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蓁點點頭,聽說過一兩次自己外祖的豐功偉績。
“如今軍中大將當時基本都是駙馬的屬下,長公主說句話還是很管用的。”翁媼委婉地道。
“可是如今不一樣了啊。”馮蓁的意思是人死如燈滅,那些人難道還能認自己一個小丫頭片子?
翁媼道:“是不一樣了,可若是晉王娶了你,就不一樣了。女君是不知道,那些人都是極念舊主的。”
所以馮蓁如今就好似一麵旗幟,晉王娶了她就能打著長公主的名頭去拉攏那些武將了?
“而且還不止於此,長公主的母親來自草原,就是當年有名的草原第一美人,她身邊一直有一支五百人的親衛隊,後來傳到了長公主手上。長公主怕被猜忌,這支親衛隊便一直養在拓跋部,長公主的小舅舅手下。”翁媼道,“女君可別小看了這支親衛隊,那都是草原最出色的勇士才有資格加入的,保護草原明珠。”
馮蓁知道,五百精銳騎兵那可不算少了。
如此也就想得明白蕭論為何急著把自己給定下了。她朝翁媼苦笑道:“知道緣由,我總算可以稍微放點兒心了,至少還有被利用的價值。”
翁媼安慰道:“女君如此樣貌,若是嫁過去,自然能漸漸收了晉王心的。”
馮蓁可沒翁媼這般自信。
她當時就詫異蕭謖都封為太子了,蕭論頭上的白息為何不減反增,甚至有像蕭謖那樣凝聚龍形之兆。
馮蓁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蕭論有心要發起宮變,所以他需要兵權。而自己算不算也是蕭論的金手指呢?娶了她,就等於有資格繼承城陽長公主的政治遺產了。
馮蓁用冰涼的水洗了把臉,感覺有些頭疼。她這算是被綁上了蕭論“謀反”的馬車了麽?
然則蕭論無論輸贏,對馮蓁都沒任何好處。他贏了,馮蓁升官成皇後,那是她不願意的,若是他輸了,自己肯定要被蕭謖給奪迴去,但是皇後就不用想了,頂多是個妃子,那她也是不願意的。
馮蓁感覺自己的境況用江河日下來形容真是再貼切不過了。但她如今也沒有好法子,隻能“名正言順、正大光明”地專一的薅蕭論的羊毛吧。
第99章 馬後炮
說起來元豐帝這一支血脈還真是各種毛病多, 似乎尤其容易招綠帽子。
蕭詵那位準王妃婚前珠胎暗結。
蕭謖的準王妃跟嚴儒鈞有首尾。
蕭論的先王妃婚後跟表哥有首尾, 而自己之於蕭論, 那個也真還是不好說。
想到這兒,馮蓁發現自己還挺能苦中作樂的。隻不過男子頭上出現這麽多“綠色”,怕是得出一位寫女戒的皇後才行了, 或者出一個存天理、滅人欲的聖人才是。然而馮蓁卻還是喜歡現在的華朝, 活潑潑的趣味無限。
人性雖然醜惡,但至少開放。
指婚的旨意下來後,蕭論原本當日就該到長公主府的靈堂上柱香的, 可惜跟蕭詵打了一架, 過了三日臉上的痕跡才消失,這才出現在馮蓁的麵前。
“這次怎麽不哭了?”蕭論含笑地看著馮蓁。
馮蓁哭不出,卻也不能笑, 守孝期間哪怕是一絲微笑都容易被人詬病。
“陪孤坐坐好麽?”蕭論坐在台階上, 拍了拍身邊的位置。
馮蓁不知怎麽的就想起了蕭謖, 很難想象蕭謖會坐在階梯上,他那個人看似什麽都不太在意,待人也溫和有禮, 但實際總是端著一種高出天際的架子。馮蓁覺得自己還是更鍾意接地氣的晉王這一款。
馮蓁的眼睛眨了又眨,像把小刷子似的撓在了蕭論的癢癢肉上,他忍不住笑道:“這是把孤當登徒子了?”
