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他們母子齊齊地望著他,胤祜眼裏的興奮都快化為實質了。迴來的三天裏,胤祜還沒有這麽開心過,也不願意出門,成天悶在屋子裏。難得他那麽開心又願意出門,況且又是在門口,康熙能說什麽?還能拆皇後的台?
隻能道:“天快黑了,這麽晚了還出什麽門?趕緊迴去!”
當著胤祜的麵,康熙和皇後保持默契,一直沒說什麽。
把人一送走,兩人臉上的笑容就消失了。
再遣退身邊的奴才,屋子裏隻剩們兩人,終於不用裝了。
康熙滿麵怒容,他開口就是一串指責:“皇後!你身為一國之母,執掌鳳印,私自離宮也罷,還假傳聖旨!你像話嗎你?”
皇後沒有迴避他的目光,還抬頭與他對視。
她同樣是一身怒氣,一雙美目都快噴出火了。
“臣妾是一國之母,但也是個普通母親。自己的孩子下落未明、生死未卜,讓臣妾如何安心呆在宮裏?他從小到大,臣妾當成眼珠子一樣疼寵,連罵他半句都舍不得。若他有個三長兩短,臣妾都恨不得隨他去了,還管什麽鳳印不鳳印的?!”
康熙的怒氣頓時消了三分:“你這是不講道理!”
皇後不遠千裏來到淮陰,一腔慈母之情作不了假。
可她還是大清的國母,宮裏的大小事務都指著她,這樣不管不顧的出宮,絕不可取,傳出去名聲何在?
“你身為皇後,私自出宮,影響多壞?”
“有什麽影響比小六出事還壞?”
康熙頓時語塞。
確實,若是胤祜沒了,必會影響到前朝後宮的平衡和穩定。再比較一下,皇後離宮的影響就不值一提了。
皇後還不肯放過他,又道:“小六之前就說不想來,皇上非要帶他來。將人帶來了,也不查查他身邊的人,竟讓亂黨混到他身邊。這迴是他命大,能活著迴來,下迴呢?”
“若是讓他留在宮裏,亂黨豈有動手的機會?”
“說到底,是皇上對他不夠上心!”
皇後一連串的攻擊,康熙心中有愧,也越發心虛。
這次是他大意了,不會有下迴了。
程鵠隻有一個,這種事也隻有一次。
康熙道:“小六難得喜歡一個外人,之前的兩個伴讀他都不喜歡人家。那程鵠又是個會蠱惑人心的,才讓他有機可乘。小六從外麵撿迴來的那個就不錯,朕考察過了,是個好拿捏的。”
皇後:“……”
等等……害他的人叫程鵠?!
之前胤祜告訴她是亂黨推他下河,並未說名字。
這會兒,聽康熙說起程鵠,皇後就知道不能怪康熙了。
怪隻怪這個名字讓胤祜有種天然的好感,隻要程鵠人品過得去,他就不會防備程鵠,也給了程鵠動手的機會。
皇後突然就啞火了。
康熙瞅著她,看著她眸底的怒火熄滅了。
他還有些不明所以,這火也消得太快了吧?
按照皇後往日的性子,打胤祜兩下屁股,皇後都要追著他吵上半天,這迴胤祜險些喪命,她還變得好說話了?
好像有點不對頭。
過了良久,才聽皇後吐出一句:“從今往後,隻要是叫程鵠的,不……名字裏麵有個‘鵠’字的,全都不許接近小六。虧得小六那麽喜歡他,他竟是包藏禍心。幸好沒讓他得逞!”
康熙點點頭:“是該防著!”
倆人勉強達成共識,也不吵了。
又聊起京城和宮裏的事,這麽多天過去,京城隻是離得遠消息滯後,並非得不到消息,胤祜落河的事肯定傳迴去了。
說到這一點,康熙道:“你出宮也好。小六出事的消息傳迴去,也讓那些躲在背後的妖魔鬼怪早些現身。朕倒要看看,前朝後宮有哪些作孽想要作怪,等迴去就一鍋端了!”
胤祜才找迴三天,消息要傳迴去,又得延幾天。
光是胤祜出事的消息在前,就足以讓京城人心浮動了,又有皇後抱病在後,太子又遠征西北,宮裏無人坐鎮。
可不正是給了他們機會?
宮裏宮外的魑魅魍魎都該浮出水麵了。
倆人交流了一番,皇後也懂了康熙的心思,這位是想釣魚執法,看誰在盯著他的皇位,想挑起其他皇子的野心。
當然了,不單單是針對那些奴才。
還有其他皇子也是,最好別暴露他們的野心。
否則,讓他逮到一個削一個!!
