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玉執筆在宣紙上胡亂書畫,半天不成一文。她卻不慌不忙,裝出認真的模樣,實際在等候。
侍女們進來添茶。
大侍女為李令玉添茶時神色自若地將紙條塞進李令玉之手,眾貴女們忙於自己的書畫,根本不曾發覺這裏的貓膩。
大侍女做完事一瞥四下,見人人低頭耽於己事,未曾有人察覺,才衝著李令玉輕輕點頭,才端著托盤離去。
李令玉把右手捏著的字條悄悄塞迴左手,用拇指輕輕搓開,一首規整清麗的敘宴之詞躍然紙上。
她瞟一眼字條抄寫一句,丫鬟守在她一旁把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她終於作好了詞,而後不動聲色地借著喝茶,將無用了的字條壓在茶碗下藏好。
這時候撕毀字條動靜太大,待宴會結束後再銷毀證據最佳。
祝清若寫了首七言絕句歌頌宴會,悉心潤色後方用簪花小楷認真謄寫在紙上,檢查無誤將之規整折起。
她自覺發揮甚佳,不說頭魁,前五應是沒問題的,喜得自己不自覺揚起唇來。
隔著屏風一看,香爐中有凝神靜氣之效的檀香方燃了三分之一,大多數貴女尚在對紙緊鎖眉頭,並未完成作品。
祝清若環視一周,將競爭對手們的動作與紙上之物收入眼底,心頭稍鬆。
除去馮妙妙與另一鵝黃衣裙的貴女以外,大多數貴女都選的是作詩而不是繪畫。
她心中有數,並不打算爭過李令玉與馮妙妙,但也自信自己勝得過他人。
祝清若不自覺看向祝星,見她桌上物件原封不動地擺在原處,其人含笑望著眾人,半分要動筆的意思都沒有,兩眼就是一黑。
祝星竟真打算一字不寫麽!
她有些崩潰,若祝星什麽也不寫,她哪怕位列前三,也要和祝星一起成為笑話,她們都祝家人!
祝清若渾身發冷,後悔極了勸祝星來赴宴。
她寧願暫時不報複祝星,也不想跟祝星一起丟人!
然而此時祝清若什麽也做不得。書畫會有規定,為保公平,香盡之前不得交頭接耳,私相傳遞更是大忌。
祝星自然察覺到祝清若的目光,見之麵色蒼白,不必思考也能猜出其心中所想。她慈悲地與之對望,還舉起剛添了茶的茶杯對人示意。
祝清若被氣得更慘了,深以為祝星鐵了心要拉她共沉淪!
她腦海中什麽揚名的念頭都沒了,滿是一會兒祝星交了空無一字的箋紙後祝家淪為笑柄,她被所有人嘲笑的場景。
香越燃越少,貴女們也漸漸停筆,各自將紙箋對折,以硯台壓好。
隻剩下三人未完成。
兩個畫畫的正在著色,還有一個祝星紙箋依舊空白。
貴女們用包含各種負麵感情的眼神望著祝星,對她這樣自暴自棄的行為感到不齒。
香隻餘短短一截,眼看就要燃盡。
在貴女們矚目之下,祝星終於動了。
花椒研墨研得極快,大有把墨當成刺殺對象之意,看得人後脊發涼。
祝星改左手執筆,揮毫而書,一氣嗬成。
有花椒擋著,加上誰都不願離她近些,貴女們壓根看不清紙上寫的什麽,依稀是幾行字。
她們看著祝星的目光中又多了些可憐,均以為她是臨時抱佛腳,胡編幾句應付完事。
雖然比交白卷好些,但依舊是要丟大人的。
祝清若並不覺得好受,就像從倒數第一成了倒數第二,這能說是進步麽?
祝星從頭到尾都是笑盈盈的,誰也看不出她對這作品抱有什麽樣的期待。
既已完成詩作,她慢條斯理地將狼毫蘸水洗淨,又在筆架旁的木盒中挖出小塊茉莉香味兒的香膏化入另一碟水中,反複浸泡後才將筆重新掛起。
眾貴女看著她細致周全的模樣,恍惚間產生了巨大的割裂感。
鄉下來的丫頭怎會行詩書之禮行得如此行雲流水。她明明不會寫詩也不會作畫。
香盡。
大侍女高聲道:“時辰已到。”
屏風另一側的京官們終於提起精神,紛紛坐正。
花廳中由靜謐再度變得熱鬧起來。
李令玉潛意識當祝星是胡亂應付,已經急不可耐地要讓她丟醜。且有她在前,更能襯托出自己才華出眾。
是以李令玉慢慢站起,對著祝星高聲道:“星姑娘,你今日來得最遲,我還不曾罰你。便由你打頭陣,交出詩作,如何?”
