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這邊也已經曆練了一段時間了,京城那邊的形勢也有所好轉,你看看,是不是現在迴去京城準備鄉試?”
其實謝東也感覺自己現在參加鄉試已經夠了,隻是他還是不舍得離開謝先生身邊。尤其在這個地方,他做了不少有意義的事情,看著這個地方從一團亂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對於此地他是有感情的。
要走,可心裏卻十分留戀。
謝辭淵知道他在想什麽,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有些路,總是要自己一個人去走的,你生命中出現的任何人,都隻能陪著你走一段路,不能陪你走完整個人生。你覺得時機到了,就去吧。”
人生總是要麵臨許多不舍和選擇的,這些不是遺憾,而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風景。
“可先生,我……”
“迴去吧,先迴楊河村,看看你娘,她應該很想你了。”
說起他的娘親,謝東目光閃了閃,確實已經很久沒有見娘親了。
他也很是想念。
第124章 居大不易
拜別了謝辭淵, 第二天謝東又去了府衙,跟府衙裏麵幾個人都告別了一下,之後又迴了山莊, 跟莊子裏的人辭別之後, 收拾行李,踏上了迴鄉的路途。
山莊那邊不少人都跟謝東很熟悉, 他們有一些原本就是謝家的佃戶,下了決心跟著過來遼東打算謀取一條生路的。有些則是後來被謝先生接收的軍士們, 知道謝東是謝辭淵的學生, 是以跟他相處的也算比較多。
“你要迴楊河村啊, 迴去也替我跟他們問好, 唉,這轉頭才發現, 都已經出來這麽長時間了。這不迴想不覺得,一迴想起來,才發現還怪想家的。”
“是啊, 替我去瞧瞧,看看他們過的怎麽樣, 我們在這邊過的挺好的。”
有人收拾了點東西, 讓謝東幫著帶迴去, 算是給家人的禮物。千裏迢迢, 人沒有迴去, 帶點禮物迴去, 也算是一種心意。
謝東都答應下來, 離開的時候,除了自己的東西,還帶了不少其他的東西。
不過他倒也不著急趕路, 所以這些東西帶著也不礙事兒,就在路上慢慢走著就好。
不過這會兒天氣正熱著,他們路上走的本就極慢,還好馬車裏頭也用了新材料,倒是不會叫人覺得太熱。taeny路上走了將近一個月,才終於到楊河村。
跟謝辭淵在的時候相比,如今的楊河村確實是有些冷清了。
來往的人沒有那麽多了,不過跟以前比起來,在此地落戶的人還是多了不少。隻是從前這裏有謝先生,還有華夏大學,各地遊學的學子大多都會過來請求見一見謝先生,後來也會慕名去見識一下藏書樓。
那個時候的楊河村,每天都來來往往的有很多人,如今從遼東迴來,在瞧著此地,竟然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
程蕪此時正在家裏做著針線,心裏頭也在想著謝東。
謝東走了有兩年了,雖然她心裏也十分清楚,跟在謝先生身邊才能有一個好前程,可是兒子出去那麽長時間了,她不想念,又怎麽可能呢。
這兩年裏,他一直都在估摸著兒子的身高,一年四季的衣裳都給他做著。雖然也不確定兒子能不能穿上,可她給準備好總是沒有錯的。
正在收針的時候,程氏忽然聽到屋外頭有動靜了。
說實話,自打謝先生來了楊河村以後,他們母子倆在這邊的日子都好過了許多。如今她在楊河村,也不像是從前一樣,不敢同外人交流,也時常有村人送些吃的過來,外頭的動靜,程氏便以為還是村人送吃的過來的。
“娘。”
這聲音:……
程氏的眼睛忽然紅了,她猛地站起身,將手裏的東西放下,又快速的朝著外頭走去,看著外頭那身姿挺拔的人,她的眼淚嘩啦啦的往下流淌。
“東子?真是你?”
“娘,孩兒不孝!”
程氏搖著頭,“不,沒有。你有你的前程要去尋,你是最孝順的。”
兩年了,長高了,人也瘦了,臉也黑了。不過人看著倒是更精神了。
程蕪仔細的端詳著他,半晌才又笑了出來,說道:“人精神就好,精神就好,娘看你這樣,在那邊過的肯定不錯。”
謝東笑著說道:“有謝先生在呢,我肯定過的不錯呀。”
“怎麽這會兒迴來了?是要做什麽?”
