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上最高興的就是顧燮小盆友啦,見到了許多新奇的東西不說,爹娘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陪著他,每晚跟著爹娘一起睡,醒來爹娘還在身邊,不像以前那樣,醒來後就不見親爹人影,小家夥樂得直咧嘴,哪怕路上有不適應的地方,心情大好的小家夥也沒吭聲,稍微忍了忍就過去了。忍耐是有效果的,小家夥這一路上收到了來自親爹做的各種奇奇怪怪的新奇東西,有用草編出來的螞蚱,有蝴蝶標本,還跟著親爹跑去找兔子洞逮兔子,每天都是有趣的一天,小家夥簡直樂不思蜀,雖然還是會想念在京城的太公太婆等長輩,但小孩子忘性大,注意力也容易轉移,顧淮之和徐清漪稍微一哄,小家夥又高高興興地跑去關注別的事情了。
到了青州,小家夥還有點驚訝,撓頭問道:“就到了嗎?不是說要走好遠好遠?”
顧淮之摸了摸小家夥的頭,也不因為小家夥年紀小就糊弄他,而是俯身看著小家夥的眼睛認真解釋,“我們都已經走了一個月啦。不過去康郡還要走一段路,估計還有好幾天才能到。到了康郡,阿爹要忙著處理公務,就不能像這一個月一樣天天陪著你玩了。”
小家夥不高興地扁了扁嘴,卻也沒鬧騰,而是懂事地點頭道:“知道了,阿爹忙,很辛苦,寶寶心疼阿爹。”
這是什麽絕世小可愛!顧淮之恨不得立即俯身親兒子一口,這麽想著,他也這麽做了,響亮地往兒子肉嘟嘟的臉上撮了一口。
而後,顧淮之一抬頭,就對上了不遠處的一雙驚訝的眼睛。
顧淮之下意識地挺直身子,對著這人露出了客套的微笑。見那人身穿緋色官袍,顧淮之對他的身份也有所猜測,忍不住懊惱,這位怎麽還跑來接自己了?堂堂刺史親迎一個郡守,是不是有哪裏不對?早知道他要來,自己就收著點不跟小家夥秀父子情了。
來人正是青州刺史張子昂,約摸四十左右的年紀,留著一把飄逸的美髯,看上去就是個風度翩翩的老帥哥,成熟男人的魅力撲麵而來。
張子昂原本就為青州的情勢愁禿頭,在拆出康郡後,張子昂的脫發非但沒好轉,反而更嚴重了一點。主要還是康郡太愁人,匯集了附近幾個郡條件最差的地區,湊出來的康郡那真是誰見了都得歎氣。本來以為朝廷會派個能臣過來治理康郡,萬萬沒想到朝廷竟然送了個祖宗過來!
是的,別看張子昂現在笑眯眯的,心裏對顧淮之的定位就是身份貴重惹不得的祖宗,純粹是拖家帶口跑過來玩了。開玩笑,顧家嫡長孫,頂級貴公子,跑來亂糟糟的青州,難不成還是因為對青州愛的深沉?也不知道康郡落在這人手裏要被治理成什麽樣。想到這裏,張子昂不由微微歎了口氣,默默決定,要是這位顧大人做的太過分了,自己可得好好提點提點他。最起碼要安撫住百姓,不能讓他們亂起來,不然那真是作死。
張子昂甚至希望顧淮之就像以前那些當官的士族一樣,把公務交給心腹自己到處遊山玩水,好歹這樣也鬧不出什麽事情來。
顧淮之還不知道張子昂心裏已經將他劃分為紈絝子弟那一類去了,見張子昂向他走過來,顧淮之臉上掛著恰到好處的笑容迎了上去同他打招唿,“見過張使君,下官顧淮之,康郡新上任的郡守。有幸在此巧遇使君,奈何下官一路舟車勞頓,有失禮儀,還望使君莫怪。”
張子昂不動聲色地看了顧淮之這張完美無瑕的臉,更加確定自己的猜測,這位就是一時心血來潮跑來青州玩的祖宗,自己對他不能報太大希望。誰家趕路還能這麽精神奕奕的,就連剛剛待在他懷裏的胖娃娃都養得膘肥體壯,一看就是沒吃過苦頭的,也不知道路上花了多少心思。
張子昂是個萬事不得罪人的老好人,心裏給顧淮之下了個定義後,感受到顧淮之釋放出的友善氣息,張子昂頓時鬆了口氣,看樣子這位不是什麽難相處的主,以後撂挑子就撂挑子吧,大不了自己多費心管一管康郡。
顧淮之直爽一點,笑著問張子昂,“使君這是要往哪兒去?”
