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期限已滿,褒姒未到鎬京。
褒國的國君褒珦並不是一個甘心屈服之人,虢石父兩次派人前去索要褒姒,都被褒珦拒絕。
盛怒之下,姬宮湦派出了軍隊,這是他接任大周王朝國君三年以來,第一次對外用兵。
因為一個女人。
嬴開被關進牢獄的第六天,三萬大軍離開鎬京,前往褒城。
戰爭持續多久,沒人知道。
幾天來,莫守拙每天探監三次,每次去都不空手,總是會帶些錢財給獄卒,一來二去,跟牢獄的幾個獄卒便混得比較熟了。
於是,莫守拙提出了一個要求,進入牢獄,陪著嬴開。
他始終沒忘了自己被關進牢獄時嬴開做的那件事,幽暗的牢獄之中,常常會發生一些令人無法防範的突發事件。
隻有近距離地守護,嬴開的安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與嬴開同處一室的要求未得到允許,因為這不符合法度。
莫守拙退而求其次,進了正對著嬴開的一間獄室。
走廊兩側的獄室都是柵欄門,嬴開獄室中的角角落落,可盡入眼中,任誰進來對嬴開有圖謀,都逃不過莫守拙的眼睛。
除了在飯菜之中做文章。
獄中的莫守拙整天無事可做,便一門心思地進行修煉,在修煉中熬過時間。
煉精境、化神境、成虛境、破體境,每天都要完成一個波次。
至第十天,可收發隨心。
奇經八脈之中,能量時而如滔滔江河洶湧澎湃,時而如涓涓細流婉轉流淌,發自丹田,又歸於丹田。
破體而出,在周身形成強大的防禦界,隻在一念之間。
自我感覺,攻擊力與防禦力較之以前,又提升了不止一個層次。
如此令人不可思議的突飛猛進,令莫守拙心中無比驚喜。
他一直沒忘了豢龍。
他堅信此時的豢龍也一定如他一樣在苦修,意圖喚醒體內的九條龍。
一條龍的戰力已經足夠強大,九條龍又會是什麽概念?
莫守拙猜不到,但能肯定的是,擁有五百樽能量的武者可能不是一條龍的對手。
因為,身為煉精巔峰的原主,就是在鎖秋嶺上被豢龍和一條龍擊傷或者是殺死的。
第十四天的夜裏,完成了一個整流程修煉的莫守拙,欲睜開眼睛之時,突然感覺腦海中的第二個記憶蛋有了異動。
並沒有像第一顆記憶蛋那樣破裂綻開,而是在縮小。
不停地縮小,最終縮成了一滴水,晶瑩透亮。
腦海中出現了一個清晨的原野,有鮮花盛開,有輕風流轉。
水滴就懸浮在虛空之中,然後開始發生變化,慢慢地變成了一個女孩子,隻有七八歲的年齡,頭上紮著一對小辮,皮膚細嫩,容顏嬌美,很童真,也很可愛。
一滴晶瑩的露珠,垂在一片細長草葉的葉尖上,女孩蹲下來,靜靜地看著。
小小的露珠上映出來一隻黑黑的眼睛,那是小女孩的眼睛,女孩輕聲說道:“我有三隻眼睛,兩隻在臉上,一隻在草葉上。”
一陣微風吹來,引得草葉搖動,露珠滴落,滲入泥土。
女孩翻開草叢,卻再也找不到露珠,很傷感。
因為一滴露珠,女孩便對這片泥土有了感情,她找來一顆稻穀的種子埋進露珠消失的泥土之中。
當種子在露珠的滋養下變成一株沉甸甸的穀穗在輕風中搖曳時,女孩仿佛再一次看到了葉尖上的那滴露珠,閃閃欲動,晶瑩剔透。
小女孩用稻穀做成了粥,“我把你吃了,你就進到我身體裏,變成一滴血了。”
小女孩慢慢長大,發絲變得越來越光澤柔順,身材也變得越來越豐滿,長成了一個豐盈嬌美的女人。
十六歲的時候,女人嫁給了一個她喜歡的男人。
此後的幾年,女人接連生下了三個孩子。
她用她的奶水喂養孩子們長大,當看到孩子們伏在她的懷中吮吸著奶水的時候,她又想起了那滴露珠,“一定是那一滴露珠,讓我有這麽多的奶水,把孩子們養得胖胖的。”
孩子們漸漸長大,女人卻漸漸變老。皮膚緊皺,青春不再。
當牙齒脫落,盡顯老態龍鍾之時,女人開始抱怨,“你怎麽不讓我變得年輕,給我美貌和柔情了呢?你看我的皮膚,也失去水份了。”
女人獨自來到當初發現那滴露珠的草地,卻再也看不到草葉上的露珠,隻有一片空空的葉。
傷感落淚,一滴淚水滴落在草葉上,垂於葉尖,瑩白圓潤。
女人欣喜,“我以為你已經死了,原來是變成了我的一滴淚珠!”
