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統年時饑餓,
萬戶愁生眉鎖。
有口卻無餐,
滴淚謾成珠顆。
災禍,災禍。
災禍臨頭怎躲。
世界上的災禍,再沒有比沒飯吃更可怕的了。任爾鐵打的漢子,一日不吃飯,照樣餓得兩眼冒金星。不管多大本事的統帥,不給將士們飯吃,你看他們鬧不鬧?
大西軍統帥孫可望最近很煩,他的軍糧不足兩月之用了。
本來定好的計劃是速取貴州,成王霸之業。不料頓兵於貴陽,二十萬大軍,人吃馬嚼,糧草消耗驚人。
必須盡快與官軍決戰!
孫可望正為糧草發愁,忽報明軍主力去打息烽所了。
“這位監國殿下,好毒的手段!這是想切斷我軍退路呀!不過,明軍主力遠離,倒是個打劄佐城的好機會。打下了劄佐城,就有糧了!”
孫可望把李定囯、艾能奇、王尚禮、馮雙禮、馬元利、王定國、張化龍等大將召集在一起商議。也不是商議,是鼓舞士氣,破釜沉舟,準備決死一戰。
“在座的都是老兄弟了,吾也不瞞大夥,吾軍的軍糧不足兩月了。必須盡快與明軍決戰。現在明軍主力去打息烽所,正是攻取劄佐城的好機會。諸位將軍是否願隨本帥攻下劄佐城,為全軍殺出一條生路?”
“吾等願隨大帥死戰!”
李定國皺眉想了一下:“大哥,明軍銃炮銳利,既然要戰,須盡全力。”
“二弟此言,甚合吾意。”
孫可望令馮雙禮、王定囯二將領兵兩萬,牽製龍場驛的安坤。自己親率十一萬大軍殺向劄佐城。
朱亨嘉用鄭封之計,假裝去打熄烽所,走了一半,又潛迴了劄佐城。他將城門緊閉,封鎖消息,靜靜地等待孫可望的大軍。
??
金楓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兩軍在劄佐城外三十裏處相遇。
寂靜無聲,空氣中一片蕭殺之氣。
大西軍小旗趙大臣,舔了舔嘴唇,習慣性地攥緊了腰刀。
趙大臣本是襄陽府趙家莊人氏,那一年老大王張獻忠打襄陽,全莊都被裹挾成了流寇。父親、母親、弟弟、小妹??家人們一個一個死於亂軍中,僅剩下他一個。一開始,他恨大西賊恨得要命,可是慢慢地,自己也成了賊,還是個小旗,管著十個人。
這些年,他搶過兩個婆娘,生過娃,可是都流散在亂軍中。沒法子,當賊的,想有後,難。老大王都殺妻殺子,隻收了四個幹兒子,何況自己這種小卒。
“等打下貴陽,一定要再搶個婆娘,為老趙家留個後!”趙大臣想。
“大臣哥,明軍那邊一輛又一輛的是什麽?”同村的趙虎子偷偷地問他。
趙大臣瞪了一眼趙虎子:“戰陣中別說話,小心平東王的軍法。”
明軍的陣列中,什長餘忠正在不緊不慢地披甲,他是廣西柳州人,監國打陳邦傳的時候投的軍。
他是老兵了,立功升了什長。監國對當兵的特別好,立功不僅升官,還賞銀賞田。他也因功被賞了一百畝功勳田,全家都過上了好日子。
“老二也老大不小了,這一仗,吾一定要多立戰功,領了賞,給老二娶房媳婦”,餘忠想。
??
“將孤的王旗打出來!”
誘使大西軍在劄佐城決戰的目的已經達到,朱亨嘉不再隱瞞。
“千歲!”“千歲!”“千歲!”
明軍山唿海嘯,士氣如虹。
見到明軍中那杆盤龍大纛,孫可望知道自己上了當。但是兩軍相逢勇者勝,大戰臨頭,絕沒有後撤的道理。
汝要戰,吾便戰!
