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她還以為自己耳朵都聽錯了,這韓景瑜也夠不要臉的,既然都不當官了還管人家家裏的事幹嘛,老娘今天就不給你這個臉呐。
韓景瑜還以為他聽錯了,白天這陳巧梅還一副服服帖帖很聽話的樣子,到了晚上就跟中邪了一樣
。
當然,陳巧梅要是知道韓景瑜這個研究所副所長不比武裝部長差,甚至連唐城的市領導都不敢得罪他這個技術專家的事實,她大概沒有這麽囂張。
韓景瑜自然不知道陳巧梅心裏打著什麽小九九,在他看來這女人真是中邪了不成?
他也懶得跟陳巧梅囉嗦,等明天找村幹部出來,再好好說道說道這件事。
他扶韓大伯起來:“既然這樣,您老就去我們家裏過年,左右寫不出來兩筆韓字。”
這會兒韓石頭也過來了,看見大哥這樣他也不忍心:“就是,大哥你去我家住。”
韓大伯又不是不明白,他弟弟家裏也不是那麽幾間房子,要去他家人家家裏也沒有地方住,他搖搖頭不想麻煩人家。
韓石頭這人老實,脾氣卻也是死強死強的,拉著他大哥就不鬆手。
最後韓大伯拗不過弟弟家三個侄子,也拗不過弟弟,就來他家了。
這大晚上的,又是過年,除了他誰家不是喜氣洋洋。
還好王桂花這人通情達理,不僅沒有數落老頭,反倒是盛出來一碗蘿卜出來,另外擱了兩片肉,端到韓大伯跟前:“大哥,你先吃點東西。”
肉香味悠悠然的鑽到韓大伯鼻子裏,刺激著老人的胃。
這要是平常他能吃幾大碗。
可是想到今天兒媳婦說的那些傷人的話來,韓大伯歎息一聲,把碗放在旁邊,搖了搖頭。
他不是真的想死,但是人在那個時候被人刺激一下,不死好像又很沒有麵子。
他是族中的長輩,現在卻要晚輩替他主持公道,這日子怎麽越混越迴去了。
韓景柏性格比較衝動,見這幅情形便說:“這女人怎麽能這樣,大伯好歹也是大哥的親爹,怎麽能說趕走就趕走。”
聽到親爹兩個字,韓大伯才搖搖頭:“別說了。”
韓石頭衝韓景柏搖搖頭,也是一聲歎息。
這個態度,幾個晚輩都覺得奇怪極了。
趙曼琢磨了一下:“韓景瑜,她估計是知道你不是武裝部長,以為你在新區說不上話了。”
韓景瑜:感覺有被冒犯到!
其他幾個兄弟聽完就更生氣了。
什麽叫大哥不是武裝部長了,就跟看不起他了一樣的,村裏人怎麽就這麽勢利。
韓
景瑜很認真的跟大伯說:“大伯,明兒過年您就在我們這裏過,過完年再跟他講講道理,大嫂這種態度,跟大哥自己其實也有關係,不過您放寬心,不管怎樣,我們都是能給您討迴這個公道的,就看您自己想要怎樣了。”
韓石頭略一沉思:“成啊,多個人多雙筷子,家裏的你說呢?”
王桂花豪爽的說道:“這事隻怕也賴我,隻是大哥以後要住在咱們這裏的話,得想個辦法出來,不過大哥這幾天您就住在我們這裏過年,你看看幾個侄兒子都是孝順你的,你就別唉聲歎氣了,在我家開開心心過個好年,也給你幾個侄子多增添點福氣,是不是這個道理?”
她知道韓家兩兄弟的往事,昔日韓石頭的父母走的早,要不是韓大伯辛辛苦苦的把弟弟拉扯長大,更是今天的韓石頭。
韓大伯聽弟媳婦都開口了,這才把淚收起來。
在人家家過年,就要有好精神麵貌,再怎麽說都不能給人家填晦氣啊!
