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心裏還在消化曹衝剛才的種種提議,冷不丁瞧見曹衝從旁邊冒了出來,下意識便接了話:“父親不是讓奉孝先生幫你留意了?”
曹衝說道:“那不能算幫我留意的,那是為朝廷、為百姓關注的民生問題,茶葉不算在其中,茶葉就是我自己想喝!”
曹丕沒好氣地說道:“你自己想喝,你自己到荊州找去!”
曹衝唉聲歎氣地直搖頭:“平日裏我找到什麽好吃的好喝的,總第一個給哥哥你送去。現在弟弟隻是想讓哥哥你幫個小忙,你卻連這都不肯幫,真是太讓人傷心了!要是換成我去荊州的話莫說是些許茶葉了,就算哥哥你想要那邊的金山銀山,我也給哥哥你搬迴來!唉,世情薄,人情惡,我早該知道的啊!”
曹丕:“…………”
曹丕想找塊布堵住他的嘴。
曹彰可不知道曹衝有擼大貓(二哥)的愛好,而且還每次都有驚無險的擼成功。他聽了曹衝的話便不合時宜地在旁邊插嘴:“二哥手頭事情那麽多,哪有功夫幫你找茶葉,迴頭我幫你找人問問。”
曹丕涼涼地看了曹彰一眼。
曹彰愣了愣,不太明白自己說錯了什麽話。二哥不是不樂意幫倉舒找嗎?
曹衝樂得不行。他笑眯眯地說道:“那就勞煩三哥了!”
曹丕冷哼一聲,決定不搭理這兩個糟心弟弟,改為與曹植說話去!
一行人說說笑笑,又在水師營地裏用了頓飯才散去。
曹衝跟著荀攸在半路上與曹操等人辭別,繼續迴莊子裏貓著去。曹操叮囑荀攸安心休養,多吃點飯,學學郭嘉,瘦瘦地去,圓圓地迴,療養效果多明顯是不?
荀攸聽了十分感動,並在心裏決定繼續當個自律的人,絕不能像郭嘉那樣輕易把自己吃胖。
郭嘉:“…………”
什麽叫“瘦瘦地去,圓圓地迴”?
郭嘉覺得這個主公不能要了,要不換一個吧!
好在荀攸休假,接下來郭嘉的工作量多了不少,每天忙忙碌碌的,倒是沒什麽時間關心胖瘦的事。
曹衝這邊也挺忙,先是要把春耕事宜安排妥當,他雖有徐幹幫忙,莊戶們又很配合,還是好生忙活了一段時間。
接著就是醫學院招生的事,早前曹衝已經托曹丕、曹植介紹了批學徒,這會兒醫學院要開了,華佗便讓曹衝陪著一起挑選學生。
其實自從曹衝著手籌建醫學院並表示要幫忙刊印醫書,華佗就寫信把他兩個親傳弟子喊來幫忙,隻是他兩個弟子目前都還在路上,隻得讓曹衝一起來掌掌眼。
華佗在曹衝身邊待了將近一年,對曹衝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選人和用人的眼光。
曹衝這莊子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經過大半年的經營和發展已經跟個小型村莊差不多了。
一般而言人多的地方往往容易起紛爭,可莊子裏的產業一天天地增加,曹衝安排下去的人卻無一不適合,從來沒鬧出過什麽齟齬來!
曹衝所建立的學堂,更是在短短半年之內就教出了一批很不錯的學生苗子!
不僅如此,曹衝還不時讓徐幹他們給莊戶們開課,有時是教他們認識些常用字,有時則是傳授他們一些農業生產上的技術與技巧!
可以說就在這短短大半年之內,所有莊戶看起來都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他們剛到莊子時是一群無依無靠的孤兒寡母、老弱傷殘,如今卻家家戶戶吃飽穿暖、怡然耕讀,光看每個莊戶的氣色便知道他們這日子過得與從前的區別有多大!
天底下手頭有錢有糧的人絕不止曹衝一個,華佗卻沒在任何一個地方看見過這樣的莊子!
許多人即便有再多的田、再多的糧、再多的錢帛,也不會感到滿足,更不會想著讓底下的人過上更好的日子。他們往往隻會想,這些家夥瞧著還有餘力,不如讓這些家夥再上繳多點糧帛!
