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穿越之知青時代[空間] 作者:酥肉曲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身為一個響應下鄉政策號召的南方烈士子女,那些在北地參會領舞、冒雨收糧、照拂孤寡、舉報人販等積極行為被知青辦收集拿來當做當代青年的教育典範進行發表。
報紙傳播的範圍遍及全國,簡直稱得上是無上榮光。
南方省市領導一看陶湘的籍貫地就是在本省本市,出於愛惜人才宣揚本地的目的,立刻下達視聽預備進行複訪。
也是由此緣故,陶家叔叔嬸嬸的事很快被更上級的人發覺知曉,並引起重視。
畢竟涉及到被官報表揚的知青代表,但凡有著正麵身份的陶湘內裏反轉,顯露出一絲不堪,都會被大眾質疑官方報社的公信力。
這可不是小事,必須得立刻調查清楚。
等陶湘走出旅館已經是三四天後了,她是被市領導派來的人放出來的。
看見來人,陶湘意識到這或許是個機會。
果然,借著省市領導的這股春風,陶湘終於得以探視陶家夫妻倆,這時距離他們被關進去已經有整整大半個月了。
十幾天不見天日不分晝夜的審訊,使得兩個人頭發花白,麵容皺如鬆皮,瞳仁渾濁布滿血絲,身體還遍布數不清的血跡暗傷,渾身上下充斥著濃重惡臭,瞧著分外卑微可憐,卻依舊死咬著不肯說出實情,讓人又氣又恨。
陶湘見到陶家叔嬸的第一眼就忍不住落了淚,許是知道了自己真正的身世,從來都是孤兒的她莫名產生了些親人之間才有的心疼感,因他們受到傷害而感到痛苦難受。
“湘湘……”陶家夫妻倆也淚水漣漣地看著陶湘。
他們心裏半是愧疚,半是惶恐,陶家嬸嬸還尤其擔憂陶湘嫌棄,一步不敢上前,覺得是自己給她帶來了麻煩和恥辱。
陶湘卻沒那種想法,她伸出手背抹去臉上的淚珠,主動握住了兩人傷痕累累的手,本想說上幾句,但喉嚨像是塞滿了棉花,眼眶又熱又燙,幾乎又要淌下淚來。
眾人都在一旁等著,眼看陶湘和陶家叔嬸隻顧淚眼相看凝噎,便有保衛所的人不耐煩了,“砰砰砰”敲著桌子。
這時,審訊室外又有人走了進來,是陶蘭。
一聽說陶湘要同陶家兩夫妻見麵,她連忙趕了過來,前世今生的執念好不容易到這一步即將解開,決不能功虧一簣。
乍見到陶蘭的身影,陶家叔嬸不約而同展露出厭惡憤恨的表情,他們對這個白養這麽大的女兒恨極了,恨不能早先就掐死!
如此一來,一室之內,四個當事人便都齊全了。
“我是該…叫你們叔叔嬸嬸……還是爸?媽?”
收拾好心情的陶湘哽咽著隻問了這麽一句,陶家夫妻聞言倆頓時嚎啕大哭起來。
“沒事的,說吧,告訴我真相……”陶湘不停擦著他們的眼淚,水光閃爍的眸中溢出堅定與鼓勵,“我可以接受任何結果,真的,就算一切都失去,也沒什麽比你們更重要。”
話畢,陶家夫妻倆哭得更厲害了。
也不知是悔還是怕,但在陶湘不斷的勸說下,兩人漸漸還是鬆了口:“我們對不住你啊,我的兒……”
眾目睽睽之下,這句哭腔暗啞的話一出,直接就坦白了陶湘是陶家叔嬸親生女兒的事實,也算間接承認了他們偷換兄弟家女兒的事。
審訊室裏頓時哄然。
秦麗滿麵擔憂,幾個下來的市直領導代表大失所望,保衛所的人則個個麵露喜悅,覺得戰鬥終將勝利,而陶蘭也守得雲開見月明。
他們將忍不住激動哭泣的陶蘭圍在中央,細聲安慰道:“別哭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組織這不是還你公道了?”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們會有報應的。”
“是你的,別人搶不走,那些被偷換走的,組織會一個不落替你要迴來!”
