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琉想著自己也是由祖父親自教養,並無任何意見,點頭道:“父親願意親自教養淮兒,是淮兒之幸,兒子豈有不從之理?”
顧淮之覺得自己好像被親祖父當成刀給了顧玦會心一擊,小心地看向顧玦,果不其然見到一張陰沉的臉。
好在顧玦底線尚存,不至於同他這個孩子計較,隻是看向顧玄的目光更多了幾分怒意。
顧淮之覺得自己巨無辜,哪有當祖父的這麽坑孫子的?祖父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祖父的良心不僅不會痛,還覺得美滋滋。顧淮之的一係列表情落在顧玄眼裏,讓顧玄心下滿意,笑著開口:“這孩子倒是機靈,小小年紀竟然能聽出我們的話外之意。”
顧淮之一臉茫然,難不成自己又表現過頭了?家裏沒個同齡人真心傷不起。
小孩子做什麽表情都自帶可愛屬性,顧淮之本就生得極好,這會兒做出一副茫然的模樣,看著更是招人喜歡。就連還在生悶氣的顧玦都沒忍住破了功,笑著伸手在顧淮之臉上捏了一把。
顧玄也低笑一聲,溫和地問顧淮之:“從明天起,你每日酉時來正院,學半個時辰再迴去,如何?”
非常可以!顧淮之點頭如搗蒜。要知道,顧淮之都穿過來三年了,愣是不知道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時代背景,更因為每逢出門必身體不適的神奇體質,顧淮之到現在都還沒出過顧府,信息來源極為有限,顧淮之早就想開啟學習副本了。在知道現在的局勢不太妙後,顧淮之就更想多看看書了解一番當今形勢。這種不知己也不知彼的局勢,委實讓顧淮之莫得安全感。
顧玄從沒自己帶過孩子,見顧淮之這副伶俐的模樣不由心生歡喜,待到顧琉幾人要迴院之時,顧玄還特地把顧淮之留下來,美其名曰先聯絡聯絡祖孫感情,好讓顧淮之提前適應與祖父相處。
顧淮之自然沒再怕的,被顧玄牽到書房,同他大眼瞪小眼。
顧玄沒有哄孩子的經驗,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同顧淮之說什麽。反倒是顧淮之忍不住發問:“昨天阿爹說,阿公同陛下大吵一架,有辭官之意。阿公你真的要辭官嗎?”
顧玄沉吟片刻,嚐試用小孩子能聽懂的方式向顧淮之解釋:“我同陛下政見不合,就像你小叔總和我唱反調一般。他們都在破壞規矩,可是這世上之事,都有規矩約束,平民失了規矩,便會無視法紀,帝王失了規矩,便是禮樂崩壞亂像四起。方才你小叔壞了規矩,你們連飯都用不好。帝王破壞了規矩,整個興朝都將不得安寧。”
顧淮之點頭表示明白,繼續發問:“那祖父同陛下發生爭執,是否會讓陛下對我們顧府不喜?”
顧玄平靜的臉上不由露出一分傲然之色,輕嗤道:“我虞川顧氏千年士族,曆經無數朝帝王,世代公卿。陛下即便不喜顧氏,又能如何?”
這口氣很狂妄啊,顧淮之微微震驚,敢這麽跟皇帝硬懟還不把皇帝當迴事,顧家是個什麽超級大家族?
顧淮之覺得他真的低估了自己家族的地位。
顧玄還在繼續解釋:“至於辭官之事,且看來日情況。若是陛下聽勸,虛心納諫,親賢臣遠小人。我倒也不至於走到辭官那一步。”
偽兒童顧淮之實在不能完美扮演一個正常的三歲小孩,尤其是這兩年會說話走路後,顧淮之總能讓王氏夫妻二人驚上一驚,在全家人心中得了個聰明伶俐的評價。顧淮之更不想以後又時不時露餡兒,幹脆多表現表現自己,有個神童光環頂著,日後不管說了什麽做了什麽,好歹也有個借口。反正古代神童也不少,甘羅十二為丞相,他一個三歲小孩早慧一點多常啊!
於是顧淮之表現得十分出眾,不但點頭表示自己聽懂了,還打了個貼切的比方:“就跟落在地上的碗一樣,要是隻有一點缺口,撿起來洗洗還能用。缺得不太厲害,勉強也能忍。可若是摔成了渣,怎麽都補救不了,就隻有舍了這個碗,換個新的。您辭不辭官,就看陛下能被補救到什麽程度。”
顧玄登時覺得,他這個長孫,十分有靈性。
第3章 天資初顯
顧淮之有意表現,顧玄更覺驚喜。想當年顧玄也曾試探著親自教過三個兒子,結果顧玄這人要求奇高,以他自身學神的標準去要求兩三歲的孩子,結果能不讓他失望到自閉麽?
