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把新帝給氣壞了,剛登基就失了國土,這怎麽能忍?
新帝覺得必須把祁東王收拾一頓好樹立自己的威信,心裏琢磨著,孫震和李福還在打梁肅,不能再把他們調來調去,免得軍心不穩,再說,軍隊趕來趕去戰力肯定有所下降。
想來想去,新帝一拍腦門,有了,趙冀正合適。之前他就出過兵攻打梁肅和胡王,現在他閑下來了,那就趕緊去打祁東王吧。正好自己看他不太順眼,當年被他撂下馬的仇自己還記著呢。這一仗,他打勝了那是應該的,打敗了就等著領罰吧!
用這借口發落他,誰也挑不出錯來。
顧淮之聽了這消息簡直覺得槽點滿滿,忍不住對顧玄說道:“當今還真是先帝的親兒子,這小心眼又記仇破脾氣,簡直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先帝因為人家拒婚,登基後暗搓搓弄死了女方。這位因為當年在趙冀手上吃了虧,現在也要搞小動作弄死趙冀了。
果然是親父子。
顧玄倒是沒覺得意外,反而還誇了新帝一句,“好歹手段比他爹強一點,至少這理由還找的光明正大。”
顧淮之眨了眨眼,偏頭看向顧玄,“可是使君這迴真要跟祁東王開戰,那豈不是讓漁翁得了利?”
“但這一仗非打不可。”顧玄微微皺眉,“而且,依陛下對使君的態度,這一仗,還不能像之前打梁肅一樣做做樣子。”
顧淮之頭大,覺得這世間的黴運真是輪流轉,現在轉到趙冀身上來了。
事實上,趙冀這迴也確實感到頭禿,愣是沒想出什麽好主意,獨自一人跑來顧府找顧玄商量對策。
顧玄還安慰他,“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新帝一登基便把矛頭指向你,天下人又不是傻子,哪能看不出他的小心眼。他這招,也算不上高明。”
“雖然不高明,但是十分有用。”趙冀重重歎了口氣,就見顧玄笑而不語,眉眼間並不太多擔憂之色。
趙冀忽而福至心靈,蹭的起身問道:“先生有何高見?”
顧玄微微一笑,反問趙冀,“祁東王如今兵馬將近二十萬,整個雲州隻有十萬兵馬,哪怕使君將所有士兵都帶過去平亂,勝算有幾分?”
趙冀臉色難看,“一分都沒有。”
顧玄再問:“既如此,使君何不向陛下稟命情況?”
“陛下有意為難我,想來即便我上書講述其中艱辛,陛下隻怕還樂見其成。”
顧玄歎氣:“他樂見其成,其他人也不會允許他拿雲州的十萬兵馬開玩笑。”
現在這十萬兵馬還屬於朝廷名下,就為了報複趙冀搭上十萬兵馬給祁東王送菜,顧玄估計徐季陵暴怒之下都會掐死新帝再自殺。
趙冀還沒想明白顧玄的意思,徐季陵再明智,也不可能從京城給他調幾萬兵馬來吧?
等等!調兵?趙冀忽而眼前一亮,目光灼灼地看著顧玄,興奮道:“先生的意思是,讓朝廷多給我調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兵馬?”
“不錯。”顧玄點頭,“孫震和李福二位將軍的兵馬不也是這麽來的嗎?寧州吳使君已經同使君私下結盟,他那邊應該能調五萬兵馬。但老夫建議,不要往寧州調兵,向隔壁的岐州和亭州要兵。”
這一次,顧玄的言外之意就連顧淮之都聽懂了。又是流氓做派,先借了再說,還不還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這主意還真不賴,趙冀美滋滋地走了。每當這個時候,趙冀都會無比慶幸自己當初堅持了好幾年,終於把這尊大佛請出了山。老丞相真是神人啊,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能定半個江山。這等能耐,京城那位丞相還是差了點火候。
顧淮之已經被他祖父的智商驚歎過無數次了,這次還是有種想要跪一波的衝動。這腦子都是怎麽長的,每次都能轉劣勢為優勢,真是絕了。
好奇之下,顧淮之忍不住問顧玄,“阿公,眼下三方鼎立,趙使君日後也要稱帝,那就是四方割據。您覺得,最先倒下的,會是哪一方?”
