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七零年代小美人(作者:三春景) 作者:三春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聲很有威力,楊雪燕和她的小夥伴一下就不敢出聲了。
不同於毛思嘉...毛思嘉有一個溫溫柔柔的鵝蛋臉,清純秀麗像是一朵白百合花,這很大程度上讓人覺得她很好欺負。再加上她平常不和別人爭搶,這就更加深了這種印象。
就算毛思嘉實際上並不是任人搓扁揉圓的麵團,也無法改變這種默默形成的固定印象。
於欣就不同了,都知道她膽子大、很多時候像個男孩子一樣幹脆,認識她的女孩子沒有不服她的。這個時候楊雪燕真敢迴她一聲,於欣就能臊的她一個月不敢出胡同——於欣就有這樣的本事!
見倒座裏悄沒聲,沒人言語,於欣冷哼了一聲,轉頭把塑料盆遞給毛思嘉。毛思嘉搖了搖頭:“何必呢,楊雪燕一貫是這樣,何必和她攪纏。”
“就看不慣她那樣兒!什麽人啊!”於欣見一邊放了兩壺開水,有些擔心:“這夠嗎?”
“爐子上坐著炊壺。”毛思嘉把塑料盆放在搬出來的臉盆架子上,倒了多半壺開水,然後摻自來水:“你頭發長,先洗吧!”
這個時候沒有吹風機,得靠自然晾幹,頭發長確實不容易幹。
於欣低著腰,把頭發浸在溫水裏,毛思嘉幫她澆水、打洗發膏。嗅了嗅這種洗發膏的味道,覺得還不錯。
“這是合作社賣的洗發膏嗎?”
於欣揉搓泡沫,聲音有些含糊:“對,燈塔牌的,合作社還有一種蛋黃洗發膏,我姐姐說也好用!”
毛思嘉常常用一種洗發粉,不過經常更換洗發產品對頭發更好。所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她都是幾種洗發產品輪著使的。
盆裏剩下的水將泡沫衝掉,毛思嘉又給於欣兌了半盆水,清了一遍她的長發,這才算完。
相比之下,短發的毛思嘉要簡單一點兒,兌出一滿盆溫水,鳳凰洗發粉灑進去,然後就可以洗頭了。這種洗發粉,2019年是看不到了的,不過毛思嘉用著還好,使用感受超過她用過的任何一款洗發水。
同樣用清水衝了一遍,毛思嘉就披著幹毛巾和於欣一起坐在自家屋簷下了。
今天是個大晴天,曬會兒太陽就能晾幹了。
有經過門前的大媽招唿:“思嘉洗頭呢?”
“嗯,洗頭!”
洗頭這種事是會傳染的,看見有人洗,自己的頭皮就更癢了。於是趁著太陽好,院子裏不少人家都搬出了臉盆架子,兌了熱水洗頭,一時之間院子裏熱鬧了起來。
毛思嘉和於欣相對坐著梳頭,於欣羨慕毛思嘉有一頭細軟服帖的頭發,一邊梳頭一邊抱怨:“我這頭頭發就是獅子狗!”