孫可望咬了咬牙,仔細觀察明軍的軍陣。
明軍的軍陣由左、中、右三個方陣組成,中間方陣大,兩翼方陣小,三個方陣形成了一個長長的“一”字。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孫可望決定集中兵力打朱亨嘉的中軍。他下達了軍令,掌旗官舉起了號旗。
隨著號令,李定國部兩萬人往明軍右翼王祥部移動;艾能奇部兩萬人往明軍左翼範友賢部移動;自己的七萬主力,緩緩逼近朱亨嘉的中陣。
王對王。
“咚!咚!咚!”戰鼓響起。
一輛又一輛楯車緩緩地推向明軍軍陣,大西軍士卒排成長列,躲在楯車後麵,魚貫而行。
這是對付銃炮的老戰法,步卒以楯車為掩護,接近軍陣後,再從楯車後殺出。
聽李定囯說了明軍銃炮厲害,孫可望不敢密集布陣,而是加大了各營的間距,以營為單位發起衝鋒。
因為陣形稀疏,遠遠望去,西軍的戰陣居然長達十裏。
舉起千裏鏡,朱亨嘉暗暗感歎:“孫可望亦人傑也!”
這種陣形能夠有效地減少銃炮造成的損失。
車炮營副將趙二虎發了號令。
明軍將士趕緊將偏廂車的四個樁腳放下,這種樁腳可收可放。雖然偏廂車隻有兩個輪子,但有這四個樁腳,等於是六個點支撐,十分穩固。
餘忠使用瞄準具,指揮炮手調適好千斤佛朗機的射角。
明軍的佛朗機炮有很多型號。這種佛朗機炮是威力最大的要塞型佛朗機,也稱千斤佛朗機,可以做攻城炮使用,更別提小小的楯車。
餘忠看到了號旗揮動,立即喊了聲:“射!”
“嗖!嗖!嗖!”
佛朗機的好處是射速快、散熱快、不容易炸膛,打完一發換一發子銃繼續打。
一顆又一顆死神之吻,吻向了大西軍將士。
“轟!”一輛楯車被炸散了架。
“啊!”一名士卒被掀上了天。
趙大臣咬著嘴唇,舉著藤牌,弓著腰,緊緊地跟在一輛楯車後麵。
這輛楯車很幸運,躲過了明軍的重炮。
“呯!呯!呯!”
明軍的虎蹲炮發威了。
這種炮很邪門,要麽打不中,隻要打中,身上會有無數傷口,疼得死去活來。
“啪”的一聲,一發炮彈打中了趙大臣前麵的楯車,打死了一個車手。
趙大臣以為這輛車完了。沒想到剩下的車手又將車推了起來,隻是重創,還沒散架。
“奶奶的”,趙大臣吐了口唾沫,繼續跟上。
天空中飛來了一片黑蒙蒙的烏雲,是明軍的火箭。
“快舉盾!”趙大臣提醒著自己這一小旗的部下。
“啊!”
他聽到了同鄉趙虎子的慘叫。趙虎子被火箭釘在地上,眼見著活不了了。
趙大臣不敢停留,每多留一會,離死亡就更近一步。
“劈啪!”“劈啪!”“劈啪!”
象崩豆子一樣,明軍的火銃響了。
朱亨嘉的中軍有一萬四千四百名銃手,分三排,每排四千八百人。
一排又一排,分段射,彈雨連綿不絕。
“咣”的一聲,趙大臣前麵那輛傷痕累累的楯車終於散了架。
此時他離明軍隻有四十步了。
“衝呀!”
趙大臣左手舉盾護住胸口,右手拔刀,衝向明軍陣列。
“呯!”
藤牌擋不住明軍的銃彈,趙大臣如遭雷擊,緩緩倒下,意識慢慢消散。
“爹,娘,二弟,小妹,我來和你們團圓了!”
??
明軍的銃手退了,現在出現在孫可望麵前的是一座“城”,一座“車城”。
孫可望的心在滴血,盡管使用了楯車,盡管擺了稀疏的陣形,剛才那一波攻擊,依然讓他損失了七千多人。
他也有炮,一百三十門虎蹲炮,二十門千斤佛朗機炮。但是長期作戰消耗,又沒有穩定的根據地提供?給。所以他手裏的炮彈不多。
這些炮彈,要用在關鍵的時刻。比如,現在。
“城”裏的明軍沒有閑著,在拚裝炮台。
明軍現在在“城”裏作戰,周圍都是兩米多高的“城牆”,所以必須把火炮墊高到炮台上,免得誤殺己軍。
兩百輛雙廂車正在拚接,這種雙廂車和偏廂車幾乎一模一樣,就是比偏廂車多了一邊木板而已,裏麵裝滿了糧袋。平時是運糧車,戰時是炮台。
跟偏廂車一樣,車轅有鉤環,明軍將每五輛車勾扣在一起,又在各車車頂拚接木板。一百五十輛車,形成了三十座炮台。每座炮台上有十門虎蹲炮。
左右兩翼有自己的軍陣,朱亨嘉沒在左右兩邊布置炮台,而是在前邊布置了二十座炮台、兩百門虎蹲炮;後邊布置了十座炮台、一百門虎蹲炮。
另有五十輛車,每車車頂安裝千斤佛朗機炮,因為炮身較重,安裝時間較長,暫時還用不上。
“轟!轟!轟!”