張子昂抿了抿唇,瞅了一眼顧淮之身後烏泱泱的一大幫麵無表情的部曲,沉聲道:“我聽聞你要任康郡郡守之事,算了算時間估摸著你快到了,想備一桌簡單的飯菜為你接風洗塵,順便談一下康郡的現狀。”
顧淮之對張子昂的印象頓時蹭蹭往上漲,這位大人工作非常負責啊,性格也好,還惦記著提點下屬,碰上這麽個領導,真是運氣好。
顧淮之心裏高興,眼中也露出幾分對張子昂的親近,語氣都比方才熱切了不少,“有勞大人費心了,本該是由我做東請大人好好喝一頓,倒是讓大人破費了。不過我初上任,確實想多了解一下康郡的具體情況,就厚著臉皮叨擾大人一迴了。”
咦?聽這口氣,這位天之驕子是真關心百姓,不是來玩的?張子昂的眼睛亮了亮,趕緊點頭道:“不必客氣,你想了解什麽,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說完,張子昂看著顧淮之帶著的這一幫人又犯了難,“就是席麵有些簡單,恐怕不合你的心意。”
顧淮之一看張子昂這個表情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即笑道:“他們自有去處,帶著這麽多人去大人那兒蹭飯,我這臉上啊,臊得慌。”
張子昂心下一鬆,原本以為顧淮之也就帶個一兩百個護衛,誰知道這位排場這麽大,一來就帶了上千護衛,還都是精銳,張子昂都忍不住懷疑這位到底是來上任的還是跑來打架的。不過想了想康郡現如今的情形,張子昂又覺得,這位新任郡守這一步還真走對了,拳頭不夠硬還真心鎮不住那幫家夥。
顧淮之則覺得張子昂似乎有點老好人做派,麵團似的沒脾氣,忍不住吐槽,這位的性格,到底是怎麽坐穩刺史之位的啊,這性格就不適合混官場。
之前離京時,阿公好像給過自己一份資料來著?都是青州各大官員的履曆和關係網,隻可惜這段時間自己趕路時和小家夥玩飄了,都沒再關注這事兒了。顧淮之決定迴去後立馬就得好好翻翻那份資料,了解一下張子昂的升遷履曆。又不由吐槽,怪不得這位一直待在青州當刺史,這可是個棘手的活,想來就是因為這個老好人性格不習慣拒絕別人吧。
顧淮之這一餐飯吃得頗為痛快,張子昂是個沒多少心眼的人,又一心把百姓放在第一位,任誰都能和他相處得很好。但問題也同樣明顯,這樣的上峰親和力夠了,卻缺乏威懾力,青州各郡的郡守怕是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也不知道這位刺史壓不壓得住底下的人。
張子昂是真心想把青州治理好,在顧淮之不動聲色地套話中,張子昂已經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個一幹二淨,“康郡現在較為難管,幾方族老誰都不服誰,又有山民搗亂,情形亂的很,就是一盤散沙,你到了康郡,可得多加小心。”
顧淮之順手給他倒了杯酒,故作為難道:“我竟不知康郡情勢如此艱難,唉,我也不過二十出頭,家裏一心希望我多做出些政績……”
話未說完,張子昂懂了,點頭道:“你放心,我在青州也待了十多二十年了,康郡那邊再鬧騰,也得聽我的,你不必為此憂心。”
哦豁,白給自己送功勞啊?顧淮之覺得張子昂就是官場的一股泥石流,品行想法和官場格格不入,對他怎麽混上刺史一事更加好奇。
不過顧淮之掩飾功夫一流,同張子昂你來我往喝了不少酒,將對方的底細摸了個一幹二淨,心情很是微妙。
迴到客棧後,顧淮之翻出了張子昂的履曆認真觀看,越看,顧淮之嘴角抽搐的幅度越大。這位張子昂果然如顧淮之吐槽的一樣,是官場的一股泥石流。這貨一路當上刺史,經曆也很離奇,純粹靠混。主要體現在這貨直覺特別敏銳,天生就知道該跟著誰混,在哪兒能混上功勞。前朝在時跟著前朝混,老老實實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又因為心腸軟,人和氣,在百姓中名聲極佳。後來青州鬧叛亂,憤怒的叛軍將青州州府的官都找出來宰了,輪到張子昂時卻放了他,還讓他升職官整個青州。要知道,張子昂當年連個郡守都不是,就這麽糊裏糊塗得成為了青州刺史。
後來梁肅敗給元熙帝,青州接連遭逢大亂,並不是什麽香餑餑,也沒人眼紅他。張子昂就這麽安安穩穩地做著他的青州刺史,成天為青州公務愁得掉發。
這人大概也是屬於老天賞飯吃,親和力爆表,和徐道宏是一個路數,但徐道宏心狠手狠,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張子昂跟徐道宏比起來,那就是真正的傻白甜,還不夠徐道宏一指頭的。
傻白甜有傻白甜的好處,顧淮之不會受到來自上峰的壓力。不僅如此,顧淮之還能利用張子昂的好人緣,順利開展自己的工作。
這麽一想,康郡情勢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差嘛。顧淮之微微一笑,覺得自己的選擇真是棒呆了。
然而第二天,顧淮之心裏就冒出了一丟丟不好的預感。
青州府城去康郡,按照顧淮之趕路的速度,還有兩天的車程。然而出了青州府頭一天傍晚,看著越來越近的連綿不絕的山脈,以及愈發稀少的人煙,顧淮之突然覺得,自己的考驗,貌似才真正開始。
果不其然,接下來光是這條路就讓顧淮之一行人吃了不少苦頭。山路十八彎,崎嶇又陡峭,一路顛簸,骨頭都散了幾分。
好不容易到了康郡府衙,顧淮之頓時鬆了口氣,萬萬沒想到最艱難的一段路竟然是在目的地。
顧淮之一行人尤為引人注目,進城的時候就吸引了無數目光。哪家貴公子出門也沒帶過這麽多護衛,黑壓壓一大片,一個個站的筆直,眼中還帶著煞氣,看上去就跟軍隊似的。要不是看到有不少家丁婢女,康郡百姓都要以為是哪家軍隊又打過來了。
這麽招搖的一行人,行蹤根本瞞不住。顧淮之一行人剛在府衙門口停下,人群便炸開了鍋,大夥兒忍不住小聲議論:“貴人在府衙門口停下了,這是要找衙門的人辦事?”
“我看不像,這麽多人一起趕路,又帶了家眷,不像是來求人辦事的啊。你們瞧瞧那幫護衛,一個個高大威猛,衣裳也是好料子,顯然是極其清貴的人家。以人家的權勢,用得著跑來我們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說的也是,那你們說貴人來幹嘛了?”
