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光武三年八月,朝鮮漢城景福宮,喜鵲叫喳喳,貴客臨門。
朝鮮國王李淏與領議政金堉、鄭太和、兵曹判書元鬥杓、守禦使李時昉、禦營兼訓練大將李浣、弘文館副校理閔鼎重、宋時烈等重臣,在宮內宴請遠道而來的大明平北將軍楊懷一行。
酒是好酒,用頂級高麗參泡製的參酒;菜也不錯,什麽三美代、雞肉塊、烤肉段、煎肉串、神仙爐、辣白菜等,上了一大溜。
“咕嚕”,陳澤咽了一大口口水,在海上漂泊了這麽久,吃的都是些鹹魚、幹糧,一見這麽多好吃的,不禁勾起了饞蟲。
佟養甲、阮進、王朝先、李如碧、顧忠、羅蘊章、譚布、嶽爾多等人,也望著美酒佳肴,垂涎欲滴。
李淏一笑,大聲說道:“諸公,請!”
“殿下請!”
“請”字一出,眾人推杯換盞、大塊朵頤,好不快活!
“殿下,不知身彌島的營房、港口,可曾安排妥當”,楊懷畢竟是主帥,重任在肩,吃喝之前先問正事。
“平北將軍放心,孤已令人在身彌島準備了足夠三萬人用的營寨,還建了碼頭,天朝大軍直接入駐便可”。
“多謝殿下!”
李淏的老師宋時烈是朝鮮國內有名的親明派,雖然因為觀念保守、反對改革,被李淏罷了官,但位卑不敢忘憂國,大聲說道:“請天朝大軍助我朝鮮收複被夷狄侵占的北方失地,我朝鮮願起傾國之兵相助”。
所謂北方失地,主要指的是鹹鏡道鏡城都護府一帶,其實這些地方原本是女真人的地方,被朝鮮所占,滿清打敗了朝鮮,自然要將這些地方收迴;另外,滿清還在平安道義州駐有兵馬,監視朝鮮。
李淏聽完眉頭一皺,“起傾國之兵”這種話,按說隻有自己這位朝鮮大王才有資格說,自己這位老師啥都好,就是太不注意小節,要不然自己也不會罷了他的官。不過老師的話卻是說到自己的心裏去了,當年清虜侵略朝鮮,自己作為質子被擄到清廷,一待便是七年多,身負國仇家恨,早有伐清之心。當下說道:“不錯,吾朝鮮願起傾國之兵相助”。
楊懷一喜,此次來遼東,自己隻帶了三萬兵馬,兵力有限,若是能得朝軍相助,那可太好了,“不知朝鮮能出動多少兵馬助我大明伐清?”
李淏一盤算,自己這幾年一直銳意反清,改革軍製,有牙兵一萬、禦營兩萬一千、訓練都監軍七千五百、禁軍一千,這些中央軍隊差不多四萬;另外,在朝鮮八道各設營將,有地方兵馬四萬餘。當然,不能全去,國內也需人留守。想了想道:“我朝鮮可出動七萬兵馬”。
乖乖,七萬兵馬!
直把楊懷樂得眉開眼笑,加上朝鮮國這七萬人,自己豈不是有了十萬大軍?再也不需為兵力不足擔憂!
“多謝殿下高義,如此北伐無憂矣!”
一時間,氣氛十分融洽,領議政金堉說道:“殿下,天朝大軍遠來辛勞,不如讓將軍們休息一日,再談軍事”。
“對,對”,李淏哈哈大笑,“來人,歌舞宴客,為諸君洗塵”。
一群歌姬魚貫而入,先來了一段鶴舞,又來了一段扇舞,最後可能是要應北伐的景,跳起了劍舞。
一群美女持短劍而舞,劍是特製的,劍柄和劍體間有活動裝置,時而甩動、時而旋轉,煞是好看。
“妙啊”,大明遼東總督佟養甲看得興起,吟起了李白《高句麗》一詩,“金花折風帽,白馬小遲迴。翩翩舞廣袖,似鳥東海來”。
愉快的酒宴結束了,更開心的還在後麵。
酒後,朝鮮人將諸將安排於館驛,又一人安排了一名歌姬侍寢。以歌姬款客,是當時的風俗,諸將在海上漂泊了數月,未見女人,亳不客氣地笑納了,這一夜,過得十分快活!
