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威而不懷德?”
朱亨嘉想了想道:“那朕直接下旨敕封江戶幕府第四代征夷大將軍德川家綱為日本國王,令其再增開日向、下關、平戶、高知、大阪等地,與我貿易。如何?”
這段時間接連敕封了廣南國王、安南國王、朝鮮國王,不由得產生了天朝上國、統馭萬邦的自豪感,情不自禁地又想敕封起日本人來了。
“萬萬不可!”
不料,黃宗義、周鶴芝、周林皋全部反對。
“諸卿,這是為何?”
黃宗義道:“陛下,那日本人一向狂妄。當年我萬曆皇帝在朝鮮大破日軍,遣使敕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那豐臣秀吉居然不接旨,將敕書擲於地上。如今我朝軍力尚不及萬曆時,德川氏的實力又超過豐臣氏。臣恐德川家綱未必肯接受敕封,反而失了天朝體麵”。
一聽此言,朱亨嘉心裏冷笑,朕遲早要讓日本人跪下來求朕敕封。
一時間,無人說話,氣氛有些冷。
“陛下”,平夷侯周鶴芝之子周林皋忽然說道:“臣以為,那豐臣氏不肯接受大明敕封,還有一個原因。日本的國體與我大明不同,乃是信奉神道之國,彼等名義上的王,既非豐臣氏,亦非德川氏,乃是天皇。那天皇,號稱是天照大神的後裔,雖然無權,地位卻崇高。豐臣氏當時雖然掌控日本,若接受了日本國王的敕封,便冒犯了天皇的尊嚴,怕各地大名群起而攻之,不敢受耳”。
原來如此,朱亨嘉依稀知道,那日本天皇,自第一任神武天皇起,已傳了兩千多年了。在日本人中,確實很有影響力。
想了想問道:“如今這日本天皇是誰?朕能否敕封這天皇為日本國王?敕封德川氏為日本國公?”
周林皋道:“如今的日本天皇乃是第一百一十代後光明天皇。此事甚難!那日本天皇自稱自己是神裔,不肯屈屈人下。當年蒙元曾遠征日本,失敗;我朝太祖高皇帝亦曾遣使勸其歸順,當時日本正處南北朝時期,南朝的懷良親王竟然將使臣斬首,大海茫茫,太祖亦無可奈何”。
朱亨嘉聽完,深深蹙起了眉頭,“這麽說來,讓日本人增加通商港口的事、辦不成了?”
周林皋笑道:“也不盡然,那日本人最喜歡鬧一揆,陛下何不派人聯絡日本國內的那些強藩,讓他們聯合起來,逼德川氏同意增加通商港口?”
“鬧一揆?何謂‘一揆’?”
“陛下,那日本人不通禮儀,和我天朝王道蕩蕩不同,彼等毫無上下尊卑,喜歡下克上。‘一揆’者,本指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後指地位卑的,拉幫結派,抱團對抗地位高的。在日本,下級武士鬧一揆對抗家老、家老鬧一揆對抗大名、大名鬧一揆對抗將軍,司空見慣”。
聽了周林皋的話,朱亨嘉問道:“周卿怎麽對日本的事知道得如此清楚?”
周林皋道:“陛下有所不知,臣父和日本薩摩藩藩主島津光久有舊,曾命臣拜島津光久為義父,所以對這日本國之事,頗知一二”。
“哦?”
朱亨嘉來了興趣,笑眯眯地盯著周鶴芝,問道:“平夷侯和那薩摩藩主島津光久有舊?”
“臣昔年迫於生計,漂泊海上時,確實與那島津光久有舊”,周鶴芝漲紅了臉,迴道。所謂“迫於生計,漂泊海上”,說白了就是做海盜,說出來自然有些不好意思。
“好,好啊!”
朱亨嘉捬掌大笑,“如此,聯絡日本國內的強藩,逼德川氏同意增加通商港口一事,便交給平夷侯父子了。卿等務必小心辦差,勿失朕望!”
??