蕭論又朝馮蓁招了招手。
馮蓁慢慢地走過去, 見蕭論用袖子幫她把階梯上的塵灰掃了掃,然後把自己的大氅尾部展開來墊在了她的那一邊,隻等著她落座。
馮蓁也沒矯情, 同蕭論並肩坐了下去。
兩人的眼睛都望著遠處,再沒說過話。這個時候有個人陪著的感覺很舒服,像是夏天有人打扇,冬日有人升爐一般舒服,馮蓁早就知道的,女人最想要的,還是陪伴。在她需要的時候有人陪著,哪怕是吃糠咽菜也甘之如飴。要不也不會有那句“悔教夫婿覓封侯”的詩了。
這樣的靜謐和陪伴,舒服得馮蓁放空了自己的腦袋,一切都不去想也不去管,隻唿吸著冬日寒涼的空氣,整個人都清爽了起來。
這種神清氣爽一直持續到她的手被蕭論握住。
馮蓁反射性地蜷了蜷手指,側頭去看蕭論。他依舊直視著前方,可嘴角卻有一絲笑容浮現。
馮蓁心想,該笑的是她才對哩,終於又有羊毛可以薅啦。隻是心底那股子給蕭謖戴綠帽子的感覺怎麽那麽滑稽?她之於蕭謖算什麽?可還沒那個資格給蕭謖頭上添顏色呢。
馮蓁暗罵了自己一句,即使現實都那麽殘酷了,看他著紅衣,看他拜天地,心底對他卻還存著一絲溫情,那不是犯賤麽?
所以馮蓁的手指也隻是象征性地蜷縮了一下,就任由蕭論握著了,然後撇開了頭繼續直視前方。
良久良久之後,才聽見蕭論道:“孤得迴去了,好好照顧自己,幺幺。”
馮蓁點點頭,帶著小兔子一樣的羞怯,抬眼望著蕭論,“殿下,明日還來麽?”
蕭論看著嬌羞不勝風的馮蓁,瞥見她的手指尖,那種白幾近透明的晶瑩,低聲道:“自然來的。”男人,對長得美對他又愛慕的女子,態度總不會太差。
馮蓁很高興,為了遮掩這樣的高興,她隻好偏了偏臉,抬手理了理鬢發。
城陽長公主並未停靈太久,因為華朝的習俗是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所以須得趕在臘月之前出殯才好。
然而直到城陽長公主出殯,蕭謖也再未露過麵。馮蓁沒打聽過蕭謖的消息,甚至一旦聽到誰提到“太子殿下”四個字,她就趕緊閃到了一旁,封閉自己的聽覺,好像這樣就能徹底切斷和蕭謖所有的關係。
其實馮蓁隱約能猜到,蕭謖應當是奉命去了西北。如果自己是晉王的話,就要趕在蕭謖迴京之前發動宮變,到時候蕭謖就算接到消息迴來也晚了。馮蓁希望蕭論能果決點兒。
她之所以偏心蕭論卻也不為別的,雖然是包辦婚姻,但既然反抗不了,就得拿出點兒契約精神來,不然豈不是渣得跟蕭謖一樣了。
蕭論大抵也是想果決點兒的,可是沒人能料到蕭謖居然迴來了。寒冬臘月,冰天雪地,短短一個來月就迴來了,打得蕭論措手不及。
以至於馮蓁那天看見蕭論時,他的臉色陰沉如水,即便是見著她也沒個笑臉。
“殿下這是怎麽了?”馮蓁奇道。
“沒事。”
蕭論不欲多說,馮蓁自然不會多問。她踮起腳尖,湊到蕭論的頰邊蜻蜓點水般啄了一下,“這下心情好些了麽?”其實馮蓁是想舌吻蕭論的,多薅點兒羊毛,時不待我,隻爭朝夕嘛,可是想著迴嚇著蕭論,因此也沒敢太奔放。
蕭論詫異地用拇指摸了摸剛才被馮蓁輕啄的地方,可算是露出了一絲笑容。“好多了。”美人如此知情解語,即便是心思再重,也能喘口氣了。
