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十二月二十五日,又是皇極殿大朝會的日子。朝會的前一天,大朝的議程即已基本確定。因此,如今的大朝會,並不會讓朱大明有任何的緊張。
這也是朱大明新立的規矩。除了禦史言官,凡是在大朝會上有議題的各部、院、寺、監等衙門,都要事先報給內閣和司禮監備案,以便皇帝和閣臣們都有時間充分考慮和權衡。
今日朝會的議題有三個,一個是增補禮部尚書徐光啟、工部尚書李邦華入閣的事,另一個是正式公布欽定逆案的名單,還有一個就是議論新近空缺下來的督撫職位。這些事情,朱大明都已心中有數。因此今天上殿的腳步格外的輕快。
等到皇帝在禦座上坐定,群臣禮拜完畢,曹化淳又是出列喊了標準著皇極殿大朝會開始的那句話。然後就聽見,內閣首輔李國鐠出列,躬身說道:“陛下,前次朝會議定,增補閣臣人選由內閣提名,陛下同意之後,由廷臣共議,多數讚同則下旨任命,多數反對則另選賢能。今日臣與次輔兼軍機大臣孫承宗議定,提名增補禮部尚書徐光啟、工部尚書李邦華入閣,並以李邦華兼任軍機大臣,入軍機處辦事,請陛下考慮。”
徐光啟、李邦華站在文班前列,心中有興奮也有忐忑,雖然皇帝已經召見談話,持完全讚同的態度,但是如果廷議多數反對,即便阻止不了他們入閣,但也夠他們難堪的,這樣入閣,臉麵上頗不好看。
也是為了避免出現意外情況,聽完李國鐠說的話,朱大明立刻接著說道:“非尚書督撫不入閣,尚書督撫知兵事者優先入閣。這是朕登基以來早就立下的規矩。內閣提名的這兩個人選,也是朕心目中的人選。朕完全同意。”
朱大明說完這話,停頓了一下,看著群臣說道:“卿等對內閣的提名若有異議,可當堂提出。”
袁可立站在文臣列中若有所思,他並不反對,對這兩個人選,他很讚同。不管是徐光啟還是李邦華,都是想做事、能做事的人,本質上與他是同道中人,因此對這種實幹家,他一直都是很欣賞的。隻是他從皇帝的話中,聽出了自己的未來,也許漕運總督任上幹出了成績,自己這個三榜同進士出身的人,也能夠進入內閣,成為宰輔之臣。
想到這裏,他看了看站在前麵的喬允升,他本來以為這次增補閣臣,喬允升也會是一個有力的競爭者,有很大的機會入閣,畢竟其資曆和威望是明擺著的,比徐光啟和李邦華還要高一點呢。
喬允升麵無表情,他的心中略微有點失望,但是想想自己的年紀,很快也就釋然了。畢竟七十三歲的年紀,能夠重新起複為刑部尚書已經很不易了。如今的皇帝這麽年輕,肯定更喜歡一些年輕一點更有闖勁的大臣。
也許是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對徐光啟和李邦華的信重,又或許是徐光啟和李邦華在廷臣之中的人員還算不錯,總之皇帝的話說完以後,殿中並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既然如此,朱大明也就沒再給朝臣們思考的機會,果斷地結束了這個議題,說道:“既然無人反對,說明卿等與內閣,與朕,想到了一處。既如此,即日起增補禮部尚書徐光啟、工部尚書李邦華為閣臣,徐光啟加文華殿大學士,繼續兼任禮部尚書,李邦華加中極殿大學士,繼續兼任工部尚書,並入軍機處為軍機大臣。”
李國鐠、孫承宗立刻躬身說道:“陛下聖明,臣等遵旨。”滿殿文武也是接著躬身領旨。
等到大殿之中重新安靜下來,李國鐠再次出列,躬身說道:“陛下,臣另有一事上奏。”朱大明點了點頭。
