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盛並非一時興起,而是真的對這些勤勞淳樸的孩子產生了憐憫之意,便是讓他們同其他學子一塊兒讀書也是無妨的。
可又是答應了小女兒的,這讓寧盛心中糾結。
結果,剛剛走近院子,便聽到了朗朗的讀書聲,見女兒並未真的要這些孩子陪她玩耍,寧盛總算是放下了一半的心。
這間屋舍離著那邊學子們的堂間比較遠,為了室內的采光,這些讓學子讀書的屋舍窗戶都開得很大,現在天氣並不寒冷,於是陸質命人將所有的窗戶都打開,內裏都是刷的白牆,連課桌都是淺木頭的顏色,一下子室內極其亮堂。
寧盛站在窗邊往裏看去,卻一下子瞪大了眼睛,“……那是什麽?”
身旁小廝伸著脖子瞅了一眼,“噢,聽聞是小娘子命人做的,說是叫‘黑板’。”
“這名稱倒是簡單。”臉色震驚之色卻並不褪去。
作為一名教書育人已有年頭的大儒,寧盛本身心思細膩,睿智豁達,這心中一轉,就立刻明白了這黑板的作用!
而一想,這心情怎麽能平複地下來!
因為光線明亮,寧盛很清楚地看到這室內二十四個孩童齊齊朝南而坐,背後有一塊小廝說的“黑板”,上麵用作畫用的石黃顏色整齊地寫著字,瞧字跡應是寒川的,左側書《千字文》,右側書《論語》,因板色漆黑,這嫩黃色字體便愈加鮮明,寒川工筆畫有些基礎,竟是又在旁描繪草木鳥雀,更添幾分韻致。
不僅僅背後有這麽一塊,南側牆上亦然,隻占到一半牆麵,懸掛在講台之後,寒川站著恰好是手可以寫到的位置。
而這黑板之上,大大寫著一行字“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正是千字文的起始,這字卻不像後方黑板那樣是用懸腕法以粗狼毫書寫,而是用一種寧盛從未見過的粉白色固體。
因板漆黑,白字就顯得愈加分明,與白板黑字比,卻要更清晰幾分。
令寧盛驚異的是,座下孩童亦是使用黑色板子,以此等固體書寫。
“阿爹?”清脆的聲音響起。
寧盛轉過頭去,就看到詫異看著他的寧博容。
“這‘黑板’是你所想還是寒川所想?”
寧博容眨了眨眼睛,“我!”
“為何要用這‘黑板’?”
“既然收他們入學是想做些善事,我便想著阿娘的錢財亦不
是憑空來的,能省一點便是一點,到來年,也好再收一些貧家子入學……”寧博容認真地說。
“所以?”
寧博容笑得甜美可愛,“噢,所以我就想啊,如今紙貴,木頭卻便宜,白紙黑字是太奢侈了,弄個木頭刷成白色不容易,刷成黑色卻簡單,讓字變成白色不就行了?”
寧盛點點頭道:“果真還是孩子思維不受束縛,才有此等奇思妙想。”
“是呢,我卻忘了是在哪本書裏瞧見,說是白灰加水即可書寫成字,果然如此。”
寧盛皺眉道:“可這卻不利於習字。”
這年頭,寫字還是用毛筆的。
“嗯,我想到啦,隻是他們尚且啟蒙,用這白筆如此書寫比習字要容易多了,先學認字寫字,再習字。”這比較類似於現代的方法,不管怎麽說,硬筆字都要比軟筆字好寫得多,要說最開始,現在的習慣例如這書院裏的學生都是用沙盤先開始練字的,之後才在紙上開始習字。
“確比沙盤要好用些。隻是用這黑板如何習字?”
寧博容看向寧盛,“阿爹真笨,這黑板既是黑的,讓他們以沙袋懸腕,以清水於黑板上練字便是了,寫到最後,前麵風幹,又可繼續寫,也能看出自己字寫得如何,一日多練上幾刻便好。”
寧盛愈加驚異,因寧博容小小年紀,各種考慮卻相當周到,“如此便可節約紙張?”
“是呢,他們連書本亦是沒有的,但仍然可以記得牢。”
“為何?”
