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杜如晦請命
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聽心聲 作者:海的浪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94章杜如晦請命
他現在倒是覺得,這個太子的確是挺不錯的了。
至少這性子是挺好的。
李二見大家都讚同,便也采納了這個主意。
李承乾也隻得在心中歎氣。
【想不到,我還有可能害了孫思邈。】
【要不是我出主意,他或許不必遭受這樣的逼迫。】
【可我本意也不是想讓他被這樣道德綁架啊!】
【房謀杜斷,還有長孫無忌,倒是都不負盛名啊!】
【這三人還真的有默契,都想要道德綁架。】
【唉,看來以後還是要多多注意了。】
【不能隨隨便便的說話。】
【這不?就害了孫思邈。】
【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有人遭殃,被我牽累。】
【以後說什麽,還是要過過腦子啊!】
李承乾現在竟有有一種想要退縮的情緒。
自己這幾句話的功夫,就讓孫思邈遭到這樣的算計。
而且,這還很有可能不僅僅是一個人受害,更有可能是那許多的醫者共同受到逼迫。
他這還真的是有些害怕了。
看來以後嘴還要更加嚴實。
遇到這樣的情況,就直接等著之後再跟李恪說就好了,用不著這這麽多人麵前暴露自己。
李二一聽李承乾這話,心想,這不行啊!
這可不能讓李承乾那小子繼續胡思亂想了。
不然真的打擊了這小子,讓他以後真的這麽做,那可就不妙了。
李二趕緊開口:“無須如此。孫思邈是個有大本事的,他若不去襄州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於去與不去,就由他自己決定吧。”
既然李承乾不想逼迫孫思邈,他也覺得孫思邈這樣的人才,的確值得這樣的對待。
李二也就不再糾結於此了。
他也沒給大家再反駁的機會,直接轉迴原來的話題。
“咱們還是趕緊定下這次帶隊去襄州的人選吧。這次疫情來勢洶洶。魏征肯定是忙不過來的。必須要有人前去協助。”
“但是襄州如今情況複雜,也有一定的危險。不知道朝中有何人,能夠不懼襄州的險情,還有這樣的實力,能夠與魏征共同處理襄州的事情?”
“留給咱們商量的時間,可是不多了。”
李二親自轉移了話題,其餘人自然是要順著他的心意來的。
“陛下說的是!我倒是覺得,之前派去的軍隊怕是少了。如今襄州有疫情,怕是情況更加混亂,也需要一些軍隊,才能夠鎮住襄州,不讓人趁機生亂。”
高士廉也適時的接上了李二的話,沒有再繼續之前的話題。
“這人選的確要好好的挑選。若是這主持大局之人沒有選好,那其他的事情,都不可能辦好了。”
房玄齡也跟著說道。
“若是朝廷需要,臣甘願前往!”
杜如晦主動請命。
他雖然身居高位,但是卻並不怕死。
他的確是有這個實力的。
他若是去襄州,那的確是不需要再擔心襄州會出什麽亂子。
杜如晦自己人知自家事。
他的身體已經很差了,或許撐不了多久了。
他就想著,趁著這最後的時光,在好好的為朝廷,為百姓做些事情。
也算是為後背之孫留下一重依靠。
他若是能夠立功,那他的後人得到的封賞,肯定有很多。
不過,李二是不可能放走他的。
他如今可算是丞相了!
他若是離了朝堂,怕是不成的。
再說了,李二覺得,杜如晦在長安,肯定比再襄州更有用。
若是少了他的調度,那就不知道要多出多少事情來。
“萊國公何出此言?萊國公在朝堂中,才能夠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李二直接擺擺手,想都不用多想,就直接駁迴了。
“如今朝堂上還是有許多可用之人的。咱們仔細斟酌,定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的!”
李二安慰了一下杜如晦。
實際上,他對於杜如晦的想法,也是心知肚明的。
也是因為他知道杜如晦的身體狀況,也擔心他的身體,李二就更不可能讓杜如晦長途跋涉的去襄州了。
而且現在的襄州早就不同以往了。
襄州可是危險之地,李二怎麽可能讓杜如晦前去?
