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這麽多毫無技術含量又十分淳樸的彩虹屁,饒是顧淮之臉皮厚,也有些扛不住,趕緊又把話題轉移到安順縣縣令身上,“府君好,也要縣令老爺辦事利索為大夥兒著想才行。”
“這倒是,咱們縣令老爺這些年也不容易。”
“這些年,好官都不容易。好在陛下一統天下,大夥兒有了安穩日子過,還允許大家自己開荒地種地,眼瞅著好日子就要來了。”
“說起來縣令老爺最近也有樁喜事,他家兒子要同王家大閨女定親了。”
聽到這消息,顧淮之正琢磨著要給安順縣縣令備上一份什麽樣的禮物,就聽見其他人嚷嚷開了,“王家大閨女?就是前頭定了兩次親,兩個未婚夫都死了的那個?”
“就是她!”
“這倒也合適,縣令公子的命格肯定夠好,能壓得住。”
顧淮之頓時迷糊了,這不會背上克夫的名聲嗎?一問才知道,本地風俗,女方定親後男方身故,默認女方命格貴氣,要嫁個命格更好的夫婿才行。不少人以娶這樣的女子為榮,為什麽?證明自己命格好啊!
顧淮之覺得這風俗有趣,可以努力推廣一下。意外事件怎麽能讓無辜的人背上克妻克夫的鍋呢,有了這個名聲,說親檔次直線下降,多冤啊。
顧淮之正津津有味聽八卦呢,就見安順縣縣令帶著一行人急匆匆趕來,額頭上都是汗珠,見著顧淮之便是恭敬一揖,忐忑道:“下官不知府君親至,有失遠迎,還請府君恕罪!”
顧淮之一行人足夠招眼,縣衙的人聽了消息,過來瞅了一眼,想打聽一下到底是哪位大人物不聲不響地來了他們這個小地方。結果迴去一描述,安順縣縣令一聽,臥槽這不是府君大人嗎?他還真說到做到微服私訪了?
安順縣縣令哪敢怠慢,趕緊帶人前來迎接顧淮之。
茶攤的人也沸騰了,天呐,剛剛這麽客氣同他們說話的貴人居然就是府君大人!他們這是什麽好運氣?
等到顧淮之離開了,茶攤周圍還是人山人海,不少人後悔地直拍大腿,“哎喲我剛剛怎麽就沒過來呢,這可是府君大人啊,多大的官啊!”
“誰讓你膽子小,看看我,我可是第一個同府君大人說話的呢!”
……
最機靈的是茶攤攤主,見大夥兒還沉浸在見了府君的喜悅與不真實中,攤主氣沉丹田,中氣十足地大喊道:“喝茶水啦,兩文錢一碗的茶水,府君都愛喝!”
眾人:……
別說,攤主吼這一嗓子,效果真不錯。別管府君大人喜不喜歡他的茶,人家是真的進了他茶攤,沒毛病。
於是茶攤生意暴漲,讓攤主笑咧了嘴,再次發心內心地感歎,府君大人,真是個大好人啊!
得知這個消息的顧淮之:……很好很棒,這麽有生意頭腦,以後遊客增多了,不愁掙不到銀子。
第93章 開始
安順縣縣令冷不丁得知顧淮之來了的消息,登時繃緊了神經,在腦海裏過了一遍最近縣裏的事情後,安順縣縣令又鬆了口氣,身正不怕影子斜,不管這位府君到底是來幹嘛的,反正他沒做虧心事,不怕查!
顧淮之也沒打算找茬,反而笑著向安順縣縣令道賀,“聽聞令郎好事將近,隻可惜我來的匆忙,不曾備禮,倒是失了禮數,等我迴了府城再給陳大人補上一份厚禮。”
陳縣令心下惴惴,這位還真是來打聽底下縣令們的名聲的啊?這才來多久,連自家兒子要定親這事兒都知道了?
心中已經轉了好幾道彎,陳縣令麵上依舊笑意盈盈,眼中恰到好處地露出一絲驚訝,又帶了幾分喜色,一臉榮幸道:“家中小子的親事,哪裏值得府君費心。能得府君一句過問,便是天大的福分了。”
這話真沒誇張,即便這會兒已經開了科舉,世家千年積累下的底蘊,在其他人心中依舊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以顧淮之的身份,他要是誇了誰,那人立即能聲名鵲起,身價立馬提升好幾檔。所以陳縣令聽了顧淮之這番話才這麽高興。哪怕官場上名士的影響力要稍微弱一點,但誰心裏沒點虛榮感呢?裝逼的大好機會都到了眼前,誰能拒絕得了呀?
顧淮之在陳縣令這裏得到了最高級別的待遇。
但顧淮之並不十分感動,反而向陳縣令提出,“聽聞安順縣內有不少名勝古跡,陳大人若是有空,不如陪我一同去看看?”
