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戶藩、尾張藩、紀州藩都是有德川家的血親,並列為德川禦三家。
水戶藩弘道館,是全日本最大的藩校。今天的弘道館很熱鬧,因為明朝大儒朱之瑜要來此講解經義。
聽說請到了朱老夫子,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國大喜,與會津藩藩主保科正之一起親自聽其講學。
這保科正之雖然姓保科,卻是現任藩主德川家綱的親叔叔。因為他並非德川秀忠的正妻所生,秀忠妻又善妒,不得不送給保科家做養子,故改姓保科。
好一個朱之瑜,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從程灝、程頤、朱熹,講到三皇五帝,直把兩位藩主聽得如癡如醉。
“哎呀,聽先生講學,受益匪淺。我水戶藩何幸,能請到先生這樣的大才”,德川光國開心得不得了。
“還請先生有空,也去我會津藩講學。但有所命,我保科正之無所不從”,保科正之也說道。
這本是句客套話,不料朱之瑜打蛇隨棍上,對著二人深施一禮道:“在下正有一事相求,請二位藩主幫忙”。
“哦,先生請講”。
“我大明皇帝,欲與貴國廣開貿易,互通有無,實是有利於兩國百姓的大好事。可惜貴國港口太少??”
朱之瑜口才了得,硬是說得兩位藩主覺得若是不答應,便對不起源遠流長的中日友誼,對不起兩國億萬百姓,對不起堯舜禹湯、孔孟老莊。當即答應道:“先生放心,有機會我等必向將軍進言”。
??
江戶城本來是座小城,規模不大。德川幕府建於此地後,用了三十年時間擴建,城高池深,光外壕便長約三十二裏。內有本丸(主城)、二之丸(一層外城)、三之丸(二層外城)、西之丸(西外城)等城廓。天守閣(將軍居所)和大奧(將軍後宮),都位於本丸內。
按說幕府的將軍是天皇陛下的臣子,理應住在京都的將軍行轅——二條城。可如果住在京都,禮儀上便得經常跪拜天皇。這怎麽能行?將軍們信奉“人定勝天”,不願意動不動就去禦所跪神。待在江戶,挺好!
江戶天守閣內,一個十二歲的大男孩正在和侍女玩堆雪人。忽然發了神經,口吐白沫,大冷的天,居然脫下鞋子往天上拋去。
“天女散花,嗬嗬,天女散花”,男孩喃喃噫語。
這苦孩子正是第四代幕府將軍德川家綱。很苦的娃!兩年前他的父親德川家光去世了;一年前又失去了母親阿樂之方(寶樹院);上天似乎覺得他還不夠苦,又讓他的智力出現了問題,時而清醒,時而糊塗。
“主公!”
見到徳川家綱這個樣子,六十三歲的井伊直孝心疼極了,老淚縱橫,替他穿上鞋子,緊緊地摟在懷裏,輕聲細語地安慰。好半天,徳川家綱才緩過勁來,恢複了正常。
井伊直孝這個人了不得,乃是日本曆史上第一位幕府大老、上野白井藩主、35萬石的大名。
他是徳川家的大將、一個好人。
大阪之戰,他抓住了豐臣方名將長宗我部盛親。盛親嫌夥食不好,大叫:“身為大將,居然要吃這種下等人吃的料理,不如早點殺了我好”,他聽了一點不氣,反而給盛親解綁,一同就餐。二代將軍德川秀忠聽說抓住了盛親,便讓盛親評論雙方的軍隊。盛親說道:“德川軍最大的功臣乃是令在下敗走的井伊直孝,而豐臣方最大的罪臣就是在下”。
一聽連敵人都稱讚井伊直孝,德川秀忠越發器重井伊直孝,退位時讓他擔任幕府大老,輔佐兒子徳川家光;徳川家光死時,又讓他和另一個大老酒井忠勝一起,輔佐自己的兒子德川家綱。
“直孝公,您怎麽來了?”