年邁的女人就要死了,孩子們圍在她的身邊。其中有一個七八歲的女孩,是她的小孫女。皮膚細嫩,容顏嬌美,很童真,也很可愛,像極了小時候的她。
女人下葬的時候,是個清晨,墳塋就在她當初發現那滴露珠的青草邊。
墳塚堆起之後,小孫女看到墳邊一棵青草細長的葉尖上垂著一滴晶瑩的露珠。
小孫女蹲下來看著,發現露珠中映著一隻黑黑的眼睛,於是輕聲說道:“我有三隻眼睛,兩隻在臉上,一隻在草葉上。”
關於女孩的場景消失。
腦海之中又迴歸到了初時的狀態,一滴水懸浮於原野的無盡虛空之中。
一個蒼老的聲音,從極深的虛空之地傳來:
“天是天,地是地,萬物是萬物,人是人。”
“於天,雨是一滴。於地,水是一滴。於萬物,露是一滴。於人,淚是一滴…”
“天融於一滴雨,地融入一滴水,萬物融於一滴露,人融於一滴淚。則一滴雨便是天,一滴水便是地,一滴露便是萬物,一滴淚便是完人。”
“萬法唯心,萬道唯心,一切歸於心念,小則似水滴,飄渺無存,大則成天地,無量無極。”
“是水滴,是天地,在乎一心。心念如何,天便如何,地便如何,萬物便如何,人便如何。”
“所謂仙緣之人,水滴之眼與生俱來,先天沉睡。喚醒水滴之眼,天地一切,再無遁形,可見宇宙萬物,可見時間流沙,可見懸山仙界。由此,開仙緣,進仙道。”
“一滴水之於天地萬物飄渺之變化,便是喚醒水滴之眼的修煉之法…”
聲音飄忽不定,漸去漸遠,終至不聞。
此時,水滴消失,一切歸於寧靜。
褒國的國君褒珦並不是一個甘心屈服之人,虢石父兩次派人前去索要褒姒,都被褒珦拒絕。
盛怒之下,姬宮湦派出了軍隊,這是他接任大周王朝國君三年以來,第一次對外用兵。
因為一個女人。
嬴開被關進牢獄的第六天,三萬大軍離開鎬京,前往褒城。
戰爭持續多久,沒人知道。
幾天來,莫守拙每天探監三次,每次去都不空手,總是會帶些錢財給獄卒,一來二去,跟牢獄的幾個獄卒便混得比較熟了。
於是,莫守拙提出了一個要求,進入牢獄,陪著嬴開。
他始終沒忘了自己被關進牢獄時嬴開做的那件事,幽暗的牢獄之中,常常會發生一些令人無法防範的突發事件。
隻有近距離地守護,嬴開的安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與嬴開同處一室的要求未得到允許,因為這不符合法度。
莫守拙退而求其次,進了正對著嬴開的一間獄室。
走廊兩側的獄室都是柵欄門,嬴開獄室中的角角落落,可盡入眼中,任誰進來對嬴開有圖謀,都逃不過莫守拙的眼睛。
除了在飯菜之中做文章。
獄中的莫守拙整天無事可做,便一門心思地進行修煉,在修煉中熬過時間。
煉精境、化神境、成虛境、破體境,每天都要完成一個波次。
至第十天,可收發隨心。
奇經八脈之中,能量時而如滔滔江河洶湧澎湃,時而如涓涓細流婉轉流淌,發自丹田,又歸於丹田。
破體而出,在周身形成強大的防禦界,隻在一念之間。
自我感覺,攻擊力與防禦力較之以前,又提升了不止一個層次。
如此令人不可思議的突飛猛進,令莫守拙心中無比驚喜。
他一直沒忘了豢龍。
他堅信此時的豢龍也一定如他一樣在苦修,意圖喚醒體內的九條龍。
一條龍的戰力已經足夠強大,九條龍又會是什麽概念?