李國鐠接著說道:“魏逆伏誅之後,陛下命臣主審閹黨一案,臣受命以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有負陛下聖明,會同刑部、督察院、大理寺以及錦衣衛等有司,日以繼夜審理閹黨逆案,如今審理完畢,並呈陛下禦覽,今請陛下昭告天下,以示天理天心,至公至正。”
李國鐠很會說話,說出了已經皇帝禦覽,今日就是公布一下而已,不想引起不必要的議論。
朱大明也不想就這個事情再在朝堂之上議論個沒完,所以接過話頭說道:“卿等辛苦。朕看所列之閹黨罪證確鑿,刑罰得當,可以公布。”然後示意曹化淳上前接過李國鐠手中的奏折,對曹化淳說道:“念給眾卿聽聽。”
曹化淳打開寫著閹黨涉案人員名單及其罪行與最後判罰的折子,用略帶幾分尖利刺耳的聲音讀了起來。
朝中大臣時而了然於心,時而滿麵驚容,有的則是提心吊膽,直到曹化淳話音停下才長出了口氣。
當然了,其中的一些大臣對此早有預料,比如說有的大臣之前還一直出現,突然有一天就憑空消失了,自然就會引起很多人的猜測,一傳十十傳百,誰是閹黨,大家心裏都有數了。
更何況,人人心中有一杆秤,魏忠賢沒死之前風光無限的部分大臣,在魏忠賢死後惶惶不可終日,誰還不知道他們都是閹黨呢。隻有些閹黨的外圍邊緣人物,心中有些忐忑罷了,說不是也不是,但說你是,你根本沒法反駁。
還好,皇帝算是比較正常的,沒有大開殺戒,接著懲辦閹黨而將看不慣的臣子一網打進。
想想朱元璋當年的幾個大案,說起來起因還沒有魏忠賢這個閹黨案嚴重呢,但是當年一殺就是幾萬人,胡惟庸案、藍玉案,隻要沾上點關係的,全都受到了株連,不管是文官武臣還是皇室親眷,一點也不留情麵,這兩個案子加起來,天下被殺者超過十萬人。
曹化淳念完了閹黨名單,大殿中有點騷動,但沒有人說話。
過了片刻,文臣之中有人出列,上前跪地行禮,說道:“陛下聖明,魏逆伏誅,閹黨案定,如今朝堂之上,重現眾正盈朝之局麵,臣督察院副都禦史賈繼春恭賀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賈繼春這話一出口,其他的朝臣也反應過來了,紛紛跪下高唿陛下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當然了,也有一些幸存在朝的東林門生在心中鄙視賈繼春的為人。這個賈繼春之所以立刻站出來恭喜閹黨案審定,是有其私心的,曆史上他也被定為閹黨,因為在地方任職的時候給魏忠賢上過賀表、立過生祠,隻不過當時還是小官,並沒有在打擊東林黨時有過多大力,因此在分占閹黨的勝利蛋糕時也沒有占到多大的便宜,後來魏忠賢倒台,他又成為較早的幾個認清形勢、臨陣倒戈的禦史之一,所以朱大明千金市骨留下了他,用來安定魏黨外圍人物的心。
但是賈繼春畢竟投靠過魏忠賢,自己對此也是很清楚,心裏始終還是不安定,親眼看見、親耳聽見此前有關聯係和交往的同道中人被抓捕下獄或者滿門抄斬,心裏的恐懼擔憂也是一日甚過一日。
如今閹黨名單在朝堂上公布,而他並不在列,頓時一陣輕鬆,此時惟一的想法就是趕緊把這個名單昭告天下,讓所有人都知道他並不是閹黨。有私心的當然不隻他一個,隻見另外一人跪在地上說道:“臣督察院雲南道禦史毛羽健,請陛下盡快公布閹黨名單,以安天下之心。”然後又是跟著一片聲音響起:“臣等恭請陛下盡快公布閹黨名單,以安天下之心!”