還有人對陶家夫妻和陶湘麵露鄙視,小聲嘀咕著:“嗬,到底對不住誰啊,真是壞到骨子裏了……”
他們對陶蘭的同情,在此刻到達了巔峰。
實情浮出水麵,陶家叔嬸抽噎著不再說話,像是認了命。
保衛所的審訊者們語氣嚴厲:“你們繼續說下去,是怎麽換的孩子?把事情經過都交代清楚!”
“對!快交代!”
審訊室裏嘈雜不已,那些市領導派下來的人已了解到事情真相,憂慮該如何複命,不願意多待多聽,起身準備走人。
然而正當一切似乎塵埃落定,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結尾時,更出乎意想的迴轉發生了…
陶家嬸嬸滿不在乎地抹幹淨眼角的淚,破罐子破摔般,她竟嗤笑了一聲:“是,陶蘭不是我生的!”
“但我也沒承認換了他叔家的孩子!”
場麵急轉而下,氣氛陡然靜了靜,那幾個領導代表也不急著走了,重又坐下旁聽。
於是在眾人疑惑不解的目光下,陶家嬸嬸抬頭直直看向怔愣的陶蘭,繼而嘴裏吐出的每個字都像把利刃戳向對方的心肺,直打七寸。
“因為她根本不是陶家的孩子……”
第五十八章
在陶家嬸嬸的嘴裏, 大家又聽說了另一個故事……
大約二十年前隆冬,陶家鄉下老屋偏宅
“四哥,我要走了, 玉華就拜托你和四嫂子照顧了……”陶家在外當兵的老五整理好行囊,背脊筆挺地站在老房子門口, 同那時還很年輕的陶家叔叔陶四告別。
陶四剛從地裏頭迴來,懷裏抱著一大捧冬菜, 發梢眉尾都狼狽地落滿了雪, 聞言詫異不已:“你和弟妹才迴來,你咋就要走?再說馬上就要過年了, 留下過了年再說……”
“不成,剛收到隊裏來的信,前頭戰線吃緊,我必須得立刻歸隊了。”陶五說完這句話,又轉頭看了眼隔間的窗, “也不知道玉華生孩子前能不能趕迴來……四哥,你多幫我照看照看, 這家裏頭我能信得過的就數你了……”
多年前, 陶家老爹老娘相繼去世後,出嫁的姊妹不算, 幾個兄弟之間為了爭幾間祖屋和十幾畝薄田打得是頭破血流。
年紀尚輕的陶家老四和老五在年齡相差極大的老大老三手裏都沒討到什麽巧,那時還是光棍的兄弟倆統共就分到屋後一個帶隔間的角房與三分最為貧瘠的自留地,更多的則是被兩個哥哥以養育幺弟幺妹為由瓜分了,雙方的關係就這般惡化下去, 稱得上老死不相往來。
後來陶四經人介紹要娶媳婦,陶五便主動退讓出屋子給他結婚,自己則直接進了部隊。
一晃兩年過去,陶五在外也有了自己的媳婦,聽說還是他部隊裏上級軍官的獨生女,便就是這迴帶迴來的五弟妹。
陶四勸說了幾句,眼見阻止不了弟弟,隻好揀了把傘一路撐著送對方出村坐車。
等到了村口車行道旁,隻見陶五掏出一大卷錢不容分說塞進陶四的口袋裏:“四哥,我嶽丈和嶽母前不久都過世了,如今玉華大著肚子沒人照看,要不是實在沒辦法,我是不會帶她迴來麻煩你跟嫂子的……”
陶四推拒不得:“唉,你這是什麽話!信不過我?你媳婦就是我親弟妹,看在你的麵上我跟你嫂子也一定會好好照顧的……”
