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圖阿拉,滿清龍興之地,關外“三京”之第一京:“興京”。
這座城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出生地,他在此建都稱汗,又在此指揮了薩爾滸之戰,被皇太極稱之為“天眷興京”。
那意思,這地方風水好,得天之眷。
風水這種事,說不準。但努爾哈赤身經百戰,他將國都建於此,從軍事上說,卻十分有道理。
此城依山勢築於一條東西走向的山崗之上,峭壁崢嶸,三麵環水,四周築有高高的城垣,內城周五裏,外城周十裏,設九門:南三門、北三門、東二門、西一門。
努爾哈赤時代,外城駐紮著八旗精銳,什麽點將台、校場、倉廩,應有盡有;內城則建有汗王宮、八旗衙門、文廟等。人口超十萬,在關外已是一等一的大城。
後來八旗入了關,人口大半南遷,城裏隻剩三萬人,可城防卻是極堅固的。
鈕祜祿·遏必隆盯著從寧古塔逃迴來的甲喇章京海塔、尼噶禮,臉色陰沉地可怕。鈕祜祿,滿語:“狼”,鈕祜祿氏在朝中號稱“狼一窩”,是可以和“佟半朝”家族掰手腕的大家族。他們家和愛新覺羅家同氣連枝,自然是要和大清共存亡。
氣哼哼地問道:“寧古塔是怎麽丟的?”
“明軍在陣中布滿了火銃,足有數千杆,還有百餘門火炮,炮轟銃射,他們的軍隊數量又多於我軍。兒郎們奮不顧死地衝上去,上去一批,被射倒一批,巴海章京便是衝鋒時被明軍射死的”。
海塔和尼噶禮邊說邊失聲痛哭。
遏必隆歎了口氣,“寧古塔並沒有多少守軍,明軍的火器又犀利,此戰非汝二人之罪,下去歇息吧”。
一等公棟鄂·朋春說道:“大帥,當務之急是派良將守住兀拉山城,防止明軍繼續往西攻打遼陽和沈陽;您則坐鎮赫圖阿拉”。
遏必隆點點頭,“守兀拉山城非薩布素和郎坦不可”。
??
楊懷的四萬多大軍來到了兀拉山城。
此城亦是滿人的祖地,努爾哈赤五世祖董山曾率三百餘戶遷居於此。風景很好,青山如黛,綠水如泓,霧海奇峰,古鬆幽壑。
“郎坦章京,汝守一線天,我守飛來峰,諒明軍插翅難過”,薩布素一眼便看出了守兀拉山城的關健所在。
郎坦點點頭,與薩布素各守一方。
這兩位曆史上都是抗擊沙俄的名將,此時作為青年將領,已經在伏擊察哈爾部阿布鼐的戰役中展露頭角。
他倆兵不多,不過五千人,卻皆是身經百戰的關外八旗,精銳得很。又扼守著險要,麵對著四萬三千明軍,思毫不怵。
一線天,最窄處僅可供兩三人通過。
大明平西伯王朝先,端起了酒碗,敬選鋒。麵前的三百選鋒,個個皆是明軍中的精銳,一人捧著一碗酒。
“弟兄們,待會兒便看汝等的了”,王朝先一飲而盡。
“平西伯放心,我等決不給您丟臉”,選鋒把總王英一飲而盡。
好個王英,手持雙刀,登山而行,三百部下,頭頂藤牌,敏捷如猿猴。
“哼”,郎坦冷哼了一聲,手一揮,三百銃手列成三排,銃口瞄準了一線天出口。
他很有耐心,一直等到明軍的選鋒快衝出一線天後,才喊了聲“射!”
“呯~呯~呯~”
密集地彈雨射向密集的人流,血肉橫飛。
銃聲不停,倒下的人不斷。
“撲通”,王英栽倒在地,雙刀落地。
最後一個選鋒倒下了,明軍進攻的號角猶未停。
“可惡!”
王朝先一拳砸在了山石上,拳背見血,卻宛如未覺。
??
飛來峰,傲然屹立在群峰中。
薩布素在峰上築了壁壘,令弓手、銃手立於壘後朝下射,礌石、滾木、箭矢、銃彈,雨點般潑下,明軍傷亡慘重。
號稱“橫綱顧三”的顧忠、綽號“陳大刀”的陳澤等多位明軍勇將,都拿這險峰無法。
“大帥,末將建議夜襲飛來峰”,總兵羅蘊章向楊懷建議”。
“夜襲?”
楊懷眼神一亮,暗忖這倒是個好法子,激勵羅蘊章道:“羅總鎮,汝若能夜取飛來峰,本帥定上奏聖上,議汝為首功”。
“首功”二字對羅蘊章極有吸引力,當即挑出八百精銳,候夜深人靜,躡手躡腳往山上潛行。
“叮叮當當”,鈴鐺響了,卻是薩布素在壁壘前栽下木樁,係以細繩,繩上穿著鈴鐺。
登山的明軍不小心觸響了鈴鐺,頓時叮當亂響。
“敵襲!”
