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三皇子登上皇位,那她傅清芳可就一點活路都沒有了,幹脆一根繩子吊死算了。
不過現在在三皇子登基最大的功臣鄭思遠不在長寧城裏,三皇子的錢袋子也被太子給連鍋端了,這三皇子還能不能登上那個位子,還真的不好說呢。
盡管如此,傅清芳還是不肯放下心來,隻要三皇子一日還是個皇子,那傅清芳就睡不著覺。
隻是這朝堂局勢,從來都不是傅清芳可以左右的,那本話本裏對政治爭鬥描寫的極少,傅清芳要自己對付三皇子,怕不是癡人說夢。
再說了,她一個後宅婦人,即使是個侯夫人,也沒資格參與朝政的,那是男人們才能做得事。
其實說起來,傅清芳是十分羨慕蘇月涼上輩子生活的那個世界的,那個世界男子女子可以在一起讀書,接受相同的培養,可以如男子一般繼承家業頂立門戶,更是可以出仕做官,隻要憑著自己的一雙手,不用靠男人就能活下去。
要是能生活在那樣一個世界,遇上鄭思遠,她還用這麽束手束腳的嗎?
她傅清芳要是在那樣的一個世界,何必還困在後院這一方小小的天地呢,外麵的世界如此寬廣,她大可以自己去闖蕩。
若是可以,她傅清芳真的想見見蘇月涼原來的那個世界,看看自己能不能闖出一片天地來。
這一年裏,鄭思遠倒是迴來過兩迴,隻是鄭思遠既沒有來皇覺寺看望傅清芳,傅清芳也沒迴侯府,全然當做不知道鄭思遠迴來了,夫妻兩個近在咫尺,卻連見都沒見上一麵。
郭氏也曾派人去邊城給兒子送過幾次東西,去的下人中有一個是傅清芳的人,迴來就把邊城的事告訴了傅清芳:“夫人,那蘇姨娘在邊城的口碑可是好得很,因為有一手好醫術,人人都說她是活菩薩呢。那邊城人人稱蘇姨娘鄭夫人,好像她真的是侯爺的正房夫人似的。”
下人的語氣有些不平,侯府正兒八經的夫人可在這裏呢,那蘇姨娘一個妾室,有什麽資格被稱為鄭夫人。
傅清芳對此倒是沒什麽說的,反正她也不在邊城,蘇月涼是鄭夫人又能怎麽樣,要是鄭夫人的名頭對她有用,她根本就不想要這個夫人的名頭。
除了這個,下人還說道:“蘇姨娘在邊城除了醫術有些名頭外,還寫了幾首詩,聽說被人廣為傳唱呢。”
傅清芳聽到這裏,嘴角勾起一個冷笑,什麽蘇姨娘寫的,根本就是她抄襲別人的。
蘇月涼上輩子的那個世界,跟自己所在的世界,按照那本話本上說的,是兩個平行世界。
是從秦朝開始走向不同的,那個世界秦朝隻傳了兩代,秦二世是胡亥,胡亥在位的時候被一個叫劉邦的人給推翻了,建立了漢朝。
而傅清芳的這個時代,秦二世是始皇帝的長子扶蘇,秦六代而亡。
兩個同源的朝代,卻因為一點不同,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兩條道路。
傅清芳有時候也會想,蘇月涼的上輩子,從始皇帝算起來,經過兩千年的發展才到了那樣的一個社會,自己生活的這個世界,是不是始皇帝之後的兩千餘年,也會是那樣一個社會呢?
