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時一刻,閱兵正式開始。
演武場中央兩丈高的青銅大鍾接連發出九聲連綿不絕的巨因之聲,向整個西涼宣告這個消息。
今年閱兵較之往年雖然意味深長,但是流程之上並未有多大不同,鳴鍾代表閱兵開始,第九聲完成之後,軍營外門打開,允許前來觀禮之人眾到內門附近觀看。
顧仙佛不是第一次在軍營閱兵,今年來觀禮的人數雖眾,但有一部分是來過一兩次的老人,再者說大部分人都已經在門外侯了許久,彼此之間早已通過消息,絕大多數人對於觀禮的規矩還是爛熟於心。
三丈高的硬木鐵門緩緩打開以後,圍觀人眾不管地位高低,俱都按照次序湧入軍營內,也有幾個不懂規矩之武夫仗著自己身懷幾分功夫便拔地而起,但是剛剛離地一尺不到便有一根精鐵弩箭擦著頭皮飛過,這幾個不講規矩的武夫鬧了個大笑話,嚇出一生冷汗之後再身旁之人的哄笑聲中也就灰頭土臉的跟著隊伍前行。
隨著人流緩緩前行,這閱兵第一步也就同時展開。
演武場中央,布著一麵略顯破舊的大鼓,這大鼓沒有別的特點,就是大,大到足有半間房屋大小,用來擂鼓的鼓槌隻有一支,那便是標配的西涼龍槍。
有一前秦便苟活下來的司禮內寺今年已經八十有餘,以前每逢這等盛事都是由他主持今日也不例外,隻見這名滿臉褶子的老內寺在兩名小廝的攙扶下晃晃悠悠來到大鼓麵前。
那裏的香案之上,早就有下人擺好“三祭”的犧牲用品,前秦老內寺對此早已經輕車熟路,先是跪倒在地,然後碎碎念了一些佶屈聱牙的先秦祭祀典籍,最後才站起身朗聲道:“恭請王爺上頭香。”
這老內寺走路都需要人扶著,但是嗓門卻著實驚人,第一次來參加閱兵的不少人眾都被這老內寺的大嗓門嚇了一跳。
長安有天子儀仗,演武場旁自然也有西涼王儀仗,九十人同時跪倒在地,齊聲喊道:“恭請王爺上頭香!”
這時,早有一名精挑細選出來的甲士捧著一支三尺有餘嬰兒手臂粗細的香跑到觀禮台上在顧仙佛身側跪倒,顧仙佛接過慕容長青遞過來的火折子,輕輕把這支頭香點燃。
那名甲士一刻也不停歇,捧著被顧仙佛點燃的頭香健步如飛,數息之間便送到了那名老內寺手裏,老內寺接過頭香抵在額前恭恭敬敬拜了三拜,這才把頭香插到香爐之中。
遠處青銅大鍾傳來三聲長音,宣布“三祭”禮成。
老內寺調整身形,衝觀禮台上的顧仙佛躬身道:“恭請王爺擂響西涼戰鼓!”
霎時間,所有人的目光便都投向觀禮台。
顧仙佛經曆了多少大風大浪,鎮定自若地向前走了兩步,憑欄而望,借著顧煙悄無聲息渡過來的一絲內勁把聲音傳遍三軍:“此次殺春,本王心潮澎湃,觀我西涼兒郎,各個驍勇;看我西涼百姓,莫不勤懇。或許有些話,各位已經聽過,但本王還要借著這個機會,再與大家講一遍,我西涼近十萬兒郎,有騎兵,有步兵,有弓手,還有軍需、火頭軍等十餘個後勤兵種,不論你們是什麽兵種,隻要入了西涼軍,那便是袍澤,那便是兄弟。何為袍澤?‘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便是袍澤,戰場之上我替你擋刀,你替我收屍那也是袍澤。列位,咱們西涼窮,但是咱誌不短,隻要咱腰間配的是西涼刀,那麽這兩個肩膀上,扛著的就是咱西涼的這方土地,西涼百姓供我們吃穿,大乾國庫給我們發著餉銀,那我們便‘生是大乾人,死是西涼魂’,本王知道,在場列位,包括遠在邊關、定陽、青木兩郡的,隨便一個拎出來,都是響當當的漢子,本王可以再次,向皇天後土、列祖列宗立誓,隻要大家一日手拿西涼刀,那麽西涼這方土地,便永遠不會負你們!此誓此言,天地共鑒,鬼神共聽之!”