一聲又一聲巨響,大西軍忽然開炮了。
前麵打得那麽慘烈,大西軍的炮兵都沒動作,讓明軍產生了錯覺,以為大西軍沒有火炮。
很多士兵來不及蹲下、舉盾,就被炮火掀倒。
一發又一發炮彈落在偏廂車的木板上。木板擋不住炮彈的轟擊,“車城”被轟出了一個又一個缺口。
“不要慌,瞄準射擊!”
餘忠指揮著部下,他指揮著一輛偏廂車,一車二十五人,十二名銃手,八名炮手,四名刀盾手。炮手已經被抽到炮台上去了,現在一車有他和他的十六名部下。
在他的指揮下,部下通過射擊孔對外麵的西軍點射,射倒了一個又一個敵人。
裝藥的事,不用銃手操心。十二名車炮營銃手後麵,還有十二名步兵營的銃手,他們負責為第一排的銃手裝藥。
明軍的車城後麵,每一麵都有一個步兵營,排著無數個鴛鴦陣,列陣而守。
最中間則是騎兵營,和一千名朱亨嘉的親衛,還有八百名重甲步兵。這些重甲步兵是為了對付敵方闖陣的重甲步兵而設,人數少,皆是精銳。
“轟!轟!轟!”明軍的虎蹲炮反應過來,開始向西軍的火炮反擊。
明軍的火炮多,很快壓製了西軍火炮,還有餘力轟擊城外的西軍步兵。
縮成一個小城後,明軍每一麵正對西軍的方向僅有一千八百杆銃。可是因為更加密集,對西軍的殺傷反而更大。
無數的西軍被火炮轟倒,被銃彈射倒。
??
孫可望來到那二十門千斤佛朗機炮麵前,對炮營都司王自奇說:“看到明軍的盤龍大纛了嗎?把它給本帥轟下來。”
朱亨嘉的指揮台離西軍的炮兵陣地一裏半遠,虎蹲炮射不了那麽遠,千斤佛朗機可以。
“大帥,您就瞧好吧!”
朱亨嘉正在指揮台上和兩位大學士,觀察著戰局,忽然一顆又一顆炮彈,在指揮車附近爆炸。
“西賊居然有射得遠的重炮!”
朱亨嘉大驚失色。
“請監囯速將指揮車後移!”部下請命。
“不可!”
朱亨嘉斷然拒絕,現在正是兩軍對陣的關鍵階段,孤一往後撤,軍心就亂了。
“孤的重炮呢?讓他們趕緊反擊敵人的炮台。”
還好,千斤佛朗機是後膛炮,即使裝了瞄準具也不容易打準。
多發炮彈落在朱亨嘉身邊,就是打不中。
“菩薩保佑啊!”朱亨嘉低頭自語。
明軍的重炮車終於裝好了,及時壓製了西軍重炮,指揮台轉危為安。
??
“全軍突擊!”
孫可望下令總攻,令掌旗官將中軍大旆前移。
“殺!”
西軍將士打出了火,他們推開偏廂車前的鹿角,搬走拒馬槍,從車輛之間的間隔或是從大炮轟出的缺口衝入。
“殺!”
車廂後的明軍步兵營列著鴛鴦陣迎戰,將從缺口闖入的西軍一個接一個砍倒。
此時明軍的一部分銃手,放下火銃,左手從後背取下圓盾,右手拔出腰刀,由銃手變成了刀盾手。
一伍五人,兩名刀盾手在前劈砍,兩名長槍手在後攢刺,中間一名銃手點射敵軍。
“死!”
一名大西賊從缺口跳上了餘忠的偏廂車,一刀砍下了一名明軍銃手的腦袋,血花飛射。
“殺!”
餘忠虎吼一聲,左手用圓盾頂住大西賊的刀,右手用腰刀捅進大西賊的腹部。
“啊!”