青州民風彪悍,康郡由甚,這些年世道不安穩,老實人根本活不下去,女人比男人還潑辣,男人比野獸還兇猛。這樣的人在亂世才能活下去。
是以大多數百姓見了顧淮之一行人,非但不害怕,還在府衙門口興致勃勃地討論起來顧淮之的身份。
在馬車中哄顧燮小盆友的顧淮之聽著外麵的議論聲,忍不住揚了揚眉,而後笑著下了車,想看看自己日後工作生活的地方環境到底如何。
顧淮之那張臉可是一絕,一下馬車就引起一堆驚唿聲。顧淮之見怪不怪,徑直走向府衙門口,問正在同衙役交涉的護衛,“如何,我們可以進去了嗎?”
衙役心中吸了一口涼氣,忍不住咋舌,這是哪裏來的貴人,排場這般大,上千人護衛,武器精良,惹不起啊!
衙役心下一哆嗦,迅速檢查了一番顧淮之的文書,確定無誤後,立即彎腰笑道:“小的李明,見過府君大人!大人請進,小的這就帶您去後院看看。早知道大人要來,小的們已經將後院都清理了一番,大人若是有什麽不滿意之處,盡管吩咐小的。”
顧淮之點頭,神情自若地踏進了府衙。
圍觀的群眾議論聲更大,不可思議道:“他竟然是新來的府君?”
“這小郎君看著臉嫩,生的怪好的,怎麽就想不開來了我們這個地兒?”
“是啊,看著小郎君那排場,也不像是落魄的貴人,怎的來了康郡呢?”
“哎喲喂!來了這麽個年輕的府君,咱們和孫家還有周家賬要怎麽算?”
“該怎麽算就怎麽算唄!”
“得了吧,別鬧了!”人群中也有有見識的,聞言立即沉聲道,“別鬧得太過,府君看著是臉嫩,但他帶的那幫護衛可都不是軟柿子,他們的刀,會殺人,你們難不成想試試?”
此話一出,其他還想開玩笑的人也歇了心思,小命重要,惹不起惹不起,溜了溜了。
府衙門口原本擠滿了人,瞬間又恢複成空蕩蕩的模樣。留在外頭守衛的護衛皺了皺眉,按照顧淮之的吩咐仔細將這些人的話全都記在心中,準備一字不差地報給顧淮之聽。
顧淮之現在正忙著收拾房間,這迴來康郡,他們帶的東西可不少,全都是平常用慣了的,原本沒覺得有多少,全都收起來堆在一起後才發現原來行李有這麽多。不過帶的人更多,顧淮之也沒說什麽,再多為小家夥置辦了一些衣裳玩具和藥丸,再給行李添了一份重量。
收拾起來費勁兒,眼下要把東西拿出來一一擺好同樣也費勁兒。雖然這些事不用顧淮之插手,但看著下人們進進出出忙個不停,顧淮之也替他們覺得累。老板覺得員工辛苦了,發獎金才是王道,於是顧淮之大手一揮,決定給每人賞兩個月的月錢,收拾妥當後,明天就發。
有了獎勵,下人們工作的積極性明顯更高了。小家夥到了新地方,更加好奇,纏著顧淮之抱著他溜達了一圈,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沒有我們的家好看。”
顧淮之不由失笑,顧府那可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低調又不失優雅,清麗大氣。要是隨便一個府衙都把顧府給比過去了,那當年設計顧府的人也可以找根麵條上吊得了。
雖然小家夥覺得新家不如老家好看,但是新鮮感還在,小家夥還是樂嗬嗬的到處躥,元氣滿滿,看上去就跟個小太陽似的,永遠不知疲倦。
顧淮之同樣有點小激動,當了這個郡守,康郡這一整個郡都歸他管,承載著無數家庭的期盼與未來,顧淮之瞬間鬥誌昂揚,休整完畢後,第二天,顧淮之就進入了工作狀態,讓人給康郡府衙的官員都下了帖子,邀他們來府衙喝茶。
因著顧淮之一行人太過高調,大部分官員早就知道了顧淮之到了的消息。隻不過顧淮之特地讓人先過來吩咐他們不要搞什麽接待宴會,一幫心下忐忑不知上峰到底是何性情的官員一直沒能睡個好覺,直到接了顧淮之的帖子,這才提著一口氣來府衙見顧淮之。
第89章 敲打
康郡治下十個縣,這迴前來拜顧淮之這個新碼頭,除了就在郡衙的郡丞郡尉等人,底下十個縣的縣令聽聞了風聲,連夜趕路也跑了過來。大夥兒心裏都打鼓,不知道新任上司到底是何性情,要是碰上個難纏的,那可有的頭疼了。
顧淮之也很好奇自己接下來的工作夥伴到底都是些什麽人,雙方一見麵,各自心裏都是一咯噔。顧淮之四下一看,發現未來的夥伴們個個兒麵有愁容,一臉被生活毒打過的毫無鬥誌的模樣。簡單來說,就是有部分鹹魚,要把他們鞭活,也需要技術含量。
其他人見了顧淮之後,同樣心裏一涼。
康郡前任郡守因為貪墨下了大獄,現在來了個顧淮之,看著倒不像是會貪墨銀子的,但問題是,顧淮之這長相氣質,看著也不像個能憂百姓之憂的父母官啊。生活優渥的貴公子哪能體會普通百姓的艱辛,要是再鬧一個何不食肉糜的笑話,那可真是要了命了。
顧淮之這張一向讓他輕易刷別人好感值的臉第一次拖了他的後腿,康郡其他官員對顧淮之的第一印象有點類似後世普通群眾對流量小鮮肉的看法,顏值大於實力,不大能讓人產生安全感。
作為一把手,給下屬這種第一印象,顧淮之這個領導要是處理不好,那以後他要是想要幹點什麽,難度係數立即直線上升。
顧淮之當然能感受到眾人對他的不信任,這些人的表情,就跟他上輩子畢業後,他爸把手上大部分事務交給他時,公司股東和員工看他的表情一模一樣,就差在臉上刻上懷疑兩個大字。
顧淮之上輩子能用實力讓股東們閉嘴,眼下同樣也能有辦法讓這幫下屬心服口服。
顧淮之早就做好了功課,也不跟他們多說客套話,簡單寒暄後,顧淮之立即問安順縣令,“我查過安順整個縣的戶籍,前年共有3103戶,人口兩萬餘,到了去年,戶籍卻隻有2832戶,人口更是隻有兩萬,這一年康郡並未出現災情,為何人口會銳減這麽多?”
