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明北伐能成功,徐達是第一功臣
視頻剪輯:開局盤點十大帝王 作者:孤單心碎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人又說,誇大了徐達的戰功,其實不然。
…………
“誇大?”
“徐達可能會誇大徐達。”
永樂大帝朱棣不免覺得有些好笑。
他在想,是什麽人才會覺得徐達被誇大了。
就徐達立下的戰功,足以支撐他成為華夏頂級名帥。
也可能隻是因為他的存在感不如韓信、李靖他們高,這才導致世人覺得他沾了父皇的光?
朱棣搖了搖頭。
事實上,他很清楚。
他的父親,洪武大帝朱元璋能夠滅掉蒙元,恢複漢民族政權,統一南北,建立大明王朝。
這其中,徐達的作用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哪怕過了百年,過了千年。
他的名字,都不應該被人淡忘。
徐達,大明軍神。
這就是朱棣心中所想。
“若是朕的手中有徐達這樣的人,朕何苦如此憔悴呢?”
朱棣歎了一口氣,無奈說道。
…………
天穹之上的投影在繼續。
徐達被誇大了?
其實他的地位沒有那麽高?
不。
沒有。
一點沒有。
徐達配得上這份榮譽。
仔細想一下,古代華夏北伐,有多難?
可以說是難如登天。
強如臥龍諸葛、戰神劉裕,都難逃失敗的劫數。
但有一人逆天改命,打破了曆史上由北向南統一的公式,他就是徐達。
…………
“對啊!這樣子說朕就明白了。”
宋太祖趙匡胤恍然大悟。
他雖然沒有經曆過徐達這個年代。
他也沒有見證過徐達的曆史和戰績。
自然也就不能對其作出正確的評價。
但是,諸葛亮他是知道的啊。
這諸葛亮,也算是一代神人。
還有劉裕。
這也是一代神人。
要知道劉裕曾兩度北伐,收複洛陽、長安等地,功勳卓著,後功高震主,代晉自立,國號“宋”,史稱劉宋或南朝宋。
劉裕諸葛亮都沒做到的事情,徐達卻做到了,這難道不能看出徐達的能力嗎?
…………
“徐達,不愧是明朝開國軍事統帥。”
“攻入大都,滅亡元朝。”
“由南向北征伐,實現南北統一。”
“善於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
“更是位列開國六王之首,這樣的人物,一生簡直是傳奇。”
…………
南宋鹹淳三年,忽必烈下令蒙將阿術率十七萬大軍攻打襄陽,正式拉開了滅亡南宋的序幕。
百年後的一三六七年,朱元璋令諸將率二十五萬大軍將蒙古鐵騎逐迴大漠。
元朝自入主中原以來,皇位傳至少年天子妥懽帖睦爾,也就是元順帝。
他扳倒權相,恢複科舉,蠲免賦稅,意圖勵精圖治,惜乎難挽狂瀾,再加上天災,致使元末群雄四起。
朱元璋便是元末群雄中的一個,而且還是笑到最後的那個,在文臣武將的匡扶下,他滅陳友諒、平張士誠,最後一統江南。
若論他麾下武將的功勞,排第一的當數徐達。
這個時候的朱元璋,對手隻剩一個——元廷。
元至正二十七年,自封吳王的朱元璋在應天發布《諭中原檄》以告天下,誓師掃蕩胡塵,一統華夏。
而此時的元順帝狀態卻截然不同,雄心壯誌早被繁瑣的政務和無解的亂局消磨殆盡,已不複少年時的銳意進取,沉迷於天魔舞和木匠活之中不能自拔。
該年十月,朱元璋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二十五萬大軍準備北伐。
關於北伐的方案,副將軍常遇春建議長驅直入,直搗元朝大都。
