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節
在年代文裏當炮灰[七零] 作者:奶酪月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9章
蘇苗苗雖意料到自己親手調製的鹵汁絕對會讓所有人流連忘返,使他們成為店裏的迴頭客。但她是真的沒預料到,生意會這麽好!
第二天一早,原本隻是想要跟到店裏來看看情況的蘇苗苗,剛從後門進到店裏,就被正門的玻璃門外的情形給驚到了。
看著門口那些望眼欲穿站在門口的人,蘇苗苗有一種在養雞場裏半夜看到黃鼠狼的感覺,莫名讓人有些是瘮得慌。
“方叔,這……啥情況啊?”
同樣被這門口這麽多不畏嚴寒,等著開門的人給嚇到的方正義終究還是個實幹派,愣了一會兒後,就沒那麽驚訝了。
他順手拿起一旁的毛巾擦了擦汗後,繼續盯著大鍋裏的鹵煮,認真道:“小老板,我覺得,你等會兒可能還得再準備一鍋鹵汁。”
方苗苗:“……等會兒我就去弄。”
隨著鹵煮的大賣,蘇苗苗的鹵煮店也是徹底紅火了起來。
但在名聲大噪的同時,這也多讓人多了一些甜蜜的辛苦。
每天都座無虛席的客流量在讓蘇苗苗所賺到的利潤成倍增長的同時,也是真的忙活得讓人腳跟不著地了。
勤勞能幹如老方一家,在這幾天的高強度工作之下,也不免有些吃不消了。
“爸,我咋覺得今天這人比昨天還多呢?”切鹵煮切得手腕子都有些發抖的方大誌,看著廚房外麵的人,強忍著腕子的疼,加快了手下的動作。
“不是覺得,是真的。”方正義跺了跺腳道,“看樣子,今天這兩鍋鹵汁恐怕都得賣光。”
傳菜口的楊愛梅拚命記著每桌要的東西,朝幾個人喊著:“沒空聊天了,趕緊再來三碗大腸鹵煮!還有兩盤單點的火燒夾鹵肉,記得多放香菜!”
聽到這話,父子倆連忙朝蕙蘭問道:“蕙蘭,火燒好了嗎?”
“馬上!”
被問到的蕙蘭邊迴答,手裏烙火燒的動作也沒有停下。原本隻打算過來看看情況的蘇苗苗早就站在一旁跟著和麵了。可即便如此,這一爐爐的火燒也還是剛剛夠那邊鹵煮和鹵肉的需求。
於是,廚房裏一下子就變得靜悄悄的,隻聽見一幀幀“嚓嚓嚓”的剁肉聲,和烙鍋上“嘶啦嘶啦”的火燒翻麵響。
過了幾分鍾,才聽到:
“火燒好了!”
“鹵煮也切好了!”
就這樣,一份份訂單在這樣忙碌又有條不紊的配合下,完成了。
——“永遠不要低估首都人民對鹵煮火燒的熱愛的同時,也更不要低估人們對美食的欣賞與追捧。”
這是蘇苗苗在開業第二天結束後,發現自己因為揉麵而揉得肩膀疼得抬不起來時,總結出來的經驗。
與此同時,蘇苗苗也覺得自己是真的有些懈怠了。不過揉了一天的麵,身體就這麽不禁造,這哪裏還是當年可以靠手動打發蛋白,兩把菜刀剁碎肉糜,一個人完成年夜飯全部主菜的蘇大師傅呢!
蘇苗苗:該把鍛煉提上行程了!