為此,顧玄還嫌棄了顧琉兄弟三人好幾年。
不得不說,顧琉三兄弟真的十分冤枉。
顧淮之的表現委實讓顧玄欣喜,想當初顧琉三人連句簡單的論語句子都背不下,顧淮之竟然能把他辭官之事分析得頭頭是道,這就是差距啊!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果然是他兒子不行!
顧玄又悄悄地嫌棄了兒子一迴。看著眼前鍾靈毓秀的孫子,顧玄才稍感欣慰,好在,他還有個極為聰慧的孫子,上蒼果然厚愛他們顧家。
老懷大慰的顧玄欣喜之下順口就對著顧淮之吐了迴槽。顧淮之聽得嘴角微微抽搐,看著他祖父的目光很是一言難盡。教個三歲小孩,直接跳過蒙學書籍,上來就讓人念《論語》中的句子,念完三遍還背不出來就嫌人笨,這真的是人幹事?
顧淮之覺得,不是他爹和他叔不行,是他祖父不太行。攤上這麽個爹,顧琉三兄弟實慘。
突然就開始擔心自己接下來的學習生涯了怎麽辦?
顧玄不知道他孫子已經在心裏吐槽他八百遍了,反而覺得美滋滋,熟練地掏出一本《論語》放在顧淮之麵前,一邊指著字一邊放緩語速帶著顧淮之讀。同樣也是三遍,然後讓顧淮之背出來。估摸著顧淮之要是背不出來,也要被顧玄嫌棄一下智商。
顧淮之:……
這樣的教學方法,十個孩子得有十一個被折騰得淚奔。
好在顧淮之自身也是個掛逼,上輩子也是讓人仰望的學神級別的存在。論記憶力就沒輸過,堪稱過目不忘。想當初顧淮之背《長恨歌》,也不過是粗粗掃了兩遍就記住了。現在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段,也就是張張嘴的事兒。畢竟他上輩子就把《論語》一整本給背熟了,這會兒要不是怕嚇著顧玄,顧淮之還能給顧玄當場表演一個生而知之。
顧玄驚喜之下又找了幾段較拗口的句子讓顧淮之記,這對偽兒童顧淮之完全沒壓力,顧淮之再次以驚豔的表現獲得顧玄滿意至極的目光。
祖孫兩一個敢教一個敢學,半個時辰嗖嗖就過去了。直到顧琉過來正院接人,顧玄才意猶未盡地停下來。搞得顧琉還挺震驚,莫非是他爹終於醒悟過來自己的標準太高,對孫子沒那麽嚴格了?不然的話,按照他爹那樣的死亡教學法,怎麽都不會露出這樣滿意的神情啊。
然後,顧琉就受到了來自親爹的會心一擊,“你們還說我對以往開蒙時對你們太嚴格,這世上沒有幾個人能達到我的要求。哼,全都是借口!同樣都是三歲,人家淮兒便表現得十分出色!”
顧琉:???!!!
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吐槽親爹還是該欣喜自己生了個神童兒子。
顧玄可能是憋屈了幾十年,一朝找著了發泄口後便暫時拋棄了平日注重的養氣功夫,繼續開口道:“當初我就奇怪,我和你娘都是過目不忘之人,偏偏你們幾個都沒繼承自我們的好頭腦,為這,我不知遺憾了多久。好在祖宗保佑,讓淮兒生了顆聰明腦袋,真是可喜可賀。”
顧琉:………
算了,是他們兄弟不爭氣,親爹高興就好。
顧淮之這麽一表現,神童之名便隱隱在府上傳開了。因著顧淮之說話走路都比同齡孩子快上許多,平時處理也更為理智,並無孩童的哭鬧幼稚之舉,現如今傳出神童之名,府中下人立即恍然大悟:怪不得大公子比一般孩子穩重許多,原來是天生聰慧!
顧玦聽說顧淮之繼承了顧玄和徐氏過目不忘的好記性後,特地跑過來看了個稀奇。上下仔細打量顧淮之一番後,顧玦搞事的心蠢蠢欲動,一把撈起顧淮之直奔書房口中還道:“走,小叔教你寫字去!”