第二天早上,趙曼是在一陣鞭炮聲中醒來的。
其實在睡夢中就迷迷糊糊的聽見有人放鞭炮,一下一下的都沒怎麽睡沉,然後就是離自家最近的一陣鞭炮聲,直接把她吵醒了。
她醒來一看,婆婆和兩個弟媳婦都起來了,她的被窩裏麵還窩著一個小團子。
好嘛,原來是離她最近的青雨,被哥哥青兵一腳給踢了過來。
好吧,趙曼就這樣抱著她睡了半夜,竟然也沒有被孩子給弄醒。
她這覺也真夠大的。
窗戶外麵也能看見外頭,還是烏漆嘛黑的,可灶房裏麵已經有聲音了。
原來是王桂花覺淺,第一個起來,然後蔡秀敏跟唐彩雲也都起來了,都在灶屋裏麵做飯呢。
昨兒做好的豬頭肉已經切出來了一隻豬耳朵,一盤子肥肉,一個豬口條,另外一個土燉鍋裏麵燉著一鍋子蘿卜,加上牛雜,這就是五個菜。
另外炒一盤白菜,一個油炸臘魚,再一盤芋頭,這就湊齊了八個菜。
有魚有菜有芋頭,八大碗,這就是這會兒最最豐盛的年飯了。
家裏麵拿出來趙曼帶過來的麻花跟飴糖,堆成小山一樣的形狀,蘋果還有鴨梨兩樣水果,也放了滿滿的一籃子,看見她起身,王
桂花問她怎麽不多睡會兒。
趙曼打水洗臉:“已經睡不著了。”
外麵的鞭炮聲已經夠響了。
韓景瑜他們幾兄弟也起來了,準備出去放鞭炮,這裏人要放了鞭炮開始吃飯。
具體是什麽時候開始從吃年夜飯改成吃年早飯,而且越吃越早的就無從考究了,但是早上在睡夢中聽見鞭炮的聲音,著實很有“年”的味道。
這世人原本窮,窮的時候家裏有些好菜就恨不得早些吃,於是就傳成了習俗,成了早上吃飯。
而且還有人兩三點就開始放炮。
這農村沒有暖氣不是冷嘛,大清早又是凍得懷疑人生的時候,趙曼縮著脖子什麽都不想幹,人都比平常迷糊很多。
幸好她現在作息改過來了不是夜貓子了。
昨兒做了幾個大菜熱熱就成,這早飯隨便做做,也就開席了。
過了這麽多次年,王桂花還是頭一迴煮一整個豬頭,今年的席麵也就整的格外氣派。
一盤盤肉堆在碗裏堆成了尖兒,蘿卜盛在鍋裏麵,也是滿滿一大鍋,家裏人口多什麽都要大分量的,家裏的盤子都比平常用著的大一些。
過上點了兩個灶子,一個灶子上麵燉著牛肚,一個灶子上麵蹲著蘿卜,兩頭放著。
另外六盤菜把飯桌剛好擺滿,這南方也不分男女,均可以上席麵,隻是人太多了,今年換成了圓桌,擠著坐十三個人也剛好坐得下。
看見飯菜快要坐好,剛起身的孩子們都激靈起來。
“去放炮咯,去放炮咯。”
韓景柏跟個大孩子一樣打頭,帶著孩子們去放炮。
韓景瑜不動聲色的拉著趙曼的手,拉她出去看放鞭炮。
放完鞭炮才可以吃飯。
孩子們得了吃的,得了樂,人生中最歡喜的就是過年。
別人家的鞭炮買的小,都是兩米長的,韓家今年的年是大團圓年,買了五米的鞭炮,韓景柏抱著小女兒青雨,把點燃的香放在她手裏,讓她點。
小姑娘嘛,剛開始有些興奮,等手快要伸到鞭炮的引芯上麵的時候,“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
幸好沒有掉眼淚,隻是假哭。
她哇哇喊了一聲,一頭紮進趙曼的懷裏找伯娘抱抱。
趙曼笑著把她抱進懷裏,伸手捂住她的耳朵
好奇怪穿越前其實她沒什麽孩子緣,屬於同事家同學家的孩子,看見她都哇哇叫哭著喊著要躲的那種。
穿越以後成了孩子王了!
韓景柏逗哭了小女兒,又開始抱著兒子,哄他去點炮。
青兵膽子大一點,單手捂住耳朵,“嗖——”一下跑過去,看見引芯點燃了,又飛快的跑開,一頭剛好跟看熱鬧的青軍兩人撞上。
小兄弟兩個哈哈大笑抱著滾在地上。
然後就是劈裏啪啦的一陣響,孩子們在旁邊笑著跳著歡唿著:“過年咯過大年咯。”
“吃完飯咱們是不是就可以來這裏撿炮了?”
