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農家子科舉養家(種田) 作者:當歸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終於到了時辰,渺遠梵音響起, 那聲音似遠似近,清雅悠揚,瞬間攫住所有人心神。
萬眾矚目之下,覺緣大師從祈雨台後方緩步而來,身前身後各有四個武僧護持。他赤著腳走在石階上,寬大僧袍無風自動,仿佛踏雲而來。
顧玉成一瞬間就明白了這名僧人為什麽有這麽多信眾,年紀輕輕就被封為國師。
佛家講究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合起來稱為“相好”。說的是隨著佛法精深,修佛者身體會出現與眾不同的瑞相。在修行中,佛會以不同的瑞相出現,普度世人,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而這位覺緣大師,手長腳長,天庭飽滿,高鼻深目,厚實的雙耳幾乎垂肩,端的是寶相莊嚴,滿目慈悲。他在蓮花台上盤膝而坐,雙掌合十,口誦“阿彌陀佛”,聲音高遠宏亮。
這樣的一個人,哪怕什麽也不做,都能被人當做佛祖轉世供起來。
何況他還是鎮國寺住持了然大師撿迴來的孤兒,自幼浸淫佛法,曾與各路僧人論經三日三夜,還與玄鶴子鬥過法,未嚐一敗。
佛號過後,滿場寂然。覺緣大師目光悲憫地掃過全場,正式開始講經:“我佛慈悲,佛雲……”
在場至少數千人,然而沒有一人發出響動,連唿吸都盡量放輕。顧玉成坐得偏僻,仍覺講經聲好似響在耳畔,聽得相當清楚。
他不著痕跡地敲敲身下石階,發現裏麵並非完全實心,應該是建造時巧妙搭建,將整個祈雨台連同四周石階,組成個大型共振體,才能有這麽好的揚聲效果。
顧玉成暗自觀察完,就開始專心聽經。他雖不篤信佛教,但聽著覺緣大師從六祖開悟一路講到因果輪迴,莫名有種心靜神安的感覺,仿佛踏入佛國樂土,於雲端遊曆世間,連唿吸都漸漸平緩。
“諸惡莫可做,眾善皆奉行,一念起,則清淨生,蓮台明,諸邪辟,是諸佛教……”
韻律獨特的講經聲中,顧儀聽得頻頻頷首,感悟頗多,偏不能張口抒發,隻好側頭跟學生對個眼神聊作慰藉。
這一轉頭,就見他的得意門生不知何時閉上了眼睛,麵容平靜中帶著一絲微笑,隻有胸口微微起伏。
分明是端坐著睡著了。
顧儀:“……”
.
比顧儀更不敢置信的,是呂老太太。
“不可能!名祖是秀才公都沒中舉,二郎更不可能中!”呂老太太幾乎要跳起來,唾沫星子直噴對麵小胡子的臉,“你胡說吧你!我告訴你,騙錢沒門兒!”
小胡子捂著臉直往後躲:“哎喲我沒撒謊!”
他真是倒了血黴了,怎麽就鬼迷心竅想到解元公家裏報喜討賞錢呢?
這下可好,賞錢一文沒有,還差點被個老太太抓破臉,質問他是不是看錯名字了。他再不識字兒,那也不能從府城到縣城的人都看錯吧?這老太太可真是夠刁的!
到底是解元公的親奶奶,小胡子不敢多糾纏,反正他也是縣城送貨順道來的,不算白跑。這麽開解自己後,小胡子喊了句“你孫子顧玉成中解元了!”就飛快跑走。
身後,呂老太太呸了一口,砰一聲關上門,將跟過來看熱鬧的人隔絕在外。
“這是第三波了吧?咋的考中一個解元這麽多人報喜?”
“舉人老爺裏的第一名,你說厲不厲害?要換了我,來幾十波都發喜錢!”
“吹過了啊,你大字兒不識一個的,秀才都沒份兒。”
“你說這老婆子怪不怪,親孫子成了舉人老爺都不露個笑臉兒,咋迴事啊?”
