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俠的軍隊南下了,人的名、樹的影,一路上投奔者絡繹不絕。


    勢如破竹,連下固原、隆德、平涼、鎮原,很快平涼一府盡在掌握,兵馬增加到四萬五千人。


    磨刀霍霍,東取慶陽。


    本來慶陽可以不打,直接南下,取了鳳翔府,便可以與範友賢的大軍會師。但此時慶陽的綠營兵已調走,空虛得很,屬於軟柿子。


    周世民與高明瞻一商量,既然是軟柿子,不捏白不捏,正好弄點錢糧給大軍用,數萬大軍,人吃馬嚼的,耗費巨大。


    慶陽沒多少兵,卻有一位狠人、三十四歲的慶陽同知傅弘烈,此時慶陽知府出缺,他代行其職。字狠,他爹崇拜孫權,給他起了個一模一樣的字:仲謀;人也狠,對當官的特別狠!


    他見慶陽連遭兵燹,百姓流離失所,尤其是寧州、安化、合水三州縣,賣兒鬻女成了尋常事,而清廷征收的賦稅,卻一點也沒有減少。發話了:老百姓可憐,沒錢交欠稅,咱們這些當官的替百姓還了吧。於是帶頭捐出家產,令所屬官員捐鋃捐物,替百姓繳納欠繳的稅銀三萬多兩;又出示布告,曉諭百姓不再追征,安定人心;還向順治帝上了《請免慶屬錢糧第一疏》,請求減免錢糧。


    順治帝此時財政緊張,無法減稅,但若對此疏置之不理,又怕落下個不愛民的壞名聲,於是下旨減免了慶陽以前的欠稅五千兩,做做樣子。


    有這樣一位狠人在,慶陽雖然仍很窮,但百姓的日子比其他府要好很多。


    傅弘烈將環縣、合水、寧州、真寧各縣守備兵全部集中於府治安化,得守兵兩千;又招募百姓守城。聽說傅同知要守城,安化百姓皆踴躍助之,居然招了五千多青壯。


    進入慶陽後,周世民發現這地方和別的地方不同,投奔自己的人很少,很奇怪,找了個老農問道:“老丈,此地為何不見流民?”


    “傅同知替額們繳了稅銀,又發布告說不再追征,大夥都迴鄉種田去了,流民自然就少咧”。


    “為什麽投奔王師的人不多?難道大家都不想驅逐韃虜、恢複大明嗎?”


    “大明好是好,可在大明時,額們還是吃不飽飯,現在傅同知讓大家有飯吃了,自然就不想幹這掉腦袋的事咧”。


    “唉”,周世民一聲長歎,“這傅弘烈倒是好官,可這樣的好官多了,反清複明可就難了!”


    ??


    “傅弘烈,汝是江西人,家眷都在南方,何苦為韃子賣命?速速歸順,才是正理”,安化城下,周世民令部下高唿。萬一這傅弘烈肯降,便再好不過!


    “住口!本官食著大清的俸祿,自當為大清效力!”


    傅弘烈挽開弓,一箭射去。他是文官,弦拉不滿,箭射不到,不過勇氣倒是可嘉。


    “冥頑不化,給我攻城”,周大俠被激怒了,後果很嚴重。


    先是一陣火炮,然後孫崇雅、朱應奎、趙廣印、高旺諸部四麵攻城。


    傅弘烈率佟國瑜、虞二球、吳宗祀、呂士龍、朱介等慶陽官員拚死守禦。


    激戰了十天,雙方都損失了四千人左右,明軍斬殺了吳宗祀、呂士龍、朱介等虜官。眼看城池將破,斥侯來報,圖海的追兵逼近了。


    “傅弘烈,算汝走運”,周世民憤懣地吼道,下令南下,前往鳳翔。


    他在前麵走,清軍跟在後麵追,領頭的是五千鄂爾多斯騎兵。


    原來額磷臣見了那麽多彈劾自己的奏疏,嚇出了一身冷汗,怕順治帝找自己麻煩,急於立功自贖,一陣風似的跟在義軍屁股後麵追。


    義軍的行軍速度雖然很快,但架不住蒙古人馬多,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


    周世民見甩不掉這些蒙古人,便決心打一仗。正巧,額磷臣的騎兵速度太快,離圖海大軍也有了很遠的距離,倒是伏擊他們的好機會。


    他將伏擊地點選在了陝西鳳翔府杜陽山。此山位於鳳翔縣東北數十裏處,山中有杜陽穀,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方,唐武德四年,岐州刺史紫紹曾在此大破突厥。


    四萬多義軍靜悄悄地伏於山中,等待鄂爾多斯部的騎兵入穀。


    來了,別看隻有五千騎兵,可一人雙馬,萬馬奔騰的氣勢,勝過數萬大軍。


    先鋒是貝子大紮木素。一般擔當先鋒的將領,要麽混得特別好,要麽混得特別慘。大紮木素可憐,屬於混得特別慘的那一類。


    之所以混得特別慘,是因為他有前科,反清的前科。前科這東西,一旦犯下,便很難消除影響,所以《三國誌》上說,“正如前科,固已絕其意望,而猥複重之”。


    那一年,鄂爾多斯萬戶額磷臣率眾降清,部落內兩大台吉大紮木素與多爾濟不服,我鄂爾多斯部世世代代都是蒙古大汗的衛士,怎麽能做女真人的奴才?於是他倆聯合起來反清,沒打贏,大紮木素降了,多爾濟戰死於阿拉善。


    到現在,大紮木素還記得清使帶著順治帝的敕書訓誡自己和多爾濟的情景。


    清使蠻橫地念著敕書,“敕曰:聞爾等背叛,即欲加兵。但念受朕恩有年,且生靈堪惜,故不忍遽用幹戈。爾能悔過來朝,即宥罪恩養。儻恃險不即歸順,當發兵窮爾蹤跡,必不容爾偷生”。多爾濟當時就火了,提著馬鞭將那廝抽成了血人,一邊抽一邊吼著:“我鄂爾多斯部隻侍奉成吉思汗的子孫,汝愛新覺羅氏算什麽東西!”


    仗最後還是打輸了,為了活命,自己含羞忍辱地跪在清使的馬前。多爾濟不肯降,即使彈盡糧絕,被重重圍困也不肯降,身負數十創,力戰而亡。


    有些事不能想,一想到多爾濟,大紮木素心裏便堵得慌。


    有些事一做便是一輩子,大紮木素反過一次清,在清廷眼裏,那便是一輩子都生著反骨。清廷將鄂爾多斯部分成六旗,以大紮木素的地位,怎麽也應是個旗主。沒他的份,隻封了個貝子,其他啥都不是。這些年,一直小心翼翼地活著,生怕哪天被清廷清算了舊帳。


    “大紮木素,王爺令汝即刻進穀追擊反賊”,額磷臣的傳令官趾高氣揚地來了。


    大紮木素心裏那個氣,爺好歹也是個貝子,汝竟敢直唿爺的名,連聲貝子都不叫!等著,有朝一日爺得了勢,非活剮了汝這狗眼看人低的東西!”


    心裏氣,麵上卻笑嘻嘻說道:“請迴稟王爺,末將這便進穀追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靖江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泱泱大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泱泱大明並收藏南明靖江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