“先生說我現在差不多可以參加鄉試了,叫我迴來準備準備,我在這邊住一段時間,就要去京城了。”謝東如此說道。
程蕪點頭,說道:“那就去,反正娘就在這個家守著,你想什麽時候迴來就什麽時候迴來。”
“娘,您不跟我一起去京城嗎?”
他對自己是很有信心的,他此次參加鄉試,一定可以榜上有名。之後便要留在京城準備秋闈,然後是殿試。他這些年也有些積蓄,所以是打算在京城買個小院子,就那邊定居下來的。
平時也可以去謝府請教功課,倒是十分的方便。
聽著謝東的打算,程蕪點點頭說道:“行,那娘就跟你一起去。”
她原本是特別不想去京城的,她年少的時光就在那裏長大,可那裏並沒有給她留下什麽美好的迴憶,她其實並不想迴去那裏。
從前認識的人可能都不在京城了,但難免會碰到舊人,從前認識的那些人,她都不大相見。
還有程家那些人,她也不願意跟他們有過多的牽扯。
但她其實也不是害怕那邊,她隻是比較享受如今在這個楊河村比較平靜的生活,她總覺得離開這裏,往後的生活就不再平靜。
不過,為了謝東,她也還是願意離開這裏的。
“京城那邊娘還算熟悉,到時候你隻需要安心讀書就行,買院子的事兒就交給娘。還有跟謝家的聯係,你也不能斷了。都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謝先生對我們娘兒倆是有救命的恩情在的,你得一輩子都將這個放在心上。”
謝東十分認真的點點頭,“嗯,娘,我知道。”
在遼東,見識了那麽多的疾苦,他知道,當初的自己,若沒有謝先生,一輩子基本上都要陷入泥沼中了。謝先生是他的先生,更是那個將他從泥沼中拉出來的人。
這輩子,他最親的人是他的母親,最敬的人便是謝先生了。
謝東和程氏說了一會兒話,又將帶迴來的東西一一拿出來給程氏瞧。
“娘,那山裏可有不少好東西呢,剛開始去確實挺難的,不過後麵就簡單了。原先那麽多人都在傳山裏住著的那些人不好相與,後來接觸多了,發現他們其實都挺單純的。”
當初聽著那麽多關於禹族人的傳聞,他們可擔心了。到了那邊才發現,原來那些不過都是傳聞罷了。
山裏的好東西也確實挺多的,這次他就帶了不少山裏產的幹貨和藥材,關鍵時候還是可以救命的那種。
程蕪是識貨的人,看著車上拿下來的那一樣樣東西,十分驚訝。
原本她還想著京城居大不易,手裏頭沒有點銀錢,基本上是很難在那邊買到什麽好的小院的。原本她還想著自己繡點精品,到時候拿去京城賣了,應該能攢下一點銀子。如今看到這些,她倒是不用擔心的。
“娘,您在家先歇會兒,這裏不少東西都是別人讓我帶迴來的,我得給他們送過去。”
“好,你去吧。”
程蕪知道,他肯定不會太早迴來的。畢竟別人見著他,也還要問問自己的親戚朋友在那邊是個什麽情況,如今過的好不好。
看著謝東出門,程蕪也放下手頭的活兒,去了廚房,準備做幾樣小菜和謝東愛吃的點心。
等到謝東將東西全部送完,天都已經完全黑了。
謝東在楊河村待了十來天,也去華夏大學看過,這會兒看起來比之前可荒涼多了。不過在華夏大學旁邊還有幾個作坊,此時也都在工作,整個楊河村周邊的產出也還是可以的。隻是瞧著不如以往那麽熱鬧了。
村長這些天都高興的合不攏嘴,他的孫子中了舉人,往後若是能夠再進一步,他們家就能夠改換門庭了。往後走出去,說一句耕讀傳家都不會有人反駁。
關鍵是,若他們家春山能有作為,若幹年以後,是不是也能夠像京城謝家那樣,成為一個大家族?