“那我就放心了。”陶老五頓了頓,像是想起了什麽,又囑托道:“玉華近來心情不大好,夜裏總哭,她有了身子,還得勞你跟嫂子多順著她……”
“那必須,你就放心吧。”陶四連連點頭。
陶五這才笑了。
車到村口,他安心地上了車返迴前線。
家裏多了個長期留宿的外人,哪怕是妯娌,陶四的妻子也就是陶家嬸嬸姚春梅也滿不高興。
因為得把較好的隔間臥房讓出來給人家住,他們夫妻倆隻能龜縮在角房門口搭個簡易的木頭床,沒半點隱私不說,還不舒適。
更別提這五弟妹說是心情不好,實則像是神經上有了大問題,每天隻呆呆地望著窗流淚,晚上也不大睡覺。
坐在床沿邊上那直挺挺望窗的黑影,每每都把起夜的姚春梅和陶四嚇一大跳,好在除此以外,也沒發生什麽其他莫名其妙的事,讓兩人鬆了口氣。
看在錢,以及陶五月月從外地寄來的補貼份上,他們對照顧弟妹玉華還算用心,尤其是姚春梅也很快發現自己懷孕了以後。
結婚兩年無子無女,有孕對於這對夫妻來說是望眼欲穿的大喜事,他們覺得是接了玉華孕氣,待五弟妹便更加周到。
恰逢戰爭迭起,外頭動亂不已,物資極其匱乏僅供前線,可托了弟妹的福,姚春梅跟在後頭也能吃些好的,為肚裏的胎兒積攢營養。
這對妯娌腹中孩子相隔的月份僅一月有餘,但自從姚春梅顯懷後,懷相就慢慢的超過弟妹玉華。
倒不是姚懷雙胎的緣故,而是五弟妹日日思念雙親導致心情抑鬱,胃口也越發地變小,不願進食,孕吐期繁複冗長。
“弟妹,這樣下去不行啊,你不吃東西就沒有營養,到時候小孩會不好生的,多少吃一些吧……”這是陶老四夫妻倆日日都會哄勸的話語。
然而沒用,做出來的各種吃食依舊大半便宜了姚春梅。
而陶家老五被困在前線上,直到陶家妯娌由於意外在同一天相繼生產,也始終沒有迴來。
“我記得那天天氣很冷,門口結了冰……”陶家嬸嬸沉浸在迴憶裏……
接下來應該就是“換孩子”的大戲了,保衛所裏所有人都更加打起了精神聆聽著。
彼時已是第二年秋冬交接時節,氣溫一日比一日降得厲害,角房門口的台階下不知什麽時候長了幾個小窪,表麵布著薄冰,乍看與一般的泥路沒什麽兩樣。
陶家的兩個孕婦素日裏都不大愛出門,陶四就沒多注意,徑直往地裏摘菜去了。
誰曾想就是那天,五弟妹聽見外頭車響,以為是丈夫迴來,癡癡傻傻直接跑了出去,拽都來不及,就這麽一腳踩在了濕滑處,連帶要去拉她的姚春梅也一同摔在了地上,兩個大肚子當場見了紅。
鄉下的衛生所條件差,環境嘈雜不已,人員也參差不齊,這給兩個孕婦的同時生產帶來了難度。
最終還是姚春梅先生的,她離預產雖還差二月之久,但平日裏身體健壯,連帶肚子裏的胎也養得好,拚命誕下的女嬰平安降生。
對於陶湘來說,也就是原身,她是個意外健康的早產兒。
反倒是五弟妹玉華,雖然幾近足月,但她整個孕期都沒養好身體,缺乏營養的胎兒先天不足,被產護拉出產道後,隻掙紮了半天就沒了氣息,成了隻有丁點大的死嬰,交由陶四處理。
誰都沒想到陶家烈士夫妻真正的女兒,竟一出生就夭折了。
有人迫不及待地追問道:“這麽說那個女嬰生下來就死了?”
“那陶蘭是哪裏來的?”
“有人說看到你們換腳牌又是怎麽迴事?”