若平時也就罷了,偏偏是胤祜出事的消息傳來之後,那些皇子誰敢蹦噠一下,康熙就得在誰頭上蓋個罔顧手足之情的章。
還有宮裏宮外那些個奴才,究竟有哪些人盼著胤祜出事?
得知了康熙的意圖,皇後立馬就安靜了。
他要釣魚,要釣他那些兒子,隨他釣,反正是他親生的。
……
如康熙所料,胤祜出事的消息傳迴京城就攪亂了人心,哪怕他不入朝堂,也是中宮一脈最大的砝碼。
隻要他活著一天,就像座山一樣將太子和其他皇子隔離開來,其他人別說越過太子了,連他都越不過。
他死了就不一樣了。
胤祜一死,就意味著別人的機會來了。
宮裏的四個皇子暫時沒有複雜的想法,一個個急著去信關心起胤祜的下落,但有兩個人坐不住了。
第149章 、作死之人必死
留在宮裏的四個阿哥第一時間去鍾粹宮看望皇後,皇後病倒了,不見任何人,他們也進不去鍾粹宮。
四人隻能無功而返。
臨走時還不忘寬慰幾聲。
年紀最大的三阿哥道:“讓皇額娘保重身體,六弟肯定會平安迴來,有皇阿瑪在,絕不會讓六弟出事。”
陳全笑著點點頭:“奴才代皇後娘娘多謝四位阿哥關心,嘉郡王知道那麽多人惦記他,也一定會平安無事。”
幾個人離開鍾粹宮,三阿哥趕緊去找自家額娘,別人要上蹦下跳隨他們去,自己額娘千萬別鬧事,還是老實點為好。
四阿哥也去承乾宮蹭飯。
胤祐和胤禩無此煩惱,他們家額娘都是老實人,絕不會瞎摻和。
迴到乾西五所,胤禩打了個手勢,讓兩人身後的太監都離遠一點。
周圍就剩他們兄弟兩個。
胤禩突然開口:“我可真是惡毒,我希望惠額娘能跳出來,跳得越厲害越好。皇阿瑪要收拾她的時候,胤禔的麵子也不好使。”
以前康熙總要顧忌幾分大貝勒的麵子,即便想打壓惠妃,也不會出手太狠。
頂多禁足罰俸或是抄佛經。
都不痛不癢,最多丟個臉。
若是惠妃在這個節骨眼上跳起來,最恨她的人絕對是康熙。
“就惠額娘一人?”胤祐也是冷笑連連:“我希望她野心再大一點,最好去拉攏一下鈕鈷祿貴妃,倆人一起上竄下跳。到時候讓皇阿瑪全都收拾了,省得杵在那裏讓人犯惡心!”
倆人對視一眼。
“希望九弟如願以償。”
“也希望八哥不會失望。”
胤禩頓了下又說:“我還是盼著六哥早日迴來。就算……就算迴不來,我也隻服太子哥哥。若是胤禔想要那個位置,我第一個把他拉下來。”絕不能讓惠妃翻身。
他們心裏都明白,太子上位對誰都好,誰都服氣。
換了其他人冒頭,他們這些兄弟絕不會相處得那麽和諧。
胤祐知道惠妃身邊有胤禩的人,就算惠妃不起心思,胤禩也會讓人拱火,一定會借著這次機會坑死惠妃。
可惜他的手不夠長,伸不到到鈕鈷祿貴妃那裏。
胤祐心裏不無遺憾,隻能指望一下胤禩了,“九弟若是方便的話,就幫哥哥一把,若是不方便就算了。”
“我會讓人盯著。能幫八哥的,弟弟肯定會幫!”
……
惠妃身邊有胤禩的人,非得挑起她的心思不可。
還有另一個坐立不安的人——二福晉。
自從胤祜封郡王的時候鬧了一出,太子說了正院不會再有孩子,當真沒在她房裏留過夜,毓慶宮的大小事務都交給橙玉和黃玉打理,二福晉半點都沾不上手,正院也門庭冷落。
自從去年石文炳過世,她的親兄弟還沒成長起來,太子也不再扶持他們,她娘家這一脈明顯就弱了下去。
她能倚靠的隻有叔伯他們。
可如今,她在毓慶宮裏勢弱,想冊封太子妃已經絕了希望,生下兩個孩子也被抱走了,太子又一天天冷落她,她幾乎要淪為家族的棄子了,二福晉也為自己的處境著急。
她額娘托人送了幾次信給她。
說族裏那些人越來越心急了,明年會有兩個堂妹進宮參選。
據說其中一個有意進毓慶宮,伯叔準備私下跟太子談。
另一個打算入胤祜的後院。
當然了,正室是不可能的,康熙不可能讓兩個嫡出皇子都娶瓜爾佳氏的女兒為嫡福晉,但以她的出身當個側福晉絕對夠格。
也是瓜爾佳一族向太子示好,上一次二福晉她額娘犯下的蠢事,太子就記恨上他們了,他們很想努力抹平。
這樣一來,對二福晉的處境就更不利了。
隻能道:“天快黑了,這麽晚了還出什麽門?趕緊迴去!”
