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講《春秋》
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聽心聲 作者:海的浪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28章講《春秋》
“太子下朝後來此學習,我們二人間或有其他先生來為太子講學,都是一人講半個時辰,加起來是一個時辰。每逢五日,休息兩日。”
陸德明下說出了上課時間的安排。
他們對於這樣的學習時間是十分不滿的。
畢竟,那裏有人學習這樣休息的?
誰不是勤學不輟的?
以前太子學習,也沒有這樣的規矩。
但是他們卻不好說什麽。
畢竟,這是皇上答應下來的,他們隻有聽從的命,根本就沒辦法置喙反駁。
而看太子這樣子,也不像是能夠聽他們的意見的。
他們也就隻好接受了。
李承乾聽到這個安排,點點頭。
看來李二沒有來虛的,這條件沒有改。
陸德明看著李承乾的燕子,在心中歎了口氣,但是麵上卻不動聲色,開始自己準備好的講學內容。
“太子殿下之前學習了儒家經典,掌握很好。咱們正是可以再進一步,再加上,太子殿下的詩才是極好的。這我們倒是暫時可以稍微放一放。”
李承乾聽到這裏倒是有些開心,不用學什麽作詩,那就太好了。
他隻會抄詩,實際上對於什麽韻部平仄的,可是不知道的。
要是真的教他作詩,那他怕是會露餡。
還好那三首詩足夠好,這倆個人都不認為他還需要學。
看來這三首詩拿出來,也是許多好處的。
“太子殿下身為儲君,對於治國之道才是正經要掌握的。但治國之道,臣等也教不了太多。便隻得教太子史書上的經驗教訓。”
這是教曆史呢?
曆史倒是還行,他知道也不少。
詳細的或許不行,但能夠拿出來教學的,那應該是有名一些的曆史吧?
那這他也學過。
李承乾來了點信心。
“同時,道理也是要學的。經學之中,有許多昔日聖賢悟出的道理,這是殿下需要用心學習的。”
不是說四書五經是考科舉的人要學的嗎?
怎麽他這麽個皇家之子,還正經事個太子,也要學經學?
李承乾頓時感覺之前還隱隱升起的那一點點希望和光明,就因為陸德明這話給黯淡下去了。
四書當中好歹還有個《論語》事學過一些的。
這五經裏麵,可沒有他學過的!
這不得聽天書一樣啊?
李承乾心中難受,卻也沒辦法,這是自己答應下來,也沒辦法叫人換科目了。
聽什麽不是聽呢?
反正他都聽不懂。
“如今便由臣為殿下從《春秋》講起。”
這五經是《詩》、《書》、《禮》、《易》、《春秋》。
才能夠《春秋》開始講,這事順便也可以講講曆史了嗎?
“《春秋》乃係日月而為次,列時歲以相續。此乃孔夫子所編,記載了周朝時期魯國國史。其語言簡練,然微言大義,值得細細品鑒,領會其中奧義。”
此人的人大多認為《春秋》是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後來由孔子編修。
雖然《春秋》是儒家經典,更是孔夫子所編的,更加適合讓孔穎達這個孔夫子之後來講解。
應該沒有人比孔家人自己更了解孔夫子的經典了。
但陸德明也是個經學大家,在對經學的研究上,也不遜於人。
不然的話,李二也不會一早就將他與孔穎達指給李承乾做老師,讓他們教導李承乾了。
能偶與孔穎達一起被李二托付教導太子的重任,這就已經說明了李二對陸德明的看重,也說明了陸德明的才華與能力。
李承乾聽著陸德明由淺入深,從總覽到裏麵的細節,然後從頭到尾的開始講學,腦中卻都化作了一片嘈雜的嘰嘰喳喳聲。
他是真的有點聽不懂。
但是又不好說。
因為看著陸德明那樣子,他都能夠猜出來,陸德明肯定從簡單的開始講起的。
而且看那個樣子,這些應該是沒學的時候,都應該知道了解的。
陸德明大概也是因為講學要圓融、完滿,所以才將這些一起講出來。
但那也是簡單的一筆帶過,沒有多說。
李承乾已經有了預感,自己的未來,怕是不會好過了。
這種最簡單的,他都聽不太懂,還要連猜帶蒙的。
那真正說到難一些的,他豈不是什麽都聽不懂了?
