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會有人來報名嗎?”


    “不知道,我看那告示上麵寫的待遇倒是挺好的,如果是真的,應該會有人來吧。”


    “可是真的會有人相信這是真的嗎?徭役那麽可怕,應該不會有人想要來的吧?我看,郡守大人布置給張大人的任務,是完不成了。”


    “直接派人去抓多省事兒啊,不怕他們不過來。”


    “算了算了,既然張大人安排了咱們這個工作,那咱們就老老實實的幹。能有個躲清閑的地方,也挺好的。”


    “哈哈哈……最近衙門裏頭是挺忙的,咱們就當在這邊放假好了。”


    情況剛開始的時候,確實就跟他們說的一樣,沒有什麽人過來。雖說如今謝大人的官聲不錯,到目前為止,謝大人做的事情也全都是在為百姓謀福利的。


    可是,徭役這種事兒,可跟旁的不同,鬧得不好,可是要命的。所以即便百姓們心中再如何相信謝當苟,當衙門出現這個告示的時候,也還是沒有人第一時間來報名。


    如此兩三天之後,已經有人在看張恆遠的笑話了。


    不過張恆遠心裏卻是一點兒都不著急的。


    三天後,他跟山莊那邊也已經對接好了,他直接在那張招人的告示後麵,又貼了一張大大的紅色的告示,上麵寫了山莊為了支持郡守修路,特意捐贈了足量的水泥。郡守大人說,既然要修路,那就得修好的。對於這樣的好商家,官府自然是要給予認可的,後麵寫了一係列官府對山莊的許諾。


    這張告示是給百姓們看的,更是給當地商行裏麵的那些成員看的。


    告示貼出來,張恆遠拉著謝東一起,敲鑼打鼓的喊了三天。


    當然,這三天可不是白喊的,商行裏頭的那些人,可不就注意到了嗎?


    “會長,衙門那邊,這勢頭瞧著不對啊。”


    “是啊,他們在大肆宣揚那捐水泥的,還說這路修好了對行商有多少好處,這種話可不就是說給我們聽的?”


    他們是商人,做什麽事情都得看看有沒有的賺,修路當然是好事兒。可路修好了,得利的絕對不是隻有他們商人,可是衙門現在就盯著他們了,商會裏麵這些人心裏頭,就挺不得勁兒的。


    你說那山莊的主人是不是有毛病啊,衙門都還什麽都沒幹呢,你就先把東西給捐了。好處你得了,我們這些可得怎麽辦?一個不好,就得吃掛落。


    商會的會長冷眼瞥了說話的人一眼,說道:“你那生意怎麽做的?山莊主人是郡守大人的兒子,你說他為什麽捐?人家捐就捐了,還需要考慮你嗎?”


    他們現在掙紮也沒用了,捐錢捐物是肯定的,他如今將大家召集到一起來,也是想著好好商量商量,看看怎麽個捐法。


    家裏有做相關生意的,倒是可以直接捐物,說不定還能像是山莊一樣,撈個好聽的名譽。會長家裏頭是做茶葉生意的,也隻能捐點兒銀子了。


    他得想想,要怎麽才能讓這銀子不白花。


    一聽說會長已經打定主意要捐錢了,有個別幾個不想出錢的,直說家裏還有事兒,站起來就走了。留下的幾個,倒是像模像樣的在討論起來了。


    他們商量了一天,也總算是商量出章程來了。


    有些東西是修路能夠用得上的,他們就捐物,家裏生意跟這個不搭嘎的,就捐銀子。但不能白捐,錢撒出去的,不能一點兒好名兒也沒有吧?


    會長第二天就抓緊時間找到了府衙,打算跟郡守好好說道說道。


    誰知道這事兒,就推到了張恆遠的頭上。


    張恆遠一聽他的來意,連忙臉上帶笑的將人請過來,讓他坐下,又給沏茶,他也跟著坐下來,等他坐下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態度十分明確的告訴商會的會長:“你們的物資或者錢,當然不可能白捐。這個承諾,我還是可以給你的。”


    張恆遠從懷裏掏出一張紙,遞過去給會長,說道:“知道你家裏是做茶葉生意的,生意遍布大江南北。會長能夠慷慨解囊,我們也不能一點兒表示都沒有。”


    上麵是謝辭淵寫的幾個製作奶茶的方子,還有幾個名茶炒製的方子,前者是他根據前世的見聞寫下來的,後者則是從係統兌換出來的。


    當初在大同山上發現了野茶,謝辭淵也想過種茶的,不過後來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太多,就給擱置下來了。這東西他留著也沒有什麽用,就給了他爹。


    他爹正打算做這個事兒,可不就想到了這位會長了嗎。


    這次先給幾個配方,以後要是再有什麽事情,再拿兩個配方出來,害怕他叫不動這些人幹活兒。


    會長起初也沒有將這張紙當迴事兒,可當他看到紙上的內容的時候,愣是瞪大了眼睛,看著麵前的張恆遠,問道:“張大人,這……當真都給我了?”


