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淮之想了想前世貧瘠的醫學知識,組織了一下語言才慢慢說道:“我當初想的是,以前人們得了重病,尤其是麻疹天花這類容易傳染的疾病,治好後都要將穿過的衣物都燒掉。對於窮苦人家來說,衣物也是一筆不小的花銷,若是穿一層紙衣,倒也能省下一件衣裳。主要還是為大夫考慮,尋常診脈時,紙衣遇水也不會透,往上麵噴點烈酒消消毒,接觸普通病人的大夫或許能考慮每天換一件。”
“消毒?”宋璟想了想,然後問顧淮之,
“公子的意思是,不管是患了何種病的病人,身上都帶了毒氣。這些毒氣會附在其他人的身上從而傳染其他人,而烈酒可以消除這些毒氣?”
--
好像沒什麽毛病,顧淮之揉了揉眉心,“這都是我瞎想的,若是說錯了,先生莫怪。”
“這倒也有點道理。”宋璟逐漸陷入沉思,自言自語道,“若是按照這種說法,那最危險的地方應該是嘴和手,是不是也該想出一些應付之法呢?對啊,除了診脈用藥之外,還可以考慮借助其他工具來幫助大夫看病啊!”
顧淮之目瞪口呆,覺得自己好像幫宋璟打開了一扇新大門,不由咽了咽口水,小聲道:“不如試著做個東西遮住口鼻,避免毒氣從口而入?至於手,恐怕就隻能多洗洗了。”
宋璟若有所思,起身對著顧淮之拱手道:“多謝公子賜教,這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說完,宋璟又輕咳了幾聲。顧淮之這才發現他最近消瘦了許多,連忙問道:“先生可是身體不適,要多保重身體啊!”
--
“老毛病了,不礙事。”宋璟擺擺手,毫不在意地道,“早些年我年輕氣盛膽子也大,尋了不少新草藥,自己親自試藥效,傷了身子。現在也隻能慢慢溫養,無法根治。公子不必擔心。”
顧淮之一愣,心中一時間竟不知是何滋味,看向宋璟的目光滿是崇敬。
宋璟卻似乎又想到了什麽靈感,匆匆地和顧淮之道了個別,急急忙忙地跑迴了他的醫廬。--
顧淮之再次吩咐其他人好生照顧宋璟,盡可能地為他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一年半時間一晃而過,顧淮之順利成為官場老油條的同時,梁肅的大後方發生叛亂,名下六個州基本被秦宇的改製坑慘了,官員們也趁著梁肅在外和趙冀打仗的機會,順勢弄死了秦宇。
然而,即便如此,亂成一鍋粥的內政一時間也難以平定下來。
趙冀趁此機會大舉進攻,哪怕是梁肅將趙家人掛在城牆上相威脅,也沒阻止趙冀攻城的腳步。
實際上,趙冀也是慘勝。這一仗,他失去了兩個兒子,殘了一個兒子,哪個不比趙家那幫畜生重要?
悲憤之下的趙冀簡直殺紅了眼,士氣也為之一振,一鼓作氣攻開了京城的大門。
梁肅浴血奮戰,然而大勢已去,逃跑的路線也不知道被誰給堵了,最終死在亂箭之下。
自此,曆經兩百七十年的亂世終於終結,迎來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王朝。
第45章 再迴京城
趙冀攻破京城,消息傳來後,雲州一片歌舞升平,老百姓們自動自發上街慶祝,口中還喊著使君萬歲。
顧淮之現在正在收拾行李準備進京,如今天下盡在趙冀手中,下一步就是登基,正讓人送了書信過來,請雲州這幫元老進京,好論功行賞。這是其一,另外一點嘛,最懂禮法規製的王太尉還在雲州,趙冀好歹也是結束了亂世的一代梟雄,他的登基儀式,總要比先前的梁肅更有牌麵,怎麽都得在能力範圍內弄個最好的。
既然如此,一應的禮儀進退,還得請王太尉出手啊。
顧玄自然不必多說,雖然顧玄在刺史府時不如陸諳和馮克己二人活躍,但架不住人家本事大啊,一出手立即定下半個乾坤,玩政治謀略這一塊,刺史府原本那幫幕僚中,沒有一個能和顧玄相比肩的。
顧淮之還有點小好奇,忍不住問顧玄,“阿公,依你推測,這次進京,使君會給你一個什麽官職?”
