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業出言:“豐年小先生恃才傲物,也不能對陛下如此無禮吧?”
花雪也不想翻臉,但是他也不會低頭,心思一動便想起了唐寅,道:“大明天子對不起我桃花庵一脈,我自然不會給他好臉色。”
崇禎等人茫然,吳偉業和陳洪謐倒是明白。陳洪謐給崇禎解釋:“當年弘治年間,唐寅赴京趕考,因為徐經科舉一案被牽連,功名直接被革除。但實際上朝廷也是查無實據,心知冤枉了徐經和唐寅,以及當屆的主考官程敏政,但是為了平息輿論,還是把三人都處罰了。豐年所居桃花庵便是唐寅晚年所建。他說我大明對不起桃花庵一脈,倒是確有其事。不過,豐年你到底是唐寅一脈,還是心學一脈?”
花雪本人跟這兩方都沒有關係,但是前身所學確實是心學嫡傳,可見收養他的先生肯定是心學一脈,不過既然能住在桃花庵,想必與唐寅也有關係。花雪之前為了忽悠陳洪謐,已經搜索過相關人等,準備了好了如何解釋他跟唐寅的關係,這時候正好拿出來解(hu)釋(you):“當年寧王之亂前,最先察覺寧王反心的便是被寧王征調的唐先生。唐先生裝瘋從寧王府脫離,曾向朝廷示警,不過被當時的朝廷無視。後來陽明先生平叛之際,也曾向唐先生了解情況。”
頓了頓,又道,“陽明先生與唐先生在京城參加科舉時便有交情,不過陽明先生過了會試,唐先生,哼。”
眾人皆知他冷哼的意思,唐寅其實也過了會試,但無錯卻被朝廷剝奪了成績,甚至終生禁考,罷黜為吏。兩者際遇,對比之下更令人唏噓。
也不管崇禎尷尬,花雪接著說(bian)道:“陽明先生海內大儒,門人弟子無數;唐先生詩詞歌賦從不服人,但教書育人,並非所長。所以唐先生後輩,多有拜入心學門下,繼承兩家所長。”
其實花雪說來說去,都沒說出具體的傳承脈絡。陳洪謐之前也沒有查出那個收養花雪的隱士到底是誰,甚至就連花雪前身,都不知道這位隱士姓名來曆。花雪隻能猜測,如果不是大花雪無聊搞得化身什麽的,那麽肯定就與唐寅有關,否則不會住在桃花庵裏。至於心學傳人的身份,一身所學做不了假,心法中知行合一的綱要,如果不是心學的功法才怪。所以花雪說的這些,雖然都是他自己在信口忽悠,但大多都是根據已有線索合情合理的推論後的補充。
眾人聽花雪說完,倒是都信了,在場眾人,除了王承恩是死忠粉以外,就連崇禎自己,學的也是孔子的“君待臣有禮,臣事上以忠”。既然皇家先對不起了人家桃花庵一脈,人家不待見是應該的,沒當麵罵你已經很給麵子了。明朝大臣當麵罵皇帝的大有人在,除了永樂和他爹,其他皇帝對此都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王承恩雖然是皇帝死忠,但其實受的也是這個教育,所以他得跟花雪講道理:“咱家問小先生一句,小先生是唐氏傳人或許不假,但是心學傳人也是真吧?大明對心學,應該沒有虧欠之處吧?陽明公一心為國,見到傳人對陛下如此無禮,心中作何感想啊?”
花雪為小姐背鍋多年,詭辯之術不在話下:“大明是沒虧欠心學,但心學不僅沒虧待大明,還對大明有功。心學傳人的身份,不虧欠皇室,而皇室虧欠唐氏,說到底,還是皇室虧欠於我啊!”
王承恩道:“你口口聲聲唐氏傳人,可除了住處以外,也沒拿出什麽像樣的證據,你讓我們如何相信你是唐氏傳人?”
