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女配手握龍傲天劇本[快穿] 作者:昔我晚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堂上暫由宗室之首楚王,宰輔徐相和鎮國公等人主持大局。
而新帝人選還在各方爭奪商議中,帝都陷入一片混亂糟糕形勢中。但凡權力更迭的混亂時期,也正是一個國家核心最虛弱的時候。還算心憂大成朝廷的徐相,首先憂慮的就是各方手握重兵的諸侯會有異動。
燕北就不用說了,已經在先帝的愚蠢計謀之下被徹底逼反了,而先帝也死在了鎮北侯之女的刀下,也可以說是自食其果了。
當然這種大逆不道的言論,徐相是不敢說的,也就在心裏隨便一想罷了。
這時屬下人麵色惶恐來報,“稟告相爺,監視東寧侯府和定南侯府的禁衛都死了,幾位侯府公子小姐還有他們的隨從護衛也都不見了。”
徐相立時變了臉色,陛下遇刺那夜過後,他分明第一時間就加強了對兩方諸侯在京中府邸的看守甚至嚴禁出入,皇城更是已然封鎖,怎麽可能還將人放出去。
徐相迅速命人調查,很快便查出了痕跡。
有些勢力較弱的皇子,不知怎麽想的竟與東寧侯和定南侯聯係上了,想要獲取他們的支持競爭皇位,為此還幫著送諸侯在京中的質子質女離京迴歸封地。
這些質子質女同樣經曆了那驚心動魄的血夜,阿洛雖未傷了他們,但他們也嚇得夠嗆。在這帝京待得膽戰心驚,說不準什麽時候就丟了性命,他們可比不上燕羽,有那樣厲害的本事殺了皇帝為父兄報仇,還一人一劍殺出皇宮去。遇到個機會可不就立刻抓住了。加上帝京如今局勢混亂,諸侯在外麵又有人手策應,人立馬就跑了。
估摸著追迴來的可能性不大,若是大肆抓捕可能還會更加激怒東寧侯和定南侯,徐相歎了口氣隻好作罷。
眾皇子為爭奪皇位,連這種手段也能使出來,讓徐相聽了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雖說東寧侯和定南侯生出異心的可能性難以受控,但有人質籌碼總比什麽都沒有好吧。
這幾位皇子可真是像及了他們的父皇,外患還沒有解除,倒是先內鬥起來了,徐相無奈苦笑道。
第103章 篡國(第一更)
整個皇城風雨飄搖,連後宮也難以幸免。原本往日還裝著和樂融融,一片祥和的妃嬪們,如今為了自己所生的皇子爭奪皇位和未來的滔天權勢地位,迅速劍拔弩張了起來。
本來是最受寵的公主所在居處扶月宮,自先帝遇刺崩逝後,一下子便冷清了下來,無人問津。
這皇宮裏素來是捧高踩低的,不但送來的膳食點心比不上以往的精細,連衣服首飾也都是宮中次等的,還不如平時公主心情好隨手賞給她們的呢。年紀較小的宮娥忍不住抱怨道,“陛下才走了幾日,那起子小人就敢這樣怠慢咱們公主。”
“你可住嘴吧,小心禍從口出。”其他宮女低聲喝止住了她。
這小宮女新進來才幾年,見識過的都是柔嘉帝姬如何受寵,在宮中眾星捧月的生活,跟在柔嘉帝姬身邊也養得性子天真爛漫了些,不知道輕重。
先帝崩逝,新帝還未確立這種非常之時,哪裏能隨便抱怨的。如今主掌宮務的是位份最高的林貴妃,要是讓她聽到了,隨便就能打殺了她們這些宮人。
而公主,已經不再是從前地位非同一般的帝姬了,自然也護不住她們。
為了警告小宮女免得失言還連累了他們,年長的宮女還意味深長道,“缺了衣裳首飾算什麽,聽說……宮裏還莫名其妙的死了幾位妃子。”
這也是實情,隻是無人在意,底下的宮人也都戰戰兢兢,不敢在意。
那年幼宮女當即嚇白了臉,此後哪怕是在禦膳房尚衣局那裏受了氣,也再不敢多說什麽了。
然而沒多久,林貴妃派她宮中的內侍來召柔嘉帝姬,扶月宮的一眾宮人忍不住提心吊膽了起來。那位年幼宮女前幾日還聽聞林貴妃杖斃了曾經恃寵生驕的虞美人,現在一聽這更是嚇得惴惴,“林貴妃召見咱們公主是有什麽事?”