顧玄倒不怎麽在意,隨口道:“這有什麽好猜的,進京後便知曉了。左右是三公九卿之一,沒什麽可猜的。”
這還真不是顧玄在裝逼,事實上,這位早就當了十多年的丞相,百官之首,天子都得向他低頭,已經到達過人生的巔峰,嚐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滋味兒。現在趙冀稱帝,即便是再給他封個丞相,顧玄心裏其實也沒多**動。
看著顧玄這淡定自若的神情,顧淮之真想給他配個“無敵是多麽寂寞”的背景音樂,這態度,要是讓其他人知道了,還不得氣死。
顧家在京城本就有不少田地,後來顧玄帶領全家離京,梁肅稱帝,又用了秦宇改製,那些地基本都被梁肅占了去,現如今趙冀拿下京城,顧玄想了想,直接將原本的地契取了出來,準備賣趙冀一個人情。
王家同樣在收拾東西,因為趕著進京,大家都是輕車上路,一應東西皆隨後送至京城。顧淮之又走上了遠行之路,心下不由感慨。當年他離京時才三歲,時隔十三年,又踏向了去京城的路。顧家還是這些人,甚至還多了幾個新生命,而京城,已經是數度風雲變幻,再次換了人間。
京城。
趙冀早就為顧玄等人安排好了府邸,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給顧家安排的住處,還是當年興朝時顧家的那棟屋宅,隻不過輾轉了幾道手,被人改了好幾遍,如今趙冀又讓人重新修繕了一番,到底和顧淮之記憶中的樣子有所不同。哪怕是這樣,顧淮之也能看出來,新修繕的地方,已經盡量想恢複顧府原來的樣貌。
不得不說,趙冀真是有心了。
王太尉也發出了同樣的感歎,一別經年,府邸未變,卻已是物是人非。
顧淮之這邊還見到了一個熟悉的麵孔,徐道宏正在廳內捋須而笑,見了顧玄一行人,更是朗笑出聲,快步迎了上來,“一別經年,諸位可還安好?”
顧玄同樣大笑,伸手指了指徐道宏,搖頭笑道:“我方才還在想,打底是何人如此費心,將
顧府修繕得如往日別無二致。原來是大哥一番好意啊!”
徐氏同樣露了笑臉,仔細打量了徐道宏一番,見他精神頗好,雖然鬢邊添了些許銀絲,目光卻依舊明亮堅定,頓時鬆了口氣,溫聲道:“先前聽聞梁肅破城的消息,我就十分為你擔心。後來京城又變法,使君出兵北上,京城又成為戰場,我心裏總怕你受到波及。如今見了你,我這心才算是放進了肚子裏了。”
“看出來你確實非常惦記我了!”徐道宏指著徐氏大笑,揶揄道,“你看看,擔心得連話都比平時多了不少。”
顧玄也湊了個趣,“這倒是,我還是第一次聽夫人一口氣說了這麽多的話。果然,夫人還是更關心大哥啊。”
徐氏暗暗瞪了顧玄一眼,繼續上前同徐道宏說話。--
顧淮之領著一幫弟弟妹妹站在他們身後,見顧凝之幾人都露出好奇之色,顧淮之微微一笑,耐心地向他們介紹起這棟屋宅的院落分布。
顧玦幾人聽得暗暗稱奇,忍不住問顧淮之,“你那會兒也才三歲,竟然記得這麽清楚。”
這些年顧淮之也刷夠聰慧值了,聞言立即得意地笑道:“你們不都說了,我是神童嘛!”
