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巧了,曹衝竟然正好迴城來了!
對於張仲景的請求,曹衝自然不會拒絕。他眼睛熠熠發亮:“印書周期挺長,而且我是外行,可能讀不懂先生的著作,不如先生留在鄴城親自督印。醫書可不比別的書,稍有謬誤可就是要出人命的大事!”
張仲景有些猶豫,畢竟他還有官職在身,這趟過來算是出差,沒有來了就不走的道理。
曹衝又細細問了張仲景如今的官職,得知隻是個不甚重要的位置,便對張仲景說道:“先生且小住幾日,我去問問父親能不能給您在鄴城這邊謀個差使,這樣您就不用走了!”
張仲景對官職是不怎麽在意的,他心裏惦記著《傷寒雜病論》的印刷,當即點頭說道:“那就勞煩公子了。”
曹衝又拉著張仲景真情實意地說了一通好話,才依依不舍地把人送走。
人一走,曹衝就坐不住了,在屋裏踱步兩圈,決定馬上去找曹操說說這事兒。
那可是醫聖啊,來都來了,肯定得把人留下!
張仲景最擅長治傷寒,這玩意通俗點來說就是流行性傳染病!
軍隊這種人多得要命的地方最怕什麽,一怕士兵嘩變,二怕傳染病!
士兵嘩變,那是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平時注意安撫就能盡量避免。
傳染病這種玩意一旦爆發,那可就是從肉體上毀滅你!
尤其是如今這種醫療水平極端落後的情況,真出現了大規模傳染病那就是一死一個準。沒見到一場大疫,建安七子就折了四個在裏頭嗎?
必須要把張仲景留下來!
曹操正在與荀議事,聽人說曹衝又來了,隻覺有些納罕:剛才不都辭別過了嗎?怎麽這麽快又去而複返?
曹操對荀說道:“我看看這小子又有什麽事。”
荀含笑點頭。
曹衝邁步進屋,見屋裏還有個荀,立即乖巧地朝他和曹操見禮。
不等曹操發問,曹衝就湊到曹操身邊說道:“父親,我發現一個人才,你能不能把他留在鄴城!”
聽曹衝這麽說,不僅曹操來了興趣,連荀都忍不住豎起耳朵聽。
曹操問道:“什麽人才?哪裏人士?”
曹衝便把張仲景的籍貫和如今的官職報給曹操,還附帶一通天花亂墜的誇讚,說張仲景要醫術有醫術,要胸懷有胸懷,不管當什麽官肯定都能造福一方百姓!
曹操沒聽說過此人,倒是荀有點印象,這不是個無論當什麽官最後都能跑去給人治病的官場奇葩嗎?
涉及官員任免,荀就不允許兒戲了,當即問道:“你把他的醫書誇得那麽好,可曾看過?”
曹衝語塞。
他忽然發現他爹和他爹身邊的人都是人精,不是他瞎誇一通就能糊弄過去的。
畢竟他們又不知道《傷寒雜病論》在醫學史上的巨大影響,更不知道張仲景後來被稱為“醫聖”,他空口無憑說好就來要官著實太魯莽了!
曹衝說道:“我還沒有看,不過若是不靠譜的話,張醫曹也不會將他引薦給我。”
曹衝知道自己有些莽撞,當即又補救般給曹操和荀講起傳染病防治的重要性。
像張仲景這種擁有豐富臨床經驗並且能將經驗總結出來的人才,絕對不能放他走!
這世上固然有不少會治病的人,但一個醫官精力再旺盛,一天下來頂多也隻能救治那麽點病患。
可這個醫官要是能經驗總結出來、毫無保留地教授給旁人,那能救的人就多了。
這是救十人百人和救千千萬萬人的區別!
要不然張仲景怎麽能被稱之為“醫聖”!
曹衝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腦兒給曹操和荀講了,接著便眼巴巴地坐在旁邊等著曹操做決斷。
曹操說道:“你且先迴去,我會看著安排。”
曹衝也不失望,聽話地跑了。
曹操見他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做起事來風風火火的,不由搖了搖頭。他轉頭問起荀關於張仲景的事。
荀把自己知曉的情況挑揀著給曹操講了:張仲景做官是真不用心,不過因為他關心百姓,時常替百姓治病,所以還挺受百姓愛戴。
反正張仲景每次考評雖沒什麽拿得出手的政績,卻都能混個中不溜的位置,放去當地方一把手都行。
曹操用人一向不拘一格,聽完荀的評價後覺得這人官當得不算差。
許多人使出吃奶的勁都不一定能把任地管好,他光憑一手醫術就能讓民心向著他,不是本領是什麽?