此話一出,其他人看顧淮之的表情都不對了,能問出這個問題,這位新上任的年輕郡守,似乎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般不知民生疾苦啊?
雖然眾人很快就掩飾了過去,顧淮之還是從他們眼中看到了詫異之色,臉上的表情都凝重了不少,再也不複剛才隱隱的不以為意。
安順縣令冷不丁被點名,頓時苦了臉,無奈道:“府君有所不知,安順縣有一部分本是從康郡附近的頤郡劃分而來,郡內百姓更認可自己是頤郡人,心心念念想迴去。”
“這有什麽可迴去的?”顧淮之哪會這麽輕易被他糊弄過去,“劃分康郡時,隻是圈了地,又沒讓他們搬家,他們的房子和田地都沒動,還能迴哪兒去?”
安順縣令頭上冒汗,憋紅了臉,支支吾吾道:“這……這許是……在頤郡……比康郡日子更能過得下去。”
顧淮之不由挑眉,示意安順縣令接著說。安順縣令仔細打量了顧淮之的神色,閉了閉眼,一臉豁出去,“頤郡百姓的日子確實比康郡要好,前任府君設立各種名目從百姓那兒要銀子,不少百姓便直接帶著妻兒老小去了頤郡。”
這番話雖然摻了點水分,很大程度上也是事實。顧淮之心裏清楚,有些百姓去了頤郡是真,但人數並沒有安順縣令嘴上說的那麽多,應該還有部分去了本地豪強家中當了隱戶。
雖然康郡地方勢力並沒有其他地方大,但矮子裏麵拔高個,總有那麽幾戶家境殷實的人家,收隱戶對他們也有利,再給縣令一點好處解決戶籍問題,這事兒也就成了。
顧淮之自己可沒見過這一一整套的操作流程,這還得感謝王溫送的那堆工作手劄,其中就記載過類似的事情。
顧淮之忍不住笑著看向安順縣令,語氣冷淡,“你倒是心大,安順縣戶籍銳減,都從中縣變成了下縣,倒沒見你這個父母官有多著急。”
朝廷按戶籍把縣分為上中下三等,超過6000戶的為上等縣,3000戶為中縣,不足3000戶的為下縣。縣的等級直接和縣令的俸祿掛鉤,差距還不小。上縣縣令年俸140石,下縣縣令卻隻有60石,同樣的品級,俸祿還不如對方的一半。
刺史和郡守也有相應的等級,像顧淮之,雖然是目前最年輕的郡守,但康郡是個下郡,他的年俸也就100石,再加上五頃的永業田和職分田,按照顧淮之的生活水平,一年的收入加起來可能還不夠他過一個月的。當然,顧淮之也不靠俸祿過活,一般來說,官員的俸祿足夠支撐他們一家過上衣食無憂的小康生活了。尤其是朝廷給的永業田,那可是能傳給子孫後代的,官職越高永業田越多,一家多出幾個官員,光靠永業田就能吃喝不愁。
每迴官員考評,治下戶籍數都是考核重點。在這種情況下,安順縣人口流失竟然還這麽大,顧淮之不得不懷疑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交易。
安順縣令頓時冷汗涔涔,看著顧淮之帶笑的俊臉,心底陡然生出了一股涼氣,忍不住打了個哆嗦,冷靜下來後迅速喊冤,“下官失察,請府君責罰。但下官自任安順縣令以來,一直兢兢業業不敢有半分懈怠,治下百姓少了那麽多,並非是下官不想管,而是心有餘力不足啊。府君若是再查一下安順縣今年的戶籍情況,就會發現戶籍數目比去年還略微漲了一點。”
顧淮之秒懂,這是要把鍋推到已經鐵窗淚的前任郡守頭上了。那貨肯定不冤枉,但麵前這個安順縣令清不清白,那也有待商榷。
不過眼下並不是計較這個的好時機,成功給了下屬們一個下馬威後,顧淮之看著他們明顯認真了的態度,心中暗暗點頭,又問郡丞,“郡裏這幾年的賬本呢?拿來我看看。”
一來就查賬,這是位狠角色啊。
眾人齊刷刷一抖,再度繃緊了皮。
顧淮之立威的目的已經達到,也沒打算繼續嚇他們,直接開門見山道:“放心,我隻是想看看,康郡以往的銀子都用到哪裏去了,巧立名目從百姓那兒收的銀子,再加上朝廷給的公廨田進賬,這應該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吧。”
見眾人神色緊張,顧淮之又緩緩道:“既然上任郡守已經入了獄,此事已有公斷,我自然不會再追究。不過日後公中進賬要如何花用,我們還得再好好商議一番。”
敲打完下屬後,顧淮之就開始給他們畫餅,“百姓為何不願待在康郡?還不是因為我們康郡窮嗎?要是我們齊心協力把康郡治理好,讓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誰還會願意走啊?”