“俺以前在縣裏,主家出了個舉人,擺了三天流水席。”
“你倆前山村的啊?怪不得呐,我跟你們說……”
門外土路上,溪口村的人壓低聲音給外村人科普了一遍呂老太太的分家史,著重說了顧玉成是怎麽下到油鍋麵無懼色的,吹得神乎其神。
“原來解元公就是油鍋二郎,”外村數人恍然大悟,“怪不得與眾不同。”
“是啊,原來真看不出來,後來分家了他們就往縣城去了,沒迴來過。”
“聽說日子過得也不好,讀書費錢嘛,又是寡婦帶兒。”
“這下好了,舉人孫子飛了,嘖嘖!”
看熱鬧的人來迴擠擠眼,心照不宣地往顧家院子瞟,又低聲嘮叨一陣兒,才心滿意足地散開。
有些人就是這樣,雖然顧玉成考中舉人他們也沾不上光,頂多說出去有麵子一點兒,但看到顧家也沾不上,就覺得心裏痛快,仿佛自己占了便宜似的。
“呸!早晚打雷劈死這群碎嘴嚼舌頭的!”
顧家院子裏,呂老太太恨恨唾了一口,披上圍裙煮飯去了。
她當然知道顧玉成中舉了,還是什麽解元,可是誰也別想從她手裏拿走一文錢!
前幾天她心愛的大孫子名祖喪著臉迴家,整個人都瘦了一圈兒,沒等周氏發問就哭了出來。原來他落了榜,顧玉成卻考了頭名。
這對顧明祖來說,絕對稱得上雙重打擊,比單純落榜更讓人痛苦。
大房全家如喪考妣,結結實實哭了一場,呂老太太卻是高興的。
憑誰成了舉人老爺,也是她孫子啊。就算分了家,有個舉人孫子,走出門也硬氣啊。
結果根本沒人買賬。
當初天靈道人那事兒鬧得動靜太大,溪口村裏無人不知,都知道她把二房給“分”出去了,幾年間沒有來往。連過年時都隻見顧玉成迴村祭拜順便給她送禮,不見她留二房吃飯。
就這關係,還不如普通鄉親呐。
呂老太太出門炫耀未遂,還聽了滿肚子閑言碎語,惱羞成怒之下幹脆當報喜的都是騙子,誰來都攆走。
她就不信了,二郎還能忘了她這個奶奶,早晚有他迴來盡孝的一天!
院子裏,顧明珠喂完雞又打了水,看呂老太太在廚房忙碌,踮起腳迴了自己房間。
她本來在清平縣住得好好的,大哥落第後就被送迴了村,偏她娘心情不好,顧明珠也隻能幫呂老太太幹點兒活,才不至於被罵懶姑娘嫁不出去。
唉,要是考中解元的是她大哥多好!
“要中舉的是大侄子多好!”顧大富溜到廚房跟呂老太太說話,臉上滿是遺憾,“現在離得遠,出去跟人說咱家二郎發達了都沒人信。”
呂老太太塞給顧大富一枚雞蛋,舉著勺子邊攪和湯邊道:“離得近更不行。我聽名祖說,舉人就能做官,你看二郎那德性,真當了官兒咱們也落不著好。”
顧大富頓時愣了:“那,那——”
“日久見人心,好飯不怕晚。”呂老太太往灶裏添了根柴火,“二郎要真發達了,怕人說自己不孝也得迴來接我享福。”
“現在不能瞎嚷嚷,要是二郎當不了官兒,咱們就隻能靠著你大哥了。你看你大嫂那臉,一天天的比閻王還黑,還想讓老婆子出頭找二郎麻煩……她做夢去吧!”
顧大富眼前一亮:“娘真聰明,薑還是老的辣啊。”
他娘能享福,他是娘最疼愛的兒子,年紀又小,更能長長久久地享福啊。
呂老太太得意道:“可不唄,來,這碗肉最多,你趕緊端迴去吃,自己吃啊。”
.