大西賊慘叫一聲,滾下車。
餘忠殺得性起,索性跳下車,將兩名正欲登車的大西賊砍倒。
忽然,一杆長槍刺中了他的咽喉。
他的目光迷散:“小翠,吾死後,汝記著用撫恤銀給老二說房媳婦”。
萬戶愁生眉鎖。
有口卻無餐,
滴淚謾成珠顆。
災禍,災禍。
災禍臨頭怎躲。
世界上的災禍,再沒有比沒飯吃更可怕的了。任爾鐵打的漢子,一日不吃飯,照樣餓得兩眼冒金星。不管多大本事的統帥,不給將士們飯吃,你看他們鬧不鬧?
大西軍統帥孫可望最近很煩,他的軍糧不足兩月之用了。
本來定好的計劃是速取貴州,成王霸之業。不料頓兵於貴陽,二十萬大軍,人吃馬嚼,糧草消耗驚人。
必須盡快與官軍決戰!
孫可望正為糧草發愁,忽報明軍主力去打息烽所了。
“這位監國殿下,好毒的手段!這是想切斷我軍退路呀!不過,明軍主力遠離,倒是個打劄佐城的好機會。打下了劄佐城,就有糧了!”
孫可望把李定囯、艾能奇、王尚禮、馮雙禮、馬元利、王定國、張化龍等大將召集在一起商議。也不是商議,是鼓舞士氣,破釜沉舟,準備決死一戰。
“在座的都是老兄弟了,吾也不瞞大夥,吾軍的軍糧不足兩月了。必須盡快與明軍決戰。現在明軍主力去打息烽所,正是攻取劄佐城的好機會。諸位將軍是否願隨本帥攻下劄佐城,為全軍殺出一條生路?”
“吾等願隨大帥死戰!”
李定國皺眉想了一下:“大哥,明軍銃炮銳利,既然要戰,須盡全力。”
“二弟此言,甚合吾意。”
孫可望令馮雙禮、王定囯二將領兵兩萬,牽製龍場驛的安坤。自己親率十一萬大軍殺向劄佐城。
朱亨嘉用鄭封之計,假裝去打熄烽所,走了一半,又潛迴了劄佐城。他將城門緊閉,封鎖消息,靜靜地等待孫可望的大軍。
??
金楓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兩軍在劄佐城外三十裏處相遇。
寂靜無聲,空氣中一片蕭殺之氣。
大西軍小旗趙大臣,舔了舔嘴唇,習慣性地攥緊了腰刀。
趙大臣本是襄陽府趙家莊人氏,那一年老大王張獻忠打襄陽,全莊都被裹挾成了流寇。父親、母親、弟弟、小妹??家人們一個一個死於亂軍中,僅剩下他一個。一開始,他恨大西賊恨得要命,可是慢慢地,自己也成了賊,還是個小旗,管著十個人。
這些年,他搶過兩個婆娘,生過娃,可是都流散在亂軍中。沒法子,當賊的,想有後,難。老大王都殺妻殺子,隻收了四個幹兒子,何況自己這種小卒。
“等打下貴陽,一定要再搶個婆娘,為老趙家留個後!”趙大臣想。
“大臣哥,明軍那邊一輛又一輛的是什麽?”同村的趙虎子偷偷地問他。
趙大臣瞪了一眼趙虎子:“戰陣中別說話,小心平東王的軍法。”
明軍的陣列中,什長餘忠正在不緊不慢地披甲,他是廣西柳州人,監國打陳邦傳的時候投的軍。
他是老兵了,立功升了什長。監國對當兵的特別好,立功不僅升官,還賞銀賞田。他也因功被賞了一百畝功勳田,全家都過上了好日子。
“老二也老大不小了,這一仗,吾一定要多立戰功,領了賞,給老二娶房媳婦”,餘忠想。
??
“將孤的王旗打出來!”
誘使大西軍在劄佐城決戰的目的已經達到,朱亨嘉不再隱瞞。
“千歲!”“千歲!”“千歲!”
明軍山唿海嘯,士氣如虹。
見到明軍中那杆盤龍大纛,孫可望知道自己上了當。但是兩軍相逢勇者勝,大戰臨頭,絕沒有後撤的道理。
汝要戰,吾便戰!