現在又不像後世那樣交通便捷有各種工具幫忙,想搬個家可太難了,要不是真的過不下去了,誰特麽想搬家啊?康郡民心不穩,歸根結底就一個字,窮。擴大到整個青州也是,叛軍亂民也是人,除了天生反社會的變態,有安穩日子過,能填飽肚子,誰吃飽了撐的去幹那種刀口舔血一不留神就去見閻王的事兒啊?
到了青州,小家夥還有點驚訝,撓頭問道:“就到了嗎?不是說要走好遠好遠?”
顧淮之摸了摸小家夥的頭,也不因為小家夥年紀小就糊弄他,而是俯身看著小家夥的眼睛認真解釋,“我們都已經走了一個月啦。不過去康郡還要走一段路,估計還有好幾天才能到。到了康郡,阿爹要忙著處理公務,就不能像這一個月一樣天天陪著你玩了。”
小家夥不高興地扁了扁嘴,卻也沒鬧騰,而是懂事地點頭道:“知道了,阿爹忙,很辛苦,寶寶心疼阿爹。”
這是什麽絕世小可愛!顧淮之恨不得立即俯身親兒子一口,這麽想著,他也這麽做了,響亮地往兒子肉嘟嘟的臉上撮了一口。
而後,顧淮之一抬頭,就對上了不遠處的一雙驚訝的眼睛。
顧淮之下意識地挺直身子,對著這人露出了客套的微笑。見那人身穿緋色官袍,顧淮之對他的身份也有所猜測,忍不住懊惱,這位怎麽還跑來接自己了?堂堂刺史親迎一個郡守,是不是有哪裏不對?早知道他要來,自己就收著點不跟小家夥秀父子情了。
來人正是青州刺史張子昂,約摸四十左右的年紀,留著一把飄逸的美髯,看上去就是個風度翩翩的老帥哥,成熟男人的魅力撲麵而來。
張子昂原本就為青州的情勢愁禿頭,在拆出康郡後,張子昂的脫發非但沒好轉,反而更嚴重了一點。主要還是康郡太愁人,匯集了附近幾個郡條件最差的地區,湊出來的康郡那真是誰見了都得歎氣。本來以為朝廷會派個能臣過來治理康郡,萬萬沒想到朝廷竟然送了個祖宗過來!
是的,別看張子昂現在笑眯眯的,心裏對顧淮之的定位就是身份貴重惹不得的祖宗,純粹是拖家帶口跑過來玩了。開玩笑,顧家嫡長孫,頂級貴公子,跑來亂糟糟的青州,難不成還是因為對青州愛的深沉?也不知道康郡落在這人手裏要被治理成什麽樣。想到這裏,張子昂不由微微歎了口氣,默默決定,要是這位顧大人做的太過分了,自己可得好好提點提點他。最起碼要安撫住百姓,不能讓他們亂起來,不然那真是作死。
張子昂甚至希望顧淮之就像以前那些當官的士族一樣,把公務交給心腹自己到處遊山玩水,好歹這樣也鬧不出什麽事情來。
顧淮之還不知道張子昂心裏已經將他劃分為紈絝子弟那一類去了,見張子昂向他走過來,顧淮之臉上掛著恰到好處的笑容迎了上去同他打招唿,“見過張使君,下官顧淮之,康郡新上任的郡守。有幸在此巧遇使君,奈何下官一路舟車勞頓,有失禮儀,還望使君莫怪。”
張子昂不動聲色地看了顧淮之這張完美無瑕的臉,更加確定自己的猜測,這位就是一時心血來潮跑來青州玩的祖宗,自己對他不能報太大希望。誰家趕路還能這麽精神奕奕的,就連剛剛待在他懷裏的胖娃娃都養得膘肥體壯,一看就是沒吃過苦頭的,也不知道路上花了多少心思。
張子昂是個萬事不得罪人的老好人,心裏給顧淮之下了個定義後,感受到顧淮之釋放出的友善氣息,張子昂頓時鬆了口氣,看樣子這位不是什麽難相處的主,以後撂挑子就撂挑子吧,大不了自己多費心管一管康郡。
顧淮之直爽一點,笑著問張子昂,“使君這是要往哪兒去?”