不會也要打殺公主吧,明明先帝在時,林貴妃待公主還是十分慈和多有照顧的啊。
在皇宮待的歲月更長見識更多的宮人,是知道此一時彼一時的,當初帝姬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連隨口說句喜歡桃花,先帝就能為她在宮裏建十裏桃林賞景台。
可現在先帝已經不在了,後宮中最害怕的莫過於那些無子妃嬪,就像虞美人盛寵一時,常伴君側如今還不是林貴妃一句話便能活生生杖斃了。而沒有親生母妃又沒有可依靠外家的柔嘉帝姬,論起處境也好不到哪去,林貴妃宣召哪敢不去麽。
年長的宮人歎了口氣,“希望不是什麽壞事吧。”
林貴妃看著走進來一身素衣依舊難掩傾城之色的楚水笙,臉上笑容更盛了。
林貴妃所出的三皇子亦是爭奪皇位的有力人選,外家雄厚,母妃位高。隻是奈何大皇子既仗著長子名分,又管著京外虎威大營一部分營務,聽說近日更是頻頻召集將領們開會。而四皇子派更是有幾位閣臣和尚書支持,宣揚他仁德賢明,可堪為君的名聲。聽聞宗室之首的楚王也隱隱被他拉攏。
林貴妃和三皇子急於拉攏更多勢力,忽然主意就打到了先帝崩逝後地位立刻一落千丈沒了存在感的柔嘉帝姬身上,雖還未及笄,但已是生得絕色之姿,比她那位早死的母妃還要出眾,以往惹得林貴妃暗恨不快,現在這倒也成了可以利用的工具。
“柔嘉拜見林母妃。”楚水笙福了福身,感受到林貴妃落在她身上如同看待物什的打量目光,心裏越發害怕。
待她坐下來,宮人奉上茶點後,林貴妃也懶得與一個小公主寒暄繞彎子,裝作慈愛的樣子道,“你也快及笄了,該是嫁人的時候,鎮國公的嫡出次子生得儀表堂堂,與你也相配,不如本宮作主將你許嫁給他。”
楚水笙聞言身子一僵,哪怕身在後宮楚水笙也聽過鎮國公的嫡次子,縱情聲色鬧出不少荒唐事,甚至男女不忌。正是如此京中勳貴高門都無人敢將女兒嫁給他。隻因為鎮國公寵溺縱容,才壓了下去。
她打心底是不願意嫁給這樣的人的。
楚水笙低著頭諾諾地迴道,“父皇駕崩,需守喪三年,不宜婚嫁。”
聽她這話林貴妃臉色立刻變了,最後冷著臉將她送走了。楚水笙到底曾是先帝最寵愛的女兒,連外朝也皆知,也就不能如對待一個沒有家世背景的美人那樣了。再者打了傷了,豈不是折損了她的價值。
要不是怕被其他妃嬪皇子抓住了把柄,讓三皇子落得個苛待至親手足的名聲,林貴妃恨不得將柔嘉帝姬塞到鎮國公嫡次子的床上,好換取鎮國公的支持。
林貴妃冷笑著對宮人道,“既然不識好歹,那就讓她吃一吃苦頭好了。”
這位被先帝捧在心尖上的嬌嬌小公主,到現在還沒認清現實呢。
楚水笙還不知道林貴妃的想法,但一迴到扶月宮,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陣委屈,父皇在世時,曾說過要給她挑這世上最好的如意郎君。
此時此刻,她萬分思念寵愛庇護著她的父皇。
連帶著也怨恨上了殺死她父皇的兇手――燕羽。然而楚水笙忘了,她此時所遭受的,不過是燕羽所經曆過父兄慘死的悲痛罷了,甚至不足其十分之一。
貼身宮人進來見到公主眼圈紅紅的,幾乎有些手足無措的樣子,忍不住生出憐惜之心。數日前公主還是一副天真嬌憨的模樣,嬌嫩得如同禦花園中最美的鮮花一樣,帶著女兒家的嬌嬌柔柔無憂無慮。