日本這個國家很奇怪,地方不大,諸侯卻眾多。在江戶幕府時期,前後出現過的藩國有五百多個,平均算下來,各個時代所存在的藩大概有二百七十個,故有“江戶幕府三百藩”之說。
不過,藩國雖眾,配得上“強藩”二字的,並不多。薩摩藩絕對是其中之一,一直到後世的日本侵華,薩摩武士都雄霸日本。
薩摩藩島津氏,素來敢戰,天不怕、地不怕,敢跟強者對著幹。
當年豐臣秀吉如日中天,全日本幾乎沒人敢捋他的虎須,島津氏第十六代當主(家主)島津義久敢。
這島津義久是個猛人,繼承了當主之位後,由區區彈丸之地起兵,先後征服了薩摩國、日向國、大隅國、肥後國、肥前國、築前國、築後國,除了豐後國的大友氏,幾乎征服了整個九州島。
此時的豐臣秀吉已經成為了關白(日本古代職官,相當於丞相),一看,這島津氏狂得很,寫信給他,讓他停戰。他不聽,野心勃勃地繼續攻打豐後國,打算一統九州島。
豐臣秀吉火了,派兵幹涉。第一次派了六千人,大敗;第二次派了十五萬人,打贏了。
島津義久被迫出家當了和尚,將家主之位傳給了弟弟第十七代當主島津義弘。島津氏的領地隻剩下了薩摩國、大隅國和日向國部分地區。
島津義弘也是個猛人,一見豐臣秀吉勢大,立即臣服,跟著豐臣秀吉屢立戰功。豐臣秀吉遠征朝鮮,和明軍大戰。別的日本軍隊都吃敗陣,唯這島津義弘帶著兒子島津忠恆,在慶長之役的泗川之戰中,擊敗了大明名將李如鬆。
徳川家康見島津氏善戰,拉攏他們,封島津忠恆為第一代薩摩藩藩主。從此,鯉魚躍龍門,不光是當主,還是藩主了。
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薩摩藩藩主乃是島津忠恆的兒子島津光久。此人心狠手辣有治才,不光能打仗,還很重視財政和內政的發展。在他的統治下,薩摩藩成了日本國內的強藩。
此人狠毒,六親都不認。因為爭權奪利,連自己的妹夫島津久章(分宗的當主)、島津久慶(家老)都殺。
此人有治才。薩摩藩的領地,多火山,可耕種的田地少。為了生存,不得不對外貿易,做生意。不料德川幕府實行鎖國令,一下子便讓薩摩藩收入大減,財政困難。
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往往束手無策,島津光久有辦法。他采取三手應付:其一、開墾荒田,獎勵農耕;其二、壓柞琉球王國,轉嫁經濟危機;其三、開采長野金礦。很快地就渡過了難關。
可恨那德川幕府,似乎是成心想整垮薩摩藩,居然以開采的金銀太多,不利於貿易為由,禁止了長野金礦的開采。
這一下,薩摩藩的財政又吃緊了。島津光久不得不喚來家臣島津久通、樺山久守商量。
“久通,現在偷采的金礦產量如何?”
島津久通跪伏於地,不敢抬頭,“主公,德川氏派人日夜監視,偷采的產量不到往日的十分之一”。
“久守,從琉球人那裏,還能多收些稅嗎?”
樺山久守亦跪伏於地,“主公,我們征的稅已經很高,若再加征,恐怕琉球人會煽動一揆”。
“唉”,島津光久眉頭深鎖,長歎一口氣道:“難道我島津氏要衰落了嗎?”
朱亨嘉想了想道:“那朕直接下旨敕封江戶幕府第四代征夷大將軍德川家綱為日本國王,令其再增開日向、下關、平戶、高知、大阪等地,與我貿易。如何?”
這段時間接連敕封了廣南國王、安南國王、朝鮮國王,不由得產生了天朝上國、統馭萬邦的自豪感,情不自禁地又想敕封起日本人來了。
“萬萬不可!”
不料,黃宗義、周鶴芝、周林皋全部反對。
“諸卿,這是為何?”
黃宗義道:“陛下,那日本人一向狂妄。當年我萬曆皇帝在朝鮮大破日軍,遣使敕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那豐臣秀吉居然不接旨,將敕書擲於地上。如今我朝軍力尚不及萬曆時,德川氏的實力又超過豐臣氏。臣恐德川家綱未必肯接受敕封,反而失了天朝體麵”。
一聽此言,朱亨嘉心裏冷笑,朕遲早要讓日本人跪下來求朕敕封。
一時間,無人說話,氣氛有些冷。
“陛下”,平夷侯周鶴芝之子周林皋忽然說道:“臣以為,那豐臣氏不肯接受大明敕封,還有一個原因。日本的國體與我大明不同,乃是信奉神道之國,彼等名義上的王,既非豐臣氏,亦非德川氏,乃是天皇。那天皇,號稱是天照大神的後裔,雖然無權,地位卻崇高。豐臣氏當時雖然掌控日本,若接受了日本國王的敕封,便冒犯了天皇的尊嚴,怕各地大名群起而攻之,不敢受耳”。
原來如此,朱亨嘉依稀知道,那日本天皇,自第一任神武天皇起,已傳了兩千多年了。在日本人中,確實很有影響力。
想了想問道:“如今這日本天皇是誰?朕能否敕封這天皇為日本國王?敕封德川氏為日本國公?”
周林皋道:“如今的日本天皇乃是第一百一十代後光明天皇。此事甚難!那日本天皇自稱自己是神裔,不肯屈屈人下。當年蒙元曾遠征日本,失敗;我朝太祖高皇帝亦曾遣使勸其歸順,當時日本正處南北朝時期,南朝的懷良親王竟然將使臣斬首,大海茫茫,太祖亦無可奈何”。
朱亨嘉聽完,深深蹙起了眉頭,“這麽說來,讓日本人增加通商港口的事、辦不成了?”
