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光著腳行至平日習字的桌案前,蘸墨而書。
他的字與人完全不同。人看上去是玉潔鬆貞,溫潤如玉的。字則不然,筆走龍蛇,張狂恣意,簡直能飛到天上去。
零一捧著少年的鞋履,眼觀鼻鼻觀心,不敢多看。
“好了。”宗豫未錯一字,一鼓作氣謄寫下來,紙張上赫然是祝星預防瘟疫的方子。
他將筆扔入筆洗,揭起宣平紙:“喏。”
零一將鞋放到他腳邊,這才接過紙。
“預防瘟疫的方子,我從祝星那裏學到的。”他說起這話時眼睛都亮了,咧嘴露出個溫馴乖巧的笑容,當真讓人喜歡到心裏去。
零一看著,神色恍惚,想起了先皇尚在時那個身體健康,可愛可親的太子殿下。
那也是宗豫,不過是年幼時的宗豫。
“方子內部用,不可外傳,泄密者……”宗豫眨了眨眼,“殺。”輕輕的一個字。
零一頓時嚴肅起來:“是。”
“去吧。”少年席地而坐,往腳上套起鞋子。
零一猶豫了一刹,還是問:“主子,要利用瘟疫在京中做些什麽麽?”
宗豫穿著鞋的動作一頓,想到少女一臉溫柔地跟他保證很快會解決此事,沉默下來。
若按照之前,他說什麽也會秘密將時疫引入京中。
百姓的死活與他沒多大關係。
但祝星要救人,他不能添亂。
宗豫將唇抿成一線,慢慢開口:“罷了,在京中附近各縣散播些閑話,就說京中能治瘟疫。”得了瘟疫的人便會如飛蛾撲火一樣趨之若鶩地奔向京中。
至於京中防不防得住便是京中的能力,與他無關。
這已經是他的仁慈了。
更何況各地感染瘟疫者同樣是周國子民,來京中治病是再正常不過之事。隻不過治的是瘟疫,不過瘟疫也是病。
零一瞧他,總覺得主子他不同了,但還是應諾:“是,主子。”思忖了一刻,多嘴,“地上涼,您體弱,還是起來吧。”
宗豫古怪地看了零一一眼。
看得零一心裏直跳。
他又不是真的體弱多病,隻是為了安皇上的心,才用魏先生尋來的方子將自己弄成一副病怏怏的模樣。
宗豫還是穿好鞋站起來:“安心了?”
零一低頭:“安心了,屬下告退。”
……
冀州與幽州同時戒嚴,一日之內各城均封鎖起來。
祝刺史的手段實在太過雷厲風行,不少城池中瘟疫尚未顯露,因此不少人對祝刺史的如此做法頗有怨言。
“祝大人,咱們還有二人未抓,您這是……未免太打草驚蛇。”喜公公說話還算客氣。
祝嚴釧滿麵堅毅,不容質疑:“薛郡生了瘟疫。”
喜公公大驚失色:“瘟疫?”
祝嚴釧點頭:“不錯。”
喜公公尤不可置信:“當真?”
“當真。”祝嚴釧苦笑,“不然您以為我為何令各地封城?隻怕瘟疫隨人流動,傳得更廣。萬一影響到京城……”
喜公公毛骨悚然,因著心理作用,他自己的唿吸都重了起來:“祝大人,咱們該怎麽辦?”聽到“瘟疫”二字後,喜公公完全將祝嚴釧當作主心骨。
“您放心,我已下令各城內加緊巡邏,挨家挨戶盤查,將得疫之人集中於一處救治。既免於傳染給尋常百姓,也好集中觀察診治。各城中郎中業已聚於一處,起草藥方。”祝嚴釧說起話來頭頭是道,很讓人安心。
喜公公稍微鬆了口氣,可還是焦頭爛額的:“瘟疫!這生了瘟疫可怎麽辦!”
