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徐光啟等人,已經明白了皇帝的心意。


    皇帝是要利用這股難民的到來,將計就計,將驅趕難民攻城的建虜騎兵引入劇軍都門內永勝門外的甕城之中。


    對於別的城池來講,這樣做絕對是一步險棋,稍有不慎,或者配合不好,就有可能得不償失。


    但是對於如今的居庸關北關城來說,永勝門內外有著兩座甕城的逆天設計,卻完全是有驚無險的一招狠棋。


    說它是一招狠棋是因為,得逞了,對於建虜騎兵來說,比較狠毒。


    一旦失敗了,沒有能夠將逃難而來的百姓和驅趕百姓攻城的建虜騎兵區別開來,那麽百姓與建虜玉石俱焚,就顯得更加狠毒了。


    想通了這其中的道理之後,原本以為崇禎皇帝有著一副菩薩心腸的眾文武大臣,再看向皇帝的時候,就再也不這麽想了。


    兩三裏地的距離,打馬很快就到。


    等到達爾岱手持弓箭衝到軍都門外,朝著城上射箭的時候,軍都門外的宣府百姓已經所剩不多了。


    城頭昌平營一些尚未跑掉的不明真相的老卒,仍舊在盡職盡責地賣力“表演”,驚恐萬狀地大聲叫喊:


    “韃子來了!韃子來了!快關城門!快關城門!”


    聽到了混亂之中的這些叫喊聲音,達爾岱醜陋的臉上突然綻放除了開心的笑容,丟下弓箭,抽出腰刀,朝著最後的人群狂奔而去。


    而他身後的建虜騎兵也跟著他的步伐,揮舞著馬刀,踩踏著人群,衝入了軍都門中。


    揚古利夾雜在虜騎大隊之中,眼見前麵的達爾岱和圖賴已經率先入城,心中一塊石頭落地,於是在後隊之中大聲傳令:


    “大金國的巴圖魯們!衝進明國的城池!去搶他們的金銀!去搶他們的女人!殺啊!”


    一陣陣歡唿狂叫聲中,揚古利領著建虜騎兵的後隊,也衝進了軍都門內!


    一向精明謹慎的揚古利,之所以到了城門口的時候沒有一點猶豫,是因為前麵的大隊人馬已經進入了城池。


    為什麽他會有這樣的判斷?難道他不知道明軍的城池之中通常都會有甕城的嗎?


    當然不是。


    跟著黃台吉南征北戰多年的揚古利,當然知道但凡是明軍堅守的城池,通常都有甕城存在。


    而像居庸關這樣對於明國的都城如此重要的關城之中當然會有甕城。


    但是在軍都門外的那一刹那,揚古利相信,這一次真的有可能是走了狗屎運了!


    因為但凡甕城都不會太大,前番被自己率軍特意驅趕而來的宣府百姓,足足有近萬人,這些人已經進入了甕城,如果沒有繼續進入城中的話,那麽達爾岱和圖賴率領的前麵兩千騎騎兵又如何能夠擠得進去。


    明軍的甕城怎麽可能會那麽大,能夠容得下如此眾多的人馬?!


    除非那些人根本就沒有停留在甕城之中,而是長驅直入,已經進了內城。


    所以,在策馬奔入軍都門的時候,一直小心謹慎的揚古利,心頭掠過的不僅不是猶豫,而是一絲狡計得逞的狂喜!


    然而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等他進入軍都門之後沒有多久,他就發現,如今的這座居庸關北關城居然是逆天的雙甕城設計!


    難道是那些過去常常來往於居庸關的山西商人騙了自己?!


    不過這個問題,大金國的額駙之一、黃台吉的心腹近臣揚古利,永遠也得不到真正的答案了!


    就在揚古利心中狂喜著策馬奔入軍都門之後,率軍看守者軍都門閘門絞盤的黃得功立刻喝令麾下砍斷了固定絞盤的繩索。


    隻聽唿啦啦的一陣響聲過後,軍都門的城門洞中轟隆隆一聲巨響,一重大千斤的包鐵木門瞬間從上而下,將軍都門內外隔絕開來。


    最後幾個建虜騎兵直接被突然放下的重門砸死在軍都門的門洞之中,幾匹馬被攔腰砸斷,猶自唏律律地在門洞之中掙紮著哀鳴著。


    身後突然發出的巨大響聲,自然驚醒了正在策馬前行的揚古利。


    他猛然迴頭發現,身後的城門已經落下的時候,心中悚然一驚,知道進入了居庸關的甕城之中。


    揚古利急忙勒馬駐足,往前觀看,卻隻見這座甕城南北之間距離頗為廣大,甚至跑得開戰馬,但是東西兩側城牆卻隻有兩百步上下,可以說十分狹窄。


    而此時此刻,他也發現達爾岱和圖賴二人所率領的騎兵已經繼續往前衝去了,正擁擠在遠處的另一處城下砍殺著城門口擁堵的人群。


    揚古利知道這一次真的是到了關鍵時刻,衝過了眼前的這道城門,就算是真正進入了居庸關中。


    說時遲那時快,揚古利一手抓著韁繩,一手持刀在手用刀背猛地擊打騎下的戰馬,迅速往前衝去。


    越往前去,越是擁擠,三千多騎兵包圍著一大堆被堵在永勝門甕城中的宣府百姓,擁擠在永勝門外的甕城中。


    就在這時,隻聽“砰”的一聲巨響,永勝門城頭上的一門火炮,噴出了火光,隨即而來的一片彈雨灑落在永勝門下的甕城之中,將甕城裏的建虜騎兵擊倒了一片!


