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牛肚的香味,卻是讓她記憶到了心裏。
等以後分鍋分灶了,她也要自己做一大鍋,就她自己吃,吃個夠,吃到喉嚨管子裏麵咽不下去了就不吃了。
王桂花嚐完了,把鍋裏麵的豬頭也撈了出來。
豬頭、口條、豬耳朵、豬尾巴
熱氣騰騰,臘香味滿滿散發在屋子裏麵。
豬頭一撈出來,鍋裏麵就空了一大截,王桂花劃拉一下,就把一整桶的蘿卜倒下去,鍋裏麵瞬間被填的滿滿當當的。
韓景瑜饒有興致的看著豬頭,嘴已經開始犯饞了,想起小的時候偷裏麵最嫩最好的那一塊瘦肉,偷偷的拿了一小塊放在趙曼的嘴邊:“張嘴。”
趙曼張開嘴,嘴裏嚐到了一點點肉味。
哇好好吃啊,她好想尖叫出聲。
“噓。”韓景瑜拉拉她的手,看見她開心咀嚼起來的樣子,就很開心。
那一小塊是豬頭肉裏麵最嫩的瘦肉,肉的質感滑滑的,不知道用什麽感覺來形容。
“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就是這塊肉。”韓景瑜湊在她耳朵邊邀功:“我讓娘都留給我,明天你帶迴去自己偷偷吃。”
趙曼笑出了姨母叫:“這樣不太好吧。”
韓景瑜說:“娘也沒說不好。”反正豬頭上麵的好東西多著呢,他不過要了一塊瘦肉而已。
當著眾人的麵,王桂花把豬尾巴分成了四份,四個孩子一人一份,當地有豬尾巴隻給孩子吃的風俗。
四個孩子一人領到了一截豬尾巴,歡唿一聲,都顧不上豬尾巴的燙,就蹦蹦跳跳的跑出去玩。
過年時候整個新區都格外有年味,這要是在家屬區裏,好多人家都點起來電燈籠,而桃花村的老韓家,作為整個桃花村最最富庶的人家,也開始掛起來燈籠。
剛白天的時候,韓景瑜把電線分出去了一條,給外麵裝上了兩個燈泡,然後在上麵套上兩個紅燈籠。
現韓景林在外麵掛燈籠呢。
孩子們可從沒有見過紅燈籠這麽洋氣的東西,一個個都跑出來了看熱鬧,就連周遭住著的孩子,也一個個的跑過來,嘰嘰喳喳的。
“這是青軍家裏在掛燈籠呢。”
“這燈籠掛上去了怎麽這麽好看。”
“這可是城裏的風俗呢,我娘說唐城的人才掛燈籠,城裏人才掛。”
青軍他們幾個揮揮手,讓小夥伴進來院子來玩。
整個村子,也隻有韓家才點起來燈籠,格外亮堂,孩子們格外高興的跑進來
。
有了孩子們的吵鬧聲,年味兒就越來越濃了。
王桂花喜歡孩子們到院子裏來玩,讓韓景林別關燈,等孩子們玩好了再關。
這群孩子們也特別高興,開始玩起來老鷹抓小雞來。
膽子小的青雨也跟著哥哥們出去,因為大家都羨慕她家裏能點上紅燈籠,對她也格外的包容一些,有幾個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也會帶著她一起玩。
嘰嘰喳喳的聲音傳到了隔壁家,格外的吵鬧。
本來明天是過年,今天應該是最最開心的時候,方秀麗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看著冷冷清清,家徒四壁的房子,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麽,怎麽日子就過成這個樣子了。
看著隔壁家的熱鬧,方秀麗家裏就隻有一隻豬耳朵,還是趙自立帶來的。
同樣日子越過越差的趙自立,沒有地方去過年,就跟方秀麗一家兩口湊成了一堆兒。
現在蘇愛華跑了,家裏麵就隻剩下來母子兩個,其實家裏沒有小孩,隻要兩大人勤快一點,不怕吃不飽飯。
可有人就是勤快不起來,蘇愛國被隊裏麵趕到地裏開荒開了半個月,手都磨起泡了。
他把手裏的血泡展示給趙自立看:“自立哥,你看看我這手,這才半個月啊,怎麽就成這樣了,你說說你一個大學生,怎麽也混成這樣了?”
