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宮城(又稱紫禁城、大內)養心殿,內閣次輔、禮部尚書孫金鼎恭恭敬敬地向朱亨嘉稟報:“陛下,紅毛夷使臣已經向禮部多次表達了想覲見天顏的願望。臣試探了一下夷人的口氣,他們說隻要我軍撤出台灣,他們願意出十萬兩銀子犒軍”。


    “哼哼,他們想見朕,朕就要見他們嗎?不見”。


    朱亨嘉心裏冷笑,十萬兩銀子就想打發朕,當朕是討飯的叫花子呢!


    頓了頓,又對孫金鼎說道:“孫卿,汝代朕見一下紅毛夷使臣,再替朕寫一封信給他們那個什麽公司的董事會。告訴紅毛夷人,不管他們樂不樂意,朕都要收迴台灣!大明的日月旗一定要插在台灣島上!談得好,我軍敲鑼打鼓地插旗;談不好,開著炮插旗”。


    光武帝此言說得甚雄壯,孫金鼎聽完覺得甚是提氣。不由得說道:“陛下,臣以為您既然想向夷人表達您凜然不可侵犯的意誌,給他們送仙翰,不如直接敕諭他們歸還台灣”。


    朱亨嘉想了想道:“孫卿所言甚是,便由卿替朕草擬這道敕諭”。


    “臣謹遵聖命”。


    於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光武帝收複台灣敕》便產生了。在這道敕中,光武大帝表達了自己堅決收迴台灣的決心。其中擺事實、講道理、威脅、利誘、連哄帶騙,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


    奉


    天承運


    皇帝敕諭紅毛夷東印度公司董事會:台灣者,華夏故土。天下九州,豈可令揚州殘缺?自東吳以來,曆經兩晉隋唐宋元,皆為王土。我朝曆代先帝,設澎湖巡檢司守之。朕雖不肖,不敢棄祖宗之土。昔聖人雲,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爾紅毛夷人,不遠萬裏來我中華貿易,交通有無、貨殖天下、共沐文明,朕甚喜之。今卻趁我內亂,奪我國土。凡我臣民,莫不痛心切齒。為一荒島之利,絕大明億兆臣民之誼,豈非愚哉?且自朕登基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運丁陽九,重光可待。爾等自問,憑區區數萬人之公司,能擋我大明百萬虎賁否?茲特敕爾等,速還台灣,朕有不次之賞,遲則禍立至矣。欽哉特敕。


    敕命


    光武元年五月十八日


    之寶


    ??


    朱亨嘉堅定地對荷蘭人提出了歸還台灣的要求。他卻不知道,荷蘭人在向他派出使臣的同時,還對北京的清廷伸出了橄欖枝。


    荷蘭人提出了和清廷結盟、共同伐明的請求。他們請求清廷派出步兵,由他們護送,救援台灣。


    順治帝也不傻,堅決要求荷蘭人先派戰船護送清軍渡過長江,然後再救台灣。


    開什麽玩笑!荷蘭人哪有幫清軍渡長江的能力?再說,等清軍渡過長江,台灣之戰估計也要結束了。


    雙方軍事上的合作沒有成功,不過卻達成了允許荷蘭人在揚州、萊州、青州貿易,荷蘭人幫清廷改良火炮、火銃等協議。


    ??


    “尊敬的費爾堡總督閣下:赤嵌城已經處於明軍的重重圍攻之下,守軍力量單薄,處境危急。我請求您,看在上帝的份上,再派一支援軍救援赤嵌城。哪怕隻有百餘人,這對城裏忠於共和國的公民來說,也是莫大的鼓舞”,描南石丁上尉向費爾堡再次求援。


