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吾騶《征黔見聞錄》:“昔監囯與可望戰劄佐。西軍驕狂,攻勢如潮。監囯居車台而戰,麵不改色。銃炮若雷,君臣相對。血流漂櫓,衣冠聚談。忽狂風大作,暴雨淋漓。可望大喜,以吾軍失銃炮之利也,全軍來攻。銃炮如故,屍橫遍野。蓋天降聖人,明祚複興,故能有此神跡也!監囯奮勇而戰,王旗前移,諸軍感奮,敗可望於劄佐”。
兩軍戰得正酣,“無無三日晴”的貴州,忽然下雨了,雨越下越大,本來幹爽的陸地,竟成澤國。
“天助我也!”
孫可望大喜!根據以往的經驗,一下雨,明軍的火繩槍就打不著火了。
明軍的銃炮太犀利了!自己的火炮已經打完了炮彈,成了廢鐵。而明軍的炮彈卻像打不完似的,一波接著一波。沒有了己方火炮牽製,明軍的火炮轉而對付己方的步兵,炮彈和銃彈形成了一張死亡之網,一個又一個勇武的士兵倒下。
打到現在,己方損失了兩萬人。
孫可望本來已經有了退兵之意,忽然下起了暴雨。就像一個已經輸紅了眼的賭徒,忽然有了扳本的機會。一定要抓住!
他認為,在雙方火器都無法使用的情況下,己方有人數優勢。一定能勝。所以,將最後一支預備部隊,投入了進攻。
孫可望的判斷對了一半。
明軍左翼的範友賢部和右翼的王祥部,依然用的是火繩槍,大雨中作戰,確實容易打不著火。可朱亨嘉的中軍,裝備的是自生火銑,基本不受大雨影響。至於火炮,炮台上有雨蓬。
??
“將士們,隨吾殺敵!”
艾能奇一馬當先殺入了明軍左翼。
大明定北侯範友賢,帶著親衛迎戰。
艾能奇是大西軍有名的神箭手。他取出一枝穿雲箭,“嗖”的一箭射中範友賢左肩。
範友賢居然若無其事,用右手折斷箭杆,繼續作戰。
將是兵的膽。範友賢拚了老命,部下也奮勇殺敵。
明軍的銃手們,能點著火的繼續射擊;點不著火的,換上刀盾,結陣而戰。
左翼,僵持。
??
“小尉遲”李定國動了。
他抓住了明軍沒有弓箭手的弱點,將自己軍中的弓箭手集中起來攢射。
雖然雨中射箭,弓箭的威力大減,而且還傷弓;但是畢竟比點不著火的火繩槍強。
箭矢象雨點般落入明軍陣中。
李定國紅袍黑駒,一馬當先,形成了一個鋒矢。
鋒矢陣!
這種陣法,極其依賴武將的個人驍勇,做鋒矢的,必須是萬人敵。
李定囯在大西軍有兩個外號:一個是“小尉遲”;一個是“萬人敵”。
他取出長槍,輕輕一挑,就挑開了一名明軍的胸膛。
槍者,百兵之王。
好一杆丈二長槍!一截二進,三攔四纏,五拿六直。李定囯的六合槍法,使得出神入化。轉眼間,連殺十餘人。
形勢危急,明軍陣形開始散亂。
右營副將王祥身邊無援兵可派,隻得將隨營的一萬兩千民夫組織起來,衝向大西軍。希望能遲滯大西軍的進攻。
這些沒受過正規訓練的民夫,怎麽抵擋得住如狼似虎的大西賊。被砍倒幾百人後,崩潰逃散,反而衝亂了自家陣列。
“將軍速引兵後撤結陣,末將斷後。”
危急時刻,王祥部將黃崇虎率五百士卒,衝向大西軍。
在黃崇虎的掩護下,王祥帶著殘兵退出車陣,準備重新列陣。
黃崇虎本是太平黃氏降將,善使雙刀,王祥愛其武勇,任為右營遊擊。
黃崇虎雙刀閃過,人頭滾滾。李定國隻得舍了王祥,來戰黃崇虎。
幾千西軍包圍了黃部,一個又一個部下戰亡。最後,隻剩黃崇虎一人被包圍在西軍中。
“籲!”李定國躍馬飛至黃崇虎麵前,勒住疆繩。
“將軍何不歸降?”
“哈哈哈!”黃崇虎笑出了眼淚。
李定國不解:“將軍何故發笑?”
黃崇虎吐了口唾沫:“吾笑汝自命英雄,好無道理!自古隻有勸賊從良,豈有勸良家子弟做賊的道理?”
一個“賊”字深深地刺痛了李定國。
吾輩以前亦是良家子,倘有一口飽飯,又豈願做賊?
李定囯見黃崇虎不肯投降,對他施了一禮:“將軍走好!”