祝清若忙湊過去試圖阻止李令玉,未果。
她如今想不想報複祝星已經不重要,李令玉鐵了心要讓祝星丟人,也不曾想過祝清若會不會被牽連。
京官們紛紛交換信息,俱不曾聽說過哪位貴女名諱含“星”字的。
雖說李令玉是商量的口吻,但大侍女已經從屏風另一側過來,去收祝星的箋紙。
花椒眉眼冷厲,欲阻攔。
然而祝星抬抬手,由著大侍女將箋紙拿去。
祝清若幾乎要跌坐在地上,極想找個地縫鑽下去。然而她恍惚抬眼,就見祝星更離譜,已經將冪籬戴好,做出隨時離開的準備。
貴女們失態,一個個嬌聲笑起,連拿著祝星大作的大侍女也忍不住掩唇輕笑。
屏風另一側的京官們不明所以,尚不知發生了什麽。
大侍女捧著折好的紙箋走到屏風中央,麵向諸大人時笑容已然收起,還有些緊張。她揚了揚手中紙箋,先介紹道:“這是京中六品祝侍禦史家養女祝星所作。”
祝清若聽到“養女”二字時心頭一沉,駭然看向祝星。
奈何隔著重重白紗,她什麽也看不到,隻見祝星依舊坐在椅上。
官員們或多或少露出輕鄙之色,原來是六品小官的女兒,還是個養女,怨不得他們什麽名頭也沒聽過。不少人讚李令玉與人交友不拘門第,聽得李令玉更是喜滋滋的。
祝清若更覺心寒,原來自己的身份在達官顯貴們的心中始終排不上號,無論她怎麽努力。
大侍女緩緩將紙箋打開,正欲誦讀,待看清紙上所寫後神情呆愣,似在憋笑,怎麽也誦不出口。
“怎麽不讀了?”李令玉有些著急,催促道。
官員們本對一個六品小官之女的詩作並不感興趣,然而見大侍女這副古怪樣子,一個個胃口被調起來,跟著催促起來。
“寫的什麽?”
大侍女深吸口氣,壓抑著顫抖的嗓音讀:“無聊生辰宴,人人笑滿麵。壽星不過生,她想打我臉。”
花廳中一片死寂,緊接著爆發出巨大的笑聲,有男有女。
“這是什麽詩!真是笑煞人也。”
“我空活五十餘載,從未聽過這樣的詩作,今日真是開了眼了!”
“是養女……作出這樣的詩也不奇怪。”
“可見祝家是個什麽樣的家。”
……
祝星在嘲笑聲中依舊淡定坐在椅子上,宛如局外人。
官員們或撫掌大笑,或拍股而笑,都沒了為官風度,笑得牙不見眼。唯獨衛太傅稍微收斂些,不過也是連連搖頭,眼中笑意盎然。
貴女們指著祝星笑得花枝亂顫,不住地捂著肚子,直不起腰。
祝清若直接滑坐在地上,偶爾有人笑話之餘同情地看她一眼。被家中這麽個養女拖累,實在是家門不幸。
李令玉目的達成,眼淚都笑出來了,迴過味兒後對祝星道:“星姑娘,你這最後兩句為了押韻也是煞費苦心。”實際上是暗中表示祝星後兩句純屬杜撰,為了押韻為之。
反正祝星如今已經爛到極致,也翻不出什麽水花。
下一刻,少女清澈冷冽的嗓音便在花廳之中響起:“不是我為了押韻煞費苦心,是李姑娘你為了讓我丟個大人煞費苦心。”
所有人臉上笑容頓住。
就聽她繼續道:“自我今日從祝府出來,你指使下人,聯合其他貴女頻頻對我刁難。上馬車時車夫看不起我,下馬車時馬凳被馮大姑娘馮妙妙搶去。無你授意,李府下人竟敢如此猖狂,看來也是李府管教不力。你為何頻頻針對於我?因為我是養女身份低微?還是聽了祝府親女兒的話為她打抱不平?你且先問祝清若,究竟誰是養女,誰是親女。”
終於還是來了!