不管人是怎麽當官的,反正能把任地管好就是好官!
隻是光憑曹衝一張嘴還是太過草率,曹操又命人去傳張醫曹過來問話。
張醫曹聽曹操這麽快傳喚自己,心中暗驚:倉舒公子動作也太快了吧?
麵對曹操的詢問,張醫曹自然是一五一十地認真迴答,半句虛話都不敢說。
得知張仲景擅長的果真是治風寒時疫,曹操也歇了親自見見張仲景的心思。
他那頭疾可不是風寒引起的,估計這張仲景也沒什麽辦法!
曹操讓張醫曹退下,想了想曹衝那莊子的位置,笑著說道:“左右他也不想當多大的官,就讓他留下來當斥丘令好了。”
以漢朝的官製,萬戶以上大縣設縣令,萬戶以下的縣則設縣長。
縣令俸祿還挺豐厚的,幹得好能有一千石之多。
曹衝的莊子就在斥丘縣西邊。
斥丘縣這地方離鄴城不遠,人本來不夠萬戶的,曹操往曹衝莊子周遭安排了不少人,又從別處挪了些百姓過去,如今人倒是挺多了,就是管起來可能得費點功夫。
荀思量片刻,點頭說道:“主公這安排妥當,我這邊去擬個文書。”
如今曹操在朝中權勢滔天,做事可以說是說一不二,這種小事從來不放在心上。
可哪怕曹操再怎麽不把這些事看在眼裏,荀卻還是一板一眼地把手續補齊。
在荀心裏,做事最要緊的還是“名正言順”,張仲景到底是朝廷命官,該走的手續還是得走!
曹操本想讓荀別忙活了,想到荀的性情,又把話咽了迴去。
荀出身世宦之家,讀的又是聖賢之書,即便投於他門下為他出謀劃策,心裏還是有著誰都不能改變的堅持。
罷了,隨他去吧。
曹衝特地在鄴城多留了幾日,每天積極地跑去曹操麵前晃悠,還擺出一副“我不是想打聽消息我就是想盡盡孝心”的模樣。
曹操分明已經把張仲景的事安排下去,卻沒打算告訴曹衝,反而心安理得地享受氣兒子鞍前馬後的討好來。
曹丕每天看著曹衝跑去曹操那邊猛獻殷勤,忍不住問:“你怎麽還不迴莊子去?”
曹衝便把張仲景的事與曹丕說了。
“我那日太急了,沒看《傷寒雜病論》就去跟父親說起這事。”曹衝頗有些憂愁,“要是父親和師叔祖因為我的莽撞而對張先生心生不喜,那我不是好心辦壞事了嗎?所以啊,我想等父親發話再迴去。”
曹丕見他確實挺著急的,便去幫他打聽了一下。
曹丕到底比曹衝年長許多,願意給他麵子的人也多。既然曹丕問了,底下的人便直說曹操早把張仲景安排去當斥丘令了,隻是還有點手續沒走完而已!
估計曹操是看曹衝著急,覺得挺有趣,所以壓根不提!
曹丕把這事照實給曹衝講了。
曹衝聽完覺得他爹委實不地道,都把事情安排下去了,怎麽就不能跟兒子說一聲?
太奸詐了!
不愧是他爹!
曹衝立刻抓住曹丕的手,一臉感動地說道:“哥哥,還是你對我好!要不是有哥哥在,我不知還要幹著急多久!我就知道,我有天底下最好的哥哥!哥你放心,我迴去後馬上就寫文章,寫完立刻叫人刻到碑上去,絕對不會再耽擱!”
曹丕:“…………”
曹丕後悔幫他去打聽了!
第43章 【馬上搬走】
曹衝如願以償,又跑去曹操那邊埋怨了一通,說要不是二哥幫忙打聽他怕是還要巴巴地等著。
曹操沒想到兩兒子處得還挺好。他一點都沒有欺負兒子的負罪感,隻慢悠悠地笑道:“你自己沒問。”
曹衝噎住。
他這不是想委婉地打聽嗎?誰知道曹操當天就安排完了,後麵再也沒提起過這事兒!
