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滿語稱“謀克敦“,漢譯為“興盛之城”。此時,滿人的盛京城內,昂邦章京衙門裏一片死寂。
弘文院學士、工部尚書他塔喇·蘇納海、正黃旗漢軍固山額真李思忠與昭陵總管鍾奈,大眼瞪小眼,誰也不說話。盛京昂邦章京葉克書隨鼇拜南調後,他們三個便成了沈陽城內職位最高的官員。
“額真、總管,明軍已攻下遼陽,又北上渡過渾河,正往盛京殺來。是守城還是迎戰,您二位得拿個主意呀”。
李思忠忍耐不住,先開了口。三人中,他的兵力最多,足有一萬八旗漢軍;蘇納海、鍾奈則有三千滿蒙八旗。
仗打到這個份上,滿蒙八旗的青壯基本上都已入伍,隻剩了些未長成的孩子和體弱多病的老人,難以大規模擴軍,越來越依賴八旗漢軍。李思忠部在建州婆羅江一帶傷亡慘重,來到盛京一帶休整。盛京有很多很早就降清的八旗漢軍,他從中征召了六千新兵,補充了戰損。不過這一萬人的戰力,和以前的一萬舊部比,可差得太遠。
鍾奈歎了口氣:“您二位可以據城堅守,吾職責所在,隻能在城外殉國了”。
他是昭陵總管,肩負著守衛皇室陵寢的重任。昭陵裏可是埋葬著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後,若讓明軍夷了先帝陵寢,多少顆腦袋都不夠砍的。
蘇納海把臉一沉,“總管說的是什麽話!明軍兵臨城下,我三人的命運早已連在一起。若是讓明軍掘了昭陵,您以為皇上隻會處罰您一人嗎?”
這話說得極有理,若是明軍把皇太極他爹的墳掘了,順治帝要砍大臣的腦袋。絕不會隻砍鍾奈一人。
眾人臉色不由得一變。
李思忠緩緩說道:“末將願隨學士出城與明軍決戰”。
“願與明軍血戰到底”,蘇納海吼道。
??
明軍先鋒陳奇策一馬當先,迅速攻占了鐵嶺,往沈陽殺來。
他原是廣東水師總兵,奉命馳援遼東,當日楊懷兵敗赫圖阿拉,他及時出現,立了大功。其部五千兵馬雖是水師,卻亦精於陸戰。這個時代的水師,既是水兵,亦是步兵。
聞明軍占了鐵嶺,蘇納海亦不慌張,在城北列陣。
陳奇策撞上了李思忠的軍陣。
李思忠陣後有炮,陣前密布長槍,夾以火銃,銃後列三層弓手。炮銃齊鳴,箭矢如雨。
守得太嚴密,陳奇策卻而複前,如是者三,連攻三次,楞是攻不破。
鍾奈率一千五百騎衝擊陳奇策右側,明軍阮進部趕到,與之戰成一團。
天黑了,雙方鳴金收兵。
清軍在離明軍五裏之外,掘壕安營,用秫秸為柵,外塗泥巴。
次日,明軍陳澤、顧忠部趕至,雙方短兵相接,再次大戰。戰鬥極為激烈,明軍的步兵手持藤牌、腰刀,猛攻清陣,一度勝負未分。但隨著楊懷、佟養甲趕到,清軍漸漸潰敗。
“噗!”
譚布的大刀劈中了鍾奈的後背,落馬時,鍾奈喃喃自語,“奴才有罪,沒能守好昭陵”。
“駕~駕~駕~”
蘇納海馭馬飛馳,明將譚布緊追不舍。一邊追一邊哈哈大笑,“蘇納海,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蘇納海不言語,繼續縱馬跑著。
“嗖”,譚布在馬上開始射箭,他出生於野人女真庫爾喀部落,在馬背上長大,馬上射箭,小事一樁耳。
聽得弓弦響,蘇納海將身子一伏。人沒事,馬卻倒了黴。
“噅聿聿!”
戰馬中箭倒地,將蘇納海掀下馬來。
譚布大喜,躍馬揚刀縱去。
“嗖”,一枝冷箭射中譚布咽喉,應聲落馬。
蘇納海一看,乃是牛錄章京楞喀爾。
楞喀爾護著蘇納海逃迴沈陽,不一會兒李思忠亦逃迴,迴城的清軍不足九千。不得已,盡征城內百姓協守。
??
打了勝仗,楊懷下令在城北五裏處紮營。
忽報阮進、顧忠求見。
這兩位都曾是橫行無忌的大海盜,頭頂一個賊字,雙眼泛著賊光。
顧忠性子直,一見楊懷便大唿道:“大帥,我軍的餉銀有著落了”。
楊懷部遠在遼東,軍需主要依靠朝鮮供給。雖然打下了奴兒幹都司和遼東很大一塊地盤,但那多是地廣人稀之地,籌集不到太多的物資,軍餉糧草時有不足。
聞言一楞,“哦?哪來的軍餉?”