開心過後,便是不開心。
楊懷率軍來到了身彌島,朝鮮人一如往昔的熱情,三萬大軍的住宿,安排得頭頭是道,營房內,甚至連暖炕都準備好了。可是防禦措施卻少得可憐,不要說炮台、箭樓,甚至連壁壘、壕溝都沒建,隻在營寨外粗粗圍了圈柵欄了事。
楊懷眉頭一皺,這怎麽行?本帥是來作戰的,不是來遊玩的,這麽個搞法,讓韃子摸上島來還了得?
當即下令重修工事,壁壘、壕溝、炮台、箭樓好一頓修,忙活了半月才結束。
幹活讓人不開心,還有更不開心的。楊懷查看了李淏說的所謂七萬大軍:三萬五千中央軍和三萬五千地方軍。
這些地方軍,甲胄極少、兵器不全,很多人甚至連兵器都沒有,拿著根大棍子充數;中央軍稍好些,人人有兵器,但也隻有三分之一的人有甲。
楊懷看了一下,也隻有左別將申瀏(打完羅刹人後升官了)的一千火統兵算得上精兵,其他各種牙兵、禦營、訓練都監中,能勉強一戰的,不過萬人;至於各地的道、府兵,與其說是兵,不如說是叫花子。
楊懷隻得苦笑,請求李淏為朝軍添置軍械。不料孝宗大王卻說,這些年一直擴軍備戰,國庫空虛,沒銀子。
無奈之下,隻得請求李淏,挑出精兵萬人,交由李浣、李時昉、申瀏統率,隨自己出征。剩下的六萬歪瓜裂棗,由朝鮮領議政鄭太和、兵曹判書元鬥杓率領,以壯聲勢而已。
忙完這些,雙方在進攻方向上又產生了分歧。
朱亨嘉給楊懷的任務是牽製住北直隸、關外的清軍,以便北伐大軍挺進中原。因此楊懷的計劃是先占據皮島,然後派水師騷擾遼南的金州、複州,山東的登州;主力則順鴨綠江而上,攻下鎮江(九連城)、義州,威脅滿清的興京赫圖阿拉、東京遼陽、盛京沈陽。務必使敵關外三京處於危險中,一兵一卒都不敢南調。
而朝鮮卻一心想著收複平安、鹹鏡兩道失地,請求明軍攻下義州後,往東北收複鹹鏡道鏡城都護府。
雙方未達成一致,隻得約定,等打下義州後再議。
“大帥,末將有一策,不知當講不當講”,佟養甲吞吞吐吐地向楊懷說道。他雖是總督之尊,卻是降將,所以平素十分的謹慎小心,不該說的一句都不說。
“佟公有話請直言”,楊懷倒十分客氣。
“大帥何不派一支偏師,在苦兀(庫頁島)登陸,然後渡過韃靼海峽,攻占我大明奴兒幹都司舊地?如此必能讓清虜首尾不能相顧”。
奴兒幹都司是永樂朝所置,萬曆時,共有三百八十四衛、二十四所,是羈縻性衛所。不過至萬曆末期,基本已經荒廢。上百萬平方公裏的遼闊土地,絕大部分地方都是林海雪原。
滿清將這一帶的少數民族,編為伊徹滿洲(新滿洲),入關後,佛滿洲(舊滿洲)大多入了關,伊徹滿洲還留了一些,其他皆是未編入旗的各少數民族。
“北上奴兒幹都司?”