祝清若被貴女們齊齊盯著,艱難開口:“星姑娘,我知道你恨我,但你不能……”顛倒黑白四個字還未說出。
“非要我在此將家事攤開了說個一清二楚?”祝星直接打斷她的矯揉造作。
祝清若再不敢多言,生怕祝星真發瘋,將十餘年前之事悉數道出,到時整個祝家都會背上“麻木不仁”、“有悖道德”的罵名。畢竟當年明知原身身份卻義無反顧地將她扔在幽州的是祝家。
她閉嘴瘋狂想辦法,卻發現進退維穀,前後左右都是死路。
眾人也迴過味兒來,察覺話題漸漸向不對勁的方向發展。
貴女們看祝清若緘默不語,有些明白是怎麽一迴事,俱愕然。
李令玉亦是麵色難看,不知是被祝星數落,還是因為祝清若身世被點出,又或是好好的生辰成了這副模樣。
“我已言明我不會作詩不會畫畫,你卻非要我參加你的書畫會,不參加,便是不體恤百姓。你體恤百姓,很好。但你以體恤百姓為劍,逼我不得不就範,我不知你愛民之心有幾分真。”祝星口齒清晰,語速不疾不徐,字字擲地有聲。
京官們都不是傻子,幾乎明白過來是怎麽一迴事,再一想到眼前的書畫會,均有些膈應。
明明是閨閣之爭,卻要扣上如此大的帽子,甚至要以此來博民心,博美名,這李姑娘真是好心機。
李令玉沒想到她當著所有人的麵直接撕破臉皮,慌亂之下根本不知如何應對。
李中書令臉已黑成鍋底,恨不得讓小廝進來將祝星拖出去。奈何屏風後是一眾貴女,他也擔不起唐突如此多貴女的責任,隻好瞪大侍女一眼,期她去找些力壯的婆子來製止祝星。
大侍女知事情不妙,轉身匆匆離去。因著心中藏事,手上寫著祝星詩作的紙箋落在地上也沒發覺。
祝星仍道:“你辦書畫會,我也無權置喙。但你自己投機取巧,罔顧公平,便是你逼我參加的正直態度麽?”
“你胡說什麽!”李令玉慌亂極了,“星姑娘吃酒吃多了,在這裏胡言亂語,你們快扶她去休息。”
大侍女帶著一群婆子從身後廂房出來,欲拿祝星。
貴女們目瞪口呆,怎麽也沒想到事情鬧到這一步,本以為隻是對一個普通養女小懲大戒,卻連累著李令玉和李府名聲都壞了。
官員們都是人精,神色各異地或飲茶或看穹頂來裝作對此事漠不關心,其實一個個都豎起耳朵。
這李姑娘,仗勢欺人,投機取巧!
“你可敢將你桌上茶盞拿起?”祝星不緊不慢地問。
侍女們進來添茶。
大侍女為李令玉添茶時神色自若地將紙條塞進李令玉之手,眾貴女們忙於自己的書畫,根本不曾發覺這裏的貓膩。
大侍女做完事一瞥四下,見人人低頭耽於己事,未曾有人察覺,才衝著李令玉輕輕點頭,才端著托盤離去。
李令玉把右手捏著的字條悄悄塞迴左手,用拇指輕輕搓開,一首規整清麗的敘宴之詞躍然紙上。
她瞟一眼字條抄寫一句,丫鬟守在她一旁把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她終於作好了詞,而後不動聲色地借著喝茶,將無用了的字條壓在茶碗下藏好。
這時候撕毀字條動靜太大,待宴會結束後再銷毀證據最佳。
祝清若寫了首七言絕句歌頌宴會,悉心潤色後方用簪花小楷認真謄寫在紙上,檢查無誤將之規整折起。
她自覺發揮甚佳,不說頭魁,前五應是沒問題的,喜得自己不自覺揚起唇來。
隔著屏風一看,香爐中有凝神靜氣之效的檀香方燃了三分之一,大多數貴女尚在對紙緊鎖眉頭,並未完成作品。
祝清若環視一周,將競爭對手們的動作與紙上之物收入眼底,心頭稍鬆。
除去馮妙妙與另一鵝黃衣裙的貴女以外,大多數貴女都選的是作詩而不是繪畫。
她心中有數,並不打算爭過李令玉與馮妙妙,但也自信自己勝得過他人。
祝清若不自覺看向祝星,見她桌上物件原封不動地擺在原處,其人含笑望著眾人,半分要動筆的意思都沒有,兩眼就是一黑。
祝星竟真打算一字不寫麽!
她有些崩潰,若祝星什麽也不寫,她哪怕位列前三,也要和祝星一起成為笑話,她們都祝家人!
祝清若渾身發冷,後悔極了勸祝星來赴宴。
她寧願暫時不報複祝星,也不想跟祝星一起丟人!
然而此時祝清若什麽也做不得。書畫會有規定,為保公平,香盡之前不得交頭接耳,私相傳遞更是大忌。
祝星自然察覺到祝清若的目光,見之麵色蒼白,不必思考也能猜出其心中所想。她慈悲地與之對望,還舉起剛添了茶的茶杯對人示意。
祝清若被氣得更慘了,深以為祝星鐵了心要拉她共沉淪!