十一月二十六,冬至將至
京師的天氣已經冷得很了,臘梅花淩寒綻放,吐露著幽幽香氣。
顧玉成坐在暖房裏,麵上淡然微笑,好像對正在發表的高談闊論非常讚同,實則百無聊賴地看著窗外美景,恨不得拿個沙漏倒計時。
自打上次聽覺緣大師講經時不甚睡著,顧儀就對他非常失望。
因為時隔數月,顧儀終於後知後覺地發現,或者說不得不承認,這個他見獵心喜收下的學生,的的確確不具備風流才子的特質。
甚至連成為風流才子的潛力都沒有。
眼看其他進京的才子從法會歸來,又是辦文會,又是出詩集,名聲一個比一個響亮,顧儀眼熱心痛之餘,幹脆又給顧玉成找了大堆試題和文章。
顧玉成為了安慰老師,這一個多月來加倍努力,成日裏不是作文就是看書,每隔兩日去找顧儀上課,日子過得充實無比。
直到冬至前一天,顧儀塞給他一張請柬,把他送到兵部侍郎範家。
“為師把過關了,這次詩會上的都是年輕人,你多聽多看,權當散散心。”
此時流行從冬至開始數九,畫消寒圖,每天染紅一瓣梅花,等到九九八十一瓣梅花都染成紅色,寒冷的冬天也就過去了。
詩會因開在冬至前一天,就叫消寒詩會,在暖閣外擺了好幾盆臘梅,讓人作詩欣賞。
這是顧玉成初次參加詩會,很是好奇,也盡力與人交談,試圖融入其中。但他不會作詩,至少不擅長,而以南方舉子江星漁為首的小團體,已經換了九個韻腳來作詩了。
為了不給顧儀丟臉,顧玉成隻好秉持沉默是金的原則,作完第一首就推說文思不盛,專注聽別人議論。
正聽得昏昏欲睡,忽然有個不起眼的粉衫姑娘過來,借著倒茶的動作,壓低聲音道:“我家主人請顧解元移步一敘。”
顧玉成瞬間清醒,麵無表情地道:“不去。”
他可是有過豐富宅鬥劇經驗的人,對於來曆不明的邀請,必須堅決拒絕!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小夥伴的支持~23333感謝在2020-04-16 23:48:02~2020-04-19 22:29:5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大智若愚小可愛 62瓶;沉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1章 意外來客
在顧玉成印象中, 他在宅鬥劇裏見過無數因為莫名赴約造成的孽緣。
假如邀他的是某家小姐,可能會流淚傾訴, 最後被眾人撞破, 不得不成就怨侶或佳偶。假如邀他的是什麽反派, 那劇情很可能走向血腥, 被殺人滅口或無辜背鍋。
總之,都去不得。
老話說得好,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那家中有千兩金子的富裕人家,行走坐臥都不靠近屋簷, 怕被瓦片掉下來砸到。顧玉成雖沒攢下這等銀錢,卻身係母親和妹妹的幸福, 絕不會拿自己去冒險。
這般想著, 他冷冰冰看了那粉衫姑娘一眼,動作自然地起身離開,加入窗邊的高談闊論小團體。
粉衫姑娘:“……”
她眼睜睜看著顧玉成拒絕自己, 然後宛如被調戲的民女躲進人群尋找庇護似地離開, 整個人都僵住了。
捏捏特意露出的宮禁腰牌,粉衫姑娘咬著嘴唇, 躬身從側門退下。她步子邁得碎, 速度卻不慢,轉眼繞過花樹不見了蹤影。
顧玉成不著痕跡地在小團體旁邊聽了兩刻鍾,直到詩會過半,也沒見有什麽倒茶的再過來試探。
他暗自鬆了口氣, 起身去廁所,一出門才發現外麵不知何時飄起細細的雪,因天色昏暗,在暖房裏竟沒有發覺。
這點兒雪不值當迴去拿披風,恭房離得也不遠,顧玉成加快腳步到達目的地辦完事兒,取了澡豆洗過手,拒絕了範家下人陪同,獨自往迴走去。