可在失去了最寵愛她的父皇之後,帝姬的命運猶如飄零浮萍,不知會變向何處。
可同情帝姬不如同情他們這些宮人,才是真正的朝不保夕。
鎮國公的嫡次子的確不是什麽良人,但公主是女子之身,又沒有父兄可以依靠,現在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個好歸宿托付終身。宮人帶了份真心實意,歎道,“公主還是多多為自己打算一下吧。”
楚水笙忍不住想起了燕臨,那個曾經立下誓言想要建功立業配得上她,保護她的少年。
他如今還記得麽。
在原軌跡中,楚水笙作為最寵愛的帝姬,一直陪伴著大成皇朝苟延殘喘到最後。盡管天下大亂,朝廷分崩離析,她待在後宮裏依舊不受風雨所擾。後來皇帝被毒殺,叛軍闖入皇宮,她也被燕臨私下派的人保護了下來。經曆了一番小小的虐戀情深後,她就從亡國帝姬成為新朝皇後了,可以說一生都被保護得很好,沒有受多少苦楚。
現在就不一樣,阿洛穿來後直接幹掉了皇帝,楚水笙的境遇也早早地發生了改變,甚至變成了皇宮小可憐。
被林貴妃記恨厭棄後,扶月宮的日子更加難過了。
先是往日宮中的大批宮女太監被裁撤,之後禦膳房送來的飯食就不隻是簡單的不夠精細可口了,而是變成了冷硬的饅頭,殘羹冷飯之類的。哪怕想用銀兩換些熱食,禦膳房的人收下了卻不肯做,還一臉的輕蔑道,“有得吃就不錯了,還想挑三揀四,什麽東西。”
擺明了是受了林貴妃的吩咐,故意磋磨柔嘉帝姬,好讓她低頭聽話做他們聯姻的棋子。
她身邊的宮人一天比一天著急,不說膳食,這現在就是九月了,天氣快入冬變冷了,帝京又是早冬風寒。按著以往帝姬的待遇,宮中負責管理炭火的尚工局早早就送上好的銀絲炭過來了,如今連影子都沒見著,等真正入冬後,這扶月宮怕是就要成為像冰窖一樣的冷宮了。
――――
盡管帝京那邊極力在封鎖皇帝遇刺駕崩的消息,但燕北還是第一時間知道了。
消息傳到燕北時,原鎮北侯府,現今燕北王府正在商議如何積蓄實力厲兵秣馬對抗大成皇朝,一聽這消息所有人都炸了,甚至都不敢置信,“什麽,昏君死了。”
“還是老侯爺的女兒親手殺的。”
“不止是殺了昏君,還有帶兵傳旨伏殺燕北軍的趙江、周程兩大奸賊也死了。”
確認消息無誤後,眾人暢快大笑道,“實在是太好了。”
“終於能告慰老侯爺,世子還有數萬將士的在天之靈了。”
具體情報還是東寧侯和定南侯那邊傳來的,燕北公然豎旗造反,遼東西南兩邊的諸侯非但沒有請兵平叛的意思,私下還隱隱站到了同為諸侯的燕北一邊,也很有蠢蠢欲動的心思。
探子繪聲繪色地描述情報中,燕羽小姐被宣召上殿,然後奪刀殺人,砍下了昏君的首級,那夜殺得血流成河,隻身闖出皇城。眾人聽得心中都酣暢淋漓不已,恨不得當時自己就身在現場,好助燕羽小姐一臂之力。
原鎮北侯手下親信舊部第一大員的秦禮,堂堂八尺大漢黝黑的臉龐透著興奮的紅色,按捺不住激動地拍桌道,“痛快,真是痛快。不愧是老侯爺的親生女兒,將門虎女。”
當初聽聞鎮北侯父子和六萬燕北軍慘死雁門關外時,燕北多少人恨不得提刀去宰了那金鑾殿上的昏君,如今燕羽小姐報仇雪恨,同樣是了了燕北多少人的心願。
第104章 篡國(第二更)