顧玄眼神一凝,垂眸思索了片刻,沉聲道:“祁東王最先兵敗,而後是新帝,最後,便是梁肅和趙冀決戰。”
“這麽篤定?”
“你且看著吧,祁東王死於趙冀之手,新帝亡於梁肅劍下。屬於他們兩人的戰場,馬上要來了。”
顧淮之把這話記得牢牢的,就想看看他祖父這一卦準不準,真算準了,那他外公那個半仙的稱號,就可以掛在他祖父頭上了。
第37章 局勢再變
為著這個半仙名頭到底花落誰家, 顧淮之很是關注了一波眼下的戰況。(搜索小說每天得最快最好的更新網)
不過目前為止,兩大戰場相互膠著,梁肅還在和孫震死磕, 一點都不出能殺進京城幹掉皇帝的架勢。至少孫震和李福聯手, 不說把梁肅打成狗, 好歹也讓雙方局勢僵持不下,再加上朝廷還有源源不斷的糧餉送過來, 真要打持久戰,耗不起的應該是梁肅。
趙冀也祁東王正麵對上了。
這一次出征, 趙冀聽從了顧玄的提議, 直接向皇帝打申請報告, 先分析了一波敵我雙方的實力, 然後請求朝廷調兵。又說遠水救不了近火,寧州前幾年被流民坑了一波現在還沒恢複, 就從隔壁的亭州岐州調兵吧。
摸著良心說,皇帝有點不願意同意趙冀這個請求。他派趙冀去攻打祁東王, 本質是想坑趙冀一迴不是想讓他立功的。再想遠一點, 要是趙冀被祁東王幹掉了,他也不心疼。現在突然要給趙冀十多萬兵馬,皇帝心裏還真不大樂意。
不樂意也得樂意!
徐季陵收到趙冀的折子後還誇趙冀有遠見,考慮得也十分周全, 覺得他的要求合情合理, 想來皇帝也不會拒絕。所以徐季陵放心大膽地將折子交給了皇帝, 就等著皇帝批個準字發迴雲州。
結果左等右等, 徐季陵都備好了糧草了,皇帝那頭還是沒動靜。
這唱的又是哪出啊?
徐季陵真是奇了怪了,進宮直接問了皇帝這事兒。
皇帝在徐季陵麵前還挺實誠,畢竟他父皇在位時一直對他說徐季陵忠誠可用,皇帝對徐季陵的好感值還真不低。
是以徐季陵來問話,皇帝也沒忽悠他,屏退左右後特為難地看著徐季陵,遲疑道:“朕知道趙冀所言非虛,但趙冀當年對朕頗為不敬,如今又擁兵自重,若是再給十多萬兵馬……”
徐季陵心力交瘁!徐季陵現在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老子也不想幹了!
本來以為先帝夠蠢的,沒想到蠢中更有蠢手,新帝真不愧是先帝親兒子,那蠢勁兒簡直青出於藍,蠢得獨樹一幟!
皇帝還在那問呢,“丞相表情如此難看,可是朕哪裏說的不對?”
哪裏都不對!徐季陵都要被皇帝給蠢哭了,絕望地看了他一眼,滿臉都是崩潰,“陛下,這世上哪有您這麽處理政務的?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您要是不相信趙冀,覺著趙冀擁兵自重是個隱患,那當初何必下令讓趙冀領兵去攻打祁東王?再說趙冀這些年一直本本分分,前幾年打梁肅還是他自己主動請纓,奏折上所言皆是一片忠君報國之心。陛下無端疑心一方重臣,傳出去豈不是讓滿朝文武寒心嗎?即便趙冀別有居心,事情也不是這麽幹的,您讓他待在雲州,重派一個人領兵打祁東王,從雲州調兵啊!現在趙冀半點不臣之心都未表露,陛下便百般算計,這等小道陰司手段,豈是帝王所為?”