地上已積了薄薄一層雪,踩上去涼涼的。顧玉成眼中浮出些許懷念,伸手接住一片雪花,任其融化成水珠。
溪口村位置偏南,很少下雪,偶爾落了雪也會很快化掉,徒留滿地泥濘。福寧城倒是靠北,但他隻在那裏待了幾個月就奔赴京師,沒趕上過下雪。
認真算起來,今天還是他見到的第一場雪。
顧玉成邊想邊沿著原路往迴走,路過假山時卻聽到“顧儀”二字,不由頓住了腳步。
萬眾矚目之下,覺緣大師從祈雨台後方緩步而來,身前身後各有四個武僧護持。他赤著腳走在石階上,寬大僧袍無風自動,仿佛踏雲而來。
顧玉成一瞬間就明白了這名僧人為什麽有這麽多信眾,年紀輕輕就被封為國師。
佛家講究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合起來稱為“相好”。說的是隨著佛法精深,修佛者身體會出現與眾不同的瑞相。在修行中,佛會以不同的瑞相出現,普度世人,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而這位覺緣大師,手長腳長,天庭飽滿,高鼻深目,厚實的雙耳幾乎垂肩,端的是寶相莊嚴,滿目慈悲。他在蓮花台上盤膝而坐,雙掌合十,口誦“阿彌陀佛”,聲音高遠宏亮。
這樣的一個人,哪怕什麽也不做,都能被人當做佛祖轉世供起來。
何況他還是鎮國寺住持了然大師撿迴來的孤兒,自幼浸淫佛法,曾與各路僧人論經三日三夜,還與玄鶴子鬥過法,未嚐一敗。
佛號過後,滿場寂然。覺緣大師目光悲憫地掃過全場,正式開始講經:“我佛慈悲,佛雲……”
在場至少數千人,然而沒有一人發出響動,連唿吸都盡量放輕。顧玉成坐得偏僻,仍覺講經聲好似響在耳畔,聽得相當清楚。
他不著痕跡地敲敲身下石階,發現裏麵並非完全實心,應該是建造時巧妙搭建,將整個祈雨台連同四周石階,組成個大型共振體,才能有這麽好的揚聲效果。
顧玉成暗自觀察完,就開始專心聽經。他雖不篤信佛教,但聽著覺緣大師從六祖開悟一路講到因果輪迴,莫名有種心靜神安的感覺,仿佛踏入佛國樂土,於雲端遊曆世間,連唿吸都漸漸平緩。
“諸惡莫可做,眾善皆奉行,一念起,則清淨生,蓮台明,諸邪辟,是諸佛教……”
韻律獨特的講經聲中,顧儀聽得頻頻頷首,感悟頗多,偏不能張口抒發,隻好側頭跟學生對個眼神聊作慰藉。
這一轉頭,就見他的得意門生不知何時閉上了眼睛,麵容平靜中帶著一絲微笑,隻有胸口微微起伏。
分明是端坐著睡著了。
顧儀:“……”
.
比顧儀更不敢置信的,是呂老太太。
“不可能!名祖是秀才公都沒中舉,二郎更不可能中!”呂老太太幾乎要跳起來,唾沫星子直噴對麵小胡子的臉,“你胡說吧你!我告訴你,騙錢沒門兒!”
小胡子捂著臉直往後躲:“哎喲我沒撒謊!”
他真是倒了血黴了,怎麽就鬼迷心竅想到解元公家裏報喜討賞錢呢?
這下可好,賞錢一文沒有,還差點被個老太太抓破臉,質問他是不是看錯名字了。他再不識字兒,那也不能從府城到縣城的人都看錯吧?這老太太可真是夠刁的!
到底是解元公的親奶奶,小胡子不敢多糾纏,反正他也是縣城送貨順道來的,不算白跑。這麽開解自己後,小胡子喊了句“你孫子顧玉成中解元了!”就飛快跑走。
身後,呂老太太呸了一口,砰一聲關上門,將跟過來看熱鬧的人隔絕在外。
“這是第三波了吧?咋的考中一個解元這麽多人報喜?”
“舉人老爺裏的第一名,你說厲不厲害?要換了我,來幾十波都發喜錢!”
“吹過了啊,你大字兒不識一個的,秀才都沒份兒。”
“你說這老婆子怪不怪,親孫子成了舉人老爺都不露個笑臉兒,咋迴事啊?”
