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碧波蕩漾,美!乃是著名暴君夏桀被流放的地方,“成湯放桀於南巢”。
當年商湯以臣叛君,流放夏桀,作“大坰之慚”,表示很慚愧。為了讓商湯心安理得,重臣仲虺作《仲虺之誥》,大意是說,他無道,您有道,以臣叛君,大大的有理。曆史便是如此,勝利者想怎麽寫,便怎麽寫。
為了成為能成為書寫曆史的勝利者,朱亨嘉令南安侯郝永忠領兵兩萬渡巢湖攻取含山縣、烏江鎮,斷和州之敵退路;令廣昌伯李元胤領兵六千,渡巢湖、除水,夾擊滁州之敵。
“南安侯,就此別過,請多保重”,李元胤一拱手。
郝永忠哈哈大笑,“建功立業,便在此時,廣昌伯珍重”。
二將一同渡過巢湖後分兵,郝永忠往東打、李元胤往北攻。
??
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便很難改變,郝永忠依然是當年大順軍中的“郝搖旗”,打起仗來,喜歡帶旗衝鋒,銳不可擋。
渡過巢湖後,便迅速往東,直取和州含山縣。
清固山額真沙裏布、梅勒章京幹圖知道含山的重要,可惜他們隻有一萬戰兵,麵對朱亨嘉的十五萬大軍,雖占據險要,依然壓力極大。抽不出戰兵來守含山,隻得將各地守兵、縣卒(相當於後世的武裝警察)、驛卒、捕快,湊了兩千,防守含山。
兩萬對兩千,精兵打弱兵,結果是顯而易見的。當大明遊擊楊鳴鳳登上含山城頭,砍下含山守備的腦袋時,含山之戰便結束了。
參將趙亮稟道:“大帥,將士們士氣正高,何不一鼓作氣,攻下和州?”
“不,陛下的意思是棄和州不打,給韃子一條北逃的生路,然後在和州北邊的烏江渡埋伏,一舉殲之”,郝友忠微笑。
遊擊楊鳴鳳十分欽佩,“陛下用兵如神啊!這是效仿漢高祖滅項羽於烏江渡,讓韃子做那西楚霸王啊!”
郝友忠用腳踹了楊鳴鳳一腳,笑罵道:“汝小子恁地不會說話,韃子何德何能,也配作西楚霸王?充其量隻能算幾條小雜魚而已”。
“是,是,是,末將說錯了話,韃子哪能跟西楚霸王相比?”楊鳴鳳陪笑道。
“哈哈哈”,大帳內一片笑聲。
和州北部的烏江渡,是項羽的埋骨之處。當年項羽不肯渡江見江東父老,返身殺死漢軍數百人,沒人能近他的身。漢騎司馬呂馬童追來。此人是項羽的故人,項羽見是他,笑道:“我聽說劉邦用千金買我的腦袋,還可以食邑萬戶,我這就給你恩惠”,說完揮刀自刎。
死得壯烈!唯其壯烈,遂讓烏江渡天下聞名。
郝永忠令趙亮領兵五千占據含山縣,派偵騎騷擾濡須水北岸的清軍;自己和楊鳴鳳率一萬五千兵馬北上烏江渡埋伏。
一至烏江渡,好家夥,盡是無邊的蘆葦叢,萬餘兵馬藏在裏麵,根本瞧不出來。
郝永忠還抽空去西楚霸王靈祠,給項羽上了柱香、磕了幾個頭,“求項王保佑俺,將韃子全殲於烏江渡,一個都逃不掉”。
??