趙自立沒好意思說,他這個大學生水的很,當時是紡織廠內部推薦的。
每學期期末考他都不能及格,簡直是痛不欲生。
最後他自己要求休學,不讀了,現在也不過是個大學肄業。
大學沒有畢業加上攤上一個當特務的娘,他現在不也是前途盡毀,啥也幹不成嗎。
幸好他還重活了一世,知道能做點小生意賺點錢。
但這種事兒他一個人可幹不了,所以準備找這個傻表弟一起合夥,萬一出了點事情,到時候直接讓傻表弟給頂包就好了。
有了這樣的想法,趙自立把自己想的事情跟蘇愛國說了一遍。
“做生意?”
“對,咱們要搞就搞一宗大的,我知道有渠道,從老毛子那裏弄收音機,你敢不敢弄!”
“這收音機要花不少錢進貨吧?”
“也不用,就是要咱們去唐城賣,你放心好了我對唐城那麽熟
悉,有啥事情有我兜底,我還能坑了你不成,咱們現在可就是親兄弟了。”趙自立拍拍親兄弟的肩膀,鼓勵他。
蘇愛國是真的心動了,他真的一點都不想在地裏幹活。
也一點都不羨慕那些因為多掙了幾塊錢就興高采烈的老農民。
他要幹,就幹點大事情。
另一頭韓家煮好了蘿卜,一人裝了一碗蘿卜給大家解解饞,另外一人切了點豬頭肉,燙燙的牛肚。
今天的蘿卜煮得就特別入味,肉味也比往年的香濃。
以前都是切成片,今年王桂花給切成了塊,吃起來口感也更好更耐煮。
這是韓家的老規矩,沒有理由讓所有人聞著味道吃不到,蘿卜可以來一碗,豬頭肉可以一人切兩片。
往年的豬頭肉,家裏隻有半個,另外一半要跟韓大伯那邊分來買,畢竟能找到的豬頭不多。
今年的豬頭是趙曼找人弄來的,也就沒有跟韓大伯那邊分著豬頭吃了。
王桂花心疼大兒子,給韓景瑜給的尤其多了點,他碗裏的肥肉是最肥最厚的那一邊,所有人都不敢有意見。
韓景瑜是好些年沒吃過老家的豬骨頭燉蘿卜啦,這可是他少年時代美好的迴憶。
以前韓家比早幾年更窮,過年連半個豬頭都沒有,但王桂花跟韓石頭心疼孩子,豬耳朵也要給孩子們買一隻,就掛在家裏燒火做飯的火坑上麵,燒火做飯的時候就熏著。
那會兒幾兄弟還小不懂事,日夜盼望著娘能把那隻豬耳朵給煮了。
等啊等啊,終於等到了過年的前一天,三兄弟拿著那隻豬耳朵出去,沒成想刷豬耳朵的時候,竟然讓人給騙了去。
王桂花給氣的啊,拿著平常趕雞的響棍就要揍幾個孩子。
當時韓景瑜是大哥,還知道給弟弟們檔棍子。
王桂花打著打著,自己就哭了,哭自己窮沒出息,過年隻能給孩子們買一個豬耳朵。
當時蘇老實還在,看見韓家鬧得雞飛狗跳的,背著新媳婦就從自己家半碴子豬頭上麵割了個耳朵下來給他們。
為了一隻豬耳朵,韓石頭就覺得蘇老實真是個好人,雖然第二年有錢了,也還了蘇家二兩豬肉,但這個恩情他也就記下來了,
後麵就因為一隻豬耳朵的恩情,韓石頭
還跟蘇老實定了親,就是韓景瑜跟蘇愛華的這樁親事。
本來從年齡上來講,景林跟景柏的年紀都比韓景瑜合適一些。
但方秀麗是那種精與計算的性子,見韓景瑜是個當兵的,覺得有出息,非要跟韓景瑜定。
誰能想到,他跟蘇家的那一樁親事,是因為一隻豬耳朵產生的呢?
當然了嘛,韓景瑜是不相信自己會敗給一隻豬耳朵,這婚事又不是他要定的,自然後來也就順理成章的退掉了。
全家人開開心心的吃完蘿卜,還沒等歇下來,就聽見一個尖銳的聲音擦響了夜空。
“天殺的,死老頭明天就要過年了,今天你給我上吊,你是不是存心要我好看,你上吊啊,你倒是上吊啊,別說我讓你死的,有本事就把頭套進去啊,不套你就是我孫子。”
“誰他媽還怕你上吊去死了,看你就是沒事找事存心找茬,看見你大侄子迴來了,要找人給你伸張正義不成!”
“臥槽,出事了!”韓景林本來都快躺下了,聽到外麵的聲響,一咕嚕就從被窩裏麵爬了起來趕緊穿衣裳。
一邊穿一邊跟韓景瑜說:“大哥咱們去看看,嫂子又開始了!”