當著胤祜的麵,康熙和皇後保持默契,一直沒說什麽。
把人一送走,兩人臉上的笑容就消失了。
再遣退身邊的奴才,屋子裏隻剩們兩人,終於不用裝了。
康熙滿麵怒容,他開口就是一串指責:“皇後!你身為一國之母,執掌鳳印,私自離宮也罷,還假傳聖旨!你像話嗎你?”
皇後沒有迴避他的目光,還抬頭與他對視。
她同樣是一身怒氣,一雙美目都快噴出火了。
“臣妾是一國之母,但也是個普通母親。自己的孩子下落未明、生死未卜,讓臣妾如何安心呆在宮裏?他從小到大,臣妾當成眼珠子一樣疼寵,連罵他半句都舍不得。若他有個三長兩短,臣妾都恨不得隨他去了,還管什麽鳳印不鳳印的?!”
康熙的怒氣頓時消了三分:“你這是不講道理!”
皇後不遠千裏來到淮陰,一腔慈母之情作不了假。
可她還是大清的國母,宮裏的大小事務都指著她,這樣不管不顧的出宮,絕不可取,傳出去名聲何在?
“你身為皇後,私自出宮,影響多壞?”
“有什麽影響比小六出事還壞?”
康熙頓時語塞。
確實,若是胤祜沒了,必會影響到前朝後宮的平衡和穩定。再比較一下,皇後離宮的影響就不值一提了。
皇後還不肯放過他,又道:“小六之前就說不想來,皇上非要帶他來。將人帶來了,也不查查他身邊的人,竟讓亂黨混到他身邊。這迴是他命大,能活著迴來,下迴呢?”
“若是讓他留在宮裏,亂黨豈有動手的機會?”
“說到底,是皇上對他不夠上心!”
皇後一連串的攻擊,康熙心中有愧,也越發心虛。
這次是他大意了,不會有下迴了。
程鵠隻有一個,這種事也隻有一次。
康熙道:“小六難得喜歡一個外人,之前的兩個伴讀他都不喜歡人家。那程鵠又是個會蠱惑人心的,才讓他有機可乘。小六從外麵撿迴來的那個就不錯,朕考察過了,是個好拿捏的。”
皇後:“……”
等等……害他的人叫程鵠?!
之前胤祜告訴她是亂黨推他下河,並未說名字。
這會兒,聽康熙說起程鵠,皇後就知道不能怪康熙了。
怪隻怪這個名字讓胤祜有種天然的好感,隻要程鵠人品過得去,他就不會防備程鵠,也給了程鵠動手的機會。
皇後突然就啞火了。
康熙瞅著她,看著她眸底的怒火熄滅了。
他還有些不明所以,這火也消得太快了吧?
按照皇後往日的性子,打胤祜兩下屁股,皇後都要追著他吵上半天,這迴胤祜險些喪命,她還變得好說話了?
好像有點不對頭。
過了良久,才聽皇後吐出一句:“從今往後,隻要是叫程鵠的,不……名字裏麵有個‘鵠’字的,全都不許接近小六。虧得小六那麽喜歡他,他竟是包藏禍心。幸好沒讓他得逞!”
康熙點點頭:“是該防著!”
倆人勉強達成共識,也不吵了。
又聊起京城和宮裏的事,這麽多天過去,京城隻是離得遠消息滯後,並非得不到消息,胤祜落河的事肯定傳迴去了。
說到這一點,康熙道:“你出宮也好。小六出事的消息傳迴去,也讓那些躲在背後的妖魔鬼怪早些現身。朕倒要看看,前朝後宮有哪些作孽想要作怪,等迴去就一鍋端了!”
胤祜才找迴三天,消息要傳迴去,又得延幾天。
光是胤祜出事的消息在前,就足以讓京城人心浮動了,又有皇後抱病在後,太子又遠征西北,宮裏無人坐鎮。
可不正是給了他們機會?
宮裏宮外的魑魅魍魎都該浮出水麵了。
倆人交流了一番,皇後也懂了康熙的心思,這位是想釣魚執法,看誰在盯著他的皇位,想挑起其他皇子的野心。
當然了,不單單是針對那些奴才。
還有其他皇子也是,最好別暴露他們的野心。
否則,讓他逮到一個削一個!!
若平時也就罷了,偏偏是胤祜出事的消息傳來之後,那些皇子誰敢蹦噠一下,康熙就得在誰頭上蓋個罔顧手足之情的章。
還有宮裏宮外那些個奴才,究竟有哪些人盼著胤祜出事?