他滿心都在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見謝東過來,說明來意之後,村長也比較高興。自己的孫子中舉了他高興,從楊河村走出去的孩子能有出息,他也高興。
“去京城也好,你是個有出息的,在京城也要好好讀書。”
“嗯。”
“謝先生他們,可還好?”
“挺好的,去了京城我可能就很少迴來了。不過這邊的房子,我還想留著,往後村長若是有閑,還請幫我照看一二。”
“你放心吧。”
還有一些別的事情交代了一下,謝東便迴去收拾東西去了。
從中州府到京城,不遠但也不算太近。此次出行,謝東坐的還是從遼東帶迴來的馬車。馬車並不算晃悠,也不大顛簸,坐在裏頭十分舒服。程蕪莫名想起了許多年前的自己,那個時候她剛被發現是程家抱錯的孩子,離了京城,是坐在一輛板車上頭,晃晃悠悠十分顛簸,等她到地方的時候,感覺渾身都像散架了一樣,屁.股更不像是自己的了。
現在這馬車,跟從前那會兒一比,此次的出行簡直就是享受了。
“謝先生不愧是謝先生,真有本事。”
謝東點頭,說道:“是啊,如今不少人家都從山莊訂購了這種馬車呢,光是這馬車的收入,就足夠山莊一年的開支了。還有其他各種新奇的東西,不過華夏大學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倒是挺可惜的。”
程氏倒不覺得可惜,謝東是離開楊河村有段時間了,所以並不大清楚。她是一直都在這邊的,自然知道那個地方如今雖說已經沒有什麽人了,但暗地裏還是有人在保護著那個地方的。
隻要有心人想要將那邊重新開放,那裏就能夠重新開放。
一路上程蕪還連帶著看了不少風景,見識了這大好河山的不同風貌地形,遇到有些感興趣的地方他們還略微停留了幾日,遊山玩水的一路走去,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終於到了京城。
程蕪臉上笑容多了許多,這一路上的遊山玩水讓她整個人看起來都年輕了許多,精神煥發的樣子,叫謝東看著心裏也跟著高興。
二人剛到這邊,原本是打算找間客棧住下,然後慢慢找合適的小院的。誰知道,他們剛到京城,謝家便派人過來請了。
第125章 想要請辭
謝東是謝辭淵的弟子, 目前為止,還是唯一的弟子。
如今這社會,對於師承關係, 是十分看重的。認真的磕了頭拜了師, 往後便是一門正經的親近的親戚了。謝家知道謝東上京,自然不可能無動於衷的。
程氏推辭, 他們母子都覺得,自己一家子已經受了謝先生太多的恩惠, 因此在來京城之後, 她其實並不太想去謝家, 覺得這樣太過打擾人家了。
謝家來的人十分客氣, 見他們還客氣的要推辭,謝家大夫人便拉著程氏的手說道:“你怎麽跟我們還這麽客氣呢?謝東是辭淵的弟子, 那我們可就是師祖輩的了。你以前在京城,我也是見過的,如今依著我們兩家的關係, 更不該生分了才是。”
程蕪以前確實見過她的,不過那是許多年前的事情了。那個時候, 她已經是謝家的大夫人, 而她還是程家那個不大受寵的嫡小姐。程蕪以為, 那樣久遠的, 也沒有什麽特別事情發生的見麵, 眼前的人早已經忘記了呢。
原來她還記得。
原來自己在京城曾經的那些過往, 還有人記著呢。程蕪忽然覺得感動, 她朝著大夫人福了福身子,大夫人說的也確實在理,最終程氏和謝東, 還是往謝家去了。
謝家如今,當真可以說的上是滿門榮寵。在京城,那當真算的上是頂級豪貴。新帝對謝家信重有加,如今瞧著謝家門口,來往人群不絕,都是別家派人過來遞帖子的。
謝府裏頭,程蕪的院落早已經安排好了,謝東跟謝家其他子弟一塊兒,住在前院,功課也是一塊兒學的。
至此,他們在京城,便算是安頓下來了。
安頓下來之後,謝東便立刻給謝辭淵寫了一封信算是報平安,也跟謝辭淵說一下自己接下來的打算和安排。
謝辭淵收到信的時候,已經是仲秋時節了。秋季,是豐收的季節,樹上碩果累累,田間各種作物也開始收獲,遼東的百姓全都忙碌起來。