陶家嬸嬸先前鋪墊了那麽多,早已說得口幹舌燥,便隻聽陶家叔叔順口接過話頭道:“那孩子確實沒了,陶蘭……其實是我撿的。”
剛生產完的姚春梅躺在衛生所坐月子,陶五的妻子也因產後昏迷出血被輸液觀察,許多事都是陶家叔叔在地上跑,自然他知道得更清楚。
“那時我們誰都不知道,弟妹是得了瘋病,生下來沒看見孩子,她就瘋得更厲害了,直嚷嚷自己的孩子被人偷走了,無論怎麽跟她解釋都講不通……”
陶家叔叔吐露出的事實簡直驚人:“因太過鬧騰,衛生所的人想把我們趕出去,於是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不得已把春梅生下來的孩子抱到了弟妹那……”
“說來也奇怪,自打把孩子抱過去,弟妹的瘋病竟就一天天開始慢慢好了起來……”陶家叔叔抬起頭看向陶湘。
想起以前短暫卻溫馨的舊時光,陶家嬸嬸也同樣激動,她握住了陶湘的手:“你那時候就繈褓裏小小的一團兒,雖然比隻貓也大不了多少,但誰見了都喜歡。”
把剛生下來沒多久的親生女兒抱去失子的妯娌那,縱然能安撫對方,可姚春梅一萬個不情願。
陶四也舍不得,隻能第一時間努力輾轉聯係上陶五,著急忙慌告知玉華誕下的孩子夭折和精神不正常的事。
“五弟跟我說,他一時半會趕不迴來,叫我先給弟妹找個外頭的棄嬰應付著……”
“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生計困難,多添了張口哪裏養得活,把孩子生下來就丟掉的多得是。”陶家叔叔說到這裏,瞥了一眼陶蘭,“我就是在衛生所後頭的巷子裏把陶蘭撿迴來的……”
顯而易見,陶蘭就是陶家叔叔口中的外頭棄嬰。
聽到這裏,陶湘忍不住轉頭看向陶蘭,隻見對方難以置信地瞪大了眼,死死盯住陶家夫妻這兩人,臉上淚水不住流淌。
淚流滿麵的人一下子換成了她!
報紙傳播的範圍遍及全國,簡直稱得上是無上榮光。
南方省市領導一看陶湘的籍貫地就是在本省本市,出於愛惜人才宣揚本地的目的,立刻下達視聽預備進行複訪。
也是由此緣故,陶家叔叔嬸嬸的事很快被更上級的人發覺知曉,並引起重視。
畢竟涉及到被官報表揚的知青代表,但凡有著正麵身份的陶湘內裏反轉,顯露出一絲不堪,都會被大眾質疑官方報社的公信力。
這可不是小事,必須得立刻調查清楚。
等陶湘走出旅館已經是三四天後了,她是被市領導派來的人放出來的。
看見來人,陶湘意識到這或許是個機會。
果然,借著省市領導的這股春風,陶湘終於得以探視陶家夫妻倆,這時距離他們被關進去已經有整整大半個月了。
十幾天不見天日不分晝夜的審訊,使得兩個人頭發花白,麵容皺如鬆皮,瞳仁渾濁布滿血絲,身體還遍布數不清的血跡暗傷,渾身上下充斥著濃重惡臭,瞧著分外卑微可憐,卻依舊死咬著不肯說出實情,讓人又氣又恨。
陶湘見到陶家叔嬸的第一眼就忍不住落了淚,許是知道了自己真正的身世,從來都是孤兒的她莫名產生了些親人之間才有的心疼感,因他們受到傷害而感到痛苦難受。
“湘湘……”陶家夫妻倆也淚水漣漣地看著陶湘。
他們心裏半是愧疚,半是惶恐,陶家嬸嬸還尤其擔憂陶湘嫌棄,一步不敢上前,覺得是自己給她帶來了麻煩和恥辱。
陶湘卻沒那種想法,她伸出手背抹去臉上的淚珠,主動握住了兩人傷痕累累的手,本想說上幾句,但喉嚨像是塞滿了棉花,眼眶又熱又燙,幾乎又要淌下淚來。
眾人都在一旁等著,眼看陶湘和陶家叔嬸隻顧淚眼相看凝噎,便有保衛所的人不耐煩了,“砰砰砰”敲著桌子。
這時,審訊室外又有人走了進來,是陶蘭。
一聽說陶湘要同陶家兩夫妻見麵,她連忙趕了過來,前世今生的執念好不容易到這一步即將解開,決不能功虧一簣。
乍見到陶蘭的身影,陶家叔嬸不約而同展露出厭惡憤恨的表情,他們對這個白養這麽大的女兒恨極了,恨不能早先就掐死!