顧玦頓時哈哈大笑,顧琉也不由搖頭失笑,佯怒瞪了顧淮之一眼,“神不神童先不說,你這臉皮倒是夠神的。”--
顧淮之不服,加上天下已定不用再受亂世之苦,顧淮之心情大好,一時促狹之心大起,飛快地對他爹做了個鬼臉。
這熟悉的蛋疼感覺……顧琉不由有點頭疼,趕緊揮手打斷了顧淮之,嚴肅地警告他,“打住,你可千萬別學你小叔,不然的話,我真的得少活十年!”
顧玦還在一邊笑著看熱鬧呢,冷不丁地就中了一槍,趕緊跳出來為自己叫屈,“學我怎麽了?我有哪裏不好?你絕對是嫉妒我名聲比你大!”
顧琉冷漠地給了顧玦一個嗬嗬,“你的性子好不好,你自己心裏沒數?”
眼看著在這大喜的時候就要上演兄弟互相傷害的慘劇,顧毓暗中伸手一拍顧淮之的背,顧淮之會意,連忙打圓場,“唉,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現如今,我彩衣娛親竟然還要挨罵。這到底是人性的……”
話還沒說完,顧淮之猛然意識到自己這話說得太順口了,趕緊閉嘴,成功將顧琉的注意力拉到他身上來。
在顧琉再次開口之前,顧淮之搶先一步領著弟弟妹妹開溜,瞬間就沒了蹤影。
顧琉好氣又好笑,看著幾個孩子的背影,忍不住搖頭笑罵一句:“臭小子,長大後還沒個正行了。”
顧玦和顧淮之感情是真的好,聞言立即反駁道:“我看這樣正好。十六歲的少年郎就該朝氣一點,淮兒小時候總待在爹身邊,學了一身養氣功夫,看著倒像是那麽迴事,但想想他的年紀,你們不心疼?”
顧琉原本還準備教育一下弟弟,沒想到卻被弟弟反教育了一迴,重點是顧玦這迴還真沒說錯,就連一旁的</顧玄也忍不住點頭,“當初我對淮兒,確實有點太過嚴苛。”--
顧淮之還不知道他心血來潮皮了一迴後還引發了一場長輩們關於教育孩子的反思,這會兒他正帶著顧凝之他們來到了後院,一一向他們介紹,這些院落當初都是誰住的。
顧凝之和顧洄之也長成了半大少年,正是精力充沛的時候,聽完顧淮之的話後,兩人一人牽著顧澤之,一人牽著顧灼華開始了他們的探險之路。
顧淮之體內住著的到底還是一個成年人的靈魂,再皮也沒辦法參與他們的幼稚遊戲,見他們幾人的隨身小廝和婢女跟了上來,顧淮之仔細吩咐了他們幾句,還是轉身迴了前院,想聽徐道宏說一說這場曆史性決戰背後的波雲詭譎。
說實話,早在收到梁肅無法逃亡死在亂箭之下的消息後,顧淮之就隱隱有所懷疑,堵了梁肅後路的那個鬼才,就是他舅公。
這種熟悉的背刺手段,和他舅公的帶路黨臥底人設多符合啊!
當然,顧淮之問得也十分有技巧,“也不知當日是何人如此神機妙算,提前堵了梁肅的退路,真乃神人也!”
上來先吹一通彩虹屁,總比說心裏話讓人打死好。
接下來,徐道宏的迴答,讓顧淮之瞬間有點飄,覺得自己可以把半仙的名號從他阿公那裏搶過來戴到自己頭上了。
徐道宏麵色如常地聽完顧淮之的彩虹屁,語氣也十分平淡,好像在說“我就是順手理了理衣裳罷了”,說出的話卻是能讓梁肅氣活,“梁肅用秦宇變法,朝中官員多有不滿。趙冀攻城,不少武將早就無心戀戰,我趁機遊說他們,讓他們反戈一擊,斷了梁肅的後路。”
說完,徐道宏還感慨了一聲,“梁肅之敗,四分敗於趙冀,還有六分,亡於他自己。”
語氣情真意切,十分為梁肅感到惋惜。要不是顧淮之剛剛聽他自爆是他在最後關頭坑了梁肅一把,都要信了他對梁肅還有一絲君臣情義了。
顧玄同樣歎了一聲:“內政大亂,亡國之本。”
每當這個時候,顧淮之都覺得應該是自己的臉皮還不夠厚,所以才和他們格格不入。
大佬的內心世界,果然讓人看不明白。
寒暄完畢,接下來就是正題。
徐道宏這次過來,一是為了見親人,二則是有事與顧玄相商,事情還不小。
顧淮之看到他拿出來的東西後,差點沒繃住臉上鎮定的表情。
徐道宏這次來,帶來了一份據說是趙冀馬上要實行的新官製。這個消息還沒放出來,徐道宏自己想辦法弄了一份出來,這次過來也是想找顧玄商量一下這份新官製有何利弊。
顧玄還沒說話,顧淮之心內已經彈出了無數個臥槽。
這份官製,他熟啊,後世隻要學過曆史的看了都眼熟,大名鼎鼎的三省六部製啊!