其實沒那麽嚴重,隻是幹透了之後披散下來確實有些蓬亂。放在日後,燙直了就可以了,現在的話...還是紮辮子吧。
這個時候女孩子的頭發選擇有限,大概來說就三種,短發的娃娃頭、男孩兒頭等等,中短發就梳刷子頭,就是紮兩束,不長,像兩把刷子。長發就結兩條辮子,不過辮子也不再是建國後十七年間那種長辮子了,最長垂在胸口,到腰間、屁股上的一律不行!於欣就是兩條不長不短的辮子,像每個規矩女孩一樣紮的緊緊的,蓬鬆的發質就看不出來了。
毛思嘉作為一個從小學舞蹈的小姑娘,是很愛漂亮的,對於現在的發型都很不喜歡——其實比起短發,她更喜歡長發,但是在好看的短發和不好看的長發之間選擇,她選擇好看的短發。
其實娃娃頭也不算好看,但相比起刷子頭和兩條大辮子,對她要稍微友好一點點。
於欣等到頭發半幹之後就不折騰它們了,趁著陽光好,和毛思嘉一起編玻璃絲玩兒。相比起毛思嘉的‘手笨’,她非常手巧,隨著手指頭上下翻飛,不一會兒一個小金魚就好了。
相比之下,毛思嘉的小青蛙已經編了好久了,但誰看也不覺得那是小青蛙。
“思嘉,你知道要開學了嗎?”於欣嘴裏還咬著玻璃絲,說話有些含糊。
毛思嘉默默點頭,現在是停課了,但總不可能讓孩子一直停課下去。可以說,重新把孩子們送進學校,這是必須要做的事。
“昨天有同學來胡同裏通知,讓姆們過幾天去魯迅中學報名!還讓我和你說一聲,你也是魯迅中學的。”
現在的首都是劃片區上學,大家分到哪裏上學就是哪裏,不管你是工人的孩子,還是將軍的孩子...這當然是符合第一代領導人期待的。
“魯迅中學?”毛思嘉有些迷茫了。就像每一個地方的人都能對本地幾所中學如數家珍,並針對其特點、優勢做一個總結。毛思嘉在首都生活了十幾年了,不敢說北京上百所的中學都清清楚楚,但西城這邊的中學至少都是知道的。
可這個魯迅中學...真的不知道了。
於欣告訴毛思嘉,魯迅中學就是原來的女八中,周圍這一圈孩子全都被分配了過去。
建國之初,很多事情依舊在按照建國前的老黃曆在辦,比如說女校。不過最近首都的女校全都被撤銷了,變成了普通中學。
說到女八中,毛思嘉就心裏有數了,她過去還經常經過那裏呢!知道那裏是一所基礎設施不錯、規模也頗大的中學——這不奇怪,此時的中學,條件好的基本上都是建國前有積累。而女校,舊社會的女校可不是給普通人家的女孩子念的,裏麵多的是大小姐!這種學校,條件怎麽都不會太差。
說到學校,於欣就有一些開心了...這種感覺是很容易體會的,放假的時候盼開學,開學的時候盼放假。
“去女八中不遠不近的,既沒有公交車,走路又費時間,我媽說我家那輛舊自行車就歸我了!”於欣既像是高興,又像是不高興。
中學生從家裏得到一輛舊自行車,這不說人人都有這條件,但也算是比較常見的了。隻不過這輛自行車往往十分破舊,於欣的這輛就是。之前經手過她爸、她媽、她姐,據說這是建國前的自行車了...
但這到底還是隻屬於自己的自行車。
因為了解於欣的性格人品,毛思嘉沒有隱瞞,小聲說:“我爸說給我買一輛新自行車。”
於欣立刻露出了羨慕的表情,不過她也知道這不算什麽。毛思嘉家裏父母工作和她家情況倒差不多,但隻有她一個孩子,上麵也沒有老人負擔,所以能把錢全花在毛思嘉身上,這在她家是不可能的。
“到時候借我騎!”
第7章
“瞎臭美什麽呢,快過來吃早飯!”毛媽放下手裏的碗筷,一邊解圍裙,一邊讓自家閨女過來。
已經上桌的毛爸‘嘿嘿’笑了兩聲:“那什麽...咱閨女怎麽叫臭美?這就是長得乖撒。”
毛爸是湖南柳城人,在首都生活這麽多年,還是會帶出口音來——毛思嘉也會,因為上輩子她也是湖南柳城人。不過毛爸毛媽都以為是受毛爸影響才會這樣...
“別照鏡子了,吃早飯!早上你爸買的慶豐包子!”