如此一來,一室之內,四個當事人便都齊全了。
“我是該…叫你們叔叔嬸嬸……還是爸?媽?”
收拾好心情的陶湘哽咽著隻問了這麽一句,陶家夫妻聞言倆頓時嚎啕大哭起來。
“沒事的,說吧,告訴我真相……”陶湘不停擦著他們的眼淚,水光閃爍的眸中溢出堅定與鼓勵,“我可以接受任何結果,真的,就算一切都失去,也沒什麽比你們更重要。”
話畢,陶家夫妻倆哭得更厲害了。
也不知是悔還是怕,但在陶湘不斷的勸說下,兩人漸漸還是鬆了口:“我們對不住你啊,我的兒……”
眾目睽睽之下,這句哭腔暗啞的話一出,直接就坦白了陶湘是陶家叔嬸親生女兒的事實,也算間接承認了他們偷換兄弟家女兒的事。
審訊室裏頓時哄然。
秦麗滿麵擔憂,幾個下來的市直領導代表大失所望,保衛所的人則個個麵露喜悅,覺得戰鬥終將勝利,而陶蘭也守得雲開見月明。
他們將忍不住激動哭泣的陶蘭圍在中央,細聲安慰道:“別哭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組織這不是還你公道了?”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們會有報應的。”
“是你的,別人搶不走,那些被偷換走的,組織會一個不落替你要迴來!”
還有人對陶家夫妻和陶湘麵露鄙視,小聲嘀咕著:“嗬,到底對不住誰啊,真是壞到骨子裏了……”
他們對陶蘭的同情,在此刻到達了巔峰。
實情浮出水麵,陶家叔嬸抽噎著不再說話,像是認了命。
保衛所的審訊者們語氣嚴厲:“你們繼續說下去,是怎麽換的孩子?把事情經過都交代清楚!”
“對!快交代!”
審訊室裏嘈雜不已,那些市領導派下來的人已了解到事情真相,憂慮該如何複命,不願意多待多聽,起身準備走人。
然而正當一切似乎塵埃落定,所有人都可以預見結尾時,更出乎意想的迴轉發生了…
陶家嬸嬸滿不在乎地抹幹淨眼角的淚,破罐子破摔般,她竟嗤笑了一聲:“是,陶蘭不是我生的!”
“但我也沒承認換了他叔家的孩子!”
