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項鴻在縱馬嶺一帶擊潰了張梁的先頭部隊,斬殺敵將馬元義,俘虜黃巾賊眾二百餘人,清點人員損失時唯獨不見了程三麻子,項鴻心係三爺安危忙命眾人四下尋找。正在眾人焦急萬分之時,忽聽探馬來報:“報將軍,程將軍迴來了。”


    項鴻一聽程三爺迴來了,心裏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急忙過去看望,隻見程三爺手裏拉了一根繩索,繩索另一端五花大綁的捆著一個人,正是黃巾賊將程遠誌。


    程三爺見眾人都到了,將程遠誌按倒在地上,衝項鴻一拱手道:“將軍,我將賊將程遠誌抓獲,隻是這程遠誌實乃我家兄之子,無奈家兄早亡,我又常年在外,致使小侄無人管教,今日築成大錯,心有所悔,望將軍開恩,留他一條性命。”


    項鴻忙命人將程遠誌鬆綁,手撫程三爺肩膀哈哈大笑道:“三爺,你我皆兄弟,無需客氣。黃巾眾人亦是因吃不飽飯因而起兵,本意還是為了生存,何錯之有?若要說有錯,我看是應該是我等之錯,錯在沒有早日安邦定國,沒用讓百姓早日過上安穩的生活,我想但有一線生機,也無人造反矣,眾人以為是否?”


    幾人都言稱如此,天下百姓實乃一家,犯了錯誤隻要肯悔改,我們就還是兄弟。


    項鴻這幾句話說的音量很大,那些黃巾俘虜聽聞心生感動,想他們在家鄉勞作時,地位多麽低下,那些官宦何曾將他們當做人看過,甚至連一句話不與他們講,更不要說把他們當兄弟看待了,年初青黃不接之時,家裏一粒米都沒有,何人又曾幫助過他們,沒有,所以他們被迫才走上了造反這條路,雖然搶了些糧食,但是仍然隔三差五的挨餓,甚至有的為此丟了性命。誰不想過上安穩的好日子?誰不想妻兒常伴身邊?可是這個世道讓他們失去了選擇的權利,這些俘虜偷偷地看著項鴻在那裏隻三言兩語便道出了他們的心聲,一個個都忍不住暗自抹淚。


    項鴻見那些俘虜有了悔意,便來到他們近前道:“各位兄弟們,在我項鴻眼裏,你們都是我的親兄弟,看著你們受苦、看著你們挨餓、看著你們被迫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我項某心裏很難受,兄弟們不要再迷惘了,也不要再猶豫了,更不要再錯上加錯了,迴來吧,項某這裏永遠是你們的家,從此不分貴賤、勿論高低,人人平等,讓我們一起來建造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俘虜們早已是熱淚盈眶,自己是什麽?自己是反賊,自己是俘虜,然而眼前這個人卻並沒有像之前那些官兵一樣直接將他們斬首,也沒有像其他官兵一樣動輒打罵,眼前這個人將他們當兄弟一樣看待,眼前這人要與他們一起建立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他們覺得在這個人的帶領下,他們不再被人歧視,而是可以昂起頭來與大家一起奮鬥,這是多麽美好的一件事啊,多麽的讓人心生向往啊。


    他們早已忍俊不住大哭出聲,他們早已跪倒在地,嘴裏大聲唿喊著:“將軍,我們願意跟隨將軍,無論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


    顏綽一看火候差不多了,忙捅了旁邊的焦六一把,焦六急忙大喊道:“我等願誓死效忠將軍。”


    那些黃巾降兵也大喊道:“我等願誓死效忠將軍。”


    項鴻暗歎一口氣,有時候裝一下神棍也未嚐不可,能讓這些俘虜心服口服的歸降,他可謂是想了許多的言詞,用了不少煽情的話語,但是他的目的還是好的,黃巾起義是不可能成功的,也許別人現在覺得黃巾勢大,可是在他這個後世人眼中,那是早已注定了的結局,黃巾失敗後有不少人加入了其他各大勢力,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將他們吸收過來。


    項鴻與眾將領一起祭奠了死去的兄弟們,以告慰他們在天亡靈,之後程遠誌上前道:“將軍,我們這一路先鋒部除我與死去的馬元義外,還有一個鄧茂,這鄧茂身高九隻,粗眉大眼,赤發赤須,雙目通紅,一張闊海口張開似是要擇人而弑的猛獸,我們這一部以他為主帥,他自己帶著三千人馬奔涿郡去了,此前張梁部已得了冀州,欲北上取幽州,涿郡是其必經之地,因此對此地格外看重。”


    “哦,如此說來我們應做何選擇?”項鴻道。


    顏綽手捋須髯道:“南部張梁部兵多將廣,不易強攻,不若我們先北上,將鄧茂一部吃掉,然後再會合幽州刺史劉焉,共同抵禦張梁,應有隙可圖,將軍以為如何?”


    項鴻點點頭,張梁足有十萬之眾,以他們目前六百餘人無異於以卵擊石,自取滅亡,看來如今隻能向北了。


    忽然間他又想到了一件大事,那涿郡不是有個大耳劉備嗎?此時也應該與關羽張飛結拜為兄弟了吧,此行正好可以看看這個據傳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的梟雄是個何許人也。


    項鴻把探馬全部交由程三爺指揮訓練,步兵交由法空組織訓練,騎兵一部交由項衝項勇兄弟二人負責,李肅負責全軍後勤工作,杜遠乃冀州名仕,負責全軍日常事務管理,顏綽為軍師。雖然各部人馬並沒有多少,卻也分工明確,隻待日後人員齊備再行補充。


    諸事已畢,項鴻率軍直奔涿郡方向而去。


    話說這劉備,常自稱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素來喜歡結交天下豪傑,那一日在涿郡縣城裏見到幽州刺史的榜文,慨然長歎:“天下大亂,吾欲組織義軍,招募鄉勇為國出力,平定天下,奈何無錢無糧,怎能成事啊?”


    不巧這話被一個紅臉長髯大漢聽見,隨與劉備說道:“我見那榜文亦要從軍,然我乃帶罪之身,恐未嚐建功,便以定罪矣。”


    忽身旁一壯漢道:“這有何難,我家裏頗有錢糧,你我三個組織義軍同舉大事,待得剿滅黃巾得了功名之後,前罪以抵,豈不快哉。”


    劉備與長臉大漢扭頭觀看,但見說話這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端的是一個好漢。


    三人同至那壯漢家中,共議大事,那壯提議道:“既然同舉大事,你我兄弟應該齊心協力,不若我們結為兄弟,然後大事可圖矣。”


    隨即三人來至莊後桃園中,備下祭禮,焚香而拜,向天發誓:“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後相互通報了年齡,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祭拜完了天地,便於場中豎起一杆大旗,上書“忠義”二字,招募鄉勇得五百餘人,又有路過客商張平蘇雙二人獻上良馬百匹镔鐵千斤。


    這兄弟三人尋找良匠打造兵器,玄德造雙股劍,關羽造青龍偃月刀,張飛造丈八蛇矛,兄弟三人與鄒靖相識,請鄒靖引見了幽州太守劉焉,當得知劉備是漢室宗親之後,非常高興,認劉備為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整三國再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畔野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畔野草並收藏重整三國再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