張子昂抿了抿唇,瞅了一眼顧淮之身後烏泱泱的一大幫麵無表情的部曲,沉聲道:“我聽聞你要任康郡郡守之事,算了算時間估摸著你快到了,想備一桌簡單的飯菜為你接風洗塵,順便談一下康郡的現狀。”
顧淮之對張子昂的印象頓時蹭蹭往上漲,這位大人工作非常負責啊,性格也好,還惦記著提點下屬,碰上這麽個領導,真是運氣好。
顧淮之心裏高興,眼中也露出幾分對張子昂的親近,語氣都比方才熱切了不少,“有勞大人費心了,本該是由我做東請大人好好喝一頓,倒是讓大人破費了。不過我初上任,確實想多了解一下康郡的具體情況,就厚著臉皮叨擾大人一迴了。”
咦?聽這口氣,這位天之驕子是真關心百姓,不是來玩的?張子昂的眼睛亮了亮,趕緊點頭道:“不必客氣,你想了解什麽,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說完,張子昂看著顧淮之帶著的這一幫人又犯了難,“就是席麵有些簡單,恐怕不合你的心意。”
顧淮之一看張子昂這個表情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即笑道:“他們自有去處,帶著這麽多人去大人那兒蹭飯,我這臉上啊,臊得慌。”
張子昂心下一鬆,原本以為顧淮之也就帶個一兩百個護衛,誰知道這位排場這麽大,一來就帶了上千護衛,還都是精銳,張子昂都忍不住懷疑這位到底是來上任的還是跑來打架的。不過想了想康郡現如今的情形,張子昂又覺得,這位新任郡守這一步還真走對了,拳頭不夠硬還真心鎮不住那幫家夥。
顧淮之則覺得張子昂似乎有點老好人做派,麵團似的沒脾氣,忍不住吐槽,這位的性格,到底是怎麽坐穩刺史之位的啊,這性格就不適合混官場。
之前離京時,阿公好像給過自己一份資料來著?都是青州各大官員的履曆和關係網,隻可惜這段時間自己趕路時和小家夥玩飄了,都沒再關注這事兒了。顧淮之決定迴去後立馬就得好好翻翻那份資料,了解一下張子昂的升遷履曆。又不由吐槽,怪不得這位一直待在青州當刺史,這可是個棘手的活,想來就是因為這個老好人性格不習慣拒絕別人吧。
顧淮之這一餐飯吃得頗為痛快,張子昂是個沒多少心眼的人,又一心把百姓放在第一位,任誰都能和他相處得很好。但問題也同樣明顯,這樣的上峰親和力夠了,卻缺乏威懾力,青州各郡的郡守怕是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也不知道這位刺史壓不壓得住底下的人。
張子昂是真心想把青州治理好,在顧淮之不動聲色地套話中,張子昂已經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個一幹二淨,“康郡現在較為難管,幾方族老誰都不服誰,又有山民搗亂,情形亂的很,就是一盤散沙,你到了康郡,可得多加小心。”
顧淮之順手給他倒了杯酒,故作為難道:“我竟不知康郡情勢如此艱難,唉,我也不過二十出頭,家裏一心希望我多做出些政績……”
話未說完,張子昂懂了,點頭道:“你放心,我在青州也待了十多二十年了,康郡那邊再鬧騰,也得聽我的,你不必為此憂心。”
哦豁,白給自己送功勞啊?顧淮之覺得張子昂就是官場的一股泥石流,品行想法和官場格格不入,對他怎麽混上刺史一事更加好奇。
不過顧淮之掩飾功夫一流,同張子昂你來我往喝了不少酒,將對方的底細摸了個一幹二淨,心情很是微妙。
迴到客棧後,顧淮之翻出了張子昂的履曆認真觀看,越看,顧淮之嘴角抽搐的幅度越大。這位張子昂果然如顧淮之吐槽的一樣,是官場的一股泥石流。這貨一路當上刺史,經曆也很離奇,純粹靠混。主要體現在這貨直覺特別敏銳,天生就知道該跟著誰混,在哪兒能混上功勞。前朝在時跟著前朝混,老老實實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又因為心腸軟,人和氣,在百姓中名聲極佳。後來青州鬧叛亂,憤怒的叛軍將青州州府的官都找出來宰了,輪到張子昂時卻放了他,還讓他升職官整個青州。要知道,張子昂當年連個郡守都不是,就這麽糊裏糊塗得成為了青州刺史。
後來梁肅敗給元熙帝,青州接連遭逢大亂,並不是什麽香餑餑,也沒人眼紅他。張子昂就這麽安安穩穩地做著他的青州刺史,成天為青州公務愁得掉發。
這人大概也是屬於老天賞飯吃,親和力爆表,和徐道宏是一個路數,但徐道宏心狠手狠,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張子昂跟徐道宏比起來,那就是真正的傻白甜,還不夠徐道宏一指頭的。
傻白甜有傻白甜的好處,顧淮之不會受到來自上峰的壓力。不僅如此,顧淮之還能利用張子昂的好人緣,順利開展自己的工作。
這麽一想,康郡情勢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差嘛。顧淮之微微一笑,覺得自己的選擇真是棒呆了。
然而第二天,顧淮之心裏就冒出了一丟丟不好的預感。
青州府城去康郡,按照顧淮之趕路的速度,還有兩天的車程。然而出了青州府頭一天傍晚,看著越來越近的連綿不絕的山脈,以及愈發稀少的人煙,顧淮之突然覺得,自己的考驗,貌似才真正開始。
果不其然,接下來光是這條路就讓顧淮之一行人吃了不少苦頭。山路十八彎,崎嶇又陡峭,一路顛簸,骨頭都散了幾分。
好不容易到了康郡府衙,顧淮之頓時鬆了口氣,萬萬沒想到最艱難的一段路竟然是在目的地。
顧淮之一行人尤為引人注目,進城的時候就吸引了無數目光。哪家貴公子出門也沒帶過這麽多護衛,黑壓壓一大片,一個個站的筆直,眼中還帶著煞氣,看上去就跟軍隊似的。要不是看到有不少家丁婢女,康郡百姓都要以為是哪家軍隊又打過來了。
這麽招搖的一行人,行蹤根本瞞不住。顧淮之一行人剛在府衙門口停下,人群便炸開了鍋,大夥兒忍不住小聲議論:“貴人在府衙門口停下了,這是要找衙門的人辦事?”
“我看不像,這麽多人一起趕路,又帶了家眷,不像是來求人辦事的啊。你們瞧瞧那幫護衛,一個個高大威猛,衣裳也是好料子,顯然是極其清貴的人家。以人家的權勢,用得著跑來我們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說的也是,那你們說貴人來幹嘛了?”
青州民風彪悍,康郡由甚,這些年世道不安穩,老實人根本活不下去,女人比男人還潑辣,男人比野獸還兇猛。這樣的人在亂世才能活下去。
是以大多數百姓見了顧淮之一行人,非但不害怕,還在府衙門口興致勃勃地討論起來顧淮之的身份。
在馬車中哄顧燮小盆友的顧淮之聽著外麵的議論聲,忍不住揚了揚眉,而後笑著下了車,想看看自己日後工作生活的地方環境到底如何。
顧淮之那張臉可是一絕,一下馬車就引起一堆驚唿聲。顧淮之見怪不怪,徑直走向府衙門口,問正在同衙役交涉的護衛,“如何,我們可以進去了嗎?”