作為不大喜歡出門的宅男,陳縣令心中其實是拒絕的,那幾個地方有什麽好去的,在家待著陪妻子孩子不香嗎?然而顧淮之都親自來了,陳縣令也不能真讓顧淮之一個人出發,隻能高高興興地應了。
一路上經過好幾個村莊,顧淮之還是照常下車同當地老農聊聊天。陳縣令心裏都忍不住犯嘀咕,這做派未免也太平易近人了,哪裏有府君的派頭?別說府君了,就連他這個縣令也沒這麽接地氣過。
顧淮之當然知道陳縣令沒這麽幹過,怕是都沒下過鄉,不然的話,這些百姓也不至於不認識本地父母官。
顧淮之淡淡瞥了陳縣令一眼,繼續同老人家說話,問清了近年的收成,又問了開荒之事。
說到開荒,老人家頓時激動了起來,滿是褶皺的臉上頭一迴出現舒展的笑容,樂嗬嗬道:“我家裏八個男丁,按一個男丁兩畝地算,我們能得十六畝地呢!陛下果然是真龍天子,明年我們就能餘下不少糧食。到時候,再把屋子擴一擴,好給孫子說媳婦兒!”
顧淮之順著說了不少好話,把周圍一圈人說的眉開眼笑,臨走時還從地裏摘了一些新鮮青菜要送給他。顧淮之哪能要他們的東西,然而老小老小,老人家上了年紀脾氣就容易固執,顧淮之在他們麵前也沒架子,貴人身份帶來的壓迫感幾乎為零。顧淮之好說歹說,才讓他們打消了這個念頭。
陳縣令在一旁看得嘖嘖稱奇,他當縣令這麽多年,遇見的官員也不少,各種路數的都有,但顧淮之這種做派的,還真是第一次見。
陳縣令最開始跟著顧淮之出城下鄉,也就是陪領導的社畜心態,麵上笑嘻嘻心裏哭唧唧。但這一路走來,陳縣令由衷地對顧淮之生出敬佩之情。當官的能做到顧淮之這一步的實在太少,哪怕顧淮之是裝的,能裝到這份兒上,那也值得敬佩。
陳縣令再也沒有比現在更確定,顧淮之這位年輕的府君,是真的把百姓放在心裏,想為百姓做一些事情的。
那他之前說的修路之事,絕對是實打實的修,而不是為了政績好看,隨便弄一弄糊弄上官的。
這麽一走,陳縣令猛然對顧淮之生出無限信心。這個領導,他可以!
顧淮之一點都奇怪陳縣令的態度變化,還是那句話,說什麽不重要,做什麽才重要,行動永遠比口頭的空話有說服力。哪怕顧淮之現在還沒正式啟動修路預案,陳縣令對他的信任度都已經暴漲了不少。
顧淮之一路走走停停,花了小半個月才走完安順縣內有看點的地方。這些景點都在一條主道上,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尤其是仙女峰,一眼望去還真像個仙女在睡覺。仙女的頭、頸、身子樣樣不缺,任誰見了都得感歎一聲神奇。至於月老廟那些景點,顧淮之覺得宣傳點還不夠,還得讓人寫幾個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宣揚一波。更巧的是那個徐姓官員故居,顧淮之問了陳縣令才知道,那位徐姓大官正是徐季陵,當年接任顧玄丞相之位,最終在梁肅破京城時殉國的那位寒門丞相徐季陵。
說起來顧淮之小時候同這位還有過一麵之緣,不成想他竟然是安順縣人。這也是一個極好的宣傳點,徐季陵之高義,天下皆知。不管是寒門還是士族都對他推崇備至,當年他殉國,不知多少人為他感到遺憾。要是有人知道他的故居在此,天底下大多讀書人怎麽都得過來瞻仰一番,默默上柱香。
顧淮之心念電轉,腦中已經有了好幾套宣傳方案。迴了縣衙後就讓陳縣令開始準備預熱,那幾個纏綿悱惻的故事還沒寫出來呢,這等才子佳人風花雪月的故事最為百姓鍾愛,讀書人也吃這口,總得在他們來之前先讓安順縣本地的百姓知曉這些故事。
陳縣令都服了,沒有故事自己讓人動筆寫幾個可還行?這操作可真秀,秀到他頭皮發麻不敢有任何意見。
編故事都不能算是大事,顧淮之心裏其實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但不知道能不能實現,還得讓木匠們過來幫忙。真要能成,那安順縣這個旅遊景點就有了核心競爭力。什麽是核心競爭力,別人沒有你有,那你就贏了。名勝古跡自然景觀這些東西,別的地方想弄也能弄出來。隻有搞點特殊的東西,才能留住遊客,繼續發展旅遊業刺激經濟才行。