寧博容指了指後麵的黑板,“後麵就有啊,在小黑板上抄上一遍帶迴去也就是了。”
哪怕這些孩子初次啟蒙,用粉筆寫字都寫得歪歪斜斜,卻仍然滿臉高興和虔誠,非但不計較沒有課本,反倒為這種新奇又節省的學習方式而感到興奮。
而這時,寧盛恰好看到陸質將第一行用布巾擦去,又寫下《千字文》的下麵一句。
“果真好用……”寧盛讚賞道,“阿容真是出了好主意。”
寧博容笑道:“阿爹可是要搬到那邊學堂間去?”那邊,可是正式學子們學習的地方。
“嗯,不錯。”雖然說直接照搬女兒弄出來的東西有那麽點兒……
“那麽阿爹,總要給我點補償吧?”
寧盛饒有興趣,“你要什麽?”他倒想看看這個女兒還能弄出什麽來。
寧博
容狡猾地笑了笑,“到時你便知道啦!”
寧盛失笑,“罷、罷,我就不問了,阿韋,你去請兩個木匠師傅來。”
小廝趕忙應聲去了。
“我與你幾個師伯煮酒品茗,你們自給這些孩子啟蒙,記得不可太過胡鬧便是。”寧盛吩咐寧博容道。
寧博容知道他多半是要與書院其他夫子商量黑板的事,脆生生地應了,卻還要抗議一下,“阿爹,我什麽時候胡鬧過!”
寧盛摸了摸她的頭頂,才笑著離去了。
寧博容看著室內一本正經的陸質,想了想,對阿青道:“走,我們去廚房看一看。”
原本寧家的廚房自然是與書院分開的,書院自有廚子為書院學子提供吃食,但按規矩,也是一天兩頓,朝食哺食罷了,到書院是來學習的,卻非享受,所以哪怕是萬裏書院這樣的地方,學子的食宿本意還是以清苦為主,隻是其中富貴子弟太多,卻也不能太過寡淡。
寧博容觀察過學子們的吃食,基本上葷食還挺多,這也不奇怪,這年代,素菜其實更少……不僅僅是種類,和時令也有關係,幸好雲州位置偏南,物產豐富,他們的餐桌上也能更豐富一些。
萬裏書院的正常學子都是分餐製,每餐固定,變化很少,寧博容不大愛吃的胡餅,卻是他們比較愛吃的,也有米麵、饅頭和餺飥之類,肉食多是家禽,雞和鵝比較多見,這在山下的農戶中隨處可收,十分便宜,也有豬肉,少見的是羊肉,對於這些學子來說,偶有一頓羊肉,便是開葷了。
因鮮肉昂貴,除了雞肉鵝肉之外,豬肉多是風幹醃製過的肉脯,還有些野獸諸如熊肉、鹿肉、山麅肉、兔肉,也是常見的肉食,寧博容聽家中健仆阿黔說過,因書院定時收取一些山下獵戶的所得,使得萬裏書院在這雲州翠華山一帶風評極好。
這年頭,缺的是素菜,肉卻從來不少,尤其雲州物種太多,山林繁茂,便是野生動物都能打到許多,更別說隨便小溪裏都能逮到鮮魚了。
不過,此時的魚隻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生魚片,一種是剔骨煲湯。
……你沒看錯,此生魚片就是彼生魚片,沾著醬料吃的,芥末一類一應俱全,這在唐時就很普遍了,隻是不叫生魚片,更不叫日式刺身,這叫切鱠,就是寧盛那都是切鱠的一把好手,文人以親自切鱠招待好友為食魚鮮風雅之道。
讓這些出身相當不錯的學子吃野菜,他們大多也是不情願的,秋季還
好一些,有芹菜、蘿卜、菘菜,呃,也就是白菜,還有秋葵,不過,這秋葵可不是現代的秋葵,它其實就是……冬莧菜而已,剩下的就隻有豆葉了。
胡地來的胡瓜和菠菜之類,還是屬於比較昂貴的蔬菜,書院裏一般是不會出現的。
這個點,那邊書院的學子們還未開課,不少用功的學子會起來讀書,懶散的卻或許還未起床,畢竟才辰時一刻而已。
寧博容這個點去廚房,自然是看朝食的。
予書院學子們做飯食的廚子與現如今給這些貧家學子做朝食的卻並不是同一個,寧盛幾乎是撥的單獨院子給寧博容,原本這個院子就無人使用,可以說是空關,已然有些敗落,整理之後才給這二十四個學子用,而這裏,寧博容特地吩咐另辟了一間廚房。
古人一天兩餐,這個朝食就一定要吃飽才好。
寧博容已經偷偷瞧過這二十四個學子,大多瘦骨伶仃,臉色蠟黃,不用猜都知道肯定營養不良,要弄太好的東西給他們吃,恐怕他們反而惶恐不安,況且,她也不想養嬌了他們。
貧寒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貧寒時給了他們最好的,迴頭又落入貧寒,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阿何,怎麽樣了?”