正常人教小孩子寫字,那都是從易到難。顧玦就不一樣了,來了個從難到易,在紙上寫了一堆“鼙鼟纛”等一看就讓人頭暈眼花懷疑人生的字,教學模式比顧玄還兇殘,每個字就教一遍,教完就翻篇,待會兒匯總一起考。
顧淮之堅強地撐下來了,輕輕鬆鬆全部答對!
顧玦這才來了幾分興致,伸手揉了揉顧淮之的腦袋樂道:“你小子行啊,還真都記住了。我原以為是你阿公騙人,故意用你來打擊我,沒成想你還真能過目不忘啊!”
顧淮之毫不心虛地點頭,這可是他的自帶外掛,天賦技能,別人羨慕也羨慕不來。
顧玦則神秘一笑,往顧淮之手裏塞了支筆,教了他握筆姿勢後便繼續筆走龍蛇,迅速在紙上寫出一個“顧”字來,而後低頭笑眯眯地對顧淮之說:“再教你認個字,這個字念顧,就是我們虞川顧氏的顧。簡單吧?比剛才那幾個字好記多了,寫起來也十分簡單。來,我教你怎麽寫。這可是世上最簡單的字了,你這麽聰明,一定能寫好!”
要不是顧淮之是個偽兒童,說不定就真信了顧玦的鬼話了。
顧玦果然不愧是顧玄的親兒子,坑起人來套路都是一樣一樣的。
隻可惜偽兒童顧淮之非但不上當,還給了顧玦一個鄙視的眼神,“小叔你騙人,阿公教我背過《論語》,裏麵的‘子曰’二字比‘顧’字簡單多了!”
被侄子鄙視的顧玦:……真是失策,忘記小文盲剛剛已經上過識字課了,不好糊弄。
顧玦臉皮厚,若無其事地繼續笑道:“這些不重要,學會寫名字才重要。來,看清楚我怎麽運筆。”
顧淮之上輩子也學過多年書法,基本的握筆運筆都了然於心。問題是,哪怕上輩子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再豐富,也敵不過如今這副三歲身軀的局限性。小孩子的手沒勁還不穩,寫個筆畫稍微多一點的字就成了一團黑點點。顧淮之還好,寫出來的字雖然大,也沒個基本框架,大體上還是能看出是個“顧”字。
作為一個三歲小孩,尤其是第一次拿筆寫字的小孩來說,已經十分優秀了。
奈何顧玦也是個不知道正常三歲小孩水平的逗比,見顧淮之寫出來的字後愣是狠狠地笑了一場,完全不在乎是否會傷害到小孩子的幼小心靈。
兒子被嘲笑,跟過來的顧琉可不就要護崽麽,笑眯眯地插了顧玦一刀:“你有什麽好笑的,當初你剛學寫字的時候,比淮兒可差遠了,全都是一團墨,看不清寫的到底是什麽東西。怎麽,不信?要不要我讓人把當年你練的字拿過來?”
親哥親自上陣揭他的黑曆史,顧玦明智閉嘴,卻用眼神繼續調戲顧淮之。
顧淮之氣唿唿地瞪著顧玦,有這麽欺負小朋友的嗎?必須讓他知道,小孩子也是有尊嚴的!
“顧”字顧淮之寫不好,他名字裏麵的“之”字筆畫少啊!這個很可以!
氣憤之下的顧淮之超常發揮,愣是寫了個端端正正的“之”字出來。別說,還挺像模像樣,雖然筆力不夠,但字體成熟,頗為美觀,遠超三歲小孩的水準。
顧玦不由垮了臉,無奈地看向顧琉,揉了一把臉低聲道:“爹小時候莫非也是這樣?那我倒是明白了他為何嫌棄我們了。”
顧淮之:……自信點,聽我的,把們字去掉,就隻嫌棄你一個,謝謝。
第4章 騷操作
有沙雕小叔的參與,顧淮之的神童之路走得很順利。既能過目不忘,剛拿筆又能寫一手好字,天才之名妥了!
就連清冷孤傲畫風的徐氏都忍不住派人過來給王氏傳話:“大夫人安好,老夫人聽聞大公子於書法一道上頗有天分,特地派婢子過來領大公子去正院瞧瞧。”
顧淮之一臉茫然,他有書法天分,跟他阿婆有什麽關係。
倒是王氏喜氣洋洋地應了,低頭攬著顧淮之笑道:“你阿婆的書法可是一絕,尤其是行書,筆法細膩,勢巧行密,為諸多士大夫所推崇,甚至有人欲讓家中孩子拜你阿婆為師。不過你阿婆眼光高,不肯輕易收徒。這迴她既然開了口,想來也是有意考校你。這可是好事,能入你阿婆眼的人可不多,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
顧淮之聽得一愣一愣的,真心覺得他阿婆優秀到了頂點。在男尊女卑的時代,她一個女子不但能擁有姓名,還聲名遠揚蓋過許多士大夫,這不是女中豪傑是什麽?