…………
蘇苗苗原本還以為這陣子店裏的上座率隻是特別情況,畢竟是才開業,熱鬧一些也很正常。
但她萬萬沒想到,她以為的結束卻隻是個開始。
憑借無人可媲美其美味程度的鹵汁,和合理的價格與實惠的分量,蘇苗苗的鹵煮店成功的在以他們店麵所在的向前路這一條街為中心,向外擴散到了首都的各個角落。
再加上如老劉頭這些第一批客人的宣傳,讓住在附近的住戶,還有周圍幾個廠子的工人都知道了這家鹵煮店的存在,並且在嚐試一次之後,全都被俘獲成了蘇記鹵煮火燒的常客。
就這樣,在這樣每天都座無虛席的情況下,麵對辛苦並快樂著的老方一家,蘇苗苗是一邊開心店裏每天都在不斷增長的收入,一邊又在考慮要不要增加人手的問題。
考量再三,蘇苗苗還是決定趁著自己沒有開學的這段時間,先過去店裏跟著幫忙。倒不是她吝嗇,舍不得再請人,而是每間店在新開業的時候,都一定會經曆這一段開頭火熱的過程,但隻要熬過這一段井噴期,等後麵店裏的生意進入穩定狀態,那麽老方這一家四口就絕對夠了。再請人,等到後麵店裏沒那麽忙了,那麽多出來這麽一個員工,就實在是不必要了。
——
這一天,又跟著忙活了一整天的蘇苗苗對同樣已經累得腰酸背痛的老方一家道:“方叔,從明天開始,我會過來一整天都在店裏幫忙,到時候要是有人問,您就說我是來這裏打工的學生,勤工儉學,千萬不要暴露我是老板這件事。當然了,等半個月後,我這邊開學了,店裏生意要是還這麽火爆的話,我肯定會考慮再請一個人到店裏工作的事。”
方正義一邊拿著老伴遞過來的熱毛巾敷腿,一邊迴道:“店裏的確是有些忙不過來,但雇人的話,我覺得還是沒太大必要。雖說這幾天是挺累的,但也不是應付不了。辛苦些也是很值得的!就是得麻煩小老板你跟著忙活,我們這……真是有些不好意思。”
“這有啥不好意思的。”蘇苗苗道,“這店裏的生意這麽火熱,我作為老板肯定是最高興的。這段時間我不打算請人,也是因為我考慮到現在店是新開張的,有不少人是過來嚐新鮮,而很難成為咱們店裏的常客。等過陣子,這新鮮勁兒過了,每天到店裏吃飯的人數,差不多就能固定下來,也就不需要請人了。”
曾經在國營飯店做過臨時工的蕙蘭點了點頭道:“小老板說的對。我以前在國營飯店跟著幫忙的時候,那裏也就隻有四個人負責。除了負責炒菜的大師傅,和做主食的師傅外,就隻要一個幫工,和送菜口喊號的。咱們這可比國營飯店的小炒省事多了。”
蘇苗苗聽了這話有些好奇:“嫂子你還在國營飯店幹過?”
提起這個,蕙蘭有些不好意思道:“是,我以前在那裏幹過臨時工。一開始是跟著做幫工,洗菜、切菜什麽的。後來又幫著做麵點。但剛跟著做麵點沒多久,就有個有關係戶去了,我就讓人給辭退了。”
“怪不得嫂子你做火燒這麽好。那等以後,我們可以考慮早上也跟著營業賣早點了!”蘇苗苗若有所思道。
“成啊,包子餃子,燒餅火燒,還有南方那種燒麥餛飩,我都會!”
說起這個,蕙蘭就顯得活躍很多。
她打小就愛鼓搗吃的,但那時候除了玉米麵餑餑和紅薯就再沒有其他好吃的,一直到現在,她也因為日子過得沒那麽富裕,而很難有學習和展現的機會。
當年趕上國營飯店招工的時候,她不知道有多高興,後來成功進去當了臨時工,蕙蘭也是解禁可能地跟著那兒的大師傅學手藝。炒菜的師傅總放著別人學,所以她最後也隻是把麵點師傅的能耐學來了三四成。
“隻是可惜後來沒能繼續在那幹下去。”姚蕙蘭有些低落道,“我記得當時有一迴來了領導,還帶著孩子。麵點師傅還特意做了一屜雞蛋糕,當時分了我一個吃,可好吃了!”