為了好調配,寧博容沒有另找廚子,直接讓寧家廚房裏略給廚娘打打下手的燒火丫頭阿何到這裏來給這些學子們做飯,阿何是崔氏數年前買的奴婢了,她家原姓何,幼時家貧,一直二丫二丫地叫著,卻並無名字,崔氏買下她,就喚之阿何,如今阿何也有十三四歲,因骨架大,並沒有這年代貧家女子的瘦弱像,反倒顯得很有幾分魁梧,另外,寧博容又讓阿黔去買了個燒火丫頭給阿何打下手。
聽到小主人的聲音,阿何立刻驚喜道:“小娘子來啦!照您的吩咐,已然準備得差不多。”
她當然是很喜悅的,原本隻能給吳家娘子打下手,如今卻成了掌勺的,於她而言,這就是晉升,怎可能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做?
寧博容看了看放在屋子外的爐子,這爐子十分簡陋,上麵卻放著一個極大的瓦罐,先頭阿何並不明白,小娘子為何要讓人將煎藥的爐子放大十倍再做出來,現在看來,這瓦罐確是好物。
阿何身邊的小丫頭十分伶俐地跑過來,用粗布裹著輕輕揭起了瓦罐的蓋子,濃鬱的香味讓寧博容身邊的阿青都吞了吞口水。
寧博容伸頭瞧了瞧,“拿個碗來我嚐嚐。”
鮮菇雞絲粥,食材簡單得很,野蘑菇切碎了,雞脯也切碎,用瓦罐燉出來的糙米粥,少放一些鹽與油罷了。
這可不像現代喝的粥那樣濃稠,粥湯還是比較稀的,但雞肉和鮮菇混入米中的香味卻不會少半分。
“小娘子,這不是給那些——吃的?”阿何有些愕然,這用糙米煮出來的粥,哪怕放了一些雞脯,卻也不是小娘子該吃的食物啊!
這年頭,雞很便宜,雞脯就更便宜,貧寒之家,旁的肉自然極少見,能有一頓肥豬肉那就頂了天了,雞脯便是他們開葷的主要食物了,再窮,一兩隻雞卻還是養得起的,殺了一隻雞舍不得吃,便做成雞脯,能吃上許久。這一大瓦罐的鮮菇雞絲糙米粥,食材皆是源自貧家,隻是被小娘子這樣吩咐一做,卻實在是香得勾人。
寧博容才無所謂呢,現代人還特地為了養生去搞糙米來吃,這種現在除非窮苦人家壓根兒不會吃的東西,在現代……還真是挺貴的。
“小娘子!”阿青也不讚同地製止她,“這樣的東西,可不能吃,迴頭讓吳廚娘給你燉些雞絲白米粥也就是了。”
寧博容歎了口氣,沒有堅持,阿何向她保證:“小娘子,放心吧,這粥香著呢,就是奴方才也喝了兩大碗。”
寧博容頓時笑起來,“可不能以後做什麽都給你先吃完啦,他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管好,卻要管他們飽呢。”
“奴明白!”阿何認真道:“奴也是貧家出身哩。”
今天那二十四個學子的朝食,便是這鮮菇雞絲糙米粥,配上一大盆的粗麵饅頭,不管好,卻管飽。
當然,寧博容想的是,盡她所能,讓食物變得更好吃一些。
至少,不再是現今這副細瘦到近乎佝僂的模樣,叫人心酸。
可又是答應了小女兒的,這讓寧盛心中糾結。
結果,剛剛走近院子,便聽到了朗朗的讀書聲,見女兒並未真的要這些孩子陪她玩耍,寧盛總算是放下了一半的心。
這間屋舍離著那邊學子們的堂間比較遠,為了室內的采光,這些讓學子讀書的屋舍窗戶都開得很大,現在天氣並不寒冷,於是陸質命人將所有的窗戶都打開,內裏都是刷的白牆,連課桌都是淺木頭的顏色,一下子室內極其亮堂。
寧盛站在窗邊往裏看去,卻一下子瞪大了眼睛,“……那是什麽?”