楊懷先是眼睛一亮,後又搖了搖頭,“我軍兵少,不宜分兵,北上的事以後再說吧”。
見楊懷不允,佟養甲便不再勸,他是降將,十分懂得分寸,不可爭的,決不爭。
朝鮮國王李淏與領議政金堉、鄭太和、兵曹判書元鬥杓、守禦使李時昉、禦營兼訓練大將李浣、弘文館副校理閔鼎重、宋時烈等重臣,在宮內宴請遠道而來的大明平北將軍楊懷一行。
酒是好酒,用頂級高麗參泡製的參酒;菜也不錯,什麽三美代、雞肉塊、烤肉段、煎肉串、神仙爐、辣白菜等,上了一大溜。
“咕嚕”,陳澤咽了一大口口水,在海上漂泊了這麽久,吃的都是些鹹魚、幹糧,一見這麽多好吃的,不禁勾起了饞蟲。
佟養甲、阮進、王朝先、李如碧、顧忠、羅蘊章、譚布、嶽爾多等人,也望著美酒佳肴,垂涎欲滴。
李淏一笑,大聲說道:“諸公,請!”
“殿下請!”
“請”字一出,眾人推杯換盞、大塊朵頤,好不快活!
“殿下,不知身彌島的營房、港口,可曾安排妥當”,楊懷畢竟是主帥,重任在肩,吃喝之前先問正事。
“平北將軍放心,孤已令人在身彌島準備了足夠三萬人用的營寨,還建了碼頭,天朝大軍直接入駐便可”。
“多謝殿下!”
李淏的老師宋時烈是朝鮮國內有名的親明派,雖然因為觀念保守、反對改革,被李淏罷了官,但位卑不敢忘憂國,大聲說道:“請天朝大軍助我朝鮮收複被夷狄侵占的北方失地,我朝鮮願起傾國之兵相助”。
所謂北方失地,主要指的是鹹鏡道鏡城都護府一帶,其實這些地方原本是女真人的地方,被朝鮮所占,滿清打敗了朝鮮,自然要將這些地方收迴;另外,滿清還在平安道義州駐有兵馬,監視朝鮮。
李淏聽完眉頭一皺,“起傾國之兵”這種話,按說隻有自己這位朝鮮大王才有資格說,自己這位老師啥都好,就是太不注意小節,要不然自己也不會罷了他的官。不過老師的話卻是說到自己的心裏去了,當年清虜侵略朝鮮,自己作為質子被擄到清廷,一待便是七年多,身負國仇家恨,早有伐清之心。當下說道:“不錯,吾朝鮮願起傾國之兵相助”。
楊懷一喜,此次來遼東,自己隻帶了三萬兵馬,兵力有限,若是能得朝軍相助,那可太好了,“不知朝鮮能出動多少兵馬助我大明伐清?”
李淏一盤算,自己這幾年一直銳意反清,改革軍製,有牙兵一萬、禦營兩萬一千、訓練都監軍七千五百、禁軍一千,這些中央軍隊差不多四萬;另外,在朝鮮八道各設營將,有地方兵馬四萬餘。當然,不能全去,國內也需人留守。想了想道:“我朝鮮可出動七萬兵馬”。
乖乖,七萬兵馬!
直把楊懷樂得眉開眼笑,加上朝鮮國這七萬人,自己豈不是有了十萬大軍?再也不需為兵力不足擔憂!
“多謝殿下高義,如此北伐無憂矣!”
一時間,氣氛十分融洽,領議政金堉說道:“殿下,天朝大軍遠來辛勞,不如讓將軍們休息一日,再談軍事”。
“對,對”,李淏哈哈大笑,“來人,歌舞宴客,為諸君洗塵”。
一群歌姬魚貫而入,先來了一段鶴舞,又來了一段扇舞,最後可能是要應北伐的景,跳起了劍舞。
一群美女持短劍而舞,劍是特製的,劍柄和劍體間有活動裝置,時而甩動、時而旋轉,煞是好看。
“妙啊”,大明遼東總督佟養甲看得興起,吟起了李白《高句麗》一詩,“金花折風帽,白馬小遲迴。翩翩舞廣袖,似鳥東海來”。
愉快的酒宴結束了,更開心的還在後麵。
酒後,朝鮮人將諸將安排於館驛,又一人安排了一名歌姬侍寢。以歌姬款客,是當時的風俗,諸將在海上漂泊了數月,未見女人,亳不客氣地笑納了,這一夜,過得十分快活!