祝嚴釧冷靜道:“我已經起草奏折,上報聖上。希望京中能盡快收到消息,有所防範。”
喜公公看著祝嚴釧說不出話。若是換做別的官員,定要將此事壓下,到不能再瞞的地步才被迫上奏。
第102章 “祝師”
次日天未亮, 衙役們便抬了幾十號人進後堂。
“這是又染了瘟疫的麽?”祝副管家穿戴整齊,站在縣衙後門看著往裏麵抬人。
衙役們跟他並不熟稔,但也知道他在祝姑娘那裏地位不低, 因此很恭敬地答:“正是。”
祝副管家點點頭,麵上露出同情的神色,拐了彎向正門走去。
“霍驍, 你在這做什麽?”祝副管家一入公堂就見霍驍抱著刀坐在祝星房前閉目養神。
霍驍睜眼,沒有半分困倦, 指指房間低聲道:“姑娘,睡覺。”
祝副管家嘖嘖稱奇:“你倒是……忠心。”沒想到霍家人不僅對百姓忠心, 也對姑娘忠心。
霍驍沒理會他的打趣,從地上站起。
祝副管家伸過去頭繼續逗他:“昨兒的麵還有麽?給我弄一碗。”
霍驍冷瞥他一眼:“自己弄去。”
祝副管家笑著搖搖頭, 果然昨日的麵是他親自下廚弄的。可惜遇著的是姑娘,姑娘哪裏想得到他這麽良苦的用心。
拋媚眼給瞎子看罷了。
二人正一逗一避, 祝星的房門開了。
少女的發被簡簡單單用發簪束起,麵覆白紗, 手上握著昨夜的方子。見著祝副管家她一笑:“祝叔。”又對著霍驍道,“祝叔來了,你該能放心去休息了。”
霍驍定定地望著她, 沒有露出任何神情,半晌轉身離去。
祝副管家心中想笑, 沒再管霍驍的傷心少男心,迎上去問:“姑娘醒了?想吃些喝些什麽?我著人去弄。”
祝星頷首:“您看著弄便是。”
祝副管家應聲:“哎。”又歎息,“瘟疫之事, 叫姑娘操心了。不過一日,我看姑娘都清減許多。”
祝星莞爾:“哪有如此快。”她麵色嚴肅了些,“隻是如今還不曾找到合用的方子, 隻能暫緩病情,要治愈卻難。”
祝副管家跟著嚴肅起來:“疫病可不就是如此?古往今來,都是死了眾多人堆出來的方子,姑娘……莫太介懷。”
在他看來姑娘就是太過聰慧善良才將責任一肩挑。然而瘟疫不似其它病,醫術再高超的神醫也要望而卻步。
其勢洶洶,其病痛難忍,其致死力強。
隻怕太醫院那位也不願出山摻合到瘟疫當中去的。
祝副管家心中冷笑,那樣的人占著太醫的名聲算什麽醫者?隻有姑娘這樣有為了蒼生的大愛之人才是醫者。
知他是勸慰自己,怕自己見不得有人死去,祝星笑笑:“我已大致擬出方子來了,隻期其中能有一方對他們有用。”
“您的方子,自然是最好的方子。”祝副管家正色,何時何地都不忘誇讚祝星。
祝副管家去小廚房吩咐人弄東西吃,祝星則坐在公堂之中看手中方子。
她對自己將縣衙改造成這副模樣的行為十分滿意。縣衙本就該是為百姓著想的地方,如今將染疫百姓都集於此處,才算是真為百姓著想。
她自然是不在意孫縣令和賀太守的看法的,她不在意任何人的看法。
祝副管家置辦了糯米百合甜粥,又添了酸豆角、鹹鴨蛋黃、炸春卷等爽口小菜做配。甜鹹交融,最是適口。
祝星一麵慢條斯理地攪和著粥吃,一麵瞧著桌上的方子,腦海裏還在查漏補缺。
“姑娘,吃東西時不要看東西。”走了霍驍,祝副管家又嘮叨起來。
祝星腦海中有隱隱約約有很重要的一點要抓不抓到的。
她的方子藥性太寒,染瘟疫者本就脾胃虛弱,用藥隻怕就是一大難……
“姑娘。”祝副管家拉長了腔。
祝星迴神,就見老父一般的祝副管家無奈且心疼地望著她。
她不知不覺又忘記動勺子,忘記吃飯了。
祝星頗不好意思一笑:“我這就用飯。”很重要的一點飛走了,她也不氣餒,隻想著總有想到的時候。
祝副管家微歎。姑娘為了百姓廢寢忘食,這又是怎樣一種可歌可泣的精神。
然而她這時候當真不是為了什麽百姓,隻是自己爭強好勝,要做就做到最好。
將飯用完,祝星擦了嘴角重新戴上麵紗,郎中們就過來了。
見她已用了飯,郎中們紛紛慚愧起來。
“原以為我們起得夠早了,沒想到祝姑娘更早。”
“昨日困頓疲倦,還請祝姑娘見諒。”
“正是,也不知昨夜的藥用之後,可有些效果?”