“嫂子你想學做飯嗎?”蘇苗苗看著蕙蘭說起做飯時,向往的眼神,認真問道,“我沒啥別的手藝,就是做飯還不錯。嫂子你要是想學,我倒是能教教你。”
這話讓蕙蘭一下子就激動起來了:“小老板你也會做那個雞蛋糕嗎?”
蘇苗苗點頭:“不光雞蛋糕,百貨商場還有供銷社裏做的那些點心我都會做。”
看著姚蕙蘭想學卻又怯生生的樣子,蘇苗苗又道:“等忙過這陣子,嫂子你要是還想學,就告訴我。到時候,我教你做雞蛋糕。”
姚蕙蘭看了看蘇苗苗,有些不好意思地點著頭:“哎!那……那到時候,就麻煩小老板了。”
“不麻煩的。”
蘇苗苗笑著迴了一句,就繼續說起關於鹵煮店的工作安排了。
…………
教姚蕙蘭做糕點,是蘇苗苗聽到她這一番話,知道她有點基礎後才想到的。
雖說這邊鹵煮店的每日利潤能叫她每個月都能賺至少一千塊錢,但她要是能滿足於此,也就不是蘇苗苗了。
事實上,她最想做的,還是想要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工廠,做出屬於自己的生產線及旗下品牌和商品。
現在距離可注冊商標還有幾年,所以蘇苗苗想要做的就是先在人民群眾中先獲得最基本的關注與了解。她想要的,是獨一無二的屬於自己的品牌產品,是可持續到未來幾十年的發展。
當然了,現在說這些都還太早。
目前的蘇苗苗,還是那個連四合院都買不起的貧民窟女孩。
但姚蕙蘭倒是給了蘇苗苗一個新思路。
她完全可以先培養可信任人才。沒有生產線,就先手工製作。像是她和百貨商場的芳姐的合作那樣,一點點蠶食首都所有百貨商場和供銷社的糕點供貨,讓人們記住她糕點的味道,知道這是她蘇苗苗的糕點。
這樣的話,等未來她的能量足夠吞下一個食品廠的時候,習慣了她這個口味糕點的人們,自然而然就會成為購買群體。
到時候,不光是糕點,還有後世那些各類速食品,都可以成為她旗下的生產線。
而她,將會成為食品業的巨頭。
剛從滬市迴來,就聽起了蘇苗苗雄心壯誌的計劃後,顧歲安先是為她太過超前的奇思妙想感到驚訝與肯定。
但緊接著他就忍不住發出了靈魂一問:“那苗苗你開這家鹵煮店是打算……做速食鹵煮?”
蘇苗苗:“……”
“咳,我沒有別的意思……”顧歲安也覺得自己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傻。
“我知道。但速食鹵煮肯定是不會做的,也做不出來。最多做點鹵肉什麽的。”蘇苗苗無語地看著顧歲安,總覺得這人隻要去一趟滬市迴來,好像就會變得傻乎乎一點似的。
“那你的鹵煮店……?”
蘇苗苗一副當代渣女的樣子說道:“雖然這樣說有點對不起鹵煮,但實際上,它的確隻是我想要快速賺錢的一個工具。而且,現在鹵煮店也已經慢慢上手了,我可以全權交給方叔他們負責,自己繼續學業和其他的計劃了。”
這也是蘇苗苗早就想好了的。
作為曾經的餐館老板,蘇苗苗從中領悟的經驗,就是學會分權。
掌控著幾家餐館的她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把一切都抓在自己手裏不鬆開的同時,還能做到麵麵俱到。
領導的作用,就是要分攤任務下去給大家一起做。這樣才是能真正表現出一個領導能力的事情。
啥事兒都她自己做,不光耽誤時間,浪費精力,她自己早早晚晚也會累垮。
所以,蘇苗苗要做的,就是知人善任。
找到更多有能力、有才華的人來幫助自己。
當然了,在現階段,這個是很難能實現的。
因為這是一個鐵飯碗至上的年代。
幹個體,不管多賺錢,終究也還是會被人瞧不起。
既然想那些都還太遙遠,蘇苗苗也不樂意自己給自己添堵,她從來都不是一個杞人憂天,把未來的困難放到現在隻憂心卻無法解決的人。
她更喜歡關注眼下,喜歡腳踏實地,還喜歡……和顧歲安在一起。
想清楚一切後,蘇苗苗笑著看向顧歲安,問:“好了,不說我了。說說你這次去滬市怎麽樣吧。有發生什麽新鮮事嗎?”