馮蓁知道蕭論這些日子很忙,尤其是蕭謖迴來他更要忙,且他心思也不在這裏。跟爭奪天下相比,男女之情真的不過是一根毛那麽小的事兒。馮蓁很善解人意地道:“殿下迴去吧,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她這話說得自然,可聽在蕭論耳朵裏,卻好似春光蹦現。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蕭論一連重複了兩遍,似乎咂摸出了無窮的滋味,“看來幺幺還是個出口成章的才女。”
馮蓁那叫一個尷尬啊,心想你才是個文青哩。“過獎了,這句詞我也是偶然聽人詠出來的。”
蕭論卻不多言,抬手為馮蓁整理了一下鬢發,“那孤今兒先走了,明日再來看你。”
蕭論一走,翁媼就出現了,“雖說女君與晉王兩情相悅,可如今還在孝期呢,怕是要被人說閑話。”因為蕭論幾乎每日黃昏都會來公主府,美名其曰是給長公主上香,但實則就是大大方方地“私會”馮蓁。
馮蓁乖巧地點頭應是,但實則隻能把翁媼這話當成耳邊風。名聲這個東西,她不在乎,而且她現在還有什麽名聲麽惡?目前她最急迫的還是把桃花源養迴來,最好是守孝的這一年能把蕭論的身子給拿下,也許第五顆仙桃也有望成熟。
當然前提得是,元豐帝還活著,否則蕭論和蕭謖見了真章,事情就可能生變。
馮蓁用過晚飯,去長公主的牌位前燒了一會兒紙,又迴到自己的書房開始抄經書,這是七七那日要燒給長公主的。
隻是才寫了一張紙,馮蓁就感覺到了一絲特別的氣息,她心裏有根線,“唰”地一下就繃緊了。能讓她生出如此特別的感應的,隻有蕭謖一人。
馮蓁緩緩地擱下筆,吩咐宜人道:“困了,安置吧。”
燭光被吹滅的那一刹那,馮蓁就看到了窗戶上映出的身形。然則蕭謖進屋,卻四處也尋不著馮蓁。
她不想見他,沒那個必要,如今是一個使君有婦,一個羅敷有夫,說什麽都是白搭。
而且馮蓁雖然能理解蕭謖在江山美人之間不得已的選擇,可他也應該知道她也會成親。隻是有些事兒蕭謖能控製,有事兒卻是命運弄人。她若是嫁給嚴儒鈞,蕭謖或許還能偷得著,但蕭論就不可以了。
蕭論就算對不住天下人,但至少目前還沒有對不起她馮蓁,利用她之前,許以了婚約,馮蓁說什麽也不能把自己拉到渣男的水準上。當然蕭論未必就不是渣男,馮蓁這樣選擇算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吧。
馮蓁就難麽隔著桃花源的薄霧看著蕭謖去了密道又失望而迴,然後在她的床上休息了一晚,天將亮時才離開。
也就是在這一日,馮蓁沒想到世上還真有“峰迴路轉”的奇跡。
蘇慶迴來了。
原本已經死了的人卻又活著迴來了,雖然神色萎靡,腿上綁著夾板,身上還有許多傷痕,但的確活著。
戚容再顧不得什麽恣儀,在看到蘇慶的那一瞬間就飛奔到了他是身邊,抱著他痛哭流涕。
蘇慶也在哭,不過不是為了劫後餘生,而是因為看到了滿府的縞白,想起了自己大母。城陽長公主是因為聽見了他的噩耗,才心疾突發而死的。
蘇慶跪在城陽長公主的牌位前,哭得肝腸寸斷。