……
祝星一一答了:“無妨,諸位本就該好好歇息,不然先累壞了郎中算什麽事?”
雖然是玩笑話,郎中們聽後苦笑。
昨日最累的合該是眼前的少女,她不僅要管後堂的病人,還要安撫不曾感染的百姓,讓薛郡安定下來。
她都做到了,卻不曾說一個累字,反倒是他們。
郎中們慚愧極了。
他們心中的變化自然瞞不過祝星的眼睛,她揚了揚手中的方子,祝副管家接過,又聽她道:“這方子是我昨夜聯係著咱們原本的方子加以完善而成,但總覺得還缺些什麽,請諸位過目。”一方麵是轉移郎中們身上慚愧的情緒,另一方麵依舊是集思廣益。
她寫出來的方子有時候自己瞧不出問題,或許借旁人之眼可以看出哪裏不足。
這時候小廚房的飯菜還未上來,幾位郎中立刻摒棄心中雜念,傳閱起祝星的方子來。
越看,他們心中驚異越深。
他的字與人完全不同。人看上去是玉潔鬆貞,溫潤如玉的。字則不然,筆走龍蛇,張狂恣意,簡直能飛到天上去。
零一捧著少年的鞋履,眼觀鼻鼻觀心,不敢多看。
“好了。”宗豫未錯一字,一鼓作氣謄寫下來,紙張上赫然是祝星預防瘟疫的方子。
他將筆扔入筆洗,揭起宣平紙:“喏。”
零一將鞋放到他腳邊,這才接過紙。
“預防瘟疫的方子,我從祝星那裏學到的。”他說起這話時眼睛都亮了,咧嘴露出個溫馴乖巧的笑容,當真讓人喜歡到心裏去。
零一看著,神色恍惚,想起了先皇尚在時那個身體健康,可愛可親的太子殿下。
那也是宗豫,不過是年幼時的宗豫。
“方子內部用,不可外傳,泄密者……”宗豫眨了眨眼,“殺。”輕輕的一個字。
零一頓時嚴肅起來:“是。”
“去吧。”少年席地而坐,往腳上套起鞋子。
零一猶豫了一刹,還是問:“主子,要利用瘟疫在京中做些什麽麽?”
宗豫穿著鞋的動作一頓,想到少女一臉溫柔地跟他保證很快會解決此事,沉默下來。
若按照之前,他說什麽也會秘密將時疫引入京中。
百姓的死活與他沒多大關係。
但祝星要救人,他不能添亂。
宗豫將唇抿成一線,慢慢開口:“罷了,在京中附近各縣散播些閑話,就說京中能治瘟疫。”得了瘟疫的人便會如飛蛾撲火一樣趨之若鶩地奔向京中。
至於京中防不防得住便是京中的能力,與他無關。
這已經是他的仁慈了。
更何況各地感染瘟疫者同樣是周國子民,來京中治病是再正常不過之事。隻不過治的是瘟疫,不過瘟疫也是病。
零一瞧他,總覺得主子他不同了,但還是應諾:“是,主子。”思忖了一刻,多嘴,“地上涼,您體弱,還是起來吧。”
宗豫古怪地看了零一一眼。
看得零一心裏直跳。
他又不是真的體弱多病,隻是為了安皇上的心,才用魏先生尋來的方子將自己弄成一副病怏怏的模樣。
宗豫還是穿好鞋站起來:“安心了?”