“報,含山方向出現了明軍偵騎”。
“報,含山失守”。
一道道報急的軍報,飛速地遞於沙裏布、幹圖二將。
這股清軍,沙裏布是主帥,幹圖是副帥。二人兵馬不多,不過卻皆是精銳的八旗兵,先前仗著天險,硬是以一萬人阻擋住了十五萬明軍。當然,主要是光武大帝不喜歡用將士的生命硬拚,不然拚著犧牲數萬人,怎麽也渡了河。
“額真,明軍攻下含山,濡須水再也守不住了,趕緊北撤和州吧”,幹圖對沙裏布說道。
沙裏布歎了口氣,“就怕和州已經失守了啊!得趕緊令兒郎們拋掉輜重,輕裝北撤”。
二將倉惶北上,一萬八旗打馬飛竄。
明軍騎兵孫廣威部一萬騎兵,跟在後麵,緊追不舍。清軍若是據險而守,明軍的損失會很大,可像這般,一個逃一個追,傷亡便很小了。明軍在追擊戰中,殲虜三千,自身傷亡不過三百。
沙裏布和幹圖逃到和州,發現和州竟然還沒失守,不由得連唿祖宗保佑,率七千殘兵和兩千和州守兵,北上往烏江渡逃來。
“噠噠噠噠噠”,清軍的馬速飛快。
慢慢地,馬速變緩,此地位於江邊,土質鬆軟,馬跑不快。
“噅聿聿”,“噅聿聿”??
一騎騎清軍馬失前蹄,栽倒於地。卻是郝永忠在前方布置了無數陷馬坑和鐵蒺藜,讓慌不擇路的清軍吃了大虧。
“轟轟轟!”
明軍的大炮開始轟鳴,炸得清軍人仰馬翻。
“出擊”,隨著郝永忠一聲令下,明軍紛紛從蘆葦叢中鑽出,四麵八方衝向清軍。
“幹圖章京,汝速帶人殺開一條血路,吾來殿後,阻擋追兵”,沙裏布對幹圖大吼。
“嗻!”
幹圖也不多言,帶著身邊的千騎,拚死衝向明軍。
“來得好”,郝永忠大喜下令,“銃手列陣,給本帥狠狠地射”。
三列銃手向前列陣,開始了三段射。身後是長槍手和刀盾手布的方陣,留有專門的銃手通道,一旦敵人騎兵逼近,銃手便返迴本陣,以長槍禦敵。
“呯呯呯呯呯呯”,明軍的銃彈連綿不絕,八旗兵紛紛倒地。鬆軟的泥土和陷馬坑,讓戰馬跑不快,成了明軍的靶子。
“下馬步戰”,幹圖下令。
清軍下馬,舉盾衝向明軍。
見敵人逼近,銃手返迴陣中,清軍見到的是如林的長槍。
幹圖的身邊隻剩了三百人,但是全軍的生死,皆在他的身上,他不敢後撤,咬咬牙,繼續往前衝。
見韃子隻剩下這麽點人,還在衝鋒,郝永忠也不由得愕然,這股韃子,倒是比安慶的韃子強不少。
“衝鋒,包圍那穿白甲的敵將,本帥要親手殺了他”,郝永忠下了將令。
“咚咚咚”,進軍鼓響起,數千明軍聞令包圍了幹圖。
“吼吼吼”,幹圖困獸猶鬥,他有一膀子蠻力,兩柄大鐵錘槍,各重四十斤,可砸可刺,挨著便死,連殺數十人。
見他兇猛,身旁的明軍竟不敢靠近。
郝永忠大怒,吼道,“矛來!”