清軍頓時從夢中醒來,擲下礌石、滾木、萬人敵。薩布素嚴令,寐不解甲,所以清軍的速度很快。
夜色中,不停地傳來慘叫聲。
為了確保奇襲成功,明軍未打火把,看不見滾來的礌石滾木。
“啊~”
一根大木頭,將兩名明軍撞落了山崖。
“兒郎們,隨我殺”,薩布素左手持火把,右手持刀,率親兵反衝向明軍。
此時的明軍已不成隊列,亂成一團,紛紛掉頭往山下跑。
“呀!”
羅蘊章一個不慎,右腳踏空,墜入山崖。
“總鎮!”
親兵的哭泣聲,久久迴蕩在山崖。
??
“唉!不想這小小的兀拉山城竟如此難打!”
楊懷折了大將,連連歎氣。
“大帥,察哈爾部的顏虎魯克寨桑求見”,左右來報。
當年,蒙古察哈爾部的阿布鼐反清身亡,顏虎魯克寨桑、額樂素保護著馬喀塔、布爾尼逃至楊懷軍中。朱亨嘉為了拉攏察哈爾部,封阿布鼐四歲的兒子布爾尼為懷順王。
這顏虎魯克寨桑在察哈爾部中資曆甚老,乃是布爾尼的爺爺林丹汗的老臣。
“他來幹什麽?”
楊懷忽然笑了,軍中有一老,如同有一寶,難道是給本帥獻策來的?
“喚他進來吧”。
果不其然,顏虎魯克寨桑一入大帳,便獻上了錦囊妙計。
“大帥,末將昔日不得已投降清虜時,曾被派往此城駐守過一段時間。兀拉山城雖險,卻有一弱點:缺水。山上的水源隻有城中偏西側的“天池”和城東側的“飲馬灣”兩處。這兩處泉水,雖然終年不枯,但水量少,僅能供千人飲用。山上的清軍卻有五千眾,若想喝水,必須從東部山腳的桓龍湖打水。隻要派重兵封鎖由山頂至桓龍湖的小道,清虜便不戰自潰了!”
“哎呀”,楊懷大喜,撫顏虎魯克寨桑之背讚道:“非老將軍,無以克此城!”
這座城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出生地,他在此建都稱汗,又在此指揮了薩爾滸之戰,被皇太極稱之為“天眷興京”。
那意思,這地方風水好,得天之眷。
風水這種事,說不準。但努爾哈赤身經百戰,他將國都建於此,從軍事上說,卻十分有道理。
此城依山勢築於一條東西走向的山崗之上,峭壁崢嶸,三麵環水,四周築有高高的城垣,內城周五裏,外城周十裏,設九門:南三門、北三門、東二門、西一門。
努爾哈赤時代,外城駐紮著八旗精銳,什麽點將台、校場、倉廩,應有盡有;內城則建有汗王宮、八旗衙門、文廟等。人口超十萬,在關外已是一等一的大城。
後來八旗入了關,人口大半南遷,城裏隻剩三萬人,可城防卻是極堅固的。
鈕祜祿·遏必隆盯著從寧古塔逃迴來的甲喇章京海塔、尼噶禮,臉色陰沉地可怕。鈕祜祿,滿語:“狼”,鈕祜祿氏在朝中號稱“狼一窩”,是可以和“佟半朝”家族掰手腕的大家族。他們家和愛新覺羅家同氣連枝,自然是要和大清共存亡。
氣哼哼地問道:“寧古塔是怎麽丟的?”
“明軍在陣中布滿了火銃,足有數千杆,還有百餘門火炮,炮轟銃射,他們的軍隊數量又多於我軍。兒郎們奮不顧死地衝上去,上去一批,被射倒一批,巴海章京便是衝鋒時被明軍射死的”。
海塔和尼噶禮邊說邊失聲痛哭。
遏必隆歎了口氣,“寧古塔並沒有多少守軍,明軍的火器又犀利,此戰非汝二人之罪,下去歇息吧”。
一等公棟鄂·朋春說道:“大帥,當務之急是派良將守住兀拉山城,防止明軍繼續往西攻打遼陽和沈陽;您則坐鎮赫圖阿拉”。
遏必隆點點頭,“守兀拉山城非薩布素和郎坦不可”。
??
