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副帥、貝勒尚善帶著一萬精騎趕到了戰場,見仗打得亂七八糟,不成章法。不由得大怒,喚來前軍指揮、貝勒杜蘭,吼道:“杜蘭貝勒,此地是平原,最利於八旗縱橫。汝不把騎兵集結起來,衝擊明軍,反而和明軍纏鬥在一起。簡直是愚蠢!”


    杜蘭原先的地位其實比尚善高,乃是代善的親孫子。隻是因為其兄阿達禮謀立多爾袞為帝被誅,受了牽連,被廢黜了宗室資格。後來,順治帝開天恩,重新恩封其為貝勒,又命其與濟爾哈朗之子濟度、多羅信郡王多尼、多羅安郡王嶽樂、多羅敏郡王勒度,尚善、杜爾祜並列為議政。因為有多爾袞這層關係,他在諸議政中,排名最後,也最低調。


    被尚善一吼,二十二歲的杜蘭臉漲得通紅。這其實真不怪他,他和多尼、羅可鐸一樣,都沒上過戰場。僅有的一些作戰經驗,都是聽家中的長輩講的,指揮打仗的能力,其實還不如下麵的一些固山額真、梅勒章京。


    “明軍是一隊隊到的,我軍也是一隊隊到的,所以便打亂了”,杜蘭期期艾艾地解釋。


    尚善沒功夫聽他解釋,喝令左右,“吹號,聚兵”。


    “嗚~嗚~嗚~”


    悠長的號角響起,訓練有素的八旗兵聞號聲,撥馬便退。


    尚善令諸將將部下的一個牛錄又一個牛錄編隊集結。


    明軍這邊,在李本深的指揮下,亦重新列陣。


    尚善將全軍列成四路縱隊,每隊六個甲喇九千人。又在每隊陣前,擺放了三百巴牙喇重甲步兵開道,這些巴牙喇兵,個個身著三重甲,號稱勇士中的勇士,


    尚善喚來四位巴牙喇纛章京,激勵道:“葛爾哈、杜淳、褚倫、巴顏諾爾,汝等平素自稱勇士,今日乃是國戰,能不能擊破敵陣,便看汝等的了”。


    “貝勒放心,末將定死戰報國”,四將被激得血脈沸騰,率一千二百巴牙喇重甲步兵,分四路衝向明軍。他們身後,卓羅、莽古圖、傅喀、克星格各率九千騎兵跟隨。尚善則和杜蘭率千餘戈什哈(滿語:護從侍衛)觀陣。


    “虎蹲炮,射!”


    隨著將令,明軍的虎蹲炮開始射擊,明軍的重炮皆在中軍,前鋒僅有些小炮。


    “轟轟轟”。


    炮彈奪走了一條條人命,可清軍列的是縱隊,虎蹲炮射程又近,真正倒下的人、馬並不多。


    射了幾輪,清軍逼近了明軍軍陣。


    李本深臉色深沉,緩緩道:“豎槍,弓箭手拋射”。


    明軍的軍陣前,一排排長槍豎起,密集如林。軍陣中,弓手們排成六、七排,朝天拋射。


    “嗖嗖嗖”,箭雨射倒了一些清騎,可因為是縱隊,傷亡並不大。至於巴牙喇兵,個個三重甲,除非直接射中麵門,否則極難受傷。


    巴牙喇兵們衝上明軍陣前,取出腰刀削斷槍頭。他們的刀乃是精鋼打造,比普通八旗的刀好很多。


    一個巴牙喇兵削斷了前排明軍的一杆長槍。“噗”,第二排的長槍直刺其胸口。剌穿了兩層甲,卻在第三層卡住了。巴牙喇兵又砍斷第二排槍頭,腰刀橫掃,砍翻幾人,往第三排突進。


    他打開了一個小豁口,後麵的巴牙喇兵跟進,讓豁口越變越大。


    “呯”,明軍長槍後的火銃射翻了一個巴牙喇兵,他們的甲防得了箭矢、刀劍,卻防不了火銃。


    不斷的有人倒地,不斷的有人補上來。


    一千二百名巴牙喇兵,傷亡近半,杜淳、褚倫、巴顏諾爾三章京戰歿,卻在明軍的軍陣中撕開了四道豁口。


    “駕”,“駕”,“賀”??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清軍的四路騎兵縱隊,朝著豁口,打馬飛奔,殺向明軍。


    平原上,馬速飛快,清軍的騎兵迅速衝入明軍陣中,貫穿,透陣而出。將四個豁口,變成了四條傷痕。


    殺透軍陣後,清軍兜了個圈,返迴,再次衝陣,讓明軍的傷痕擴大。直至徹底崩潰,潰不成軍。


    亂了,明軍的軍陣全亂了,兵找不著將,將找不著兵。


    副將蕭世忠狼狽地率親兵往後撤,固山額真卓羅追至,一刀斬作兩半。


    總兵馬進寶聚集了幾百軍士,正欲重新結陣,清梅勒章京傅喀率數百騎直衝過來。


    “嘭”,傅喀將騎刀放平,借著馬力,一刀便削斷了馬進寶半個身子。


    “殺!”