常遇春的想法可以理解,畢竟他是大明的猛將,可以說是一馬當先,衝鋒陷陣,所向披靡。
他自然想要直接一點,直搗黃龍。
但常遇春所想的這個方案被朱元璋否定了。
副將畢竟是副將,想的東西不夠全麵。
要知道蒙古鐵騎曾經橫掃歐亞無敵手,而且元朝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懸師深入,屯於堅城之下,糧餉不繼,援兵四集,明軍必然進退失據。
若真要這麽做了,到時候的損失肯定會很慘重,甚至會將大軍置身於一個危險的環境,這是非常不好的。
與常遇春的驍勇相較,徐達作為三軍主帥,自然想的東西會更長遠一些。
徐達的想法有他獨到之處:。
首先,徐達資曆最老能服眾,而且善於調度大兵團作戰,善待俘虜,瓦解敵軍,秋毫無犯,百姓欽服。
《明太祖實錄》記載了一個小故事:有一次,徐達和常遇春打敗了陳友諒的一支部隊,俘虜了三千多人,常遇春主張殺掉,徐達堅決反對。
徐達手掌刀兵,心懷慈悲,有仁義之師的風範。
即便從現實利益的層麵來考量,不虐殺俘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瓦解敵軍的軍心。
從這件小事也可以窺徐達之穩。
據《明史紀事本末》載,朱元璋君臣敲定的方案也很穩:先取山東,再旋師河南,然後占據陝西潼關。
隨便打開地圖看看,就知道這個戰略會讓北平成為一座孤城。
這個作戰方案最適合徐達來執行了。
徐達平時話少而思慮精深,用兵之道一如他的性格,平和中見韜略。
就像兩個人下棋,你看他的布局很普通,但不知為什麽,下著下著,你就劣勢了。
北伐在華夏曆史上是一件屢見不鮮的事情。
東晉時的大將祖逖攜精兵突入中原也就是類似的北伐。
不過,讓今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雖然華夏曆史上北伐的事例不勝枚舉,但其中成功者,卻少之又少。
如果拋去近代的話,那麽北伐取得決定性成功的,僅有元末明初的徐達北伐之役。
這時便有人產生疑問了,為何徐達北伐能打破這種“北強南弱”的規律,並進而實現統一山河的豐功偉績呢?
顯然,這是需要我們從當時的時代環境中加以認真分析的。
蒙元軍隊的強大戰鬥力曾是“北強南弱”的最好例證。
要想了解明軍的成功,需要先對這種所謂的“曆史規律”有一必要的了解。
漫長的華夏軍事曆史長河中,之所以會有“北方統一南方”這種規律的存在,與北方的軍事實力與政權的組織能力是分不開。
而相比之下,盤踞於南方的政治集團雖有所謂的天險屏障,可在一次次自北向南的南伐之戰中,我們會發現,這些天險不過是紙老虎罷了,南陳的覆亡與南宋的瓦解便是最好的例證。
因此,如果防守者不具備相應的軍事實力與支撐其軍事實力的經濟等基礎,所謂的天險反而更容易使防守一方陷入盲目自大與攻守不能的尷尬境地,而打破這種規律則更是無從談起了。
打鐵還需自身硬。
在元末明初的時代環境下,這種“北強南弱”的形勢卻恰恰呈現出相反的形態。
此時期的長江以北地區,在紅巾軍大起義與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衝突中,已是喊殺聲不分白晝。
而遍地狼煙的背後,土地大量的拋荒以及十室九空的場景,更證明了此時期北方地區的經濟基礎已遭受了沉重的破壞和打擊,而北方的元順帝政府對此竟無能為力。
因此,此時元順帝政府自顧尚且不能,又怎能圖謀南下呢?