“吃完飯再撿。”
趙曼想到前世報道裏麵被炸傷手的孩子,叮囑韓景林韓景柏要看著孩子們點,別讓他們在沒有大人看管的情況下放鞭炮。
這會兒的人把孩子的性命看的並不是很重,有時候還不如一隻能過年宰來吃的豬崽子值錢。
昨晚上,韓石頭父子四個給韓大伯不知道說了什麽,今早韓大伯起來就看見他的氣色比昨天要好上不少了。
臉上也帶著喜氣。
吃飯之前要先祭祖,這是規矩。
桌上擺好了飯菜,碗裏麵裝了少少的一勺飯,就由家裏最年長的女性長輩,也就是王桂花同誌喊人:“爹娘,爺爺奶奶,景瑜的外公外婆,太公太婆,內祖外祖,都來吃飯了。”
全家人表情凝重,麵帶肅穆的看著餐桌。
約莫過了一分鍾,王桂花拿著一個酒杯,在椅子前麵的地板上撒下來一點酒水,就算是請祖先們喝了酒。
禮畢把飯再倒進大鍋裏麵。
這個米飯還是可以繼續吃的。
今天過年,煮飯的時候就煮了五斤白米飯,一塊紅薯都沒加。
孩子們很少能夠吃上沒加紅薯的白米飯,一個個的緊張的抱著飯碗,也不敢夾菜,最後還是大人給夾的。
唐彩雲跟蔡秀敏這點比較好,倒不會給孩子們全夾肉,芋頭青菜蘿卜,樣樣都會讓孩子們吃點。
韓景瑜也會給趙曼夾菜,一邊夾一邊說:“芋頭是預示來年有好運氣,這芋頭一窩有好多芋頭兒,所以過年必須要吃,青菜是預示著來年清清潔潔,也要吃一點,魚預示著年年有餘,這幾個菜你多吃一點。”
咱們
華國是禮儀之邦,規矩大,趙曼知道這些規矩傳承下來,都是有意義的。
對於現在來說意義就是吃完了別人夾過來的芋頭,蘿卜和白菜,也就沒有那麽多肚子吃肉了。
趙曼看了碗裏麵堆得小山高的芋頭,發愣了半晌。
吃吧吃吧。
今天肉菜多,孩子們也頭一迴不用紅薯紮肚子,埋頭苦幹就是吃,幾個大人一邊吃一邊說著話。
韓景林聽說,明年要放開了養豬了,隻是殺完要給公家留一半,他問父母的意思,要不要也養一頭豬。
韓景瑜還以為他聽錯了,白天這陳巧梅還一副服服帖帖很聽話的樣子,到了晚上就跟中邪了一樣
。
當然,陳巧梅要是知道韓景瑜這個研究所副所長不比武裝部長差,甚至連唐城的市領導都不敢得罪他這個技術專家的事實,她大概沒有這麽囂張。
韓景瑜自然不知道陳巧梅心裏打著什麽小九九,在他看來這女人真是中邪了不成?
他也懶得跟陳巧梅囉嗦,等明天找村幹部出來,再好好說道說道這件事。
他扶韓大伯起來:“既然這樣,您老就去我們家裏過年,左右寫不出來兩筆韓字。”
這會兒韓石頭也過來了,看見大哥這樣他也不忍心:“就是,大哥你去我家住。”
韓大伯又不是不明白,他弟弟家裏也不是那麽幾間房子,要去他家人家家裏也沒有地方住,他搖搖頭不想麻煩人家。
韓石頭這人老實,脾氣卻也是死強死強的,拉著他大哥就不鬆手。
最後韓大伯拗不過弟弟家三個侄子,也拗不過弟弟,就來他家了。
這大晚上的,又是過年,除了他誰家不是喜氣洋洋。
還好王桂花這人通情達理,不僅沒有數落老頭,反倒是盛出來一碗蘿卜出來,另外擱了兩片肉,端到韓大伯跟前:“大哥,你先吃點東西。”
肉香味悠悠然的鑽到韓大伯鼻子裏,刺激著老人的胃。
這要是平常他能吃幾大碗。
可是想到今天兒媳婦說的那些傷人的話來,韓大伯歎息一聲,把碗放在旁邊,搖了搖頭。
他不是真的想死,但是人在那個時候被人刺激一下,不死好像又很沒有麵子。
他是族中的長輩,現在卻要晚輩替他主持公道,這日子怎麽越混越迴去了。
韓景柏性格比較衝動,見這幅情形便說:“這女人怎麽能這樣,大伯好歹也是大哥的親爹,怎麽能說趕走就趕走。”
聽到親爹兩個字,韓大伯才搖搖頭:“別說了。”
韓石頭衝韓景柏搖搖頭,也是一聲歎息。
這個態度,幾個晚輩都覺得奇怪極了。
趙曼琢磨了一下:“韓景瑜,她估計是知道你不是武裝部長,以為你在新區說不上話了。”
韓景瑜:感覺有被冒犯到!