場麵急轉而下,氣氛陡然靜了靜,那幾個領導代表也不急著走了,重又坐下旁聽。
於是在眾人疑惑不解的目光下,陶家嬸嬸抬頭直直看向怔愣的陶蘭,繼而嘴裏吐出的每個字都像把利刃戳向對方的心肺,直打七寸。
“因為她根本不是陶家的孩子……”
第五十八章
在陶家嬸嬸的嘴裏, 大家又聽說了另一個故事……
大約二十年前隆冬,陶家鄉下老屋偏宅
“四哥,我要走了, 玉華就拜托你和四嫂子照顧了……”陶家在外當兵的老五整理好行囊,背脊筆挺地站在老房子門口, 同那時還很年輕的陶家叔叔陶四告別。
陶四剛從地裏頭迴來,懷裏抱著一大捧冬菜, 發梢眉尾都狼狽地落滿了雪, 聞言詫異不已:“你和弟妹才迴來,你咋就要走?再說馬上就要過年了, 留下過了年再說……”
“不成,剛收到隊裏來的信,前頭戰線吃緊,我必須得立刻歸隊了。”陶五說完這句話,又轉頭看了眼隔間的窗, “也不知道玉華生孩子前能不能趕迴來……四哥,你多幫我照看照看, 這家裏頭我能信得過的就數你了……”
多年前, 陶家老爹老娘相繼去世後,出嫁的姊妹不算, 幾個兄弟之間為了爭幾間祖屋和十幾畝薄田打得是頭破血流。
年紀尚輕的陶家老四和老五在年齡相差極大的老大老三手裏都沒討到什麽巧,那時還是光棍的兄弟倆統共就分到屋後一個帶隔間的角房與三分最為貧瘠的自留地,更多的則是被兩個哥哥以養育幺弟幺妹為由瓜分了,雙方的關係就這般惡化下去, 稱得上老死不相往來。
後來陶四經人介紹要娶媳婦,陶五便主動退讓出屋子給他結婚,自己則直接進了部隊。
一晃兩年過去,陶五在外也有了自己的媳婦,聽說還是他部隊裏上級軍官的獨生女,便就是這迴帶迴來的五弟妹。
陶四勸說了幾句,眼見阻止不了弟弟,隻好揀了把傘一路撐著送對方出村坐車。
等到了村口車行道旁,隻見陶五掏出一大卷錢不容分說塞進陶四的口袋裏:“四哥,我嶽丈和嶽母前不久都過世了,如今玉華大著肚子沒人照看,要不是實在沒辦法,我是不會帶她迴來麻煩你跟嫂子的……”
陶四推拒不得:“唉,你這是什麽話!信不過我?你媳婦就是我親弟妹,看在你的麵上我跟你嫂子也一定會好好照顧的……”
“那我就放心了。”陶老五頓了頓,像是想起了什麽,又囑托道:“玉華近來心情不大好,夜裏總哭,她有了身子,還得勞你跟嫂子多順著她……”
“那必須,你就放心吧。”陶四連連點頭。
陶五這才笑了。
車到村口,他安心地上了車返迴前線。
家裏多了個長期留宿的外人,哪怕是妯娌,陶四的妻子也就是陶家嬸嬸姚春梅也滿不高興。
因為得把較好的隔間臥房讓出來給人家住,他們夫妻倆隻能龜縮在角房門口搭個簡易的木頭床,沒半點隱私不說,還不舒適。
更別提這五弟妹說是心情不好,實則像是神經上有了大問題,每天隻呆呆地望著窗流淚,晚上也不大睡覺。
坐在床沿邊上那直挺挺望窗的黑影,每每都把起夜的姚春梅和陶四嚇一大跳,好在除此以外,也沒發生什麽其他莫名其妙的事,讓兩人鬆了口氣。
看在錢,以及陶五月月從外地寄來的補貼份上,他們對照顧弟妹玉華還算用心,尤其是姚春梅也很快發現自己懷孕了以後。
結婚兩年無子無女,有孕對於這對夫妻來說是望眼欲穿的大喜事,他們覺得是接了玉華孕氣,待五弟妹便更加周到。
恰逢戰爭迭起,外頭動亂不已,物資極其匱乏僅供前線,可托了弟妹的福,姚春梅跟在後頭也能吃些好的,為肚裏的胎兒積攢營養。
這對妯娌腹中孩子相隔的月份僅一月有餘,但自從姚春梅顯懷後,懷相就慢慢的超過弟妹玉華。
倒不是姚懷雙胎的緣故,而是五弟妹日日思念雙親導致心情抑鬱,胃口也越發地變小,不願進食,孕吐期繁複冗長。