不過即使真的會有那樣一個社會,傅清芳也經曆不到了。
鄭思遠蘇月涼在邊城如何,傅清芳是不會管的,還是過好自己的日子要緊。
太子主張開放海禁,聖上就把此事交給太子去辦,八月裏,朝廷選出了八家商戶,由著八家開始進行海上貿易。
這隻是個開始,日後若是這海商貿易真的利潤巨大的話,朝廷裏是會繼續增加商戶數量的。
海上貿易到底有多賺錢,傅清芳早就從那本話本上知道了,現在朝廷允許海上貿易,還選出了八家商戶,傅清芳也想找一家商戶入個股,多賺些錢。
她可是四個孩子的娘,以後花錢的地方有的是呢,他們都不是侯府的親骨肉,以後的婚嫁大事侯府能出多少錢,隻能傅清芳一人為他們準備了。
傅清芳的嫁妝雖然算不上少,可要是分給四個孩子的話,那就不夠了。
明煦明滄得在長寧城裏置一所宅子吧,明璿明珊的嫁妝也不能少了,這一筆筆算下來,她手裏的錢好像就不夠了。
現在就有這樣一個能賺錢的路子擺在麵前,傅清芳怎麽可能不去走呢。
傅清芳收拾一番後,遞了牌子去東宮,麵見太子妃。
太子妃見到傅清芳倒是很高興,太子能扳倒三皇子的外祖家,又提出海上貿易這條建議,傅清芳也算是有點功勞的。
寒暄了一番之後,傅清芳說出了自己的來意。
太子妃略一沉吟,就說道:“清芳,此事我做不了主,還要請示太子一番。”
傅清芳趕緊道:“這是自然,臣婦等著娘娘的消息。”
傅清芳也算是幫了太子的大忙,想找家海商入股做生意也不算是什麽大事,太子哪有不允的道理,沒幾天太子妃就召見了傅清芳,替她跟一個趙姓海商牽線搭橋。
傅清芳當時的陪嫁雖然多,但大部分都是田產地契,古董字畫,現銀並不算太多。
嫁入侯府的這幾年,傅清芳經營有道,加上當初帶過來的銀票,統共也就隻存下了六萬兩。
傅清芳幹脆把這些銀子都投了進去,反正有田地鋪子在,平日裏的花銷她是不愁的。
海商貿易的時間長,船要出去再迴來,時間最快也得四五個月,傅清芳倒是也不急,有太子在,她也不怕商人誆騙她。
待到第二年的年底分紅的時候,傅清芳才真正體會到海上貿易的暴利之處。
隻不過是一年多的功夫,她便將本錢給賺了迴來,分紅將將不到八萬兩。
這還隻是第一年的利潤。
盡管知道海上貿易的利潤巨大,可這麽大,還是驚呆了傅清芳的眼珠子。
怪不得那個話本裏三皇子能拉攏那麽多的朝臣呢,原來是資本豐厚啊。
傅清芳數錢數的手軟,也沒什麽功夫打理鄭思遠蘇月涼了,等到蘇月涼又有了身孕,傅清芳才開始準備後手。
她娘家沒人,婆家也麵和心不和,在這個世上無依無靠,要是三皇子真的登基了,她還不知道能有幾天好活呢。
她最放不下的就是四個孩子了,思來想去,明煦人小鬼大,她也隻能把自己早就安排好的後路交給明煦了。
她將自己的財產清點出來,那些大宗的的都沒動,隻將那些不在明麵上的東西收拾了一番,分別藏在了幾個地方。
又把藏東西的地方說給了明煦聽,要他以後照顧好弟妹們。
鄭明煦心思伶俐,看母親的臉色有些不對,什麽都沒問,隻是點了點頭,神色鄭重:“母親,您放心,我必定會照顧好弟弟妹妹的。”
傅清芳摸了摸他的頭,說道:“娘隻是做了最壞的打算,明煦你不要怕,隻要是有一絲希望,娘就不會放棄的。”
朝堂上的事,傅清芳是插不上手的,她能做的,也就隻有盡力為孩子鋪好後路。
日子過得飛快,皇帝病了的消息沒有傳出來,倒是朝中的幾位大臣接二連三的出事了,不是被貶就是被革職查辦了。
而這幾位大人,都是傅清芳曾經跟太子說過的,明麵上哪邊也不投靠,實際上卻是三皇子的人。
長寧城還是老樣子,春風已經吹了進來,皇覺寺到處都是前來上香踏青的香客,可傅清芳卻察覺出,平靜的長寧城裏,馬上就要有一場狂風暴雨了。
即使平日裏再怎麽鎮定,到了這個時候,傅清芳也難免心神不寧。
明煦還在章家讀書,見傅清芳精神不好,主動跟老師請了幾天假,在家裏陪著傅清芳。
傅清芳的心總是提著,這樣也好,孩子們全在身邊,也算是她的定海神針了。
不管傅清芳是如何的心神不寧,這日子還是一天天要過的。
隨著那本話本上描寫的聖上駕崩的日子越來越近,傅清芳倒是奇異的平靜下來了。