取下背上長弓,一箭射穿黃崇虎咽喉。
真烈士耳!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淩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朱亨嘉見自己的右翼已經崩潰,急忙令騎營遊擊馮進領三千騎兵,殺往右翼,支援王祥。
雨天影響了騎兵的速度,馮進部傷亡兩百多人後,遲滯了李定國部的攻擊。
王祥趁機收攏了幾千潰兵,依靠騎兵的掩護,重新結陣。
??
至關重要的戰鬥,在中陣打響。
明軍將火炮集中起來,排成三排,轟擊西軍。
密集的炮火,讓西軍一片又一片的倒下。
“砰砰砰!”
明軍的火銃居然比下雨前還要密集。朱亨嘉從左營和後營,抽調了一千銃手支援前營。
下雨天,不僅讓西軍的鳥銃點不著火,還讓他們進攻的速度變得緩慢。一個接一個地成了明軍的活靶子,倒在血泊中。
在明軍的營地中央,有八百名大漢一直在進食休息,現在他們開始披甲了。
這是明軍的重甲步兵,個個都是百裏挑一的勇士,人人披雙甲,拿著鐵錘或狼牙棒等重兵器。
這些重甲步兵本來是為對付闖陣的敵方重甲步兵而設。但是西軍沒有裝備重甲步兵,勇士們隻好暫時休息。
現在朱亨嘉命令這八百重甲反擊西軍。
養精蓄銳的八百壯士殺得很猛,用手中的大鐵椎和狼牙棒,將一個又一個闖進來的大西賊,砸成肉泥。
西軍的刀槍砍不透、刺不動八百壯士的重甲,能威脅重甲的鳥銃又點不著火,很快被殺得幹幹淨淨。
“擊進軍鼓,全軍突擊”。
“咚咚咚”的戰鼓聲短促、激昂,朱亨嘉反擊了,他下令指揮車前移。
八匹駿馬拉著那輛四輪大馬車緩緩向前,夕陽下的盤龍大纛,像染了血般,分外鮮豔。
“萬勝!”
八百重甲,一馬當先。
“萬勝!”
各營步兵緊跟其後。
“萬勝!”
炮手們發了瘋似的射出一發發炮彈。
這次衝鋒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可一世的大西軍敗了。
敗得很慘,大將馬元利、張化龍、王尚禮陣亡,艾能奇受傷,陣亡三萬,被俘三萬。
隨孫可望逃迴龍場驛的大西軍殘部,僅剩四萬人,還大多帶傷。
孫可望和劉文秀、馮雙禮會合後,全軍撤往息烽所。
二十萬大軍,現在還剩十一萬。被壓迫在貴陽北部的狹小區域。
兩軍戰得正酣,“無無三日晴”的貴州,忽然下雨了,雨越下越大,本來幹爽的陸地,竟成澤國。
“天助我也!”
孫可望大喜!根據以往的經驗,一下雨,明軍的火繩槍就打不著火了。
明軍的銃炮太犀利了!自己的火炮已經打完了炮彈,成了廢鐵。而明軍的炮彈卻像打不完似的,一波接著一波。沒有了己方火炮牽製,明軍的火炮轉而對付己方的步兵,炮彈和銃彈形成了一張死亡之網,一個又一個勇武的士兵倒下。
打到現在,己方損失了兩萬人。
孫可望本來已經有了退兵之意,忽然下起了暴雨。就像一個已經輸紅了眼的賭徒,忽然有了扳本的機會。一定要抓住!
他認為,在雙方火器都無法使用的情況下,己方有人數優勢。一定能勝。所以,將最後一支預備部隊,投入了進攻。
孫可望的判斷對了一半。
明軍左翼的範友賢部和右翼的王祥部,依然用的是火繩槍,大雨中作戰,確實容易打不著火。可朱亨嘉的中軍,裝備的是自生火銑,基本不受大雨影響。至於火炮,炮台上有雨蓬。
??
“將士們,隨吾殺敵!”
艾能奇一馬當先殺入了明軍左翼。
大明定北侯範友賢,帶著親衛迎戰。
艾能奇是大西軍有名的神箭手。他取出一枝穿雲箭,“嗖”的一箭射中範友賢左肩。
範友賢居然若無其事,用右手折斷箭杆,繼續作戰。
將是兵的膽。範友賢拚了老命,部下也奮勇殺敵。
明軍的銃手們,能點著火的繼續射擊;點不著火的,換上刀盾,結陣而戰。
左翼,僵持。
??
“小尉遲”李定國動了。
他抓住了明軍沒有弓箭手的弱點,將自己軍中的弓箭手集中起來攢射。
雖然雨中射箭,弓箭的威力大減,而且還傷弓;但是畢竟比點不著火的火繩槍強。
箭矢象雨點般落入明軍陣中。
李定國紅袍黑駒,一馬當先,形成了一個鋒矢。
鋒矢陣!