毛思嘉不否認自己挺愛漂亮的,隻不過處在這個強調簡樸時代,女孩子很正常的愛美之心也要藏起來...她現在最多就是讓自己保持簡單整潔,說實話,她真不覺得現在的自己臭美。
清湯掛麵的娃娃頭,小尖領的襯衣,白色麻花針寬鬆毛衣,藍色背帶褲(此時叫做工裝褲),帶襻的黑色皮鞋沒有一點兒花俏。
“媽媽的素丸子湯好喝!”毛思嘉吃著包子,還用家裏做的湯溜縫。這慶豐包子鋪在2019年足夠有名氣了,而在1967年,對於首都人民來說名氣隻大不小。相比起此時其他的老招牌包子鋪,慶豐店址離毛思嘉近,喜歡吃包子的一家人平均每周都有一迴吃它做早飯。
“別光喝湯,多吃點兒包子!今天去學校事情多——”想到了什麽,毛媽給毛思嘉拿了一張十塊錢的紙幣:“中午家裏也沒人給你做飯,廠子食堂也忒遠,自己去外頭吃飯。”
毛思嘉家裏就一家三口,沒個做飯的長輩,或者沒工作的家人,這種事自然就麻煩一點兒。之前停課,毛思嘉一般都是去毛媽上班的紡織廠食堂吃飯,覺得食堂菜不喜歡,有偶爾在外麵吃。
廠子的職工食堂一般都是有補貼的,這些年紡織廠效益好,補貼就高。同樣的錢,在廠子裏吃飯可比外麵劃算實在。當然,食堂肯定比不上自家實惠又好味,但毛媽毛爸沒時間做中午飯,毛思嘉不會做飯,那就沒什麽可說的了。
毛思嘉捏著這張嶄新的錢:“這要吃多久啊?用不了這麽多!”
毛媽轉身給毛爸添湯,頭也不迴:“緊著自己吃,做夥食費,花完了再給你。對了,還有糧票,咱家糧票在哪兒你是知道的,到時候自己拿!”
毛思嘉心裏計算現如今的餐館價格,覺得自己今年都不用再拿夥食費了。
因為停課鬧革命的關係,今年北京各中小學是十一月開始才陸陸續續開學的,魯迅中學算頭一批。但就算是魯迅中學,這個學期都隻有兩三個月了。
現在的餛飩一毛錢一碗、油餅六分錢一個、炸糕是八分錢,大火燒比一般的火燒重,但也便宜,才六分錢。而且這可是這個年代的分量啊!這個年代價格什麽的不說,至少每份食物的分量都很實在。
毛思嘉平常不缺油水,再加上本來飯量就不大,一頓中飯多則一兩毛,少則幾分錢。十塊錢支撐過這個學期,那是綽綽有餘。
吃完飯,毛思嘉把錢收好,又挎好了書包,推門就走,隻急匆匆留下一句:“我上學去了!”
“哎哎哎!這孩子,怎麽沒穿個外套?”毛媽手上拎著一件列寧裝。不同於一般孩子穿的列寧裝,因為繼承自家長,就算不大,也會顯得有些不合身。毛思嘉這裏這件,一看就知道是專門給毛思嘉做的。
眼下雖然還不到十一月中(日後北京供暖開始的日子),但天兒已經頗冷了。就算毛思嘉的毛衣裏穿了一件絨線坎肩,也是有些冷的。
毛爸卻沒有毛媽那樣擔心孩子,笑眯眯的吃掉最後一個包子,心滿意足地道:“小嘉這是知道愛美了,這樣好看!外頭孩子不也流行耍單兒?放心吧,到學校裏就有爐子了,凍不著咱們閨女的!”
“她哪裏是才知道愛美,她從小就知道愛美!”毛媽瞪了丈夫一眼,又憤憤不平:“就你會做好人,從來都順著她!”
毛思嘉把爸爸媽媽的日常嘮叨關在門後,利落地推了車就往外走,一路都有同院兒的鄰居招唿她。
“思嘉上學去啊?”
“嗯,您早上好!”毛思嘉全都客客氣氣迴應。
推著自行車出來,於欣已經在胡同口等她了,她連忙跑出去匯合。而之後,兩人又同現在上班上學的人群匯合,形成一股人潮...一眼望過去全是自行車!