“俺以前在縣裏,主家出了個舉人,擺了三天流水席。”
“你倆前山村的啊?怪不得呐,我跟你們說……”
門外土路上,溪口村的人壓低聲音給外村人科普了一遍呂老太太的分家史,著重說了顧玉成是怎麽下到油鍋麵無懼色的,吹得神乎其神。
“原來解元公就是油鍋二郎,”外村數人恍然大悟,“怪不得與眾不同。”
“是啊,原來真看不出來,後來分家了他們就往縣城去了,沒迴來過。”
“聽說日子過得也不好,讀書費錢嘛,又是寡婦帶兒。”
“這下好了,舉人孫子飛了,嘖嘖!”
看熱鬧的人來迴擠擠眼,心照不宣地往顧家院子瞟,又低聲嘮叨一陣兒,才心滿意足地散開。
有些人就是這樣,雖然顧玉成考中舉人他們也沾不上光,頂多說出去有麵子一點兒,但看到顧家也沾不上,就覺得心裏痛快,仿佛自己占了便宜似的。
“呸!早晚打雷劈死這群碎嘴嚼舌頭的!”
顧家院子裏,呂老太太恨恨唾了一口,披上圍裙煮飯去了。
她當然知道顧玉成中舉了,還是什麽解元,可是誰也別想從她手裏拿走一文錢!
前幾天她心愛的大孫子名祖喪著臉迴家,整個人都瘦了一圈兒,沒等周氏發問就哭了出來。原來他落了榜,顧玉成卻考了頭名。
這對顧明祖來說,絕對稱得上雙重打擊,比單純落榜更讓人痛苦。
大房全家如喪考妣,結結實實哭了一場,呂老太太卻是高興的。
憑誰成了舉人老爺,也是她孫子啊。就算分了家,有個舉人孫子,走出門也硬氣啊。
結果根本沒人買賬。
當初天靈道人那事兒鬧得動靜太大,溪口村裏無人不知,都知道她把二房給“分”出去了,幾年間沒有來往。連過年時都隻見顧玉成迴村祭拜順便給她送禮,不見她留二房吃飯。
就這關係,還不如普通鄉親呐。
呂老太太出門炫耀未遂,還聽了滿肚子閑言碎語,惱羞成怒之下幹脆當報喜的都是騙子,誰來都攆走。
她就不信了,二郎還能忘了她這個奶奶,早晚有他迴來盡孝的一天!
院子裏,顧明珠喂完雞又打了水,看呂老太太在廚房忙碌,踮起腳迴了自己房間。
她本來在清平縣住得好好的,大哥落第後就被送迴了村,偏她娘心情不好,顧明珠也隻能幫呂老太太幹點兒活,才不至於被罵懶姑娘嫁不出去。
唉,要是考中解元的是她大哥多好!
“要中舉的是大侄子多好!”顧大富溜到廚房跟呂老太太說話,臉上滿是遺憾,“現在離得遠,出去跟人說咱家二郎發達了都沒人信。”
呂老太太塞給顧大富一枚雞蛋,舉著勺子邊攪和湯邊道:“離得近更不行。我聽名祖說,舉人就能做官,你看二郎那德性,真當了官兒咱們也落不著好。”
顧大富頓時愣了:“那,那——”
“日久見人心,好飯不怕晚。”呂老太太往灶裏添了根柴火,“二郎要真發達了,怕人說自己不孝也得迴來接我享福。”
“現在不能瞎嚷嚷,要是二郎當不了官兒,咱們就隻能靠著你大哥了。你看你大嫂那臉,一天天的比閻王還黑,還想讓老婆子出頭找二郎麻煩……她做夢去吧!”
顧大富眼前一亮:“娘真聰明,薑還是老的辣啊。”
他娘能享福,他是娘最疼愛的兒子,年紀又小,更能長長久久地享福啊。
呂老太太得意道:“可不唄,來,這碗肉最多,你趕緊端迴去吃,自己吃啊。”
.