    明軍連續兩天攻擊赤嵌城,激戰之下,城內的守軍僅剩七百人,其中荷蘭兵隻剩兩百人。


    見到描南石丁上尉的求援性,費爾堡左右為難。北線尾島登陸和七鯓之戰結束後,熱蘭遮城內的荷軍傷亡慘重。可不救,又怕赤嵌城失守。


    費爾堡請求大員評議會決定。有問題找議會,是荷蘭人的光榮傳統。


    評議會認為如果再派出一支援軍,則用以保衛熱蘭遮城堡及其周圍地區的全部後備軍將不足,所以決定拒絕描南石丁的請求。


    費爾堡無奈,下令五艘戰艦去台江騷擾攻打赤嵌城的明軍。


    赤嵌城是為了應付明軍攻台,趕工建成的,按照規劃,該城周圍四十五丈,高三丈六尺,城牆上有四座炮樓,均已完工。隻是城基不怎麽牢而已。


    明軍在城東建了三座炮台,連轟兩日,東城牆出現了一些裂縫。


    大明恩平侯高明貴端著千裏鏡觀察城防,“嗯,東城牆已有裂縫,破城便在今日”。他擔心巴達維亞的夷人來援,決心盡快破城。


    大明光武元年四月三日淩晨,赤嵌攻城戰打響。


    明軍又對著東城猛轟了兩個時辰,終於轟出了兩個豁口。


    “殺!殺!殺!”


    王大雄、陳蟒、楊英等諸部明軍朝著豁口衝去,高明貴督戰。


    亮銀甲、開山斧,遊擊陳蟒衝在最前麵。


    “嘭!嘭!嘭!”


    大斧所過之處,竟無一合之敵。


    陳蟒帶著數十個兵丁衝過豁口,豁口內被荷蘭人栽上了棚欄,他瞪圓了雙眼,看見柵欄後居然立著數排夷兵,端起了火銃。


    “呯呯呯呯呯!”


    陳蟒倒在了血泊中,開山斧不甘心地落地。


    報著很大希望的這次攻城,又失敗了。高明貴攥緊了拳頭,憤憤地收軍迴營。


    部下來報:“大帥,新港社酋長求見”。


    “讓他進來”。


    高明貴一瞧,來的這位高山族酋長,約莫六十多歲,臉上盡是溝壑。


    “老酋長,您找本帥何事?”


    “特來向大帥獻破城之策”。


    “哦,快快請講”。


    新港社老酋長一笑,“大帥,其實破赤嵌城很容易,根本不需要攻城。城裏的水源,來自於城北山裏的小溪,小溪有水道經地下流入城中。隻需將城北的水道堵住,城裏的紅毛鬼沒了水源,不用打,渴也渴死了他們”。


    高明貴大喜,“哎呀,多謝老酋長指點”。


    “大帥,吾還給您帶來了兩個人”。


    新港社老酋長一拍手,幾個高山族壯士押著一男、一女兩個二十多歲的夷人進來。


    “此是何人?”


    “此是荷蘭人派到我們新港社的贌商,是赤嵌城司令官描南石丁的弟弟。狗東西壞得狠,貨物賣得比別的社貴兩成”。


    高明貴哈哈大笑,對何斌說:“汝告訴這紅毛鬼,本帥派他進城勸描南石丁投降,那夷婆子留在營中。若成,便放了這夷婆子,不成,則殺”。


    ??


    四月四日清晨,赤嵌城的守軍去打水做飯,驚恐地發現水池裏居然沒水了。


    “完了,明軍切斷了城北的水源!”


    描南石丁上尉臉色一下子變得蒼白如紙。


    “哥哥!”


    正驚恐著,忽然聽到城下有人叫自己,一瞅,竟是自己的弟弟梅克特。


    “快,放他進城”。


    一見梅克特,描南石丁便驚喜地問:“弟弟,你怎麽來了?城外的情況怎麽樣?”


    “哥哥,城外的明軍至少有萬餘,抵抗是徒勞的。為了挽救荷蘭人的生命,投降吧。明國人說了,降者不殺,戰後準許我們迴荷蘭”。


    沒了水源,又有親弟弟勸降,描南石丁司令官終於掛起了白旗投降。


    大明光武元年(1653年)四月四日,明軍登陸後的第四天,便收複了赤嵌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靖江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泱泱大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泱泱大明並收藏南明靖江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