這些重要人物,李二可不希望他們出事。
那於國於民都是一大損失!
讓他們去襄州,李二總覺得有些大材小用。
若他們真的有什麽損傷,那才是得不償失。
杜如晦不能去,那房玄齡也不能去。
長孫無忌以及高士廉,那更是不行了。
朝中扒拉一下,能夠在襄州穩定住情況的,倒是也沒有幾個。
李承乾聽到杜如晦的話,倒是眼前一亮。
他是真的有一種預感,孫思邈應該真的會去襄州。
杜如晦現在都快要病入膏肓了。
他記得,杜如晦好像就是在這一年去世的!
若杜如晦真的去了襄州,遇到孫思邈,說不定孫思邈能救他呢?
不管怎麽說,杜如晦的謀略擺在那裏。
若是他能夠活得久一點,就能夠為大唐盡心盡力更多的年歲。
這些重臣在的話,那公務自然能夠讓他們分擔得更多一些。
那他豈不是可以省卻很多麻煩事。
而且,杜如晦跟他又沒有什麽仇怨,他自然不想眼睜睜的看著對方就這樣病故的。
若是有機會,那自然是要讓他好好把握住的。
至少有那麽一份希望在,總歸是要比這樣等死強啊!
而且,長孫皇後的身體,李承乾也一直記掛著。
當時他就想著找個民間的神醫來看。
禦醫一直隔不久就為長孫皇後請平安脈,在曆史上依舊沒能夠救迴長孫皇後。
李承乾根本就不指望這些禦醫了。
既然如今很有可能可以在襄州見到孫思邈,李承乾不想錯過。
若是這次不去,誰知道下一次孫思邈會去哪裏待著?
難道要讓李二下令再次將孫思邈召到京城來嗎?
就怕人家不買賬啊!
孫思邈若是藏匿於民間不出來,想要找他,還是要費些功夫的。
更何況,長孫皇後的身體到底怎麽樣,還是盡快確診才好。
早些知道是什麽毛病,就能夠早些開始治療。
這樣治愈的可能性也要更大一些。
所以這次就不容錯過。
他現在倒是覺得,這個太子的確是挺不錯的了。
至少這性子是挺好的。
李二見大家都讚同,便也采納了這個主意。
李承乾也隻得在心中歎氣。
【想不到,我還有可能害了孫思邈。】
【要不是我出主意,他或許不必遭受這樣的逼迫。】
【可我本意也不是想讓他被這樣道德綁架啊!】
【房謀杜斷,還有長孫無忌,倒是都不負盛名啊!】
【這三人還真的有默契,都想要道德綁架。】
【唉,看來以後還是要多多注意了。】
【不能隨隨便便的說話。】
【這不?就害了孫思邈。】
【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有人遭殃,被我牽累。】
【以後說什麽,還是要過過腦子啊!】
李承乾現在竟有有一種想要退縮的情緒。
自己這幾句話的功夫,就讓孫思邈遭到這樣的算計。
而且,這還很有可能不僅僅是一個人受害,更有可能是那許多的醫者共同受到逼迫。
他這還真的是有些害怕了。
看來以後嘴還要更加嚴實。
遇到這樣的情況,就直接等著之後再跟李恪說就好了,用不著這這麽多人麵前暴露自己。
李二一聽李承乾這話,心想,這不行啊!
這可不能讓李承乾那小子繼續胡思亂想了。
不然真的打擊了這小子,讓他以後真的這麽做,那可就不妙了。
李二趕緊開口:“無須如此。孫思邈是個有大本事的,他若不去襄州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於去與不去,就由他自己決定吧。”
既然李承乾不想逼迫孫思邈,他也覺得孫思邈這樣的人才,的確值得這樣的對待。
李二也就不再糾結於此了。
他也沒給大家再反駁的機會,直接轉迴原來的話題。
“咱們還是趕緊定下這次帶隊去襄州的人選吧。這次疫情來勢洶洶。魏征肯定是忙不過來的。必須要有人前去協助。”
“但是襄州如今情況複雜,也有一定的危險。不知道朝中有何人,能夠不懼襄州的險情,還有這樣的實力,能夠與魏征共同處理襄州的事情?”