“大帥,末將打探清楚了,皇太極的昭陵就在這沈陽城北。那虜酋囂張了一輩子,死後陪葬的金銀珠寶必定不少。若掘了他的墓,弟兄們的餉銀便不用愁了”。
“掘偽清昭陵?”
楊懷暗忖,這倒是個好主意,可以迅速搞到一大筆銀子,給部下發餉銀,向周圍的部落買糧食。不過,挖人家墳,傳出去名聲不好聽。
他是朱亨嘉親兵隊正出身,將光武帝那一套口不應心、虛偽狡詐學得通透。當即義正言辭地喝斥顧忠道:“這是什麽話!難道吾等萬裏赴遼東,就是為了區區餉銀嗎?夷人陵寢,豈不有損王師名聲?”
顧忠被喝得不敢作聲,阮進卻眼珠滴溜溜一轉,昂然說道:“大帥,掘偽清昭陵乃大義需要,非掘不可!”
楊懷又好氣又好笑,心道:汝想撈銀子便直說,竟扯到大義上去了,倒要聽聽怎麽個扯法!
“哦,汝倒是說說怎麽個大義需要?”
阮進慷慨激昂道:“其一、建奴本我大明臣子,竟敢叛明自立,奴酋皇太極死後竟以帝禮葬之,實屬大逆不道。不掘無以正人心;其二、滿人廢我衣冠、屠我百姓,圈地投充,無惡不作。不掘無以平民憤;其三、若夷了奴酋陵寢,沈陽守軍必然膽寒。此之謂惑敵軍心”。
楊懷楞住了,他沒想到阮進居然還能說出這道理來,“此事須得等本帥與佟督憲商議後再定,汝等先退下吧”。
有福一起享,有難一起當。楊懷打定主意,要拖遼東總督佟養甲和自己一起幹。
不料剛把意思一說,佟養甲便哈哈大笑,“哎呀,大帥,咱倆想到一起去了”。
“哦,督憲也覺得此事可行?”
“大帥,掘了偽清昭陵,沈陽城必不戰而降!”
楊懷被弄傻了,“督憲何出此言?”
佟養甲撫著胡須,得意洋洋道:“未看護好先帝陵寢,乃是殺頭的罪。您把皇太極的陵一掘,偽帝必然要砍蘇納海和李思忠的腦袋。他倆要想活命,便隻能歸順大明了”。
弘文院學士、工部尚書他塔喇·蘇納海、正黃旗漢軍固山額真李思忠與昭陵總管鍾奈,大眼瞪小眼,誰也不說話。盛京昂邦章京葉克書隨鼇拜南調後,他們三個便成了沈陽城內職位最高的官員。
“額真、總管,明軍已攻下遼陽,又北上渡過渾河,正往盛京殺來。是守城還是迎戰,您二位得拿個主意呀”。
李思忠忍耐不住,先開了口。三人中,他的兵力最多,足有一萬八旗漢軍;蘇納海、鍾奈則有三千滿蒙八旗。
仗打到這個份上,滿蒙八旗的青壯基本上都已入伍,隻剩了些未長成的孩子和體弱多病的老人,難以大規模擴軍,越來越依賴八旗漢軍。李思忠部在建州婆羅江一帶傷亡慘重,來到盛京一帶休整。盛京有很多很早就降清的八旗漢軍,他從中征召了六千新兵,補充了戰損。不過這一萬人的戰力,和以前的一萬舊部比,可差得太遠。
鍾奈歎了口氣:“您二位可以據城堅守,吾職責所在,隻能在城外殉國了”。
他是昭陵總管,肩負著守衛皇室陵寢的重任。昭陵裏可是埋葬著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後,若讓明軍夷了先帝陵寢,多少顆腦袋都不夠砍的。
蘇納海把臉一沉,“總管說的是什麽話!明軍兵臨城下,我三人的命運早已連在一起。若是讓明軍掘了昭陵,您以為皇上隻會處罰您一人嗎?”
這話說得極有理,若是明軍把皇太極他爹的墳掘了,順治帝要砍大臣的腦袋。絕不會隻砍鍾奈一人。
眾人臉色不由得一變。
李思忠緩緩說道:“末將願隨學士出城與明軍決戰”。
“願與明軍血戰到底”,蘇納海吼道。
??