莫守拙猜不到,但能肯定的是,擁有五百樽能量的武者可能不是一條龍的對手。
因為,身為煉精巔峰的原主,就是在鎖秋嶺上被豢龍和一條龍擊傷或者是殺死的。
第十四天的夜裏,完成了一個整流程修煉的莫守拙,欲睜開眼睛之時,突然感覺腦海中的第二個記憶蛋有了異動。
並沒有像第一顆記憶蛋那樣破裂綻開,而是在縮小。
不停地縮小,最終縮成了一滴水,晶瑩透亮。
腦海中出現了一個清晨的原野,有鮮花盛開,有輕風流轉。
水滴就懸浮在虛空之中,然後開始發生變化,慢慢地變成了一個女孩子,隻有七八歲的年齡,頭上紮著一對小辮,皮膚細嫩,容顏嬌美,很童真,也很可愛。
一滴晶瑩的露珠,垂在一片細長草葉的葉尖上,女孩蹲下來,靜靜地看著。
小小的露珠上映出來一隻黑黑的眼睛,那是小女孩的眼睛,女孩輕聲說道:“我有三隻眼睛,兩隻在臉上,一隻在草葉上。”
一陣微風吹來,引得草葉搖動,露珠滴落,滲入泥土。
女孩翻開草叢,卻再也找不到露珠,很傷感。
因為一滴露珠,女孩便對這片泥土有了感情,她找來一顆稻穀的種子埋進露珠消失的泥土之中。
當種子在露珠的滋養下變成一株沉甸甸的穀穗在輕風中搖曳時,女孩仿佛再一次看到了葉尖上的那滴露珠,閃閃欲動,晶瑩剔透。
小女孩用稻穀做成了粥,“我把你吃了,你就進到我身體裏,變成一滴血了。”
小女孩慢慢長大,發絲變得越來越光澤柔順,身材也變得越來越豐滿,長成了一個豐盈嬌美的女人。
十六歲的時候,女人嫁給了一個她喜歡的男人。
此後的幾年,女人接連生下了三個孩子。
她用她的奶水喂養孩子們長大,當看到孩子們伏在她的懷中吮吸著奶水的時候,她又想起了那滴露珠,“一定是那一滴露珠,讓我有這麽多的奶水,把孩子們養得胖胖的。”
孩子們漸漸長大,女人卻漸漸變老。皮膚緊皺,青春不再。
當牙齒脫落,盡顯老態龍鍾之時,女人開始抱怨,“你怎麽不讓我變得年輕,給我美貌和柔情了呢?你看我的皮膚,也失去水份了。”
女人獨自來到當初發現那滴露珠的草地,卻再也看不到草葉上的露珠,隻有一片空空的葉。
傷感落淚,一滴淚水滴落在草葉上,垂於葉尖,瑩白圓潤。
女人欣喜,“我以為你已經死了,原來是變成了我的一滴淚珠!”
年邁的女人就要死了,孩子們圍在她的身邊。其中有一個七八歲的女孩,是她的小孫女。皮膚細嫩,容顏嬌美,很童真,也很可愛,像極了小時候的她。
女人下葬的時候,是個清晨,墳塋就在她當初發現那滴露珠的青草邊。
墳塚堆起之後,小孫女看到墳邊一棵青草細長的葉尖上垂著一滴晶瑩的露珠。
小孫女蹲下來看著,發現露珠中映著一隻黑黑的眼睛,於是輕聲說道:“我有三隻眼睛,兩隻在臉上,一隻在草葉上。”
關於女孩的場景消失。
腦海之中又迴歸到了初時的狀態,一滴水懸浮於原野的無盡虛空之中。
一個蒼老的聲音,從極深的虛空之地傳來:
“天是天,地是地,萬物是萬物,人是人。”
“於天,雨是一滴。於地,水是一滴。於萬物,露是一滴。於人,淚是一滴…”
“天融於一滴雨,地融入一滴水,萬物融於一滴露,人融於一滴淚。則一滴雨便是天,一滴水便是地,一滴露便是萬物,一滴淚便是完人。”
“萬法唯心,萬道唯心,一切歸於心念,小則似水滴,飄渺無存,大則成天地,無量無極。”
“是水滴,是天地,在乎一心。心念如何,天便如何,地便如何,萬物便如何,人便如何。”
“所謂仙緣之人,水滴之眼與生俱來,先天沉睡。喚醒水滴之眼,天地一切,再無遁形,可見宇宙萬物,可見時間流沙,可見懸山仙界。由此,開仙緣,進仙道。”
“一滴水之於天地萬物飄渺之變化,便是喚醒水滴之眼的修煉之法…”
聲音飄忽不定,漸去漸遠,終至不聞。
此時,水滴消失,一切歸於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