你防別人就防吧,自古帝王疑心病重,徐季陵也理解。結果你防著趙冀還點名讓他領兵去平亂,這特麽到底是什麽騷操作?徐季陵的內心簡直是崩潰的,人趙冀上的折子裏頭說得明明白白,雙方兵力懸殊需要朝廷支援。你轉頭對人說朕知道了,但是不好意思,要兵馬沒有,愛卿你自己上吧。
光是這麽一想,徐季陵都覺得自己要窒息。看向皇帝的目光更加絕望,你這怕是嫌現在還不夠亂,要把趙冀逼得造反吧?
皇帝也有點心虛,說實話他點趙冀去平亂的時候真沒想這麽多,懷疑趙冀擁兵自重居心不良的理由也是現扯的,真正的目的就是想要趙冀和祁東王互相殘殺,兩個都是他仇人,隨便死一個他都高興。但是他不想出錢出力。
徐季陵也算是個精明人,皇帝心裏這點小九九他能看不透。正因為看得太透了,徐季陵才更加絕望。這個時候,徐季陵就特別懷念顧玄,心說老丞相還是你有眼光跑得快,不然真的要被這對豬頭父子給坑死。
其實也不能太怪皇帝,先帝去得早,根本沒怎麽管教幾個皇子,新帝現在年紀也不大,剛剛參政沒幾年,還沒完全摸透官場的套路,他爹啪嘰就掛了。加上先帝自己也是個廢物,幾個皇子也都隨了爹,全都是挫貨。新帝還算是幾人中比較拿得出手的,實際上也就是表麵功夫做得好,現在一看,操作比先帝更加讓人窒息。
徐季陵簡直想罵娘,快要忍不住的時候他想起了眼前這個蠢貨是皇帝,打不得,罵不得,隻能默默吞下一口老血,疲憊道:“陛下既然點了趙冀平亂,就應該相信他。如今他的要求合情合理,趕緊允了他,從亭州和岐州調十二萬兵馬給他吧。否則的話,雲州十萬兵馬陛下是打算送給祁東王嗎?再有,趙冀一旦兵敗身死,雲州兵馬全滅,梁肅能不啃下這塊肥肉?”
你特麽到底是哪邊的啊?
皇帝一想,我去,還真是這個理。這下也不用徐季陵催了,麻溜地批了個準字讓人快馬加鞭給趙冀送去。
看到皇帝還算聽他的勸,徐季陵非但不感動還覺得前路無光。哪怕他有經天緯地之才,碰到這兩要命的皇帝也隻能感歎一聲自己生不逢時。
真的帶不動。
出宮後快到家門口時,徐季陵的臉都是陰沉沉的。
徐道宏正打算從他這兒打聽點消息了,見他這副模樣嚇了一跳,趕緊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麽。
徐季陵眼神幽幽,深深歎了口氣,簡單把這事兒給說了。
徐道宏聽完也是一臉臥槽的表情,再想想當年在雲州那幾日的所見所聞,覺得興朝怕是撐不了多久了。
不過一心隻想當帶路黨的徐道宏心情顯然比徐季陵強多了,畢竟己方有個豬隊友和發現對方有個豬隊長的心情完全就是兩碼事。震驚完一迴後,徐道宏轉頭就給顧玄寫了封信,告訴他現在這位皇帝的腦子貌似也不大好。
私人寄信速度當然比朝廷慢多了,顧玄收到這封信的時候趙冀的大軍都已經跟祁東王幹上了。
顧淮之當然也看了這封信,看完後立即感受到了徐季陵當時絕望的心情,窒息了許久後才對顧玄說:“阿公我覺得你之前的推測不對,新帝要是再這麽搞,梁肅還沒打進京城他就要先被徐季陵等人給弄死了。”
顧玄搖頭輕笑,淡淡看了顧淮之一眼,“先帝那麽蠢,徐季陵不也忠心耿耿一心為朝廷嘔心瀝血?徐季陵啊,就是太看重情義了,可惜!”
顧淮之一直以為顧玄是在可惜徐季陵時運不濟跟錯了皇帝,還開口安慰他:“沒事,阿公真為他感到可惜,等到趙使君順利起事一統天下後,再給他一個官職也不難啊。”
不得不說,徐季陵還是十分有能力的。前後兩位帝王都不靠譜,他愣是穩住了這堆爛攤子,真比起來,顧淮之覺得,這人,應該能算是他祖父那一檔的。
顧玄聽了顧淮之這話後,隻是輕笑,卻沒開口。
而後局勢風雲突變,趙冀打得祁東王節節敗退的同時,孫震竟然和梁肅聯手了!