懷著對徐氏滔滔不絕的景仰之情,顧淮之乖巧萬分地跟著徐氏派來的婢女走了。路上恰巧遇上閑逛的顧玦,顧玦自然認識徐氏跟前的婢女,眉毛一挑看向顧淮之,“淮兒好福氣,你阿婆挑剔得很,去了好好寫,別像我當年似的慘遭拒絕。”
顧淮之好奇心大起,“小叔也想讓阿婆指點書法嗎?”
“那可不?”顧玦一把抱起顧淮之,滿不在乎地開口道,“想當年你小叔我苦練書法,就指望著你阿婆能鬆口親自教我,結果被你阿婆毫不留情地拒絕了。”
顧淮之不由向顧玦投去了同情的目光,顧玦倒是無所謂,抱著顧淮之順路就進了正院。
此時顧玄已經上朝去了,正院隻有徐氏一人。見顧玦抱著顧淮之進門,徐氏微感詫異,顧玦已經領著顧淮之同徐氏文安,狀似無意地解釋道:“聽聞娘有意考校淮兒,近來天寒,兒子恰好無事,便順路把淮兒帶了過來。”
徐氏微微點頭,臉上無悲無喜,轉而看向顧淮之,目光登時柔和下來,輕聲道:“手冷不冷?過來把手烤暖了再寫字。”
顧淮之雙手往前一伸,露出手中捧著的手爐,笑得雙眼彎彎,“阿娘給我備了手爐,現在手暖乎著呢!”
顧玦則接口道:“我的手倒有點涼。”
說完,顧玦便牽著顧淮之坐到徐氏對麵,老老實實地伸手烤火。
徐氏也不說話,等了一會兒後才開口道:“紙筆已經備好了,淮兒你跟阿婆過來。”
顧玦也笑嘻嘻地跟了過來,表示自己也要來湊個熱鬧。
徐氏瞅他一眼,沒說話,領著顧淮之來到書案前。書案對於目前顧淮之的身高來說,還是有點偏高,正為難間,顧玦顛顛兒走過來,一把將顧淮之抱上椅子,笑眯眯地活躍氣氛:“別緊張,就像上迴一樣,隨便寫就行。”
顧淮之對他聳聳鼻子,而後一臉嚴肅地拿過一旁的湖筆,鄭重落筆,寫的還是自己的名字。沒辦法,目前顧淮之還不能把每個字的大小控製好,寫一個長句子那就是災難。
顧玦良心點評:“比我以前強多了!”
徐氏仔細瞅了瞅,評價得更為客觀:“也就最後那個‘之’字勉強湊合,靈氣倒也有幾分,還是得多加練習。”
顧玦趕緊點了點顧淮之的背提醒他:“還不謝謝你阿婆,以後你就要勞煩阿婆費心了。”
徐氏的神情並無太大波動,“淮兒年歲尚小,不宜多寫,免得傷了手,先多看看字帖吧。”
顧淮之默默點頭,顧玦則順勢道:“說到字帖,我記得娘這裏有幅《石麓碑》,不知可否借兒子一觀?”
徐氏瞧見顧玦眼中隱藏的期待之色,心下暗暗歎了口氣,垂下眼瞼平靜道:“待會兒我叫人找來送去你院裏便是。”
說完,徐氏的目光又轉到顧淮之身上,同他商量:“酉時你要同你阿公念書,不便練字。這樣吧,你申時末過來,在正院用了晚飯後再多看看名家名帖。等到酉時,便跟著你阿公一道兒念書,如何?”