已經公然造反自立為燕北王的燕臨也驚呆了,他以為自己從雁門關千軍萬馬伏殺中苟且偷生已經是夠難得了。這還是他身邊的親衛換上了燕臨的甲胄代他而死,他才得以保住一命,活著迴到燕北。
沒想到他那位嫡親的妹妹更是厲害。
燕臨少有的幾次隨父兄入京謁見,他見到的燕羽,也是一個錦衣華服氣度溫柔嫻雅的少女,已經少了北地的風姿,與京華貴女無二區別。
實在想象不到她竟然能做出這般驚天動地的大事來。
不止燕臨,這裏大多數人甚至不曾見過燕羽,這位自幼被送至帝京為質的侯府小姐。
當初造反時,也有人考慮到尚在昏君手中關押為質的燕羽。但形勢緊急,也顧不得那麽多。如今聽到這消息既令人歡喜不勝,又是感慨萬千。
即便還未謀麵,此時此刻卻是無比的敬慕。
燕北尚武敬重強者。尤其是燕羽殺了昏君,為鎮北侯和世子,還有六萬燕北軍將士報仇雪恨了。
“少主,快準備一下去拜祭你父兄的牌位,好告訴他們這個好消息。”
說話的是燕氏宗老,他雖非燕氏嫡係,卻是宗族輩分最高的。在燕臨迴來後,也是他極力支持燕臨繼承父兄之位好接管燕北。更重要的是,他的兒子孫子也是在燕北軍中與鎮北侯一同慘死,相當於斷了血脈。所以他對大成皇帝更是恨之入骨。
燕氏宗老歎了一聲,“可憐燕羽那孩子,小小年紀就被送到帝京去了。”
迴憶起來,在他的模糊印象中也是極為懂事乖巧的七八歲小姑娘。
鎮北侯在世時對待兒女都一視同仁,無論文課還是武課,燕羽雖是女兒家,卻性子堅韌沉靜,勝過當時調皮搗蛋各種不服管教的燕臨。
也是因為如此,當時帝京傳令,無論送哪個孩子去,鎮北侯都舍不得。最後還是燕羽自請代二哥去的,怕自幼桀驁不馴的燕臨在帝京闖出什麽禍來,而從她被送到帝京為質的那一天起,就隨時可能被犧牲。
直到今時今日,比之燕臨活著迴來那時,宗老心中無比慶幸燕氏嗣統未斷絕的心情更甚,
那就是燕氏不會亡的,哪怕隻活下一個女子也能讓大成皇室付出代價。
燕臨默然,點了點頭,心裏不知道是什麽滋味。
從雁門關九死一生逃迴燕北至今的日日夜夜,他都恨不得對大成皇帝啖其肉,飲其血。在宗族長輩還有父兄的親信舊部燕北百姓的支持下自立為王以後,他對此更有了信心,有朝一日他會殺入帝京報仇。
可如今燕羽已然先他一步手刃仇人,這讓燕臨高興之餘,又不免有些失落。
此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務必接應燕羽小姐,安全護送她迴歸燕北。”
帝京那邊的通緝海捕文書,這些人完全不當迴事,但也擔心燕羽小姐的安危。
眾人紛紛附議,性格最為耿直脾氣火爆的秦禮直接推出自己的兒子秦鈺,還下了死令,“要是燕羽小姐有什麽傷失,老子打斷你的腿。”
——
皇帝遇刺駕崩雖然打亂了燕北的計劃部署,但卻幾乎是有利而無害的。
原本失去鎮北侯和六萬燕北軍可以說是元氣大傷,起兵造反是形勢所迫,卻也是拚著殊死一戰的決心。如今昏君突然崩逝,朝堂群龍無首陷入混亂,一時半會絕對抽調不出足夠的兵力來對付打壓燕北。
這反而正是燕北出兵的大好時機。
燕北軍營中的將領都對那位燕羽小姐多了幾分感激之心。
而新帝人選還在各方爭奪商議中,帝都陷入一片混亂糟糕形勢中。但凡權力更迭的混亂時期,也正是一個國家核心最虛弱的時候。還算心憂大成朝廷的徐相,首先憂慮的就是各方手握重兵的諸侯會有異動。