    隨著這一聲炮響,原本並沒有多少人的甕城城牆之上,立刻出現了大批守軍士卒。


    而被這大批士卒簇擁著的則是一麵巨大的紅黃兩色旗幟!


    揚古利再細看,隻見一麵長方形的紅色旗幟之上,一條身形舒展的金色巨龍,正張牙舞爪地在迎風飛騰!


    沒錯,這事揚古利這樣的後金軍將領從來沒有見過的一麵旗幟,而這支旗幟下的軍隊,也是他們從未見過的。


    不過,此刻的揚古利身邊沒有跟著範文寀,也沒有跟著寧完我,以他粗陋的漢話水平,他當然不認得旗幟上大大方方寫著的“大明皇家近衛軍第一鎮”十個鳥篆大字。


    隨著這麵大旗的出現,甕城中的建虜騎兵立刻就驚覺到了危險,驚覺到可能是進入了包圍。


    然而與通常被伏擊的軍隊往往都會驚慌失措不同的是,揚古利與達爾岱心中雖然驚恐,卻依舊高聲喝罵著麾下的虜騎,更加努力地朝著永勝門下的擁擠的人群發起衝擊。


    因為,他們仍舊抱有幻想。


    因為,到現在為止永勝門中的那道閘門還沒有落下。


    因為永勝門後的原有的甕城過於狹小,湧進來近萬的宣府百姓之後,城門洞中都是人群。


    永勝門門洞內關閉甕城的閘門依舊可以放下去,隻是已經沒有必要放下去了。


    因為很快,周長約有千餘步的狹窄甕城城牆之上,就密密麻麻地擠滿了近衛軍第一鎮第一標的三個火槍營,即近衛軍第一鎮前軍的三個火槍營三千火槍手。


    這些清一色地裝備了崇禎一式前裝燧發滑膛槍的火槍手們,在馬世龍的命令之下,齊刷刷地將槍口四麵八方對準了甕城之中仍在企圖衝進永勝門中的建虜騎兵。


    就在這個時候,圖賴意識到了危險,驚恐地大聲喊叫傳令:“城頭危險!放箭!快放箭!”


    圖賴話音剛落,城頭槍聲響起。


    一陣硝煙彌漫過後,甕城中的建虜騎兵死傷一片。


    包括方才高聲傳令“放箭放箭”的圖賴,也在亂槍之下跌落馬下,頭部中彈而死。


    震驚萬分但卻躲過了第一輪彈雨的大金國額駙揚古利,連忙勒馬轉身,打馬往迴疾走。


    然而沒走多遠,四麵城頭上的第二輪火槍“砰”“砰”“砰”“砰”地響了起來。


    這一輪槍響響過,甕城中已經沒有多少還能騎在馬上的建虜了。


    轉身欲退的揚古利,也被一顆彈丸擊中胸膛,從而墜落馬下。


    直到這個時候,揚古利都難以相信自己眼前發生的一切。


    然而不管他相不相信,黃台吉交給率領的三千騎正黃旗精銳,很快在居庸關北關城外新增的這座南北長而東西窄的甕城之中全軍覆沒了。


    胸部中彈而頭腦一時還算清醒的揚古利,在追悔莫及之中,隱約聽見了第三輪和第四輪槍響,也隱約看見了高大粗壯的悍將達爾岱轟然倒地的樣子。


    近衛軍第一鎮前軍五個火槍營五千杆崇禎一式的四輪齊射,將困在甕城中的三千虜騎全部擊斃或者擊傷。


    接下來的自由射擊,更令甕城中還能動彈的建虜,全都被當做了射擊的靶子,被一個個瞄準擊斃。


    從揚古利策馬衝入軍都門開始,短短的半個時辰之內,永勝門外、軍都門內的狹長甕城之中,隻剩下了滿地的屍體,以及五百多匹沒有受傷的戰馬。


    到了傍晚的時候,永勝門內甕城中幸存的男女老少八千六百多名宣府百姓,得知大明皇帝就在居庸關中,就在永勝樓上,而且得知就是大明皇帝本人親自下令打開了關門,拯救他們於建虜鐵蹄之下,一個個感恩戴德,在甕城之中高唿萬歲長跪不起。


    當然,這並不是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刻意要追求的結果。


    對他來說,救不救這些百姓,完全從屬於和服務於消滅建虜這個大目標。


    不過此時此刻,也沒有人在意那些在軍都門和永勝門內外被擁擠踩踏而死的屍體,也沒有人去在意永勝門內的這座甕城沒有及時關上其中所包含的意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月當空照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哼哈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哼哈大王並收藏日月當空照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