顧歲安是在確認鹵煮店第一天開業順利後,出發去的滬市,名曰:考察。
說起正事,顧歲安正色道:“這一次去滬市,感覺變化很大。和首都這邊一樣的,就是改革開放後的個體經營變多了。不過相對於首都,滬市的發展更快一些,街道兩邊已經有不少門店。不光是賣吃食,還有不少是從廣東那邊倒賣衣服的……”
蘇苗苗一邊認真聽著顧歲安帶來的,關於滬市的發展形勢。一邊思考著再過半年後,自己要不要去特區開展“撈金”事業。
而顧歲安說到一半,突然頓了頓,麵色有些奇怪道:“還有就是,所有上山下鄉的知青,可以迴城了。”
這時是79年的二月份,從過年前就已經轟動全國的知青大返城運動已經在這時得到了結果。
蘇苗苗對這件事並不驚訝,隻是她不明白顧歲安為何是這個表情。
“你是遇到了什麽人嗎?”蘇苗苗好奇問道。
“嗯。”顧歲安點頭,“我在滬市看到了以前北河溝大隊的那個知青,和……林珍寶。”
蘇苗苗:“!!!”
林珍寶這個名字讓蘇苗苗聽到後,汗毛就豎了起來。她沒想到有一天會在顧歲安口中聽到這個名字,或者說,自從離開北河溝,她就再沒聽到過這個名字了。
她追問道:“是誰?哪個知青?我認識嗎?”
顧歲安雖詫異於蘇苗苗的反應,卻也還是如實迴道:“我不知道她叫什麽。但她是那個和前一個大隊長搞……搞男女關係的那個。”
蘇苗苗脫口道:“程秀秀!”
蘇苗苗雖意料到自己親手調製的鹵汁絕對會讓所有人流連忘返,使他們成為店裏的迴頭客。但她是真的沒預料到,生意會這麽好!
第二天一早,原本隻是想要跟到店裏來看看情況的蘇苗苗,剛從後門進到店裏,就被正門的玻璃門外的情形給驚到了。
看著門口那些望眼欲穿站在門口的人,蘇苗苗有一種在養雞場裏半夜看到黃鼠狼的感覺,莫名讓人有些是瘮得慌。
“方叔,這……啥情況啊?”
同樣被這門口這麽多不畏嚴寒,等著開門的人給嚇到的方正義終究還是個實幹派,愣了一會兒後,就沒那麽驚訝了。
他順手拿起一旁的毛巾擦了擦汗後,繼續盯著大鍋裏的鹵煮,認真道:“小老板,我覺得,你等會兒可能還得再準備一鍋鹵汁。”
方苗苗:“……等會兒我就去弄。”
隨著鹵煮的大賣,蘇苗苗的鹵煮店也是徹底紅火了起來。
但在名聲大噪的同時,這也多讓人多了一些甜蜜的辛苦。
每天都座無虛席的客流量在讓蘇苗苗所賺到的利潤成倍增長的同時,也是真的忙活得讓人腳跟不著地了。
勤勞能幹如老方一家,在這幾天的高強度工作之下,也不免有些吃不消了。
“爸,我咋覺得今天這人比昨天還多呢?”切鹵煮切得手腕子都有些發抖的方大誌,看著廚房外麵的人,強忍著腕子的疼,加快了手下的動作。
“不是覺得,是真的。”方正義跺了跺腳道,“看樣子,今天這兩鍋鹵汁恐怕都得賣光。”
傳菜口的楊愛梅拚命記著每桌要的東西,朝幾個人喊著:“沒空聊天了,趕緊再來三碗大腸鹵煮!還有兩盤單點的火燒夾鹵肉,記得多放香菜!”