第46章 科舉
提到三省六部製,顧淮之下意識地就想到了存在了一千多年的科舉製度,心裏不由咯噔一聲:不會吧?難不成真有牛人想出了科舉製度?
說實話,顧淮之現在心裏很糾結,學過的曆史告訴他,科舉製度比現如今的九品中正製要好得多,舉孝廉這類行為並不是特別靠譜。問題是,顧淮之現在可是士族,他比誰都清楚,科舉製度的出現,對於士族而言是什麽樣的打擊。
顧淮之猶豫糾結中,那邊顧玄已經和徐道宏聊上了,“三省六部製,這官製倒比以往更加清晰一些。不過仔細一想,提出這製度的人,倒是十分尊崇皇權。”
都是官場混了多年的老狐狸,顧玄和徐道宏一眼就看出來這份官製明顯透著削弱大臣權利,集中皇權的氣息。顧玄更是奇怪一點,忍不住詢問徐道宏,“這樣一來,丞相也沒了?”
徐道宏見了這份官製的第一想法也是這個,後來仔細打聽了一下才明白,“當然有丞相,而且還不少。據說,尚書中書門下內書等省的長官,都可稱丞相。你說說,就這麽一看,丞相就至少四個。有的省還不止一個長官,搞得丞相跟地裏的菜苗似的,一抓一大把。”
顧玄不由失笑,“這是要分相權,收攏皇權,不管坐在龍椅上的人是誰,都不會拒絕這個建議。大勢所歸,你我也不必白費唇舌阻止這事,應下便是。往好一點的地方想,指不定我倆都能當丞相,這不也免了許多相位之爭了嗎?”
徐道宏同樣無所謂,“隻是東西多了也就不值錢了,封了相也沒什麽可高興的。不過應該有不少人高興,比如林家,現在跳得正高,想為自己謀劃一個丞相之位,當真是想得太美,那麽多功臣,新帝怎麽可能封他這麽個前朝之臣當丞相?現在用這個官製,林家那位有聲望,又是一流士族,給他一個丞相之位安撫前朝降官之心也不是不行。”
顧玄聽到徐道宏提起老對頭,忍不住又是一笑,“他還惦記著丞相之位呢?”
“那可不,當年你和他爭相位,他慘敗於你之手,記了多少年仇呢。你以為他就這麽放棄了?不過那家夥關鍵時刻就是缺點魄力,你說說,我們都在亂世尚未開始時就已看好了明主,他倒好,一直守著京城不挪窩,興朝皇室在時就侍奉興朝皇室,梁肅攻下京城又侍奉梁肅,這迴趙冀攻城,也是他先率領人開了城門,說起來也算是有大功,就是這行為讓人不恥。”
顧淮之聽了忍不住在心裏吐槽了一句:您還說別人呢,當初您不也是一樣一直致力於當帶路黨的嗎?
要是徐道宏能聽到顧淮之的心聲,定然會理直氣壯地迴他:老夫當然不一樣,我那是背主投敵嗎?明明是一直在為主君的霸業做貢獻!
當然,徐道宏也沒有讀心術,不知道顧淮之這會兒正在腹誹他,繼續向顧玄吐槽林家家主。
提到林家,顧淮之突然想起來一件事,“當初離開京城時,小叔好像跟我提起過,說是林家和我們顧家有舊怨,還有個年紀跟我差不多的神
童?現在應該到了弱冠之年了吧?”