身旁小廝伸著脖子瞅了一眼,“噢,聽聞是小娘子命人做的,說是叫‘黑板’。”
“這名稱倒是簡單。”臉色震驚之色卻並不褪去。
作為一名教書育人已有年頭的大儒,寧盛本身心思細膩,睿智豁達,這心中一轉,就立刻明白了這黑板的作用!
而一想,這心情怎麽能平複地下來!
因為光線明亮,寧盛很清楚地看到這室內二十四個孩童齊齊朝南而坐,背後有一塊小廝說的“黑板”,上麵用作畫用的石黃顏色整齊地寫著字,瞧字跡應是寒川的,左側書《千字文》,右側書《論語》,因板色漆黑,這嫩黃色字體便愈加鮮明,寒川工筆畫有些基礎,竟是又在旁描繪草木鳥雀,更添幾分韻致。
不僅僅背後有這麽一塊,南側牆上亦然,隻占到一半牆麵,懸掛在講台之後,寒川站著恰好是手可以寫到的位置。
而這黑板之上,大大寫著一行字“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正是千字文的起始,這字卻不像後方黑板那樣是用懸腕法以粗狼毫書寫,而是用一種寧盛從未見過的粉白色固體。
因板漆黑,白字就顯得愈加分明,與白板黑字比,卻要更清晰幾分。
令寧盛驚異的是,座下孩童亦是使用黑色板子,以此等固體書寫。
“阿爹?”清脆的聲音響起。
寧盛轉過頭去,就看到詫異看著他的寧博容。
“這‘黑板’是你所想還是寒川所想?”
寧博容眨了眨眼睛,“我!”
“為何要用這‘黑板’?”
“既然收他們入學是想做些善事,我便想著阿娘的錢財亦不
是憑空來的,能省一點便是一點,到來年,也好再收一些貧家子入學……”寧博容認真地說。
“所以?”
寧博容笑得甜美可愛,“噢,所以我就想啊,如今紙貴,木頭卻便宜,白紙黑字是太奢侈了,弄個木頭刷成白色不容易,刷成黑色卻簡單,讓字變成白色不就行了?”
寧盛點點頭道:“果真還是孩子思維不受束縛,才有此等奇思妙想。”
“是呢,我卻忘了是在哪本書裏瞧見,說是白灰加水即可書寫成字,果然如此。”
寧盛皺眉道:“可這卻不利於習字。”
這年頭,寫字還是用毛筆的。
“嗯,我想到啦,隻是他們尚且啟蒙,用這白筆如此書寫比習字要容易多了,先學認字寫字,再習字。”這比較類似於現代的方法,不管怎麽說,硬筆字都要比軟筆字好寫得多,要說最開始,現在的習慣例如這書院裏的學生都是用沙盤先開始練字的,之後才在紙上開始習字。
“確比沙盤要好用些。隻是用這黑板如何習字?”
寧博容看向寧盛,“阿爹真笨,這黑板既是黑的,讓他們以沙袋懸腕,以清水於黑板上練字便是了,寫到最後,前麵風幹,又可繼續寫,也能看出自己字寫得如何,一日多練上幾刻便好。”
寧盛愈加驚異,因寧博容小小年紀,各種考慮卻相當周到,“如此便可節約紙張?”
“是呢,他們連書本亦是沒有的,但仍然可以記得牢。”
“為何?”