    “當真。”


    “這東西,你不是不知道他的價值吧?”


    “在正確的人手上,才能發揮他最大的價值。”


    會長懂了,為了這東西,以後他也要更加支持衙門的各種事情才是。


    不過他身為商會的會長,還是記掛著其他會員的權益的,順便又給問了問,張恆遠說道:“路旁邊會立個牌子的,而且以後官府還有往各處打通商路,到時候你們的生意能拓展的更深遠,跟官府合作,才能獲得最長遠的利益。”


    會長點點頭,他們打算捐錢捐物,原本就是想著六個好名聲的。如今張大人承諾說要給他們立個牌子,揚名的目的也算是達到了。


    第123章 甚是想念


    之後, 各個商家都捐贈了什麽東西,或者捐贈了多少銀兩,他用紅綢子寫了, 張貼在告示欄那邊, 每天都安排人去念。


    百姓們都能看的出來,為了修路, 朝廷是認真的在計劃要做一番大事兒的。而且,官府現在也不是沒有銀子, 有些人便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畢竟, 官府有錢, 那麽上麵承諾的那些東西, 指不定都是真的呢?


    各家各戶包括各個村子裏頭,大家都知道了這個消息並且一大家子都在積極的討論這個事情。


    “商家最精了, 沒有好處的事情他們可不會幹。現在捐贈了這麽多東西,官府肯定是正正經經的想要做好這個事情的。你們說,那告示上承諾的東西, 有沒有可能是真的?”


    “還是很有可能的啊。現在的官府,跟從前的可不一樣, 咱們說不定能夠信任一下。”


    “家裏雖然還有糧食, 可是卻沒有多少餘錢了。聽說大同山那邊出現了好多新鮮東西, 我還準備給家裏添置點呢。我想去。”


    他們今年也按照官府冊子上說的, 尋摸了合適的田地種下了棉花, 可想要收上來還有的等。而且, 能不能種出來, 他們心裏其實也沒有什麽底。


    既然大同山那邊有產出,他們便想著存錢去買。而且,大同山那邊, 還有許多其他的東西,那些都是日常生活中,能夠用得上的好東西。


    若是官府真的沒有騙他們的話,幹完這一趟活兒,他們能弄到不少銀錢,到時候能給家裏添置不少東西呢。


    如今他們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海寇上來的次數也越來越少。城中每日都有人來迴巡防,他們在街上不管是做買賣還是單純逛街,都不用擔心會被搶,這樣的遼東他們很喜歡。


    而讓遼東發生這些改變的謝大人,他們也相信,這是個好官。


    那麽如今,他們再信任一次又有何妨呢?


    有許多人都是這麽想的,於是在張恆遠那招人的榜張貼出來七八天以後,才總算是有人過去報名了。


    那一天前去報名的人也不算多,卻也排起了隊,這讓被張恆遠安排在這邊幾個人,看到這樣的景況,都驚呆了。


    他們一直都覺得不會有人過來的,畢竟正常人看到那待遇,都會覺得那是騙子啊。也不知道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兒,怎麽忽然之間就有這麽多人過來報名了呢。


    幫前麵報名的人登記好之後,才有人問道:“你們不怕這是府衙騙你們的?怎麽還敢來報名呢?徭役有多苦,你們不知道啊?”


    “知道,可是謝大人承諾過的沒承諾過的事情都做到了,現在這些條件都是明明白白寫出來的,謝大人肯定不會騙我們的。這能掙不少錢,我們需要錢。”


    等到這一天的工作做完之後,幾個人準備迴去,想起那幾個來報名的人說的話,他們的心底忽然有了不少感觸。


    原來,這就是官府的公信力嗎?原來在一個被百姓信任的官府衙門工作,是一種這樣的體會。這種感覺很好,很容易著迷。


    看著那些百姓們臉上露出來的笑容,他們的內心便也會覺得滿足。


    第二天,過來登記的人就更多了。


    僅僅用了五天時間,修路所需要的壯丁就征召齊了。甚至還有一些人聽說人已經收夠了之後,還十分失望的詢問,就不能多召一些人嗎?人多一點,路不是能修的快一點嗎?