能多學一門技能,顧淮之當然沒意見。再說了,寫出一手好字在古代多重要啊,都說字如其人,顧淮之長得不差,總不能一寫字就成了狗爬吧?那多丟人!顧淮之對自己的書法水平還是很有數的,即便他上輩子學過多年書法,那也隻是作為興趣愛好,在業內充其量也就是個三流水準,更別提在高手如雲的古代了。
不好好練字,將來可是要被人嘲笑的。有現成的特級名師當家教,傻子才拒絕。
事情就這麽愉快地決定了。
於是,顧淮之以三歲的年紀開始正式學習,相比起同齡人來說,也算是贏在起跑線上了。
顧淮之覺得自己好像被親祖父當成刀給了顧玦會心一擊,小心地看向顧玦,果不其然見到一張陰沉的臉。
好在顧玦底線尚存,不至於同他這個孩子計較,隻是看向顧玄的目光更多了幾分怒意。
顧淮之覺得自己巨無辜,哪有當祖父的這麽坑孫子的?祖父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祖父的良心不僅不會痛,還覺得美滋滋。顧淮之的一係列表情落在顧玄眼裏,讓顧玄心下滿意,笑著開口:“這孩子倒是機靈,小小年紀竟然能聽出我們的話外之意。”
顧淮之一臉茫然,難不成自己又表現過頭了?家裏沒個同齡人真心傷不起。
小孩子做什麽表情都自帶可愛屬性,顧淮之本就生得極好,這會兒做出一副茫然的模樣,看著更是招人喜歡。就連還在生悶氣的顧玦都沒忍住破了功,笑著伸手在顧淮之臉上捏了一把。
顧玄也低笑一聲,溫和地問顧淮之:“從明天起,你每日酉時來正院,學半個時辰再迴去,如何?”
非常可以!顧淮之點頭如搗蒜。要知道,顧淮之都穿過來三年了,愣是不知道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時代背景,更因為每逢出門必身體不適的神奇體質,顧淮之到現在都還沒出過顧府,信息來源極為有限,顧淮之早就想開啟學習副本了。在知道現在的局勢不太妙後,顧淮之就更想多看看書了解一番當今形勢。這種不知己也不知彼的局勢,委實讓顧淮之莫得安全感。
顧玄從沒自己帶過孩子,見顧淮之這副伶俐的模樣不由心生歡喜,待到顧琉幾人要迴院之時,顧玄還特地把顧淮之留下來,美其名曰先聯絡聯絡祖孫感情,好讓顧淮之提前適應與祖父相處。
顧淮之自然沒再怕的,被顧玄牽到書房,同他大眼瞪小眼。
顧玄沒有哄孩子的經驗,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同顧淮之說什麽。反倒是顧淮之忍不住發問:“昨天阿爹說,阿公同陛下大吵一架,有辭官之意。阿公你真的要辭官嗎?”
顧玄沉吟片刻,嚐試用小孩子能聽懂的方式向顧淮之解釋:“我同陛下政見不合,就像你小叔總和我唱反調一般。他們都在破壞規矩,可是這世上之事,都有規矩約束,平民失了規矩,便會無視法紀,帝王失了規矩,便是禮樂崩壞亂像四起。方才你小叔壞了規矩,你們連飯都用不好。帝王破壞了規矩,整個興朝都將不得安寧。”
顧淮之點頭表示明白,繼續發問:“那祖父同陛下發生爭執,是否會讓陛下對我們顧府不喜?”
顧玄平靜的臉上不由露出一分傲然之色,輕嗤道:“我虞川顧氏千年士族,曆經無數朝帝王,世代公卿。陛下即便不喜顧氏,又能如何?”
這口氣很狂妄啊,顧淮之微微震驚,敢這麽跟皇帝硬懟還不把皇帝當迴事,顧家是個什麽超級大家族?
顧淮之覺得他真的低估了自己家族的地位。
顧玄還在繼續解釋:“至於辭官之事,且看來日情況。若是陛下聽勸,虛心納諫,親賢臣遠小人。我倒也不至於走到辭官那一步。”
偽兒童顧淮之實在不能完美扮演一個正常的三歲小孩,尤其是這兩年會說話走路後,顧淮之總能讓王氏夫妻二人驚上一驚,在全家人心中得了個聰明伶俐的評價。顧淮之更不想以後又時不時露餡兒,幹脆多表現表現自己,有個神童光環頂著,日後不管說了什麽做了什麽,好歹也有個借口。反正古代神童也不少,甘羅十二為丞相,他一個三歲小孩早慧一點多常啊!
於是顧淮之表現得十分出眾,不但點頭表示自己聽懂了,還打了個貼切的比方:“就跟落在地上的碗一樣,要是隻有一點缺口,撿起來洗洗還能用。缺得不太厲害,勉強也能忍。可若是摔成了渣,怎麽都補救不了,就隻有舍了這個碗,換個新的。您辭不辭官,就看陛下能被補救到什麽程度。”
顧玄登時覺得,他這個長孫,十分有靈性。
第3章 天資初顯
顧淮之有意表現,顧玄更覺驚喜。想當年顧玄也曾試探著親自教過三個兒子,結果顧玄這人要求奇高,以他自身學神的標準去要求兩三歲的孩子,結果能不讓他失望到自閉麽?