聽到這話,父子倆連忙朝蕙蘭問道:“蕙蘭,火燒好了嗎?”
“馬上!”
被問到的蕙蘭邊迴答,手裏烙火燒的動作也沒有停下。原本隻打算過來看看情況的蘇苗苗早就站在一旁跟著和麵了。可即便如此,這一爐爐的火燒也還是剛剛夠那邊鹵煮和鹵肉的需求。
於是,廚房裏一下子就變得靜悄悄的,隻聽見一幀幀“嚓嚓嚓”的剁肉聲,和烙鍋上“嘶啦嘶啦”的火燒翻麵響。
過了幾分鍾,才聽到:
“火燒好了!”
“鹵煮也切好了!”
就這樣,一份份訂單在這樣忙碌又有條不紊的配合下,完成了。
——“永遠不要低估首都人民對鹵煮火燒的熱愛的同時,也更不要低估人們對美食的欣賞與追捧。”
這是蘇苗苗在開業第二天結束後,發現自己因為揉麵而揉得肩膀疼得抬不起來時,總結出來的經驗。
與此同時,蘇苗苗也覺得自己是真的有些懈怠了。不過揉了一天的麵,身體就這麽不禁造,這哪裏還是當年可以靠手動打發蛋白,兩把菜刀剁碎肉糜,一個人完成年夜飯全部主菜的蘇大師傅呢!
蘇苗苗:該把鍛煉提上行程了!
…………
蘇苗苗原本還以為這陣子店裏的上座率隻是特別情況,畢竟是才開業,熱鬧一些也很正常。
但她萬萬沒想到,她以為的結束卻隻是個開始。
憑借無人可媲美其美味程度的鹵汁,和合理的價格與實惠的分量,蘇苗苗的鹵煮店成功的在以他們店麵所在的向前路這一條街為中心,向外擴散到了首都的各個角落。
再加上如老劉頭這些第一批客人的宣傳,讓住在附近的住戶,還有周圍幾個廠子的工人都知道了這家鹵煮店的存在,並且在嚐試一次之後,全都被俘獲成了蘇記鹵煮火燒的常客。
就這樣,在這樣每天都座無虛席的情況下,麵對辛苦並快樂著的老方一家,蘇苗苗是一邊開心店裏每天都在不斷增長的收入,一邊又在考慮要不要增加人手的問題。
考量再三,蘇苗苗還是決定趁著自己沒有開學的這段時間,先過去店裏跟著幫忙。倒不是她吝嗇,舍不得再請人,而是每間店在新開業的時候,都一定會經曆這一段開頭火熱的過程,但隻要熬過這一段井噴期,等後麵店裏的生意進入穩定狀態,那麽老方這一家四口就絕對夠了。再請人,等到後麵店裏沒那麽忙了,那麽多出來這麽一個員工,就實在是不必要了。
——
這一天,又跟著忙活了一整天的蘇苗苗對同樣已經累得腰酸背痛的老方一家道:“方叔,從明天開始,我會過來一整天都在店裏幫忙,到時候要是有人問,您就說我是來這裏打工的學生,勤工儉學,千萬不要暴露我是老板這件事。當然了,等半個月後,我這邊開學了,店裏生意要是還這麽火爆的話,我肯定會考慮再請一個人到店裏工作的事。”
方正義一邊拿著老伴遞過來的熱毛巾敷腿,一邊迴道:“店裏的確是有些忙不過來,但雇人的話,我覺得還是沒太大必要。雖說這幾天是挺累的,但也不是應付不了。辛苦些也是很值得的!就是得麻煩小老板你跟著忙活,我們這……真是有些不好意思。”
“這有啥不好意思的。”蘇苗苗道,“這店裏的生意這麽火熱,我作為老板肯定是最高興的。這段時間我不打算請人,也是因為我考慮到現在店是新開張的,有不少人是過來嚐新鮮,而很難成為咱們店裏的常客。等過陣子,這新鮮勁兒過了,每天到店裏吃飯的人數,差不多就能固定下來,也就不需要請人了。”
曾經在國營飯店做過臨時工的蕙蘭點了點頭道:“小老板說的對。我以前在國營飯店跟著幫忙的時候,那裏也就隻有四個人負責。除了負責炒菜的大師傅,和做主食的師傅外,就隻要一個幫工,和送菜口喊號的。咱們這可比國營飯店的小炒省事多了。”
蘇苗苗聽了這話有些好奇:“嫂子你還在國營飯店幹過?”