零一低頭:“安心了,屬下告退。”
……
冀州與幽州同時戒嚴,一日之內各城均封鎖起來。
祝刺史的手段實在太過雷厲風行,不少城池中瘟疫尚未顯露,因此不少人對祝刺史的如此做法頗有怨言。
“祝大人,咱們還有二人未抓,您這是……未免太打草驚蛇。”喜公公說話還算客氣。
祝嚴釧滿麵堅毅,不容質疑:“薛郡生了瘟疫。”
喜公公大驚失色:“瘟疫?”
祝嚴釧點頭:“不錯。”
喜公公尤不可置信:“當真?”
“當真。”祝嚴釧苦笑,“不然您以為我為何令各地封城?隻怕瘟疫隨人流動,傳得更廣。萬一影響到京城……”
喜公公毛骨悚然,因著心理作用,他自己的唿吸都重了起來:“祝大人,咱們該怎麽辦?”聽到“瘟疫”二字後,喜公公完全將祝嚴釧當作主心骨。
“您放心,我已下令各城內加緊巡邏,挨家挨戶盤查,將得疫之人集中於一處救治。既免於傳染給尋常百姓,也好集中觀察診治。各城中郎中業已聚於一處,起草藥方。”祝嚴釧說起話來頭頭是道,很讓人安心。
喜公公稍微鬆了口氣,可還是焦頭爛額的:“瘟疫!這生了瘟疫可怎麽辦!”
祝嚴釧冷靜道:“我已經起草奏折,上報聖上。希望京中能盡快收到消息,有所防範。”
喜公公看著祝嚴釧說不出話。若是換做別的官員,定要將此事壓下,到不能再瞞的地步才被迫上奏。
第102章 “祝師”
次日天未亮, 衙役們便抬了幾十號人進後堂。
“這是又染了瘟疫的麽?”祝副管家穿戴整齊,站在縣衙後門看著往裏麵抬人。
衙役們跟他並不熟稔,但也知道他在祝姑娘那裏地位不低, 因此很恭敬地答:“正是。”
祝副管家點點頭,麵上露出同情的神色,拐了彎向正門走去。
“霍驍, 你在這做什麽?”祝副管家一入公堂就見霍驍抱著刀坐在祝星房前閉目養神。
霍驍睜眼,沒有半分困倦, 指指房間低聲道:“姑娘,睡覺。”
祝副管家嘖嘖稱奇:“你倒是……忠心。”沒想到霍家人不僅對百姓忠心, 也對姑娘忠心。
霍驍沒理會他的打趣,從地上站起。
祝副管家伸過去頭繼續逗他:“昨兒的麵還有麽?給我弄一碗。”
霍驍冷瞥他一眼:“自己弄去。”
祝副管家笑著搖搖頭, 果然昨日的麵是他親自下廚弄的。可惜遇著的是姑娘,姑娘哪裏想得到他這麽良苦的用心。
拋媚眼給瞎子看罷了。
二人正一逗一避, 祝星的房門開了。
少女的發被簡簡單單用發簪束起,麵覆白紗, 手上握著昨夜的方子。見著祝副管家她一笑:“祝叔。”又對著霍驍道,“祝叔來了,你該能放心去休息了。”
霍驍定定地望著她, 沒有露出任何神情,半晌轉身離去。
祝副管家心中想笑, 沒再管霍驍的傷心少男心,迎上去問:“姑娘醒了?想吃些喝些什麽?我著人去弄。”
祝星頷首:“您看著弄便是。”
祝副管家應聲:“哎。”又歎息,“瘟疫之事, 叫姑娘操心了。不過一日,我看姑娘都清減許多。”
祝星莞爾:“哪有如此快。”她麵色嚴肅了些,“隻是如今還不曾找到合用的方子, 隻能暫緩病情,要治愈卻難。”
祝副管家跟著嚴肅起來:“疫病可不就是如此?古往今來,都是死了眾多人堆出來的方子,姑娘……莫太介懷。”