顧淮之心裏的算盤打得啪啪響,朝廷本身養了不少能工巧匠,那都是財富,是該讓他們幹活了。
陳縣令不知道顧淮之已經瞄上了木匠,想了想,還是想從顧淮之這裏得出個準確的答案,恭聲問道:“府君先前說的修路之事……”
顧淮之也不賣關子,直接給了準信,“馬上要到秋收了,這會兒不好讓百姓修路。等忙完秋收,百姓們空閑下來,你再傳消息下去,說是縣衙打算修路,來修路的都給發工錢。”
“還給發工錢?”陳縣令頓時驚呆了,“要修這麽多條路,工錢可不少。百姓本就要服徭役,不如就算他們的徭役,也好省一筆銀子。”
顧淮之立即搖頭,“不可。若是算服役,百姓隻會叫苦,心裏有怨氣也幹不好活。發工錢,他們肯定搶著幹。百姓高興,縣衙派去的監工也高興。”
這倒也是,陳縣令便不再說話,反正最後得利的是他,又不要他出銀子,縣衙辦事的人也輕鬆,沒毛病。
結果就聽見顧淮之補了一句,“對了,山民那邊你也派人去問一問,都是我們治下的百姓,他們下山的那條山路,若是他們同意,我們也順便幫他們修一修。同樣的,他們出人,我們發工錢。”
陳縣令這迴是真的驚呆了,半晌才找迴自己的聲音,話都說不利索了,“府……府君三思啊!山民彪悍,不喜與我們接觸。修路這事兒,若是說不好,恐怕會引發雙方紛爭。”
府君你醒醒啊,雖然人家山民生活在康郡內,算是你治下的“民”,但人家真的不會聽你的啊!
“所以要勞煩陳大人多多費心了,修路的銀子都由我們出,為了避嫌,我們的人不參與修路之事,隻管出銀子。這樣的好事,想來山民不會拒絕吧?”
陳縣令正要開口,顧淮之又笑眯眯地補充道:“再說了,當年胡王霍亂青州,安順縣也遭了殃。我記得陳大人當年可是同山民一同反擊胡人來著。有這份交情在,山民不至於不領陳大人的情吧?”
陳縣令還能說什麽呢?隻能苦笑著接了這份差事,默默在心裏安慰自己一番,好在府君這是純粹給山民送好處,沒什麽讓山民敵視的地方。說起來修路這事兒也稍微有點敏感,人家要是誤會他們想借由修路摸清地勢好動武啥的,那也是一樁麻煩事。
顧淮之拍拍手,將這事兒交給陳縣令後就帶著護衛迴府城了。他已經摸清楚了陳縣令的性格,這位不是沒能力,而是太憊懶,讓人戳一戳才會動一下。像胡人攻城這事兒他就處理得不錯,當機立斷說服了山民,讓百姓去山裏躲了一陣,避免了更多的傷亡。
陳縣令還在發愁怎麽跟山民溝通修路之事,顧淮之迴到府城後,也沒歇著,趕緊讓人把府城有名的木匠叫了過來,遞給他們一張圖紙,上麵畫的圖案與後世火車軌道十分相似,問他們,“這樣的軌道,你們能否用木頭造出來?先別急著答話,這道做好了,可是讓馬車在上頭跑的。你們得想好,馬車車輪要怎麽做,才能既在軌道上跑,也能在路上跑,這可是大問題。選什麽木材也十分重要,這要是建好了,怎麽都得跑個幾十年,要是木頭一兩年就朽了,那可不成。”
顧淮之真不怕他們做不出來,顧淮之依稀記得上輩子好像見過一個新聞,說是秦馳道有一種說法,就是用木頭做的軌道,與後世火車軌道十分相似,枕木之間的間距還正好和馬的步間距一樣,這樣的話,馬要是想偷懶,就會踩到枕木上,很不舒服,以此達成讓馬勻速行走的目的,也就是所謂的“馬拉火車”。當然和後世的火車沒法比,但同樣的馬車,在軌道上能拉的貨絕對比在路上的多,速度還更快。顧淮之想的是用這樣的軌道做一條觀光路線,光是這個木軌就夠讓人覺得新鮮,絕對能保持安順縣的旅遊競爭力。
如果這個方案可行的話,材料和技術也不會受時代限製,主要還是時間問題。能工巧匠,古代的工匠技術驚豔了多少後人,讓後人大唿神奇。
顧淮之對他們非常有信心。
第94章 迴府
顧淮之召集匠人的話剛吩咐下去,底下人立即快馬加鞭跑去傳令。康郡原先留下的郡丞本就是個聰明人,知曉顧淮之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誰要是讓他不痛快了他絕對果斷地把對方變成殺雞儆猴的那隻雞。郡丞很有眼色,也能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比如眼下這個,就得加緊去辦。