翁媼站在一旁也不停抹淚,“嗚嗚,如今長公主在泉下總算可以瞑目了。”
待蘇慶哭夠了,稍微振作了一點兒精神,馮蓁等人才好奇地圍在他身邊,想要知道為何他會死而複生。
“說起來,這都要多虧太子殿下,是他救了我。”蘇慶道。
這樁事兒可就沒辦法長話短說了,還得迴到城陽長公主死的那晚蕭謖匆匆進宮說起。
石澗隻給長公主帶來了蘇慶身死的消息,而元豐帝拿到的卻是此次征西大軍副帥的密函,信中懷疑嚴儒鈞是故意讓東路軍失陷,而且遲遲不肯派援軍營救。
蘇慶便是在東路軍中,遭遇了慕容部的主力,慕容永葆率領的精銳騎兵。
雖說這件事隻是懷疑,卻事關城陽長公主之死。原本元豐帝對城陽長公主是有些忌憚的,卻也不能說完全無情,畢竟城陽長公主一直在輔佐他上位,丈夫、兒子都是為他而死,她也救過他的性命。
在城陽長公主活著時,這些恩也許還會“恩將仇報”,可是她這個時候死了就完全不同了,元豐帝的感恩之情就像潰堤的大壩一樣,一定要把這件事查清楚。
蕭謖主動攬過了這件事,當即便帶著自己的親衛去了西北。元豐帝雖然不願意太子涉險,但茲事體大,故意陷落勳臣,卻是叫元豐帝難以容忍。而且至今西北戰事也沒有傳迴捷報,讓他難免心憂。
隻是蘇慶不知道蕭謖去西北不僅帶上了自己的五百親衛,而且還帶上了太子妃盧柚。
洞房花燭夜太子徹夜未歸,是因為城陽長公主去世,還可以理解,但新婚次日不帶著盧柚進宮給元豐帝和順妃請安,卻倉促地讓她上了馬車往西北去就匪夷所思了。
晚上歇腳時,盧柚忍不住問蕭謖,“表哥,你這是要帶我去哪裏?”
蕭謖看了看盧柚,微垂眼皮思索了片刻,再重新抬眼望著她,“平平,這就是你願意身侍嚴儒鈞的原因嗎?”
平平是盧柚的小字,或者該說這才是她真正的名字。
盧柚眨了眨眼睛,勉強扯出一絲笑容道:“表哥,你在說什麽,我怎麽聽不懂?”
“城陽長公主死了,是因為唯一的孫子蘇慶死在了西北。父皇收到密函,是嚴儒鈞故意讓東路軍失陷,導致蘇慶落入了慕容永葆的手中。”蕭謖把前後事說得很清楚。
盧柚一臉“你為什麽跟我講這個”的茫然。
“是為了你吧?盧柿。”蕭謖一句話便戳破了那種茫然。
被蕭謖喚作盧柿的盧柚慘笑了一下,“表哥,你是不是糊塗了?我何德何能,能讓嚴家大伯為了我而故意讓一軍失陷?”
她雖然反駁了這一項,可卻對“盧柿”二字毫無提及。可見就是默認這個名字了。本來這在她和蕭謖之間也不是秘密。
盧柿,不是盧柚,也不是什麽死絕了的盧家的遠方親戚,她就是那個盧家的嫡女,蕭謖第一任未婚妻盧夢的胞妹。若非這樣的身份,嚴十七的母親盧夫人也不會收養她。
盧柚這個身份,還是蕭謖替她造出來的呢。是盧夢臨死之前,乞求蕭謖替她保護年幼的盧柿,這才有了今日的盧柚。
所以,她和城陽長公主之間實是血海深仇,恨不能寢其皮,食其肉,飲其血的深仇大恨。
也是盧柚演技了得,竟然讓馮蓁和城陽長公主都以為她隻是盧家的遠方親戚,溫順無害,還曾經可笑地妄想通過她來化解與蕭謖的幹戈。
“如今軍中大將當時基本都是駙馬的屬下,長公主說句話還是很管用的。”翁媼委婉地道。
“可是如今不一樣了啊。”馮蓁的意思是人死如燈滅,那些人難道還能認自己一個小丫頭片子?