左右取出他的鐵矛。郝大帥本是大旗手出身,古代的旗杆和長矛很像,所以擅使一杆六十多斤重的大鐵矛。
“嘭嘭嘭”,大鐵矛和大鐵錘槍纏鬥在一起。矛比錘長,使得又是巧勁,幹圖久戰乏力,很快便手臂酥軟。
“噗”,快如閃電的矛尖,點破了幹圖的咽喉。
明軍的追兵到了,孫廣威部、李明忠部、王得仁部??將沙裏布圍了一重又一重。
“皇上,恕奴才不能再為您效忠了”,沙裏布不願受辱,拔刀自刎。
烏江渡之戰落下了帷幕。
當年商湯以臣叛君,流放夏桀,作“大坰之慚”,表示很慚愧。為了讓商湯心安理得,重臣仲虺作《仲虺之誥》,大意是說,他無道,您有道,以臣叛君,大大的有理。曆史便是如此,勝利者想怎麽寫,便怎麽寫。
為了成為能成為書寫曆史的勝利者,朱亨嘉令南安侯郝永忠領兵兩萬渡巢湖攻取含山縣、烏江鎮,斷和州之敵退路;令廣昌伯李元胤領兵六千,渡巢湖、除水,夾擊滁州之敵。
“南安侯,就此別過,請多保重”,李元胤一拱手。
郝永忠哈哈大笑,“建功立業,便在此時,廣昌伯珍重”。
二將一同渡過巢湖後分兵,郝永忠往東打、李元胤往北攻。
??
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便很難改變,郝永忠依然是當年大順軍中的“郝搖旗”,打起仗來,喜歡帶旗衝鋒,銳不可擋。
渡過巢湖後,便迅速往東,直取和州含山縣。
清固山額真沙裏布、梅勒章京幹圖知道含山的重要,可惜他們隻有一萬戰兵,麵對朱亨嘉的十五萬大軍,雖占據險要,依然壓力極大。抽不出戰兵來守含山,隻得將各地守兵、縣卒(相當於後世的武裝警察)、驛卒、捕快,湊了兩千,防守含山。
兩萬對兩千,精兵打弱兵,結果是顯而易見的。當大明遊擊楊鳴鳳登上含山城頭,砍下含山守備的腦袋時,含山之戰便結束了。
參將趙亮稟道:“大帥,將士們士氣正高,何不一鼓作氣,攻下和州?”
“不,陛下的意思是棄和州不打,給韃子一條北逃的生路,然後在和州北邊的烏江渡埋伏,一舉殲之”,郝友忠微笑。
遊擊楊鳴鳳十分欽佩,“陛下用兵如神啊!這是效仿漢高祖滅項羽於烏江渡,讓韃子做那西楚霸王啊!”
郝友忠用腳踹了楊鳴鳳一腳,笑罵道:“汝小子恁地不會說話,韃子何德何能,也配作西楚霸王?充其量隻能算幾條小雜魚而已”。
“是,是,是,末將說錯了話,韃子哪能跟西楚霸王相比?”楊鳴鳳陪笑道。
“哈哈哈”,大帳內一片笑聲。
和州北部的烏江渡,是項羽的埋骨之處。當年項羽不肯渡江見江東父老,返身殺死漢軍數百人,沒人能近他的身。漢騎司馬呂馬童追來。此人是項羽的故人,項羽見是他,笑道:“我聽說劉邦用千金買我的腦袋,還可以食邑萬戶,我這就給你恩惠”,說完揮刀自刎。
死得壯烈!唯其壯烈,遂讓烏江渡天下聞名。
郝永忠令趙亮領兵五千占據含山縣,派偵騎騷擾濡須水北岸的清軍;自己和楊鳴鳳率一萬五千兵馬北上烏江渡埋伏。
一至烏江渡,好家夥,盡是無邊的蘆葦叢,萬餘兵馬藏在裏麵,根本瞧不出來。
郝永忠還抽空去西楚霸王靈祠,給項羽上了柱香、磕了幾個頭,“求項王保佑俺,將韃子全殲於烏江渡,一個都逃不掉”。
??