顧淮之聽到這個消息後都懵逼了,顧玄讓人一打聽,得,還是之前胡王造的孽。當初孫震梁肅和趙冀三人來了個聯手毆打胡王,幾人實力不分伯仲,打起來還真有點惺惺相惜的意味。梁肅也正是利用這機會,花了許久的時間終於策反了孫震。
當然,這也跟國庫空虛發不出糧餉有關,孫震這邊,糧餉都快告急了。依顧淮之得到的消息,趙冀那邊的糧餉也快斷了,現在軍隊的嚼用,絕大部分都是雲州送過去的。
孫震也有私心,不願帶著這麽多將士送死,在梁肅的再三招攬下,狠心背叛了李福。
這兩人聯手,李福哪裏招架得住,就是來送菜的。除去戰死的人數外,這一場仗打下來,梁肅還賺了七八萬兵馬,成為實力最雄厚的一方。
這時,趙冀還在和祁東王死磕。
幽州與青州離得不遠,過了青州就是京城。上一次胡王來犯走得就是這條路線,現在,曆史重演了。
梁肅親率十五萬兵馬,揮師北上,直指京城。
青州被胡王一通騷操作搞下來本就還沒恢複元氣,眼下梁肅一來,青州刺史果斷認了慫,梁肅就這麽大大方方地取道青州,直攻京城。
沒辦法,雖然梁肅已經稱帝好幾年,但世人眼中,最正統的皇帝還是京城那個,京城國都地位牢不可破,還有更重要的傳國玉璽,梁肅都得搶占先機拿到手。
京城守衛也不差,還能湊出十萬兵馬,真正打起來,也能扛上一段時間。
問題是,有個青州的前車之鑒,其他州的刺史慫得特別快,朝廷向他們調兵,根本就調不了。
顧玄那一卦果然沒算錯,雙方僵持一年半,梁肅攻破京城。與此同時,趙冀拿下了祁東王的人頭。興朝皇室血脈,就此斷絕。
京城城破之時,皇帝終於有了點帝王氣概,在他人倉皇逃命之時,悲愴拔劍,涕淚橫流崩潰大喊自己對不起列祖列宗,親手將皇子公主盡數殺死,而後自刎。
梁肅進了大殿後,看到的隻是一地的屍體。
徐季陵自覺有愧於先先帝對他的知遇之恩,以身殉國。
顧淮之聽聞這個消息後,失手打翻了茶盞,想起之前顧玄所說的話,這才明白,“阿公早就料到了會有今日?”
顧玄的眼中也帶了哀色,閉了閉眼,沉聲歎道:“興朝皇室雖然三代帝王都不聰明,但對徐季陵卻一直信任有加。以徐季陵的性子,不管是誰攻破了京城,興朝皇室滅了,他也不會活著。”
顧淮之震驚之後便是茫然,這是他第一次碰到這麽品行高潔之人。以後世的人眼光來看,徐季陵或許有點認死理,一條道走到黑。但是現在,他的品行,才能配得起這個“士”字。
萬般滋味湧上心頭,顧淮之最終也隻能發出一聲沉重的歎息。
梁肅奪了京城,趙冀吞了祁東王的平州和潞州,加上原有的雲州和早就成為盟友的寧州,還有這次調了兵馬後被顧玄拉攏過來的亭州和岐州。天下十二州,趙冀就這麽占了一半。
自此,天下局勢便由原來的三方鼎立,變成趙梁二人兩強對峙之勢。
第38章 恍惚
不到兩年, 局勢突變至此,顧淮之心裏也懸了一口氣。這種爭霸天下站位之事最是要命, 一不小心就能打出個團滅結局。哪怕再相信顧玄, 顧淮之心裏還是有點發慌。
別說顧淮之了, 就連已經沉穩了許多的顧玦都忍不住發愁, 私底下抱著他閨女找顧淮之嘮嗑, “你同你阿公相處的時間最久,透露一下, 你阿公對現如今的局勢有何看法?”