在他看來姑娘就是太過聰慧善良才將責任一肩挑。然而瘟疫不似其它病,醫術再高超的神醫也要望而卻步。
其勢洶洶,其病痛難忍,其致死力強。
隻怕太醫院那位也不願出山摻合到瘟疫當中去的。
祝副管家心中冷笑,那樣的人占著太醫的名聲算什麽醫者?隻有姑娘這樣有為了蒼生的大愛之人才是醫者。
知他是勸慰自己,怕自己見不得有人死去,祝星笑笑:“我已大致擬出方子來了,隻期其中能有一方對他們有用。”
“您的方子,自然是最好的方子。”祝副管家正色,何時何地都不忘誇讚祝星。
祝副管家去小廚房吩咐人弄東西吃,祝星則坐在公堂之中看手中方子。
她對自己將縣衙改造成這副模樣的行為十分滿意。縣衙本就該是為百姓著想的地方,如今將染疫百姓都集於此處,才算是真為百姓著想。
她自然是不在意孫縣令和賀太守的看法的,她不在意任何人的看法。
祝副管家置辦了糯米百合甜粥,又添了酸豆角、鹹鴨蛋黃、炸春卷等爽口小菜做配。甜鹹交融,最是適口。
祝星一麵慢條斯理地攪和著粥吃,一麵瞧著桌上的方子,腦海裏還在查漏補缺。
“姑娘,吃東西時不要看東西。”走了霍驍,祝副管家又嘮叨起來。
祝星腦海中有隱隱約約有很重要的一點要抓不抓到的。
她的方子藥性太寒,染瘟疫者本就脾胃虛弱,用藥隻怕就是一大難……
“姑娘。”祝副管家拉長了腔。
祝星迴神,就見老父一般的祝副管家無奈且心疼地望著她。
她不知不覺又忘記動勺子,忘記吃飯了。
祝星頗不好意思一笑:“我這就用飯。”很重要的一點飛走了,她也不氣餒,隻想著總有想到的時候。
祝副管家微歎。姑娘為了百姓廢寢忘食,這又是怎樣一種可歌可泣的精神。
然而她這時候當真不是為了什麽百姓,隻是自己爭強好勝,要做就做到最好。
將飯用完,祝星擦了嘴角重新戴上麵紗,郎中們就過來了。
見她已用了飯,郎中們紛紛慚愧起來。
“原以為我們起得夠早了,沒想到祝姑娘更早。”
“昨日困頓疲倦,還請祝姑娘見諒。”
“正是,也不知昨夜的藥用之後,可有些效果?”
……
祝星一一答了:“無妨,諸位本就該好好歇息,不然先累壞了郎中算什麽事?”
雖然是玩笑話,郎中們聽後苦笑。
昨日最累的合該是眼前的少女,她不僅要管後堂的病人,還要安撫不曾感染的百姓,讓薛郡安定下來。
她都做到了,卻不曾說一個累字,反倒是他們。
郎中們慚愧極了。
他們心中的變化自然瞞不過祝星的眼睛,她揚了揚手中的方子,祝副管家接過,又聽她道:“這方子是我昨夜聯係著咱們原本的方子加以完善而成,但總覺得還缺些什麽,請諸位過目。”一方麵是轉移郎中們身上慚愧的情緒,另一方麵依舊是集思廣益。
她寫出來的方子有時候自己瞧不出問題,或許借旁人之眼可以看出哪裏不足。
這時候小廚房的飯菜還未上來,幾位郎中立刻摒棄心中雜念,傳閱起祝星的方子來。
越看,他們心中驚異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