要說先前她還有些自暴自棄,想著三皇子登上皇位的話她就認輸,畢竟胳膊扭不過大腿,她一個小小的侯夫人,怎麽跟天底下最尊貴的男人對著幹?可是現在她想通了,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出路都是走出來的,皇上又能怎麽樣,皇上也不能夠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她的力量雖然小,可是隻要用心去想辦法,說不定真的能找出一條出路呢。
再說了,現在三皇子的黨羽基本都被太子剪除幹淨了,他藏在暗處的支持者也都一個不剩的被鏟除了,他上輩子登基的武力支持者鄭思遠現在還遠在邊城,無詔不得迴京。
可以這樣說,三皇子現在就是個光杆司令了,傅清芳大可以不必這麽悲觀。
不管怎麽說,即使她在心神不寧,也左右不了朝中局勢,她要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跟孩子,度過這段混亂的時期。
傅清芳在皇覺寺裏倒是平靜下來了,郭氏在侯府裏卻一個勁的打鼓,總覺得有什麽事情要發生。
她年紀大了,經曆的風浪數不勝數,改朝換代都經曆過的,卻從來沒有像這次一樣心神不寧過。
郭氏素來信奉鬼神常年求神拜佛的,現在心裏覺得有什麽事發生,那肯定是上天給她的警示。
郭氏在屋裏坐臥不寧,把府裏的事情挨個想了一遍,閉了閉眼,吩咐道:“把柳姨娘給叫來。”
自從想通之後,柳姨娘心裏對鄭思遠是再沒一絲半點的幻想,隻把全部心神用在照顧孩子伺候郭氏之上。
郭氏派人來喊她,柳姨娘立馬就放下了手裏正在做的小衣裳,快步來到了正堂,以免郭氏久等。
柳姨娘到了之後,郭氏揮退下人,直接就說道:“芍藥,你去收拾收拾孩子的東西。”
郭氏的話把柳姨娘說了個懵:“老夫人,我們要去哪裏?”
她是侯府的姨娘,還帶著孩子,能去哪裏呢?
“你去皇覺寺,你先跟著夫人在那裏住幾天,等到長寧城裏平靜了再迴來,隻是收拾東西也要悄悄的,不要聲張。”
柳姨娘張嘴想再問問為什麽要去皇覺寺跟著夫人住,再說這長寧城裏也沒出什麽事啊,怎麽就不平靜了?
隻是看著郭氏的臉色,柳姨娘什麽都沒問,行了個禮就退下了,去收拾自己跟孩子的東西。
孩子的東西可是不少,收拾起來很是要費一番功夫的,即使有奶娘幫忙,收拾好了後也到了中午了。
這柳姨娘要是一去,得好幾天見不到雙胞胎,郭氏心裏難免失落,雙胞胎現在已經三歲多了,還一天都沒離開過她呢。
這樣一想,郭氏還真的有些舍不得。
“一想到你們走了之後,侯府就剩下我一個老婆子了,我這心裏就空蕩蕩的。”
即使鄭思遠傅清芳不在,郭氏要柳姨娘一起吃飯,柳姨娘要是不敢坐的,隻是站著伺候,等到服侍著郭氏吃完了,她才再吃。
“老夫人,那要不我們就不去了,就在府裏陪著您,”柳姨娘說道:“好幾天不見您,孩子也會想您的。”
兩個孩子現在已經三歲了,會說很多話了。
“奶奶,奶奶,”鄭明晨吃飯的時候也很活潑:“肉肉好吃。”
郭氏對著孩子慈愛地笑了:“既然明晨喜歡吃,那就多吃一點。”
等到吃完午飯,郭氏讓奶娘把雙胞胎抱了下去,起身親自從自己房裏的櫃子裏拿出一隻檀木盒子。
那盒子並不大,也就兩個巴掌大小,被一把黃銅小鎖給鎖上了。
“芍藥,這是我給兩個孩子的東西,你收好了,”郭氏將盒子放在柳姨娘手裏,說道:“東西雖然不算多,但是也夠你跟兩個孩子用了。你皇覺寺的時候,把這個東西帶上,藏好了不要讓別人知道。”
郭氏的態度實在是太過鄭重,柳姨娘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老夫人,我隻是帶著孩子去皇覺寺暫住,您這樣一說,我反而害怕了,”柳姨娘雙手抱著盒子,一下子跪倒在郭氏麵前,哭泣道:“老夫人,可是侯府出了什麽事,我不去皇覺寺了,我帶著孩子留下來陪您。”
她不是蠢人,老夫人突然要把他們母子三個送去皇覺寺裏跟著夫人住,又把這樣一個盒子交給了她,分明就有些托孤的意味了。
除了侯府出了什麽大事,還能有什麽別的理由來解釋嗎?