    經過這次鋪路征召壯丁的事情,衙門裏頭幹活兒的這些人,對於他們所在的這個衙門,心底裏倒是有了新的認知。原來百姓和衙門的關係,也可以是這樣的。


    春耕之後,有那麽一小段時間是沒有多少事情的,利用這段時間,剛好進行修路。這路先從什麽地方開始修,府衙這邊的人全都已經規劃好了。


    在開始修路的時候,謝辭淵也過來看了一下。


    這是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開工以後,謝當苟也是一有時間就會過來瞧瞧。


    謝當苟正在主持修路的事情,謝辭淵這邊也收到了宗將軍的信件。自從謝辭淵接收了那些軍士之後,宗將軍跟他便時不時的就有聯係。


    這封信寫的時候,謝辭淵還沒當上遼東的將軍,信上寫著邊疆今冬又遭受了一次衝擊,損失很大。又問了謝辭淵他們在遼東的情況,信中寫著對那些總想著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斥,對於邊疆的百姓們的同情。


    宗將軍的這種心情,謝辭淵是相當的能夠理解的。


    邊疆那邊跟遼東還有所不同,騷擾他們的,幾乎都是遊牧民族。他們放牧,牛羊很多,但是有的時候沒有牧草了,也會遭受大災。而且,他們也不能隻吃這些東西啊,如果能夠正常的跟那邊通商死不是就能夠減少或者說避免這種爭端了?


    隻是如今遼東這邊都還沒扯明白了,邊疆他更是鞭長莫及。


    謝辭淵想了想,或許可以先將紡羊絨線和羊毛線的機器弄幾台去邊疆,看看能不能紡織出一點成品出來,雙方嚐試著以此交換點物資瞧瞧。


    關外還有不少礦藏,若是能夠互相通商,那能夠交換的資源還是挺多的。


    不過,邊疆百姓被外族侵擾了幾代,那是時間累積下來的世仇,不可能輕易化解的。謝辭淵也給宗將軍寫了迴信,隻將自己的一點不成熟的想法略微提了提。若是能夠幫助到那邊,也算是一件大善事了。


    夏日很快到來,謝辭淵收到了楊河村那邊的來信,說是謝小聰和謝春山兩個人參加了鄉試,兩人僥幸考中了舉人。僥幸這不是謙虛的說辭,而是真的僥幸。


    新皇登基,不少老臣都請辭,而先帝跟世家的那一場爭鬥,也讓朝廷各處都空出了不少官員,急需要新生力量填補空缺。魏鈺開了恩科,又放寬了舉人的收錄線。謝春山倒還好,他的功課一直都還算紮實,謝小聰就要差一些,不過今年也算是擦線考中了。


    接下來兩人都要好好複習,打算三年後去試一試會試。


    他們倒也沒有期盼著會試能夠考中,隻想著能夠去感受一下考試的氛圍,多積攢一點兒經驗,往後再去考試的時候就不用那麽緊張。


    信中,二人都言辭懇切的感謝了謝辭淵,感謝他的教導。言傳身教,謝辭淵一直都在身體力行著這四個字兒。考試寫文章的時候,看著文章的題目,為格物二字,二人立刻就想到了謝辭淵平日裏跟說的那些話,筆下的文章就這麽流瀉而成。


    他們寫的十分順暢,平常謝先生說的那些東西,此時仿佛已經真正變成了他們自己的,曾以為沒有被記在心裏的那些東西,卻原來一直都深深的埋在他們心底裏。然後慢慢的,多了他們自己的理解,成為了他們的理念。


    所以在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榜上的那一瞬間,他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謝先生,想要寫信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給謝先生知道。


    當初666也曾極力的主張讓自己收他們二人為弟子,可謝辭淵還是拒絕了。但曾經在楊河村的那段歲月,他也還是教導過他們一段時間的。所以在知道他們能有這樣的成績的時候,謝辭淵也是真心的為他們感到高興的。


    想了想,謝辭淵還是將謝東叫了過來。


    經過這段時間在府衙裏的曆練,謝東整個人都成熟了許多。


    “先生,您找我?”


    謝辭淵指著前頭,說道:“坐下說話。”


    “在府衙,你感覺怎麽樣?”


    “挺好的,跟著張大人他們,能夠學習到不少東西。如何跟人相處,怎麽做事才能讓人信服,各種情況各種突發狀況下應該要怎麽應對,在那裏都能夠學習到。這些都不是書本上能夠教我的,這些也都是十分寶貴的東西。”謝東說的十分認真。


    雖說這些東西,科考的時候不一定會考到,可是在往後的人生中卻一定會用到。


    謝辭淵聽後也覺得挺高興的,說道:“很高興你能有這樣的收獲。不過我剛剛收到了謝小聰和謝春山的來信,他們已經過了鄉試,如今已經是舉人了,你怎麽想?”


    謝東聞言有一瞬間的驚訝,然後便笑了笑說道:“那挺好的,我隻能恭喜他們呀。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打算,他們暫時領先一步,我也很快就會追上的。”


    後來者居上的事情,往往也都會發生的。


    謝東說起這些的時候,很自信。


    這樣的自信,也是謝辭淵想要看到的。


    年輕人就該有這樣的自信,朝氣蓬勃,讓人看著就覺得未來是充滿無盡的希望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去古代當夫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魔女小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魔女小妖並收藏我去古代當夫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