人的貪欲是個無底洞,很多人即便擁有得再多也不會感到滿足,他們想要的永遠是“更多”“更好”。
華佗也很清楚,在亂世之中這種想要“更多”“更好”的人興許才能活得長久,太過天真良善反而死得很快。
隻是現在這樣的生活讓他喜歡得很。
哪怕這種安穩生活隻能維持個三五年,也足夠他把醫書整理完刊行天下;若是能維持個十年,他興許就能按照曹衝的規劃將一大批醫學生培養到出師水平;若是僥幸能維持個二十年,他們培養出來的醫官說不準醫盡天下人!
哪怕明知道曹衝畫的餅未必能實現,華佗還是忍不住動了心。倘若能把這件事踏踏實實地做好,何愁不能名留青史!
他都這把年紀了,想要在仕途上或者文學上再有什麽突破怕是不容易,還是好好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比較好!
華佗力邀曹衝來陪他篩選學生,曹衝自然不會拒絕。他又跟著華佗忙活了幾日,剔除幾個明顯不適合學醫的,其餘全都照單全收!
醫學院一下子被新生填滿了。
曹衝十分滿足,又備上謝禮迴鄴城向曹丕、曹植道謝。要是沒有他們介紹人選,他還真不知道該到哪兒招生去!
曹丕收下了謝禮,又問他往醫學院砸了這麽多錢手頭還撐不撐得住。
曹衝兩眼一亮,滿臉期待地說道:“哥哥還要給醫學院投錢嗎?這怎麽好意思!這怎麽好意思?哥哥無論如何都想給的話,我會在醫學院給哥哥立個碑,讓所有醫學生都記住哥哥的慷慨解囊!”
曹丕:“…………”
曹丕試圖阻止:“隻是供你周轉一下,別立什麽碑。”
曹衝態度堅定:“要的要的,做了好事怎麽能不讓人知道,到時哥哥的名字刻在碑文上,風吹雨打都磨不掉!哥哥你想想看,後世之人每次吃藥紮針,都會想起我們兄弟倆曾經合力創辦這麽一家醫學院!我們兄弟倆有多齊心,千百年以後都有人知道!”
曹丕想到曹衝那手惡心人水平極高的“好文章”,頭皮有些發麻。他說道:“這麽好的事,不如叫上你三哥和四哥。”
萬一曹衝說的事真的成真了,他絕對不允許隻有自己一個人出現在那種文章裏頭!
曹衝搖著頭說:“哥哥你是主動要投錢的,三哥和四哥又沒這個打算,我怎麽好意思跟他們開口?”
曹丕說道:“我這就讓人把他們喊過來,幫你問問他們的想法。”
曹衝一臉乖巧:“我都聽哥哥的!”
曹丕:“…………”
曹丕總覺得吧,這小子說不準是故意的。
曹彰和曹植很快過來了,聽曹丕說了給醫學院投錢的事,二話不說就響應:“既然二哥要投錢,我們自然也要投。兄弟之間相互幫扶是應該的!”
曹衝沒想到迴來一趟還能白撿三份投資,心裏美滋滋的。
都迴鄴城了,曹衝自然得去他爹麵前打個卡,曹衝屁顛屁顛跑過去求見曹操,一坐下就把他三個哥哥狠狠地誇了一通,說個個哥哥都特別好,天底下再沒有像他們哥幾個感情這麽好的兄弟了!
曹操說道:“不就給你投幾個錢,看把你樂成什麽樣?怎麽?你兜裏還能缺錢?”
別以為他不知道,這小子光是給軍屯賣糧種就從他這弄了不少錢!
更別說這小子還攛掇他二哥幫他賣西施醬,直接把價喊到天上去!
曹衝說道:“那不一樣,我的是我的,哥哥們的是哥哥們的,這是哥哥們的心意啊!”
曹操見曹衝一臉“爹你不懂”的表情,懶得說他什麽,讓他自己玩兒去。
曹衝樂滋滋地把相熟的人挨個打完卡,正要辭別環夫人迴莊子去,便聽許六來報說張醫曹想見他一麵。
張醫曹,老熟人了,曹衝對這位老醫官還是很敬重的,二話不說讓許六把他請進來。
曹衝自己也起身相迎,口中說道:“張醫曹,您怎麽過來了?”