相比之下,長江以南的朱元璋集團則是兵精糧足,且無後顧之憂。
這與其剛剛兼並了兩湖地區的軍閥陳友諒、盤踞蘇州的張士誠以及海上的方國珍有著很大的關係。
鄱陽湖水戰使朱元璋在同陳友諒的戰爭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朱元璋麾下的軍隊內部不僅在這些兼並戰爭中磨練出了嚴明的紀律與高效的配合作戰能力,同時也具備了應對不同戰場環境的能力。
如元帝國方麵雖以驍勇善戰的騎兵部隊為恃,可拋去其數量有限等因素外,在實戰中采取強攻的蒙元軍隊,卻被明軍火器與弓弩構成的密集火力大大殺傷而導致敗北。
從表麵上看,這與明軍的武器先進有著極大的關係,可是在麵對蒙元騎兵衝鋒時能做到鎮定有序、並在不利環境下交替掩護且適時出擊,也是需要嚴明的紀律與大量富有作戰經驗的基層官兵來加以實現的。
因此,徐達之所以北伐能取得成功,背後所依托的強大軍隊及其供應體係應居首功。
還有就是穩紮穩打的戰略決策指引。
朱元璋在委派徐達北伐的前夕,曾數次召開了聯席軍事會議討論北伐戰略的施行。
在會議上,明將常遇春等主張單刀直入直取幽雲,但朱元璋卻予以否決。
在朱元璋看來,蒙元所控製的北方地區雖陷入混亂,可是冒失的單刀直入,卻極有可能被潛在的敵人切斷歸路而導致不必要的損失。
因此朱元璋決計采取步步推進的策略,先肅清長江沿岸的元帝國軍事據點,再攻占河南與山東等地區。
在鞏固了這些地區的統治後,再進一步北進奪取河北等地,最後再集中全力圍攻大都。
朱元璋的戰略得到了大部分明將領的認同並積極執行。
而從後來的戰事進程中也可以看出,雖然明軍在推進過程中遭遇了一些難啃的“硬骨頭”,但整個戰局卻在每一次明軍的勝利後隨即發生了決定性的偏轉。
部分元軍雖試圖切斷北進明軍的後路,但在明軍“穩紮穩打”的戰法麵前卻隻能“望洋興歎”。從此方麵看來,朱元璋北進戰略提出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明軍雖進展神速,可是對於大多數明將來說,如果不把大都這個元帝國的政治中心攻克,之前的勝利將仍有可能麵臨付諸東流的危險。
可是就在明軍前鋒突進至大都外圍的時候,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此時的元順帝不是固守待援,而是開了北門逃進了大漠深處。
明軍怎能錯過這天賜良機,終於,在經過一番小規模的激戰後,明軍在天明之時開入了城中。
可是,元順帝雖逃走了,元軍的另一支精銳卻在趕往援救大都的路上,這就是元驍將擴廓帖木兒的勁旅。
擴廓帖木兒知道,明軍雖暫時占領了大都,可是立足未穩,仍有扭轉戰局的希望,於是這支元軍以迂迴之勢進擊,試圖從明軍手中奪迴大都。
大明統帥徐達此時已從探子方麵得知了擴廓的動向,但徐達並未刻意固守大都,反而領一支精兵突入了山西,並在很短的時間內拿下了太原府。
徐達這招無疑是切斷了擴廓的後路,此時擴廓因為進攻受阻已是憂慮重重,而後路被切斷的消息的傳來更讓擴廓難以承受。
終於,在明軍的反撲下,擴廓選擇奪路而走,其部下也在明軍前後夾擊下所剩無幾,元軍對大都的克複之戰至此以失敗而告終。
從戰役本身來看,這僅是擴廓個人的失敗,而元順帝的“北狩”與擴廓的失敗所產生的政治影響卻是極為重大的。
之前明軍數部,比如湯河等,因與擴廓作戰遭遇失敗而心存畏懼,但此戰的勝利卻大大提振了明軍奪取勝利的決心。
且此戰中意外的收獲、即徐達在山西的勝利也為明軍之後繼續西進開辟了更為有利的局麵。
元帝國之覆滅至此終稱定局。
而迴望這場戰役,明軍之所以能夠取勝實有賴於徐達“圍魏救趙”以攻其不備的戰法之功。
在這次戰役中,徐達率領二十萬大軍,將百年前伯顏率領的滅亡了南宋的二十萬蠻子打迴了大漠,一舉推翻元朝的統治。
由此可以看出徐達北伐結果是以勝利告終的。
在北伐戰役中,朱元璋製定了正確的作戰計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戰場上將領的隨機應變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徐達在北伐戰役中審時度勢,看準時機,用兵如神,充分展現了徐達在用兵上的卓越才能和駕馭戰爭的能力,再用上朱元璋製定作戰計劃,二人裏應外合,取得北伐戰役勝利。
徐達北伐結果有目共睹,從製定計劃開始,到行動結束,總共用了兩年時間,一眾將領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相繼消滅多地區的元朝勢力,最終結束了元朝多年的統治。
而徐達的這番作為也不僅僅代表了其個人,更反映了明建國初期軍事指揮層的集體智慧。
明帝國在東亞大陸的崛起,已然不遠了。
可以說,大明北伐能成功,徐達必是第一功臣。
70
…………
“誇大?”