兩個女孩兒說說笑笑,因為路程不算遠,很快就到了學校。
“中學可比姆們小學大多了...”於欣踮著腳張望。雖然之前領書的時候已經逛過學校了,她現在也是興頭十足!
兩人在自行車棚停好自行車,說話間往教室走。
因為停課了一年多,不僅僅是毛思嘉和於欣這樣之前的五年級需要升學,六年級也需要。學校給她們這一屆安排了十個班,給六年級那一屆的也安排了十個班,不過現在不叫‘班’,叫‘排’。
毛思嘉和於欣非常有緣分,這次又是同班同學,被分到了十五排。同一個‘排’除了她們兩個,還有幾個之前同一個小學的,但並非同班,所以不太熟。
到了教室,毛思嘉隔著窗戶看了一眼,有點意外:“來了好多人,我還以為我和欣欣來的早呢!”
“好久不來學校,比較積極嘛!”於欣媽媽是老師,對這種情況很了解。
“我覺得有點問題。”毛思嘉總覺得班上來得早的一些男生怪怪的,但又說不出有什麽問題。
於欣瞥了一眼:“大概是商量著犯壞吧!”
毛思嘉上輩子上中學那會兒,學校風氣是很好的,新聞裏學生反過來捉弄老師的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偶爾傳聞一迴某班男生和老師頂牛,都可以納入校園傳說了,所以她對學生的調皮程度嚴重估計不足。
於欣卻是很清楚的。
領書本之後的第一天開學,學校在操場上辦開學典禮,開學第一天總是很輕鬆的。
第8章
毛思嘉端著鋁製飯盒迴班級的時候,於欣朝她揮了揮手,順手的,她也把自己熱在爐子上的飯盒給取了下來。
學生吃午飯總有各自的解決辦法,住的格外近的可以迴家吃,稍微遠一些的可以早上帶一些飯菜來。教室裏有爐子,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這樣的食物肯定比不上剛出鍋的,但好歹帶一絲熱乎氣,也算不錯了。
再有一些,也可以去學校周圍的小吃店買點兒填肚子的...有的學校倒是有自己的食堂幫忙解決這個問題,但毛思嘉他們學校並無這一安排。
於欣啟開飯盒,除了下麵一層米飯,上麵就是醋溜白菜、土豆絲、煎雞蛋——白菜、土豆、白蘿卜,算是首都人民冬天的‘老三篇’,吃蔬菜基本上全靠它們,幾乎天天吃、頓頓吃!至於煎雞蛋,這就能看出於欣家庭情況不錯了。
倒不是雞蛋貴到吃不起的程度了,但是說便宜也真不至於...首都人民的雞蛋六七毛一斤,還限量寫本,這就更稀缺了。
毛思嘉也把自己的飯盒打開,是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半透明的皮兒透出裏麵鼓鼓的肉餡,有紅有綠,麻油的香氣撲鼻而來,於欣立刻讚說:“真香!明天我也不帶飯,去吃餛飩!學校旁的小吃店真不錯誒!”
笑了笑,毛思嘉又把一個蠟紙包打開:“那欣欣試試他家粉腸!”
於欣也不客氣,一筷子夾走一塊粉腸,連連點頭:“香!”
“這粉腸多少錢啊?貴嗎?”於欣本來就喜歡吃粉腸,計劃要不要買點兒迴去當零食。自從她成為一名中學生開始,一個月也有兩塊錢的零用錢供自己支配。這個時候的小姑娘又不能打扮自己,也隻能用來吃吃玩玩了。
“四毛五這麽長一根!”毛思嘉比劃一個大圈,然後道:“我看半根就能切一大盤了,我這兒是一毛錢的。”
兩個人一邊說話一邊吃飯,吃完飯之後又一起去洗飯盆。而學校的水管離教室挺遠的,得穿過操場。就在兩人經過操場跑道的時候看到了操場上聚集了一群人。
毛思嘉不愛紮堆,也就沒有搭理,不過她懶得搭理,不代表別人不找她。
“毛思嘉!”忽然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毛思嘉聽到自己的名字,下意識地轉頭看過去...不是別人,正是同院兒的鄰居楊雪燕。
不同於毛思嘉...毛思嘉有一個溫溫柔柔的鵝蛋臉,清純秀麗像是一朵白百合花,這很大程度上讓人覺得她很好欺負。再加上她平常不和別人爭搶,這就更加深了這種印象。
就算毛思嘉實際上並不是任人搓扁揉圓的麵團,也無法改變這種默默形成的固定印象。
於欣就不同了,都知道她膽子大、很多時候像個男孩子一樣幹脆,認識她的女孩子沒有不服她的。這個時候楊雪燕真敢迴她一聲,於欣就能臊的她一個月不敢出胡同——於欣就有這樣的本事!