--
顧淮之這麽一說,顧玄也想起來是還有這麽個人,這些年一直在雲州,都要忘了林家這個老對頭了。
--
“消毒?”宋璟想了想,然後問顧淮之,
“公子的意思是,不管是患了何種病的病人,身上都帶了毒氣。這些毒氣會附在其他人的身上從而傳染其他人,而烈酒可以消除這些毒氣?”
--
好像沒什麽毛病,顧淮之揉了揉眉心,“這都是我瞎想的,若是說錯了,先生莫怪。”
“這倒也有點道理。”宋璟逐漸陷入沉思,自言自語道,“若是按照這種說法,那最危險的地方應該是嘴和手,是不是也該想出一些應付之法呢?對啊,除了診脈用藥之外,還可以考慮借助其他工具來幫助大夫看病啊!”
顧淮之目瞪口呆,覺得自己好像幫宋璟打開了一扇新大門,不由咽了咽口水,小聲道:“不如試著做個東西遮住口鼻,避免毒氣從口而入?至於手,恐怕就隻能多洗洗了。”
宋璟若有所思,起身對著顧淮之拱手道:“多謝公子賜教,這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說完,宋璟又輕咳了幾聲。顧淮之這才發現他最近消瘦了許多,連忙問道:“先生可是身體不適,要多保重身體啊!”
--
“老毛病了,不礙事。”宋璟擺擺手,毫不在意地道,“早些年我年輕氣盛膽子也大,尋了不少新草藥,自己親自試藥效,傷了身子。現在也隻能慢慢溫養,無法根治。公子不必擔心。”
顧淮之一愣,心中一時間竟不知是何滋味,看向宋璟的目光滿是崇敬。
宋璟卻似乎又想到了什麽靈感,匆匆地和顧淮之道了個別,急急忙忙地跑迴了他的醫廬。--
顧淮之再次吩咐其他人好生照顧宋璟,盡可能地為他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一年半時間一晃而過,顧淮之順利成為官場老油條的同時,梁肅的大後方發生叛亂,名下六個州基本被秦宇的改製坑慘了,官員們也趁著梁肅在外和趙冀打仗的機會,順勢弄死了秦宇。
然而,即便如此,亂成一鍋粥的內政一時間也難以平定下來。
趙冀趁此機會大舉進攻,哪怕是梁肅將趙家人掛在城牆上相威脅,也沒阻止趙冀攻城的腳步。
實際上,趙冀也是慘勝。這一仗,他失去了兩個兒子,殘了一個兒子,哪個不比趙家那幫畜生重要?
悲憤之下的趙冀簡直殺紅了眼,士氣也為之一振,一鼓作氣攻開了京城的大門。
梁肅浴血奮戰,然而大勢已去,逃跑的路線也不知道被誰給堵了,最終死在亂箭之下。
自此,曆經兩百七十年的亂世終於終結,迎來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王朝。
第45章 再迴京城
趙冀攻破京城,消息傳來後,雲州一片歌舞升平,老百姓們自動自發上街慶祝,口中還喊著使君萬歲。
顧淮之現在正在收拾行李準備進京,如今天下盡在趙冀手中,下一步就是登基,正讓人送了書信過來,請雲州這幫元老進京,好論功行賞。這是其一,另外一點嘛,最懂禮法規製的王太尉還在雲州,趙冀好歹也是結束了亂世的一代梟雄,他的登基儀式,總要比先前的梁肅更有牌麵,怎麽都得在能力範圍內弄個最好的。
既然如此,一應的禮儀進退,還得請王太尉出手啊。
顧玄自然不必多說,雖然顧玄在刺史府時不如陸諳和馮克己二人活躍,但架不住人家本事大啊,一出手立即定下半個乾坤,玩政治謀略這一塊,刺史府原本那幫幕僚中,沒有一個能和顧玄相比肩的。
顧淮之還有點小好奇,忍不住問顧玄,“阿公,依你推測,這次進京,使君會給你一個什麽官職?”