得知了康熙的意圖,皇後立馬就安靜了。
他要釣魚,要釣他那些兒子,隨他釣,反正是他親生的。
……
如康熙所料,胤祜出事的消息傳迴京城就攪亂了人心,哪怕他不入朝堂,也是中宮一脈最大的砝碼。
隻要他活著一天,就像座山一樣將太子和其他皇子隔離開來,其他人別說越過太子了,連他都越不過。
他死了就不一樣了。
胤祜一死,就意味著別人的機會來了。
宮裏的四個皇子暫時沒有複雜的想法,一個個急著去信關心起胤祜的下落,但有兩個人坐不住了。
第149章 、作死之人必死
留在宮裏的四個阿哥第一時間去鍾粹宮看望皇後,皇後病倒了,不見任何人,他們也進不去鍾粹宮。
四人隻能無功而返。
臨走時還不忘寬慰幾聲。
年紀最大的三阿哥道:“讓皇額娘保重身體,六弟肯定會平安迴來,有皇阿瑪在,絕不會讓六弟出事。”
陳全笑著點點頭:“奴才代皇後娘娘多謝四位阿哥關心,嘉郡王知道那麽多人惦記他,也一定會平安無事。”
幾個人離開鍾粹宮,三阿哥趕緊去找自家額娘,別人要上蹦下跳隨他們去,自己額娘千萬別鬧事,還是老實點為好。
四阿哥也去承乾宮蹭飯。
胤祐和胤禩無此煩惱,他們家額娘都是老實人,絕不會瞎摻和。
迴到乾西五所,胤禩打了個手勢,讓兩人身後的太監都離遠一點。
周圍就剩他們兄弟兩個。
胤禩突然開口:“我可真是惡毒,我希望惠額娘能跳出來,跳得越厲害越好。皇阿瑪要收拾她的時候,胤禔的麵子也不好使。”
以前康熙總要顧忌幾分大貝勒的麵子,即便想打壓惠妃,也不會出手太狠。
頂多禁足罰俸或是抄佛經。
都不痛不癢,最多丟個臉。
若是惠妃在這個節骨眼上跳起來,最恨她的人絕對是康熙。
“就惠額娘一人?”胤祐也是冷笑連連:“我希望她野心再大一點,最好去拉攏一下鈕鈷祿貴妃,倆人一起上竄下跳。到時候讓皇阿瑪全都收拾了,省得杵在那裏讓人犯惡心!”
倆人對視一眼。
“希望九弟如願以償。”
“也希望八哥不會失望。”
胤禩頓了下又說:“我還是盼著六哥早日迴來。就算……就算迴不來,我也隻服太子哥哥。若是胤禔想要那個位置,我第一個把他拉下來。”絕不能讓惠妃翻身。
他們心裏都明白,太子上位對誰都好,誰都服氣。
換了其他人冒頭,他們這些兄弟絕不會相處得那麽和諧。
胤祐知道惠妃身邊有胤禩的人,就算惠妃不起心思,胤禩也會讓人拱火,一定會借著這次機會坑死惠妃。
可惜他的手不夠長,伸不到到鈕鈷祿貴妃那裏。
胤祐心裏不無遺憾,隻能指望一下胤禩了,“九弟若是方便的話,就幫哥哥一把,若是不方便就算了。”
“我會讓人盯著。能幫八哥的,弟弟肯定會幫!”
……
惠妃身邊有胤禩的人,非得挑起她的心思不可。
還有另一個坐立不安的人——二福晉。
自從胤祜封郡王的時候鬧了一出,太子說了正院不會再有孩子,當真沒在她房裏留過夜,毓慶宮的大小事務都交給橙玉和黃玉打理,二福晉半點都沾不上手,正院也門庭冷落。
自從去年石文炳過世,她的親兄弟還沒成長起來,太子也不再扶持他們,她娘家這一脈明顯就弱了下去。
她能倚靠的隻有叔伯他們。
可如今,她在毓慶宮裏勢弱,想冊封太子妃已經絕了希望,生下兩個孩子也被抱走了,太子又一天天冷落她,她幾乎要淪為家族的棄子了,二福晉也為自己的處境著急。
她額娘托人送了幾次信給她。
說族裏那些人越來越心急了,明年會有兩個堂妹進宮參選。
據說其中一個有意進毓慶宮,伯叔準備私下跟太子談。
另一個打算入胤祜的後院。
當然了,正室是不可能的,康熙不可能讓兩個嫡出皇子都娶瓜爾佳氏的女兒為嫡福晉,但以她的出身當個側福晉絕對夠格。
也是瓜爾佳一族向太子示好,上一次二福晉她額娘犯下的蠢事,太子就記恨上他們了,他們很想努力抹平。
這樣一來,對二福晉的處境就更不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