提起這個,蕙蘭有些不好意思道:“是,我以前在那裏幹過臨時工。一開始是跟著做幫工,洗菜、切菜什麽的。後來又幫著做麵點。但剛跟著做麵點沒多久,就有個有關係戶去了,我就讓人給辭退了。”
“怪不得嫂子你做火燒這麽好。那等以後,我們可以考慮早上也跟著營業賣早點了!”蘇苗苗若有所思道。
“成啊,包子餃子,燒餅火燒,還有南方那種燒麥餛飩,我都會!”
說起這個,蕙蘭就顯得活躍很多。
她打小就愛鼓搗吃的,但那時候除了玉米麵餑餑和紅薯就再沒有其他好吃的,一直到現在,她也因為日子過得沒那麽富裕,而很難有學習和展現的機會。
當年趕上國營飯店招工的時候,她不知道有多高興,後來成功進去當了臨時工,蕙蘭也是解禁可能地跟著那兒的大師傅學手藝。炒菜的師傅總放著別人學,所以她最後也隻是把麵點師傅的能耐學來了三四成。
“隻是可惜後來沒能繼續在那幹下去。”姚蕙蘭有些低落道,“我記得當時有一迴來了領導,還帶著孩子。麵點師傅還特意做了一屜雞蛋糕,當時分了我一個吃,可好吃了!”
“嫂子你想學做飯嗎?”蘇苗苗看著蕙蘭說起做飯時,向往的眼神,認真問道,“我沒啥別的手藝,就是做飯還不錯。嫂子你要是想學,我倒是能教教你。”
這話讓蕙蘭一下子就激動起來了:“小老板你也會做那個雞蛋糕嗎?”
蘇苗苗點頭:“不光雞蛋糕,百貨商場還有供銷社裏做的那些點心我都會做。”
看著姚蕙蘭想學卻又怯生生的樣子,蘇苗苗又道:“等忙過這陣子,嫂子你要是還想學,就告訴我。到時候,我教你做雞蛋糕。”
姚蕙蘭看了看蘇苗苗,有些不好意思地點著頭:“哎!那……那到時候,就麻煩小老板了。”
“不麻煩的。”
蘇苗苗笑著迴了一句,就繼續說起關於鹵煮店的工作安排了。
…………
教姚蕙蘭做糕點,是蘇苗苗聽到她這一番話,知道她有點基礎後才想到的。
雖說這邊鹵煮店的每日利潤能叫她每個月都能賺至少一千塊錢,但她要是能滿足於此,也就不是蘇苗苗了。
事實上,她最想做的,還是想要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工廠,做出屬於自己的生產線及旗下品牌和商品。
現在距離可注冊商標還有幾年,所以蘇苗苗想要做的就是先在人民群眾中先獲得最基本的關注與了解。她想要的,是獨一無二的屬於自己的品牌產品,是可持續到未來幾十年的發展。
當然了,現在說這些都還太早。
目前的蘇苗苗,還是那個連四合院都買不起的貧民窟女孩。
但姚蕙蘭倒是給了蘇苗苗一個新思路。
她完全可以先培養可信任人才。沒有生產線,就先手工製作。像是她和百貨商場的芳姐的合作那樣,一點點蠶食首都所有百貨商場和供銷社的糕點供貨,讓人們記住她糕點的味道,知道這是她蘇苗苗的糕點。
這樣的話,等未來她的能量足夠吞下一個食品廠的時候,習慣了她這個口味糕點的人們,自然而然就會成為購買群體。
到時候,不光是糕點,還有後世那些各類速食品,都可以成為她旗下的生產線。
而她,將會成為食品業的巨頭。
剛從滬市迴來,就聽起了蘇苗苗雄心壯誌的計劃後,顧歲安先是為她太過超前的奇思妙想感到驚訝與肯定。
但緊接著他就忍不住發出了靈魂一問:“那苗苗你開這家鹵煮店是打算……做速食鹵煮?”