其實謝東也感覺自己現在參加鄉試已經夠了,隻是他還是不舍得離開謝先生身邊。尤其在這個地方,他做了不少有意義的事情,看著這個地方從一團亂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對於此地他是有感情的。
要走,可心裏卻十分留戀。
謝辭淵知道他在想什麽,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有些路,總是要自己一個人去走的,你生命中出現的任何人,都隻能陪著你走一段路,不能陪你走完整個人生。你覺得時機到了,就去吧。”
人生總是要麵臨許多不舍和選擇的,這些不是遺憾,而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風景。
“可先生,我……”
“迴去吧,先迴楊河村,看看你娘,她應該很想你了。”
說起他的娘親,謝東目光閃了閃,確實已經很久沒有見娘親了。
他也很是想念。
第124章 居大不易
拜別了謝辭淵, 第二天謝東又去了府衙,跟府衙裏麵幾個人都告別了一下,之後又迴了山莊, 跟莊子裏的人辭別之後, 收拾行李,踏上了迴鄉的路途。
山莊那邊不少人都跟謝東很熟悉, 他們有一些原本就是謝家的佃戶,下了決心跟著過來遼東打算謀取一條生路的。有些則是後來被謝先生接收的軍士們, 知道謝東是謝辭淵的學生, 是以跟他相處的也算比較多。
“你要迴楊河村啊, 迴去也替我跟他們問好, 唉,這轉頭才發現, 都已經出來這麽長時間了。這不迴想不覺得,一迴想起來,才發現還怪想家的。”
“是啊, 替我去瞧瞧,看看他們過的怎麽樣, 我們在這邊過的挺好的。”
有人收拾了點東西, 讓謝東幫著帶迴去, 算是給家人的禮物。千裏迢迢, 人沒有迴去, 帶點禮物迴去, 也算是一種心意。
謝東都答應下來, 離開的時候,除了自己的東西,還帶了不少其他的東西。
不過他倒也不著急趕路, 所以這些東西帶著也不礙事兒,就在路上慢慢走著就好。
不過這會兒天氣正熱著,他們路上走的本就極慢,還好馬車裏頭也用了新材料,倒是不會叫人覺得太熱。taeny路上走了將近一個月,才終於到楊河村。
跟謝辭淵在的時候相比,如今的楊河村確實是有些冷清了。
來往的人沒有那麽多了,不過跟以前比起來,在此地落戶的人還是多了不少。隻是從前這裏有謝先生,還有華夏大學,各地遊學的學子大多都會過來請求見一見謝先生,後來也會慕名去見識一下藏書樓。
那個時候的楊河村,每天都來來往往的有很多人,如今從遼東迴來,在瞧著此地,竟然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
程蕪此時正在家裏做著針線,心裏頭也在想著謝東。
謝東走了有兩年了,雖然她心裏也十分清楚,跟在謝先生身邊才能有一個好前程,可是兒子出去那麽長時間了,她不想念,又怎麽可能呢。
這兩年裏,他一直都在估摸著兒子的身高,一年四季的衣裳都給他做著。雖然也不確定兒子能不能穿上,可她給準備好總是沒有錯的。
正在收針的時候,程氏忽然聽到屋外頭有動靜了。
說實話,自打謝先生來了楊河村以後,他們母子倆在這邊的日子都好過了許多。如今她在楊河村,也不像是從前一樣,不敢同外人交流,也時常有村人送些吃的過來,外頭的動靜,程氏便以為還是村人送吃的過來的。
“娘。”
這聲音:……
程氏的眼睛忽然紅了,她猛地站起身,將手裏的東西放下,又快速的朝著外頭走去,看著外頭那身姿挺拔的人,她的眼淚嘩啦啦的往下流淌。
“東子?真是你?”
“娘,孩兒不孝!”
程氏搖著頭,“不,沒有。你有你的前程要去尋,你是最孝順的。”
兩年了,長高了,人也瘦了,臉也黑了。不過人看著倒是更精神了。
程蕪仔細的端詳著他,半晌才又笑了出來,說道:“人精神就好,精神就好,娘看你這樣,在那邊過的肯定不錯。”
謝東笑著說道:“有謝先生在呢,我肯定過的不錯呀。”
“怎麽這會兒迴來了?是要做什麽?”