孫可望咬了咬牙,仔細觀察明軍的軍陣。
明軍的軍陣由左、中、右三個方陣組成,中間方陣大,兩翼方陣小,三個方陣形成了一個長長的“一”字。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孫可望決定集中兵力打朱亨嘉的中軍。他下達了軍令,掌旗官舉起了號旗。
隨著號令,李定國部兩萬人往明軍右翼王祥部移動;艾能奇部兩萬人往明軍左翼範友賢部移動;自己的七萬主力,緩緩逼近朱亨嘉的中陣。
王對王。
“咚!咚!咚!”戰鼓響起。
一輛又一輛楯車緩緩地推向明軍軍陣,大西軍士卒排成長列,躲在楯車後麵,魚貫而行。
這是對付銃炮的老戰法,步卒以楯車為掩護,接近軍陣後,再從楯車後殺出。
聽李定囯說了明軍銃炮厲害,孫可望不敢密集布陣,而是加大了各營的間距,以營為單位發起衝鋒。
因為陣形稀疏,遠遠望去,西軍的戰陣居然長達十裏。
舉起千裏鏡,朱亨嘉暗暗感歎:“孫可望亦人傑也!”
這種陣形能夠有效地減少銃炮造成的損失。
車炮營副將趙二虎發了號令。
明軍將士趕緊將偏廂車的四個樁腳放下,這種樁腳可收可放。雖然偏廂車隻有兩個輪子,但有這四個樁腳,等於是六個點支撐,十分穩固。
餘忠使用瞄準具,指揮炮手調適好千斤佛朗機的射角。
明軍的佛朗機炮有很多型號。這種佛朗機炮是威力最大的要塞型佛朗機,也稱千斤佛朗機,可以做攻城炮使用,更別提小小的楯車。
餘忠看到了號旗揮動,立即喊了聲:“射!”
“嗖!嗖!嗖!”
佛朗機的好處是射速快、散熱快、不容易炸膛,打完一發換一發子銃繼續打。
一顆又一顆死神之吻,吻向了大西軍將士。
“轟!”一輛楯車被炸散了架。
“啊!”一名士卒被掀上了天。
趙大臣咬著嘴唇,舉著藤牌,弓著腰,緊緊地跟在一輛楯車後麵。
這輛楯車很幸運,躲過了明軍的重炮。
“呯!呯!呯!”
明軍的虎蹲炮發威了。
這種炮很邪門,要麽打不中,隻要打中,身上會有無數傷口,疼得死去活來。
“啪”的一聲,一發炮彈打中了趙大臣前麵的楯車,打死了一個車手。
趙大臣以為這輛車完了。沒想到剩下的車手又將車推了起來,隻是重創,還沒散架。
“奶奶的”,趙大臣吐了口唾沫,繼續跟上。
天空中飛來了一片黑蒙蒙的烏雲,是明軍的火箭。
“快舉盾!”趙大臣提醒著自己這一小旗的部下。
“啊!”
他聽到了同鄉趙虎子的慘叫。趙虎子被火箭釘在地上,眼見著活不了了。
趙大臣不敢停留,每多留一會,離死亡就更近一步。
“劈啪!”“劈啪!”“劈啪!”
象崩豆子一樣,明軍的火銃響了。
朱亨嘉的中軍有一萬四千四百名銃手,分三排,每排四千八百人。
一排又一排,分段射,彈雨連綿不絕。
“咣”的一聲,趙大臣前麵那輛傷痕累累的楯車終於散了架。
此時他離明軍隻有四十步了。
“衝呀!”
趙大臣左手舉盾護住胸口,右手拔刀,衝向明軍陣列。
“呯!”
藤牌擋不住明軍的銃彈,趙大臣如遭雷擊,緩緩倒下,意識慢慢消散。
“爹,娘,二弟,小妹,我來和你們團圓了!”
??
明軍的銃手退了,現在出現在孫可望麵前的是一座“城”,一座“車城”。
孫可望的心在滴血,盡管使用了楯車,盡管擺了稀疏的陣形,剛才那一波攻擊,依然讓他損失了七千多人。
他也有炮,一百三十門虎蹲炮,二十門千斤佛朗機炮。但是長期作戰消耗,又沒有穩定的根據地提供?給。所以他手裏的炮彈不多。
這些炮彈,要用在關鍵的時刻。比如,現在。
“城”裏的明軍沒有閑著,在拚裝炮台。
明軍現在在“城”裏作戰,周圍都是兩米多高的“城牆”,所以必須把火炮墊高到炮台上,免得誤殺己軍。
兩百輛雙廂車正在拚接,這種雙廂車和偏廂車幾乎一模一樣,就是比偏廂車多了一邊木板而已,裏麵裝滿了糧袋。平時是運糧車,戰時是炮台。
跟偏廂車一樣,車轅有鉤環,明軍將每五輛車勾扣在一起,又在各車車頂拚接木板。一百五十輛車,形成了三十座炮台。每座炮台上有十門虎蹲炮。
左右兩翼有自己的軍陣,朱亨嘉沒在左右兩邊布置炮台,而是在前邊布置了二十座炮台、兩百門虎蹲炮;後邊布置了十座炮台、一百門虎蹲炮。
另有五十輛車,每車車頂安裝千斤佛朗機炮,因為炮身較重,安裝時間較長,暫時還用不上。
“轟!轟!轟!”