為此,顧玄還嫌棄了顧琉兄弟三人好幾年。
不得不說,顧琉三兄弟真的十分冤枉。
顧淮之的表現委實讓顧玄欣喜,想當初顧琉三人連句簡單的論語句子都背不下,顧淮之竟然能把他辭官之事分析得頭頭是道,這就是差距啊!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果然是他兒子不行!
顧玄又悄悄地嫌棄了兒子一迴。看著眼前鍾靈毓秀的孫子,顧玄才稍感欣慰,好在,他還有個極為聰慧的孫子,上蒼果然厚愛他們顧家。
老懷大慰的顧玄欣喜之下順口就對著顧淮之吐了迴槽。顧淮之聽得嘴角微微抽搐,看著他祖父的目光很是一言難盡。教個三歲小孩,直接跳過蒙學書籍,上來就讓人念《論語》中的句子,念完三遍還背不出來就嫌人笨,這真的是人幹事?
顧淮之覺得,不是他爹和他叔不行,是他祖父不太行。攤上這麽個爹,顧琉三兄弟實慘。
突然就開始擔心自己接下來的學習生涯了怎麽辦?
顧玄不知道他孫子已經在心裏吐槽他八百遍了,反而覺得美滋滋,熟練地掏出一本《論語》放在顧淮之麵前,一邊指著字一邊放緩語速帶著顧淮之讀。同樣也是三遍,然後讓顧淮之背出來。估摸著顧淮之要是背不出來,也要被顧玄嫌棄一下智商。
顧淮之:……
這樣的教學方法,十個孩子得有十一個被折騰得淚奔。
好在顧淮之自身也是個掛逼,上輩子也是讓人仰望的學神級別的存在。論記憶力就沒輸過,堪稱過目不忘。想當初顧淮之背《長恨歌》,也不過是粗粗掃了兩遍就記住了。現在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段,也就是張張嘴的事兒。畢竟他上輩子就把《論語》一整本給背熟了,這會兒要不是怕嚇著顧玄,顧淮之還能給顧玄當場表演一個生而知之。
顧玄驚喜之下又找了幾段較拗口的句子讓顧淮之記,這對偽兒童顧淮之完全沒壓力,顧淮之再次以驚豔的表現獲得顧玄滿意至極的目光。
祖孫兩一個敢教一個敢學,半個時辰嗖嗖就過去了。直到顧琉過來正院接人,顧玄才意猶未盡地停下來。搞得顧琉還挺震驚,莫非是他爹終於醒悟過來自己的標準太高,對孫子沒那麽嚴格了?不然的話,按照他爹那樣的死亡教學法,怎麽都不會露出這樣滿意的神情啊。
然後,顧琉就受到了來自親爹的會心一擊,“你們還說我對以往開蒙時對你們太嚴格,這世上沒有幾個人能達到我的要求。哼,全都是借口!同樣都是三歲,人家淮兒便表現得十分出色!”
顧琉:???!!!
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吐槽親爹還是該欣喜自己生了個神童兒子。
顧玄可能是憋屈了幾十年,一朝找著了發泄口後便暫時拋棄了平日注重的養氣功夫,繼續開口道:“當初我就奇怪,我和你娘都是過目不忘之人,偏偏你們幾個都沒繼承自我們的好頭腦,為這,我不知遺憾了多久。好在祖宗保佑,讓淮兒生了顆聰明腦袋,真是可喜可賀。”
顧琉:………
算了,是他們兄弟不爭氣,親爹高興就好。
顧淮之這麽一表現,神童之名便隱隱在府上傳開了。因著顧淮之說話走路都比同齡孩子快上許多,平時處理也更為理智,並無孩童的哭鬧幼稚之舉,現如今傳出神童之名,府中下人立即恍然大悟:怪不得大公子比一般孩子穩重許多,原來是天生聰慧!
顧玦聽說顧淮之繼承了顧玄和徐氏過目不忘的好記性後,特地跑過來看了個稀奇。上下仔細打量顧淮之一番後,顧玦搞事的心蠢蠢欲動,一把撈起顧淮之直奔書房口中還道:“走,小叔教你寫字去!”