翁媼道:“是不一樣了,可若是晉王娶了你,就不一樣了。女君是不知道,那些人都是極念舊主的。”
所以馮蓁如今就好似一麵旗幟,晉王娶了她就能打著長公主的名頭去拉攏那些武將了?
“而且還不止於此,長公主的母親來自草原,就是當年有名的草原第一美人,她身邊一直有一支五百人的親衛隊,後來傳到了長公主手上。長公主怕被猜忌,這支親衛隊便一直養在拓跋部,長公主的小舅舅手下。”翁媼道,“女君可別小看了這支親衛隊,那都是草原最出色的勇士才有資格加入的,保護草原明珠。”
馮蓁知道,五百精銳騎兵那可不算少了。
如此也就想得明白蕭論為何急著把自己給定下了。她朝翁媼苦笑道:“知道緣由,我總算可以稍微放點兒心了,至少還有被利用的價值。”
翁媼安慰道:“女君如此樣貌,若是嫁過去,自然能漸漸收了晉王心的。”
馮蓁可沒翁媼這般自信。
她當時就詫異蕭謖都封為太子了,蕭論頭上的白息為何不減反增,甚至有像蕭謖那樣凝聚龍形之兆。
馮蓁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蕭論有心要發起宮變,所以他需要兵權。而自己算不算也是蕭論的金手指呢?娶了她,就等於有資格繼承城陽長公主的政治遺產了。
馮蓁用冰涼的水洗了把臉,感覺有些頭疼。她這算是被綁上了蕭論“謀反”的馬車了麽?
然則蕭論無論輸贏,對馮蓁都沒任何好處。他贏了,馮蓁升官成皇後,那是她不願意的,若是他輸了,自己肯定要被蕭謖給奪迴去,但是皇後就不用想了,頂多是個妃子,那她也是不願意的。
馮蓁感覺自己的境況用江河日下來形容真是再貼切不過了。但她如今也沒有好法子,隻能“名正言順、正大光明”地專一的薅蕭論的羊毛吧。
第99章 馬後炮
說起來元豐帝這一支血脈還真是各種毛病多, 似乎尤其容易招綠帽子。
蕭詵那位準王妃婚前珠胎暗結。
蕭謖的準王妃跟嚴儒鈞有首尾。
蕭論的先王妃婚後跟表哥有首尾, 而自己之於蕭論, 那個也真還是不好說。
想到這兒,馮蓁發現自己還挺能苦中作樂的。隻不過男子頭上出現這麽多“綠色”,怕是得出一位寫女戒的皇後才行了, 或者出一個存天理、滅人欲的聖人才是。然而馮蓁卻還是喜歡現在的華朝, 活潑潑的趣味無限。
人性雖然醜惡,但至少開放。
指婚的旨意下來後,蕭論原本當日就該到長公主府的靈堂上柱香的, 可惜跟蕭詵打了一架, 過了三日臉上的痕跡才消失,這才出現在馮蓁的麵前。
“這次怎麽不哭了?”蕭論含笑地看著馮蓁。
馮蓁哭不出,卻也不能笑, 守孝期間哪怕是一絲微笑都容易被人詬病。
“陪孤坐坐好麽?”蕭論坐在台階上, 拍了拍身邊的位置。
馮蓁不知怎麽的就想起了蕭謖, 很難想象蕭謖會坐在階梯上,他那個人看似什麽都不太在意,待人也溫和有禮, 但實際總是端著一種高出天際的架子。馮蓁覺得自己還是更鍾意接地氣的晉王這一款。
馮蓁的眼睛眨了又眨,像把小刷子似的撓在了蕭論的癢癢肉上,他忍不住笑道:“這是把孤當登徒子了?”
