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顧儀真是不識抬舉!不過一個白身,怎麽值得公主這般癡情?”嬌俏的聲音響起,顯然是在打抱不平。


    另一個略沉穩些的聲音緊接著傳來,“休得胡言,公主交待了要對顧先生以禮相待,不可輕忽。你有所不知,當年……”


    顧玉成隱在假山後的桂樹下聽了半晌,才知道他的老師還有這麽段傷心往事。


    原來顧儀年輕時才名遠揚,被公主看上。偏他那時已經娶妻,公主也不能與人做妾,就隻好等著。


    等到前頭妻子福薄過世後,公主就想下嫁顧儀。


    結果顧儀不願意。


    他非但決然拒絕,還辭官遠遊,這麽多年任憑公主怎麽曲意逢迎,就是不鬆口。


    想到顧儀家中三無不時送來的禮物,這個公主不做他想,必然是合陽公主無疑了。


    耳聽得那兩個聲音在假山內你來我往,一唱一和,越說越是惋惜,顧玉成微微眯起眼睛,隨手折了枝梅花,撣落一朵在雪地上,然後頭也不迴地大步朝暖房走去。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巧合,他能在恰到好處的位置聽到這番恰到好處的話,不過是有人安排罷了。


    然而這世上隻有老師為學生終身做主的,沒有學生幹涉老師婚姻的道理。


    甭管合陽公主打的什麽主意,都注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顧玉成走後,假山內悄悄探出兩個腦袋,其中一個赫然是先前的粉衫姑娘。


    另一個頭上纏著五彩絲線的眼尖,指著地上的紅梅道:“姐姐快看,地上有朵花。他是不是聽進去了?”


    粉衫姑娘不置可否,隻望著蒙蒙細雪中身形挺拔如鬆柏的少年,輕聲道:“不愧是顧石頭的學生,比他還能裝聾作啞。”


    “我貪看雪景,故而迴來的遲了,倒累江兄久等。”顧玉成笑吟吟地道。


    此時去別人家做客,講究些的都會帶兩身衣服,以備不時之需,顧玉成自然入鄉隨俗。他從假山迴來就去旁邊屋子換了身衣服,又擦了頭發,然後才迴到暖房。


    畢竟現在醫療條件有限,著涼感冒就糟糕了。


    “顧賢弟好雅興。” 江星漁隨手一指窗外,“紅梅映雪,美不勝收。難得賢弟有興致,不如我們連詩對句,記此佳境?”


    聞弦歌而知雅意,顧玉成一聽就知道江星漁這個南方舉子頭目是不滿他幹坐著不出聲,想來個比拚一較高下。


    但他真的不會作詩,拿自己弱項對別人強項毫無意義,正準備換個借口打發掉這個勝負欲爆棚的才子,就聽一個公鴨嗓突兀響起:“光連詩有什麽意思?當然要加上彩頭。解元公意下如何?”


    顧玉成抬眼看去,就見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少年跨步進來,滿身貴氣,身後半步跟著範侍郎家的二公子,正對他擠眼睛。


    “?”顧玉成迴以表麵淡定實則茫然的眼神。他連固定的腰牌都不認識,何況是從沒見過的臉?


    範二看他沒反應,隻好上前介紹:“這是平王嫡孫,名諱上廷下林,今天路過我家,聽說京師拔尖兒的才子都在,特意來看看。”


    平王是當今天子的兄弟,雖然遠離京師鎮守西南,但在朝堂上頗有分量。楊廷林是他留在京師的三兒子楊光所生,很是得寵,連皇宮都能時常進出。


    今天他貿然前來,範二離席親自去接,在場眾人也就明白了這位小少爺的地位,紛紛上前問好。


    然而那楊廷林卻隻盯著顧玉成,非要他拿出彩頭比作詩。“家父曾在顧先生麵前聽課數月,至今都覺得先生很是嚴厲,不近人情。你拜師沒多久卻能讓顧先生另眼相看,想必本領非凡,快亮出來看看吧。不是都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嗎?”


    原來是有這般淵源,怪不得楊廷林冒雪“路過”……


    暖房內眾人瞬間眼神各異,江星漁卻是暗中稱快。有了楊廷林助陣,他正可名正言順與顧玉成比上一場,探探對方虛實。


    顧玉成微微一笑,溫聲道:“師侄說笑了。老師隻是愛之深責之切罷了,學生是騾子是馬,他老人家其實並不在意的。”


    “你說什麽?”楊廷林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公鴨嗓更加粗噶,“哪個是你師侄?!”


    顧玉成挑起一邊眉毛,故作不解:“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令尊與我同為老師學生,你自然是我的師侄。”說罷看向範二,仿佛在問這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平王嫡孫。


    楊廷林的父親獨自留在京師,是個類似人質的角色,可能是出於補償心理,天子對他的子嗣很不錯,楊廷林就是其中之一。


    往日裏走到哪兒都有人捧著,今天專門來砸場子卻被降了輩分,楊廷林當即就炸了:“顧儀誤人子弟,我父親早就與他割袍斷義了!”