燕北就不用說了,已經在先帝的愚蠢計謀之下被徹底逼反了,而先帝也死在了鎮北侯之女的刀下,也可以說是自食其果了。
當然這種大逆不道的言論,徐相是不敢說的,也就在心裏隨便一想罷了。
這時屬下人麵色惶恐來報,“稟告相爺,監視東寧侯府和定南侯府的禁衛都死了,幾位侯府公子小姐還有他們的隨從護衛也都不見了。”
徐相立時變了臉色,陛下遇刺那夜過後,他分明第一時間就加強了對兩方諸侯在京中府邸的看守甚至嚴禁出入,皇城更是已然封鎖,怎麽可能還將人放出去。
徐相迅速命人調查,很快便查出了痕跡。
有些勢力較弱的皇子,不知怎麽想的竟與東寧侯和定南侯聯係上了,想要獲取他們的支持競爭皇位,為此還幫著送諸侯在京中的質子質女離京迴歸封地。
這些質子質女同樣經曆了那驚心動魄的血夜,阿洛雖未傷了他們,但他們也嚇得夠嗆。在這帝京待得膽戰心驚,說不準什麽時候就丟了性命,他們可比不上燕羽,有那樣厲害的本事殺了皇帝為父兄報仇,還一人一劍殺出皇宮去。遇到個機會可不就立刻抓住了。加上帝京如今局勢混亂,諸侯在外麵又有人手策應,人立馬就跑了。
估摸著追迴來的可能性不大,若是大肆抓捕可能還會更加激怒東寧侯和定南侯,徐相歎了口氣隻好作罷。
眾皇子為爭奪皇位,連這種手段也能使出來,讓徐相聽了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雖說東寧侯和定南侯生出異心的可能性難以受控,但有人質籌碼總比什麽都沒有好吧。
這幾位皇子可真是像及了他們的父皇,外患還沒有解除,倒是先內鬥起來了,徐相無奈苦笑道。
第103章 篡國(第一更)
整個皇城風雨飄搖,連後宮也難以幸免。原本往日還裝著和樂融融,一片祥和的妃嬪們,如今為了自己所生的皇子爭奪皇位和未來的滔天權勢地位,迅速劍拔弩張了起來。
本來是最受寵的公主所在居處扶月宮,自先帝遇刺崩逝後,一下子便冷清了下來,無人問津。
這皇宮裏素來是捧高踩低的,不但送來的膳食點心比不上以往的精細,連衣服首飾也都是宮中次等的,還不如平時公主心情好隨手賞給她們的呢。年紀較小的宮娥忍不住抱怨道,“陛下才走了幾日,那起子小人就敢這樣怠慢咱們公主。”
“你可住嘴吧,小心禍從口出。”其他宮女低聲喝止住了她。
這小宮女新進來才幾年,見識過的都是柔嘉帝姬如何受寵,在宮中眾星捧月的生活,跟在柔嘉帝姬身邊也養得性子天真爛漫了些,不知道輕重。
先帝崩逝,新帝還未確立這種非常之時,哪裏能隨便抱怨的。如今主掌宮務的是位份最高的林貴妃,要是讓她聽到了,隨便就能打殺了她們這些宮人。
而公主,已經不再是從前地位非同一般的帝姬了,自然也護不住她們。
為了警告小宮女免得失言還連累了他們,年長的宮女還意味深長道,“缺了衣裳首飾算什麽,聽說……宮裏還莫名其妙的死了幾位妃子。”
這也是實情,隻是無人在意,底下的宮人也都戰戰兢兢,不敢在意。
那年幼宮女當即嚇白了臉,此後哪怕是在禦膳房尚衣局那裏受了氣,也再不敢多說什麽了。
然而沒多久,林貴妃派她宮中的內侍來召柔嘉帝姬,扶月宮的一眾宮人忍不住提心吊膽了起來。那位年幼宮女前幾日還聽聞林貴妃杖斃了曾經恃寵生驕的虞美人,現在一聽這更是嚇得惴惴,“林貴妃召見咱們公主是有什麽事?”