不管怎麽說,張仲景大佬留下來了!
斥丘縣他知道,翻過莊子後那個山頭就是了,近得很,從山腳繞著走也費不了多少時間,往來非常方便!
四舍五入,那就是可以經常請張仲景過來做客,反正張仲景大佬閑著也是閑著,休沐日大可以來他們醫學院坐診。遇到疑難病例,兩位當代醫學大牛還可以進行會診!
醫術在實踐和探討中可以得到飛速提高!
曹衝美滋滋地邀張仲景一起出發,先去莊子小住兩天,等手續下來再去斥丘縣赴任。
張仲景沒想到曹衝年紀這麽小,竟真的能左右曹操的決定,短短幾日便給他換了個差使。
麵對曹衝的邀請,張仲景自是欣然應下。
不想到出發時,張仲景又被曹衝帶著的車隊驚了一下。
不是說曹衝隻是從莊子迴一趟鄴城,怎麽迴去時居然帶著這麽多糧帛?
曹衝給張仲景解釋道:“這是我三位哥哥贈予我們醫學院的,我三位哥哥都是頂好頂好的人。他們也知道亂世之中疫病多發、死傷無數,所以都希望醫學院能夠盡快培養出一批得用的醫官來!”
張仲景聽了,心中感慨不已。
曹操當初兵寡馬弱卻打贏了袁紹,除卻占了奉天子以令諸侯的先機之外,最要緊的應當是他在北地推行屯田之舉。
在此之前,北地可謂是“名都空而不居,百裏絕而無民”,連朝廷官員都有不少淒慘地餓死在家中。
曹操大力推行屯田之後,田地複耕了,糧食豐足了,民心自然就安定了。
許是因為曹操在朝中名聲不怎麽好,他這四個兒子所做之事大大出乎了張仲景的意料。
要知道即便是尋常人家也時常會因為些許私產爭得頭破血流,哪家兄弟能像這曹家兄弟一樣親近友愛?
如果曹衝知道張仲景的想法,肯定要給他現場念一首七步詩。唉,擼大貓(二哥)雖然很好玩很刺激,但也有那麽一咪咪風險!
對於張仲景的請求,曹衝自然不會拒絕。他眼睛熠熠發亮:“印書周期挺長,而且我是外行,可能讀不懂先生的著作,不如先生留在鄴城親自督印。醫書可不比別的書,稍有謬誤可就是要出人命的大事!”
張仲景有些猶豫,畢竟他還有官職在身,這趟過來算是出差,沒有來了就不走的道理。
曹衝又細細問了張仲景如今的官職,得知隻是個不甚重要的位置,便對張仲景說道:“先生且小住幾日,我去問問父親能不能給您在鄴城這邊謀個差使,這樣您就不用走了!”
張仲景對官職是不怎麽在意的,他心裏惦記著《傷寒雜病論》的印刷,當即點頭說道:“那就勞煩公子了。”
曹衝又拉著張仲景真情實意地說了一通好話,才依依不舍地把人送走。
人一走,曹衝就坐不住了,在屋裏踱步兩圈,決定馬上去找曹操說說這事兒。
那可是醫聖啊,來都來了,肯定得把人留下!
張仲景最擅長治傷寒,這玩意通俗點來說就是流行性傳染病!
軍隊這種人多得要命的地方最怕什麽,一怕士兵嘩變,二怕傳染病!
士兵嘩變,那是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平時注意安撫就能盡量避免。
傳染病這種玩意一旦爆發,那可就是從肉體上毀滅你!
尤其是如今這種醫療水平極端落後的情況,真出現了大規模傳染病那就是一死一個準。沒見到一場大疫,建安七子就折了四個在裏頭嗎?
必須要把張仲景留下來!
曹操正在與荀議事,聽人說曹衝又來了,隻覺有些納罕:剛才不都辭別過了嗎?怎麽這麽快又去而複返?
曹操對荀說道:“我看看這小子又有什麽事。”
荀含笑點頭。
曹衝邁步進屋,見屋裏還有個荀,立即乖巧地朝他和曹操見禮。
不等曹操發問,曹衝就湊到曹操身邊說道:“父親,我發現一個人才,你能不能把他留在鄴城!”