正常人教小孩子寫字,那都是從易到難。顧玦就不一樣了,來了個從難到易,在紙上寫了一堆“鼙鼟纛”等一看就讓人頭暈眼花懷疑人生的字,教學模式比顧玄還兇殘,每個字就教一遍,教完就翻篇,待會兒匯總一起考。
顧淮之堅強地撐下來了,輕輕鬆鬆全部答對!
顧玦這才來了幾分興致,伸手揉了揉顧淮之的腦袋樂道:“你小子行啊,還真都記住了。我原以為是你阿公騙人,故意用你來打擊我,沒成想你還真能過目不忘啊!”
顧淮之毫不心虛地點頭,這可是他的自帶外掛,天賦技能,別人羨慕也羨慕不來。
顧玦則神秘一笑,往顧淮之手裏塞了支筆,教了他握筆姿勢後便繼續筆走龍蛇,迅速在紙上寫出一個“顧”字來,而後低頭笑眯眯地對顧淮之說:“再教你認個字,這個字念顧,就是我們虞川顧氏的顧。簡單吧?比剛才那幾個字好記多了,寫起來也十分簡單。來,我教你怎麽寫。這可是世上最簡單的字了,你這麽聰明,一定能寫好!”
要不是顧淮之是個偽兒童,說不定就真信了顧玦的鬼話了。
顧玦果然不愧是顧玄的親兒子,坑起人來套路都是一樣一樣的。
隻可惜偽兒童顧淮之非但不上當,還給了顧玦一個鄙視的眼神,“小叔你騙人,阿公教我背過《論語》,裏麵的‘子曰’二字比‘顧’字簡單多了!”
被侄子鄙視的顧玦:……真是失策,忘記小文盲剛剛已經上過識字課了,不好糊弄。
顧玦臉皮厚,若無其事地繼續笑道:“這些不重要,學會寫名字才重要。來,看清楚我怎麽運筆。”
顧淮之上輩子也學過多年書法,基本的握筆運筆都了然於心。問題是,哪怕上輩子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再豐富,也敵不過如今這副三歲身軀的局限性。小孩子的手沒勁還不穩,寫個筆畫稍微多一點的字就成了一團黑點點。顧淮之還好,寫出來的字雖然大,也沒個基本框架,大體上還是能看出是個“顧”字。
作為一個三歲小孩,尤其是第一次拿筆寫字的小孩來說,已經十分優秀了。
奈何顧玦也是個不知道正常三歲小孩水平的逗比,見顧淮之寫出來的字後愣是狠狠地笑了一場,完全不在乎是否會傷害到小孩子的幼小心靈。
兒子被嘲笑,跟過來的顧琉可不就要護崽麽,笑眯眯地插了顧玦一刀:“你有什麽好笑的,當初你剛學寫字的時候,比淮兒可差遠了,全都是一團墨,看不清寫的到底是什麽東西。怎麽,不信?要不要我讓人把當年你練的字拿過來?”
親哥親自上陣揭他的黑曆史,顧玦明智閉嘴,卻用眼神繼續調戲顧淮之。
顧淮之氣唿唿地瞪著顧玦,有這麽欺負小朋友的嗎?必須讓他知道,小孩子也是有尊嚴的!
“顧”字顧淮之寫不好,他名字裏麵的“之”字筆畫少啊!這個很可以!
氣憤之下的顧淮之超常發揮,愣是寫了個端端正正的“之”字出來。別說,還挺像模像樣,雖然筆力不夠,但字體成熟,頗為美觀,遠超三歲小孩的水準。
顧玦不由垮了臉,無奈地看向顧琉,揉了一把臉低聲道:“爹小時候莫非也是這樣?那我倒是明白了他為何嫌棄我們了。”
顧淮之:……自信點,聽我的,把們字去掉,就隻嫌棄你一個,謝謝。
第4章 騷操作
有沙雕小叔的參與,顧淮之的神童之路走得很順利。既能過目不忘,剛拿筆又能寫一手好字,天才之名妥了!
就連清冷孤傲畫風的徐氏都忍不住派人過來給王氏傳話:“大夫人安好,老夫人聽聞大公子於書法一道上頗有天分,特地派婢子過來領大公子去正院瞧瞧。”
顧淮之一臉茫然,他有書法天分,跟他阿婆有什麽關係。
倒是王氏喜氣洋洋地應了,低頭攬著顧淮之笑道:“你阿婆的書法可是一絕,尤其是行書,筆法細膩,勢巧行密,為諸多士大夫所推崇,甚至有人欲讓家中孩子拜你阿婆為師。不過你阿婆眼光高,不肯輕易收徒。這迴她既然開了口,想來也是有意考校你。這可是好事,能入你阿婆眼的人可不多,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
顧淮之聽得一愣一愣的,真心覺得他阿婆優秀到了頂點。在男尊女卑的時代,她一個女子不但能擁有姓名,還聲名遠揚蓋過許多士大夫,這不是女中豪傑是什麽?