“徐達可能會誇大徐達。”
永樂大帝朱棣不免覺得有些好笑。
他在想,是什麽人才會覺得徐達被誇大了。
就徐達立下的戰功,足以支撐他成為華夏頂級名帥。
也可能隻是因為他的存在感不如韓信、李靖他們高,這才導致世人覺得他沾了父皇的光?
朱棣搖了搖頭。
事實上,他很清楚。
他的父親,洪武大帝朱元璋能夠滅掉蒙元,恢複漢民族政權,統一南北,建立大明王朝。
這其中,徐達的作用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哪怕過了百年,過了千年。
他的名字,都不應該被人淡忘。
徐達,大明軍神。
這就是朱棣心中所想。
“若是朕的手中有徐達這樣的人,朕何苦如此憔悴呢?”
朱棣歎了一口氣,無奈說道。
…………
天穹之上的投影在繼續。
徐達被誇大了?
其實他的地位沒有那麽高?
不。
沒有。
一點沒有。
徐達配得上這份榮譽。
仔細想一下,古代華夏北伐,有多難?
可以說是難如登天。
強如臥龍諸葛、戰神劉裕,都難逃失敗的劫數。
但有一人逆天改命,打破了曆史上由北向南統一的公式,他就是徐達。
…………
“對啊!這樣子說朕就明白了。”
宋太祖趙匡胤恍然大悟。
他雖然沒有經曆過徐達這個年代。
他也沒有見證過徐達的曆史和戰績。
自然也就不能對其作出正確的評價。
但是,諸葛亮他是知道的啊。
這諸葛亮,也算是一代神人。
還有劉裕。
這也是一代神人。
要知道劉裕曾兩度北伐,收複洛陽、長安等地,功勳卓著,後功高震主,代晉自立,國號“宋”,史稱劉宋或南朝宋。
劉裕諸葛亮都沒做到的事情,徐達卻做到了,這難道不能看出徐達的能力嗎?
…………
“徐達,不愧是明朝開國軍事統帥。”
“攻入大都,滅亡元朝。”
“由南向北征伐,實現南北統一。”
“善於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
“更是位列開國六王之首,這樣的人物,一生簡直是傳奇。”
…………
南宋鹹淳三年,忽必烈下令蒙將阿術率十七萬大軍攻打襄陽,正式拉開了滅亡南宋的序幕。
百年後的一三六七年,朱元璋令諸將率二十五萬大軍將蒙古鐵騎逐迴大漠。
元朝自入主中原以來,皇位傳至少年天子妥懽帖睦爾,也就是元順帝。
他扳倒權相,恢複科舉,蠲免賦稅,意圖勵精圖治,惜乎難挽狂瀾,再加上天災,致使元末群雄四起。
朱元璋便是元末群雄中的一個,而且還是笑到最後的那個,在文臣武將的匡扶下,他滅陳友諒、平張士誠,最後一統江南。
若論他麾下武將的功勞,排第一的當數徐達。
這個時候的朱元璋,對手隻剩一個——元廷。
元至正二十七年,自封吳王的朱元璋在應天發布《諭中原檄》以告天下,誓師掃蕩胡塵,一統華夏。
而此時的元順帝狀態卻截然不同,雄心壯誌早被繁瑣的政務和無解的亂局消磨殆盡,已不複少年時的銳意進取,沉迷於天魔舞和木匠活之中不能自拔。
該年十月,朱元璋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二十五萬大軍準備北伐。
關於北伐的方案,副將軍常遇春建議長驅直入,直搗元朝大都。
常遇春的想法可以理解,畢竟他是大明的猛將,可以說是一馬當先,衝鋒陷陣,所向披靡。
他自然想要直接一點,直搗黃龍。
但常遇春所想的這個方案被朱元璋否定了。