顧仙佛拔出腰間西涼刀,用盡全身力氣嘶吼出四個字:“赳赳老乾!”
西涼軍大本營內三軍所有甲士同時出刀,在西涼軍營之中形成一片亮灼灼白森森的“刀林”,四萬餘把西涼刀斜指天際,拔刀之音整齊利落宛若一人,就是這聲音太大足以傳遍方圓百丈。
三軍之音混居在一處宛若天雷滾滾:
“共赴國難!”
顧仙佛放聲長笑,把手裏西涼刀往麵前欄杆上狠狠一插,這把身經百戰的一代西涼刀輕易插入硬木三分之一長度,顧仙佛豪爽道:“還是老規矩,本王佩刀放這兒了,誰有本事,盡管拿去!往年都是本王擂鼓,近幾日本王身體抱恙,便由本王胞弟替本王擂鼓,以助列位刀戈興!”
說著,顧仙佛把手離開刀柄,下麵甲士也不用長官命令,齊刷刷收刀入鞘。
圍觀之人這才從方才那種震撼與心悸之中迴過神來,輕輕出了一口氣卻又不敢太大聲。
顧煙朝著顧仙佛輕輕點頭,右腳輕輕一點觀禮台,圍觀所有人眾之見一襲風流倜儻的白衣從觀禮台上淩空而飛渡,過了片刻功夫過後,便輕飄飄落在那大鼓之前鐵架之上,負手而立的大風流不知迷倒了多少初次相見的少女。
顧仙佛含笑點頭。
顧煙深吸一口氣,卻沒有拿那支八十斤重的龍槍,而是左手依舊負於身後,右臂抬起放在鼓麵之上,中指別著食指,輕輕一彈。
顧煙白皙食指與鼓麵接觸的那一瞬間,大鼓輕輕抖動了數下,然後一陣溫和的鼓音傳來,鼓音剛出鼓麵之時宛若蚊蠅低鳴,到達演武場之時已經是正常鼓音,越往外傳聲音竟然越大,到達百丈之外已經宛若雷霆。
四百三十一丈之時,鼓音達到最高點,下一刻便煙消雲散。
顧仙佛向身邊慕容長青詢問道:“這麵‘百裏鼓’,有記載以來傳遞的鼓音是多遠?”
慕容長青略微沉吟,向身後一人使了個眼色,那名青壯先是微微一怔,然後才快步跑出隊列,在顧仙佛身後拜倒在地後壓住內心興奮,朗聲道:“迴稟王爺,據史料記載,前晉有一大將,以龍槍擊鼓九十九下,前九十八下均不過百丈,第九十九下傳出三百七十九丈,這是有史料記載的最遠一次。”
顧仙佛很滿意顧煙的指力,點點頭看著跪倒在地的那名青壯甲士說道:“小金子,本王記得你,昔年潼河穀一戰,本王與你同在一營,你小子箭法不錯啊,本王記得你是基本沒有放空箭的時候,有好幾箭還都是一箭穿了倆草原蠻子。”
名為小金子的甲士霍然抬頭,臉色已經激動得通紅張嘴卻說不出話來。確實他在潼河穀一戰中是與顧仙佛並肩作戰的一名甲士,因為小金子所在的那龍眠營擔任得是那場戰役中最艱難的攻堅戰,所以當時顧仙佛臨時編入小金子所在軍營並且也未聲張,進入龍眠營之後就擔任了扛旗手,那場戰役之中顧仙佛身中兩箭所幸都未射中要害,而小金子當時作為護旗手就在顧仙佛旁邊,他的箭術確實讓顧仙佛印象深刻,別的箭手都是一袋羽箭,隻有這小子特批三袋,並且交戰之時,這三袋羽箭小金子幾乎沒有一箭落空過,還有好幾箭如顧仙佛所言一箭穿了倆糖葫蘆。
小金子終於壓住胸膛中那顆劇烈的心髒,大聲迴道:“王爺真是好記性,能讓王爺記住小的名字,小的就算明天戰死邊關都賺大發了,當日王爺扛著營旗身先士卒摧枯拉朽的雄姿英發,小的銘記於心!”