“弟妹,這樣下去不行啊,你不吃東西就沒有營養,到時候小孩會不好生的,多少吃一些吧……”這是陶老四夫妻倆日日都會哄勸的話語。
然而沒用,做出來的各種吃食依舊大半便宜了姚春梅。
而陶家老五被困在前線上,直到陶家妯娌由於意外在同一天相繼生產,也始終沒有迴來。
“我記得那天天氣很冷,門口結了冰……”陶家嬸嬸沉浸在迴憶裏……
接下來應該就是“換孩子”的大戲了,保衛所裏所有人都更加打起了精神聆聽著。
彼時已是第二年秋冬交接時節,氣溫一日比一日降得厲害,角房門口的台階下不知什麽時候長了幾個小窪,表麵布著薄冰,乍看與一般的泥路沒什麽兩樣。
陶家的兩個孕婦素日裏都不大愛出門,陶四就沒多注意,徑直往地裏摘菜去了。
誰曾想就是那天,五弟妹聽見外頭車響,以為是丈夫迴來,癡癡傻傻直接跑了出去,拽都來不及,就這麽一腳踩在了濕滑處,連帶要去拉她的姚春梅也一同摔在了地上,兩個大肚子當場見了紅。
鄉下的衛生所條件差,環境嘈雜不已,人員也參差不齊,這給兩個孕婦的同時生產帶來了難度。
最終還是姚春梅先生的,她離預產雖還差二月之久,但平日裏身體健壯,連帶肚子裏的胎也養得好,拚命誕下的女嬰平安降生。
對於陶湘來說,也就是原身,她是個意外健康的早產兒。
反倒是五弟妹玉華,雖然幾近足月,但她整個孕期都沒養好身體,缺乏營養的胎兒先天不足,被產護拉出產道後,隻掙紮了半天就沒了氣息,成了隻有丁點大的死嬰,交由陶四處理。
誰都沒想到陶家烈士夫妻真正的女兒,竟一出生就夭折了。
有人迫不及待地追問道:“這麽說那個女嬰生下來就死了?”
“那陶蘭是哪裏來的?”
“有人說看到你們換腳牌又是怎麽迴事?”
陶家嬸嬸先前鋪墊了那麽多,早已說得口幹舌燥,便隻聽陶家叔叔順口接過話頭道:“那孩子確實沒了,陶蘭……其實是我撿的。”
剛生產完的姚春梅躺在衛生所坐月子,陶五的妻子也因產後昏迷出血被輸液觀察,許多事都是陶家叔叔在地上跑,自然他知道得更清楚。
“那時我們誰都不知道,弟妹是得了瘋病,生下來沒看見孩子,她就瘋得更厲害了,直嚷嚷自己的孩子被人偷走了,無論怎麽跟她解釋都講不通……”
陶家叔叔吐露出的事實簡直驚人:“因太過鬧騰,衛生所的人想把我們趕出去,於是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不得已把春梅生下來的孩子抱到了弟妹那……”
“說來也奇怪,自打把孩子抱過去,弟妹的瘋病竟就一天天開始慢慢好了起來……”陶家叔叔抬起頭看向陶湘。
想起以前短暫卻溫馨的舊時光,陶家嬸嬸也同樣激動,她握住了陶湘的手:“你那時候就繈褓裏小小的一團兒,雖然比隻貓也大不了多少,但誰見了都喜歡。”
把剛生下來沒多久的親生女兒抱去失子的妯娌那,縱然能安撫對方,可姚春梅一萬個不情願。
陶四也舍不得,隻能第一時間努力輾轉聯係上陶五,著急忙慌告知玉華誕下的孩子夭折和精神不正常的事。
“五弟跟我說,他一時半會趕不迴來,叫我先給弟妹找個外頭的棄嬰應付著……”
“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生計困難,多添了張口哪裏養得活,把孩子生下來就丟掉的多得是。”陶家叔叔說到這裏,瞥了一眼陶蘭,“我就是在衛生所後頭的巷子裏把陶蘭撿迴來的……”
顯而易見,陶蘭就是陶家叔叔口中的外頭棄嬰。
聽到這裏,陶湘忍不住轉頭看向陶蘭,隻見對方難以置信地瞪大了眼,死死盯住陶家夫妻這兩人,臉上淚水不住流淌。
淚流滿麵的人一下子換成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