“報,含山方向出現了明軍偵騎”。
“報,含山失守”。
一道道報急的軍報,飛速地遞於沙裏布、幹圖二將。
這股清軍,沙裏布是主帥,幹圖是副帥。二人兵馬不多,不過卻皆是精銳的八旗兵,先前仗著天險,硬是以一萬人阻擋住了十五萬明軍。當然,主要是光武大帝不喜歡用將士的生命硬拚,不然拚著犧牲數萬人,怎麽也渡了河。
“額真,明軍攻下含山,濡須水再也守不住了,趕緊北撤和州吧”,幹圖對沙裏布說道。
沙裏布歎了口氣,“就怕和州已經失守了啊!得趕緊令兒郎們拋掉輜重,輕裝北撤”。
二將倉惶北上,一萬八旗打馬飛竄。
明軍騎兵孫廣威部一萬騎兵,跟在後麵,緊追不舍。清軍若是據險而守,明軍的損失會很大,可像這般,一個逃一個追,傷亡便很小了。明軍在追擊戰中,殲虜三千,自身傷亡不過三百。
沙裏布和幹圖逃到和州,發現和州竟然還沒失守,不由得連唿祖宗保佑,率七千殘兵和兩千和州守兵,北上往烏江渡逃來。
“噠噠噠噠噠”,清軍的馬速飛快。
慢慢地,馬速變緩,此地位於江邊,土質鬆軟,馬跑不快。
“噅聿聿”,“噅聿聿”??
一騎騎清軍馬失前蹄,栽倒於地。卻是郝永忠在前方布置了無數陷馬坑和鐵蒺藜,讓慌不擇路的清軍吃了大虧。
“轟轟轟!”
明軍的大炮開始轟鳴,炸得清軍人仰馬翻。
“出擊”,隨著郝永忠一聲令下,明軍紛紛從蘆葦叢中鑽出,四麵八方衝向清軍。
“幹圖章京,汝速帶人殺開一條血路,吾來殿後,阻擋追兵”,沙裏布對幹圖大吼。
“嗻!”
幹圖也不多言,帶著身邊的千騎,拚死衝向明軍。
“來得好”,郝永忠大喜下令,“銃手列陣,給本帥狠狠地射”。
三列銃手向前列陣,開始了三段射。身後是長槍手和刀盾手布的方陣,留有專門的銃手通道,一旦敵人騎兵逼近,銃手便返迴本陣,以長槍禦敵。
“呯呯呯呯呯呯”,明軍的銃彈連綿不絕,八旗兵紛紛倒地。鬆軟的泥土和陷馬坑,讓戰馬跑不快,成了明軍的靶子。
“下馬步戰”,幹圖下令。
清軍下馬,舉盾衝向明軍。
見敵人逼近,銃手返迴陣中,清軍見到的是如林的長槍。
幹圖的身邊隻剩了三百人,但是全軍的生死,皆在他的身上,他不敢後撤,咬咬牙,繼續往前衝。
見韃子隻剩下這麽點人,還在衝鋒,郝永忠也不由得愕然,這股韃子,倒是比安慶的韃子強不少。
“衝鋒,包圍那穿白甲的敵將,本帥要親手殺了他”,郝永忠下了將令。
“咚咚咚”,進軍鼓響起,數千明軍聞令包圍了幹圖。
“吼吼吼”,幹圖困獸猶鬥,他有一膀子蠻力,兩柄大鐵錘槍,各重四十斤,可砸可刺,挨著便死,連殺數十人。
見他兇猛,身旁的明軍竟不敢靠近。
郝永忠大怒,吼道,“矛來!”
左右取出他的鐵矛。郝大帥本是大旗手出身,古代的旗杆和長矛很像,所以擅使一杆六十多斤重的大鐵矛。
“嘭嘭嘭”,大鐵矛和大鐵錘槍纏鬥在一起。矛比錘長,使得又是巧勁,幹圖久戰乏力,很快便手臂酥軟。
“噗”,快如閃電的矛尖,點破了幹圖的咽喉。
明軍的追兵到了,孫廣威部、李明忠部、王得仁部??將沙裏布圍了一重又一重。
“皇上,恕奴才不能再為您效忠了”,沙裏布不願受辱,拔刀自刎。
烏江渡之戰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