蘇苗苗:“……”
“咳,我沒有別的意思……”顧歲安也覺得自己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傻。
“我知道。但速食鹵煮肯定是不會做的,也做不出來。最多做點鹵肉什麽的。”蘇苗苗無語地看著顧歲安,總覺得這人隻要去一趟滬市迴來,好像就會變得傻乎乎一點似的。
“那你的鹵煮店……?”
蘇苗苗一副當代渣女的樣子說道:“雖然這樣說有點對不起鹵煮,但實際上,它的確隻是我想要快速賺錢的一個工具。而且,現在鹵煮店也已經慢慢上手了,我可以全權交給方叔他們負責,自己繼續學業和其他的計劃了。”
這也是蘇苗苗早就想好了的。
作為曾經的餐館老板,蘇苗苗從中領悟的經驗,就是學會分權。
掌控著幾家餐館的她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把一切都抓在自己手裏不鬆開的同時,還能做到麵麵俱到。
領導的作用,就是要分攤任務下去給大家一起做。這樣才是能真正表現出一個領導能力的事情。
啥事兒都她自己做,不光耽誤時間,浪費精力,她自己早早晚晚也會累垮。
所以,蘇苗苗要做的,就是知人善任。
找到更多有能力、有才華的人來幫助自己。
當然了,在現階段,這個是很難能實現的。
因為這是一個鐵飯碗至上的年代。
幹個體,不管多賺錢,終究也還是會被人瞧不起。
既然想那些都還太遙遠,蘇苗苗也不樂意自己給自己添堵,她從來都不是一個杞人憂天,把未來的困難放到現在隻憂心卻無法解決的人。
她更喜歡關注眼下,喜歡腳踏實地,還喜歡……和顧歲安在一起。
想清楚一切後,蘇苗苗笑著看向顧歲安,問:“好了,不說我了。說說你這次去滬市怎麽樣吧。有發生什麽新鮮事嗎?”
顧歲安是在確認鹵煮店第一天開業順利後,出發去的滬市,名曰:考察。
說起正事,顧歲安正色道:“這一次去滬市,感覺變化很大。和首都這邊一樣的,就是改革開放後的個體經營變多了。不過相對於首都,滬市的發展更快一些,街道兩邊已經有不少門店。不光是賣吃食,還有不少是從廣東那邊倒賣衣服的……”
蘇苗苗一邊認真聽著顧歲安帶來的,關於滬市的發展形勢。一邊思考著再過半年後,自己要不要去特區開展“撈金”事業。
而顧歲安說到一半,突然頓了頓,麵色有些奇怪道:“還有就是,所有上山下鄉的知青,可以迴城了。”
這時是79年的二月份,從過年前就已經轟動全國的知青大返城運動已經在這時得到了結果。
蘇苗苗對這件事並不驚訝,隻是她不明白顧歲安為何是這個表情。
“你是遇到了什麽人嗎?”蘇苗苗好奇問道。
“嗯。”顧歲安點頭,“我在滬市看到了以前北河溝大隊的那個知青,和……林珍寶。”
蘇苗苗:“!!!”
林珍寶這個名字讓蘇苗苗聽到後,汗毛就豎了起來。她沒想到有一天會在顧歲安口中聽到這個名字,或者說,自從離開北河溝,她就再沒聽到過這個名字了。
她追問道:“是誰?哪個知青?我認識嗎?”
顧歲安雖詫異於蘇苗苗的反應,卻也還是如實迴道:“我不知道她叫什麽。但她是那個和前一個大隊長搞……搞男女關係的那個。”
蘇苗苗脫口道:“程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