聽都聽不懂,他哪裏還能有信心學會呢?
這要是學不會,這些人不會一直反複複給他講吧?
李承乾現在開始擔心這些人會不會給他留作業了。
畢竟當老師的,都喜歡留作業。
他覺得,上課都已經是個巨大的折磨了。
這要是還要寫作業,還是一對一的教學,他連抄都沒處抄的!
這不是要他的命嗎?
他已經很後悔自己之前答應了李二了。
這也太草率了啊!
但不管李承乾是怎麽想的,陸德明都照著自己之前準備的,有條不紊的講下去。
“《春秋》第一篇章,便是隱公,從元年到十一年。咱們從《左傳》開始一一講解。”
“第一篇,鄭伯克段於鄢。”
陸德明開始十分順暢的講解,大段大段的古文從他口中流出來。
李承乾努力的爭著眼睛,不想就這樣屈服。
這已經有讀書時期聽文言文時的感覺了。
那個時候還隻是小段小段節選的,而且老師講解的時候,那還是盡量用通俗直白的話,或者轉換成他們聽得懂的話語來講的。
老師若是風趣一點,聽起來倒也還不算太糟糕。
但是陸德明這位經學大家講出來的……
李承乾真的是幾乎沒有一句是聽得懂的。
這就是大儒的學問和才華嗎?
李承乾覺得,自己想要給教蒙童的老師,不必那麽有學問。
至少解釋的話,可以用大白話的。
他不是以前的那個李承乾,聽這些話很習慣。
更不是真的學了那麽多的儒家經典,對於某些知識已經爛熟於心了。
他現在就是個剛剛接觸古文的小白!
真的沒必要對他有那麽好的印象,那麽高的要求!
李承乾有些生無可戀。
可能是李承乾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懵懂茫然的眼神,終於被陸德明看到了。
陸德明心中有些不解,講解的聲音停下。
“太子下朝後來此學習,我們二人間或有其他先生來為太子講學,都是一人講半個時辰,加起來是一個時辰。每逢五日,休息兩日。”
陸德明下說出了上課時間的安排。
他們對於這樣的學習時間是十分不滿的。
畢竟,那裏有人學習這樣休息的?
誰不是勤學不輟的?
以前太子學習,也沒有這樣的規矩。
但是他們卻不好說什麽。
畢竟,這是皇上答應下來的,他們隻有聽從的命,根本就沒辦法置喙反駁。
而看太子這樣子,也不像是能夠聽他們的意見的。
他們也就隻好接受了。
李承乾聽到這個安排,點點頭。
看來李二沒有來虛的,這條件沒有改。
陸德明看著李承乾的燕子,在心中歎了口氣,但是麵上卻不動聲色,開始自己準備好的講學內容。
“太子殿下之前學習了儒家經典,掌握很好。咱們正是可以再進一步,再加上,太子殿下的詩才是極好的。這我們倒是暫時可以稍微放一放。”
李承乾聽到這裏倒是有些開心,不用學什麽作詩,那就太好了。
他隻會抄詩,實際上對於什麽韻部平仄的,可是不知道的。
要是真的教他作詩,那他怕是會露餡。
還好那三首詩足夠好,這倆個人都不認為他還需要學。
看來這三首詩拿出來,也是許多好處的。
“太子殿下身為儲君,對於治國之道才是正經要掌握的。但治國之道,臣等也教不了太多。便隻得教太子史書上的經驗教訓。”
這是教曆史呢?
曆史倒是還行,他知道也不少。
詳細的或許不行,但能夠拿出來教學的,那應該是有名一些的曆史吧?
那這他也學過。
李承乾來了點信心。
“同時,道理也是要學的。經學之中,有許多昔日聖賢悟出的道理,這是殿下需要用心學習的。”
不是說四書五經是考科舉的人要學的嗎?
怎麽他這麽個皇家之子,還正經事個太子,也要學經學?