十一月二十六,冬至將至
京師的天氣已經冷得很了,臘梅花淩寒綻放,吐露著幽幽香氣。
顧玉成坐在暖房裏,麵上淡然微笑,好像對正在發表的高談闊論非常讚同,實則百無聊賴地看著窗外美景,恨不得拿個沙漏倒計時。
自打上次聽覺緣大師講經時不甚睡著,顧儀就對他非常失望。
因為時隔數月,顧儀終於後知後覺地發現,或者說不得不承認,這個他見獵心喜收下的學生,的的確確不具備風流才子的特質。
甚至連成為風流才子的潛力都沒有。
眼看其他進京的才子從法會歸來,又是辦文會,又是出詩集,名聲一個比一個響亮,顧儀眼熱心痛之餘,幹脆又給顧玉成找了大堆試題和文章。
顧玉成為了安慰老師,這一個多月來加倍努力,成日裏不是作文就是看書,每隔兩日去找顧儀上課,日子過得充實無比。
直到冬至前一天,顧儀塞給他一張請柬,把他送到兵部侍郎範家。
“為師把過關了,這次詩會上的都是年輕人,你多聽多看,權當散散心。”
此時流行從冬至開始數九,畫消寒圖,每天染紅一瓣梅花,等到九九八十一瓣梅花都染成紅色,寒冷的冬天也就過去了。
詩會因開在冬至前一天,就叫消寒詩會,在暖閣外擺了好幾盆臘梅,讓人作詩欣賞。
這是顧玉成初次參加詩會,很是好奇,也盡力與人交談,試圖融入其中。但他不會作詩,至少不擅長,而以南方舉子江星漁為首的小團體,已經換了九個韻腳來作詩了。
為了不給顧儀丟臉,顧玉成隻好秉持沉默是金的原則,作完第一首就推說文思不盛,專注聽別人議論。
正聽得昏昏欲睡,忽然有個不起眼的粉衫姑娘過來,借著倒茶的動作,壓低聲音道:“我家主人請顧解元移步一敘。”
顧玉成瞬間清醒,麵無表情地道:“不去。”
他可是有過豐富宅鬥劇經驗的人,對於來曆不明的邀請,必須堅決拒絕!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小夥伴的支持~23333感謝在2020-04-16 23:48:02~2020-04-19 22:29:5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大智若愚小可愛 62瓶;沉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1章 意外來客
在顧玉成印象中, 他在宅鬥劇裏見過無數因為莫名赴約造成的孽緣。
假如邀他的是某家小姐,可能會流淚傾訴, 最後被眾人撞破, 不得不成就怨侶或佳偶。假如邀他的是什麽反派, 那劇情很可能走向血腥, 被殺人滅口或無辜背鍋。
總之,都去不得。
老話說得好,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那家中有千兩金子的富裕人家,行走坐臥都不靠近屋簷, 怕被瓦片掉下來砸到。顧玉成雖沒攢下這等銀錢,卻身係母親和妹妹的幸福, 絕不會拿自己去冒險。
這般想著, 他冷冰冰看了那粉衫姑娘一眼,動作自然地起身離開,加入窗邊的高談闊論小團體。
粉衫姑娘:“……”
她眼睜睜看著顧玉成拒絕自己, 然後宛如被調戲的民女躲進人群尋找庇護似地離開, 整個人都僵住了。
捏捏特意露出的宮禁腰牌,粉衫姑娘咬著嘴唇, 躬身從側門退下。她步子邁得碎, 速度卻不慢,轉眼繞過花樹不見了蹤影。
顧玉成不著痕跡地在小團體旁邊聽了兩刻鍾,直到詩會過半,也沒見有什麽倒茶的再過來試探。
他暗自鬆了口氣, 起身去廁所,一出門才發現外麵不知何時飄起細細的雪,因天色昏暗,在暖房裏竟沒有發覺。
這點兒雪不值當迴去拿披風,恭房離得也不遠,顧玉成加快腳步到達目的地辦完事兒,取了澡豆洗過手,拒絕了範家下人陪同,獨自往迴走去。
地上已積了薄薄一層雪,踩上去涼涼的。顧玉成眼中浮出些許懷念,伸手接住一片雪花,任其融化成水珠。
溪口村位置偏南,很少下雪,偶爾落了雪也會很快化掉,徒留滿地泥濘。福寧城倒是靠北,但他隻在那裏待了幾個月就奔赴京師,沒趕上過下雪。
認真算起來,今天還是他見到的第一場雪。
顧玉成邊想邊沿著原路往迴走,路過假山時卻聽到“顧儀”二字,不由頓住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