副將畢竟是副將,想的東西不夠全麵。
要知道蒙古鐵騎曾經橫掃歐亞無敵手,而且元朝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懸師深入,屯於堅城之下,糧餉不繼,援兵四集,明軍必然進退失據。
若真要這麽做了,到時候的損失肯定會很慘重,甚至會將大軍置身於一個危險的環境,這是非常不好的。
與常遇春的驍勇相較,徐達作為三軍主帥,自然想的東西會更長遠一些。
徐達的想法有他獨到之處:。
首先,徐達資曆最老能服眾,而且善於調度大兵團作戰,善待俘虜,瓦解敵軍,秋毫無犯,百姓欽服。
《明太祖實錄》記載了一個小故事:有一次,徐達和常遇春打敗了陳友諒的一支部隊,俘虜了三千多人,常遇春主張殺掉,徐達堅決反對。
徐達手掌刀兵,心懷慈悲,有仁義之師的風範。
即便從現實利益的層麵來考量,不虐殺俘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瓦解敵軍的軍心。
從這件小事也可以窺徐達之穩。
據《明史紀事本末》載,朱元璋君臣敲定的方案也很穩:先取山東,再旋師河南,然後占據陝西潼關。
隨便打開地圖看看,就知道這個戰略會讓北平成為一座孤城。
這個作戰方案最適合徐達來執行了。
徐達平時話少而思慮精深,用兵之道一如他的性格,平和中見韜略。
就像兩個人下棋,你看他的布局很普通,但不知為什麽,下著下著,你就劣勢了。
北伐在華夏曆史上是一件屢見不鮮的事情。
東晉時的大將祖逖攜精兵突入中原也就是類似的北伐。
不過,讓今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雖然華夏曆史上北伐的事例不勝枚舉,但其中成功者,卻少之又少。
如果拋去近代的話,那麽北伐取得決定性成功的,僅有元末明初的徐達北伐之役。
這時便有人產生疑問了,為何徐達北伐能打破這種“北強南弱”的規律,並進而實現統一山河的豐功偉績呢?
顯然,這是需要我們從當時的時代環境中加以認真分析的。
蒙元軍隊的強大戰鬥力曾是“北強南弱”的最好例證。
要想了解明軍的成功,需要先對這種所謂的“曆史規律”有一必要的了解。
漫長的華夏軍事曆史長河中,之所以會有“北方統一南方”這種規律的存在,與北方的軍事實力與政權的組織能力是分不開。
而相比之下,盤踞於南方的政治集團雖有所謂的天險屏障,可在一次次自北向南的南伐之戰中,我們會發現,這些天險不過是紙老虎罷了,南陳的覆亡與南宋的瓦解便是最好的例證。
因此,如果防守者不具備相應的軍事實力與支撐其軍事實力的經濟等基礎,所謂的天險反而更容易使防守一方陷入盲目自大與攻守不能的尷尬境地,而打破這種規律則更是無從談起了。
打鐵還需自身硬。
在元末明初的時代環境下,這種“北強南弱”的形勢卻恰恰呈現出相反的形態。
此時期的長江以北地區,在紅巾軍大起義與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衝突中,已是喊殺聲不分白晝。
而遍地狼煙的背後,土地大量的拋荒以及十室九空的場景,更證明了此時期北方地區的經濟基礎已遭受了沉重的破壞和打擊,而北方的元順帝政府對此竟無能為力。
因此,此時元順帝政府自顧尚且不能,又怎能圖謀南下呢?