新帝覺得必須把祁東王收拾一頓好樹立自己的威信,心裏琢磨著,孫震和李福還在打梁肅,不能再把他們調來調去,免得軍心不穩,再說,軍隊趕來趕去戰力肯定有所下降。
想來想去,新帝一拍腦門,有了,趙冀正合適。之前他就出過兵攻打梁肅和胡王,現在他閑下來了,那就趕緊去打祁東王吧。正好自己看他不太順眼,當年被他撂下馬的仇自己還記著呢。這一仗,他打勝了那是應該的,打敗了就等著領罰吧!
用這借口發落他,誰也挑不出錯來。
顧淮之聽了這消息簡直覺得槽點滿滿,忍不住對顧玄說道:“當今還真是先帝的親兒子,這小心眼又記仇破脾氣,簡直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先帝因為人家拒婚,登基後暗搓搓弄死了女方。這位因為當年在趙冀手上吃了虧,現在也要搞小動作弄死趙冀了。
果然是親父子。
顧玄倒是沒覺得意外,反而還誇了新帝一句,“好歹手段比他爹強一點,至少這理由還找的光明正大。”
顧淮之眨了眨眼,偏頭看向顧玄,“可是使君這迴真要跟祁東王開戰,那豈不是讓漁翁得了利?”
“但這一仗非打不可。”顧玄微微皺眉,“而且,依陛下對使君的態度,這一仗,還不能像之前打梁肅一樣做做樣子。”
顧淮之頭大,覺得這世間的黴運真是輪流轉,現在轉到趙冀身上來了。
事實上,趙冀這迴也確實感到頭禿,愣是沒想出什麽好主意,獨自一人跑來顧府找顧玄商量對策。
顧玄還安慰他,“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新帝一登基便把矛頭指向你,天下人又不是傻子,哪能看不出他的小心眼。他這招,也算不上高明。”
“雖然不高明,但是十分有用。”趙冀重重歎了口氣,就見顧玄笑而不語,眉眼間並不太多擔憂之色。
趙冀忽而福至心靈,蹭的起身問道:“先生有何高見?”
顧玄微微一笑,反問趙冀,“祁東王如今兵馬將近二十萬,整個雲州隻有十萬兵馬,哪怕使君將所有士兵都帶過去平亂,勝算有幾分?”
趙冀臉色難看,“一分都沒有。”
顧玄再問:“既如此,使君何不向陛下稟命情況?”
“陛下有意為難我,想來即便我上書講述其中艱辛,陛下隻怕還樂見其成。”
顧玄歎氣:“他樂見其成,其他人也不會允許他拿雲州的十萬兵馬開玩笑。”
現在這十萬兵馬還屬於朝廷名下,就為了報複趙冀搭上十萬兵馬給祁東王送菜,顧玄估計徐季陵暴怒之下都會掐死新帝再自殺。
趙冀還沒想明白顧玄的意思,徐季陵再明智,也不可能從京城給他調幾萬兵馬來吧?
等等!調兵?趙冀忽而眼前一亮,目光灼灼地看著顧玄,興奮道:“先生的意思是,讓朝廷多給我調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兵馬?”
“不錯。”顧玄點頭,“孫震和李福二位將軍的兵馬不也是這麽來的嗎?寧州吳使君已經同使君私下結盟,他那邊應該能調五萬兵馬。但老夫建議,不要往寧州調兵,向隔壁的岐州和亭州要兵。”
這一次,顧玄的言外之意就連顧淮之都聽懂了。又是流氓做派,先借了再說,還不還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這主意還真不賴,趙冀美滋滋地走了。每當這個時候,趙冀都會無比慶幸自己當初堅持了好幾年,終於把這尊大佛請出了山。老丞相真是神人啊,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能定半個江山。這等能耐,京城那位丞相還是差了點火候。
顧淮之已經被他祖父的智商驚歎過無數次了,這次還是有種想要跪一波的衝動。這腦子都是怎麽長的,每次都能轉劣勢為優勢,真是絕了。
好奇之下,顧淮之忍不住問顧玄,“阿公,眼下三方鼎立,趙使君日後也要稱帝,那就是四方割據。您覺得,最先倒下的,會是哪一方?”