其他幾個兄弟聽完就更生氣了。
什麽叫大哥不是武裝部長了,就跟看不起他了一樣的,村裏人怎麽就這麽勢利。
韓
景瑜很認真的跟大伯說:“大伯,明兒過年您就在我們這裏過,過完年再跟他講講道理,大嫂這種態度,跟大哥自己其實也有關係,不過您放寬心,不管怎樣,我們都是能給您討迴這個公道的,就看您自己想要怎樣了。”
韓石頭略一沉思:“成啊,多個人多雙筷子,家裏的你說呢?”
王桂花豪爽的說道:“這事隻怕也賴我,隻是大哥以後要住在咱們這裏的話,得想個辦法出來,不過大哥這幾天您就住在我們這裏過年,你看看幾個侄兒子都是孝順你的,你就別唉聲歎氣了,在我家開開心心過個好年,也給你幾個侄子多增添點福氣,是不是這個道理?”
她知道韓家兩兄弟的往事,昔日韓石頭的父母走的早,要不是韓大伯辛辛苦苦的把弟弟拉扯長大,更是今天的韓石頭。
韓大伯聽弟媳婦都開口了,這才把淚收起來。
在人家家過年,就要有好精神麵貌,再怎麽說都不能給人家填晦氣啊!
第二天早上,趙曼是在一陣鞭炮聲中醒來的。
其實在睡夢中就迷迷糊糊的聽見有人放鞭炮,一下一下的都沒怎麽睡沉,然後就是離自家最近的一陣鞭炮聲,直接把她吵醒了。
她醒來一看,婆婆和兩個弟媳婦都起來了,她的被窩裏麵還窩著一個小團子。
好嘛,原來是離她最近的青雨,被哥哥青兵一腳給踢了過來。
好吧,趙曼就這樣抱著她睡了半夜,竟然也沒有被孩子給弄醒。
她這覺也真夠大的。
窗戶外麵也能看見外頭,還是烏漆嘛黑的,可灶房裏麵已經有聲音了。
原來是王桂花覺淺,第一個起來,然後蔡秀敏跟唐彩雲也都起來了,都在灶屋裏麵做飯呢。
昨兒做好的豬頭肉已經切出來了一隻豬耳朵,一盤子肥肉,一個豬口條,另外一個土燉鍋裏麵燉著一鍋子蘿卜,加上牛雜,這就是五個菜。
另外炒一盤白菜,一個油炸臘魚,再一盤芋頭,這就湊齊了八個菜。
有魚有菜有芋頭,八大碗,這就是這會兒最最豐盛的年飯了。
家裏麵拿出來趙曼帶過來的麻花跟飴糖,堆成小山一樣的形狀,蘋果還有鴨梨兩樣水果,也放了滿滿的一籃子,看見她起身,王
桂花問她怎麽不多睡會兒。
趙曼打水洗臉:“已經睡不著了。”
外麵的鞭炮聲已經夠響了。
韓景瑜他們幾兄弟也起來了,準備出去放鞭炮,這裏人要放了鞭炮開始吃飯。
具體是什麽時候開始從吃年夜飯改成吃年早飯,而且越吃越早的就無從考究了,但是早上在睡夢中聽見鞭炮的聲音,著實很有“年”的味道。
這世人原本窮,窮的時候家裏有些好菜就恨不得早些吃,於是就傳成了習俗,成了早上吃飯。
而且還有人兩三點就開始放炮。
這農村沒有暖氣不是冷嘛,大清早又是凍得懷疑人生的時候,趙曼縮著脖子什麽都不想幹,人都比平常迷糊很多。
幸好她現在作息改過來了不是夜貓子了。
昨兒做了幾個大菜熱熱就成,這早飯隨便做做,也就開席了。
過了這麽多次年,王桂花還是頭一迴煮一整個豬頭,今年的席麵也就整的格外氣派。
一盤盤肉堆在碗裏堆成了尖兒,蘿卜盛在鍋裏麵,也是滿滿一大鍋,家裏人口多什麽都要大分量的,家裏的盤子都比平常用著的大一些。
過上點了兩個灶子,一個灶子上麵燉著牛肚,一個灶子上麵蹲著蘿卜,兩頭放著。
另外六盤菜把飯桌剛好擺滿,這南方也不分男女,均可以上席麵,隻是人太多了,今年換成了圓桌,擠著坐十三個人也剛好坐得下。