這些人到底有沒有私心,朱大明不想過問,也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朝會的效率,不希望出現無休止的攻擊和扯皮,既然這麽多人要求盡快公布天下,那說明這份名單就算是得到了多數朝臣的認可。
想到這裏,朱大明淡淡說道:“既然如此,內閣盡快擬旨,將此閹黨名單頒布天下,令天下士民周知。”
這也是朱大明新立的規矩。除了禦史言官,凡是在大朝會上有議題的各部、院、寺、監等衙門,都要事先報給內閣和司禮監備案,以便皇帝和閣臣們都有時間充分考慮和權衡。
今日朝會的議題有三個,一個是增補禮部尚書徐光啟、工部尚書李邦華入閣的事,另一個是正式公布欽定逆案的名單,還有一個就是議論新近空缺下來的督撫職位。這些事情,朱大明都已心中有數。因此今天上殿的腳步格外的輕快。
等到皇帝在禦座上坐定,群臣禮拜完畢,曹化淳又是出列喊了標準著皇極殿大朝會開始的那句話。然後就聽見,內閣首輔李國鐠出列,躬身說道:“陛下,前次朝會議定,增補閣臣人選由內閣提名,陛下同意之後,由廷臣共議,多數讚同則下旨任命,多數反對則另選賢能。今日臣與次輔兼軍機大臣孫承宗議定,提名增補禮部尚書徐光啟、工部尚書李邦華入閣,並以李邦華兼任軍機大臣,入軍機處辦事,請陛下考慮。”
徐光啟、李邦華站在文班前列,心中有興奮也有忐忑,雖然皇帝已經召見談話,持完全讚同的態度,但是如果廷議多數反對,即便阻止不了他們入閣,但也夠他們難堪的,這樣入閣,臉麵上頗不好看。
也是為了避免出現意外情況,聽完李國鐠說的話,朱大明立刻接著說道:“非尚書督撫不入閣,尚書督撫知兵事者優先入閣。這是朕登基以來早就立下的規矩。內閣提名的這兩個人選,也是朕心目中的人選。朕完全同意。”
朱大明說完這話,停頓了一下,看著群臣說道:“卿等對內閣的提名若有異議,可當堂提出。”
袁可立站在文臣列中若有所思,他並不反對,對這兩個人選,他很讚同。不管是徐光啟還是李邦華,都是想做事、能做事的人,本質上與他是同道中人,因此對這種實幹家,他一直都是很欣賞的。隻是他從皇帝的話中,聽出了自己的未來,也許漕運總督任上幹出了成績,自己這個三榜同進士出身的人,也能夠進入內閣,成為宰輔之臣。
想到這裏,他看了看站在前麵的喬允升,他本來以為這次增補閣臣,喬允升也會是一個有力的競爭者,有很大的機會入閣,畢竟其資曆和威望是明擺著的,比徐光啟和李邦華還要高一點呢。
喬允升麵無表情,他的心中略微有點失望,但是想想自己的年紀,很快也就釋然了。畢竟七十三歲的年紀,能夠重新起複為刑部尚書已經很不易了。如今的皇帝這麽年輕,肯定更喜歡一些年輕一點更有闖勁的大臣。
也許是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對徐光啟和李邦華的信重,又或許是徐光啟和李邦華在廷臣之中的人員還算不錯,總之皇帝的話說完以後,殿中並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既然如此,朱大明也就沒再給朝臣們思考的機會,果斷地結束了這個議題,說道:“既然無人反對,說明卿等與內閣,與朕,想到了一處。既如此,即日起增補禮部尚書徐光啟、工部尚書李邦華為閣臣,徐光啟加文華殿大學士,繼續兼任禮部尚書,李邦華加中極殿大學士,繼續兼任工部尚書,並入軍機處為軍機大臣。”
李國鐠、孫承宗立刻躬身說道:“陛下聖明,臣等遵旨。”滿殿文武也是接著躬身領旨。
等到大殿之中重新安靜下來,李國鐠再次出列,躬身說道:“陛下,臣另有一事上奏。”朱大明點了點頭。