“你有這個心就好了,”郭氏道:“隻是我意已決,等會兒你就抱著孩子悄悄的從後門走,不要驚動了旁人。你要是真的舍不下我這個老婆子,等到長寧城裏平靜下來了,再迴來也不遲。”
郭氏是家裏的老祖宗,她說的話柳姨娘怎麽敢不聽?再說了,郭氏都說了,要柳姨娘抱著孩子從後門悄悄地走,不要驚動旁人,除非事情已經嚴重到了一定的地步,要不郭氏怎麽會這樣安排。
柳姨娘沒有再說說什麽,而是含著眼淚給郭氏磕了三個響頭。
傅清芳徹底想通之後,每日裏倒是過得自在許多了,當然她也沒閑著,安排了不少事情。
郭氏會把柳姨娘給送來,是她怎麽也沒想到的。
柳姨娘再怎麽說也是侯府的半個主子,更何況還帶著兩個孩子,竟然隻坐了兩輛最不起眼的馬車來了。
不過現在在三皇子登基最大的功臣鄭思遠不在長寧城裏,三皇子的錢袋子也被太子給連鍋端了,這三皇子還能不能登上那個位子,還真的不好說呢。
盡管如此,傅清芳還是不肯放下心來,隻要三皇子一日還是個皇子,那傅清芳就睡不著覺。
隻是這朝堂局勢,從來都不是傅清芳可以左右的,那本話本裏對政治爭鬥描寫的極少,傅清芳要自己對付三皇子,怕不是癡人說夢。
再說了,她一個後宅婦人,即使是個侯夫人,也沒資格參與朝政的,那是男人們才能做得事。
其實說起來,傅清芳是十分羨慕蘇月涼上輩子生活的那個世界的,那個世界男子女子可以在一起讀書,接受相同的培養,可以如男子一般繼承家業頂立門戶,更是可以出仕做官,隻要憑著自己的一雙手,不用靠男人就能活下去。
要是能生活在那樣一個世界,遇上鄭思遠,她還用這麽束手束腳的嗎?