不會也要打殺公主吧,明明先帝在時,林貴妃待公主還是十分慈和多有照顧的啊。
在皇宮待的歲月更長見識更多的宮人,是知道此一時彼一時的,當初帝姬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連隨口說句喜歡桃花,先帝就能為她在宮裏建十裏桃林賞景台。
可現在先帝已經不在了,後宮中最害怕的莫過於那些無子妃嬪,就像虞美人盛寵一時,常伴君側如今還不是林貴妃一句話便能活生生杖斃了。而沒有親生母妃又沒有可依靠外家的柔嘉帝姬,論起處境也好不到哪去,林貴妃宣召哪敢不去麽。
年長的宮人歎了口氣,“希望不是什麽壞事吧。”
林貴妃看著走進來一身素衣依舊難掩傾城之色的楚水笙,臉上笑容更盛了。
林貴妃所出的三皇子亦是爭奪皇位的有力人選,外家雄厚,母妃位高。隻是奈何大皇子既仗著長子名分,又管著京外虎威大營一部分營務,聽說近日更是頻頻召集將領們開會。而四皇子派更是有幾位閣臣和尚書支持,宣揚他仁德賢明,可堪為君的名聲。聽聞宗室之首的楚王也隱隱被他拉攏。
林貴妃和三皇子急於拉攏更多勢力,忽然主意就打到了先帝崩逝後地位立刻一落千丈沒了存在感的柔嘉帝姬身上,雖還未及笄,但已是生得絕色之姿,比她那位早死的母妃還要出眾,以往惹得林貴妃暗恨不快,現在這倒也成了可以利用的工具。
“柔嘉拜見林母妃。”楚水笙福了福身,感受到林貴妃落在她身上如同看待物什的打量目光,心裏越發害怕。
待她坐下來,宮人奉上茶點後,林貴妃也懶得與一個小公主寒暄繞彎子,裝作慈愛的樣子道,“你也快及笄了,該是嫁人的時候,鎮國公的嫡出次子生得儀表堂堂,與你也相配,不如本宮作主將你許嫁給他。”
楚水笙聞言身子一僵,哪怕身在後宮楚水笙也聽過鎮國公的嫡次子,縱情聲色鬧出不少荒唐事,甚至男女不忌。正是如此京中勳貴高門都無人敢將女兒嫁給他。隻因為鎮國公寵溺縱容,才壓了下去。
她打心底是不願意嫁給這樣的人的。
楚水笙低著頭諾諾地迴道,“父皇駕崩,需守喪三年,不宜婚嫁。”
聽她這話林貴妃臉色立刻變了,最後冷著臉將她送走了。楚水笙到底曾是先帝最寵愛的女兒,連外朝也皆知,也就不能如對待一個沒有家世背景的美人那樣了。再者打了傷了,豈不是折損了她的價值。
要不是怕被其他妃嬪皇子抓住了把柄,讓三皇子落得個苛待至親手足的名聲,林貴妃恨不得將柔嘉帝姬塞到鎮國公嫡次子的床上,好換取鎮國公的支持。
林貴妃冷笑著對宮人道,“既然不識好歹,那就讓她吃一吃苦頭好了。”
這位被先帝捧在心尖上的嬌嬌小公主,到現在還沒認清現實呢。
楚水笙還不知道林貴妃的想法,但一迴到扶月宮,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陣委屈,父皇在世時,曾說過要給她挑這世上最好的如意郎君。
此時此刻,她萬分思念寵愛庇護著她的父皇。
連帶著也怨恨上了殺死她父皇的兇手――燕羽。然而楚水笙忘了,她此時所遭受的,不過是燕羽所經曆過父兄慘死的悲痛罷了,甚至不足其十分之一。
貼身宮人進來見到公主眼圈紅紅的,幾乎有些手足無措的樣子,忍不住生出憐惜之心。數日前公主還是一副天真嬌憨的模樣,嬌嫩得如同禦花園中最美的鮮花一樣,帶著女兒家的嬌嬌柔柔無憂無慮。