    “師侄慎言!”顧玉成板起臉,神色嚴肅,“這種忘恩負義、無君無父的話,不可再提。”


    “老師曾說過,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他對學生,其計更遠,其心更誠,今上亦曾嘉獎……”


    這一刻,顧玉成長期高壓訓練的實力充分展現,起講後連續八個排比長句氣勢如虹,滾珠般脫口而出,將楊廷林訓得一愣一愣的,仿佛再說這話就是不忠不仁不義,還是個在外抹黑自己父親名聲的不孝子。


    顧玉成習慣性做完總結,末了關切道:“並非師叔嚴厲,隻是師侄年齡還小,須曉得是非道理,才能成國之棟梁。對了,你正在變聲期,每日不可多言,若能修閉口禪就更好了,否則變聲不順,容易落下嗓音粗啞的毛病。”


    “你!”楊廷林氣得想破口大罵,又聽見自己的聲音格外粗噶,怕遂了顧玉成的意,隻好生生忍住,怒視著他。


    怕楊廷林氣出個好歹,範二急忙出來打圓場,終於哄得他先行離開。


    恰逢雪停,其餘諸人不好多待,紛紛借機告辭。顧玉成也坐上來時的馬車,慢悠悠往家中而去。


    楊廷林隻是平王嫡孫,身上並無功名,卻能在兵部侍郎家中橫行,主人家還得小心作陪。但他教訓了這小孩一通,範二也隻是看著,等他說完才出來轉圜,可見並非如表麵那般恭敬。


    京師朝堂的水,真是出乎意料的深,難怪老師要讓他來這詩會上消磨時間。


    顧玉成想著,默默閉上了眼睛。


    他的當務之急,還是要搏一個進士出身啊。


    .


    相反方向的馬車上,江星漁和好友兩兩相對,麵色凝重。


    “聽他文章流暢,用典精當,又是即興所作,想來實力不俗,乃是會試勁敵啊。”


    “偏偏上午一言未發,詩作俗氣,肯定是在藏拙。”


    “年紀輕輕就考中解元,還這麽沉得住氣,嗬嗬。”


    “這個顧玉成,真是心機深沉!”


    ……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太晚了……遁走


    第52章 年前忙碌


    心機深沉的顧玉成過完冬至, 就開始每天兩點一線的讀書生活。


    自打親自把關的詩會被攪局,顧儀就徹底熄了讓他作文揚名的心, 改為每隔兩天批改文章並講書。其餘時間顧玉成都在自個兒家中閉門苦讀, 依著曆年會試題目作各種文章。


    他很快發現, 會試題目更加靈活多變, 不像院試、鄉試那樣從四書五經中取一句或幾句做題目,而是更體現主考官的意誌, 前幾屆會試甚至有直接問“當今xxxx政策,汝觀之何”的。


    這種文章和單純論述並提出方法的“策”不同,更近似時政議論文, 也是顧玉成此前沒有接觸過的類型。為避免明年遇到這類題目措手不及,他斥巨資五十兩在京師書店買了相關的會試答卷, 一篇篇看過去仔細揣摩, 做完真題還自己對著邸報出模擬題,每日勤練不綴,直到臘月下旬才稍稍放鬆。


    此時王婉貞已經開始采買年貨, 並準備給兒子女兒都做兩身新衣服, 每日裏忙忙碌碌,臉色卻越發紅潤, 整個人比幾年前在溪口村時看起來還要年輕。


    京師花費大, 連一鬥米都比福寧城貴十幾文,即便兒子又從書坊拿迴二百多兩,也是坐吃山空。王婉貞盤算一番,就想著把她和顧玉榮識字念書這事兒停掉。


    她年紀大了, 玉榮是個姑娘家,讀書不過浪費錢罷了。


    結果被顧玉成嚴詞拒絕:“萬萬不可。我將來要娶妻,阿榮也要嫁人,娘你想讓我們說親時被人嘲笑嗎?我聽老師說,京師結親最講究學問,父母知書達理,兒女親事都更容易些呢。”


    王婉貞被說服了。


    她想到清平縣裏的老秀才那般酸腐,都能給閨女找戶殷實人家,對方顯然是看中這嶽丈的。她兒子都是舉人了,當娘的更不能做睜眼瞎!


    仿佛一下找到了人生目標似的,王婉貞整個人都積極起來,迅速度過了初到京師的不適應,現在已經會寫四百多個字了,有時候邊打掃衛生還邊背三百千。


    她繡花掙的錢不過杯水車薪,隻能貼補零用,還是努力識字給兒女婚配增加籌碼吧!