她腦海中什麽揚名的念頭都沒了,滿是一會兒祝星交了空無一字的箋紙後祝家淪為笑柄,她被所有人嘲笑的場景。
香越燃越少,貴女們也漸漸停筆,各自將紙箋對折,以硯台壓好。
隻剩下三人未完成。
兩個畫畫的正在著色,還有一個祝星紙箋依舊空白。
貴女們用包含各種負麵感情的眼神望著祝星,對她這樣自暴自棄的行為感到不齒。
香隻餘短短一截,眼看就要燃盡。
在貴女們矚目之下,祝星終於動了。
花椒研墨研得極快,大有把墨當成刺殺對象之意,看得人後脊發涼。
祝星改左手執筆,揮毫而書,一氣嗬成。
有花椒擋著,加上誰都不願離她近些,貴女們壓根看不清紙上寫的什麽,依稀是幾行字。
她們看著祝星的目光中又多了些可憐,均以為她是臨時抱佛腳,胡編幾句應付完事。
雖然比交白卷好些,但依舊是要丟大人的。
祝清若並不覺得好受,就像從倒數第一成了倒數第二,這能說是進步麽?
祝星從頭到尾都是笑盈盈的,誰也看不出她對這作品抱有什麽樣的期待。
既已完成詩作,她慢條斯理地將狼毫蘸水洗淨,又在筆架旁的木盒中挖出小塊茉莉香味兒的香膏化入另一碟水中,反複浸泡後才將筆重新掛起。
眾貴女看著她細致周全的模樣,恍惚間產生了巨大的割裂感。
鄉下來的丫頭怎會行詩書之禮行得如此行雲流水。她明明不會寫詩也不會作畫。
香盡。
大侍女高聲道:“時辰已到。”
屏風另一側的京官們終於提起精神,紛紛坐正。
花廳中由靜謐再度變得熱鬧起來。
李令玉潛意識當祝星是胡亂應付,已經急不可耐地要讓她丟醜。且有她在前,更能襯托出自己才華出眾。
是以李令玉慢慢站起,對著祝星高聲道:“星姑娘,你今日來得最遲,我還不曾罰你。便由你打頭陣,交出詩作,如何?”
祝清若忙湊過去試圖阻止李令玉,未果。
她如今想不想報複祝星已經不重要,李令玉鐵了心要讓祝星丟人,也不曾想過祝清若會不會被牽連。
京官們紛紛交換信息,俱不曾聽說過哪位貴女名諱含“星”字的。
雖說李令玉是商量的口吻,但大侍女已經從屏風另一側過來,去收祝星的箋紙。
花椒眉眼冷厲,欲阻攔。
然而祝星抬抬手,由著大侍女將箋紙拿去。
祝清若幾乎要跌坐在地上,極想找個地縫鑽下去。然而她恍惚抬眼,就見祝星更離譜,已經將冪籬戴好,做出隨時離開的準備。
貴女們失態,一個個嬌聲笑起,連拿著祝星大作的大侍女也忍不住掩唇輕笑。
屏風另一側的京官們不明所以,尚不知發生了什麽。
大侍女捧著折好的紙箋走到屏風中央,麵向諸大人時笑容已然收起,還有些緊張。她揚了揚手中紙箋,先介紹道:“這是京中六品祝侍禦史家養女祝星所作。”
祝清若聽到“養女”二字時心頭一沉,駭然看向祝星。
奈何隔著重重白紗,她什麽也看不到,隻見祝星依舊坐在椅上。
官員們或多或少露出輕鄙之色,原來是六品小官的女兒,還是個養女,怨不得他們什麽名頭也沒聽過。不少人讚李令玉與人交友不拘門第,聽得李令玉更是喜滋滋的。
祝清若更覺心寒,原來自己的身份在達官顯貴們的心中始終排不上號,無論她怎麽努力。
大侍女緩緩將紙箋打開,正欲誦讀,待看清紙上所寫後神情呆愣,似在憋笑,怎麽也誦不出口。
“怎麽不讀了?”李令玉有些著急,催促道。
官員們本對一個六品小官之女的詩作並不感興趣,然而見大侍女這副古怪樣子,一個個胃口被調起來,跟著催促起來。
“寫的什麽?”
大侍女深吸口氣,壓抑著顫抖的嗓音讀:“無聊生辰宴,人人笑滿麵。壽星不過生,她想打我臉。”
花廳中一片死寂,緊接著爆發出巨大的笑聲,有男有女。
“這是什麽詩!真是笑煞人也。”
“我空活五十餘載,從未聽過這樣的詩作,今日真是開了眼了!”