一聲又一聲巨響,大西軍忽然開炮了。
前麵打得那麽慘烈,大西軍的炮兵都沒動作,讓明軍產生了錯覺,以為大西軍沒有火炮。
很多士兵來不及蹲下、舉盾,就被炮火掀倒。
一發又一發炮彈落在偏廂車的木板上。木板擋不住炮彈的轟擊,“車城”被轟出了一個又一個缺口。
“不要慌,瞄準射擊!”
餘忠指揮著部下,他指揮著一輛偏廂車,一車二十五人,十二名銃手,八名炮手,四名刀盾手。炮手已經被抽到炮台上去了,現在一車有他和他的十六名部下。
在他的指揮下,部下通過射擊孔對外麵的西軍點射,射倒了一個又一個敵人。
裝藥的事,不用銃手操心。十二名車炮營銃手後麵,還有十二名步兵營的銃手,他們負責為第一排的銃手裝藥。
明軍的車城後麵,每一麵都有一個步兵營,排著無數個鴛鴦陣,列陣而守。
最中間則是騎兵營,和一千名朱亨嘉的親衛,還有八百名重甲步兵。這些重甲步兵是為了對付敵方闖陣的重甲步兵而設,人數少,皆是精銳。
“轟!轟!轟!”明軍的虎蹲炮反應過來,開始向西軍的火炮反擊。
明軍的火炮多,很快壓製了西軍火炮,還有餘力轟擊城外的西軍步兵。
縮成一個小城後,明軍每一麵正對西軍的方向僅有一千八百杆銃。可是因為更加密集,對西軍的殺傷反而更大。
無數的西軍被火炮轟倒,被銃彈射倒。
??
孫可望來到那二十門千斤佛朗機炮麵前,對炮營都司王自奇說:“看到明軍的盤龍大纛了嗎?把它給本帥轟下來。”
朱亨嘉的指揮台離西軍的炮兵陣地一裏半遠,虎蹲炮射不了那麽遠,千斤佛朗機可以。
“大帥,您就瞧好吧!”
朱亨嘉正在指揮台上和兩位大學士,觀察著戰局,忽然一顆又一顆炮彈,在指揮車附近爆炸。
“西賊居然有射得遠的重炮!”
朱亨嘉大驚失色。
“請監囯速將指揮車後移!”部下請命。
“不可!”
朱亨嘉斷然拒絕,現在正是兩軍對陣的關鍵階段,孤一往後撤,軍心就亂了。
“孤的重炮呢?讓他們趕緊反擊敵人的炮台。”
還好,千斤佛朗機是後膛炮,即使裝了瞄準具也不容易打準。
多發炮彈落在朱亨嘉身邊,就是打不中。
“菩薩保佑啊!”朱亨嘉低頭自語。
明軍的重炮車終於裝好了,及時壓製了西軍重炮,指揮台轉危為安。
??
“全軍突擊!”
孫可望下令總攻,令掌旗官將中軍大旆前移。
“殺!”
西軍將士打出了火,他們推開偏廂車前的鹿角,搬走拒馬槍,從車輛之間的間隔或是從大炮轟出的缺口衝入。
“殺!”
車廂後的明軍步兵營列著鴛鴦陣迎戰,將從缺口闖入的西軍一個接一個砍倒。
此時明軍的一部分銃手,放下火銃,左手從後背取下圓盾,右手拔出腰刀,由銃手變成了刀盾手。
一伍五人,兩名刀盾手在前劈砍,兩名長槍手在後攢刺,中間一名銃手點射敵軍。
“死!”
一名大西賊從缺口跳上了餘忠的偏廂車,一刀砍下了一名明軍銃手的腦袋,血花飛射。
“殺!”
餘忠虎吼一聲,左手用圓盾頂住大西賊的刀,右手用腰刀捅進大西賊的腹部。
“啊!”
大西賊慘叫一聲,滾下車。
餘忠殺得性起,索性跳下車,將兩名正欲登車的大西賊砍倒。
忽然,一杆長槍刺中了他的咽喉。
他的目光迷散:“小翠,吾死後,汝記著用撫恤銀給老二說房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