聽曹衝這麽說,不僅曹操來了興趣,連荀都忍不住豎起耳朵聽。
曹操問道:“什麽人才?哪裏人士?”
曹衝便把張仲景的籍貫和如今的官職報給曹操,還附帶一通天花亂墜的誇讚,說張仲景要醫術有醫術,要胸懷有胸懷,不管當什麽官肯定都能造福一方百姓!
曹操沒聽說過此人,倒是荀有點印象,這不是個無論當什麽官最後都能跑去給人治病的官場奇葩嗎?
涉及官員任免,荀就不允許兒戲了,當即問道:“你把他的醫書誇得那麽好,可曾看過?”
曹衝語塞。
他忽然發現他爹和他爹身邊的人都是人精,不是他瞎誇一通就能糊弄過去的。
畢竟他們又不知道《傷寒雜病論》在醫學史上的巨大影響,更不知道張仲景後來被稱為“醫聖”,他空口無憑說好就來要官著實太魯莽了!
曹衝說道:“我還沒有看,不過若是不靠譜的話,張醫曹也不會將他引薦給我。”
曹衝知道自己有些莽撞,當即又補救般給曹操和荀講起傳染病防治的重要性。
像張仲景這種擁有豐富臨床經驗並且能將經驗總結出來的人才,絕對不能放他走!
這世上固然有不少會治病的人,但一個醫官精力再旺盛,一天下來頂多也隻能救治那麽點病患。
可這個醫官要是能經驗總結出來、毫無保留地教授給旁人,那能救的人就多了。
這是救十人百人和救千千萬萬人的區別!
要不然張仲景怎麽能被稱之為“醫聖”!
曹衝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腦兒給曹操和荀講了,接著便眼巴巴地坐在旁邊等著曹操做決斷。
曹操說道:“你且先迴去,我會看著安排。”
曹衝也不失望,聽話地跑了。
曹操見他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做起事來風風火火的,不由搖了搖頭。他轉頭問起荀關於張仲景的事。
荀把自己知曉的情況挑揀著給曹操講了:張仲景做官是真不用心,不過因為他關心百姓,時常替百姓治病,所以還挺受百姓愛戴。
反正張仲景每次考評雖沒什麽拿得出手的政績,卻都能混個中不溜的位置,放去當地方一把手都行。
曹操用人一向不拘一格,聽完荀的評價後覺得這人官當得不算差。
許多人使出吃奶的勁都不一定能把任地管好,他光憑一手醫術就能讓民心向著他,不是本領是什麽?
不管人是怎麽當官的,反正能把任地管好就是好官!
隻是光憑曹衝一張嘴還是太過草率,曹操又命人去傳張醫曹過來問話。
張醫曹聽曹操這麽快傳喚自己,心中暗驚:倉舒公子動作也太快了吧?
麵對曹操的詢問,張醫曹自然是一五一十地認真迴答,半句虛話都不敢說。
得知張仲景擅長的果真是治風寒時疫,曹操也歇了親自見見張仲景的心思。
他那頭疾可不是風寒引起的,估計這張仲景也沒什麽辦法!
曹操讓張醫曹退下,想了想曹衝那莊子的位置,笑著說道:“左右他也不想當多大的官,就讓他留下來當斥丘令好了。”
以漢朝的官製,萬戶以上大縣設縣令,萬戶以下的縣則設縣長。
縣令俸祿還挺豐厚的,幹得好能有一千石之多。
曹衝的莊子就在斥丘縣西邊。
斥丘縣這地方離鄴城不遠,人本來不夠萬戶的,曹操往曹衝莊子周遭安排了不少人,又從別處挪了些百姓過去,如今人倒是挺多了,就是管起來可能得費點功夫。
荀思量片刻,點頭說道:“主公這安排妥當,我這邊去擬個文書。”
如今曹操在朝中權勢滔天,做事可以說是說一不二,這種小事從來不放在心上。
可哪怕曹操再怎麽不把這些事看在眼裏,荀卻還是一板一眼地把手續補齊。
在荀心裏,做事最要緊的還是“名正言順”,張仲景到底是朝廷命官,該走的手續還是得走!