可在失去了最寵愛她的父皇之後,帝姬的命運猶如飄零浮萍,不知會變向何處。
可同情帝姬不如同情他們這些宮人,才是真正的朝不保夕。
鎮國公的嫡次子的確不是什麽良人,但公主是女子之身,又沒有父兄可以依靠,現在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個好歸宿托付終身。宮人帶了份真心實意,歎道,“公主還是多多為自己打算一下吧。”
楚水笙忍不住想起了燕臨,那個曾經立下誓言想要建功立業配得上她,保護她的少年。
他如今還記得麽。
在原軌跡中,楚水笙作為最寵愛的帝姬,一直陪伴著大成皇朝苟延殘喘到最後。盡管天下大亂,朝廷分崩離析,她待在後宮裏依舊不受風雨所擾。後來皇帝被毒殺,叛軍闖入皇宮,她也被燕臨私下派的人保護了下來。經曆了一番小小的虐戀情深後,她就從亡國帝姬成為新朝皇後了,可以說一生都被保護得很好,沒有受多少苦楚。
現在就不一樣,阿洛穿來後直接幹掉了皇帝,楚水笙的境遇也早早地發生了改變,甚至變成了皇宮小可憐。
被林貴妃記恨厭棄後,扶月宮的日子更加難過了。
先是往日宮中的大批宮女太監被裁撤,之後禦膳房送來的飯食就不隻是簡單的不夠精細可口了,而是變成了冷硬的饅頭,殘羹冷飯之類的。哪怕想用銀兩換些熱食,禦膳房的人收下了卻不肯做,還一臉的輕蔑道,“有得吃就不錯了,還想挑三揀四,什麽東西。”
擺明了是受了林貴妃的吩咐,故意磋磨柔嘉帝姬,好讓她低頭聽話做他們聯姻的棋子。
她身邊的宮人一天比一天著急,不說膳食,這現在就是九月了,天氣快入冬變冷了,帝京又是早冬風寒。按著以往帝姬的待遇,宮中負責管理炭火的尚工局早早就送上好的銀絲炭過來了,如今連影子都沒見著,等真正入冬後,這扶月宮怕是就要成為像冰窖一樣的冷宮了。
――――
盡管帝京那邊極力在封鎖皇帝遇刺駕崩的消息,但燕北還是第一時間知道了。
消息傳到燕北時,原鎮北侯府,現今燕北王府正在商議如何積蓄實力厲兵秣馬對抗大成皇朝,一聽這消息所有人都炸了,甚至都不敢置信,“什麽,昏君死了。”
“還是老侯爺的女兒親手殺的。”
“不止是殺了昏君,還有帶兵傳旨伏殺燕北軍的趙江、周程兩大奸賊也死了。”
確認消息無誤後,眾人暢快大笑道,“實在是太好了。”
“終於能告慰老侯爺,世子還有數萬將士的在天之靈了。”
具體情報還是東寧侯和定南侯那邊傳來的,燕北公然豎旗造反,遼東西南兩邊的諸侯非但沒有請兵平叛的意思,私下還隱隱站到了同為諸侯的燕北一邊,也很有蠢蠢欲動的心思。
探子繪聲繪色地描述情報中,燕羽小姐被宣召上殿,然後奪刀殺人,砍下了昏君的首級,那夜殺得血流成河,隻身闖出皇城。眾人聽得心中都酣暢淋漓不已,恨不得當時自己就身在現場,好助燕羽小姐一臂之力。
原鎮北侯手下親信舊部第一大員的秦禮,堂堂八尺大漢黝黑的臉龐透著興奮的紅色,按捺不住激動地拍桌道,“痛快,真是痛快。不愧是老侯爺的親生女兒,將門虎女。”
當初聽聞鎮北侯父子和六萬燕北軍慘死雁門關外時,燕北多少人恨不得提刀去宰了那金鑾殿上的昏君,如今燕羽小姐報仇雪恨,同樣是了了燕北多少人的心願。
第104章 篡國(第二更)
