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亨嘉登泰山封禪後,覺得自己真的是天命所歸,龍精虎猛地率十餘萬大軍直奔濟南而來。


    嶽樂乃是宿將,深知困守孤城難以持久,命石廷柱、程福亮領兵一萬屯於濟南南部的曆山,自領三萬五千兵馬守濟南。


    清鑲紅旗漢軍固山額真、鎮海將軍石廷柱,乃是努爾哈赤時代的老將,作戰經驗極豐富。一到曆山便靠近山泉紮營,築壘三道、挖溝十條,多備礌石、滾木、“萬人敵”,等待明軍。


    “令李明忠、王得仁、郝尚久、郝永忠、李來亨部包圍濟南”。


    “令袁宗第、馬寶、李元胤部攻打曆山”。


    “其餘諸將隨朕截斷濟南與曆山之間的聯係”。


    一條條軍令下達,光武大帝製定了先打曆山、再拔濟南的作戰計劃。


    因為“舜耕曆山”,大明朝叫曆山的山巒足有二十一處之多。


    濟南南部的曆山,又叫千佛山,隋朝年間,山東佛教盛行,虔誠的教徒依山沿壁鐫千佛寺而得名。不大,高八十餘丈(258米)而已,東西橫列如屏,風景秀麗。


    越國公袁宗第來到曆山腳下,見隻是座小山,撫須笑道:“憑此,能擋得住我軍三萬虎狼乎?”


    “末將請戰”,馬寶、李元胤雙雙請戰。


    “嗯,浦城伯攻千佛崖;廣昌伯攻興國寺;本帥為汝二人壓陣”。


    “末將領命”。


    ??


    “咚~咚~咚~”


    馬寶親自擂起了戰鼓,參將藍衍拔出了雪亮長刀。


    “將士們,為了大明,前進!”


    三千明軍,五人一組,向千佛崖攀去。漫漫紅色如赤火,寂靜無聲藏驚雷。唯有百戰精銳,才能做到攻擊時寂靜無聲。


    千佛崖龍泉洞,清軍中軍所在。石廷柱放下了千裏鏡,下令開炮。


    中軍旗鼓揮動了令旗,布署在極樂洞的炮營,百炮齊發。雖然都是些小炮,但從山頂居高臨下射出,射程倒遠了不少。


    “轟~轟~轟~”,炮彈雨點般落下。


    “各組散開!散~”,一名明軍把總剛喊了聲,便被霰彈射出了肚腸。


    藍衍大怒,用藤牌護住身體,敏捷地向上登。明軍大多是久經戰陣的老兵,知道隻要衝入火炮死角,炮便沒用了。


    這一輪炮聽著震天動地,不過射倒百餘明軍而已。


    梅勒章京石琳蹲在壕溝裏,見明軍逼近,下令放“萬人敵”,一顆顆數十斤重、內置毒煙的大鐵球,還間雜著許多裹著火藥、火油、幹草的棉被居高臨下而落。毒煙球不斷地往下滾,沒傷到多少人;倒是那些棉被,士兵隻要被裹著便起火,怎麽拍打也無用。


    “給本將射”,石琳吼道,銃彈、箭矢如暴雨傾瀉。


    明軍都是百戰老兵,每五人一組,兩名銃手或弓手自發地迴射,壓製清軍,三名刀牌手奮勇向上。


    清軍躲在濠溝裏,明軍全身暴露在外,對射吃虧,不時地有人倒地。


    “投標槍”,藍衍下令。三百訓練有素的標槍手,從背後取出短槍、短矛,以特殊的角度,向上拋擲”。


    “嗖~嗖~嗖~”


    一下便射透了數十人,壕溝內頓成狼藉。


    趁著敵人慌亂,藍衍猛地躍入壕溝。大刀掄起,一顆腦袋飛出;藤牌橫掃,又敲暈了一人。將是兵的膽,明軍紛紛衝入壕溝,砍倒裏麵的清軍。


    第一道壕溝破了,然後是第二道,第三道??縱有千道萬道,也攔不住大明虎狼。


    “萬勝!萬勝!萬勝!”