見倒座裏悄沒聲,沒人言語,於欣冷哼了一聲,轉頭把塑料盆遞給毛思嘉。毛思嘉搖了搖頭:“何必呢,楊雪燕一貫是這樣,何必和她攪纏。”
“就看不慣她那樣兒!什麽人啊!”於欣見一邊放了兩壺開水,有些擔心:“這夠嗎?”
“爐子上坐著炊壺。”毛思嘉把塑料盆放在搬出來的臉盆架子上,倒了多半壺開水,然後摻自來水:“你頭發長,先洗吧!”
這個時候沒有吹風機,得靠自然晾幹,頭發長確實不容易幹。
於欣低著腰,把頭發浸在溫水裏,毛思嘉幫她澆水、打洗發膏。嗅了嗅這種洗發膏的味道,覺得還不錯。
“這是合作社賣的洗發膏嗎?”
於欣揉搓泡沫,聲音有些含糊:“對,燈塔牌的,合作社還有一種蛋黃洗發膏,我姐姐說也好用!”
毛思嘉常常用一種洗發粉,不過經常更換洗發產品對頭發更好。所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她都是幾種洗發產品輪著使的。
盆裏剩下的水將泡沫衝掉,毛思嘉又給於欣兌了半盆水,清了一遍她的長發,這才算完。
相比之下,短發的毛思嘉要簡單一點兒,兌出一滿盆溫水,鳳凰洗發粉灑進去,然後就可以洗頭了。這種洗發粉,2019年是看不到了的,不過毛思嘉用著還好,使用感受超過她用過的任何一款洗發水。
同樣用清水衝了一遍,毛思嘉就披著幹毛巾和於欣一起坐在自家屋簷下了。
今天是個大晴天,曬會兒太陽就能晾幹了。
有經過門前的大媽招唿:“思嘉洗頭呢?”
“嗯,洗頭!”
洗頭這種事是會傳染的,看見有人洗,自己的頭皮就更癢了。於是趁著太陽好,院子裏不少人家都搬出了臉盆架子,兌了熱水洗頭,一時之間院子裏熱鬧了起來。
毛思嘉和於欣相對坐著梳頭,於欣羨慕毛思嘉有一頭細軟服帖的頭發,一邊梳頭一邊抱怨:“我這頭頭發就是獅子狗!”