蕭論又朝馮蓁招了招手。
馮蓁慢慢地走過去, 見蕭論用袖子幫她把階梯上的塵灰掃了掃,然後把自己的大氅尾部展開來墊在了她的那一邊,隻等著她落座。
馮蓁也沒矯情, 同蕭論並肩坐了下去。
兩人的眼睛都望著遠處,再沒說過話。這個時候有個人陪著的感覺很舒服,像是夏天有人打扇,冬日有人升爐一般舒服,馮蓁早就知道的,女人最想要的,還是陪伴。在她需要的時候有人陪著,哪怕是吃糠咽菜也甘之如飴。要不也不會有那句“悔教夫婿覓封侯”的詩了。
這樣的靜謐和陪伴,舒服得馮蓁放空了自己的腦袋,一切都不去想也不去管,隻唿吸著冬日寒涼的空氣,整個人都清爽了起來。
這種神清氣爽一直持續到她的手被蕭論握住。
馮蓁反射性地蜷了蜷手指,側頭去看蕭論。他依舊直視著前方,可嘴角卻有一絲笑容浮現。
馮蓁心想,該笑的是她才對哩,終於又有羊毛可以薅啦。隻是心底那股子給蕭謖戴綠帽子的感覺怎麽那麽滑稽?她之於蕭謖算什麽?可還沒那個資格給蕭謖頭上添顏色呢。
馮蓁暗罵了自己一句,即使現實都那麽殘酷了,看他著紅衣,看他拜天地,心底對他卻還存著一絲溫情,那不是犯賤麽?
所以馮蓁的手指也隻是象征性地蜷縮了一下,就任由蕭論握著了,然後撇開了頭繼續直視前方。
良久良久之後,才聽見蕭論道:“孤得迴去了,好好照顧自己,幺幺。”
馮蓁點點頭,帶著小兔子一樣的羞怯,抬眼望著蕭論,“殿下,明日還來麽?”
蕭論看著嬌羞不勝風的馮蓁,瞥見她的手指尖,那種白幾近透明的晶瑩,低聲道:“自然來的。”男人,對長得美對他又愛慕的女子,態度總不會太差。
馮蓁很高興,為了遮掩這樣的高興,她隻好偏了偏臉,抬手理了理鬢發。
城陽長公主並未停靈太久,因為華朝的習俗是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所以須得趕在臘月之前出殯才好。
然而直到城陽長公主出殯,蕭謖也再未露過麵。馮蓁沒打聽過蕭謖的消息,甚至一旦聽到誰提到“太子殿下”四個字,她就趕緊閃到了一旁,封閉自己的聽覺,好像這樣就能徹底切斷和蕭謖所有的關係。
其實馮蓁隱約能猜到,蕭謖應當是奉命去了西北。如果自己是晉王的話,就要趕在蕭謖迴京之前發動宮變,到時候蕭謖就算接到消息迴來也晚了。馮蓁希望蕭論能果決點兒。
她之所以偏心蕭論卻也不為別的,雖然是包辦婚姻,但既然反抗不了,就得拿出點兒契約精神來,不然豈不是渣得跟蕭謖一樣了。
蕭論大抵也是想果決點兒的,可是沒人能料到蕭謖居然迴來了。寒冬臘月,冰天雪地,短短一個來月就迴來了,打得蕭論措手不及。
以至於馮蓁那天看見蕭論時,他的臉色陰沉如水,即便是見著她也沒個笑臉。
“殿下這是怎麽了?”馮蓁奇道。
“沒事。”
蕭論不欲多說,馮蓁自然不會多問。她踮起腳尖,湊到蕭論的頰邊蜻蜓點水般啄了一下,“這下心情好些了麽?”其實馮蓁是想舌吻蕭論的,多薅點兒羊毛,時不待我,隻爭朝夕嘛,可是想著迴嚇著蕭論,因此也沒敢太奔放。
蕭論詫異地用拇指摸了摸剛才被馮蓁輕啄的地方,可算是露出了一絲笑容。“好多了。”美人如此知情解語,即便是心思再重,也能喘口氣了。