顧玄倒不怎麽在意,隨口道:“這有什麽好猜的,進京後便知曉了。左右是三公九卿之一,沒什麽可猜的。”
這還真不是顧玄在裝逼,事實上,這位早就當了十多年的丞相,百官之首,天子都得向他低頭,已經到達過人生的巔峰,嚐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滋味兒。現在趙冀稱帝,即便是再給他封個丞相,顧玄心裏其實也沒多**動。
看著顧玄這淡定自若的神情,顧淮之真想給他配個“無敵是多麽寂寞”的背景音樂,這態度,要是讓其他人知道了,還不得氣死。
顧家在京城本就有不少田地,後來顧玄帶領全家離京,梁肅稱帝,又用了秦宇改製,那些地基本都被梁肅占了去,現如今趙冀拿下京城,顧玄想了想,直接將原本的地契取了出來,準備賣趙冀一個人情。
王家同樣在收拾東西,因為趕著進京,大家都是輕車上路,一應東西皆隨後送至京城。顧淮之又走上了遠行之路,心下不由感慨。當年他離京時才三歲,時隔十三年,又踏向了去京城的路。顧家還是這些人,甚至還多了幾個新生命,而京城,已經是數度風雲變幻,再次換了人間。
京城。
趙冀早就為顧玄等人安排好了府邸,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給顧家安排的住處,還是當年興朝時顧家的那棟屋宅,隻不過輾轉了幾道手,被人改了好幾遍,如今趙冀又讓人重新修繕了一番,到底和顧淮之記憶中的樣子有所不同。哪怕是這樣,顧淮之也能看出來,新修繕的地方,已經盡量想恢複顧府原來的樣貌。
不得不說,趙冀真是有心了。
王太尉也發出了同樣的感歎,一別經年,府邸未變,卻已是物是人非。
顧淮之這邊還見到了一個熟悉的麵孔,徐道宏正在廳內捋須而笑,見了顧玄一行人,更是朗笑出聲,快步迎了上來,“一別經年,諸位可還安好?”
顧玄同樣大笑,伸手指了指徐道宏,搖頭笑道:“我方才還在想,打底是何人如此費心,將
顧府修繕得如往日別無二致。原來是大哥一番好意啊!”
徐氏同樣露了笑臉,仔細打量了徐道宏一番,見他精神頗好,雖然鬢邊添了些許銀絲,目光卻依舊明亮堅定,頓時鬆了口氣,溫聲道:“先前聽聞梁肅破城的消息,我就十分為你擔心。後來京城又變法,使君出兵北上,京城又成為戰場,我心裏總怕你受到波及。如今見了你,我這心才算是放進了肚子裏了。”
“看出來你確實非常惦記我了!”徐道宏指著徐氏大笑,揶揄道,“你看看,擔心得連話都比平時多了不少。”
顧玄也湊了個趣,“這倒是,我還是第一次聽夫人一口氣說了這麽多的話。果然,夫人還是更關心大哥啊。”
徐氏暗暗瞪了顧玄一眼,繼續上前同徐道宏說話。--
顧淮之領著一幫弟弟妹妹站在他們身後,見顧凝之幾人都露出好奇之色,顧淮之微微一笑,耐心地向他們介紹起這棟屋宅的院落分布。
顧玦幾人聽得暗暗稱奇,忍不住問顧淮之,“你那會兒也才三歲,竟然記得這麽清楚。”
這些年顧淮之也刷夠聰慧值了,聞言立即得意地笑道:“你們不都說了,我是神童嘛!”
顧玦頓時哈哈大笑,顧琉也不由搖頭失笑,佯怒瞪了顧淮之一眼,“神不神童先不說,你這臉皮倒是夠神的。”--
顧淮之不服,加上天下已定不用再受亂世之苦,顧淮之心情大好,一時促狹之心大起,飛快地對他爹做了個鬼臉。
這熟悉的蛋疼感覺……顧琉不由有點頭疼,趕緊揮手打斷了顧淮之,嚴肅地警告他,“打住,你可千萬別學你小叔,不然的話,我真的得少活十年!”