周林皋笑道:“也不盡然,那日本人最喜歡鬧一揆,陛下何不派人聯絡日本國內的那些強藩,讓他們聯合起來,逼德川氏同意增加通商港口?”
“鬧一揆?何謂‘一揆’?”
“陛下,那日本人不通禮儀,和我天朝王道蕩蕩不同,彼等毫無上下尊卑,喜歡下克上。‘一揆’者,本指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後指地位卑的,拉幫結派,抱團對抗地位高的。在日本,下級武士鬧一揆對抗家老、家老鬧一揆對抗大名、大名鬧一揆對抗將軍,司空見慣”。
聽了周林皋的話,朱亨嘉問道:“周卿怎麽對日本的事知道得如此清楚?”
周林皋道:“陛下有所不知,臣父和日本薩摩藩藩主島津光久有舊,曾命臣拜島津光久為義父,所以對這日本國之事,頗知一二”。
“哦?”
朱亨嘉來了興趣,笑眯眯地盯著周鶴芝,問道:“平夷侯和那薩摩藩主島津光久有舊?”
“臣昔年迫於生計,漂泊海上時,確實與那島津光久有舊”,周鶴芝漲紅了臉,迴道。所謂“迫於生計,漂泊海上”,說白了就是做海盜,說出來自然有些不好意思。
“好,好啊!”
朱亨嘉捬掌大笑,“如此,聯絡日本國內的強藩,逼德川氏同意增加通商港口一事,便交給平夷侯父子了。卿等務必小心辦差,勿失朕望!”
??
日本這個國家很奇怪,地方不大,諸侯卻眾多。在江戶幕府時期,前後出現過的藩國有五百多個,平均算下來,各個時代所存在的藩大概有二百七十個,故有“江戶幕府三百藩”之說。
不過,藩國雖眾,配得上“強藩”二字的,並不多。薩摩藩絕對是其中之一,一直到後世的日本侵華,薩摩武士都雄霸日本。
薩摩藩島津氏,素來敢戰,天不怕、地不怕,敢跟強者對著幹。
當年豐臣秀吉如日中天,全日本幾乎沒人敢捋他的虎須,島津氏第十六代當主(家主)島津義久敢。
這島津義久是個猛人,繼承了當主之位後,由區區彈丸之地起兵,先後征服了薩摩國、日向國、大隅國、肥後國、肥前國、築前國、築後國,除了豐後國的大友氏,幾乎征服了整個九州島。
此時的豐臣秀吉已經成為了關白(日本古代職官,相當於丞相),一看,這島津氏狂得很,寫信給他,讓他停戰。他不聽,野心勃勃地繼續攻打豐後國,打算一統九州島。
豐臣秀吉火了,派兵幹涉。第一次派了六千人,大敗;第二次派了十五萬人,打贏了。
島津義久被迫出家當了和尚,將家主之位傳給了弟弟第十七代當主島津義弘。島津氏的領地隻剩下了薩摩國、大隅國和日向國部分地區。
島津義弘也是個猛人,一見豐臣秀吉勢大,立即臣服,跟著豐臣秀吉屢立戰功。豐臣秀吉遠征朝鮮,和明軍大戰。別的日本軍隊都吃敗陣,唯這島津義弘帶著兒子島津忠恆,在慶長之役的泗川之戰中,擊敗了大明名將李如鬆。
徳川家康見島津氏善戰,拉攏他們,封島津忠恆為第一代薩摩藩藩主。從此,鯉魚躍龍門,不光是當主,還是藩主了。
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薩摩藩藩主乃是島津忠恆的兒子島津光久。此人心狠手辣有治才,不光能打仗,還很重視財政和內政的發展。在他的統治下,薩摩藩成了日本國內的強藩。
此人狠毒,六親都不認。因為爭權奪利,連自己的妹夫島津久章(分宗的當主)、島津久慶(家老)都殺。
此人有治才。薩摩藩的領地,多火山,可耕種的田地少。為了生存,不得不對外貿易,做生意。不料德川幕府實行鎖國令,一下子便讓薩摩藩收入大減,財政困難。
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往往束手無策,島津光久有辦法。他采取三手應付:其一、開墾荒田,獎勵農耕;其二、壓柞琉球王國,轉嫁經濟危機;其三、開采長野金礦。很快地就渡過了難關。
可恨那德川幕府,似乎是成心想整垮薩摩藩,居然以開采的金銀太多,不利於貿易為由,禁止了長野金礦的開采。
這一下,薩摩藩的財政又吃緊了。島津光久不得不喚來家臣島津久通、樺山久守商量。
“久通,現在偷采的金礦產量如何?”
島津久通跪伏於地,不敢抬頭,“主公,德川氏派人日夜監視,偷采的產量不到往日的十分之一”。
“久守,從琉球人那裏,還能多收些稅嗎?”
樺山久守亦跪伏於地,“主公,我們征的稅已經很高,若再加征,恐怕琉球人會煽動一揆”。
“唉”,島津光久眉頭深鎖,長歎一口氣道:“難道我島津氏要衰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