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接著問:“朕已經讓戶部把各年災情匯總,翰林院也整理曆朝曆代有關災情的記載,今晚之前就能送來。你看還有什麽需要參考的?”


    陳子龍搖搖頭:“陛下,因為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那異人和我對於資料是否有用的取舍不盡相同。比方說以某一年災情的記載為例,臣通常不會關心是哪一年發生的,即便看到,也隻是迴憶一下那個時期人們使用的是哪些工具,而不會具體記憶年份。臣更關心的是當時對於災情的應對方案,以及最後的結果如何。以期對救災的方案進行改進,尋找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而那異人就顯然會關注災情發生的年份,規模,發生方式等等。所以臣所需要的資料跟那異人很可能完全不同。而就以臣目前整理徐師手稿而言,手中資料比較完備,畢竟曆朝曆代的農書其實不多,徐師大多有收藏。”


    下午未時末,戶部左侍郎宋之普將萬曆十年以後的年景資料都送了來。宋之普是崇禎元年進士,無論能力還是人品都是一時之選。其父宋鳴梧是前左僉都禦史,崇禎九年過世。宋之普此時本應在家丁憂,但戶部實在忙不過來,崇禎隻能下旨奪情。像他這樣的官員崇禎當然不會信不過,所以就留下他一起翻查資料,共同參詳到時候和異人交流該問哪些問題。


    申時末,翰林院編修傅冠帶人搬了三箱書過來。傅冠遞上一個奏折:“陛下,這三箱都是與災情有關的記載,書名皆錄在奏折中。第一箱是二十一史中,所有與災情有關的記載。二十一史皆是紀傳體史書,災情記載大部分在‘書誌’之中,‘史表’有重大災情的記載,另外還有一些對於災情有顯著影響的人物的傳記中當然也有災情介紹。第二箱是《資治通鑒》等編年體史書中有重大災情記載的部分。其中就有陛下重點強調的漢末和隋唐時期災情的記載。第三箱則是如《齊民要術》之類的非曆史書籍中與災情有關的記載。像《齊民要術》中就有一些關於當時如何抗旱的記載,不過《齊民要術》成書時間及早,也不知道對如今有多少借鑒意義,反倒是《農桑輯要》成書較近,或許幫助大一些。”


    崇禎一愣,自己這還沒說,傅冠怎麽知道災情的,難道消息外泄的這麽快?忙問:“卿找與抗旱有關的書籍做什麽?”


    傅冠不知道自己已經涉嫌打探機要的罪責了,對於崇禎的問題也不奇怪,道:“臣見陛下打算將災害的形成原因通傳天下,那麽通傳的時候當然不能隻說災情如何產生,顯然也是應該說說如何應對災情的,所以自作主張將這些書籍也搬了過來。”


    崇禎鬆了一口氣,想想也是,這災情預測隻有這屋裏十幾個人看過奏折才知道,離開過這附近的隻有曹化淳,他又不是多嘴的,想必連駱養性都沒告訴,去找人的幾個小太監就更不知道了,沒有泄露消息的可能。這也是之前陳子龍說自己住在徐府的時候解釋過,否則那個先派出去尋陳子龍,卻迴來的很晚的小太監就很有泄密的嫌疑。當然,那個去翰林院找吳偉業的小太監更是能見到傅冠,也很有嫌疑。


    釋去了懷疑,便又想到這傅冠辦事真是漂亮,朕要求的他做到了,朕沒提的他也能想到,真是可靠。他卻不知道,傅冠在沒見到酒的時候是一等一的可靠,但是一旦見到酒,可就不好說了。


    崇禎很滿意的點點頭,勉勵傅冠:“卿做的很好,頗有先見之明。你看看這個,就知道你提前找好資料功勞不小。”說著示意將陳洪謐的奏折給傅冠看。


    傅冠現在沒喝酒,神思清明,看到災情的預測,立馬就明白崇禎剛才問話的時候心中懷疑什麽了,冷汗立刻就下來了,剛才的迴答要是稍稍不能令崇禎滿意,現在就不是嘉獎,而是錦衣衛將自己拿下審問,問自己為什麽,又是如何查探內閣機密了。


    崇禎見傅冠一頭冷汗,心中也再無懷疑,知道傅冠之前並不知情。等傅冠看完合上奏折後,道:“朕與諸卿也在尋找相關資料,你能提前整理出這麽多,節省了大家不少時間。你也幫忙一起查閱資料,並想想該問那異人一些什麽問題吧。”


    傅冠知道自己應對的沒有問題,皇帝不懷疑自己了,心底下暗暗埋怨自己多事,將奏折遞還後也加入了查閱資料的隊伍中。


    眾人在文華閣忙到子時初,終於整理好有哪些問題要向異人提問,吳偉業也將需要記的史料盡數記下,太監們早就準備好被褥,今天晚上在場的所有大臣無論品級高低,都在偏殿內休息,不放歸。


    第二天卯時初,崇禎領著王承恩,帶著吳偉業和陳子龍,在錦衣衛千戶高文彩帶著五個錦衣衛小旗的護衛下,踏上了南下之路。眾人身上帶著駱養性準備好的身份路引。錦衣衛出品的證明,顯然是“真證”,隻不過是提前準備好的空頭身份證,名字身份皆有據可查,隻是其實沒有這個人而已。錦衣衛去外地執行秘密任務,用的就是這種路引,隻要你不認識持證的人,無論你怎麽查,都不可能查出這個路引有假。


    崇禎的新身份是周王分支的八世孫朱在鏗,雖為宗室,但連自家爵位都遠遠沒有繼承權,隻有從名字上能看出來是宗室子弟。從名字上看,這位朱在鏗比天啟崇禎兩兄弟高了兩輩,但是在嫡長繼承的封建時代,年紀小輩分高的孩子,顯然不會是嫡長一係的,所以越是這樣的,離繼承權就越遠。


    像這樣的足夠偏遠的宗室子弟,已經不被限製出入京城了,但周圍有錦衣衛密探暗中跟隨,非但不會引起懷疑,反而是應有之義。這樣就方便了錦衣衛暗中跟隨保護。這身份本來就是為了皇帝微服準備的,當年正德經常微服出宮,錦衣衛都沒辦法履行保護皇帝的職責了,隻好想出這個主意。這樣一個身份,既隱藏了皇帝的身份,又解釋了為什麽暗中有錦衣衛跟隨,可謂一舉兩得。後來錦衣衛就在每個皇子皇孫出生時,偽造一個同年出生的偏遠大輩分宗室身份,以便保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神不應有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漢玉書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漢玉書生並收藏女神不應有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