    如潮的勇士,不惜生死地往山上湧去。


    見藍衍如此英勇,馬寶大喜,雙臂用力,鼓聲如雷。


    副將陳魁率三千兵馬緊跟著藍衍部往上衝。


    石琳撤出了壕溝,逃入了土石壘成的壁壘後。


    石廷柱率兩千中軍趕到,一見麵就給了兒子一馬鞭,“才一個上午便丟失了所有的壕溝,這個仗,汝是怎麽打的?”


    “阿瑪,明軍人多勢眾,兒實在抵擋不住”。


    “住口”,石廷柱厲喝道,“汝帶著吾的中軍,把壕溝奪迴來,奪不迴來,軍法從事!”


    石琳一咬牙,返身殺奔藍衍。


    “命令炮營,向明軍後隊射擊”,石廷柱下令。


    “額真,現在敵我絞在一起,開炮容易傷到自己人,況且少將軍也在陣中”,中軍旗鼓有些猶豫。


    “休得咶噪!速速傳令”,石廷柱滿臉猙獰。


    “啾!啾!啾!”


    一枚枚霰彈在明軍後隊爆炸,也有射到前隊和中隊的。射倒了大量明軍和部分清軍。


    明軍未料到兩軍已經接戰了,清軍仍會開炮,攻勢一沮。


    “殺!”


    石琳率石廷柱的兩千中軍和自己的部下反擊而至。


    打了一上午,藍衍部又饑又累,剛才是憑著一口氣,猛打猛衝。現在這口氣被大炮打斷,漸漸不支。


    “去死”,藍衍又砍翻了一名清軍,“嗖”、一枝流箭射穿了他的額頭。


    “撤”,馬寶終於下達了軍令,千餘名將士長眠在了千佛崖,包括參將藍衍。


    李元胤打興國寺同樣不順利。


    這座禪寺建在曆山山腰處,明軍一度攻到了大雄寶殿,清總兵程福亮率親兵拚死反擊,又將明軍趕了下去。


    ??


    初戰不利,袁宗第很憤怒,謂馬寶、李元胤道:“吾等三萬大軍,打一萬殘兵駐守的小土山,久攻不下,何麵目見聖上?”


    “大帥,千佛崖有那石廷柱父子親自防守,急切難下。而駐守興國寺的綠營總兵程福亮,末將在沙河曾與其交過手,戰力遠不如八旗漢軍。不如集中兵力,先打興國寺,再繞至千佛崖後方,攻之”,馬寶建言。


    袁宗第點點頭,“便依浦城伯之策。明日三軍齊發興國寺,畏戰者,斬”。


    次日,袁宗第在千佛崖留了三千兵馬迷惑石廷柱,主力往興國寺排山倒海而來。


    “嗚~嗚~嗚~”


    嘹亮勁急的號角,在山穀中迴蕩。


    明軍動了,若萬頃怒濤撲擊群山,喊殺與嘶吼使山河顫抖!


    老將袁宗第親自提刀衝山,馬寶、李元胤奔在最前麵。


    打了一個時辰,清軍頂不住了,四下潰敗。程福亮欲逃,馬寶的鞣鞭槍到了,一鞭砸得腦漿迸裂。


    明軍攻下興國寺,又從興國寺繞至千佛崖龍泉洞後。


    石廷柱、石琳父子獻入了明軍重重包圍。石廷柱身負十餘處傷口,扶刀而立。


    “阿瑪,兒子護送您殺出去”,石琳說道。


    “阿瑪不成了,汝快走”,石廷柱吼道。


    “嗖”,李元胤的箭到了,一箭射斃扶刀的石廷柱。


    “阿瑪!嗷~嗷~”


    石琳紅了眼,嚎叫著撲向李元胤。


    “嗖”,又一箭射中了石琳的脖子,卻是袁宗第射的。


    “廣昌伯,老夫的箭法如何?”袁宗第躍馬馳入李元胤身邊,哈哈大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靖江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泱泱大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泱泱大明並收藏南明靖江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