其實沒那麽嚴重,隻是幹透了之後披散下來確實有些蓬亂。放在日後,燙直了就可以了,現在的話...還是紮辮子吧。
這個時候女孩子的頭發選擇有限,大概來說就三種,短發的娃娃頭、男孩兒頭等等,中短發就梳刷子頭,就是紮兩束,不長,像兩把刷子。長發就結兩條辮子,不過辮子也不再是建國後十七年間那種長辮子了,最長垂在胸口,到腰間、屁股上的一律不行!於欣就是兩條不長不短的辮子,像每個規矩女孩一樣紮的緊緊的,蓬鬆的發質就看不出來了。
毛思嘉作為一個從小學舞蹈的小姑娘,是很愛漂亮的,對於現在的發型都很不喜歡——其實比起短發,她更喜歡長發,但是在好看的短發和不好看的長發之間選擇,她選擇好看的短發。
其實娃娃頭也不算好看,但相比起刷子頭和兩條大辮子,對她要稍微友好一點點。
於欣等到頭發半幹之後就不折騰它們了,趁著陽光好,和毛思嘉一起編玻璃絲玩兒。相比起毛思嘉的‘手笨’,她非常手巧,隨著手指頭上下翻飛,不一會兒一個小金魚就好了。
相比之下,毛思嘉的小青蛙已經編了好久了,但誰看也不覺得那是小青蛙。
“思嘉,你知道要開學了嗎?”於欣嘴裏還咬著玻璃絲,說話有些含糊。
毛思嘉默默點頭,現在是停課了,但總不可能讓孩子一直停課下去。可以說,重新把孩子們送進學校,這是必須要做的事。
“昨天有同學來胡同裏通知,讓姆們過幾天去魯迅中學報名!還讓我和你說一聲,你也是魯迅中學的。”
現在的首都是劃片區上學,大家分到哪裏上學就是哪裏,不管你是工人的孩子,還是將軍的孩子...這當然是符合第一代領導人期待的。
“魯迅中學?”毛思嘉有些迷茫了。就像每一個地方的人都能對本地幾所中學如數家珍,並針對其特點、優勢做一個總結。毛思嘉在首都生活了十幾年了,不敢說北京上百所的中學都清清楚楚,但西城這邊的中學至少都是知道的。
可這個魯迅中學...真的不知道了。
於欣告訴毛思嘉,魯迅中學就是原來的女八中,周圍這一圈孩子全都被分配了過去。
建國之初,很多事情依舊在按照建國前的老黃曆在辦,比如說女校。不過最近首都的女校全都被撤銷了,變成了普通中學。
說到女八中,毛思嘉就心裏有數了,她過去還經常經過那裏呢!知道那裏是一所基礎設施不錯、規模也頗大的中學——這不奇怪,此時的中學,條件好的基本上都是建國前有積累。而女校,舊社會的女校可不是給普通人家的女孩子念的,裏麵多的是大小姐!這種學校,條件怎麽都不會太差。
說到學校,於欣就有一些開心了...這種感覺是很容易體會的,放假的時候盼開學,開學的時候盼放假。
“去女八中不遠不近的,既沒有公交車,走路又費時間,我媽說我家那輛舊自行車就歸我了!”於欣既像是高興,又像是不高興。
中學生從家裏得到一輛舊自行車,這不說人人都有這條件,但也算是比較常見的了。隻不過這輛自行車往往十分破舊,於欣的這輛就是。之前經手過她爸、她媽、她姐,據說這是建國前的自行車了...
但這到底還是隻屬於自己的自行車。
因為了解於欣的性格人品,毛思嘉沒有隱瞞,小聲說:“我爸說給我買一輛新自行車。”
於欣立刻露出了羨慕的表情,不過她也知道這不算什麽。毛思嘉家裏父母工作和她家情況倒差不多,但隻有她一個孩子,上麵也沒有老人負擔,所以能把錢全花在毛思嘉身上,這在她家是不可能的。
“到時候借我騎!”
第7章
“瞎臭美什麽呢,快過來吃早飯!”毛媽放下手裏的碗筷,一邊解圍裙,一邊讓自家閨女過來。
已經上桌的毛爸‘嘿嘿’笑了兩聲:“那什麽...咱閨女怎麽叫臭美?這就是長得乖撒。”
毛爸是湖南柳城人,在首都生活這麽多年,還是會帶出口音來——毛思嘉也會,因為上輩子她也是湖南柳城人。不過毛爸毛媽都以為是受毛爸影響才會這樣...
“別照鏡子了,吃早飯!早上你爸買的慶豐包子!”