顧玦還在一邊笑著看熱鬧呢,冷不丁地就中了一槍,趕緊跳出來為自己叫屈,“學我怎麽了?我有哪裏不好?你絕對是嫉妒我名聲比你大!”
顧琉冷漠地給了顧玦一個嗬嗬,“你的性子好不好,你自己心裏沒數?”
眼看著在這大喜的時候就要上演兄弟互相傷害的慘劇,顧毓暗中伸手一拍顧淮之的背,顧淮之會意,連忙打圓場,“唉,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現如今,我彩衣娛親竟然還要挨罵。這到底是人性的……”
話還沒說完,顧淮之猛然意識到自己這話說得太順口了,趕緊閉嘴,成功將顧琉的注意力拉到他身上來。
在顧琉再次開口之前,顧淮之搶先一步領著弟弟妹妹開溜,瞬間就沒了蹤影。
顧琉好氣又好笑,看著幾個孩子的背影,忍不住搖頭笑罵一句:“臭小子,長大後還沒個正行了。”
顧玦和顧淮之感情是真的好,聞言立即反駁道:“我看這樣正好。十六歲的少年郎就該朝氣一點,淮兒小時候總待在爹身邊,學了一身養氣功夫,看著倒像是那麽迴事,但想想他的年紀,你們不心疼?”
顧琉原本還準備教育一下弟弟,沒想到卻被弟弟反教育了一迴,重點是顧玦這迴還真沒說錯,就連一旁的</顧玄也忍不住點頭,“當初我對淮兒,確實有點太過嚴苛。”--
顧淮之還不知道他心血來潮皮了一迴後還引發了一場長輩們關於教育孩子的反思,這會兒他正帶著顧凝之他們來到了後院,一一向他們介紹,這些院落當初都是誰住的。
顧凝之和顧洄之也長成了半大少年,正是精力充沛的時候,聽完顧淮之的話後,兩人一人牽著顧澤之,一人牽著顧灼華開始了他們的探險之路。
顧淮之體內住著的到底還是一個成年人的靈魂,再皮也沒辦法參與他們的幼稚遊戲,見他們幾人的隨身小廝和婢女跟了上來,顧淮之仔細吩咐了他們幾句,還是轉身迴了前院,想聽徐道宏說一說這場曆史性決戰背後的波雲詭譎。
說實話,早在收到梁肅無法逃亡死在亂箭之下的消息後,顧淮之就隱隱有所懷疑,堵了梁肅後路的那個鬼才,就是他舅公。
這種熟悉的背刺手段,和他舅公的帶路黨臥底人設多符合啊!
當然,顧淮之問得也十分有技巧,“也不知當日是何人如此神機妙算,提前堵了梁肅的退路,真乃神人也!”
上來先吹一通彩虹屁,總比說心裏話讓人打死好。
接下來,徐道宏的迴答,讓顧淮之瞬間有點飄,覺得自己可以把半仙的名號從他阿公那裏搶過來戴到自己頭上了。
徐道宏麵色如常地聽完顧淮之的彩虹屁,語氣也十分平淡,好像在說“我就是順手理了理衣裳罷了”,說出的話卻是能讓梁肅氣活,“梁肅用秦宇變法,朝中官員多有不滿。趙冀攻城,不少武將早就無心戀戰,我趁機遊說他們,讓他們反戈一擊,斷了梁肅的後路。”
說完,徐道宏還感慨了一聲,“梁肅之敗,四分敗於趙冀,還有六分,亡於他自己。”
語氣情真意切,十分為梁肅感到惋惜。要不是顧淮之剛剛聽他自爆是他在最後關頭坑了梁肅一把,都要信了他對梁肅還有一絲君臣情義了。
顧玄同樣歎了一聲:“內政大亂,亡國之本。”
每當這個時候,顧淮之都覺得應該是自己的臉皮還不夠厚,所以才和他們格格不入。
大佬的內心世界,果然讓人看不明白。
寒暄完畢,接下來就是正題。
徐道宏這次過來,一是為了見親人,二則是有事與顧玄相商,事情還不小。
顧淮之看到他拿出來的東西後,差點沒繃住臉上鎮定的表情。
徐道宏這次來,帶來了一份據說是趙冀馬上要實行的新官製。這個消息還沒放出來,徐道宏自己想辦法弄了一份出來,這次過來也是想找顧玄商量一下這份新官製有何利弊。
顧玄還沒說話,顧淮之心內已經彈出了無數個臥槽。
這份官製,他熟啊,後世隻要學過曆史的看了都眼熟,大名鼎鼎的三省六部製啊!