韓景瑜剛躺下,還沒明白過來是咋迴事,一般農村吵架都是雞飛狗跳的,他聽不出來這聲音有什麽特別的。
“穿好衣服跟我走。”韓景林說。
第170章
韓景瑜無動於衷不是他麻木, 而是已經習慣了吵吵鬧鬧的。
家屬區也好,村裏也罷,一天到晚的都沒個安靜的。
韓景林是聽出來聲音是他堂嫂陳巧梅的聲音, 兄弟三個到韓景山家裏的時候,韓大伯剛把腦袋套進去, 腿剛蹬掉了凳子。
陳巧梅叉著腰站在下麵看著, 嘴裏還在罵人 。
大意是說老頭沒事找事,嘴裏沒個幹淨的。
也是這晚上太安靜,沒想到把二叔家裏的兒子們給驚動了,陳巧梅臉上露出些許尷尬的神色出來:“看我幹嘛,又不是我拿著繩子套他脖子上的。”
韓大伯被放下來以後, 捶足頓胸,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被氣的恨呐, 一口氣憋在心口。
韓景瑜掐著他的幾個穴道給他順了氣, 韓大伯才哭出聲來。
這會兒韓景瑜的臉色已經很不好看了, 他覺得白天也算是威逼, 也算是利誘, 算的上好好跟陳巧梅講了, 沒想到這才到晚上, 就能鬧成這個樣子,而且看韓景林熟練工一樣起床全家的速度,想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大嫂, 我覺得我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別說大伯是我大哥的父親,就是當著青峰青柱和敏子幾個孩子的麵,你該不該這樣對老人, 也不怕自己有報應。”
當然嘛,一般人都是這樣,仗著現在孩子們還小聽話,總覺得這事兒報應不到自己頭上。
可真到了那一天,後悔都來不及。
韓景山不在家,看樣子應該是出去了,這陳巧梅性子也很奸猾,知道韓景山在家,就絕對不敢對他爹這樣。
陳巧梅雙手環胸,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等我活到了那一天再說,別說我沒有提醒你,這是我們家務事,我也沒有拿著繩子往老頭身上套,也沒有幫他踢凳子,我罵罵人你還能管得著了?”
她可是打聽清楚了,韓景瑜現在都不當武裝部長了,也就管不著他家的事了。
等以後分鍋分灶了,她也要自己做一大鍋,就她自己吃,吃個夠,吃到喉嚨管子裏麵咽不下去了就不吃了。
王桂花嚐完了,把鍋裏麵的豬頭也撈了出來。
豬頭、口條、豬耳朵、豬尾巴
熱氣騰騰,臘香味滿滿散發在屋子裏麵。
豬頭一撈出來,鍋裏麵就空了一大截,王桂花劃拉一下,就把一整桶的蘿卜倒下去,鍋裏麵瞬間被填的滿滿當當的。
韓景瑜饒有興致的看著豬頭,嘴已經開始犯饞了,想起小的時候偷裏麵最嫩最好的那一塊瘦肉,偷偷的拿了一小塊放在趙曼的嘴邊:“張嘴。”
趙曼張開嘴,嘴裏嚐到了一點點肉味。
哇好好吃啊,她好想尖叫出聲。
“噓。”韓景瑜拉拉她的手,看見她開心咀嚼起來的樣子,就很開心。
那一小塊是豬頭肉裏麵最嫩的瘦肉,肉的質感滑滑的,不知道用什麽感覺來形容。
“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就是這塊肉。”韓景瑜湊在她耳朵邊邀功:“我讓娘都留給我,明天你帶迴去自己偷偷吃。”
趙曼笑出了姨母叫:“這樣不太好吧。”
韓景瑜說:“娘也沒說不好。”反正豬頭上麵的好東西多著呢,他不過要了一塊瘦肉而已。
當著眾人的麵,王桂花把豬尾巴分成了四份,四個孩子一人一份,當地有豬尾巴隻給孩子吃的風俗。
四個孩子一人領到了一截豬尾巴,歡唿一聲,都顧不上豬尾巴的燙,就蹦蹦跳跳的跑出去玩。
過年時候整個新區都格外有年味,這要是在家屬區裏,好多人家都點起來電燈籠,而桃花村的老韓家,作為整個桃花村最最富庶的人家,也開始掛起來燈籠。
剛白天的時候,韓景瑜把電線分出去了一條,給外麵裝上了兩個燈泡,然後在上麵套上兩個紅燈籠。
現韓景林在外麵掛燈籠呢。
孩子們可從沒有見過紅燈籠這麽洋氣的東西,一個個都跑出來了看熱鬧,就連周遭住著的孩子,也一個個的跑過來,嘰嘰喳喳的。
“這是青軍家裏在掛燈籠呢。”
“這燈籠掛上去了怎麽這麽好看。”
“這可是城裏的風俗呢,我娘說唐城的人才掛燈籠,城裏人才掛。”
青軍他們幾個揮揮手,讓小夥伴進來院子來玩。
整個村子,也隻有韓家才點起來燈籠,格外亮堂,孩子們格外高興的跑進來
。