    總兵胡茂禎一刀劈斷了一條馬腿,轉身一刀,將落馬的八旗砍倒。


    “弟兄們,殉國的時候到了,隨本將多殺幾個韃子,死了也不虧!”


    他殺紅了眼,打到這份上,情知必死,索性和清軍拚了。


    “嗖”,一枝冷箭射中了他的右肩,雁翎刀落地。


    清牛錄章京哈爾虎瞅見了便宜,掄起狼牙棒砸去。


    “吾命休矣”,胡茂禎閉上了眼。


    “噗”,一匹棗紅馬掠至,七尺的花槍將哈爾虎刺透。


    大明總兵馬寶率一萬五千援兵趕至。


    胡茂禎大喜,“多謝浦城伯相救”。


    “胡總鎮,此時不是客套的時候,趕緊帶汝的部下,躲到吾的軍陣中去”。


    馬寶列的是錐形陣,形如箭矢,以自己為箭頭。


    左手鞭、右手槍,好一個鞣鞭槍,遠刺近砸,直殺得清軍膽寒。


    明軍各將的軍旗在哪,便往哪裏殺。


    “嗯,高總兵?”


    馬寶看到了高謙的將旗,殺過去,問敗兵,“高總鎮何在?”


    “總鎮負了重傷,在那棵大榆樹下”。


    馬寶找到高謙,將其橫放於馬上,救入陣中。


    又見到了一杆“李”字旗,救出了提督李本深。


    “浦城伯再晚來片刻,老夫便殉國了”,李本深老淚縱橫,“老夫無能,遭此大敗,卜總鎮、馬總鎮、蕭副將皆殉國了”。


    馬寶歎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李帥莫要傷心,速率本部入吾軍陣”。


    明軍殘部進入馬寶陣中後,馬寶下令變陣,由錐形陣變成方陣。外圍是長槍,內置刀盾、火銃。


    “撤退”,馬寶沉著地下令。


    明軍緩緩往光武大帝所在的中軍退去。


    “想跑?哪那麽容易”,尚善冷笑,下令道,“追擊!”


    明軍邊打邊退,清軍邊追邊打。


    明軍的軍陣嚴整,清軍的騎兵衝不破。重甲步兵傷亡半數,而且久戰疲倦,無法參戰。


    “跟上去,放箭”,尚善惡狠狠地下令。


    清軍的騎兵跟在明軍後,會騎射的在馬上射,不會騎射的下馬拋射。


    “舉盾”,馬寶沉著地下令。


    明軍長牌手舉起了長牌,頂在頭上。長牌很長,能遮蔽兩至三人。


    “嘭嘭嘭”,清軍的箭矢射得長牌嘭嘭響,中箭倒地的卻沒有幾人。


    馬寶率軍退到了光武大帝的中軍前,中軍已經列好了一座城,一座車城。一輛接一輛偏廂車放下樁腳、環環相扣。


    朱亨嘉敢來平原與清虜決戰,靠的便是這車陣。此陣,內有炮台可遠射,外側車廂上有射擊口讓銃手近擊。不光能守,還能攻。每五輛車之間有丈餘的出入口,守時用拒馬槍擋住,攻時搬開拒馬追敵。


    見馬寶撤到,朱亨嘉急令李明忠、袁宗第、王得仁搬開拒馬,出陣接應。


    清軍主力未至,尚善不敢逼太近,隻遠遠的盯著。


    馬寶撤迴大營,朱亨嘉清點人數,居然折損了一萬五千之眾,還戰歿了馬進寶、卜從善、蕭世忠三員大將,不由得懊惱。自己還是小看了滿清騎兵的威力,貿然在平原決戰,吃了個大虧。


    六合之戰的初戰,以明軍損失一萬五千,清軍損失六千,清軍小勝,結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靖江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泱泱大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泱泱大明並收藏南明靖江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