衙役心中吸了一口涼氣,忍不住咋舌,這是哪裏來的貴人,排場這般大,上千人護衛,武器精良,惹不起啊!
衙役心下一哆嗦,迅速檢查了一番顧淮之的文書,確定無誤後,立即彎腰笑道:“小的李明,見過府君大人!大人請進,小的這就帶您去後院看看。早知道大人要來,小的們已經將後院都清理了一番,大人若是有什麽不滿意之處,盡管吩咐小的。”
顧淮之點頭,神情自若地踏進了府衙。
圍觀的群眾議論聲更大,不可思議道:“他竟然是新來的府君?”
“這小郎君看著臉嫩,生的怪好的,怎麽就想不開來了我們這個地兒?”
“是啊,看著小郎君那排場,也不像是落魄的貴人,怎的來了康郡呢?”
“哎喲喂!來了這麽個年輕的府君,咱們和孫家還有周家賬要怎麽算?”
“該怎麽算就怎麽算唄!”
“得了吧,別鬧了!”人群中也有有見識的,聞言立即沉聲道,“別鬧得太過,府君看著是臉嫩,但他帶的那幫護衛可都不是軟柿子,他們的刀,會殺人,你們難不成想試試?”
此話一出,其他還想開玩笑的人也歇了心思,小命重要,惹不起惹不起,溜了溜了。
府衙門口原本擠滿了人,瞬間又恢複成空蕩蕩的模樣。留在外頭守衛的護衛皺了皺眉,按照顧淮之的吩咐仔細將這些人的話全都記在心中,準備一字不差地報給顧淮之聽。
顧淮之現在正忙著收拾房間,這迴來康郡,他們帶的東西可不少,全都是平常用慣了的,原本沒覺得有多少,全都收起來堆在一起後才發現原來行李有這麽多。不過帶的人更多,顧淮之也沒說什麽,再多為小家夥置辦了一些衣裳玩具和藥丸,再給行李添了一份重量。
收拾起來費勁兒,眼下要把東西拿出來一一擺好同樣也費勁兒。雖然這些事不用顧淮之插手,但看著下人們進進出出忙個不停,顧淮之也替他們覺得累。老板覺得員工辛苦了,發獎金才是王道,於是顧淮之大手一揮,決定給每人賞兩個月的月錢,收拾妥當後,明天就發。
有了獎勵,下人們工作的積極性明顯更高了。小家夥到了新地方,更加好奇,纏著顧淮之抱著他溜達了一圈,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沒有我們的家好看。”
顧淮之不由失笑,顧府那可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低調又不失優雅,清麗大氣。要是隨便一個府衙都把顧府給比過去了,那當年設計顧府的人也可以找根麵條上吊得了。
雖然小家夥覺得新家不如老家好看,但是新鮮感還在,小家夥還是樂嗬嗬的到處躥,元氣滿滿,看上去就跟個小太陽似的,永遠不知疲倦。
顧淮之同樣有點小激動,當了這個郡守,康郡這一整個郡都歸他管,承載著無數家庭的期盼與未來,顧淮之瞬間鬥誌昂揚,休整完畢後,第二天,顧淮之就進入了工作狀態,讓人給康郡府衙的官員都下了帖子,邀他們來府衙喝茶。
因著顧淮之一行人太過高調,大部分官員早就知道了顧淮之到了的消息。隻不過顧淮之特地讓人先過來吩咐他們不要搞什麽接待宴會,一幫心下忐忑不知上峰到底是何性情的官員一直沒能睡個好覺,直到接了顧淮之的帖子,這才提著一口氣來府衙見顧淮之。
第89章 敲打
康郡治下十個縣,這迴前來拜顧淮之這個新碼頭,除了就在郡衙的郡丞郡尉等人,底下十個縣的縣令聽聞了風聲,連夜趕路也跑了過來。大夥兒心裏都打鼓,不知道新任上司到底是何性情,要是碰上個難纏的,那可有的頭疼了。
顧淮之也很好奇自己接下來的工作夥伴到底都是些什麽人,雙方一見麵,各自心裏都是一咯噔。顧淮之四下一看,發現未來的夥伴們個個兒麵有愁容,一臉被生活毒打過的毫無鬥誌的模樣。簡單來說,就是有部分鹹魚,要把他們鞭活,也需要技術含量。
其他人見了顧淮之後,同樣心裏一涼。
康郡前任郡守因為貪墨下了大獄,現在來了個顧淮之,看著倒不像是會貪墨銀子的,但問題是,顧淮之這長相氣質,看著也不像個能憂百姓之憂的父母官啊。生活優渥的貴公子哪能體會普通百姓的艱辛,要是再鬧一個何不食肉糜的笑話,那可真是要了命了。
顧淮之這張一向讓他輕易刷別人好感值的臉第一次拖了他的後腿,康郡其他官員對顧淮之的第一印象有點類似後世普通群眾對流量小鮮肉的看法,顏值大於實力,不大能讓人產生安全感。
作為一把手,給下屬這種第一印象,顧淮之這個領導要是處理不好,那以後他要是想要幹點什麽,難度係數立即直線上升。
顧淮之當然能感受到眾人對他的不信任,這些人的表情,就跟他上輩子畢業後,他爸把手上大部分事務交給他時,公司股東和員工看他的表情一模一樣,就差在臉上刻上懷疑兩個大字。
顧淮之上輩子能用實力讓股東們閉嘴,眼下同樣也能有辦法讓這幫下屬心服口服。
顧淮之早就做好了功課,也不跟他們多說客套話,簡單寒暄後,顧淮之立即問安順縣令,“我查過安順整個縣的戶籍,前年共有3103戶,人口兩萬餘,到了去年,戶籍卻隻有2832戶,人口更是隻有兩萬,這一年康郡並未出現災情,為何人口會銳減這麽多?”