徳川家綱恢複了神智,問井伊直孝。
“主公,明國的使臣來了,請您接見”。
徳川家綱返迴大奧沐浴更衣,風度翩翩地接見了明國使臣平夷侯周鶴芝、周林皋父子。談吐儒雅、舉止端莊,一點看不出有病在身的樣子,不像個孩子,倒像個成熟的政客。
兩位親藩保科正之、德川光國,大老井伊直孝、酒井忠勝,老中鬆平信綱、阿部忠秋陪同在旁。
這些人除了擔任德川幕府的職務外,全部都有自己的藩國和石高。其中保科正之、徳川光國屬於親藩,其他四人屬於與徳川氏關係密切的譜代大名。他們與徳川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自然忠心耿耿。
以前的中國使臣來日本,總讓日本按朝鮮例,以臣禮待之。這一點讓日本人很反感,我日本從未向中華稱過臣,憑什麽讓我們按朝鮮例?所以,很多事往往談不攏。
不過,周鶴芝、周林皋父子都是日本通,對日本的國情很熟,刻意迴避禮節,轉而追求實際。這種隱其名、修其實的態度,搏得了日方的不少好感。
聽周氏父子說明來意後,徳川家綱彬彬有禮地說道:“尊使請入館舍休息,待幕府商議過後,自會給尊使答複”。
“主公,絕對不可以答應明國的要求!這些港口一大半都在那些外樣大名的領地上。一旦放開貿易,會增加素懷野心之徒的實力”,酒井忠勝,鬆平信綱、阿部忠秋反對。
“主公,多開港口其實是件好事。擴大與明國、朝鮮的貿易,能增加幕府的財政收入。至於港口在那些外樣大名的領地上嘛,此事甚易,換成在我們徳川氏領地上的港口便是”,保科正之、德川光國、井伊直孝部分同意增開港口。
幕府內部意見不統一,商議了幾天也沒有結果。
忽報,薩摩藩使者島津綱久求見。
??
“綱久此來何事啊?”
德川家綱和氣的問。和前三任幕府將軍不同,他是一個心腸柔軟的好人,對人很和氣,繼位才兩年,便下令禁止殉死,並將父親德川家光的武力政治改為文治政治。可惜好人多磨難,生了病,智力出現了問題。
島津綱久拿出了薩摩武士特有的傲氣,胸膛挺直,身子繃得若離弦之箭,直視德川家綱,“在下前來,是奉家父島津薩摩守光久和其他十五位藩主之命,請求將軍閣下增開日向、下關、平戶、高知、石卷、宇和島港,與明國、朝鮮貿易”。
當年德川氏曾賜“鬆平”(德川氏的本姓)姓氏於島津光久(類似於隆武帝賜姓鄭成功為“朱成功”),稱島津光久為“鬆平薩摩守光久”。島津綱久自稱“在下”,而不是“臣下”;稱父親為島津薩摩守光久,而不是“鬆平薩摩守光久”。這是對德川幕府赤裸裸的挑釁。
幕府大老酒井忠勝大怒:“鎖國令乃是國策,汝島津氏糾集十五個大名,威脅將軍,想謀逆嗎?”
島津綱久毫不畏懼:“忠勝大老此言差矣。我等各藩皆是天皇陛下的臣子,並非德川氏家臣,談何謀逆?且此事已經明正上皇恩準,難道德川氏不是上皇的臣子嗎?請將軍恩準”。
日本慣例,退位的太上天皇享有和天皇同等的權力,所以後水尾上皇退位後才能壓製女兒明正天皇。
一聽有明正上皇禦批,在場眾人神色大變。
井伊直孝冷哼一聲,“汝說有禦批,在何處?呈上來與將軍看”。
島津綱久遞上了奏折,上麵隻有一個“可”字,的確是明正上皇的禦批和寶印。
老中鬆平信綱怒極,沉聲道:“明正上皇違反了《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實在過分!”
德川家綱有些慌亂地問井伊直孝:“直孝公,該如何處置堂姐?”
井伊直孝一聽將軍說“堂姐”而不是“上皇”,便知將軍不忍施加嚴厲的手段對付自己的血親。
歎了口氣,低聲說道:“此事蹊蹺,明正上皇一向與世無爭,不關心政事。為何忽然會批複奏折?必是皇宮中有人搗鬼。可若坐視不理,會影響將軍您的威信。可寫信斥責她;再減半發放今年的貢米;嚴令京都所司代板倉重宗封鎖禦所,未經幕府同意,不得讓任何人進入禦所”。
“嗯,便依直孝公”,德川家綱聽完鬆了口氣,他實在不忍心對自己的親堂姐下狠手。
井伊直孝忽然對著島津綱久大喝道:“若將軍不答應,爾等意欲如何?”
島津綱久毫不示弱,昂然迴答:“若將軍不允,我等唯有玉碎!”