馮蓁知道蕭論這些日子很忙,尤其是蕭謖迴來他更要忙,且他心思也不在這裏。跟爭奪天下相比,男女之情真的不過是一根毛那麽小的事兒。馮蓁很善解人意地道:“殿下迴去吧,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她這話說得自然,可聽在蕭論耳朵裏,卻好似春光蹦現。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蕭論一連重複了兩遍,似乎咂摸出了無窮的滋味,“看來幺幺還是個出口成章的才女。”
馮蓁那叫一個尷尬啊,心想你才是個文青哩。“過獎了,這句詞我也是偶然聽人詠出來的。”
蕭論卻不多言,抬手為馮蓁整理了一下鬢發,“那孤今兒先走了,明日再來看你。”
蕭論一走,翁媼就出現了,“雖說女君與晉王兩情相悅,可如今還在孝期呢,怕是要被人說閑話。”因為蕭論幾乎每日黃昏都會來公主府,美名其曰是給長公主上香,但實則就是大大方方地“私會”馮蓁。
馮蓁乖巧地點頭應是,但實則隻能把翁媼這話當成耳邊風。名聲這個東西,她不在乎,而且她現在還有什麽名聲麽惡?目前她最急迫的還是把桃花源養迴來,最好是守孝的這一年能把蕭論的身子給拿下,也許第五顆仙桃也有望成熟。
當然前提得是,元豐帝還活著,否則蕭論和蕭謖見了真章,事情就可能生變。
馮蓁用過晚飯,去長公主的牌位前燒了一會兒紙,又迴到自己的書房開始抄經書,這是七七那日要燒給長公主的。
隻是才寫了一張紙,馮蓁就感覺到了一絲特別的氣息,她心裏有根線,“唰”地一下就繃緊了。能讓她生出如此特別的感應的,隻有蕭謖一人。
馮蓁緩緩地擱下筆,吩咐宜人道:“困了,安置吧。”
燭光被吹滅的那一刹那,馮蓁就看到了窗戶上映出的身形。然則蕭謖進屋,卻四處也尋不著馮蓁。
她不想見他,沒那個必要,如今是一個使君有婦,一個羅敷有夫,說什麽都是白搭。
而且馮蓁雖然能理解蕭謖在江山美人之間不得已的選擇,可他也應該知道她也會成親。隻是有些事兒蕭謖能控製,有事兒卻是命運弄人。她若是嫁給嚴儒鈞,蕭謖或許還能偷得著,但蕭論就不可以了。
蕭論就算對不住天下人,但至少目前還沒有對不起她馮蓁,利用她之前,許以了婚約,馮蓁說什麽也不能把自己拉到渣男的水準上。當然蕭論未必就不是渣男,馮蓁這樣選擇算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吧。
馮蓁就難麽隔著桃花源的薄霧看著蕭謖去了密道又失望而迴,然後在她的床上休息了一晚,天將亮時才離開。
也就是在這一日,馮蓁沒想到世上還真有“峰迴路轉”的奇跡。
蘇慶迴來了。
原本已經死了的人卻又活著迴來了,雖然神色萎靡,腿上綁著夾板,身上還有許多傷痕,但的確活著。
戚容再顧不得什麽恣儀,在看到蘇慶的那一瞬間就飛奔到了他是身邊,抱著他痛哭流涕。
蘇慶也在哭,不過不是為了劫後餘生,而是因為看到了滿府的縞白,想起了自己大母。城陽長公主是因為聽見了他的噩耗,才心疾突發而死的。
蘇慶跪在城陽長公主的牌位前,哭得肝腸寸斷。