顧仙佛哈哈一笑,擺手道:“好了迴去吧,別說不吉利的話,我西涼男兒,要死,也要死在草原之上。”
小金子大聲應了聲是,又結結實實磕了三個頭,這才起身迴到隊列之中,誰都能看出來,這小子雖然表麵上努力憋著笑但是內心裏肯定早已樂開了花,以往說這小金子隻會放冷箭的同僚此時看這小子也順眼了一些。
顧仙佛把目光重新放在演武場中央,顧煙擊鼓已經過了三十下,且精神飽滿並未有半分疲態。
葛子龍身體本就不好,此時有鼓音震懾更是臉色蒼白,但他臉上卻是壓抑不住的笑容:“按照時辰推算,這位戶部的陳大人現在即將步入鼓音範圍,哈哈哈,這下可有得受了。”
顧仙佛實在捉摸不透這個“西涼毒虎”的詭異笑點,沒好氣道:“這陳靖祁你以為單單是一個戶部侍郎啊,一個戶部侍郎能代替陛下巡狩西涼?別忘了他還是虎賁大當家,一身修為了得著呢,區區鼓音能耐他何?”
葛子龍卻愈發開心,一邊輕輕咳嗽一邊說道:“耐不了他何,能殺殺他威風也是極好的,再者說,這陳大人實力非凡,他帶著的那些人,總不能也都是個個天字高手吧?”
顧仙佛聞言這才想明白,與葛子龍狼狽為奸地對視一眼,均哈哈大笑起來。
演武場中央兩丈高的青銅大鍾接連發出九聲連綿不絕的巨因之聲,向整個西涼宣告這個消息。
今年閱兵較之往年雖然意味深長,但是流程之上並未有多大不同,鳴鍾代表閱兵開始,第九聲完成之後,軍營外門打開,允許前來觀禮之人眾到內門附近觀看。
顧仙佛不是第一次在軍營閱兵,今年來觀禮的人數雖眾,但有一部分是來過一兩次的老人,再者說大部分人都已經在門外侯了許久,彼此之間早已通過消息,絕大多數人對於觀禮的規矩還是爛熟於心。
三丈高的硬木鐵門緩緩打開以後,圍觀人眾不管地位高低,俱都按照次序湧入軍營內,也有幾個不懂規矩之武夫仗著自己身懷幾分功夫便拔地而起,但是剛剛離地一尺不到便有一根精鐵弩箭擦著頭皮飛過,這幾個不講規矩的武夫鬧了個大笑話,嚇出一生冷汗之後再身旁之人的哄笑聲中也就灰頭土臉的跟著隊伍前行。
隨著人流緩緩前行,這閱兵第一步也就同時展開。
演武場中央,布著一麵略顯破舊的大鼓,這大鼓沒有別的特點,就是大,大到足有半間房屋大小,用來擂鼓的鼓槌隻有一支,那便是標配的西涼龍槍。
有一前秦便苟活下來的司禮內寺今年已經八十有餘,以前每逢這等盛事都是由他主持今日也不例外,隻見這名滿臉褶子的老內寺在兩名小廝的攙扶下晃晃悠悠來到大鼓麵前。
那裏的香案之上,早就有下人擺好“三祭”的犧牲用品,前秦老內寺對此早已經輕車熟路,先是跪倒在地,然後碎碎念了一些佶屈聱牙的先秦祭祀典籍,最後才站起身朗聲道:“恭請王爺上頭香。”
這老內寺走路都需要人扶著,但是嗓門卻著實驚人,第一次來參加閱兵的不少人眾都被這老內寺的大嗓門嚇了一跳。
長安有天子儀仗,演武場旁自然也有西涼王儀仗,九十人同時跪倒在地,齊聲喊道:“恭請王爺上頭香!”