正劍拔弩張之際,保科正之小聲對德川家綱道:“將軍不妨先穩住使者,商議後再迴複”。
“嗯”,德川家綱很信任這個親叔叔,聞言和氣地對島津綱久說道:“綱久先去館舍歇息,予考慮好後再給綱久答複”。
水戶藩弘道館,是全日本最大的藩校。今天的弘道館很熱鬧,因為明朝大儒朱之瑜要來此講解經義。
聽說請到了朱老夫子,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國大喜,與會津藩藩主保科正之一起親自聽其講學。
這保科正之雖然姓保科,卻是現任藩主德川家綱的親叔叔。因為他並非德川秀忠的正妻所生,秀忠妻又善妒,不得不送給保科家做養子,故改姓保科。
好一個朱之瑜,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從程灝、程頤、朱熹,講到三皇五帝,直把兩位藩主聽得如癡如醉。
“哎呀,聽先生講學,受益匪淺。我水戶藩何幸,能請到先生這樣的大才”,德川光國開心得不得了。
“還請先生有空,也去我會津藩講學。但有所命,我保科正之無所不從”,保科正之也說道。
這本是句客套話,不料朱之瑜打蛇隨棍上,對著二人深施一禮道:“在下正有一事相求,請二位藩主幫忙”。
“哦,先生請講”。
“我大明皇帝,欲與貴國廣開貿易,互通有無,實是有利於兩國百姓的大好事。可惜貴國港口太少??”
朱之瑜口才了得,硬是說得兩位藩主覺得若是不答應,便對不起源遠流長的中日友誼,對不起兩國億萬百姓,對不起堯舜禹湯、孔孟老莊。當即答應道:“先生放心,有機會我等必向將軍進言”。
??
江戶城本來是座小城,規模不大。德川幕府建於此地後,用了三十年時間擴建,城高池深,光外壕便長約三十二裏。內有本丸(主城)、二之丸(一層外城)、三之丸(二層外城)、西之丸(西外城)等城廓。天守閣(將軍居所)和大奧(將軍後宮),都位於本丸內。
按說幕府的將軍是天皇陛下的臣子,理應住在京都的將軍行轅——二條城。可如果住在京都,禮儀上便得經常跪拜天皇。這怎麽能行?將軍們信奉“人定勝天”,不願意動不動就去禦所跪神。待在江戶,挺好!
江戶天守閣內,一個十二歲的大男孩正在和侍女玩堆雪人。忽然發了神經,口吐白沫,大冷的天,居然脫下鞋子往天上拋去。
“天女散花,嗬嗬,天女散花”,男孩喃喃噫語。
這苦孩子正是第四代幕府將軍德川家綱。很苦的娃!兩年前他的父親德川家光去世了;一年前又失去了母親阿樂之方(寶樹院);上天似乎覺得他還不夠苦,又讓他的智力出現了問題,時而清醒,時而糊塗。
“主公!”
見到徳川家綱這個樣子,六十三歲的井伊直孝心疼極了,老淚縱橫,替他穿上鞋子,緊緊地摟在懷裏,輕聲細語地安慰。好半天,徳川家綱才緩過勁來,恢複了正常。
井伊直孝這個人了不得,乃是日本曆史上第一位幕府大老、上野白井藩主、35萬石的大名。
他是徳川家的大將、一個好人。
大阪之戰,他抓住了豐臣方名將長宗我部盛親。盛親嫌夥食不好,大叫:“身為大將,居然要吃這種下等人吃的料理,不如早點殺了我好”,他聽了一點不氣,反而給盛親解綁,一同就餐。二代將軍德川秀忠聽說抓住了盛親,便讓盛親評論雙方的軍隊。盛親說道:“德川軍最大的功臣乃是令在下敗走的井伊直孝,而豐臣方最大的罪臣就是在下”。
一聽連敵人都稱讚井伊直孝,德川秀忠越發器重井伊直孝,退位時讓他擔任幕府大老,輔佐兒子徳川家光;徳川家光死時,又讓他和另一個大老酒井忠勝一起,輔佐自己的兒子德川家綱。
“直孝公,您怎麽來了?”