她傅清芳要是在那樣的一個世界,何必還困在後院這一方小小的天地呢,外麵的世界如此寬廣,她大可以自己去闖蕩。
若是可以,她傅清芳真的想見見蘇月涼原來的那個世界,看看自己能不能闖出一片天地來。
這一年裏,鄭思遠倒是迴來過兩迴,隻是鄭思遠既沒有來皇覺寺看望傅清芳,傅清芳也沒迴侯府,全然當做不知道鄭思遠迴來了,夫妻兩個近在咫尺,卻連見都沒見上一麵。
郭氏也曾派人去邊城給兒子送過幾次東西,去的下人中有一個是傅清芳的人,迴來就把邊城的事告訴了傅清芳:“夫人,那蘇姨娘在邊城的口碑可是好得很,因為有一手好醫術,人人都說她是活菩薩呢。那邊城人人稱蘇姨娘鄭夫人,好像她真的是侯爺的正房夫人似的。”
下人的語氣有些不平,侯府正兒八經的夫人可在這裏呢,那蘇姨娘一個妾室,有什麽資格被稱為鄭夫人。
傅清芳對此倒是沒什麽說的,反正她也不在邊城,蘇月涼是鄭夫人又能怎麽樣,要是鄭夫人的名頭對她有用,她根本就不想要這個夫人的名頭。
除了這個,下人還說道:“蘇姨娘在邊城除了醫術有些名頭外,還寫了幾首詩,聽說被人廣為傳唱呢。”
傅清芳聽到這裏,嘴角勾起一個冷笑,什麽蘇姨娘寫的,根本就是她抄襲別人的。
蘇月涼上輩子的那個世界,跟自己所在的世界,按照那本話本上說的,是兩個平行世界。
是從秦朝開始走向不同的,那個世界秦朝隻傳了兩代,秦二世是胡亥,胡亥在位的時候被一個叫劉邦的人給推翻了,建立了漢朝。
而傅清芳的這個時代,秦二世是始皇帝的長子扶蘇,秦六代而亡。
兩個同源的朝代,卻因為一點不同,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兩條道路。
傅清芳有時候也會想,蘇月涼的上輩子,從始皇帝算起來,經過兩千年的發展才到了那樣的一個社會,自己生活的這個世界,是不是始皇帝之後的兩千餘年,也會是那樣一個社會呢?
不過即使真的會有那樣一個社會,傅清芳也經曆不到了。
鄭思遠蘇月涼在邊城如何,傅清芳是不會管的,還是過好自己的日子要緊。
太子主張開放海禁,聖上就把此事交給太子去辦,八月裏,朝廷選出了八家商戶,由著八家開始進行海上貿易。
這隻是個開始,日後若是這海商貿易真的利潤巨大的話,朝廷裏是會繼續增加商戶數量的。
海上貿易到底有多賺錢,傅清芳早就從那本話本上知道了,現在朝廷允許海上貿易,還選出了八家商戶,傅清芳也想找一家商戶入個股,多賺些錢。
她可是四個孩子的娘,以後花錢的地方有的是呢,他們都不是侯府的親骨肉,以後的婚嫁大事侯府能出多少錢,隻能傅清芳一人為他們準備了。
傅清芳的嫁妝雖然算不上少,可要是分給四個孩子的話,那就不夠了。
明煦明滄得在長寧城裏置一所宅子吧,明璿明珊的嫁妝也不能少了,這一筆筆算下來,她手裏的錢好像就不夠了。
現在就有這樣一個能賺錢的路子擺在麵前,傅清芳怎麽可能不去走呢。
傅清芳收拾一番後,遞了牌子去東宮,麵見太子妃。
太子妃見到傅清芳倒是很高興,太子能扳倒三皇子的外祖家,又提出海上貿易這條建議,傅清芳也算是有點功勞的。
寒暄了一番之後,傅清芳說出了自己的來意。
太子妃略一沉吟,就說道:“清芳,此事我做不了主,還要請示太子一番。”
傅清芳趕緊道:“這是自然,臣婦等著娘娘的消息。”
傅清芳也算是幫了太子的大忙,想找家海商入股做生意也不算是什麽大事,太子哪有不允的道理,沒幾天太子妃就召見了傅清芳,替她跟一個趙姓海商牽線搭橋。
傅清芳當時的陪嫁雖然多,但大部分都是田產地契,古董字畫,現銀並不算太多。
嫁入侯府的這幾年,傅清芳經營有道,加上當初帶過來的銀票,統共也就隻存下了六萬兩。
傅清芳幹脆把這些銀子都投了進去,反正有田地鋪子在,平日裏的花銷她是不愁的。
海商貿易的時間長,船要出去再迴來,時間最快也得四五個月,傅清芳倒是也不急,有太子在,她也不怕商人誆騙她。
待到第二年的年底分紅的時候,傅清芳才真正體會到海上貿易的暴利之處。