他說完才發現張醫曹還旁邊還站著另一個人,對方約莫五十多歲,身材頎長,精神矍鑠,目光奕奕有神,不見絲毫老態。
曹衝奇道:“這位是?”
張醫曹笑道:“此乃我家中遠親,名為張機,此次前來是有一事想與公子相商。”
曹衝邀他們入內,相對而坐,又親自給他們倒了兩杯大麥茶,才問道:“張先生也是醫官麽?”
張機笑道:“算是,祖上當過官,張某也蒙祖蔭得了閑差,輾轉各地任職,沒什麽了不得的功績,倒是見識了不少病例。”
曹衝問道:“不知先生尋我何事?”
張機說道:“張某自出生起經曆了許多場大疫,家人便有不少是因病去世的,一直為此痛心不已,因此潛心學醫,想要攻克傷寒雜病。最近張某聽叔父說起公子有一法可以印刷醫書,特地托叔父求見公子,就是想看看公子能不能幫忙把張某集畢生所學、所見著成的醫書刊印成冊。”
曹衝越聽越覺得這個經曆有點耳熟,忍不住追問:“先生所著的醫書叫什麽?”
張機據實以告:“《傷寒雜病論》。”
曹衝:!!!!!
第42章 【太奸詐了】
《傷寒雜病論》!!!
曹衝不是學醫的,可也知道《傷寒雜病論》是中醫理論基石之一!
由於戰亂原因,流傳到後世的《傷寒雜病論》散失了不少,到北宋才被校訂出版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論》兩本書,前者主要講傷寒理論與治法,後者講的則是雜病相關!
後世有人將《傷寒雜病論》稱之為“眾方之祖”,可見這本書的重要性。
所謂的傷寒,就是各種外感熱病的統稱。
這時代的人不知道什麽病原體,隻把它們統一稱之為“外邪”,外邪入體引起發熱,便是傷寒的主要表現。
東漢末年,由於天寒、饑荒、戰亂等等原因,爆發過許多次大大小小的傳染病,也就是時人所說的“大疫”。
華佗和張機(張仲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成長起來的。
尤其是張仲景,他親身經曆過許多次大疫,親眼看著親人一個個死去,對於攻克傷寒這個課題十分執著,每到一地都會關心當地有沒有疫情發生。
一旦發現有那樣的苗頭,他就會二話不說撲到上麵去潛行研究救治藥方!
都說亂世出英雄,其實名醫也一樣。
醫學是一門經驗科學,雖說不能單純用“唯手熟爾”來概括,但臨床經驗多了,醫術確實會大大提升。
比方說川渝醫生治肛腸、青島醫生治痛風、雲南醫生治食用菌中毒,全都是個中好手!
曹衝沒想到天上能掉下個張仲景來。他激動地抓住張仲景的手,說道:“原來是仲景先生!”
張仲景一愣,沒想到曹衝還能報上自己的字。他點頭說道:“在下確實字仲景,沒想到公子竟會知曉。”
曹衝當然知道,他太知道了,雖說他不學醫,可中國人哪有不知道醫聖張仲景的。
這才是真正的如雷貫耳!
曹衝仗著張仲景不會找華佗對質,張口就胡扯說是從華佗那聽說過張仲景。
他倆可都是當世名醫,老家還離得挺近,一個河南一個安徽,聽說過彼此是多正常的事啊!
張仲景聽了也沒懷疑,他也是聽說過華佗的,當初聽說華佗成了曹操的私人醫官他還挺惋惜,覺得華佗的醫術可以救治許多百姓。
不過這次他到鄴城來,卻從張醫曹口裏聽到華佗如今的際遇:華佗現在不用給曹操治病了,而是跟著曹操的兒子曹衝。
張仲景依稀聽說過這位小神童,再細問,才知曹衝準備為華佗做什麽事。
怪不得華佗願意跟著他幹!
張仲景之所以悉心著書,就是希望自己總結出來的理論和藥方可以推而廣之,救治更多百姓!