第46章 科舉
提到三省六部製,顧淮之下意識地就想到了存在了一千多年的科舉製度,心裏不由咯噔一聲:不會吧?難不成真有牛人想出了科舉製度?
說實話,顧淮之現在心裏很糾結,學過的曆史告訴他,科舉製度比現如今的九品中正製要好得多,舉孝廉這類行為並不是特別靠譜。問題是,顧淮之現在可是士族,他比誰都清楚,科舉製度的出現,對於士族而言是什麽樣的打擊。
顧淮之猶豫糾結中,那邊顧玄已經和徐道宏聊上了,“三省六部製,這官製倒比以往更加清晰一些。不過仔細一想,提出這製度的人,倒是十分尊崇皇權。”
都是官場混了多年的老狐狸,顧玄和徐道宏一眼就看出來這份官製明顯透著削弱大臣權利,集中皇權的氣息。顧玄更是奇怪一點,忍不住詢問徐道宏,“這樣一來,丞相也沒了?”
徐道宏見了這份官製的第一想法也是這個,後來仔細打聽了一下才明白,“當然有丞相,而且還不少。據說,尚書中書門下內書等省的長官,都可稱丞相。你說說,就這麽一看,丞相就至少四個。有的省還不止一個長官,搞得丞相跟地裏的菜苗似的,一抓一大把。”
顧玄不由失笑,“這是要分相權,收攏皇權,不管坐在龍椅上的人是誰,都不會拒絕這個建議。大勢所歸,你我也不必白費唇舌阻止這事,應下便是。往好一點的地方想,指不定我倆都能當丞相,這不也免了許多相位之爭了嗎?”
徐道宏同樣無所謂,“隻是東西多了也就不值錢了,封了相也沒什麽可高興的。不過應該有不少人高興,比如林家,現在跳得正高,想為自己謀劃一個丞相之位,當真是想得太美,那麽多功臣,新帝怎麽可能封他這麽個前朝之臣當丞相?現在用這個官製,林家那位有聲望,又是一流士族,給他一個丞相之位安撫前朝降官之心也不是不行。”
顧玄聽到徐道宏提起老對頭,忍不住又是一笑,“他還惦記著丞相之位呢?”
“那可不,當年你和他爭相位,他慘敗於你之手,記了多少年仇呢。你以為他就這麽放棄了?不過那家夥關鍵時刻就是缺點魄力,你說說,我們都在亂世尚未開始時就已看好了明主,他倒好,一直守著京城不挪窩,興朝皇室在時就侍奉興朝皇室,梁肅攻下京城又侍奉梁肅,這迴趙冀攻城,也是他先率領人開了城門,說起來也算是有大功,就是這行為讓人不恥。”
顧淮之聽了忍不住在心裏吐槽了一句:您還說別人呢,當初您不也是一樣一直致力於當帶路黨的嗎?
要是徐道宏能聽到顧淮之的心聲,定然會理直氣壯地迴他:老夫當然不一樣,我那是背主投敵嗎?明明是一直在為主君的霸業做貢獻!
當然,徐道宏也沒有讀心術,不知道顧淮之這會兒正在腹誹他,繼續向顧玄吐槽林家家主。
提到林家,顧淮之突然想起來一件事,“當初離開京城時,小叔好像跟我提起過,說是林家和我們顧家有舊怨,還有個年紀跟我差不多的神
童?現在應該到了弱冠之年了吧?”
--
顧淮之這麽一說,顧玄也想起來是還有這麽個人,這些年一直在雲州,都要忘了林家這個老對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