這種陣法,極其依賴武將的個人驍勇,做鋒矢的,必須是萬人敵。
李定囯在大西軍有兩個外號:一個是“小尉遲”;一個是“萬人敵”。
他取出長槍,輕輕一挑,就挑開了一名明軍的胸膛。
槍者,百兵之王。
好一杆丈二長槍!一截二進,三攔四纏,五拿六直。李定囯的六合槍法,使得出神入化。轉眼間,連殺十餘人。
形勢危急,明軍陣形開始散亂。
右營副將王祥身邊無援兵可派,隻得將隨營的一萬兩千民夫組織起來,衝向大西軍。希望能遲滯大西軍的進攻。
這些沒受過正規訓練的民夫,怎麽抵擋得住如狼似虎的大西賊。被砍倒幾百人後,崩潰逃散,反而衝亂了自家陣列。
“將軍速引兵後撤結陣,末將斷後。”
危急時刻,王祥部將黃崇虎率五百士卒,衝向大西軍。
在黃崇虎的掩護下,王祥帶著殘兵退出車陣,準備重新列陣。
黃崇虎本是太平黃氏降將,善使雙刀,王祥愛其武勇,任為右營遊擊。
黃崇虎雙刀閃過,人頭滾滾。李定國隻得舍了王祥,來戰黃崇虎。
幾千西軍包圍了黃部,一個又一個部下戰亡。最後,隻剩黃崇虎一人被包圍在西軍中。
“籲!”李定國躍馬飛至黃崇虎麵前,勒住疆繩。
“將軍何不歸降?”
“哈哈哈!”黃崇虎笑出了眼淚。
李定國不解:“將軍何故發笑?”
黃崇虎吐了口唾沫:“吾笑汝自命英雄,好無道理!自古隻有勸賊從良,豈有勸良家子弟做賊的道理?”
一個“賊”字深深地刺痛了李定國。
吾輩以前亦是良家子,倘有一口飽飯,又豈願做賊?
李定囯見黃崇虎不肯投降,對他施了一禮:“將軍走好!”
取下背上長弓,一箭射穿黃崇虎咽喉。
真烈士耳!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淩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朱亨嘉見自己的右翼已經崩潰,急忙令騎營遊擊馮進領三千騎兵,殺往右翼,支援王祥。
雨天影響了騎兵的速度,馮進部傷亡兩百多人後,遲滯了李定國部的攻擊。
王祥趁機收攏了幾千潰兵,依靠騎兵的掩護,重新結陣。
??
至關重要的戰鬥,在中陣打響。
明軍將火炮集中起來,排成三排,轟擊西軍。
密集的炮火,讓西軍一片又一片的倒下。
“砰砰砰!”
明軍的火銃居然比下雨前還要密集。朱亨嘉從左營和後營,抽調了一千銃手支援前營。
下雨天,不僅讓西軍的鳥銃點不著火,還讓他們進攻的速度變得緩慢。一個接一個地成了明軍的活靶子,倒在血泊中。
在明軍的營地中央,有八百名大漢一直在進食休息,現在他們開始披甲了。
這是明軍的重甲步兵,個個都是百裏挑一的勇士,人人披雙甲,拿著鐵錘或狼牙棒等重兵器。
這些重甲步兵本來是為對付闖陣的敵方重甲步兵而設。但是西軍沒有裝備重甲步兵,勇士們隻好暫時休息。
現在朱亨嘉命令這八百重甲反擊西軍。
養精蓄銳的八百壯士殺得很猛,用手中的大鐵椎和狼牙棒,將一個又一個闖進來的大西賊,砸成肉泥。
西軍的刀槍砍不透、刺不動八百壯士的重甲,能威脅重甲的鳥銃又點不著火,很快被殺得幹幹淨淨。
“擊進軍鼓,全軍突擊”。
“咚咚咚”的戰鼓聲短促、激昂,朱亨嘉反擊了,他下令指揮車前移。
八匹駿馬拉著那輛四輪大馬車緩緩向前,夕陽下的盤龍大纛,像染了血般,分外鮮豔。
“萬勝!”
八百重甲,一馬當先。
“萬勝!”
各營步兵緊跟其後。
“萬勝!”
炮手們發了瘋似的射出一發發炮彈。
這次衝鋒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可一世的大西軍敗了。
敗得很慘,大將馬元利、張化龍、王尚禮陣亡,艾能奇受傷,陣亡三萬,被俘三萬。
隨孫可望逃迴龍場驛的大西軍殘部,僅剩四萬人,還大多帶傷。
孫可望和劉文秀、馮雙禮會合後,全軍撤往息烽所。
二十萬大軍,現在還剩十一萬。被壓迫在貴陽北部的狹小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