寧博容指了指後麵的黑板,“後麵就有啊,在小黑板上抄上一遍帶迴去也就是了。”
哪怕這些孩子初次啟蒙,用粉筆寫字都寫得歪歪斜斜,卻仍然滿臉高興和虔誠,非但不計較沒有課本,反倒為這種新奇又節省的學習方式而感到興奮。
而這時,寧盛恰好看到陸質將第一行用布巾擦去,又寫下《千字文》的下麵一句。
“果真好用……”寧盛讚賞道,“阿容真是出了好主意。”
寧博容笑道:“阿爹可是要搬到那邊學堂間去?”那邊,可是正式學子們學習的地方。
“嗯,不錯。”雖然說直接照搬女兒弄出來的東西有那麽點兒……
“那麽阿爹,總要給我點補償吧?”
寧盛饒有興趣,“你要什麽?”他倒想看看這個女兒還能弄出什麽來。
寧博
容狡猾地笑了笑,“到時你便知道啦!”
寧盛失笑,“罷、罷,我就不問了,阿韋,你去請兩個木匠師傅來。”
小廝趕忙應聲去了。
“我與你幾個師伯煮酒品茗,你們自給這些孩子啟蒙,記得不可太過胡鬧便是。”寧盛吩咐寧博容道。
寧博容知道他多半是要與書院其他夫子商量黑板的事,脆生生地應了,卻還要抗議一下,“阿爹,我什麽時候胡鬧過!”
寧盛摸了摸她的頭頂,才笑著離去了。
寧博容看著室內一本正經的陸質,想了想,對阿青道:“走,我們去廚房看一看。”
原本寧家的廚房自然是與書院分開的,書院自有廚子為書院學子提供吃食,但按規矩,也是一天兩頓,朝食哺食罷了,到書院是來學習的,卻非享受,所以哪怕是萬裏書院這樣的地方,學子的食宿本意還是以清苦為主,隻是其中富貴子弟太多,卻也不能太過寡淡。
寧博容觀察過學子們的吃食,基本上葷食還挺多,這也不奇怪,這年代,素菜其實更少……不僅僅是種類,和時令也有關係,幸好雲州位置偏南,物產豐富,他們的餐桌上也能更豐富一些。
萬裏書院的正常學子都是分餐製,每餐固定,變化很少,寧博容不大愛吃的胡餅,卻是他們比較愛吃的,也有米麵、饅頭和餺飥之類,肉食多是家禽,雞和鵝比較多見,這在山下的農戶中隨處可收,十分便宜,也有豬肉,少見的是羊肉,對於這些學子來說,偶有一頓羊肉,便是開葷了。
因鮮肉昂貴,除了雞肉鵝肉之外,豬肉多是風幹醃製過的肉脯,還有些野獸諸如熊肉、鹿肉、山麅肉、兔肉,也是常見的肉食,寧博容聽家中健仆阿黔說過,因書院定時收取一些山下獵戶的所得,使得萬裏書院在這雲州翠華山一帶風評極好。
這年頭,缺的是素菜,肉卻從來不少,尤其雲州物種太多,山林繁茂,便是野生動物都能打到許多,更別說隨便小溪裏都能逮到鮮魚了。
不過,此時的魚隻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生魚片,一種是剔骨煲湯。
……你沒看錯,此生魚片就是彼生魚片,沾著醬料吃的,芥末一類一應俱全,這在唐時就很普遍了,隻是不叫生魚片,更不叫日式刺身,這叫切鱠,就是寧盛那都是切鱠的一把好手,文人以親自切鱠招待好友為食魚鮮風雅之道。
讓這些出身相當不錯的學子吃野菜,他們大多也是不情願的,秋季還
好一些,有芹菜、蘿卜、菘菜,呃,也就是白菜,還有秋葵,不過,這秋葵可不是現代的秋葵,它其實就是……冬莧菜而已,剩下的就隻有豆葉了。
胡地來的胡瓜和菠菜之類,還是屬於比較昂貴的蔬菜,書院裏一般是不會出現的。
這個點,那邊書院的學子們還未開課,不少用功的學子會起來讀書,懶散的卻或許還未起床,畢竟才辰時一刻而已。
寧博容這個點去廚房,自然是看朝食的。
予書院學子們做飯食的廚子與現如今給這些貧家學子做朝食的卻並不是同一個,寧盛幾乎是撥的單獨院子給寧博容,原本這個院子就無人使用,可以說是空關,已然有些敗落,整理之後才給這二十四個學子用,而這裏,寧博容特地吩咐另辟了一間廚房。
古人一天兩餐,這個朝食就一定要吃飽才好。
寧博容已經偷偷瞧過這二十四個學子,大多瘦骨伶仃,臉色蠟黃,不用猜都知道肯定營養不良,要弄太好的東西給他們吃,恐怕他們反而惶恐不安,況且,她也不想養嬌了他們。
貧寒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貧寒時給了他們最好的,迴頭又落入貧寒,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阿何,怎麽樣了?”