官場老油子都是見風使舵的好手,心眼一個賽一個的多。顧淮之來了以後先聲奪人把人鎮住了的方針果然沒錯,現在辦事方便多了。
匠人們還是頭一迴見府君,士農工商,他們的社會地位也就比商人好一點,往常有什麽事需要他們辦的,都是大人物吩咐一句,他們老老實實聽傳話的大人的話,按照大人的要求把東西做好就成,被府君大人召見,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迴。
幾人都是有多年經驗的老木匠,論手藝,可以說整個康郡沒幾個人能與他們相比。高超的手藝給了他們一點勇氣,卻不足以支撐他們直麵府君。
直到站在顧淮之麵前,幾人的腿肚子還在哆嗦,恭敬地行了禮之後,連頭都不敢抬。
顧淮之也沒想到他們會這麽緊張,連忙笑道:“大家放心,這次把你們叫過來,是有好事交給你們。”
話音剛落,顧淮之就見這幾人緊繃的身子瞬間放鬆了下來,嘴角的笑意愈發濃厚,溫聲解釋了一番馳道,邊說還邊拿筆畫下了馳道圖。
有了圖紙基本就成功了一半,幾人湊頭一看,嘿喲,這好像也不難,表情立即更輕鬆了。涉及到熟悉的領域,幾人的膽子也大了不少,還小聲討論了起來。
“這路倒是容易,照著圖上的鋪就行,但車輪子可不好辦。”
“路也不容易鋪,還得選木料,每道木軌之間的距離也有奧妙,還得算一算。”
手藝人的眼力和技術絕對是頂尖的,說做一尺的東西就絕對不會多出一寸。顧淮之的圖也畫得精細,幾人一眼就看出木軌之間的奧秘,立即討論上了。
顧淮之耐心十足地等他們討論完,才問他們:“我打算秋收之後就讓人開始鋪路,你們能在秋收之前定好材料和大約需要的銀兩嗎?”
幾人蒙了一瞬,還得報銀兩的嗎?但在顧淮之期待的眼神下,幾人全都點了點頭,心道能定下木材用料,要算銀子也不難。
顧淮之解決好第一個難題,心情十分美妙,迴家後抱著兒子就往空中拋。顧燮小朋友還挺喜歡這個遊戲,在空中手舞足蹈咯咯笑,顧淮之停下後他還不樂意,雙手摟著顧淮之的脖子撒嬌,“爹爹這次出去了好久,我好想爹爹。”
所以,快點補償我,再拋幾下吧!
小家夥還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圓溜溜的大眼睛中滿是對飛高高的渴望。
顧淮之不由失笑,掂了掂小家夥的分量,故意逗他,“還說想爹爹,都胖了好幾斤了。來,讓爹爹摸摸肚子,燮兒的小肚子好像又圓了不少。”
小家夥趕緊雙手捂著肚子,臉色通紅,大聲道:“是阿娘做的點心太好吃了。”
說完,小家夥又憋著嘴看向顧淮之,委屈道:“爹爹之前還說我瘦了,要多吃點。”
圓滾滾的三頭身兒子可憐巴巴地賣萌,顧淮之哪裏頂得住,趕緊哄他,“爹爹逗你玩呢,燮兒不管胖瘦都最可愛。”
顧燮這才滿意地點頭,“爹爹說得對!”
顧淮之再次失笑。
有了兒子的耍寶,顧淮之這麽多天的勞累也一掃而空,見了徐清漪後更加愧疚,“這些天辛苦你了。”
剛來康郡,自己就去了安順縣,家裏一大攤子事都得由徐清漪打點,顧淮之心裏委實覺得對不住徐清漪。
徐清漪倒沒覺得委屈,反而笑道:“夫君在外辦理公務,我打理好家中瑣事本就是應該的,夫君不必愧疚。”
說著,徐清漪還伸手給顧淮之捏了捏肩,顧淮之舒服地閉上眼,徐清漪卻停下手中的動作,從後麵環住顧淮之的脖子,腦袋搭在顧淮之肩膀上,笑眯眯道:“隻要夫君心裏念著我,再怎麽辛苦我都甘之如飴。”
顧淮之頓時笑出聲,反手將人捉在懷裏,樂道:“放心吧,我這些天出門在外,除了處理公務,就一門心思想著你和燮兒,絕對沒動其他心思。”
“我可沒問,是夫君自己說的。”
“你啊,吃醋也吃得這麽拐彎抹角。我說燮兒今天怎麽學會倒打一耙了,原來是像你。”
二人笑鬧了一陣,顧淮之又愧疚地看向徐清漪,低聲道:“過兩天我還得去一趟安順縣,去找山民談談。家裏又得辛苦你照看了。”
徐清漪猜出了顧淮之的心思,“夫君這是想說動山民下山?”