這時,早有一名精挑細選出來的甲士捧著一支三尺有餘嬰兒手臂粗細的香跑到觀禮台上在顧仙佛身側跪倒,顧仙佛接過慕容長青遞過來的火折子,輕輕把這支頭香點燃。
那名甲士一刻也不停歇,捧著被顧仙佛點燃的頭香健步如飛,數息之間便送到了那名老內寺手裏,老內寺接過頭香抵在額前恭恭敬敬拜了三拜,這才把頭香插到香爐之中。
遠處青銅大鍾傳來三聲長音,宣布“三祭”禮成。
老內寺調整身形,衝觀禮台上的顧仙佛躬身道:“恭請王爺擂響西涼戰鼓!”
霎時間,所有人的目光便都投向觀禮台。
顧仙佛經曆了多少大風大浪,鎮定自若地向前走了兩步,憑欄而望,借著顧煙悄無聲息渡過來的一絲內勁把聲音傳遍三軍:“此次殺春,本王心潮澎湃,觀我西涼兒郎,各個驍勇;看我西涼百姓,莫不勤懇。或許有些話,各位已經聽過,但本王還要借著這個機會,再與大家講一遍,我西涼近十萬兒郎,有騎兵,有步兵,有弓手,還有軍需、火頭軍等十餘個後勤兵種,不論你們是什麽兵種,隻要入了西涼軍,那便是袍澤,那便是兄弟。何為袍澤?‘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便是袍澤,戰場之上我替你擋刀,你替我收屍那也是袍澤。列位,咱們西涼窮,但是咱誌不短,隻要咱腰間配的是西涼刀,那麽這兩個肩膀上,扛著的就是咱西涼的這方土地,西涼百姓供我們吃穿,大乾國庫給我們發著餉銀,那我們便‘生是大乾人,死是西涼魂’,本王知道,在場列位,包括遠在邊關、定陽、青木兩郡的,隨便一個拎出來,都是響當當的漢子,本王可以再次,向皇天後土、列祖列宗立誓,隻要大家一日手拿西涼刀,那麽西涼這方土地,便永遠不會負你們!此誓此言,天地共鑒,鬼神共聽之!”
顧仙佛拔出腰間西涼刀,用盡全身力氣嘶吼出四個字:“赳赳老乾!”
西涼軍大本營內三軍所有甲士同時出刀,在西涼軍營之中形成一片亮灼灼白森森的“刀林”,四萬餘把西涼刀斜指天際,拔刀之音整齊利落宛若一人,就是這聲音太大足以傳遍方圓百丈。
三軍之音混居在一處宛若天雷滾滾:
“共赴國難!”
顧仙佛放聲長笑,把手裏西涼刀往麵前欄杆上狠狠一插,這把身經百戰的一代西涼刀輕易插入硬木三分之一長度,顧仙佛豪爽道:“還是老規矩,本王佩刀放這兒了,誰有本事,盡管拿去!往年都是本王擂鼓,近幾日本王身體抱恙,便由本王胞弟替本王擂鼓,以助列位刀戈興!”
說著,顧仙佛把手離開刀柄,下麵甲士也不用長官命令,齊刷刷收刀入鞘。
圍觀之人這才從方才那種震撼與心悸之中迴過神來,輕輕出了一口氣卻又不敢太大聲。
顧煙朝著顧仙佛輕輕點頭,右腳輕輕一點觀禮台,圍觀所有人眾之見一襲風流倜儻的白衣從觀禮台上淩空而飛渡,過了片刻功夫過後,便輕飄飄落在那大鼓之前鐵架之上,負手而立的大風流不知迷倒了多少初次相見的少女。
顧仙佛含笑點頭。
顧煙深吸一口氣,卻沒有拿那支八十斤重的龍槍,而是左手依舊負於身後,右臂抬起放在鼓麵之上,中指別著食指,輕輕一彈。
顧煙白皙食指與鼓麵接觸的那一瞬間,大鼓輕輕抖動了數下,然後一陣溫和的鼓音傳來,鼓音剛出鼓麵之時宛若蚊蠅低鳴,到達演武場之時已經是正常鼓音,越往外傳聲音竟然越大,到達百丈之外已經宛若雷霆。
四百三十一丈之時,鼓音達到最高點,下一刻便煙消雲散。
顧仙佛向身邊慕容長青詢問道:“這麵‘百裏鼓’,有記載以來傳遞的鼓音是多遠?”