看見飯菜快要坐好,剛起身的孩子們都激靈起來。
“去放炮咯,去放炮咯。”
韓景柏跟個大孩子一樣打頭,帶著孩子們去放炮。
韓景瑜不動聲色的拉著趙曼的手,拉她出去看放鞭炮。
放完鞭炮才可以吃飯。
孩子們得了吃的,得了樂,人生中最歡喜的就是過年。
別人家的鞭炮買的小,都是兩米長的,韓家今年的年是大團圓年,買了五米的鞭炮,韓景柏抱著小女兒青雨,把點燃的香放在她手裏,讓她點。
小姑娘嘛,剛開始有些興奮,等手快要伸到鞭炮的引芯上麵的時候,“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
幸好沒有掉眼淚,隻是假哭。
她哇哇喊了一聲,一頭紮進趙曼的懷裏找伯娘抱抱。
趙曼笑著把她抱進懷裏,伸手捂住她的耳朵
好奇怪穿越前其實她沒什麽孩子緣,屬於同事家同學家的孩子,看見她都哇哇叫哭著喊著要躲的那種。
穿越以後成了孩子王了!
韓景柏逗哭了小女兒,又開始抱著兒子,哄他去點炮。
青兵膽子大一點,單手捂住耳朵,“嗖——”一下跑過去,看見引芯點燃了,又飛快的跑開,一頭剛好跟看熱鬧的青軍兩人撞上。
小兄弟兩個哈哈大笑抱著滾在地上。
然後就是劈裏啪啦的一陣響,孩子們在旁邊笑著跳著歡唿著:“過年咯過大年咯。”
“吃完飯咱們是不是就可以來這裏撿炮了?”
“吃完飯再撿。”
趙曼想到前世報道裏麵被炸傷手的孩子,叮囑韓景林韓景柏要看著孩子們點,別讓他們在沒有大人看管的情況下放鞭炮。
這會兒的人把孩子的性命看的並不是很重,有時候還不如一隻能過年宰來吃的豬崽子值錢。
昨晚上,韓石頭父子四個給韓大伯不知道說了什麽,今早韓大伯起來就看見他的氣色比昨天要好上不少了。
臉上也帶著喜氣。
吃飯之前要先祭祖,這是規矩。
桌上擺好了飯菜,碗裏麵裝了少少的一勺飯,就由家裏最年長的女性長輩,也就是王桂花同誌喊人:“爹娘,爺爺奶奶,景瑜的外公外婆,太公太婆,內祖外祖,都來吃飯了。”
全家人表情凝重,麵帶肅穆的看著餐桌。
約莫過了一分鍾,王桂花拿著一個酒杯,在椅子前麵的地板上撒下來一點酒水,就算是請祖先們喝了酒。
禮畢把飯再倒進大鍋裏麵。
這個米飯還是可以繼續吃的。
今天過年,煮飯的時候就煮了五斤白米飯,一塊紅薯都沒加。
孩子們很少能夠吃上沒加紅薯的白米飯,一個個的緊張的抱著飯碗,也不敢夾菜,最後還是大人給夾的。
唐彩雲跟蔡秀敏這點比較好,倒不會給孩子們全夾肉,芋頭青菜蘿卜,樣樣都會讓孩子們吃點。
韓景瑜也會給趙曼夾菜,一邊夾一邊說:“芋頭是預示來年有好運氣,這芋頭一窩有好多芋頭兒,所以過年必須要吃,青菜是預示著來年清清潔潔,也要吃一點,魚預示著年年有餘,這幾個菜你多吃一點。”
咱們
華國是禮儀之邦,規矩大,趙曼知道這些規矩傳承下來,都是有意義的。
對於現在來說意義就是吃完了別人夾過來的芋頭,蘿卜和白菜,也就沒有那麽多肚子吃肉了。
趙曼看了碗裏麵堆得小山高的芋頭,發愣了半晌。
吃吧吃吧。
今天肉菜多,孩子們也頭一迴不用紅薯紮肚子,埋頭苦幹就是吃,幾個大人一邊吃一邊說著話。
韓景林聽說,明年要放開了養豬了,隻是殺完要給公家留一半,他問父母的意思,要不要也養一頭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