有了孩子們的吵鬧聲,年味兒就越來越濃了。
王桂花喜歡孩子們到院子裏來玩,讓韓景林別關燈,等孩子們玩好了再關。
這群孩子們也特別高興,開始玩起來老鷹抓小雞來。
膽子小的青雨也跟著哥哥們出去,因為大家都羨慕她家裏能點上紅燈籠,對她也格外的包容一些,有幾個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也會帶著她一起玩。
嘰嘰喳喳的聲音傳到了隔壁家,格外的吵鬧。
本來明天是過年,今天應該是最最開心的時候,方秀麗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看著冷冷清清,家徒四壁的房子,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麽,怎麽日子就過成這個樣子了。
看著隔壁家的熱鬧,方秀麗家裏就隻有一隻豬耳朵,還是趙自立帶來的。
同樣日子越過越差的趙自立,沒有地方去過年,就跟方秀麗一家兩口湊成了一堆兒。
現在蘇愛華跑了,家裏麵就隻剩下來母子兩個,其實家裏沒有小孩,隻要兩大人勤快一點,不怕吃不飽飯。
可有人就是勤快不起來,蘇愛國被隊裏麵趕到地裏開荒開了半個月,手都磨起泡了。
他把手裏的血泡展示給趙自立看:“自立哥,你看看我這手,這才半個月啊,怎麽就成這樣了,你說說你一個大學生,怎麽也混成這樣了?”
趙自立沒好意思說,他這個大學生水的很,當時是紡織廠內部推薦的。
每學期期末考他都不能及格,簡直是痛不欲生。
最後他自己要求休學,不讀了,現在也不過是個大學肄業。
大學沒有畢業加上攤上一個當特務的娘,他現在不也是前途盡毀,啥也幹不成嗎。
幸好他還重活了一世,知道能做點小生意賺點錢。
但這種事兒他一個人可幹不了,所以準備找這個傻表弟一起合夥,萬一出了點事情,到時候直接讓傻表弟給頂包就好了。
有了這樣的想法,趙自立把自己想的事情跟蘇愛國說了一遍。
“做生意?”
“對,咱們要搞就搞一宗大的,我知道有渠道,從老毛子那裏弄收音機,你敢不敢弄!”
“這收音機要花不少錢進貨吧?”
“也不用,就是要咱們去唐城賣,你放心好了我對唐城那麽熟
悉,有啥事情有我兜底,我還能坑了你不成,咱們現在可就是親兄弟了。”趙自立拍拍親兄弟的肩膀,鼓勵他。
蘇愛國是真的心動了,他真的一點都不想在地裏幹活。
也一點都不羨慕那些因為多掙了幾塊錢就興高采烈的老農民。
他要幹,就幹點大事情。
另一頭韓家煮好了蘿卜,一人裝了一碗蘿卜給大家解解饞,另外一人切了點豬頭肉,燙燙的牛肚。
今天的蘿卜煮得就特別入味,肉味也比往年的香濃。
以前都是切成片,今年王桂花給切成了塊,吃起來口感也更好更耐煮。
這是韓家的老規矩,沒有理由讓所有人聞著味道吃不到,蘿卜可以來一碗,豬頭肉可以一人切兩片。
往年的豬頭肉,家裏隻有半個,另外一半要跟韓大伯那邊分來買,畢竟能找到的豬頭不多。
今年的豬頭是趙曼找人弄來的,也就沒有跟韓大伯那邊分著豬頭吃了。
王桂花心疼大兒子,給韓景瑜給的尤其多了點,他碗裏的肥肉是最肥最厚的那一邊,所有人都不敢有意見。
韓景瑜是好些年沒吃過老家的豬骨頭燉蘿卜啦,這可是他少年時代美好的迴憶。
以前韓家比早幾年更窮,過年連半個豬頭都沒有,但王桂花跟韓石頭心疼孩子,豬耳朵也要給孩子們買一隻,就掛在家裏燒火做飯的火坑上麵,燒火做飯的時候就熏著。
那會兒幾兄弟還小不懂事,日夜盼望著娘能把那隻豬耳朵給煮了。
等啊等啊,終於等到了過年的前一天,三兄弟拿著那隻豬耳朵出去,沒成想刷豬耳朵的時候,竟然讓人給騙了去。
王桂花給氣的啊,拿著平常趕雞的響棍就要揍幾個孩子。
當時韓景瑜是大哥,還知道給弟弟們檔棍子。
王桂花打著打著,自己就哭了,哭自己窮沒出息,過年隻能給孩子們買一個豬耳朵。
當時蘇老實還在,看見韓家鬧得雞飛狗跳的,背著新媳婦就從自己家半碴子豬頭上麵割了個耳朵下來給他們。
為了一隻豬耳朵,韓石頭就覺得蘇老實真是個好人,雖然第二年有錢了,也還了蘇家二兩豬肉,但這個恩情他也就記下來了,
後麵就因為一隻豬耳朵的恩情,韓石頭
還跟蘇老實定了親,就是韓景瑜跟蘇愛華的這樁親事。
本來從年齡上來講,景林跟景柏的年紀都比韓景瑜合適一些。
但方秀麗是那種精與計算的性子,見韓景瑜是個當兵的,覺得有出息,非要跟韓景瑜定。
誰能想到,他跟蘇家的那一樁親事,是因為一隻豬耳朵產生的呢?