“這倒是,咱們縣令老爺這些年也不容易。”
“這些年,好官都不容易。好在陛下一統天下,大夥兒有了安穩日子過,還允許大家自己開荒地種地,眼瞅著好日子就要來了。”
“說起來縣令老爺最近也有樁喜事,他家兒子要同王家大閨女定親了。”
聽到這消息,顧淮之正琢磨著要給安順縣縣令備上一份什麽樣的禮物,就聽見其他人嚷嚷開了,“王家大閨女?就是前頭定了兩次親,兩個未婚夫都死了的那個?”
“就是她!”
“這倒也合適,縣令公子的命格肯定夠好,能壓得住。”
顧淮之頓時迷糊了,這不會背上克夫的名聲嗎?一問才知道,本地風俗,女方定親後男方身故,默認女方命格貴氣,要嫁個命格更好的夫婿才行。不少人以娶這樣的女子為榮,為什麽?證明自己命格好啊!
顧淮之覺得這風俗有趣,可以努力推廣一下。意外事件怎麽能讓無辜的人背上克妻克夫的鍋呢,有了這個名聲,說親檔次直線下降,多冤啊。
顧淮之正津津有味聽八卦呢,就見安順縣縣令帶著一行人急匆匆趕來,額頭上都是汗珠,見著顧淮之便是恭敬一揖,忐忑道:“下官不知府君親至,有失遠迎,還請府君恕罪!”
顧淮之一行人足夠招眼,縣衙的人聽了消息,過來瞅了一眼,想打聽一下到底是哪位大人物不聲不響地來了他們這個小地方。結果迴去一描述,安順縣縣令一聽,臥槽這不是府君大人嗎?他還真說到做到微服私訪了?
安順縣縣令哪敢怠慢,趕緊帶人前來迎接顧淮之。
茶攤的人也沸騰了,天呐,剛剛這麽客氣同他們說話的貴人居然就是府君大人!他們這是什麽好運氣?
等到顧淮之離開了,茶攤周圍還是人山人海,不少人後悔地直拍大腿,“哎喲我剛剛怎麽就沒過來呢,這可是府君大人啊,多大的官啊!”
“誰讓你膽子小,看看我,我可是第一個同府君大人說話的呢!”
……
最機靈的是茶攤攤主,見大夥兒還沉浸在見了府君的喜悅與不真實中,攤主氣沉丹田,中氣十足地大喊道:“喝茶水啦,兩文錢一碗的茶水,府君都愛喝!”
眾人:……
別說,攤主吼這一嗓子,效果真不錯。別管府君大人喜不喜歡他的茶,人家是真的進了他茶攤,沒毛病。
於是茶攤生意暴漲,讓攤主笑咧了嘴,再次發心內心地感歎,府君大人,真是個大好人啊!
得知這個消息的顧淮之:……很好很棒,這麽有生意頭腦,以後遊客增多了,不愁掙不到銀子。
第93章 開始
安順縣縣令冷不丁得知顧淮之來了的消息,登時繃緊了神經,在腦海裏過了一遍最近縣裏的事情後,安順縣縣令又鬆了口氣,身正不怕影子斜,不管這位府君到底是來幹嘛的,反正他沒做虧心事,不怕查!
顧淮之也沒打算找茬,反而笑著向安順縣縣令道賀,“聽聞令郎好事將近,隻可惜我來的匆忙,不曾備禮,倒是失了禮數,等我迴了府城再給陳大人補上一份厚禮。”
陳縣令心下惴惴,這位還真是來打聽底下縣令們的名聲的啊?這才來多久,連自家兒子要定親這事兒都知道了?
心中已經轉了好幾道彎,陳縣令麵上依舊笑意盈盈,眼中恰到好處地露出一絲驚訝,又帶了幾分喜色,一臉榮幸道:“家中小子的親事,哪裏值得府君費心。能得府君一句過問,便是天大的福分了。”
這話真沒誇張,即便這會兒已經開了科舉,世家千年積累下的底蘊,在其他人心中依舊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以顧淮之的身份,他要是誇了誰,那人立即能聲名鵲起,身價立馬提升好幾檔。所以陳縣令聽了顧淮之這番話才這麽高興。哪怕官場上名士的影響力要稍微弱一點,但誰心裏沒點虛榮感呢?裝逼的大好機會都到了眼前,誰能拒絕得了呀?
顧淮之在陳縣令這裏得到了最高級別的待遇。
但顧淮之並不十分感動,反而向陳縣令提出,“聽聞安順縣內有不少名勝古跡,陳大人若是有空,不如陪我一同去看看?”