所以聽說曹衝能以極低的成本印刷醫書,張仲景便顧不得唐不唐突,豁出臉去請張醫曹幫自己引薦。
曹衝說道:“那不能算幫我留意的,那是為朝廷、為百姓關注的民生問題,茶葉不算在其中,茶葉就是我自己想喝!”
曹丕沒好氣地說道:“你自己想喝,你自己到荊州找去!”
曹衝唉聲歎氣地直搖頭:“平日裏我找到什麽好吃的好喝的,總第一個給哥哥你送去。現在弟弟隻是想讓哥哥你幫個小忙,你卻連這都不肯幫,真是太讓人傷心了!要是換成我去荊州的話莫說是些許茶葉了,就算哥哥你想要那邊的金山銀山,我也給哥哥你搬迴來!唉,世情薄,人情惡,我早該知道的啊!”
曹丕:“…………”
曹丕想找塊布堵住他的嘴。
曹彰可不知道曹衝有擼大貓(二哥)的愛好,而且還每次都有驚無險的擼成功。他聽了曹衝的話便不合時宜地在旁邊插嘴:“二哥手頭事情那麽多,哪有功夫幫你找茶葉,迴頭我幫你找人問問。”
曹丕涼涼地看了曹彰一眼。
曹彰愣了愣,不太明白自己說錯了什麽話。二哥不是不樂意幫倉舒找嗎?
曹衝樂得不行。他笑眯眯地說道:“那就勞煩三哥了!”
曹丕冷哼一聲,決定不搭理這兩個糟心弟弟,改為與曹植說話去!
一行人說說笑笑,又在水師營地裏用了頓飯才散去。
曹衝跟著荀攸在半路上與曹操等人辭別,繼續迴莊子裏貓著去。曹操叮囑荀攸安心休養,多吃點飯,學學郭嘉,瘦瘦地去,圓圓地迴,療養效果多明顯是不?
荀攸聽了十分感動,並在心裏決定繼續當個自律的人,絕不能像郭嘉那樣輕易把自己吃胖。
郭嘉:“…………”
什麽叫“瘦瘦地去,圓圓地迴”?
郭嘉覺得這個主公不能要了,要不換一個吧!
好在荀攸休假,接下來郭嘉的工作量多了不少,每天忙忙碌碌的,倒是沒什麽時間關心胖瘦的事。
曹衝這邊也挺忙,先是要把春耕事宜安排妥當,他雖有徐幹幫忙,莊戶們又很配合,還是好生忙活了一段時間。
接著就是醫學院招生的事,早前曹衝已經托曹丕、曹植介紹了批學徒,這會兒醫學院要開了,華佗便讓曹衝陪著一起挑選學生。
其實自從曹衝著手籌建醫學院並表示要幫忙刊印醫書,華佗就寫信把他兩個親傳弟子喊來幫忙,隻是他兩個弟子目前都還在路上,隻得讓曹衝一起來掌掌眼。
華佗在曹衝身邊待了將近一年,對曹衝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選人和用人的眼光。
曹衝這莊子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經過大半年的經營和發展已經跟個小型村莊差不多了。
一般而言人多的地方往往容易起紛爭,可莊子裏的產業一天天地增加,曹衝安排下去的人卻無一不適合,從來沒鬧出過什麽齟齬來!
曹衝所建立的學堂,更是在短短半年之內就教出了一批很不錯的學生苗子!
不僅如此,曹衝還不時讓徐幹他們給莊戶們開課,有時是教他們認識些常用字,有時則是傳授他們一些農業生產上的技術與技巧!
可以說就在這短短大半年之內,所有莊戶看起來都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他們剛到莊子時是一群無依無靠的孤兒寡母、老弱傷殘,如今卻家家戶戶吃飽穿暖、怡然耕讀,光看每個莊戶的氣色便知道他們這日子過得與從前的區別有多大!
天底下手頭有錢有糧的人絕不止曹衝一個,華佗卻沒在任何一個地方看見過這樣的莊子!
許多人即便有再多的田、再多的糧、再多的錢帛,也不會感到滿足,更不會想著讓底下的人過上更好的日子。他們往往隻會想,這些家夥瞧著還有餘力,不如讓這些家夥再上繳多點糧帛!