隻不過是一年多的功夫,她便將本錢給賺了迴來,分紅將將不到八萬兩。
這還隻是第一年的利潤。
盡管知道海上貿易的利潤巨大,可這麽大,還是驚呆了傅清芳的眼珠子。
怪不得那個話本裏三皇子能拉攏那麽多的朝臣呢,原來是資本豐厚啊。
傅清芳數錢數的手軟,也沒什麽功夫打理鄭思遠蘇月涼了,等到蘇月涼又有了身孕,傅清芳才開始準備後手。
她娘家沒人,婆家也麵和心不和,在這個世上無依無靠,要是三皇子真的登基了,她還不知道能有幾天好活呢。
她最放不下的就是四個孩子了,思來想去,明煦人小鬼大,她也隻能把自己早就安排好的後路交給明煦了。
她將自己的財產清點出來,那些大宗的的都沒動,隻將那些不在明麵上的東西收拾了一番,分別藏在了幾個地方。
又把藏東西的地方說給了明煦聽,要他以後照顧好弟妹們。
鄭明煦心思伶俐,看母親的臉色有些不對,什麽都沒問,隻是點了點頭,神色鄭重:“母親,您放心,我必定會照顧好弟弟妹妹的。”
傅清芳摸了摸他的頭,說道:“娘隻是做了最壞的打算,明煦你不要怕,隻要是有一絲希望,娘就不會放棄的。”
朝堂上的事,傅清芳是插不上手的,她能做的,也就隻有盡力為孩子鋪好後路。
日子過得飛快,皇帝病了的消息沒有傳出來,倒是朝中的幾位大臣接二連三的出事了,不是被貶就是被革職查辦了。
而這幾位大人,都是傅清芳曾經跟太子說過的,明麵上哪邊也不投靠,實際上卻是三皇子的人。
長寧城還是老樣子,春風已經吹了進來,皇覺寺到處都是前來上香踏青的香客,可傅清芳卻察覺出,平靜的長寧城裏,馬上就要有一場狂風暴雨了。
即使平日裏再怎麽鎮定,到了這個時候,傅清芳也難免心神不寧。
明煦還在章家讀書,見傅清芳精神不好,主動跟老師請了幾天假,在家裏陪著傅清芳。
傅清芳的心總是提著,這樣也好,孩子們全在身邊,也算是她的定海神針了。
不管傅清芳是如何的心神不寧,這日子還是一天天要過的。
隨著那本話本上描寫的聖上駕崩的日子越來越近,傅清芳倒是奇異的平靜下來了。
要說先前她還有些自暴自棄,想著三皇子登上皇位的話她就認輸,畢竟胳膊扭不過大腿,她一個小小的侯夫人,怎麽跟天底下最尊貴的男人對著幹?可是現在她想通了,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出路都是走出來的,皇上又能怎麽樣,皇上也不能夠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她的力量雖然小,可是隻要用心去想辦法,說不定真的能找出一條出路呢。
再說了,現在三皇子的黨羽基本都被太子剪除幹淨了,他藏在暗處的支持者也都一個不剩的被鏟除了,他上輩子登基的武力支持者鄭思遠現在還遠在邊城,無詔不得迴京。
可以這樣說,三皇子現在就是個光杆司令了,傅清芳大可以不必這麽悲觀。
不管怎麽說,即使她在心神不寧,也左右不了朝中局勢,她要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跟孩子,度過這段混亂的時期。
傅清芳在皇覺寺裏倒是平靜下來了,郭氏在侯府裏卻一個勁的打鼓,總覺得有什麽事情要發生。
她年紀大了,經曆的風浪數不勝數,改朝換代都經曆過的,卻從來沒有像這次一樣心神不寧過。
郭氏素來信奉鬼神常年求神拜佛的,現在心裏覺得有什麽事發生,那肯定是上天給她的警示。
郭氏在屋裏坐臥不寧,把府裏的事情挨個想了一遍,閉了閉眼,吩咐道:“把柳姨娘給叫來。”
自從想通之後,柳姨娘心裏對鄭思遠是再沒一絲半點的幻想,隻把全部心神用在照顧孩子伺候郭氏之上。
郭氏派人來喊她,柳姨娘立馬就放下了手裏正在做的小衣裳,快步來到了正堂,以免郭氏久等。
柳姨娘到了之後,郭氏揮退下人,直接就說道:“芍藥,你去收拾收拾孩子的東西。”
郭氏的話把柳姨娘說了個懵:“老夫人,我們要去哪裏?”