顧玄眼神一凝,垂眸思索了片刻,沉聲道:“祁東王最先兵敗,而後是新帝,最後,便是梁肅和趙冀決戰。”
“這麽篤定?”
“你且看著吧,祁東王死於趙冀之手,新帝亡於梁肅劍下。屬於他們兩人的戰場,馬上要來了。”
顧淮之把這話記得牢牢的,就想看看他祖父這一卦準不準,真算準了,那他外公那個半仙的稱號,就可以掛在他祖父頭上了。
第37章 局勢再變
為著這個半仙名頭到底花落誰家, 顧淮之很是關注了一波眼下的戰況。(搜索小說每天得最快最好的更新網)
不過目前為止,兩大戰場相互膠著,梁肅還在和孫震死磕, 一點都不出能殺進京城幹掉皇帝的架勢。至少孫震和李福聯手, 不說把梁肅打成狗, 好歹也讓雙方局勢僵持不下,再加上朝廷還有源源不斷的糧餉送過來, 真要打持久戰,耗不起的應該是梁肅。
趙冀也祁東王正麵對上了。
這一次出征, 趙冀聽從了顧玄的提議, 直接向皇帝打申請報告, 先分析了一波敵我雙方的實力, 然後請求朝廷調兵。又說遠水救不了近火,寧州前幾年被流民坑了一波現在還沒恢複, 就從隔壁的亭州岐州調兵吧。
摸著良心說,皇帝有點不願意同意趙冀這個請求。他派趙冀去攻打祁東王, 本質是想坑趙冀一迴不是想讓他立功的。再想遠一點, 要是趙冀被祁東王幹掉了,他也不心疼。現在突然要給趙冀十多萬兵馬,皇帝心裏還真不大樂意。
不樂意也得樂意!
徐季陵收到趙冀的折子後還誇趙冀有遠見,考慮得也十分周全, 覺得他的要求合情合理, 想來皇帝也不會拒絕。所以徐季陵放心大膽地將折子交給了皇帝, 就等著皇帝批個準字發迴雲州。
結果左等右等, 徐季陵都備好了糧草了,皇帝那頭還是沒動靜。
這唱的又是哪出啊?
徐季陵真是奇了怪了,進宮直接問了皇帝這事兒。
皇帝在徐季陵麵前還挺實誠,畢竟他父皇在位時一直對他說徐季陵忠誠可用,皇帝對徐季陵的好感值還真不低。
是以徐季陵來問話,皇帝也沒忽悠他,屏退左右後特為難地看著徐季陵,遲疑道:“朕知道趙冀所言非虛,但趙冀當年對朕頗為不敬,如今又擁兵自重,若是再給十多萬兵馬……”
徐季陵心力交瘁!徐季陵現在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老子也不想幹了!
本來以為先帝夠蠢的,沒想到蠢中更有蠢手,新帝真不愧是先帝親兒子,那蠢勁兒簡直青出於藍,蠢得獨樹一幟!
皇帝還在那問呢,“丞相表情如此難看,可是朕哪裏說的不對?”
哪裏都不對!徐季陵都要被皇帝給蠢哭了,絕望地看了他一眼,滿臉都是崩潰,“陛下,這世上哪有您這麽處理政務的?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您要是不相信趙冀,覺著趙冀擁兵自重是個隱患,那當初何必下令讓趙冀領兵去攻打祁東王?再說趙冀這些年一直本本分分,前幾年打梁肅還是他自己主動請纓,奏折上所言皆是一片忠君報國之心。陛下無端疑心一方重臣,傳出去豈不是讓滿朝文武寒心嗎?即便趙冀別有居心,事情也不是這麽幹的,您讓他待在雲州,重派一個人領兵打祁東王,從雲州調兵啊!現在趙冀半點不臣之心都未表露,陛下便百般算計,這等小道陰司手段,豈是帝王所為?”