人的貪欲是個無底洞,很多人即便擁有得再多也不會感到滿足,他們想要的永遠是“更多”“更好”。
華佗也很清楚,在亂世之中這種想要“更多”“更好”的人興許才能活得長久,太過天真良善反而死得很快。
隻是現在這樣的生活讓他喜歡得很。
哪怕這種安穩生活隻能維持個三五年,也足夠他把醫書整理完刊行天下;若是能維持個十年,他興許就能按照曹衝的規劃將一大批醫學生培養到出師水平;若是僥幸能維持個二十年,他們培養出來的醫官說不準醫盡天下人!
哪怕明知道曹衝畫的餅未必能實現,華佗還是忍不住動了心。倘若能把這件事踏踏實實地做好,何愁不能名留青史!
他都這把年紀了,想要在仕途上或者文學上再有什麽突破怕是不容易,還是好好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比較好!
華佗力邀曹衝來陪他篩選學生,曹衝自然不會拒絕。他又跟著華佗忙活了幾日,剔除幾個明顯不適合學醫的,其餘全都照單全收!
醫學院一下子被新生填滿了。
曹衝十分滿足,又備上謝禮迴鄴城向曹丕、曹植道謝。要是沒有他們介紹人選,他還真不知道該到哪兒招生去!
曹丕收下了謝禮,又問他往醫學院砸了這麽多錢手頭還撐不撐得住。
曹衝兩眼一亮,滿臉期待地說道:“哥哥還要給醫學院投錢嗎?這怎麽好意思!這怎麽好意思?哥哥無論如何都想給的話,我會在醫學院給哥哥立個碑,讓所有醫學生都記住哥哥的慷慨解囊!”
曹丕:“…………”
曹丕試圖阻止:“隻是供你周轉一下,別立什麽碑。”
曹衝態度堅定:“要的要的,做了好事怎麽能不讓人知道,到時哥哥的名字刻在碑文上,風吹雨打都磨不掉!哥哥你想想看,後世之人每次吃藥紮針,都會想起我們兄弟倆曾經合力創辦這麽一家醫學院!我們兄弟倆有多齊心,千百年以後都有人知道!”
曹丕想到曹衝那手惡心人水平極高的“好文章”,頭皮有些發麻。他說道:“這麽好的事,不如叫上你三哥和四哥。”
萬一曹衝說的事真的成真了,他絕對不允許隻有自己一個人出現在那種文章裏頭!
曹衝搖著頭說:“哥哥你是主動要投錢的,三哥和四哥又沒這個打算,我怎麽好意思跟他們開口?”
曹丕說道:“我這就讓人把他們喊過來,幫你問問他們的想法。”
曹衝一臉乖巧:“我都聽哥哥的!”
曹丕:“…………”
曹丕總覺得吧,這小子說不準是故意的。
曹彰和曹植很快過來了,聽曹丕說了給醫學院投錢的事,二話不說就響應:“既然二哥要投錢,我們自然也要投。兄弟之間相互幫扶是應該的!”
曹衝沒想到迴來一趟還能白撿三份投資,心裏美滋滋的。
都迴鄴城了,曹衝自然得去他爹麵前打個卡,曹衝屁顛屁顛跑過去求見曹操,一坐下就把他三個哥哥狠狠地誇了一通,說個個哥哥都特別好,天底下再沒有像他們哥幾個感情這麽好的兄弟了!
曹操說道:“不就給你投幾個錢,看把你樂成什麽樣?怎麽?你兜裏還能缺錢?”
別以為他不知道,這小子光是給軍屯賣糧種就從他這弄了不少錢!
更別說這小子還攛掇他二哥幫他賣西施醬,直接把價喊到天上去!
曹衝說道:“那不一樣,我的是我的,哥哥們的是哥哥們的,這是哥哥們的心意啊!”
曹操見曹衝一臉“爹你不懂”的表情,懶得說他什麽,讓他自己玩兒去。
曹衝樂滋滋地把相熟的人挨個打完卡,正要辭別環夫人迴莊子去,便聽許六來報說張醫曹想見他一麵。
張醫曹,老熟人了,曹衝對這位老醫官還是很敬重的,二話不說讓許六把他請進來。
曹衝自己也起身相迎,口中說道:“張醫曹,您怎麽過來了?”