作為不大喜歡出門的宅男,陳縣令心中其實是拒絕的,那幾個地方有什麽好去的,在家待著陪妻子孩子不香嗎?然而顧淮之都親自來了,陳縣令也不能真讓顧淮之一個人出發,隻能高高興興地應了。
一路上經過好幾個村莊,顧淮之還是照常下車同當地老農聊聊天。陳縣令心裏都忍不住犯嘀咕,這做派未免也太平易近人了,哪裏有府君的派頭?別說府君了,就連他這個縣令也沒這麽接地氣過。
顧淮之當然知道陳縣令沒這麽幹過,怕是都沒下過鄉,不然的話,這些百姓也不至於不認識本地父母官。
顧淮之淡淡瞥了陳縣令一眼,繼續同老人家說話,問清了近年的收成,又問了開荒之事。
說到開荒,老人家頓時激動了起來,滿是褶皺的臉上頭一迴出現舒展的笑容,樂嗬嗬道:“我家裏八個男丁,按一個男丁兩畝地算,我們能得十六畝地呢!陛下果然是真龍天子,明年我們就能餘下不少糧食。到時候,再把屋子擴一擴,好給孫子說媳婦兒!”
顧淮之順著說了不少好話,把周圍一圈人說的眉開眼笑,臨走時還從地裏摘了一些新鮮青菜要送給他。顧淮之哪能要他們的東西,然而老小老小,老人家上了年紀脾氣就容易固執,顧淮之在他們麵前也沒架子,貴人身份帶來的壓迫感幾乎為零。顧淮之好說歹說,才讓他們打消了這個念頭。
陳縣令在一旁看得嘖嘖稱奇,他當縣令這麽多年,遇見的官員也不少,各種路數的都有,但顧淮之這種做派的,還真是第一次見。
陳縣令最開始跟著顧淮之出城下鄉,也就是陪領導的社畜心態,麵上笑嘻嘻心裏哭唧唧。但這一路走來,陳縣令由衷地對顧淮之生出敬佩之情。當官的能做到顧淮之這一步的實在太少,哪怕顧淮之是裝的,能裝到這份兒上,那也值得敬佩。
陳縣令再也沒有比現在更確定,顧淮之這位年輕的府君,是真的把百姓放在心裏,想為百姓做一些事情的。
那他之前說的修路之事,絕對是實打實的修,而不是為了政績好看,隨便弄一弄糊弄上官的。
這麽一走,陳縣令猛然對顧淮之生出無限信心。這個領導,他可以!
顧淮之一點都奇怪陳縣令的態度變化,還是那句話,說什麽不重要,做什麽才重要,行動永遠比口頭的空話有說服力。哪怕顧淮之現在還沒正式啟動修路預案,陳縣令對他的信任度都已經暴漲了不少。
顧淮之一路走走停停,花了小半個月才走完安順縣內有看點的地方。這些景點都在一條主道上,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尤其是仙女峰,一眼望去還真像個仙女在睡覺。仙女的頭、頸、身子樣樣不缺,任誰見了都得感歎一聲神奇。至於月老廟那些景點,顧淮之覺得宣傳點還不夠,還得讓人寫幾個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宣揚一波。更巧的是那個徐姓官員故居,顧淮之問了陳縣令才知道,那位徐姓大官正是徐季陵,當年接任顧玄丞相之位,最終在梁肅破京城時殉國的那位寒門丞相徐季陵。
說起來顧淮之小時候同這位還有過一麵之緣,不成想他竟然是安順縣人。這也是一個極好的宣傳點,徐季陵之高義,天下皆知。不管是寒門還是士族都對他推崇備至,當年他殉國,不知多少人為他感到遺憾。要是有人知道他的故居在此,天底下大多讀書人怎麽都得過來瞻仰一番,默默上柱香。
顧淮之心念電轉,腦中已經有了好幾套宣傳方案。迴了縣衙後就讓陳縣令開始準備預熱,那幾個纏綿悱惻的故事還沒寫出來呢,這等才子佳人風花雪月的故事最為百姓鍾愛,讀書人也吃這口,總得在他們來之前先讓安順縣本地的百姓知曉這些故事。
陳縣令都服了,沒有故事自己讓人動筆寫幾個可還行?這操作可真秀,秀到他頭皮發麻不敢有任何意見。
編故事都不能算是大事,顧淮之心裏其實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但不知道能不能實現,還得讓木匠們過來幫忙。真要能成,那安順縣這個旅遊景點就有了核心競爭力。什麽是核心競爭力,別人沒有你有,那你就贏了。名勝古跡自然景觀這些東西,別的地方想弄也能弄出來。隻有搞點特殊的東西,才能留住遊客,繼續發展旅遊業刺激經濟才行。