你防別人就防吧,自古帝王疑心病重,徐季陵也理解。結果你防著趙冀還點名讓他領兵去平亂,這特麽到底是什麽騷操作?徐季陵的內心簡直是崩潰的,人趙冀上的折子裏頭說得明明白白,雙方兵力懸殊需要朝廷支援。你轉頭對人說朕知道了,但是不好意思,要兵馬沒有,愛卿你自己上吧。
光是這麽一想,徐季陵都覺得自己要窒息。看向皇帝的目光更加絕望,你這怕是嫌現在還不夠亂,要把趙冀逼得造反吧?
皇帝也有點心虛,說實話他點趙冀去平亂的時候真沒想這麽多,懷疑趙冀擁兵自重居心不良的理由也是現扯的,真正的目的就是想要趙冀和祁東王互相殘殺,兩個都是他仇人,隨便死一個他都高興。但是他不想出錢出力。
徐季陵也算是個精明人,皇帝心裏這點小九九他能看不透。正因為看得太透了,徐季陵才更加絕望。這個時候,徐季陵就特別懷念顧玄,心說老丞相還是你有眼光跑得快,不然真的要被這對豬頭父子給坑死。
其實也不能太怪皇帝,先帝去得早,根本沒怎麽管教幾個皇子,新帝現在年紀也不大,剛剛參政沒幾年,還沒完全摸透官場的套路,他爹啪嘰就掛了。加上先帝自己也是個廢物,幾個皇子也都隨了爹,全都是挫貨。新帝還算是幾人中比較拿得出手的,實際上也就是表麵功夫做得好,現在一看,操作比先帝更加讓人窒息。
徐季陵簡直想罵娘,快要忍不住的時候他想起了眼前這個蠢貨是皇帝,打不得,罵不得,隻能默默吞下一口老血,疲憊道:“陛下既然點了趙冀平亂,就應該相信他。如今他的要求合情合理,趕緊允了他,從亭州和岐州調十二萬兵馬給他吧。否則的話,雲州十萬兵馬陛下是打算送給祁東王嗎?再有,趙冀一旦兵敗身死,雲州兵馬全滅,梁肅能不啃下這塊肥肉?”
你特麽到底是哪邊的啊?
皇帝一想,我去,還真是這個理。這下也不用徐季陵催了,麻溜地批了個準字讓人快馬加鞭給趙冀送去。
看到皇帝還算聽他的勸,徐季陵非但不感動還覺得前路無光。哪怕他有經天緯地之才,碰到這兩要命的皇帝也隻能感歎一聲自己生不逢時。
真的帶不動。
出宮後快到家門口時,徐季陵的臉都是陰沉沉的。
徐道宏正打算從他這兒打聽點消息了,見他這副模樣嚇了一跳,趕緊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麽。
徐季陵眼神幽幽,深深歎了口氣,簡單把這事兒給說了。
徐道宏聽完也是一臉臥槽的表情,再想想當年在雲州那幾日的所見所聞,覺得興朝怕是撐不了多久了。
不過一心隻想當帶路黨的徐道宏心情顯然比徐季陵強多了,畢竟己方有個豬隊友和發現對方有個豬隊長的心情完全就是兩碼事。震驚完一迴後,徐道宏轉頭就給顧玄寫了封信,告訴他現在這位皇帝的腦子貌似也不大好。
私人寄信速度當然比朝廷慢多了,顧玄收到這封信的時候趙冀的大軍都已經跟祁東王幹上了。
顧淮之當然也看了這封信,看完後立即感受到了徐季陵當時絕望的心情,窒息了許久後才對顧玄說:“阿公我覺得你之前的推測不對,新帝要是再這麽搞,梁肅還沒打進京城他就要先被徐季陵等人給弄死了。”
顧玄搖頭輕笑,淡淡看了顧淮之一眼,“先帝那麽蠢,徐季陵不也忠心耿耿一心為朝廷嘔心瀝血?徐季陵啊,就是太看重情義了,可惜!”
顧淮之一直以為顧玄是在可惜徐季陵時運不濟跟錯了皇帝,還開口安慰他:“沒事,阿公真為他感到可惜,等到趙使君順利起事一統天下後,再給他一個官職也不難啊。”
不得不說,徐季陵還是十分有能力的。前後兩位帝王都不靠譜,他愣是穩住了這堆爛攤子,真比起來,顧淮之覺得,這人,應該能算是他祖父那一檔的。
顧玄聽了顧淮之這話後,隻是輕笑,卻沒開口。
而後局勢風雲突變,趙冀打得祁東王節節敗退的同時,孫震竟然和梁肅聯手了!