“先生說我現在差不多可以參加鄉試了,叫我迴來準備準備,我在這邊住一段時間,就要去京城了。”謝東如此說道。
程蕪點頭,說道:“那就去,反正娘就在這個家守著,你想什麽時候迴來就什麽時候迴來。”
“娘,您不跟我一起去京城嗎?”
他對自己是很有信心的,他此次參加鄉試,一定可以榜上有名。之後便要留在京城準備秋闈,然後是殿試。他這些年也有些積蓄,所以是打算在京城買個小院子,就那邊定居下來的。
平時也可以去謝府請教功課,倒是十分的方便。
聽著謝東的打算,程蕪點點頭說道:“行,那娘就跟你一起去。”
她原本是特別不想去京城的,她年少的時光就在那裏長大,可那裏並沒有給她留下什麽美好的迴憶,她其實並不想迴去那裏。
從前認識的人可能都不在京城了,但難免會碰到舊人,從前認識的那些人,她都不大相見。
還有程家那些人,她也不願意跟他們有過多的牽扯。
但她其實也不是害怕那邊,她隻是比較享受如今在這個楊河村比較平靜的生活,她總覺得離開這裏,往後的生活就不再平靜。
不過,為了謝東,她也還是願意離開這裏的。
“京城那邊娘還算熟悉,到時候你隻需要安心讀書就行,買院子的事兒就交給娘。還有跟謝家的聯係,你也不能斷了。都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謝先生對我們娘兒倆是有救命的恩情在的,你得一輩子都將這個放在心上。”
謝東十分認真的點點頭,“嗯,娘,我知道。”
在遼東,見識了那麽多的疾苦,他知道,當初的自己,若沒有謝先生,一輩子基本上都要陷入泥沼中了。謝先生是他的先生,更是那個將他從泥沼中拉出來的人。
這輩子,他最親的人是他的母親,最敬的人便是謝先生了。
謝東和程氏說了一會兒話,又將帶迴來的東西一一拿出來給程氏瞧。
“娘,那山裏可有不少好東西呢,剛開始去確實挺難的,不過後麵就簡單了。原先那麽多人都在傳山裏住著的那些人不好相與,後來接觸多了,發現他們其實都挺單純的。”
當初聽著那麽多關於禹族人的傳聞,他們可擔心了。到了那邊才發現,原來那些不過都是傳聞罷了。
山裏的好東西也確實挺多的,這次他就帶了不少山裏產的幹貨和藥材,關鍵時候還是可以救命的那種。
程蕪是識貨的人,看著車上拿下來的那一樣樣東西,十分驚訝。
原本她還想著京城居大不易,手裏頭沒有點銀錢,基本上是很難在那邊買到什麽好的小院的。原本她還想著自己繡點精品,到時候拿去京城賣了,應該能攢下一點銀子。如今看到這些,她倒是不用擔心的。
“娘,您在家先歇會兒,這裏不少東西都是別人讓我帶迴來的,我得給他們送過去。”
“好,你去吧。”
程蕪知道,他肯定不會太早迴來的。畢竟別人見著他,也還要問問自己的親戚朋友在那邊是個什麽情況,如今過的好不好。
看著謝東出門,程蕪也放下手頭的活兒,去了廚房,準備做幾樣小菜和謝東愛吃的點心。
等到謝東將東西全部送完,天都已經完全黑了。
謝東在楊河村待了十來天,也去華夏大學看過,這會兒看起來比之前可荒涼多了。不過在華夏大學旁邊還有幾個作坊,此時也都在工作,整個楊河村周邊的產出也還是可以的。隻是瞧著不如以往那麽熱鬧了。
村長這些天都高興的合不攏嘴,他的孫子中了舉人,往後若是能夠再進一步,他們家就能夠改換門庭了。往後走出去,說一句耕讀傳家都不會有人反駁。
關鍵是,若他們家春山能有作為,若幹年以後,是不是也能夠像京城謝家那樣,成為一個大家族?
