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斡爾五部落,不過五千餘人口,一千戰士,離得又遠,他們的起義對清廷來說,無足輕重。


    清廷關注的焦點在赫圖阿拉。


    瓜爾佳·敖拜又得到了薩布素、郎坦三千精兵和數千東海女真部落兵,兵力增加至六萬。


    “諸將聽令,明日隨本帥南下兀拉山城,依五女山阻擋明軍”,敖拜下了軍令。


    “嗻!”


    諸將領命,散去,唯一等公朋春賴著不肯走。


    “咦?諸將皆退,國公緣何不走?”


    “末將內心狐疑,欲尋大帥解惑,是以不肯走”。


    “哦,汝且說來”。


    “那兀拉山城,建於五女山上,的確是天下險地。但是卻交通不便,運送物資需要經過“十八盤”崎嶇山路,補給不便;且山頂的水源僅有兩處:一處是城中偏西側的“天池”,另一處是城東側的“飲馬灣”,這兩處泉水,終年不枯,但水量較少。末將測算過,此城最多隻能屯兵千餘,而您卻帶了六萬大軍。若是別人,末將定會以為是主帥不識地理之故,可您是我滿洲身經百戰的老將,換說不該犯此錯誤。是以狐疑,請大帥解惑!”


    “哈哈哈”,敖拜聽完大笑,“葉克書經常在本帥麵前,誇汝是滿洲不可多得的青年俊傑。果不其然啊!不錯,本帥去守兀拉山城是假,暗藏伏兵於赫圖阿拉城西南的灶突山是真。仗一打起來,本帥便詐敗,棄城往赫圖阿拉而走,待明軍追至灶突山時,伏擊之”。


    說完,拈須而笑,“汝看本帥此計如何?”


    朋春想了想皺眉道:“此計雖妙,卻有一處破綻”。


    “哦,汝說來聽聽”。


    “大帥,兀拉山城乃我滿洲龍興之地,又是天下險城。大帥如此輕易地詐敗而走,那明將楊懷乃百戰宿將,豈能不疑?彼若起疑,又豈會真的追入灶突山附近?”


    “這個~,依汝之見,該當如何?”


    “依末將之見,大帥不如變詐敗為真敗。派一將守兀拉山城,另一將守山城東邊的婆豬江。明軍攻城不下,必然會繞道婆豬江至山城後方。大帥在江邊設防,再佯裝不敵,棄江、城而走。如此,明軍方能相信我軍是真敗,伏擊不難。隻是守城、江的軍隊要蒙受巨大損失”。


    敖拜仔細思索朋春的話,覺得十分有理。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想了想,決定派正黃旗漢軍李思忠部來擔任這個誘餌。這也是應有之義,這任務危險,總不能派滿蒙八旗去。


    漢軍正黃旗固山額真李思忠,乃是大明名將李成梁之族孫。他接過軍令後,令三子三等甲喇章京(三等相當於遊擊,一、二等相當於參將)李顯祖領兵一千五百,守兀拉山城;自己率九千兵馬駐於婆豬江邊。努爾哈赤曾做過老李家家奴,因這一層關係,順治帝對老李家還是不錯的,李思忠次子李蔭祖授直隸、山東、河南總督,加兵部尚書銜,真正當得好大官!


    一門俱被封作大官,李思忠對清廷忠心耿耿,心甘情願做起了誘餌。


    ??


    楊懷的大軍抵達了兀拉山城。


    會合了顧忠、元鬥杓的兩萬多軍隊後,這支大軍有六萬一千之眾,其中明軍兩萬八千;朝鮮軍兩萬八千;降軍五千。


    楊懷是宿將,每戰前,必先觀察地勢。端起千裏鏡一看,臉色一變,此城不好打!


    這座城乃是山城,當年高句麗在此建都,圖的便是其險。隻有東、南、西三座門,城牆、馬道、蓄水池、了望台、哨所、箭樓,一應工事周全,而且建於山上,突兀高聳,壁立千仞。


    “唉!如此雄城,不易拔矣!”


    “大帥,末將是遼東人,此城雖險,水源卻不多,最多也不過能屯千餘守軍而已”,遼陽總兵譚布插了句嘴。


    “哦,若是隻有千餘守軍,倒是可以試著攻城”,聽了譚布的話,楊懷臉色好看了許多。


    “咚咚咚!”


    進軍鼓響起,明將馬思文率兩千多歸順的漢軍旗攻做,攻城戰,一般都是降兵打頭陣。無論明、清,皆如此。


    山上先轟了陣小炮,又扔下礌石滾木,射出銃彈箭矢。馬思文扔下兩百多具屍體,無功而返。


    楊懷大怒,令用炮轟城。沒用,山太高,由下往上,很難射中,就算射中,也被岩石彈開,對城的傷害不大。


    明軍第二波攻擊開始了,譚布指揮傅勒赫、墨爾遜二將,率兩千滿蒙漢八旗降兵攻城,又扔下了三百具屍體,城上最多也就損失了數十人。


    第三波,顧忠率收降的九百多東海女真部落兵攻城,城上箭如雨下,又被射死了兩百餘人。


    “大帥,此城不好打啊”,遼東總督佟養甲歎道。


    “嗬嗬,佟督憲勿憂,吾已有計。此城東邊有江名婆豬江,明日可令朝鮮軍佯攻,吾率主力渡婆豬江,繞至城的後方攻之,必克”。


    佟養甲取輿圖一看,讚不絕口,“難怪陛下稱大帥為智將,用兵真如神也!”


    這馬屁拍得楊懷癢癢。


    次日,令元鬥杓、李時昉、李浣率兩萬八千朝軍佯攻;自己率三萬餘大軍乘船往婆豬江渡去,婆豬江乃鴨綠江支流,倒是能行戰船。


    不料登船行至對岸,發現岸上居然有清軍駐守。


    不由大驚,“這虜帥何人?竟知在此處布兵,真將才也!”


    “大帥,看敵人的旗幟,應是李氏將門的人”,佟養甲說道。


    “李成梁乃我大明名將,其後人倒多有降清者,悲哉”,楊懷一歎,“兩軍相逢勇者勝,唯有奮勇向前,擊潰敵軍!”


    說完,喚來水師將領阮進、顧忠,“汝二人平素皆自誇水戰本事,平遼軍第一。本帥倒要看看,孰強孰弱。先登陸者,為首功!”


    “是!”


    阮進、顧忠齊聲答道。二人皆是海盜出身,當年在魯監國麾下時,就互相不服。


    聞楊懷下令,二人各引本部戰船,奮勇登陸。


    “轟轟轟!”


    炮聲隆隆,二人幾乎同時登陸,又率部填平壕溝,清理路障。


    仗打了一個時辰,李思忠見差不多了,下令後撤,父子連心,又派人通知李顯祖撤退。


    明軍從婆豬江登陸後,直往兀拉山城殺來。李顯祖接到父親通知後,立即撤退,不料他是步兵跑不快,譚布率兩千騎兵追至,一刀將李顯祖劈成兩半。


    楊懷費了這麽大勁,才攻下兀拉山城,又殲滅了數千八旗漢軍,再不疑有詐,開心地下令道:“各軍繼續前進,一鼓作氣,拿下赫圖阿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靖江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泱泱大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泱泱大明並收藏南明靖江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