楊懷的四萬多大軍來到了兀拉山城。
此城亦是滿人的祖地,努爾哈赤五世祖董山曾率三百餘戶遷居於此。風景很好,青山如黛,綠水如泓,霧海奇峰,古鬆幽壑。
“郎坦章京,汝守一線天,我守飛來峰,諒明軍插翅難過”,薩布素一眼便看出了守兀拉山城的關健所在。
郎坦點點頭,與薩布素各守一方。
這兩位曆史上都是抗擊沙俄的名將,此時作為青年將領,已經在伏擊察哈爾部阿布鼐的戰役中展露頭角。
他倆兵不多,不過五千人,卻皆是身經百戰的關外八旗,精銳得很。又扼守著險要,麵對著四萬三千明軍,思毫不怵。
一線天,最窄處僅可供兩三人通過。
大明平西伯王朝先,端起了酒碗,敬選鋒。麵前的三百選鋒,個個皆是明軍中的精銳,一人捧著一碗酒。
“弟兄們,待會兒便看汝等的了”,王朝先一飲而盡。
“平西伯放心,我等決不給您丟臉”,選鋒把總王英一飲而盡。
好個王英,手持雙刀,登山而行,三百部下,頭頂藤牌,敏捷如猿猴。
“哼”,郎坦冷哼了一聲,手一揮,三百銃手列成三排,銃口瞄準了一線天出口。
他很有耐心,一直等到明軍的選鋒快衝出一線天後,才喊了聲“射!”
“呯~呯~呯~”
密集地彈雨射向密集的人流,血肉橫飛。
銃聲不停,倒下的人不斷。
“撲通”,王英栽倒在地,雙刀落地。
最後一個選鋒倒下了,明軍進攻的號角猶未停。
“可惡!”
王朝先一拳砸在了山石上,拳背見血,卻宛如未覺。
??
飛來峰,傲然屹立在群峰中。
薩布素在峰上築了壁壘,令弓手、銃手立於壘後朝下射,礌石、滾木、箭矢、銃彈,雨點般潑下,明軍傷亡慘重。
號稱“橫綱顧三”的顧忠、綽號“陳大刀”的陳澤等多位明軍勇將,都拿這險峰無法。
“大帥,末將建議夜襲飛來峰”,總兵羅蘊章向楊懷建議”。
“夜襲?”
楊懷眼神一亮,暗忖這倒是個好法子,激勵羅蘊章道:“羅總鎮,汝若能夜取飛來峰,本帥定上奏聖上,議汝為首功”。
“首功”二字對羅蘊章極有吸引力,當即挑出八百精銳,候夜深人靜,躡手躡腳往山上潛行。
“叮叮當當”,鈴鐺響了,卻是薩布素在壁壘前栽下木樁,係以細繩,繩上穿著鈴鐺。
登山的明軍不小心觸響了鈴鐺,頓時叮當亂響。
“敵襲!”
清軍頓時從夢中醒來,擲下礌石、滾木、萬人敵。薩布素嚴令,寐不解甲,所以清軍的速度很快。
夜色中,不停地傳來慘叫聲。
為了確保奇襲成功,明軍未打火把,看不見滾來的礌石滾木。
“啊~”
一根大木頭,將兩名明軍撞落了山崖。
“兒郎們,隨我殺”,薩布素左手持火把,右手持刀,率親兵反衝向明軍。
此時的明軍已不成隊列,亂成一團,紛紛掉頭往山下跑。
“呀!”
羅蘊章一個不慎,右腳踏空,墜入山崖。
“總鎮!”
親兵的哭泣聲,久久迴蕩在山崖。
??
“唉!不想這小小的兀拉山城竟如此難打!”
楊懷折了大將,連連歎氣。
“大帥,察哈爾部的顏虎魯克寨桑求見”,左右來報。
當年,蒙古察哈爾部的阿布鼐反清身亡,顏虎魯克寨桑、額樂素保護著馬喀塔、布爾尼逃至楊懷軍中。朱亨嘉為了拉攏察哈爾部,封阿布鼐四歲的兒子布爾尼為懷順王。
這顏虎魯克寨桑在察哈爾部中資曆甚老,乃是布爾尼的爺爺林丹汗的老臣。
“他來幹什麽?”
楊懷忽然笑了,軍中有一老,如同有一寶,難道是給本帥獻策來的?
“喚他進來吧”。
果不其然,顏虎魯克寨桑一入大帳,便獻上了錦囊妙計。
“大帥,末將昔日不得已投降清虜時,曾被派往此城駐守過一段時間。兀拉山城雖險,卻有一弱點:缺水。山上的水源隻有城中偏西側的“天池”和城東側的“飲馬灣”兩處。這兩處泉水,雖然終年不枯,但水量少,僅能供千人飲用。山上的清軍卻有五千眾,若想喝水,必須從東部山腳的桓龍湖打水。隻要派重兵封鎖由山頂至桓龍湖的小道,清虜便不戰自潰了!”
“哎呀”,楊懷大喜,撫顏虎魯克寨桑之背讚道:“非老將軍,無以克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