他滿心都在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見謝東過來,說明來意之後,村長也比較高興。自己的孫子中舉了他高興,從楊河村走出去的孩子能有出息,他也高興。
“去京城也好,你是個有出息的,在京城也要好好讀書。”
“嗯。”
“謝先生他們,可還好?”
“挺好的,去了京城我可能就很少迴來了。不過這邊的房子,我還想留著,往後村長若是有閑,還請幫我照看一二。”
“你放心吧。”
還有一些別的事情交代了一下,謝東便迴去收拾東西去了。
從中州府到京城,不遠但也不算太近。此次出行,謝東坐的還是從遼東帶迴來的馬車。馬車並不算晃悠,也不大顛簸,坐在裏頭十分舒服。程蕪莫名想起了許多年前的自己,那個時候她剛被發現是程家抱錯的孩子,離了京城,是坐在一輛板車上頭,晃晃悠悠十分顛簸,等她到地方的時候,感覺渾身都像散架了一樣,屁.股更不像是自己的了。
現在這馬車,跟從前那會兒一比,此次的出行簡直就是享受了。
“謝先生不愧是謝先生,真有本事。”
謝東點頭,說道:“是啊,如今不少人家都從山莊訂購了這種馬車呢,光是這馬車的收入,就足夠山莊一年的開支了。還有其他各種新奇的東西,不過華夏大學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倒是挺可惜的。”
程氏倒不覺得可惜,謝東是離開楊河村有段時間了,所以並不大清楚。她是一直都在這邊的,自然知道那個地方如今雖說已經沒有什麽人了,但暗地裏還是有人在保護著那個地方的。
隻要有心人想要將那邊重新開放,那裏就能夠重新開放。
一路上程蕪還連帶著看了不少風景,見識了這大好河山的不同風貌地形,遇到有些感興趣的地方他們還略微停留了幾日,遊山玩水的一路走去,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終於到了京城。
程蕪臉上笑容多了許多,這一路上的遊山玩水讓她整個人看起來都年輕了許多,精神煥發的樣子,叫謝東看著心裏也跟著高興。
二人剛到這邊,原本是打算找間客棧住下,然後慢慢找合適的小院的。誰知道,他們剛到京城,謝家便派人過來請了。
第125章 想要請辭
謝東是謝辭淵的弟子, 目前為止,還是唯一的弟子。
如今這社會,對於師承關係, 是十分看重的。認真的磕了頭拜了師, 往後便是一門正經的親近的親戚了。謝家知道謝東上京,自然不可能無動於衷的。
程氏推辭, 他們母子都覺得,自己一家子已經受了謝先生太多的恩惠, 因此在來京城之後, 她其實並不太想去謝家, 覺得這樣太過打擾人家了。
謝家來的人十分客氣, 見他們還客氣的要推辭,謝家大夫人便拉著程氏的手說道:“你怎麽跟我們還這麽客氣呢?謝東是辭淵的弟子, 那我們可就是師祖輩的了。你以前在京城,我也是見過的,如今依著我們兩家的關係, 更不該生分了才是。”
程蕪以前確實見過她的,不過那是許多年前的事情了。那個時候, 她已經是謝家的大夫人, 而她還是程家那個不大受寵的嫡小姐。程蕪以為, 那樣久遠的, 也沒有什麽特別事情發生的見麵, 眼前的人早已經忘記了呢。
原來她還記得。
原來自己在京城曾經的那些過往, 還有人記著呢。程蕪忽然覺得感動, 她朝著大夫人福了福身子,大夫人說的也確實在理,最終程氏和謝東, 還是往謝家去了。
謝家如今,當真可以說的上是滿門榮寵。在京城,那當真算的上是頂級豪貴。新帝對謝家信重有加,如今瞧著謝家門口,來往人群不絕,都是別家派人過來遞帖子的。
謝府裏頭,程蕪的院落早已經安排好了,謝東跟謝家其他子弟一塊兒,住在前院,功課也是一塊兒學的。
至此,他們在京城,便算是安頓下來了。
安頓下來之後,謝東便立刻給謝辭淵寫了一封信算是報平安,也跟謝辭淵說一下自己接下來的打算和安排。
謝辭淵收到信的時候,已經是仲秋時節了。秋季,是豐收的季節,樹上碩果累累,田間各種作物也開始收獲,遼東的百姓全都忙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