花雪看了陳洪謐一眼,對陳洪謐微微搖頭,製止他拿出地圖佐證,他心知肚明那地圖是他自己畫的,陳洪謐並非此道大家,所以看不出問題,但不代表吳偉業和陳子龍也看不出來。
迴過頭,故作搖頭晃腦以掩飾剛才的動作,口中吟道:“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一番做作之後,正態對王承恩道:“看公公一片忠心,皇帝也放心讓你伴駕出行,看你年紀又與曹化淳對不上,想必是王承恩王公公了?”
眾人皆是一愣,然後麵現不解之色,花雪一個十四歲孩子,怎麽可能認識久居深宮的王承恩?
王承恩忙到:“小先生怎麽識得咱家?”
花雪道:“當然不認識你,但是能被皇帝如此信任的太監,不就是信王府時候先後陪伴他長大的你們倆嗎?帶別人隨身伴駕,他睡得著嗎?”
崇禎奇怪:“你對朕的事情這麽了解?”
花雪也覺得自己知道的太多了,誰讓曆史資料就是那麽全呢!他隻好給自己找(bian)原(gu)因(shi):“當初你們鬥倒魏忠賢的時候,天下稱頌,大快人心!那時候先生還在,還想為這事編個戲曲給梨園傳唱,所以搜羅了不少事跡,信王府曹王兩位公公可是其中一等一的功臣。”
花雪雖然解釋過去了,崇禎還是感覺奇怪,之前周閣老的事情他知道,解釋說是周閣老自墨,這時候又知道隨身太監是誰,這實在不能不讓崇禎懷疑。崇禎倒也不是懷疑花雪有什麽密探,隻是覺得宮裏的消息在外麵傳得太多,他自己還有沒有隱私了!
王承恩也打定主意迴去跟曹化淳商量一下要整頓一下手底下的太監宮女了,這宮闈之事,可不能再在宮外亂傳了。不過他也不放鬆追問:“小先生不能隨便念一首唐先生的詩,便說是他的傳人,這詩可是流傳甚廣,會的人很多,說明不了什麽。”
花雪也有點為難,他本人所學都是未來的教育成果,前身一身心學修為,兩者都與唐寅關係不大,他還真沒有什麽本事證明自己是唐氏傳人。但如果不拿出些什麽證據,或許連陳洪謐都會起疑。
花雪也不想翻臉,但是他也不會低頭,心思一動便想起了唐寅,道:“大明天子對不起我桃花庵一脈,我自然不會給他好臉色。”
崇禎等人茫然,吳偉業和陳洪謐倒是明白。陳洪謐給崇禎解釋:“當年弘治年間,唐寅赴京趕考,因為徐經科舉一案被牽連,功名直接被革除。但實際上朝廷也是查無實據,心知冤枉了徐經和唐寅,以及當屆的主考官程敏政,但是為了平息輿論,還是把三人都處罰了。豐年所居桃花庵便是唐寅晚年所建。他說我大明對不起桃花庵一脈,倒是確有其事。不過,豐年你到底是唐寅一脈,還是心學一脈?”
花雪本人跟這兩方都沒有關係,但是前身所學確實是心學嫡傳,可見收養他的先生肯定是心學一脈,不過既然能住在桃花庵,想必與唐寅也有關係。花雪之前為了忽悠陳洪謐,已經搜索過相關人等,準備了好了如何解釋他跟唐寅的關係,這時候正好拿出來解(hu)釋(you):“當年寧王之亂前,最先察覺寧王反心的便是被寧王征調的唐先生。唐先生裝瘋從寧王府脫離,曾向朝廷示警,不過被當時的朝廷無視。後來陽明先生平叛之際,也曾向唐先生了解情況。”
頓了頓,又道,“陽明先生與唐先生在京城參加科舉時便有交情,不過陽明先生過了會試,唐先生,哼。”
眾人皆知他冷哼的意思,唐寅其實也過了會試,但無錯卻被朝廷剝奪了成績,甚至終生禁考,罷黜為吏。兩者際遇,對比之下更令人唏噓。
也不管崇禎尷尬,花雪接著說(bian)道:“陽明先生海內大儒,門人弟子無數;唐先生詩詞歌賦從不服人,但教書育人,並非所長。所以唐先生後輩,多有拜入心學門下,繼承兩家所長。”