“是養女……作出這樣的詩也不奇怪。”
“可見祝家是個什麽樣的家。”
……
祝星在嘲笑聲中依舊淡定坐在椅子上,宛如局外人。
官員們或撫掌大笑,或拍股而笑,都沒了為官風度,笑得牙不見眼。唯獨衛太傅稍微收斂些,不過也是連連搖頭,眼中笑意盎然。
貴女們指著祝星笑得花枝亂顫,不住地捂著肚子,直不起腰。
祝清若直接滑坐在地上,偶爾有人笑話之餘同情地看她一眼。被家中這麽個養女拖累,實在是家門不幸。
李令玉目的達成,眼淚都笑出來了,迴過味兒後對祝星道:“星姑娘,你這最後兩句為了押韻也是煞費苦心。”實際上是暗中表示祝星後兩句純屬杜撰,為了押韻為之。
反正祝星如今已經爛到極致,也翻不出什麽水花。
下一刻,少女清澈冷冽的嗓音便在花廳之中響起:“不是我為了押韻煞費苦心,是李姑娘你為了讓我丟個大人煞費苦心。”
所有人臉上笑容頓住。
就聽她繼續道:“自我今日從祝府出來,你指使下人,聯合其他貴女頻頻對我刁難。上馬車時車夫看不起我,下馬車時馬凳被馮大姑娘馮妙妙搶去。無你授意,李府下人竟敢如此猖狂,看來也是李府管教不力。你為何頻頻針對於我?因為我是養女身份低微?還是聽了祝府親女兒的話為她打抱不平?你且先問祝清若,究竟誰是養女,誰是親女。”
終於還是來了!
祝清若被貴女們齊齊盯著,艱難開口:“星姑娘,我知道你恨我,但你不能……”顛倒黑白四個字還未說出。
“非要我在此將家事攤開了說個一清二楚?”祝星直接打斷她的矯揉造作。
祝清若再不敢多言,生怕祝星真發瘋,將十餘年前之事悉數道出,到時整個祝家都會背上“麻木不仁”、“有悖道德”的罵名。畢竟當年明知原身身份卻義無反顧地將她扔在幽州的是祝家。
她閉嘴瘋狂想辦法,卻發現進退維穀,前後左右都是死路。
眾人也迴過味兒來,察覺話題漸漸向不對勁的方向發展。
貴女們看祝清若緘默不語,有些明白是怎麽一迴事,俱愕然。
李令玉亦是麵色難看,不知是被祝星數落,還是因為祝清若身世被點出,又或是好好的生辰成了這副模樣。
“我已言明我不會作詩不會畫畫,你卻非要我參加你的書畫會,不參加,便是不體恤百姓。你體恤百姓,很好。但你以體恤百姓為劍,逼我不得不就範,我不知你愛民之心有幾分真。”祝星口齒清晰,語速不疾不徐,字字擲地有聲。
京官們都不是傻子,幾乎明白過來是怎麽一迴事,再一想到眼前的書畫會,均有些膈應。
明明是閨閣之爭,卻要扣上如此大的帽子,甚至要以此來博民心,博美名,這李姑娘真是好心機。
李令玉沒想到她當著所有人的麵直接撕破臉皮,慌亂之下根本不知如何應對。
李中書令臉已黑成鍋底,恨不得讓小廝進來將祝星拖出去。奈何屏風後是一眾貴女,他也擔不起唐突如此多貴女的責任,隻好瞪大侍女一眼,期她去找些力壯的婆子來製止祝星。
大侍女知事情不妙,轉身匆匆離去。因著心中藏事,手上寫著祝星詩作的紙箋落在地上也沒發覺。
祝星仍道:“你辦書畫會,我也無權置喙。但你自己投機取巧,罔顧公平,便是你逼我參加的正直態度麽?”
“你胡說什麽!”李令玉慌亂極了,“星姑娘吃酒吃多了,在這裏胡言亂語,你們快扶她去休息。”
大侍女帶著一群婆子從身後廂房出來,欲拿祝星。
貴女們目瞪口呆,怎麽也沒想到事情鬧到這一步,本以為隻是對一個普通養女小懲大戒,卻連累著李令玉和李府名聲都壞了。
官員們都是人精,神色各異地或飲茶或看穹頂來裝作對此事漠不關心,其實一個個都豎起耳朵。
這李姑娘,仗勢欺人,投機取巧!
“你可敢將你桌上茶盞拿起?”祝星不緊不慢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