當然了嘛,韓景瑜是不相信自己會敗給一隻豬耳朵,這婚事又不是他要定的,自然後來也就順理成章的退掉了。
全家人開開心心的吃完蘿卜,還沒等歇下來,就聽見一個尖銳的聲音擦響了夜空。
“天殺的,死老頭明天就要過年了,今天你給我上吊,你是不是存心要我好看,你上吊啊,你倒是上吊啊,別說我讓你死的,有本事就把頭套進去啊,不套你就是我孫子。”
“誰他媽還怕你上吊去死了,看你就是沒事找事存心找茬,看見你大侄子迴來了,要找人給你伸張正義不成!”
“臥槽,出事了!”韓景林本來都快躺下了,聽到外麵的聲響,一咕嚕就從被窩裏麵爬了起來趕緊穿衣裳。
一邊穿一邊跟韓景瑜說:“大哥咱們去看看,嫂子又開始了!”
韓景瑜剛躺下,還沒明白過來是咋迴事,一般農村吵架都是雞飛狗跳的,他聽不出來這聲音有什麽特別的。
“穿好衣服跟我走。”韓景林說。
第170章
韓景瑜無動於衷不是他麻木, 而是已經習慣了吵吵鬧鬧的。
家屬區也好,村裏也罷,一天到晚的都沒個安靜的。
韓景林是聽出來聲音是他堂嫂陳巧梅的聲音, 兄弟三個到韓景山家裏的時候,韓大伯剛把腦袋套進去, 腿剛蹬掉了凳子。
陳巧梅叉著腰站在下麵看著, 嘴裏還在罵人 。
大意是說老頭沒事找事,嘴裏沒個幹淨的。
也是這晚上太安靜,沒想到把二叔家裏的兒子們給驚動了,陳巧梅臉上露出些許尷尬的神色出來:“看我幹嘛,又不是我拿著繩子套他脖子上的。”
韓大伯被放下來以後, 捶足頓胸,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被氣的恨呐, 一口氣憋在心口。
韓景瑜掐著他的幾個穴道給他順了氣, 韓大伯才哭出聲來。
這會兒韓景瑜的臉色已經很不好看了, 他覺得白天也算是威逼, 也算是利誘, 算的上好好跟陳巧梅講了, 沒想到這才到晚上, 就能鬧成這個樣子,而且看韓景林熟練工一樣起床全家的速度,想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大嫂, 我覺得我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別說大伯是我大哥的父親,就是當著青峰青柱和敏子幾個孩子的麵,你該不該這樣對老人, 也不怕自己有報應。”
當然嘛,一般人都是這樣,仗著現在孩子們還小聽話,總覺得這事兒報應不到自己頭上。
可真到了那一天,後悔都來不及。
韓景山不在家,看樣子應該是出去了,這陳巧梅性子也很奸猾,知道韓景山在家,就絕對不敢對他爹這樣。
陳巧梅雙手環胸,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等我活到了那一天再說,別說我沒有提醒你,這是我們家務事,我也沒有拿著繩子往老頭身上套,也沒有幫他踢凳子,我罵罵人你還能管得著了?”
她可是打聽清楚了,韓景瑜現在都不當武裝部長了,也就管不著他家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