此話一出,其他人看顧淮之的表情都不對了,能問出這個問題,這位新上任的年輕郡守,似乎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般不知民生疾苦啊?
雖然眾人很快就掩飾了過去,顧淮之還是從他們眼中看到了詫異之色,臉上的表情都凝重了不少,再也不複剛才隱隱的不以為意。
安順縣令冷不丁被點名,頓時苦了臉,無奈道:“府君有所不知,安順縣有一部分本是從康郡附近的頤郡劃分而來,郡內百姓更認可自己是頤郡人,心心念念想迴去。”
“這有什麽可迴去的?”顧淮之哪會這麽輕易被他糊弄過去,“劃分康郡時,隻是圈了地,又沒讓他們搬家,他們的房子和田地都沒動,還能迴哪兒去?”
安順縣令頭上冒汗,憋紅了臉,支支吾吾道:“這……這許是……在頤郡……比康郡日子更能過得下去。”
顧淮之不由挑眉,示意安順縣令接著說。安順縣令仔細打量了顧淮之的神色,閉了閉眼,一臉豁出去,“頤郡百姓的日子確實比康郡要好,前任府君設立各種名目從百姓那兒要銀子,不少百姓便直接帶著妻兒老小去了頤郡。”
這番話雖然摻了點水分,很大程度上也是事實。顧淮之心裏清楚,有些百姓去了頤郡是真,但人數並沒有安順縣令嘴上說的那麽多,應該還有部分去了本地豪強家中當了隱戶。
雖然康郡地方勢力並沒有其他地方大,但矮子裏麵拔高個,總有那麽幾戶家境殷實的人家,收隱戶對他們也有利,再給縣令一點好處解決戶籍問題,這事兒也就成了。
顧淮之自己可沒見過這一一整套的操作流程,這還得感謝王溫送的那堆工作手劄,其中就記載過類似的事情。
顧淮之忍不住笑著看向安順縣令,語氣冷淡,“你倒是心大,安順縣戶籍銳減,都從中縣變成了下縣,倒沒見你這個父母官有多著急。”
朝廷按戶籍把縣分為上中下三等,超過6000戶的為上等縣,3000戶為中縣,不足3000戶的為下縣。縣的等級直接和縣令的俸祿掛鉤,差距還不小。上縣縣令年俸140石,下縣縣令卻隻有60石,同樣的品級,俸祿還不如對方的一半。
刺史和郡守也有相應的等級,像顧淮之,雖然是目前最年輕的郡守,但康郡是個下郡,他的年俸也就100石,再加上五頃的永業田和職分田,按照顧淮之的生活水平,一年的收入加起來可能還不夠他過一個月的。當然,顧淮之也不靠俸祿過活,一般來說,官員的俸祿足夠支撐他們一家過上衣食無憂的小康生活了。尤其是朝廷給的永業田,那可是能傳給子孫後代的,官職越高永業田越多,一家多出幾個官員,光靠永業田就能吃喝不愁。
每迴官員考評,治下戶籍數都是考核重點。在這種情況下,安順縣人口流失竟然還這麽大,顧淮之不得不懷疑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交易。
安順縣令頓時冷汗涔涔,看著顧淮之帶笑的俊臉,心底陡然生出了一股涼氣,忍不住打了個哆嗦,冷靜下來後迅速喊冤,“下官失察,請府君責罰。但下官自任安順縣令以來,一直兢兢業業不敢有半分懈怠,治下百姓少了那麽多,並非是下官不想管,而是心有餘力不足啊。府君若是再查一下安順縣今年的戶籍情況,就會發現戶籍數目比去年還略微漲了一點。”
顧淮之秒懂,這是要把鍋推到已經鐵窗淚的前任郡守頭上了。那貨肯定不冤枉,但麵前這個安順縣令清不清白,那也有待商榷。
不過眼下並不是計較這個的好時機,成功給了下屬們一個下馬威後,顧淮之看著他們明顯認真了的態度,心中暗暗點頭,又問郡丞,“郡裏這幾年的賬本呢?拿來我看看。”
一來就查賬,這是位狠角色啊。
眾人齊刷刷一抖,再度繃緊了皮。
顧淮之立威的目的已經達到,也沒打算繼續嚇他們,直接開門見山道:“放心,我隻是想看看,康郡以往的銀子都用到哪裏去了,巧立名目從百姓那兒收的銀子,再加上朝廷給的公廨田進賬,這應該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吧。”
見眾人神色緊張,顧淮之又緩緩道:“既然上任郡守已經入了獄,此事已有公斷,我自然不會再追究。不過日後公中進賬要如何花用,我們還得再好好商議一番。”
敲打完下屬後,顧淮之就開始給他們畫餅,“百姓為何不願待在康郡?還不是因為我們康郡窮嗎?要是我們齊心協力把康郡治理好,讓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誰還會願意走啊?”
現在又不像後世那樣交通便捷有各種工具幫忙,想搬個家可太難了,要不是真的過不下去了,誰特麽想搬家啊?康郡民心不穩,歸根結底就一個字,窮。擴大到整個青州也是,叛軍亂民也是人,除了天生反社會的變態,有安穩日子過,能填飽肚子,誰吃飽了撐的去幹那種刀口舔血一不留神就去見閻王的事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