李承乾頓時感覺之前還隱隱升起的那一點點希望和光明,就因為陸德明這話給黯淡下去了。
四書當中好歹還有個《論語》事學過一些的。
這五經裏麵,可沒有他學過的!
這不得聽天書一樣啊?
李承乾心中難受,卻也沒辦法,這是自己答應下來,也沒辦法叫人換科目了。
聽什麽不是聽呢?
反正他都聽不懂。
“如今便由臣為殿下從《春秋》講起。”
這五經是《詩》、《書》、《禮》、《易》、《春秋》。
才能夠《春秋》開始講,這事順便也可以講講曆史了嗎?
“《春秋》乃係日月而為次,列時歲以相續。此乃孔夫子所編,記載了周朝時期魯國國史。其語言簡練,然微言大義,值得細細品鑒,領會其中奧義。”
此人的人大多認為《春秋》是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後來由孔子編修。
雖然《春秋》是儒家經典,更是孔夫子所編的,更加適合讓孔穎達這個孔夫子之後來講解。
應該沒有人比孔家人自己更了解孔夫子的經典了。
但陸德明也是個經學大家,在對經學的研究上,也不遜於人。
不然的話,李二也不會一早就將他與孔穎達指給李承乾做老師,讓他們教導李承乾了。
能偶與孔穎達一起被李二托付教導太子的重任,這就已經說明了李二對陸德明的看重,也說明了陸德明的才華與能力。
李承乾聽著陸德明由淺入深,從總覽到裏麵的細節,然後從頭到尾的開始講學,腦中卻都化作了一片嘈雜的嘰嘰喳喳聲。
他是真的有點聽不懂。
但是又不好說。
因為看著陸德明那樣子,他都能夠猜出來,陸德明肯定從簡單的開始講起的。
而且看那個樣子,這些應該是沒學的時候,都應該知道了解的。
陸德明大概也是因為講學要圓融、完滿,所以才將這些一起講出來。
但那也是簡單的一筆帶過,沒有多說。
李承乾已經有了預感,自己的未來,怕是不會好過了。
這種最簡單的,他都聽不太懂,還要連猜帶蒙的。
那真正說到難一些的,他豈不是什麽都聽不懂了?
聽都聽不懂,他哪裏還能有信心學會呢?
這要是學不會,這些人不會一直反複複給他講吧?
李承乾現在開始擔心這些人會不會給他留作業了。
畢竟當老師的,都喜歡留作業。
他覺得,上課都已經是個巨大的折磨了。
這要是還要寫作業,還是一對一的教學,他連抄都沒處抄的!
這不是要他的命嗎?
他已經很後悔自己之前答應了李二了。
這也太草率了啊!
但不管李承乾是怎麽想的,陸德明都照著自己之前準備的,有條不紊的講下去。
“《春秋》第一篇章,便是隱公,從元年到十一年。咱們從《左傳》開始一一講解。”
“第一篇,鄭伯克段於鄢。”
陸德明開始十分順暢的講解,大段大段的古文從他口中流出來。
李承乾努力的爭著眼睛,不想就這樣屈服。
這已經有讀書時期聽文言文時的感覺了。
那個時候還隻是小段小段節選的,而且老師講解的時候,那還是盡量用通俗直白的話,或者轉換成他們聽得懂的話語來講的。
老師若是風趣一點,聽起來倒也還不算太糟糕。
但是陸德明這位經學大家講出來的……
李承乾真的是幾乎沒有一句是聽得懂的。
這就是大儒的學問和才華嗎?
李承乾覺得,自己想要給教蒙童的老師,不必那麽有學問。
至少解釋的話,可以用大白話的。
他不是以前的那個李承乾,聽這些話很習慣。
更不是真的學了那麽多的儒家經典,對於某些知識已經爛熟於心了。
他現在就是個剛剛接觸古文的小白!
真的沒必要對他有那麽好的印象,那麽高的要求!
李承乾有些生無可戀。
可能是李承乾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懵懂茫然的眼神,終於被陸德明看到了。
陸德明心中有些不解,講解的聲音停下。