顧淮之心裏的算盤打得啪啪響,朝廷本身養了不少能工巧匠,那都是財富,是該讓他們幹活了。
陳縣令不知道顧淮之已經瞄上了木匠,想了想,還是想從顧淮之這裏得出個準確的答案,恭聲問道:“府君先前說的修路之事……”
顧淮之也不賣關子,直接給了準信,“馬上要到秋收了,這會兒不好讓百姓修路。等忙完秋收,百姓們空閑下來,你再傳消息下去,說是縣衙打算修路,來修路的都給發工錢。”
“還給發工錢?”陳縣令頓時驚呆了,“要修這麽多條路,工錢可不少。百姓本就要服徭役,不如就算他們的徭役,也好省一筆銀子。”
顧淮之立即搖頭,“不可。若是算服役,百姓隻會叫苦,心裏有怨氣也幹不好活。發工錢,他們肯定搶著幹。百姓高興,縣衙派去的監工也高興。”
這倒也是,陳縣令便不再說話,反正最後得利的是他,又不要他出銀子,縣衙辦事的人也輕鬆,沒毛病。
結果就聽見顧淮之補了一句,“對了,山民那邊你也派人去問一問,都是我們治下的百姓,他們下山的那條山路,若是他們同意,我們也順便幫他們修一修。同樣的,他們出人,我們發工錢。”
陳縣令這迴是真的驚呆了,半晌才找迴自己的聲音,話都說不利索了,“府……府君三思啊!山民彪悍,不喜與我們接觸。修路這事兒,若是說不好,恐怕會引發雙方紛爭。”
府君你醒醒啊,雖然人家山民生活在康郡內,算是你治下的“民”,但人家真的不會聽你的啊!
“所以要勞煩陳大人多多費心了,修路的銀子都由我們出,為了避嫌,我們的人不參與修路之事,隻管出銀子。這樣的好事,想來山民不會拒絕吧?”
陳縣令正要開口,顧淮之又笑眯眯地補充道:“再說了,當年胡王霍亂青州,安順縣也遭了殃。我記得陳大人當年可是同山民一同反擊胡人來著。有這份交情在,山民不至於不領陳大人的情吧?”
陳縣令還能說什麽呢?隻能苦笑著接了這份差事,默默在心裏安慰自己一番,好在府君這是純粹給山民送好處,沒什麽讓山民敵視的地方。說起來修路這事兒也稍微有點敏感,人家要是誤會他們想借由修路摸清地勢好動武啥的,那也是一樁麻煩事。
顧淮之拍拍手,將這事兒交給陳縣令後就帶著護衛迴府城了。他已經摸清楚了陳縣令的性格,這位不是沒能力,而是太憊懶,讓人戳一戳才會動一下。像胡人攻城這事兒他就處理得不錯,當機立斷說服了山民,讓百姓去山裏躲了一陣,避免了更多的傷亡。
陳縣令還在發愁怎麽跟山民溝通修路之事,顧淮之迴到府城後,也沒歇著,趕緊讓人把府城有名的木匠叫了過來,遞給他們一張圖紙,上麵畫的圖案與後世火車軌道十分相似,問他們,“這樣的軌道,你們能否用木頭造出來?先別急著答話,這道做好了,可是讓馬車在上頭跑的。你們得想好,馬車車輪要怎麽做,才能既在軌道上跑,也能在路上跑,這可是大問題。選什麽木材也十分重要,這要是建好了,怎麽都得跑個幾十年,要是木頭一兩年就朽了,那可不成。”
顧淮之真不怕他們做不出來,顧淮之依稀記得上輩子好像見過一個新聞,說是秦馳道有一種說法,就是用木頭做的軌道,與後世火車軌道十分相似,枕木之間的間距還正好和馬的步間距一樣,這樣的話,馬要是想偷懶,就會踩到枕木上,很不舒服,以此達成讓馬勻速行走的目的,也就是所謂的“馬拉火車”。當然和後世的火車沒法比,但同樣的馬車,在軌道上能拉的貨絕對比在路上的多,速度還更快。顧淮之想的是用這樣的軌道做一條觀光路線,光是這個木軌就夠讓人覺得新鮮,絕對能保持安順縣的旅遊競爭力。
如果這個方案可行的話,材料和技術也不會受時代限製,主要還是時間問題。能工巧匠,古代的工匠技術驚豔了多少後人,讓後人大唿神奇。
顧淮之對他們非常有信心。
第94章 迴府
顧淮之召集匠人的話剛吩咐下去,底下人立即快馬加鞭跑去傳令。康郡原先留下的郡丞本就是個聰明人,知曉顧淮之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誰要是讓他不痛快了他絕對果斷地把對方變成殺雞儆猴的那隻雞。郡丞很有眼色,也能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比如眼下這個,就得加緊去辦。