毛思嘉不否認自己挺愛漂亮的,隻不過處在這個強調簡樸時代,女孩子很正常的愛美之心也要藏起來...她現在最多就是讓自己保持簡單整潔,說實話,她真不覺得現在的自己臭美。
清湯掛麵的娃娃頭,小尖領的襯衣,白色麻花針寬鬆毛衣,藍色背帶褲(此時叫做工裝褲),帶襻的黑色皮鞋沒有一點兒花俏。
“媽媽的素丸子湯好喝!”毛思嘉吃著包子,還用家裏做的湯溜縫。這慶豐包子鋪在2019年足夠有名氣了,而在1967年,對於首都人民來說名氣隻大不小。相比起此時其他的老招牌包子鋪,慶豐店址離毛思嘉近,喜歡吃包子的一家人平均每周都有一迴吃它做早飯。
“別光喝湯,多吃點兒包子!今天去學校事情多——”想到了什麽,毛媽給毛思嘉拿了一張十塊錢的紙幣:“中午家裏也沒人給你做飯,廠子食堂也忒遠,自己去外頭吃飯。”
毛思嘉家裏就一家三口,沒個做飯的長輩,或者沒工作的家人,這種事自然就麻煩一點兒。之前停課,毛思嘉一般都是去毛媽上班的紡織廠食堂吃飯,覺得食堂菜不喜歡,有偶爾在外麵吃。
廠子的職工食堂一般都是有補貼的,這些年紡織廠效益好,補貼就高。同樣的錢,在廠子裏吃飯可比外麵劃算實在。當然,食堂肯定比不上自家實惠又好味,但毛媽毛爸沒時間做中午飯,毛思嘉不會做飯,那就沒什麽可說的了。
毛思嘉捏著這張嶄新的錢:“這要吃多久啊?用不了這麽多!”
毛媽轉身給毛爸添湯,頭也不迴:“緊著自己吃,做夥食費,花完了再給你。對了,還有糧票,咱家糧票在哪兒你是知道的,到時候自己拿!”
毛思嘉心裏計算現如今的餐館價格,覺得自己今年都不用再拿夥食費了。
因為停課鬧革命的關係,今年北京各中小學是十一月開始才陸陸續續開學的,魯迅中學算頭一批。但就算是魯迅中學,這個學期都隻有兩三個月了。
現在的餛飩一毛錢一碗、油餅六分錢一個、炸糕是八分錢,大火燒比一般的火燒重,但也便宜,才六分錢。而且這可是這個年代的分量啊!這個年代價格什麽的不說,至少每份食物的分量都很實在。
毛思嘉平常不缺油水,再加上本來飯量就不大,一頓中飯多則一兩毛,少則幾分錢。十塊錢支撐過這個學期,那是綽綽有餘。
吃完飯,毛思嘉把錢收好,又挎好了書包,推門就走,隻急匆匆留下一句:“我上學去了!”
“哎哎哎!這孩子,怎麽沒穿個外套?”毛媽手上拎著一件列寧裝。不同於一般孩子穿的列寧裝,因為繼承自家長,就算不大,也會顯得有些不合身。毛思嘉這裏這件,一看就知道是專門給毛思嘉做的。
眼下雖然還不到十一月中(日後北京供暖開始的日子),但天兒已經頗冷了。就算毛思嘉的毛衣裏穿了一件絨線坎肩,也是有些冷的。
毛爸卻沒有毛媽那樣擔心孩子,笑眯眯的吃掉最後一個包子,心滿意足地道:“小嘉這是知道愛美了,這樣好看!外頭孩子不也流行耍單兒?放心吧,到學校裏就有爐子了,凍不著咱們閨女的!”
“她哪裏是才知道愛美,她從小就知道愛美!”毛媽瞪了丈夫一眼,又憤憤不平:“就你會做好人,從來都順著她!”
毛思嘉把爸爸媽媽的日常嘮叨關在門後,利落地推了車就往外走,一路都有同院兒的鄰居招唿她。
“思嘉上學去啊?”
“嗯,您早上好!”毛思嘉全都客客氣氣迴應。
推著自行車出來,於欣已經在胡同口等她了,她連忙跑出去匯合。而之後,兩人又同現在上班上學的人群匯合,形成一股人潮...一眼望過去全是自行車!
兩個女孩兒說說笑笑,因為路程不算遠,很快就到了學校。
“中學可比姆們小學大多了...”於欣踮著腳張望。雖然之前領書的時候已經逛過學校了,她現在也是興頭十足!