“留給咱們商量的時間,可是不多了。”
李二親自轉移了話題,其餘人自然是要順著他的心意來的。
“陛下說的是!我倒是覺得,之前派去的軍隊怕是少了。如今襄州有疫情,怕是情況更加混亂,也需要一些軍隊,才能夠鎮住襄州,不讓人趁機生亂。”
高士廉也適時的接上了李二的話,沒有再繼續之前的話題。
“這人選的確要好好的挑選。若是這主持大局之人沒有選好,那其他的事情,都不可能辦好了。”
房玄齡也跟著說道。
“若是朝廷需要,臣甘願前往!”
杜如晦主動請命。
他雖然身居高位,但是卻並不怕死。
他的確是有這個實力的。
他若是去襄州,那的確是不需要再擔心襄州會出什麽亂子。
杜如晦自己人知自家事。
他的身體已經很差了,或許撐不了多久了。
他就想著,趁著這最後的時光,在好好的為朝廷,為百姓做些事情。
也算是為後背之孫留下一重依靠。
他若是能夠立功,那他的後人得到的封賞,肯定有很多。
不過,李二是不可能放走他的。
他如今可算是丞相了!
他若是離了朝堂,怕是不成的。
再說了,李二覺得,杜如晦在長安,肯定比再襄州更有用。
若是少了他的調度,那就不知道要多出多少事情來。
“萊國公何出此言?萊國公在朝堂中,才能夠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李二直接擺擺手,想都不用多想,就直接駁迴了。
“如今朝堂上還是有許多可用之人的。咱們仔細斟酌,定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的!”
李二安慰了一下杜如晦。
實際上,他對於杜如晦的想法,也是心知肚明的。
也是因為他知道杜如晦的身體狀況,也擔心他的身體,李二就更不可能讓杜如晦長途跋涉的去襄州了。
而且現在的襄州早就不同以往了。
襄州可是危險之地,李二怎麽可能讓杜如晦前去?
這些重要人物,李二可不希望他們出事。
那於國於民都是一大損失!
讓他們去襄州,李二總覺得有些大材小用。
若他們真的有什麽損傷,那才是得不償失。
杜如晦不能去,那房玄齡也不能去。
長孫無忌以及高士廉,那更是不行了。
朝中扒拉一下,能夠在襄州穩定住情況的,倒是也沒有幾個。
李承乾聽到杜如晦的話,倒是眼前一亮。
他是真的有一種預感,孫思邈應該真的會去襄州。
杜如晦現在都快要病入膏肓了。
他記得,杜如晦好像就是在這一年去世的!
若杜如晦真的去了襄州,遇到孫思邈,說不定孫思邈能救他呢?
不管怎麽說,杜如晦的謀略擺在那裏。
若是他能夠活得久一點,就能夠為大唐盡心盡力更多的年歲。
這些重臣在的話,那公務自然能夠讓他們分擔得更多一些。
那他豈不是可以省卻很多麻煩事。
而且,杜如晦跟他又沒有什麽仇怨,他自然不想眼睜睜的看著對方就這樣病故的。
若是有機會,那自然是要讓他好好把握住的。
至少有那麽一份希望在,總歸是要比這樣等死強啊!
而且,長孫皇後的身體,李承乾也一直記掛著。
當時他就想著找個民間的神醫來看。
禦醫一直隔不久就為長孫皇後請平安脈,在曆史上依舊沒能夠救迴長孫皇後。
李承乾根本就不指望這些禦醫了。
既然如今很有可能可以在襄州見到孫思邈,李承乾不想錯過。
若是這次不去,誰知道下一次孫思邈會去哪裏待著?
難道要讓李二下令再次將孫思邈召到京城來嗎?
就怕人家不買賬啊!
孫思邈若是藏匿於民間不出來,想要找他,還是要費些功夫的。
更何況,長孫皇後的身體到底怎麽樣,還是盡快確診才好。
早些知道是什麽毛病,就能夠早些開始治療。
這樣治愈的可能性也要更大一些。
所以這次就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