懷著對徐氏滔滔不絕的景仰之情,顧淮之乖巧萬分地跟著徐氏派來的婢女走了。路上恰巧遇上閑逛的顧玦,顧玦自然認識徐氏跟前的婢女,眉毛一挑看向顧淮之,“淮兒好福氣,你阿婆挑剔得很,去了好好寫,別像我當年似的慘遭拒絕。”
顧淮之好奇心大起,“小叔也想讓阿婆指點書法嗎?”
“那可不?”顧玦一把抱起顧淮之,滿不在乎地開口道,“想當年你小叔我苦練書法,就指望著你阿婆能鬆口親自教我,結果被你阿婆毫不留情地拒絕了。”
顧淮之不由向顧玦投去了同情的目光,顧玦倒是無所謂,抱著顧淮之順路就進了正院。
此時顧玄已經上朝去了,正院隻有徐氏一人。見顧玦抱著顧淮之進門,徐氏微感詫異,顧玦已經領著顧淮之同徐氏文安,狀似無意地解釋道:“聽聞娘有意考校淮兒,近來天寒,兒子恰好無事,便順路把淮兒帶了過來。”
徐氏微微點頭,臉上無悲無喜,轉而看向顧淮之,目光登時柔和下來,輕聲道:“手冷不冷?過來把手烤暖了再寫字。”
顧淮之雙手往前一伸,露出手中捧著的手爐,笑得雙眼彎彎,“阿娘給我備了手爐,現在手暖乎著呢!”
顧玦則接口道:“我的手倒有點涼。”
說完,顧玦便牽著顧淮之坐到徐氏對麵,老老實實地伸手烤火。
徐氏也不說話,等了一會兒後才開口道:“紙筆已經備好了,淮兒你跟阿婆過來。”
顧玦也笑嘻嘻地跟了過來,表示自己也要來湊個熱鬧。
徐氏瞅他一眼,沒說話,領著顧淮之來到書案前。書案對於目前顧淮之的身高來說,還是有點偏高,正為難間,顧玦顛顛兒走過來,一把將顧淮之抱上椅子,笑眯眯地活躍氣氛:“別緊張,就像上迴一樣,隨便寫就行。”
顧淮之對他聳聳鼻子,而後一臉嚴肅地拿過一旁的湖筆,鄭重落筆,寫的還是自己的名字。沒辦法,目前顧淮之還不能把每個字的大小控製好,寫一個長句子那就是災難。
顧玦良心點評:“比我以前強多了!”
徐氏仔細瞅了瞅,評價得更為客觀:“也就最後那個‘之’字勉強湊合,靈氣倒也有幾分,還是得多加練習。”
顧玦趕緊點了點顧淮之的背提醒他:“還不謝謝你阿婆,以後你就要勞煩阿婆費心了。”
徐氏的神情並無太大波動,“淮兒年歲尚小,不宜多寫,免得傷了手,先多看看字帖吧。”
顧淮之默默點頭,顧玦則順勢道:“說到字帖,我記得娘這裏有幅《石麓碑》,不知可否借兒子一觀?”
徐氏瞧見顧玦眼中隱藏的期待之色,心下暗暗歎了口氣,垂下眼瞼平靜道:“待會兒我叫人找來送去你院裏便是。”
說完,徐氏的目光又轉到顧淮之身上,同他商量:“酉時你要同你阿公念書,不便練字。這樣吧,你申時末過來,在正院用了晚飯後再多看看名家名帖。等到酉時,便跟著你阿公一道兒念書,如何?”
能多學一門技能,顧淮之當然沒意見。再說了,寫出一手好字在古代多重要啊,都說字如其人,顧淮之長得不差,總不能一寫字就成了狗爬吧?那多丟人!顧淮之對自己的書法水平還是很有數的,即便他上輩子學過多年書法,那也隻是作為興趣愛好,在業內充其量也就是個三流水準,更別提在高手如雲的古代了。
不好好練字,將來可是要被人嘲笑的。有現成的特級名師當家教,傻子才拒絕。
事情就這麽愉快地決定了。
於是,顧淮之以三歲的年紀開始正式學習,相比起同齡人來說,也算是贏在起跑線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