    在哥哥和娘親打造的濃厚學習氛圍中,顧玉榮也悄悄加快了認字速度,臘月時已能將點橫撇捺寫得有模有樣,還得了來自哥哥的糖人獎勵。


    “阿榮真棒,哥哥像你這麽大的時候,還不認識多少字呢,更不會寫。”顧玉成揉揉那日益茂盛的頭發,“你將來一定能做個有學問的人。”


    顧玉榮美得不得了,驕傲挺起小胸脯:“明年我的手長大了,就學寫大字!”


    顧玉成笑道:“好,到時候哥哥教你。”


    結果沒等明年,趁年底功課放鬆的時候,顧玉成就帶著顧玉榮學了項新技能,蹴鞠。


    這是京師流行的運動之一,又叫“踢圓”,可以說非常形象了。在獸皮裏麵塞滿動物毛和碎步,縫合成圓球,人數相等的兩隊互相爭奪,踢進對方球門就算贏。


    顧玉榮小時候吃了苦,後來被她哥肉蛋奶地補著,還時常跑跳玩耍,發育漸漸跟上,現在比同齡小孩還略高些,而且身體結實,能連續在院子裏跑十幾圈不大喘氣。


    這會兒見終日忙碌的哥哥有空做遊戲,小姑娘非常開心,踢著特製的小蹴鞠滿地跑,沒幾天就把這小圓球耍得虎虎生風,十次裏能進那矮矮的風流眼三四次。


    顧玉成暗自鬆了口氣。他年後要帶母親和妹妹去老師家拜訪,前幾次去上課的時候就特意問了顧家小孩喜歡的遊戲,迴家便準備上小蹴鞠,以防阿榮因為不會玩遊戲被孤立。


    擔心對方都是大孩子,阿榮不好一起玩,顧玉成還特意教了幾個花式踢球法,讓她不下場也能在外圍玩個人秀,絕對獨樹一幟。


    看著妹妹兩條小短腿倒騰得歡快,顧玉成感覺自己還沒成親,就提前體會了一把老父親的感受——


    又酸又甜,還容易過度擔憂。


    以至於他現在完全不敢想象自己成親後有孩子了是什麽樣,幹脆化糾結為動力,忙裏偷閑給給欣榮書坊交了篇新話本《星河枕》。


    這是個重生故事,講的是主人公餘竹年過半百,守著祖傳的老物件過得窮困潦倒。他與人喝酒時碰到同鄉,無意間得知當年的趕考路費不是他娘借的,而是前妻當了嫁妝給他湊的,甚至為此窮得揭不開鍋隻好吃野菜。


    妻子情深義重,餘竹卻在高中後休妻另取。消息傳迴家中,妻子另嫁他人,從此杳無音訊,餘竹則與後妻生兒育女,還步步高升,很是誌得意滿。


    然而好景不長,沒多久他就因後妻家中貪婪,與之謀取錢財的時候被人揭發,直接丟官去職,後妻也帶著兒女離開。夫妻吵架之時,餘竹才知道兒子不是自己的種,當年後妻下嫁也是為了遮掩醜事。


    餘竹大悲之下沉迷酒色,生活逐漸潦倒,此時得知當年真相,更是痛不欲生。然而當他萬念俱灰準備自盡的時候,祖傳的星河枕忽然發出柔光,給了他一個重生的機會。


    再次見到這個雕刻著漫天星河的玉枕,餘竹熱淚盈眶。此時他還沒去考會試,一切都有轉圜的機會。


    而這一次,他將走出不一樣的人生。


    ……


    重生文在後世百花齊放的時代都有市場,更別提在未曾出現過的寶華二十八年。


    欣榮書坊的二掌櫃收到書稿就看入迷了,追問結局未果之後殷殷催促顧玉成早點寫後半卷。


    顧玉成含笑答應,領了上月的潤筆,緩步往家中走去。


    每次會試放榜,都是京師勳貴榜下捉婿的好時候,不乏有舉子停妻另取。要能趕在年後正月寫完,說不定今年陳世美還能少幾個。


    .


    “人家姑娘退個婚怎麽就成陳世美了?”顧老太太舉起拐杖要敲顧儀,“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我看李三娘和玉成這孩子就般配得很。”


    顧儀挨了兩拐杖都無奈了,他娘這是什麽毛病,淨喜歡亂牽線。


    “李三娘那是普通退婚嗎?她已經退兩次婚了,兩次都是未婚夫家裏出事,李家急忙退親。玉成家中人口簡單,不會沾染朝堂事,但他前途在望,怎麽也不至於娶個這麽克夫的女子吧?”


    顧老太太瞪眼:“什麽克夫,那是巧合!三娘性情容貌都是一等一的,他爹又是翰林院學士,養望多年,最有可能做會試主考的人。玉成要能跟李家結親,隻有好處!”


    顧儀再次陷入沉默。他已經聽到消息說楊光上躥下跳通關係,想阻撓顧玉成中試,若能有李家助力……


    “年後再說吧,那孩子向來是有主意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子科舉養家(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當歸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當歸矣並收藏農家子科舉養家(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