曹操本想讓荀別忙活了,想到荀的性情,又把話咽了迴去。
荀出身世宦之家,讀的又是聖賢之書,即便投於他門下為他出謀劃策,心裏還是有著誰都不能改變的堅持。
罷了,隨他去吧。
曹衝特地在鄴城多留了幾日,每天積極地跑去曹操麵前晃悠,還擺出一副“我不是想打聽消息我就是想盡盡孝心”的模樣。
曹操分明已經把張仲景的事安排下去,卻沒打算告訴曹衝,反而心安理得地享受氣兒子鞍前馬後的討好來。
曹丕每天看著曹衝跑去曹操那邊猛獻殷勤,忍不住問:“你怎麽還不迴莊子去?”
曹衝便把張仲景的事與曹丕說了。
“我那日太急了,沒看《傷寒雜病論》就去跟父親說起這事。”曹衝頗有些憂愁,“要是父親和師叔祖因為我的莽撞而對張先生心生不喜,那我不是好心辦壞事了嗎?所以啊,我想等父親發話再迴去。”
曹丕見他確實挺著急的,便去幫他打聽了一下。
曹丕到底比曹衝年長許多,願意給他麵子的人也多。既然曹丕問了,底下的人便直說曹操早把張仲景安排去當斥丘令了,隻是還有點手續沒走完而已!
估計曹操是看曹衝著急,覺得挺有趣,所以壓根不提!
曹丕把這事照實給曹衝講了。
曹衝聽完覺得他爹委實不地道,都把事情安排下去了,怎麽就不能跟兒子說一聲?
太奸詐了!
不愧是他爹!
曹衝立刻抓住曹丕的手,一臉感動地說道:“哥哥,還是你對我好!要不是有哥哥在,我不知還要幹著急多久!我就知道,我有天底下最好的哥哥!哥你放心,我迴去後馬上就寫文章,寫完立刻叫人刻到碑上去,絕對不會再耽擱!”
曹丕:“…………”
曹丕後悔幫他去打聽了!
第43章 【馬上搬走】
曹衝如願以償,又跑去曹操那邊埋怨了一通,說要不是二哥幫忙打聽他怕是還要巴巴地等著。
曹操沒想到兩兒子處得還挺好。他一點都沒有欺負兒子的負罪感,隻慢悠悠地笑道:“你自己沒問。”
曹衝噎住。
他這不是想委婉地打聽嗎?誰知道曹操當天就安排完了,後麵再也沒提起過這事兒!
不管怎麽說,張仲景大佬留下來了!
斥丘縣他知道,翻過莊子後那個山頭就是了,近得很,從山腳繞著走也費不了多少時間,往來非常方便!
四舍五入,那就是可以經常請張仲景過來做客,反正張仲景大佬閑著也是閑著,休沐日大可以來他們醫學院坐診。遇到疑難病例,兩位當代醫學大牛還可以進行會診!
醫術在實踐和探討中可以得到飛速提高!
曹衝美滋滋地邀張仲景一起出發,先去莊子小住兩天,等手續下來再去斥丘縣赴任。
張仲景沒想到曹衝年紀這麽小,竟真的能左右曹操的決定,短短幾日便給他換了個差使。
麵對曹衝的邀請,張仲景自是欣然應下。
不想到出發時,張仲景又被曹衝帶著的車隊驚了一下。
不是說曹衝隻是從莊子迴一趟鄴城,怎麽迴去時居然帶著這麽多糧帛?
曹衝給張仲景解釋道:“這是我三位哥哥贈予我們醫學院的,我三位哥哥都是頂好頂好的人。他們也知道亂世之中疫病多發、死傷無數,所以都希望醫學院能夠盡快培養出一批得用的醫官來!”
張仲景聽了,心中感慨不已。
曹操當初兵寡馬弱卻打贏了袁紹,除卻占了奉天子以令諸侯的先機之外,最要緊的應當是他在北地推行屯田之舉。
在此之前,北地可謂是“名都空而不居,百裏絕而無民”,連朝廷官員都有不少淒慘地餓死在家中。
曹操大力推行屯田之後,田地複耕了,糧食豐足了,民心自然就安定了。
許是因為曹操在朝中名聲不怎麽好,他這四個兒子所做之事大大出乎了張仲景的意料。
要知道即便是尋常人家也時常會因為些許私產爭得頭破血流,哪家兄弟能像這曹家兄弟一樣親近友愛?
如果曹衝知道張仲景的想法,肯定要給他現場念一首七步詩。唉,擼大貓(二哥)雖然很好玩很刺激,但也有那麽一咪咪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