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由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


    南大街為平遙古城的中軸線,北起東、西大街銜接處,南到大東門(迎熏門,以古市樓貫穿南北,街道兩旁,老字號與傳統名店鋪林立,是最為繁盛的傳統商業街,清朝時期南大街控製著全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機構。被譽為中國的“華爾滋街”。


    西大街,西起下西門(鳳儀門、東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東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就誕生於古城西大街,被譽為“大清金融第一街”。


    日升昌票號創建於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遺址占地2324平方米,用地緊湊,功能分明。百年滄桑,業績輝煌,執全國金融之牛耳,開中國民族銀行業之先河,並一度操縱十九世紀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其分號遍布全國30餘個城市、商埠重鎮,遠及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著稱於世。日升昌票號創立後,先後有介休、太穀、祁縣相競效仿。


    東大街,東起下東門(親翰門、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西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


    北大街,北起北門(拱極門、南通西大街中部。


    八小街和七十二條蚰蜒巷,名稱各有由來,有的得名於附近的建築或醒目標誌,例如衙門街、書院街、校場巷、賀蘭橋巷、旗杆街、三眼井街、照壁南街、小察院巷等;有的得名於祠廟,例如文廟街、城隍廟街、羅漢廟街、火神廟街、關帝廟街、真武廟街、五道廟街等;有的得名於當地的大戶,例如趙舉人街、雷家院街、宋夢槐巷、閻家巷、冀家巷、郭家巷、範家街、邵家巷、馬家巷等;古城東北角有一座相對封閉的城中之城,類似於古代城市中的坊,附近的四條街道也就被命名為東壁景堡、中壁景堡、西壁景堡和堡外街;還有一些街巷則已經無法探究名稱來曆了,例如仁義街、甜水巷、豆芽街、葫蘆肚巷等。


    平遙古城民居,為磚牆瓦頂的木結構四合院為主,布局嚴謹,左右對稱,尊卑有序。大家族則修建二進、三進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間多用裝飾華麗的垂花門分隔。民居院內大多裝飾精美,進門通常建有磚雕照壁,簷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礎、門柱、石鼓多用石雕裝飾。


    民間有句俗語:“平遙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條是“房子半邊蓋。”平遙民居之所以大多為單坡內落水,流傳最廣的說法稱之為“四水歸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處幹旱,且風沙較大,將房屋建成單坡,能增加房屋臨街外牆的高度,而臨街又不開窗戶,則能夠有效地抵禦風沙和提高安全係數。而院內緊湊的布局則顯示對外排斥,對內凝聚的民族性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市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傻妞九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傻妞九號並收藏都市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