已經公然造反自立為燕北王的燕臨也驚呆了,他以為自己從雁門關千軍萬馬伏殺中苟且偷生已經是夠難得了。這還是他身邊的親衛換上了燕臨的甲胄代他而死,他才得以保住一命,活著迴到燕北。
沒想到他那位嫡親的妹妹更是厲害。
燕臨少有的幾次隨父兄入京謁見,他見到的燕羽,也是一個錦衣華服氣度溫柔嫻雅的少女,已經少了北地的風姿,與京華貴女無二區別。
實在想象不到她竟然能做出這般驚天動地的大事來。
不止燕臨,這裏大多數人甚至不曾見過燕羽,這位自幼被送至帝京為質的侯府小姐。
當初造反時,也有人考慮到尚在昏君手中關押為質的燕羽。但形勢緊急,也顧不得那麽多。如今聽到這消息既令人歡喜不勝,又是感慨萬千。
即便還未謀麵,此時此刻卻是無比的敬慕。
燕北尚武敬重強者。尤其是燕羽殺了昏君,為鎮北侯和世子,還有六萬燕北軍將士報仇雪恨了。
“少主,快準備一下去拜祭你父兄的牌位,好告訴他們這個好消息。”
說話的是燕氏宗老,他雖非燕氏嫡係,卻是宗族輩分最高的。在燕臨迴來後,也是他極力支持燕臨繼承父兄之位好接管燕北。更重要的是,他的兒子孫子也是在燕北軍中與鎮北侯一同慘死,相當於斷了血脈。所以他對大成皇帝更是恨之入骨。
燕氏宗老歎了一聲,“可憐燕羽那孩子,小小年紀就被送到帝京去了。”
迴憶起來,在他的模糊印象中也是極為懂事乖巧的七八歲小姑娘。
鎮北侯在世時對待兒女都一視同仁,無論文課還是武課,燕羽雖是女兒家,卻性子堅韌沉靜,勝過當時調皮搗蛋各種不服管教的燕臨。
也是因為如此,當時帝京傳令,無論送哪個孩子去,鎮北侯都舍不得。最後還是燕羽自請代二哥去的,怕自幼桀驁不馴的燕臨在帝京闖出什麽禍來,而從她被送到帝京為質的那一天起,就隨時可能被犧牲。
直到今時今日,比之燕臨活著迴來那時,宗老心中無比慶幸燕氏嗣統未斷絕的心情更甚,
那就是燕氏不會亡的,哪怕隻活下一個女子也能讓大成皇室付出代價。
燕臨默然,點了點頭,心裏不知道是什麽滋味。
從雁門關九死一生逃迴燕北至今的日日夜夜,他都恨不得對大成皇帝啖其肉,飲其血。在宗族長輩還有父兄的親信舊部燕北百姓的支持下自立為王以後,他對此更有了信心,有朝一日他會殺入帝京報仇。
可如今燕羽已然先他一步手刃仇人,這讓燕臨高興之餘,又不免有些失落。
此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務必接應燕羽小姐,安全護送她迴歸燕北。”
帝京那邊的通緝海捕文書,這些人完全不當迴事,但也擔心燕羽小姐的安危。
眾人紛紛附議,性格最為耿直脾氣火爆的秦禮直接推出自己的兒子秦鈺,還下了死令,“要是燕羽小姐有什麽傷失,老子打斷你的腿。”
——
皇帝遇刺駕崩雖然打亂了燕北的計劃部署,但卻幾乎是有利而無害的。
原本失去鎮北侯和六萬燕北軍可以說是元氣大傷,起兵造反是形勢所迫,卻也是拚著殊死一戰的決心。如今昏君突然崩逝,朝堂群龍無首陷入混亂,一時半會絕對抽調不出足夠的兵力來對付打壓燕北。
這反而正是燕北出兵的大好時機。
燕北軍營中的將領都對那位燕羽小姐多了幾分感激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