最讓中醫大夫有些無語的是,有些病人看中醫的時候,完全不喜歡說話。
問他哪裏不舒服,就說大夫你給號脈看看。
中醫的望聞問切,問也是很重要的環節。
沈畫能感受到脈氣,號脈相對來說會簡單準確,可對其他大夫來說,光憑號脈想知道全部,可就太難了!
今天第一個號就是這樣。
進診室之後,沈畫抬頭看了對方一眼,直接就問:“有哪裏不舒服?”
病人是個男性,笑嗬嗬地說:“大夫您給號號。”
邊上的助手顯然對這一幕早就司空見慣,隻能一臉無奈地拿過病人的病曆本,往電腦上登記基本情況。
沈畫示意對方坐過來,把手放在墊子上,她給號脈。
在號脈的時候,這位男病患又忍不住笑著說:“沈大夫,其實我沒事,就是在網上一直都在關注你,沒想到你到現在才開始坐診,可真是叫大家等了好久。我碰巧會點電腦技術,也想親自過來見見你,就搶了個號。你不介意吧。”
旁邊正在錄入患者情況的助手,直接無語。
其他幾個在邊上站著的學生,也都麵麵相覷,有種牙癢的感覺!
這特麽,多少人真有病,想掛個沈大夫的號掛不上,這位沒病的,就為了來看沈大夫一眼……
沈畫衝男人微微揚了一下下巴,“另一隻手。”
這是兩隻手都要診的意思。
男人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哎哎,真不用了沈大夫,太耽誤時間了,外麵還有好多人呢。”
他剛才在外麵等的時候,也跟大家閑聊了一下。
那些可都是真有病的,而且有幾個還是特別嚴重的病,比如有癌症,在西醫那邊已經被判了死刑的,來找沈大夫就是碰碰運氣,畢竟五噸的癌症現在不是好了嗎?
反正對於大眾來說,具體細節他們不關心,有人傳說好了那就是好了。
沈畫:“手。”
男人輕咳一聲,隻好把另一隻手也放在墊子上。
沈畫的整個診脈過程其實很快,三分鍾左右的樣子,男人覺得時間挺長,主要是診室裏沈大夫的助手和學生們,看他的眼神實在是……
沈畫收迴手看向男人:“最近這一年多,是不是精神容易疲倦,睡眠質量也較差,有時候會有惡心的感覺,有時候肚子疼,上廁所卻又不是要拉肚子,有時候還會出現腰背痛的情況。”
男人一愣,連忙點頭:“是是是,可是化驗血什麽都挺正常的,醫生說可能是胃腸感冒,過幾天也就沒症狀了。”
男人立刻揉一下肚子,“我前些時候想掛你的號,就是又覺得胃腸不太舒服,可你這不是這麽久都沒開門診麽,我這過幾天就自己好了。胃腸鏡也都做過,都沒事。”
沈畫:“你到那邊治療床上躺著,我給你觸診。”
男人有些慌:“沈大夫,我這應該不是什麽大毛病吧,你別嚇我啊。我錯了,我不該浪費醫療資源,不該沒病跑來找你……”
沈畫無奈:“你躺下,我要診斷結束才能跟你說是怎麽迴事。現在似是而非,你讓我說什麽?”
男人乖乖過去躺下了。
沈畫先讓幾個學生給男人腹部觸診。
“沈大夫,病人腹部平軟,全腹無壓痛和反跳痛等症狀,沒有摸到明顯腫物,肝腎區也無叩擊痛,腹股溝也沒按到腫大淋巴結……”
學生得出結論:“腹部應該沒有明顯病變。”
男人也連忙點頭:“我之前去檢查醫生也是這麽說的,而且做過胃腸鏡了,沒事!”
沈畫點點頭,示意學生讓開,她親自觸診。
她的手按在病人左腹……
“啊!”
病人頓時全身一縮,臉上冷汗都下來了。
幾位學生看得一愣一愣的:“沈大夫,我們剛才也按這邊了,沒有發現啊。”
沈畫:“不怪你們,他這個情況臨床上非常難以診斷。”
其中一個學生小聲說:“不會是……腹膜後腫瘤吧?”
另外幾個學生也都一臉驚訝,這可就很嚴重了。
沈畫點頭:“中醫上屬於徵瘕,放在他這兒就是腹部腫瘤的意思。但因為是腹膜後腫瘤,位置非常深,隱藏在腸道後麵,這種腫瘤,在早期時幾乎不會讓人覺得有太大的不舒服,都是一些小毛病,一般人壓根兒就不會在意。”
“由於這種腫瘤的位置是在腹膜後腔隙,早期在做影像檢查的時候很容易跟一般組織混淆,不容易被診斷出來,都是正常現象。”
“因此這種腫瘤絕大多數一發現就是晚期,腫瘤已經長到巨大或者特別多的程度,甚至很多還發生轉移。”
“在這種情況下,再治療,就已經晚了。目前臨床上腹膜後腫瘤的死亡率應該是百分之百……”
幾個學生頻頻點頭。
雖然他們是中醫科的學生,但不妨礙這些基礎的理論知識,他們還是知道的。隻是不可能像沈大夫這樣能準確地判斷出來。
不過,幾位學生和助手們心裏其實也有些懷疑,腫瘤早期連一半的影像檢查都很難確診,沈大夫隻是號脈,就能診斷出?
男人這會兒完全嚇傻了。
“什麽……什麽是腹膜後腫瘤?”
腹膜後他不知道什麽意思,但腫瘤他聽得懂啊!
腫瘤不就是癌麽!
而且剛才沈大夫不是說了,這種腫瘤在臨床上死亡率幾乎百分之百。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