兩人在自行車棚停好自行車,說話間往教室走。
因為停課了一年多,不僅僅是毛思嘉和於欣這樣之前的五年級需要升學,六年級也需要。學校給她們這一屆安排了十個班,給六年級那一屆的也安排了十個班,不過現在不叫‘班’,叫‘排’。
毛思嘉和於欣非常有緣分,這次又是同班同學,被分到了十五排。同一個‘排’除了她們兩個,還有幾個之前同一個小學的,但並非同班,所以不太熟。
到了教室,毛思嘉隔著窗戶看了一眼,有點意外:“來了好多人,我還以為我和欣欣來的早呢!”
“好久不來學校,比較積極嘛!”於欣媽媽是老師,對這種情況很了解。
“我覺得有點問題。”毛思嘉總覺得班上來得早的一些男生怪怪的,但又說不出有什麽問題。
於欣瞥了一眼:“大概是商量著犯壞吧!”
毛思嘉上輩子上中學那會兒,學校風氣是很好的,新聞裏學生反過來捉弄老師的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偶爾傳聞一迴某班男生和老師頂牛,都可以納入校園傳說了,所以她對學生的調皮程度嚴重估計不足。
於欣卻是很清楚的。
領書本之後的第一天開學,學校在操場上辦開學典禮,開學第一天總是很輕鬆的。
第8章
毛思嘉端著鋁製飯盒迴班級的時候,於欣朝她揮了揮手,順手的,她也把自己熱在爐子上的飯盒給取了下來。
學生吃午飯總有各自的解決辦法,住的格外近的可以迴家吃,稍微遠一些的可以早上帶一些飯菜來。教室裏有爐子,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這樣的食物肯定比不上剛出鍋的,但好歹帶一絲熱乎氣,也算不錯了。
再有一些,也可以去學校周圍的小吃店買點兒填肚子的...有的學校倒是有自己的食堂幫忙解決這個問題,但毛思嘉他們學校並無這一安排。
於欣啟開飯盒,除了下麵一層米飯,上麵就是醋溜白菜、土豆絲、煎雞蛋——白菜、土豆、白蘿卜,算是首都人民冬天的‘老三篇’,吃蔬菜基本上全靠它們,幾乎天天吃、頓頓吃!至於煎雞蛋,這就能看出於欣家庭情況不錯了。
倒不是雞蛋貴到吃不起的程度了,但是說便宜也真不至於...首都人民的雞蛋六七毛一斤,還限量寫本,這就更稀缺了。
毛思嘉也把自己的飯盒打開,是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半透明的皮兒透出裏麵鼓鼓的肉餡,有紅有綠,麻油的香氣撲鼻而來,於欣立刻讚說:“真香!明天我也不帶飯,去吃餛飩!學校旁的小吃店真不錯誒!”
笑了笑,毛思嘉又把一個蠟紙包打開:“那欣欣試試他家粉腸!”
於欣也不客氣,一筷子夾走一塊粉腸,連連點頭:“香!”
“這粉腸多少錢啊?貴嗎?”於欣本來就喜歡吃粉腸,計劃要不要買點兒迴去當零食。自從她成為一名中學生開始,一個月也有兩塊錢的零用錢供自己支配。這個時候的小姑娘又不能打扮自己,也隻能用來吃吃玩玩了。
“四毛五這麽長一根!”毛思嘉比劃一個大圈,然後道:“我看半根就能切一大盤了,我這兒是一毛錢的。”
兩個人一邊說話一邊吃飯,吃完飯之後又一起去洗飯盆。而學校的水管離教室挺遠的,得穿過操場。就在兩人經過操場跑道的時候看到了操場上聚集了一群人。
毛思嘉不愛紮堆,也就沒有搭理,不過她懶得搭理,不代表別人不找她。
“毛思嘉!”忽然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毛思嘉聽到自己的名字,下意識地轉頭看過去...不是別人,正是同院兒的鄰居楊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