她是侯府的姨娘,還帶著孩子,能去哪裏呢?
“你去皇覺寺,你先跟著夫人在那裏住幾天,等到長寧城裏平靜了再迴來,隻是收拾東西也要悄悄的,不要聲張。”
柳姨娘張嘴想再問問為什麽要去皇覺寺跟著夫人住,再說這長寧城裏也沒出什麽事啊,怎麽就不平靜了?
隻是看著郭氏的臉色,柳姨娘什麽都沒問,行了個禮就退下了,去收拾自己跟孩子的東西。
孩子的東西可是不少,收拾起來很是要費一番功夫的,即使有奶娘幫忙,收拾好了後也到了中午了。
這柳姨娘要是一去,得好幾天見不到雙胞胎,郭氏心裏難免失落,雙胞胎現在已經三歲多了,還一天都沒離開過她呢。
這樣一想,郭氏還真的有些舍不得。
“一想到你們走了之後,侯府就剩下我一個老婆子了,我這心裏就空蕩蕩的。”
即使鄭思遠傅清芳不在,郭氏要柳姨娘一起吃飯,柳姨娘要是不敢坐的,隻是站著伺候,等到服侍著郭氏吃完了,她才再吃。
“老夫人,那要不我們就不去了,就在府裏陪著您,”柳姨娘說道:“好幾天不見您,孩子也會想您的。”
兩個孩子現在已經三歲了,會說很多話了。
“奶奶,奶奶,”鄭明晨吃飯的時候也很活潑:“肉肉好吃。”
郭氏對著孩子慈愛地笑了:“既然明晨喜歡吃,那就多吃一點。”
等到吃完午飯,郭氏讓奶娘把雙胞胎抱了下去,起身親自從自己房裏的櫃子裏拿出一隻檀木盒子。
那盒子並不大,也就兩個巴掌大小,被一把黃銅小鎖給鎖上了。
“芍藥,這是我給兩個孩子的東西,你收好了,”郭氏將盒子放在柳姨娘手裏,說道:“東西雖然不算多,但是也夠你跟兩個孩子用了。你皇覺寺的時候,把這個東西帶上,藏好了不要讓別人知道。”
郭氏的態度實在是太過鄭重,柳姨娘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老夫人,我隻是帶著孩子去皇覺寺暫住,您這樣一說,我反而害怕了,”柳姨娘雙手抱著盒子,一下子跪倒在郭氏麵前,哭泣道:“老夫人,可是侯府出了什麽事,我不去皇覺寺了,我帶著孩子留下來陪您。”
她不是蠢人,老夫人突然要把他們母子三個送去皇覺寺裏跟著夫人住,又把這樣一個盒子交給了她,分明就有些托孤的意味了。
除了侯府出了什麽大事,還能有什麽別的理由來解釋嗎?
“你有這個心就好了,”郭氏道:“隻是我意已決,等會兒你就抱著孩子悄悄的從後門走,不要驚動了旁人。你要是真的舍不下我這個老婆子,等到長寧城裏平靜下來了,再迴來也不遲。”
郭氏是家裏的老祖宗,她說的話柳姨娘怎麽敢不聽?再說了,郭氏都說了,要柳姨娘抱著孩子從後門悄悄地走,不要驚動旁人,除非事情已經嚴重到了一定的地步,要不郭氏怎麽會這樣安排。
柳姨娘沒有再說說什麽,而是含著眼淚給郭氏磕了三個響頭。
傅清芳徹底想通之後,每日裏倒是過得自在許多了,當然她也沒閑著,安排了不少事情。
郭氏會把柳姨娘給送來,是她怎麽也沒想到的。
柳姨娘再怎麽說也是侯府的半個主子,更何況還帶著兩個孩子,竟然隻坐了兩輛最不起眼的馬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