翁媼站在一旁也不停抹淚,“嗚嗚,如今長公主在泉下總算可以瞑目了。”
待蘇慶哭夠了,稍微振作了一點兒精神,馮蓁等人才好奇地圍在他身邊,想要知道為何他會死而複生。
“說起來,這都要多虧太子殿下,是他救了我。”蘇慶道。
這樁事兒可就沒辦法長話短說了,還得迴到城陽長公主死的那晚蕭謖匆匆進宮說起。
石澗隻給長公主帶來了蘇慶身死的消息,而元豐帝拿到的卻是此次征西大軍副帥的密函,信中懷疑嚴儒鈞是故意讓東路軍失陷,而且遲遲不肯派援軍營救。
蘇慶便是在東路軍中,遭遇了慕容部的主力,慕容永葆率領的精銳騎兵。
雖說這件事隻是懷疑,卻事關城陽長公主之死。原本元豐帝對城陽長公主是有些忌憚的,卻也不能說完全無情,畢竟城陽長公主一直在輔佐他上位,丈夫、兒子都是為他而死,她也救過他的性命。
在城陽長公主活著時,這些恩也許還會“恩將仇報”,可是她這個時候死了就完全不同了,元豐帝的感恩之情就像潰堤的大壩一樣,一定要把這件事查清楚。
蕭謖主動攬過了這件事,當即便帶著自己的親衛去了西北。元豐帝雖然不願意太子涉險,但茲事體大,故意陷落勳臣,卻是叫元豐帝難以容忍。而且至今西北戰事也沒有傳迴捷報,讓他難免心憂。
隻是蘇慶不知道蕭謖去西北不僅帶上了自己的五百親衛,而且還帶上了太子妃盧柚。
洞房花燭夜太子徹夜未歸,是因為城陽長公主去世,還可以理解,但新婚次日不帶著盧柚進宮給元豐帝和順妃請安,卻倉促地讓她上了馬車往西北去就匪夷所思了。
晚上歇腳時,盧柚忍不住問蕭謖,“表哥,你這是要帶我去哪裏?”
蕭謖看了看盧柚,微垂眼皮思索了片刻,再重新抬眼望著她,“平平,這就是你願意身侍嚴儒鈞的原因嗎?”
平平是盧柚的小字,或者該說這才是她真正的名字。
盧柚眨了眨眼睛,勉強扯出一絲笑容道:“表哥,你在說什麽,我怎麽聽不懂?”
“城陽長公主死了,是因為唯一的孫子蘇慶死在了西北。父皇收到密函,是嚴儒鈞故意讓東路軍失陷,導致蘇慶落入了慕容永葆的手中。”蕭謖把前後事說得很清楚。
盧柚一臉“你為什麽跟我講這個”的茫然。
“是為了你吧?盧柿。”蕭謖一句話便戳破了那種茫然。
被蕭謖喚作盧柿的盧柚慘笑了一下,“表哥,你是不是糊塗了?我何德何能,能讓嚴家大伯為了我而故意讓一軍失陷?”
她雖然反駁了這一項,可卻對“盧柿”二字毫無提及。可見就是默認這個名字了。本來這在她和蕭謖之間也不是秘密。
盧柿,不是盧柚,也不是什麽死絕了的盧家的遠方親戚,她就是那個盧家的嫡女,蕭謖第一任未婚妻盧夢的胞妹。若非這樣的身份,嚴十七的母親盧夫人也不會收養她。
盧柚這個身份,還是蕭謖替她造出來的呢。是盧夢臨死之前,乞求蕭謖替她保護年幼的盧柿,這才有了今日的盧柚。
所以,她和城陽長公主之間實是血海深仇,恨不能寢其皮,食其肉,飲其血的深仇大恨。
也是盧柚演技了得,竟然讓馮蓁和城陽長公主都以為她隻是盧家的遠方親戚,溫順無害,還曾經可笑地妄想通過她來化解與蕭謖的幹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