為了好調配,寧博容沒有另找廚子,直接讓寧家廚房裏略給廚娘打打下手的燒火丫頭阿何到這裏來給這些學子們做飯,阿何是崔氏數年前買的奴婢了,她家原姓何,幼時家貧,一直二丫二丫地叫著,卻並無名字,崔氏買下她,就喚之阿何,如今阿何也有十三四歲,因骨架大,並沒有這年代貧家女子的瘦弱像,反倒顯得很有幾分魁梧,另外,寧博容又讓阿黔去買了個燒火丫頭給阿何打下手。
聽到小主人的聲音,阿何立刻驚喜道:“小娘子來啦!照您的吩咐,已然準備得差不多。”
她當然是很喜悅的,原本隻能給吳家娘子打下手,如今卻成了掌勺的,於她而言,這就是晉升,怎可能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做?
寧博容看了看放在屋子外的爐子,這爐子十分簡陋,上麵卻放著一個極大的瓦罐,先頭阿何並不明白,小娘子為何要讓人將煎藥的爐子放大十倍再做出來,現在看來,這瓦罐確是好物。
阿何身邊的小丫頭十分伶俐地跑過來,用粗布裹著輕輕揭起了瓦罐的蓋子,濃鬱的香味讓寧博容身邊的阿青都吞了吞口水。
寧博容伸頭瞧了瞧,“拿個碗來我嚐嚐。”
鮮菇雞絲粥,食材簡單得很,野蘑菇切碎了,雞脯也切碎,用瓦罐燉出來的糙米粥,少放一些鹽與油罷了。
這可不像現代喝的粥那樣濃稠,粥湯還是比較稀的,但雞肉和鮮菇混入米中的香味卻不會少半分。
“小娘子,這不是給那些——吃的?”阿何有些愕然,這用糙米煮出來的粥,哪怕放了一些雞脯,卻也不是小娘子該吃的食物啊!
這年頭,雞很便宜,雞脯就更便宜,貧寒之家,旁的肉自然極少見,能有一頓肥豬肉那就頂了天了,雞脯便是他們開葷的主要食物了,再窮,一兩隻雞卻還是養得起的,殺了一隻雞舍不得吃,便做成雞脯,能吃上許久。這一大瓦罐的鮮菇雞絲糙米粥,食材皆是源自貧家,隻是被小娘子這樣吩咐一做,卻實在是香得勾人。
寧博容才無所謂呢,現代人還特地為了養生去搞糙米來吃,這種現在除非窮苦人家壓根兒不會吃的東西,在現代……還真是挺貴的。
“小娘子!”阿青也不讚同地製止她,“這樣的東西,可不能吃,迴頭讓吳廚娘給你燉些雞絲白米粥也就是了。”
寧博容歎了口氣,沒有堅持,阿何向她保證:“小娘子,放心吧,這粥香著呢,就是奴方才也喝了兩大碗。”
寧博容頓時笑起來,“可不能以後做什麽都給你先吃完啦,他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管好,卻要管他們飽呢。”
“奴明白!”阿何認真道:“奴也是貧家出身哩。”
今天那二十四個學子的朝食,便是這鮮菇雞絲糙米粥,配上一大盆的粗麵饅頭,不管好,卻管飽。
當然,寧博容想的是,盡她所能,讓食物變得更好吃一些。
至少,不再是現今這副細瘦到近乎佝僂的模樣,叫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