官場老油子都是見風使舵的好手,心眼一個賽一個的多。顧淮之來了以後先聲奪人把人鎮住了的方針果然沒錯,現在辦事方便多了。
匠人們還是頭一迴見府君,士農工商,他們的社會地位也就比商人好一點,往常有什麽事需要他們辦的,都是大人物吩咐一句,他們老老實實聽傳話的大人的話,按照大人的要求把東西做好就成,被府君大人召見,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迴。
幾人都是有多年經驗的老木匠,論手藝,可以說整個康郡沒幾個人能與他們相比。高超的手藝給了他們一點勇氣,卻不足以支撐他們直麵府君。
直到站在顧淮之麵前,幾人的腿肚子還在哆嗦,恭敬地行了禮之後,連頭都不敢抬。
顧淮之也沒想到他們會這麽緊張,連忙笑道:“大家放心,這次把你們叫過來,是有好事交給你們。”
話音剛落,顧淮之就見這幾人緊繃的身子瞬間放鬆了下來,嘴角的笑意愈發濃厚,溫聲解釋了一番馳道,邊說還邊拿筆畫下了馳道圖。
有了圖紙基本就成功了一半,幾人湊頭一看,嘿喲,這好像也不難,表情立即更輕鬆了。涉及到熟悉的領域,幾人的膽子也大了不少,還小聲討論了起來。
“這路倒是容易,照著圖上的鋪就行,但車輪子可不好辦。”
“路也不容易鋪,還得選木料,每道木軌之間的距離也有奧妙,還得算一算。”
手藝人的眼力和技術絕對是頂尖的,說做一尺的東西就絕對不會多出一寸。顧淮之的圖也畫得精細,幾人一眼就看出木軌之間的奧秘,立即討論上了。
顧淮之耐心十足地等他們討論完,才問他們:“我打算秋收之後就讓人開始鋪路,你們能在秋收之前定好材料和大約需要的銀兩嗎?”
幾人蒙了一瞬,還得報銀兩的嗎?但在顧淮之期待的眼神下,幾人全都點了點頭,心道能定下木材用料,要算銀子也不難。
顧淮之解決好第一個難題,心情十分美妙,迴家後抱著兒子就往空中拋。顧燮小朋友還挺喜歡這個遊戲,在空中手舞足蹈咯咯笑,顧淮之停下後他還不樂意,雙手摟著顧淮之的脖子撒嬌,“爹爹這次出去了好久,我好想爹爹。”
所以,快點補償我,再拋幾下吧!
小家夥還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圓溜溜的大眼睛中滿是對飛高高的渴望。
顧淮之不由失笑,掂了掂小家夥的分量,故意逗他,“還說想爹爹,都胖了好幾斤了。來,讓爹爹摸摸肚子,燮兒的小肚子好像又圓了不少。”
小家夥趕緊雙手捂著肚子,臉色通紅,大聲道:“是阿娘做的點心太好吃了。”
說完,小家夥又憋著嘴看向顧淮之,委屈道:“爹爹之前還說我瘦了,要多吃點。”
圓滾滾的三頭身兒子可憐巴巴地賣萌,顧淮之哪裏頂得住,趕緊哄他,“爹爹逗你玩呢,燮兒不管胖瘦都最可愛。”
顧燮這才滿意地點頭,“爹爹說得對!”
顧淮之再次失笑。
有了兒子的耍寶,顧淮之這麽多天的勞累也一掃而空,見了徐清漪後更加愧疚,“這些天辛苦你了。”
剛來康郡,自己就去了安順縣,家裏一大攤子事都得由徐清漪打點,顧淮之心裏委實覺得對不住徐清漪。
徐清漪倒沒覺得委屈,反而笑道:“夫君在外辦理公務,我打理好家中瑣事本就是應該的,夫君不必愧疚。”
說著,徐清漪還伸手給顧淮之捏了捏肩,顧淮之舒服地閉上眼,徐清漪卻停下手中的動作,從後麵環住顧淮之的脖子,腦袋搭在顧淮之肩膀上,笑眯眯道:“隻要夫君心裏念著我,再怎麽辛苦我都甘之如飴。”
顧淮之頓時笑出聲,反手將人捉在懷裏,樂道:“放心吧,我這些天出門在外,除了處理公務,就一門心思想著你和燮兒,絕對沒動其他心思。”
“我可沒問,是夫君自己說的。”
“你啊,吃醋也吃得這麽拐彎抹角。我說燮兒今天怎麽學會倒打一耙了,原來是像你。”
二人笑鬧了一陣,顧淮之又愧疚地看向徐清漪,低聲道:“過兩天我還得去一趟安順縣,去找山民談談。家裏又得辛苦你照看了。”
徐清漪猜出了顧淮之的心思,“夫君這是想說動山民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