李國鐠接著說道:“魏逆伏誅之後,陛下命臣主審閹黨一案,臣受命以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有負陛下聖明,會同刑部、督察院、大理寺以及錦衣衛等有司,日以繼夜審理閹黨逆案,如今審理完畢,並呈陛下禦覽,今請陛下昭告天下,以示天理天心,至公至正。”
李國鐠很會說話,說出了已經皇帝禦覽,今日就是公布一下而已,不想引起不必要的議論。
朱大明也不想就這個事情再在朝堂之上議論個沒完,所以接過話頭說道:“卿等辛苦。朕看所列之閹黨罪證確鑿,刑罰得當,可以公布。”然後示意曹化淳上前接過李國鐠手中的奏折,對曹化淳說道:“念給眾卿聽聽。”
曹化淳打開寫著閹黨涉案人員名單及其罪行與最後判罰的折子,用略帶幾分尖利刺耳的聲音讀了起來。
朝中大臣時而了然於心,時而滿麵驚容,有的則是提心吊膽,直到曹化淳話音停下才長出了口氣。
當然了,其中的一些大臣對此早有預料,比如說有的大臣之前還一直出現,突然有一天就憑空消失了,自然就會引起很多人的猜測,一傳十十傳百,誰是閹黨,大家心裏都有數了。
更何況,人人心中有一杆秤,魏忠賢沒死之前風光無限的部分大臣,在魏忠賢死後惶惶不可終日,誰還不知道他們都是閹黨呢。隻有些閹黨的外圍邊緣人物,心中有些忐忑罷了,說不是也不是,但說你是,你根本沒法反駁。
還好,皇帝算是比較正常的,沒有大開殺戒,接著懲辦閹黨而將看不慣的臣子一網打進。
想想朱元璋當年的幾個大案,說起來起因還沒有魏忠賢這個閹黨案嚴重呢,但是當年一殺就是幾萬人,胡惟庸案、藍玉案,隻要沾上點關係的,全都受到了株連,不管是文官武臣還是皇室親眷,一點也不留情麵,這兩個案子加起來,天下被殺者超過十萬人。
曹化淳念完了閹黨名單,大殿中有點騷動,但沒有人說話。
過了片刻,文臣之中有人出列,上前跪地行禮,說道:“陛下聖明,魏逆伏誅,閹黨案定,如今朝堂之上,重現眾正盈朝之局麵,臣督察院副都禦史賈繼春恭賀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賈繼春這話一出口,其他的朝臣也反應過來了,紛紛跪下高唿陛下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當然了,也有一些幸存在朝的東林門生在心中鄙視賈繼春的為人。這個賈繼春之所以立刻站出來恭喜閹黨案審定,是有其私心的,曆史上他也被定為閹黨,因為在地方任職的時候給魏忠賢上過賀表、立過生祠,隻不過當時還是小官,並沒有在打擊東林黨時有過多大力,因此在分占閹黨的勝利蛋糕時也沒有占到多大的便宜,後來魏忠賢倒台,他又成為較早的幾個認清形勢、臨陣倒戈的禦史之一,所以朱大明千金市骨留下了他,用來安定魏黨外圍人物的心。
但是賈繼春畢竟投靠過魏忠賢,自己對此也是很清楚,心裏始終還是不安定,親眼看見、親耳聽見此前有關聯係和交往的同道中人被抓捕下獄或者滿門抄斬,心裏的恐懼擔憂也是一日甚過一日。
如今閹黨名單在朝堂上公布,而他並不在列,頓時一陣輕鬆,此時惟一的想法就是趕緊把這個名單昭告天下,讓所有人都知道他並不是閹黨。有私心的當然不隻他一個,隻見另外一人跪在地上說道:“臣督察院雲南道禦史毛羽健,請陛下盡快公布閹黨名單,以安天下之心。”然後又是跟著一片聲音響起:“臣等恭請陛下盡快公布閹黨名單,以安天下之心!”
這些人到底有沒有私心,朱大明不想過問,也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朝會的效率,不希望出現無休止的攻擊和扯皮,既然這麽多人要求盡快公布天下,那說明這份名單就算是得到了多數朝臣的認可。
想到這裏,朱大明淡淡說道:“既然如此,內閣盡快擬旨,將此閹黨名單頒布天下,令天下士民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