徳川家綱恢複了神智,問井伊直孝。
“主公,明國的使臣來了,請您接見”。
徳川家綱返迴大奧沐浴更衣,風度翩翩地接見了明國使臣平夷侯周鶴芝、周林皋父子。談吐儒雅、舉止端莊,一點看不出有病在身的樣子,不像個孩子,倒像個成熟的政客。
兩位親藩保科正之、德川光國,大老井伊直孝、酒井忠勝,老中鬆平信綱、阿部忠秋陪同在旁。
這些人除了擔任德川幕府的職務外,全部都有自己的藩國和石高。其中保科正之、徳川光國屬於親藩,其他四人屬於與徳川氏關係密切的譜代大名。他們與徳川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自然忠心耿耿。
以前的中國使臣來日本,總讓日本按朝鮮例,以臣禮待之。這一點讓日本人很反感,我日本從未向中華稱過臣,憑什麽讓我們按朝鮮例?所以,很多事往往談不攏。
不過,周鶴芝、周林皋父子都是日本通,對日本的國情很熟,刻意迴避禮節,轉而追求實際。這種隱其名、修其實的態度,搏得了日方的不少好感。
聽周氏父子說明來意後,徳川家綱彬彬有禮地說道:“尊使請入館舍休息,待幕府商議過後,自會給尊使答複”。
“主公,絕對不可以答應明國的要求!這些港口一大半都在那些外樣大名的領地上。一旦放開貿易,會增加素懷野心之徒的實力”,酒井忠勝,鬆平信綱、阿部忠秋反對。
“主公,多開港口其實是件好事。擴大與明國、朝鮮的貿易,能增加幕府的財政收入。至於港口在那些外樣大名的領地上嘛,此事甚易,換成在我們徳川氏領地上的港口便是”,保科正之、德川光國、井伊直孝部分同意增開港口。
幕府內部意見不統一,商議了幾天也沒有結果。
忽報,薩摩藩使者島津綱久求見。
??
“綱久此來何事啊?”
德川家綱和氣的問。和前三任幕府將軍不同,他是一個心腸柔軟的好人,對人很和氣,繼位才兩年,便下令禁止殉死,並將父親德川家光的武力政治改為文治政治。可惜好人多磨難,生了病,智力出現了問題。
島津綱久拿出了薩摩武士特有的傲氣,胸膛挺直,身子繃得若離弦之箭,直視德川家綱,“在下前來,是奉家父島津薩摩守光久和其他十五位藩主之命,請求將軍閣下增開日向、下關、平戶、高知、石卷、宇和島港,與明國、朝鮮貿易”。
當年德川氏曾賜“鬆平”(德川氏的本姓)姓氏於島津光久(類似於隆武帝賜姓鄭成功為“朱成功”),稱島津光久為“鬆平薩摩守光久”。島津綱久自稱“在下”,而不是“臣下”;稱父親為島津薩摩守光久,而不是“鬆平薩摩守光久”。這是對德川幕府赤裸裸的挑釁。
幕府大老酒井忠勝大怒:“鎖國令乃是國策,汝島津氏糾集十五個大名,威脅將軍,想謀逆嗎?”
島津綱久毫不畏懼:“忠勝大老此言差矣。我等各藩皆是天皇陛下的臣子,並非德川氏家臣,談何謀逆?且此事已經明正上皇恩準,難道德川氏不是上皇的臣子嗎?請將軍恩準”。
日本慣例,退位的太上天皇享有和天皇同等的權力,所以後水尾上皇退位後才能壓製女兒明正天皇。
一聽有明正上皇禦批,在場眾人神色大變。
井伊直孝冷哼一聲,“汝說有禦批,在何處?呈上來與將軍看”。
島津綱久遞上了奏折,上麵隻有一個“可”字,的確是明正上皇的禦批和寶印。
老中鬆平信綱怒極,沉聲道:“明正上皇違反了《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實在過分!”
德川家綱有些慌亂地問井伊直孝:“直孝公,該如何處置堂姐?”
井伊直孝一聽將軍說“堂姐”而不是“上皇”,便知將軍不忍施加嚴厲的手段對付自己的血親。
歎了口氣,低聲說道:“此事蹊蹺,明正上皇一向與世無爭,不關心政事。為何忽然會批複奏折?必是皇宮中有人搗鬼。可若坐視不理,會影響將軍您的威信。可寫信斥責她;再減半發放今年的貢米;嚴令京都所司代板倉重宗封鎖禦所,未經幕府同意,不得讓任何人進入禦所”。
“嗯,便依直孝公”,德川家綱聽完鬆了口氣,他實在不忍心對自己的親堂姐下狠手。
井伊直孝忽然對著島津綱久大喝道:“若將軍不答應,爾等意欲如何?”
島津綱久毫不示弱,昂然迴答:“若將軍不允,我等唯有玉碎!”
正劍拔弩張之際,保科正之小聲對德川家綱道:“將軍不妨先穩住使者,商議後再迴複”。
“嗯”,德川家綱很信任這個親叔叔,聞言和氣地對島津綱久說道:“綱久先去館舍歇息,予考慮好後再給綱久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