明軍先鋒陳奇策一馬當先,迅速攻占了鐵嶺,往沈陽殺來。
他原是廣東水師總兵,奉命馳援遼東,當日楊懷兵敗赫圖阿拉,他及時出現,立了大功。其部五千兵馬雖是水師,卻亦精於陸戰。這個時代的水師,既是水兵,亦是步兵。
聞明軍占了鐵嶺,蘇納海亦不慌張,在城北列陣。
陳奇策撞上了李思忠的軍陣。
李思忠陣後有炮,陣前密布長槍,夾以火銃,銃後列三層弓手。炮銃齊鳴,箭矢如雨。
守得太嚴密,陳奇策卻而複前,如是者三,連攻三次,楞是攻不破。
鍾奈率一千五百騎衝擊陳奇策右側,明軍阮進部趕到,與之戰成一團。
天黑了,雙方鳴金收兵。
清軍在離明軍五裏之外,掘壕安營,用秫秸為柵,外塗泥巴。
次日,明軍陳澤、顧忠部趕至,雙方短兵相接,再次大戰。戰鬥極為激烈,明軍的步兵手持藤牌、腰刀,猛攻清陣,一度勝負未分。但隨著楊懷、佟養甲趕到,清軍漸漸潰敗。
“噗!”
譚布的大刀劈中了鍾奈的後背,落馬時,鍾奈喃喃自語,“奴才有罪,沒能守好昭陵”。
“駕~駕~駕~”
蘇納海馭馬飛馳,明將譚布緊追不舍。一邊追一邊哈哈大笑,“蘇納海,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蘇納海不言語,繼續縱馬跑著。
“嗖”,譚布在馬上開始射箭,他出生於野人女真庫爾喀部落,在馬背上長大,馬上射箭,小事一樁耳。
聽得弓弦響,蘇納海將身子一伏。人沒事,馬卻倒了黴。
“噅聿聿!”
戰馬中箭倒地,將蘇納海掀下馬來。
譚布大喜,躍馬揚刀縱去。
“嗖”,一枝冷箭射中譚布咽喉,應聲落馬。
蘇納海一看,乃是牛錄章京楞喀爾。
楞喀爾護著蘇納海逃迴沈陽,不一會兒李思忠亦逃迴,迴城的清軍不足九千。不得已,盡征城內百姓協守。
??
打了勝仗,楊懷下令在城北五裏處紮營。
忽報阮進、顧忠求見。
這兩位都曾是橫行無忌的大海盜,頭頂一個賊字,雙眼泛著賊光。
顧忠性子直,一見楊懷便大唿道:“大帥,我軍的餉銀有著落了”。
楊懷部遠在遼東,軍需主要依靠朝鮮供給。雖然打下了奴兒幹都司和遼東很大一塊地盤,但那多是地廣人稀之地,籌集不到太多的物資,軍餉糧草時有不足。
聞言一楞,“哦?哪來的軍餉?”
“大帥,末將打探清楚了,皇太極的昭陵就在這沈陽城北。那虜酋囂張了一輩子,死後陪葬的金銀珠寶必定不少。若掘了他的墓,弟兄們的餉銀便不用愁了”。
“掘偽清昭陵?”
楊懷暗忖,這倒是個好主意,可以迅速搞到一大筆銀子,給部下發餉銀,向周圍的部落買糧食。不過,挖人家墳,傳出去名聲不好聽。
他是朱亨嘉親兵隊正出身,將光武帝那一套口不應心、虛偽狡詐學得通透。當即義正言辭地喝斥顧忠道:“這是什麽話!難道吾等萬裏赴遼東,就是為了區區餉銀嗎?夷人陵寢,豈不有損王師名聲?”
顧忠被喝得不敢作聲,阮進卻眼珠滴溜溜一轉,昂然說道:“大帥,掘偽清昭陵乃大義需要,非掘不可!”
楊懷又好氣又好笑,心道:汝想撈銀子便直說,竟扯到大義上去了,倒要聽聽怎麽個扯法!
“哦,汝倒是說說怎麽個大義需要?”
阮進慷慨激昂道:“其一、建奴本我大明臣子,竟敢叛明自立,奴酋皇太極死後竟以帝禮葬之,實屬大逆不道。不掘無以正人心;其二、滿人廢我衣冠、屠我百姓,圈地投充,無惡不作。不掘無以平民憤;其三、若夷了奴酋陵寢,沈陽守軍必然膽寒。此之謂惑敵軍心”。
楊懷楞住了,他沒想到阮進居然還能說出這道理來,“此事須得等本帥與佟督憲商議後再定,汝等先退下吧”。
有福一起享,有難一起當。楊懷打定主意,要拖遼東總督佟養甲和自己一起幹。
不料剛把意思一說,佟養甲便哈哈大笑,“哎呀,大帥,咱倆想到一起去了”。
“哦,督憲也覺得此事可行?”
“大帥,掘了偽清昭陵,沈陽城必不戰而降!”
楊懷被弄傻了,“督憲何出此言?”
佟養甲撫著胡須,得意洋洋道:“未看護好先帝陵寢,乃是殺頭的罪。您把皇太極的陵一掘,偽帝必然要砍蘇納海和李思忠的腦袋。他倆要想活命,便隻能歸順大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