相比之下,長江以南的朱元璋集團則是兵精糧足,且無後顧之憂。
這與其剛剛兼並了兩湖地區的軍閥陳友諒、盤踞蘇州的張士誠以及海上的方國珍有著很大的關係。
鄱陽湖水戰使朱元璋在同陳友諒的戰爭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朱元璋麾下的軍隊內部不僅在這些兼並戰爭中磨練出了嚴明的紀律與高效的配合作戰能力,同時也具備了應對不同戰場環境的能力。
如元帝國方麵雖以驍勇善戰的騎兵部隊為恃,可拋去其數量有限等因素外,在實戰中采取強攻的蒙元軍隊,卻被明軍火器與弓弩構成的密集火力大大殺傷而導致敗北。
從表麵上看,這與明軍的武器先進有著極大的關係,可是在麵對蒙元騎兵衝鋒時能做到鎮定有序、並在不利環境下交替掩護且適時出擊,也是需要嚴明的紀律與大量富有作戰經驗的基層官兵來加以實現的。
因此,徐達之所以北伐能取得成功,背後所依托的強大軍隊及其供應體係應居首功。
還有就是穩紮穩打的戰略決策指引。
朱元璋在委派徐達北伐的前夕,曾數次召開了聯席軍事會議討論北伐戰略的施行。
在會議上,明將常遇春等主張單刀直入直取幽雲,但朱元璋卻予以否決。
在朱元璋看來,蒙元所控製的北方地區雖陷入混亂,可是冒失的單刀直入,卻極有可能被潛在的敵人切斷歸路而導致不必要的損失。
因此朱元璋決計采取步步推進的策略,先肅清長江沿岸的元帝國軍事據點,再攻占河南與山東等地區。
在鞏固了這些地區的統治後,再進一步北進奪取河北等地,最後再集中全力圍攻大都。
朱元璋的戰略得到了大部分明將領的認同並積極執行。
而從後來的戰事進程中也可以看出,雖然明軍在推進過程中遭遇了一些難啃的“硬骨頭”,但整個戰局卻在每一次明軍的勝利後隨即發生了決定性的偏轉。
部分元軍雖試圖切斷北進明軍的後路,但在明軍“穩紮穩打”的戰法麵前卻隻能“望洋興歎”。從此方麵看來,朱元璋北進戰略提出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明軍雖進展神速,可是對於大多數明將來說,如果不把大都這個元帝國的政治中心攻克,之前的勝利將仍有可能麵臨付諸東流的危險。
可是就在明軍前鋒突進至大都外圍的時候,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此時的元順帝不是固守待援,而是開了北門逃進了大漠深處。
明軍怎能錯過這天賜良機,終於,在經過一番小規模的激戰後,明軍在天明之時開入了城中。
可是,元順帝雖逃走了,元軍的另一支精銳卻在趕往援救大都的路上,這就是元驍將擴廓帖木兒的勁旅。
擴廓帖木兒知道,明軍雖暫時占領了大都,可是立足未穩,仍有扭轉戰局的希望,於是這支元軍以迂迴之勢進擊,試圖從明軍手中奪迴大都。
大明統帥徐達此時已從探子方麵得知了擴廓的動向,但徐達並未刻意固守大都,反而領一支精兵突入了山西,並在很短的時間內拿下了太原府。
徐達這招無疑是切斷了擴廓的後路,此時擴廓因為進攻受阻已是憂慮重重,而後路被切斷的消息的傳來更讓擴廓難以承受。
終於,在明軍的反撲下,擴廓選擇奪路而走,其部下也在明軍前後夾擊下所剩無幾,元軍對大都的克複之戰至此以失敗而告終。
從戰役本身來看,這僅是擴廓個人的失敗,而元順帝的“北狩”與擴廓的失敗所產生的政治影響卻是極為重大的。
之前明軍數部,比如湯河等,因與擴廓作戰遭遇失敗而心存畏懼,但此戰的勝利卻大大提振了明軍奪取勝利的決心。
且此戰中意外的收獲、即徐達在山西的勝利也為明軍之後繼續西進開辟了更為有利的局麵。
元帝國之覆滅至此終稱定局。
而迴望這場戰役,明軍之所以能夠取勝實有賴於徐達“圍魏救趙”以攻其不備的戰法之功。
在這次戰役中,徐達率領二十萬大軍,將百年前伯顏率領的滅亡了南宋的二十萬蠻子打迴了大漠,一舉推翻元朝的統治。
由此可以看出徐達北伐結果是以勝利告終的。
在北伐戰役中,朱元璋製定了正確的作戰計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戰場上將領的隨機應變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徐達在北伐戰役中審時度勢,看準時機,用兵如神,充分展現了徐達在用兵上的卓越才能和駕馭戰爭的能力,再用上朱元璋製定作戰計劃,二人裏應外合,取得北伐戰役勝利。
徐達北伐結果有目共睹,從製定計劃開始,到行動結束,總共用了兩年時間,一眾將領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相繼消滅多地區的元朝勢力,最終結束了元朝多年的統治。
而徐達的這番作為也不僅僅代表了其個人,更反映了明建國初期軍事指揮層的集體智慧。
明帝國在東亞大陸的崛起,已然不遠了。
可以說,大明北伐能成功,徐達必是第一功臣。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