開心過後,便是不開心。
楊懷率軍來到了身彌島,朝鮮人一如往昔的熱情,三萬大軍的住宿,安排得頭頭是道,營房內,甚至連暖炕都準備好了。可是防禦措施卻少得可憐,不要說炮台、箭樓,甚至連壁壘、壕溝都沒建,隻在營寨外粗粗圍了圈柵欄了事。
楊懷眉頭一皺,這怎麽行?本帥是來作戰的,不是來遊玩的,這麽個搞法,讓韃子摸上島來還了得?
當即下令重修工事,壁壘、壕溝、炮台、箭樓好一頓修,忙活了半月才結束。
幹活讓人不開心,還有更不開心的。楊懷查看了李淏說的所謂七萬大軍:三萬五千中央軍和三萬五千地方軍。
這些地方軍,甲胄極少、兵器不全,很多人甚至連兵器都沒有,拿著根大棍子充數;中央軍稍好些,人人有兵器,但也隻有三分之一的人有甲。
楊懷看了一下,也隻有左別將申瀏(打完羅刹人後升官了)的一千火統兵算得上精兵,其他各種牙兵、禦營、訓練都監中,能勉強一戰的,不過萬人;至於各地的道、府兵,與其說是兵,不如說是叫花子。
楊懷隻得苦笑,請求李淏為朝軍添置軍械。不料孝宗大王卻說,這些年一直擴軍備戰,國庫空虛,沒銀子。
無奈之下,隻得請求李淏,挑出精兵萬人,交由李浣、李時昉、申瀏統率,隨自己出征。剩下的六萬歪瓜裂棗,由朝鮮領議政鄭太和、兵曹判書元鬥杓率領,以壯聲勢而已。
忙完這些,雙方在進攻方向上又產生了分歧。
朱亨嘉給楊懷的任務是牽製住北直隸、關外的清軍,以便北伐大軍挺進中原。因此楊懷的計劃是先占據皮島,然後派水師騷擾遼南的金州、複州,山東的登州;主力則順鴨綠江而上,攻下鎮江(九連城)、義州,威脅滿清的興京赫圖阿拉、東京遼陽、盛京沈陽。務必使敵關外三京處於危險中,一兵一卒都不敢南調。
而朝鮮卻一心想著收複平安、鹹鏡兩道失地,請求明軍攻下義州後,往東北收複鹹鏡道鏡城都護府。
雙方未達成一致,隻得約定,等打下義州後再議。
“大帥,末將有一策,不知當講不當講”,佟養甲吞吞吐吐地向楊懷說道。他雖是總督之尊,卻是降將,所以平素十分的謹慎小心,不該說的一句都不說。
“佟公有話請直言”,楊懷倒十分客氣。
“大帥何不派一支偏師,在苦兀(庫頁島)登陸,然後渡過韃靼海峽,攻占我大明奴兒幹都司舊地?如此必能讓清虜首尾不能相顧”。
奴兒幹都司是永樂朝所置,萬曆時,共有三百八十四衛、二十四所,是羈縻性衛所。不過至萬曆末期,基本已經荒廢。上百萬平方公裏的遼闊土地,絕大部分地方都是林海雪原。
滿清將這一帶的少數民族,編為伊徹滿洲(新滿洲),入關後,佛滿洲(舊滿洲)大多入了關,伊徹滿洲還留了一些,其他皆是未編入旗的各少數民族。
“北上奴兒幹都司?”
楊懷先是眼睛一亮,後又搖了搖頭,“我軍兵少,不宜分兵,北上的事以後再說吧”。
見楊懷不允,佟養甲便不再勸,他是降將,十分懂得分寸,不可爭的,決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