其實花雪說來說去,都沒說出具體的傳承脈絡。陳洪謐之前也沒有查出那個收養花雪的隱士到底是誰,甚至就連花雪前身,都不知道這位隱士姓名來曆。花雪隻能猜測,如果不是大花雪無聊搞得化身什麽的,那麽肯定就與唐寅有關,否則不會住在桃花庵裏。至於心學傳人的身份,一身所學做不了假,心法中知行合一的綱要,如果不是心學的功法才怪。所以花雪說的這些,雖然都是他自己在信口忽悠,但大多都是根據已有線索合情合理的推論後的補充。
眾人聽花雪說完,倒是都信了,在場眾人,除了王承恩是死忠粉以外,就連崇禎自己,學的也是孔子的“君待臣有禮,臣事上以忠”。既然皇家先對不起了人家桃花庵一脈,人家不待見是應該的,沒當麵罵你已經很給麵子了。明朝大臣當麵罵皇帝的大有人在,除了永樂和他爹,其他皇帝對此都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王承恩雖然是皇帝死忠,但其實受的也是這個教育,所以他得跟花雪講道理:“咱家問小先生一句,小先生是唐氏傳人或許不假,但是心學傳人也是真吧?大明對心學,應該沒有虧欠之處吧?陽明公一心為國,見到傳人對陛下如此無禮,心中作何感想啊?”
花雪為小姐背鍋多年,詭辯之術不在話下:“大明是沒虧欠心學,但心學不僅沒虧待大明,還對大明有功。心學傳人的身份,不虧欠皇室,而皇室虧欠唐氏,說到底,還是皇室虧欠於我啊!”
王承恩道:“你口口聲聲唐氏傳人,可除了住處以外,也沒拿出什麽像樣的證據,你讓我們如何相信你是唐氏傳人?”
花雪看了陳洪謐一眼,對陳洪謐微微搖頭,製止他拿出地圖佐證,他心知肚明那地圖是他自己畫的,陳洪謐並非此道大家,所以看不出問題,但不代表吳偉業和陳子龍也看不出來。
迴過頭,故作搖頭晃腦以掩飾剛才的動作,口中吟道:“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一番做作之後,正態對王承恩道:“看公公一片忠心,皇帝也放心讓你伴駕出行,看你年紀又與曹化淳對不上,想必是王承恩王公公了?”
眾人皆是一愣,然後麵現不解之色,花雪一個十四歲孩子,怎麽可能認識久居深宮的王承恩?
王承恩忙到:“小先生怎麽識得咱家?”
花雪道:“當然不認識你,但是能被皇帝如此信任的太監,不就是信王府時候先後陪伴他長大的你們倆嗎?帶別人隨身伴駕,他睡得著嗎?”
崇禎奇怪:“你對朕的事情這麽了解?”
花雪也覺得自己知道的太多了,誰讓曆史資料就是那麽全呢!他隻好給自己找(bian)原(gu)因(shi):“當初你們鬥倒魏忠賢的時候,天下稱頌,大快人心!那時候先生還在,還想為這事編個戲曲給梨園傳唱,所以搜羅了不少事跡,信王府曹王兩位公公可是其中一等一的功臣。”
花雪雖然解釋過去了,崇禎還是感覺奇怪,之前周閣老的事情他知道,解釋說是周閣老自墨,這時候又知道隨身太監是誰,這實在不能不讓崇禎懷疑。崇禎倒也不是懷疑花雪有什麽密探,隻是覺得宮裏的消息在外麵傳得太多,他自己還有沒有隱私了!
王承恩也打定主意迴去跟曹化淳商量一下要整頓一下手底下的太監宮女了,這宮闈之事,可不能再在宮外亂傳了。不過他也不放鬆追問:“小先生不能隨便念一首唐先生的詩,便說是他的傳人,這詩可是流傳甚廣,會的人很多,說明不了什麽。”
花雪也有點為難,他本人所學都是未來的教育成果,前身一身心學修為,兩者都與唐寅關係不大,他還真沒有什麽本事證明自己是唐氏傳人。但如果不拿出些什麽證據,或許連陳洪謐都會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