慕容長青略微沉吟,向身後一人使了個眼色,那名青壯先是微微一怔,然後才快步跑出隊列,在顧仙佛身後拜倒在地後壓住內心興奮,朗聲道:“迴稟王爺,據史料記載,前晉有一大將,以龍槍擊鼓九十九下,前九十八下均不過百丈,第九十九下傳出三百七十九丈,這是有史料記載的最遠一次。”
顧仙佛很滿意顧煙的指力,點點頭看著跪倒在地的那名青壯甲士說道:“小金子,本王記得你,昔年潼河穀一戰,本王與你同在一營,你小子箭法不錯啊,本王記得你是基本沒有放空箭的時候,有好幾箭還都是一箭穿了倆草原蠻子。”
名為小金子的甲士霍然抬頭,臉色已經激動得通紅張嘴卻說不出話來。確實他在潼河穀一戰中是與顧仙佛並肩作戰的一名甲士,因為小金子所在的那龍眠營擔任得是那場戰役中最艱難的攻堅戰,所以當時顧仙佛臨時編入小金子所在軍營並且也未聲張,進入龍眠營之後就擔任了扛旗手,那場戰役之中顧仙佛身中兩箭所幸都未射中要害,而小金子當時作為護旗手就在顧仙佛旁邊,他的箭術確實讓顧仙佛印象深刻,別的箭手都是一袋羽箭,隻有這小子特批三袋,並且交戰之時,這三袋羽箭小金子幾乎沒有一箭落空過,還有好幾箭如顧仙佛所言一箭穿了倆糖葫蘆。
小金子終於壓住胸膛中那顆劇烈的心髒,大聲迴道:“王爺真是好記性,能讓王爺記住小的名字,小的就算明天戰死邊關都賺大發了,當日王爺扛著營旗身先士卒摧枯拉朽的雄姿英發,小的銘記於心!”
顧仙佛哈哈一笑,擺手道:“好了迴去吧,別說不吉利的話,我西涼男兒,要死,也要死在草原之上。”
小金子大聲應了聲是,又結結實實磕了三個頭,這才起身迴到隊列之中,誰都能看出來,這小子雖然表麵上努力憋著笑但是內心裏肯定早已樂開了花,以往說這小金子隻會放冷箭的同僚此時看這小子也順眼了一些。
顧仙佛把目光重新放在演武場中央,顧煙擊鼓已經過了三十下,且精神飽滿並未有半分疲態。
葛子龍身體本就不好,此時有鼓音震懾更是臉色蒼白,但他臉上卻是壓抑不住的笑容:“按照時辰推算,這位戶部的陳大人現在即將步入鼓音範圍,哈哈哈,這下可有得受了。”
顧仙佛實在捉摸不透這個“西涼毒虎”的詭異笑點,沒好氣道:“這陳靖祁你以為單單是一個戶部侍郎啊,一個戶部侍郎能代替陛下巡狩西涼?別忘了他還是虎賁大當家,一身修為了得著呢,區區鼓音能耐他何?”
葛子龍卻愈發開心,一邊輕輕咳嗽一邊說道:“耐不了他何,能殺殺他威風也是極好的,再者說,這陳大人實力非凡,他帶著的那些人,總不能也都是個個天字高手吧?”
顧仙佛聞言這才想明白,與葛子龍狼狽為奸地對視一眼,均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