顧淮之聽到這個消息後都懵逼了,顧玄讓人一打聽,得,還是之前胡王造的孽。當初孫震梁肅和趙冀三人來了個聯手毆打胡王,幾人實力不分伯仲,打起來還真有點惺惺相惜的意味。梁肅也正是利用這機會,花了許久的時間終於策反了孫震。
當然,這也跟國庫空虛發不出糧餉有關,孫震這邊,糧餉都快告急了。依顧淮之得到的消息,趙冀那邊的糧餉也快斷了,現在軍隊的嚼用,絕大部分都是雲州送過去的。
孫震也有私心,不願帶著這麽多將士送死,在梁肅的再三招攬下,狠心背叛了李福。
這兩人聯手,李福哪裏招架得住,就是來送菜的。除去戰死的人數外,這一場仗打下來,梁肅還賺了七八萬兵馬,成為實力最雄厚的一方。
這時,趙冀還在和祁東王死磕。
幽州與青州離得不遠,過了青州就是京城。上一次胡王來犯走得就是這條路線,現在,曆史重演了。
梁肅親率十五萬兵馬,揮師北上,直指京城。
青州被胡王一通騷操作搞下來本就還沒恢複元氣,眼下梁肅一來,青州刺史果斷認了慫,梁肅就這麽大大方方地取道青州,直攻京城。
沒辦法,雖然梁肅已經稱帝好幾年,但世人眼中,最正統的皇帝還是京城那個,京城國都地位牢不可破,還有更重要的傳國玉璽,梁肅都得搶占先機拿到手。
京城守衛也不差,還能湊出十萬兵馬,真正打起來,也能扛上一段時間。
問題是,有個青州的前車之鑒,其他州的刺史慫得特別快,朝廷向他們調兵,根本就調不了。
顧玄那一卦果然沒算錯,雙方僵持一年半,梁肅攻破京城。與此同時,趙冀拿下了祁東王的人頭。興朝皇室血脈,就此斷絕。
京城城破之時,皇帝終於有了點帝王氣概,在他人倉皇逃命之時,悲愴拔劍,涕淚橫流崩潰大喊自己對不起列祖列宗,親手將皇子公主盡數殺死,而後自刎。
梁肅進了大殿後,看到的隻是一地的屍體。
徐季陵自覺有愧於先先帝對他的知遇之恩,以身殉國。
顧淮之聽聞這個消息後,失手打翻了茶盞,想起之前顧玄所說的話,這才明白,“阿公早就料到了會有今日?”
顧玄的眼中也帶了哀色,閉了閉眼,沉聲歎道:“興朝皇室雖然三代帝王都不聰明,但對徐季陵卻一直信任有加。以徐季陵的性子,不管是誰攻破了京城,興朝皇室滅了,他也不會活著。”
顧淮之震驚之後便是茫然,這是他第一次碰到這麽品行高潔之人。以後世的人眼光來看,徐季陵或許有點認死理,一條道走到黑。但是現在,他的品行,才能配得起這個“士”字。
萬般滋味湧上心頭,顧淮之最終也隻能發出一聲沉重的歎息。
梁肅奪了京城,趙冀吞了祁東王的平州和潞州,加上原有的雲州和早就成為盟友的寧州,還有這次調了兵馬後被顧玄拉攏過來的亭州和岐州。天下十二州,趙冀就這麽占了一半。
自此,天下局勢便由原來的三方鼎立,變成趙梁二人兩強對峙之勢。
第38章 恍惚
不到兩年, 局勢突變至此,顧淮之心裏也懸了一口氣。這種爭霸天下站位之事最是要命, 一不小心就能打出個團滅結局。哪怕再相信顧玄, 顧淮之心裏還是有點發慌。
別說顧淮之了, 就連已經沉穩了許多的顧玦都忍不住發愁, 私底下抱著他閨女找顧淮之嘮嗑, “你同你阿公相處的時間最久,透露一下, 你阿公對現如今的局勢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