他說完才發現張醫曹還旁邊還站著另一個人,對方約莫五十多歲,身材頎長,精神矍鑠,目光奕奕有神,不見絲毫老態。
曹衝奇道:“這位是?”
張醫曹笑道:“此乃我家中遠親,名為張機,此次前來是有一事想與公子相商。”
曹衝邀他們入內,相對而坐,又親自給他們倒了兩杯大麥茶,才問道:“張先生也是醫官麽?”
張機笑道:“算是,祖上當過官,張某也蒙祖蔭得了閑差,輾轉各地任職,沒什麽了不得的功績,倒是見識了不少病例。”
曹衝問道:“不知先生尋我何事?”
張機說道:“張某自出生起經曆了許多場大疫,家人便有不少是因病去世的,一直為此痛心不已,因此潛心學醫,想要攻克傷寒雜病。最近張某聽叔父說起公子有一法可以印刷醫書,特地托叔父求見公子,就是想看看公子能不能幫忙把張某集畢生所學、所見著成的醫書刊印成冊。”
曹衝越聽越覺得這個經曆有點耳熟,忍不住追問:“先生所著的醫書叫什麽?”
張機據實以告:“《傷寒雜病論》。”
曹衝:!!!!!
第42章 【太奸詐了】
《傷寒雜病論》!!!
曹衝不是學醫的,可也知道《傷寒雜病論》是中醫理論基石之一!
由於戰亂原因,流傳到後世的《傷寒雜病論》散失了不少,到北宋才被校訂出版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論》兩本書,前者主要講傷寒理論與治法,後者講的則是雜病相關!
後世有人將《傷寒雜病論》稱之為“眾方之祖”,可見這本書的重要性。
所謂的傷寒,就是各種外感熱病的統稱。
這時代的人不知道什麽病原體,隻把它們統一稱之為“外邪”,外邪入體引起發熱,便是傷寒的主要表現。
東漢末年,由於天寒、饑荒、戰亂等等原因,爆發過許多次大大小小的傳染病,也就是時人所說的“大疫”。
華佗和張機(張仲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成長起來的。
尤其是張仲景,他親身經曆過許多次大疫,親眼看著親人一個個死去,對於攻克傷寒這個課題十分執著,每到一地都會關心當地有沒有疫情發生。
一旦發現有那樣的苗頭,他就會二話不說撲到上麵去潛行研究救治藥方!
都說亂世出英雄,其實名醫也一樣。
醫學是一門經驗科學,雖說不能單純用“唯手熟爾”來概括,但臨床經驗多了,醫術確實會大大提升。
比方說川渝醫生治肛腸、青島醫生治痛風、雲南醫生治食用菌中毒,全都是個中好手!
曹衝沒想到天上能掉下個張仲景來。他激動地抓住張仲景的手,說道:“原來是仲景先生!”
張仲景一愣,沒想到曹衝還能報上自己的字。他點頭說道:“在下確實字仲景,沒想到公子竟會知曉。”
曹衝當然知道,他太知道了,雖說他不學醫,可中國人哪有不知道醫聖張仲景的。
這才是真正的如雷貫耳!
曹衝仗著張仲景不會找華佗對質,張口就胡扯說是從華佗那聽說過張仲景。
他倆可都是當世名醫,老家還離得挺近,一個河南一個安徽,聽說過彼此是多正常的事啊!
張仲景聽了也沒懷疑,他也是聽說過華佗的,當初聽說華佗成了曹操的私人醫官他還挺惋惜,覺得華佗的醫術可以救治許多百姓。
不過這次他到鄴城來,卻從張醫曹口裏聽到華佗如今的際遇:華佗現在不用給曹操治病了,而是跟著曹操的兒子曹衝。
張仲景依稀聽說過這位小神童,再細問,才知曹衝準備為華佗做什麽事。
怪不得華佗願意跟著他幹!
張仲景之所以悉心著書,就是希望自己總結出來的理論和藥方可以推而廣之,救治更多百姓!
所以聽說曹衝能以極低的成本印刷醫書,張仲景便顧不得唐不唐突,豁出臉去請張醫曹幫自己引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